中国地耗之痛
中国城市“垃圾围城”之痛
中国城市“垃圾围城”之痛中国城市“垃圾围城”之痛石井河自北向南横贯广州市白云区,生活垃圾和工业污染使得这条河流乌黑不堪,恶臭难闻。
摄影·方谦华垃圾是城市的附属物,城市和人的运转,每年产生上亿吨的垃圾。
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2005年《各地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情况》显示,当年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仅为51.7%。
建设部2006年调查表明,全国600多座城市,有1/3以上被垃圾包围。
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相当于75万亩。
2009年3月,北京市政管委会主任陈永疾呼,北京垃圾危机即将出现,“这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在北京,“垃圾围城”并不是第一次。
早在1983年,垃圾简单的填埋方式,导致北京三环路与四环路的环带区上垃圾成堆,50平米以上的垃圾堆就有4700多座!为突破重围,北京市斥资23亿,才逐渐攻陷这座惊人的围城。
20多年后,垃圾巨兽卷土重来,日产垃圾18400吨,垃圾处理缺口8000吨,67%的高缺口率,如一颗巨型“炸弹”,隐藏在城市地下。
一边是不断增长的城市垃圾,一边是无法忍受的垃圾恶臭,成为城市垃圾处理中的棘手问题。
在北京最大的垃圾处理场——高安屯,无论是填埋带来的恶臭,还是随焚烧滋生的二恶英,正威胁着附近居民的生活。
不想戴着防毒面具,有人无奈选择了离开,有人积极站出来进行环保战,上街散步,制作宣传画,他们的生活因垃圾而改变。
在广州,开展了10年的广州垃圾分类工作面临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
2009年4月,是否取消垃圾分类成为广州热门话题。
而这个热议背后,是日产垃圾9776吨的广州,2010年将面临的垃圾围城危险。
鉴于填埋、堆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实,焚烧一度被认为是更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正在这场垃圾焚烧“潮流”愈演愈烈之时,各种纷争也此起彼伏。
高安屯环保反击战鉴于填埋、堆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实,焚烧一度被认为是更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正在这场垃圾焚烧“潮流”愈演愈烈之时,各种纷争也此起彼伏。
“买断”之痛—六年前中国石油的缺德政策
“买断”之痛—六年前中国石油的缺德政策2000年以前石油系统的工资很低,一线职工大概是7、8百元吧。
2000年石油系统出台了一项“买断”政策,其名曰:有偿解除劳动合同。
当初每个基层单位都开会做动员,说石油开发已经进入后期,油田储量下降,开采不了几年了,油田企业是朝不保夕;而且以后要实行“定岗”,“末位淘汰”等制度,现在如果同意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工龄,每年给3000-4000元的补偿,如果不买断,保不齐三五年之后,石油开采光了,或被末位淘汰了,什么也得不到。
在这样政策的忽悠下,一部份人买断了,每个石油单位买断人数大概有几万人之多,这部分人之中有在油田工作了一辈子将近退休的人,也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可想而知,作为一名油田工人,离开这个油田环境之后没有一技之长,他们如何生存?相反,油田在把这些负担推向社会之后,余下职工的工资待遇大幅度增高,现在普通职工年收入能够达到2、3万元。
油田单位的的办公环境及及领导的坐骑也都鸟枪换炮,哪位如果不信,等石油系统开会的时候到停车场看一下,档次不会比王府饭店逊色多少。
所以几年之后,买断职工聚众闹事,冲击,上访的事时有发生,迫于压力,2005年下半年让部分符合条件的买断职工回原单位上班,安排一些诸如门卫,打扫卫生,巡逻值勤的岗位,月工次400多元。
最为著名的是当时华北油田买断职工为了争取上岗机会突击离婚的事,这个事件当时在各大网站都有报道,成为当时的热点评论话题。
2006年,一些油田单位又出台新的政策:给符合条件的买断人员每月24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请注意:这240元并不是每个买断职工都可以拿的,而是“符合条件”的。
距离买断已经过去将近6年,不可否认,这些买断职工中有出色的,他们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但是太个别了。
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由于一直身处油田这个环境,进入社会之后就是一张白纸,一切都要从头再来,当初买断的几万块钱,也曾拿出来创业,可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只能是打了水漂。
一九四二抗战背景爱国之痛
一九四二抗战背景爱国之痛1942年,中国处于艰难的抗战时期。
这个时期的抗战背景,让全国人民都深深感受到了爱国之痛。
面对侵略者的铁蹄,中国人民以自己的热血和牺牲,为国家的独立和尊严而奋斗。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1942年抗战背景下的爱国之痛。
一、日本侵华的残酷占领1942年,日本侵略者已经在中国大片土地上占领并建立残暴的伪政权。
他们采取种种手段,压迫、掠夺、奴役中国的人民,让中国人万分痛苦。
日本军队不仅在城市杀戮无辜,还对农村地区进行烧杀抢掠,毁灭了大量的村庄和农田,导致无数农民流离失所,生活无着。
同时,日本军队还对中国文化进行摧残和鄙视,破坏了许多宝贵的文物和古迹,让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残忍和嚣张感到无比愤慨。
二、抗战英雄的牺牲与离别1942年,正值抗战进入了第五个年头,诸多抗战英雄浴血沙场,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国家的尊严。
然而,在这样的战争年代,牺牲和离别是家常便饭。
无数的热血青年,披挂上阵,壮志凌云,然而却不得不面对着血雨腥风和恶战的现实。
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地奋斗着,有的甚至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家人和亲人。
他们的牺牲和离别,让爱国之痛深深地刺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三、人民生活的困难和贫瘠由于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占领和破坏,中国的人民生活陷入了极度困难和贫瘠的境地。
战争给人民带来了饥荒和疾病的威胁,许多人因为缺乏食物和医药品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农田被毁,工厂被炸,失业和失地的人们聚集在城市的角落里,艰难度日。
他们无法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无法解决温饱问题,更无法给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人民的困境和贫瘠,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深感受到了爱国之痛。
四、游击战争的艰辛和牺牲在1942年这个时期,中国抗日军队和人民开始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成为武装斗争的重要形式。
游击战争的背后,是无数抗日战士勇敢的身影和他们对敌人不屈不挠的抵抗。
然而,游击战争的艰辛和牺牲同样不可忽视。
游击战士时刻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面临着凶险的敌人和风险的威胁。
十大污染事件
⼗⼤污染事件1. 马斯河⾕事件1930年12⽉1~5⽇⽐利时马斯河⾕⼯业区⼯业区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2⽉1~5⽇发⽣⽓温逆转,⼯⼚排出的有害⽓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周内有60多⼈死亡。
⼼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
2. 多诺拉事件1948年10⽉26~31⽇美国宾⼣法尼亚洲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10⽉最后⼀个星期⼤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持续有雾,使⼤⽓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的产物与⼤⽓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占全镇⼈⼝43%。
症状是眼痛、喉痛、流⿐涕、⼲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排放⼤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氧化碳。
该市临海依⼭,处于50公⾥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在⽇光作⽤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4.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5~8⽇英国伦敦市 5~8⽇英国⼏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
事件发⽣的⼀周中因⽀⽓管炎死亡是事件前⼀周同类⼈数的9.3倍。
5. 四⽇市哮喘事件1961年⽇本四⽇市 1955年以来,该市⽯油冶炼和⼯业燃油产⽣的废⽓,严重污染城市空⽓。
重⾦属微粒与⼆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
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些患者不堪忍受⽽⾃杀。
1972年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死亡10多⼈。
6. ⽶糠油事件1968年3⽉⽇本北九洲市、爱知县⼀带⽣产⽶糠油⽤多氯联苯作脱臭⼯艺中的热载体,由于⽣产管理不善,混⼊⽶糠油,⾷⽤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400⼈,⾄七⼋⽉份患病者超过5000⼈,其中16⼈死亡,实际受害者约13000⼈。
7. ⽔俣病事件1953~1956年⽇本熊本县⽔俣市含甲基汞的⼯业废⽔污染⽔体,使⽔俣湾和不知⽕海的鱼中毒,⼈⾷⽤毒鱼后受害。
为什么说中国式的城镇化有可能毁掉中国
为什么说中国式的城镇化有可能毁掉中国?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建国后64年来在我国在城市农村二元结构改革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第一件事:1958年的大跃进,为了赶英超美,中国的人的热情达到了空前的高涨,全国人民大炼钢铁,演出了一出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运动,以至于到了农活没人干,粮食顾不着收的境地。
其结果如何呢?不仅浪费了资源、能源、人力、财力,而且由于自然灾害造成了重大的灾难。
第二件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由于不计划生育,中国的人口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农村,使中国出现了巨大的失业人群,或者叫待业青年,也可以说是城市无法消化的弊病。
为了化解城市的压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演出了一出规模巨大的知青运动,形成了社会、家庭、个人的诸多疼痛,并由此而减轻了城市的负担,但却把困难留给了中国农村。
第三件事:下岗职工。
九十年代的下岗职工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的最大的经济改革产物,为了安排这些下岗职工,国家花费了巨大的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农贸市场,尽管如此,面对声势浩大的下岗大军,最后只能通过承包农村土地,就职于乡镇企业而得以消化,解决了中国的经济改革之痛。
这三件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农村是中国政策失误的大熔炉,没有了农村这个大熔炉,一旦政策失误,我们将没有退路,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状态,的确非常可怕。
现在,我们再看看我们的城市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交通拥挤,效率降低,资金浪费。
中国13亿人,而西方发达国家最大的美国才不到3亿人,德国0.8亿人左右,法国0.6亿人左右,英国0.6亿人左右,加拿大0.33亿人左右,意大利0.59亿人左右,日本1.27亿人左右。
这组数据告诉我们,我们的城镇化道路不管按照上面的那一个国家走,都是死路一条。
现在的一切已经证明这个结论。
我们讲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城镇化的目的也是提高效率,而当交通拥挤,效率低下之时,我们又花费巨额资金打着提高效率的目的而大肆投资,从而又造成了资源、能源、财力的巨大浪费,政策失误的代价很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烟消云散圆明园的毁灭之痛
烟消云散圆明园的毁灭之痛烟消云散:圆明园的毁灭之痛圆明园,史称“万园之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冠。
其建造始于清朝康熙年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数位皇帝的扩建与雕琢,成为了一个占地广阔、宏伟壮丽的皇家宫苑。
然而,1860年的一场浩劫给这座美丽的园林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至今犹在人们心头留下沉痛的记忆。
这场浩劫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洗劫和焚烧。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攻破北京城,不满足于占领首都,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圆明园这个装满了珍奇异宝的宝库。
圆明园不仅仅是一个皇家园林,更是一座历经岁月洗礼,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宝库。
它收藏着大量文物艺术品,包括书画、金银器、玉器、陶瓷、珐琅器、古籍等珍品,其中有许多是收藏自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和寺庙,堪称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
然而,面对这座巍峨壮观的园林和其珍贵的文物,英法联军却心生不满。
在他们的掠夺过程中,无数文物被抢劫一空,被转运到西方列强的博物馆中展示,成为了殖民者的猎取豪奇的战利品。
而对于那些无法转运的文物,联军冷酷无情地砸碎,纵火焚烧,让整个圆明园瞬间成为一片火海。
这种对文化的践踏和破坏,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痛苦。
圆明园的毁灭意味着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记忆被残忍地抹杀,无数珍贵的文物与艺术品尽失。
这一切都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道伤口,永远不会痊愈。
然而,尽管圆明园的毁灭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痛楚,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回忆和悲伤之中。
历史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是从中吸取教训,保护好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文化遗产,让它们流传下去。
圆明园的毁灭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认识到文化遗产的珍贵与重要性。
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历史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这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那些消失的文物和园林,更是为了确保我们的子子孙孙能够继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让其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传承工作。
痛定思痛圆明园的毁灭之痛历史教训的反思
痛定思痛圆明园的毁灭之痛历史教训的反思痛定思痛:圆明园的毁灭之痛与历史教训的反思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市西郊,是一座以其宏伟的建筑和绚丽的园林景观而享誉全球的皇家园林。
然而,该园在1860年遭遇了一场惨重的破坏,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不可磨灭的痛点。
本文将通过回顾圆明园的毁灭及其背后的历史教训,探讨人们应当从中汲取的深刻教益。
一、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在清朝时期作为皇家园林,享有无可比拟的美誉。
然而,1860年,这座宝贵的文化遗产遭受了来自外部侵略者的破坏。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并在抵达圆明园后将其洗劫一空,无情地火化了这座美丽的园林。
这场毁灭性的事件使得圆明园一蹶不振,残垣断壁成为历史的见证。
它的毁灭不仅丧失了中国历史上无价的文化遗产,也打击了中国人民的国家自豪感和尊严。
圆明园的毁灭带来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的创伤,成为了中国民族记忆中的痛楚。
二、历史教训的反思儒家思想教导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应保持和谐,以礼待人,以德养德。
然而,圆明园的毁灭却揭示了中华民族曾经因为内外部矛盾而失去和谐和尊严的痛苦历程。
从这场悲剧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历史教训:1. 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圆明园的毁灭是对人类文明的残忍肆虐,也给我们提供了珍贵的教训: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每一个国家都应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保存,以便后代能够理解和欣赏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
2. 求真和与解的重要性圆明园的毁灭源于内外交困,国际关系紧张。
这场悲剧让我们反思:以诚相待、求真和谐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石。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内部合作,强调求同存异和和解,以确保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3. 追索历史真相的重要性对于圆明园以及其他历史事件的毁灭性影响,我们必须追溯并揭示真相。
通过对历史真相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的教训,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道路。
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当前的问题,避免重蹈覆辙。
2024疼痛评估量表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2024疼痛评估量表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摘要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严重,疼痛患者数量呈现井喷式态势。
社会对疼痛预防、治疗和控制的需求日益增长,给疼痛界广大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带来了一项极富时代性的挑战。
患者、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该如何正确判断疼痛类型、评估疼痛强度及其影响是解决疼痛问题的关键所在。
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尚无一种专家认可的中国本土的疼痛量表,中国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目前还在依赖外文疼痛量表的中文翻译版开展相关工作。
本共识对现阶段中国大陆地区常用且国际认可的14种疼痛哑表中文翻译版进行了总结,并由16名中国疼痛专家就量表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现状进行了评估。
大部分专家认为现阶段在评估中国人群的疼痛问题时应参选上述哑表。
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正确地诊疗以及精准地评估疼痛对中国患者的身心影响,亟待中国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联手编制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疼痛量表。
这套哑表的编制将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与情绪体验。
自1979年国际疼痛学会(IASP)提出上述定义以来,专家曾针对该定义反复进行讨论,也曾有专家提出将疼痛的定义更新为“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多维度的痛苦体验”,以此强调认知和社会因素对疼痛感知的影响。
2018年9月,IASP经过广泛征集国际疼痛学专家意见后决定保持1979年IASP的疼痛定义不变;但增加相应的注解,首先强调疼痛与伤害性感受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后者更适用于动物),其次说明语言是表达痛苦的方式之一,但不是评估疼痛的必要条件。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慢性疼痛的发病率直线上升,慢性疼痛巳经成为全世界特别是中国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医学问题。
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会受到生理、心理,个人经历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个体对疼痛的理解和认知也存在差异。
因此,正确客观地评估疼痛,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以及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都十分关键。
中国人的最大痛苦之一:一生都在与平凡为敌(深度好文)
中国人的最大痛苦之一:一生都在与平凡为敌(深度好文)?作者:拾遗原文标题:不要与自己的平凡为敌??今天的中国,有个很可怕的现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1元旦,我们都“新年快乐”着,但北漂薇子却在这一天自杀了。
薇子读高中时就诞生了电影梦,“我想成为章子怡那样的演员。
”2001年,她考北影失败。
2002年,她嫁给了一个公务员。
2004年,她生了女儿双双。
2006年,她的电影梦又死灰复燃,她丢下女儿,毅然去了北京:“我一定要实现我的电影梦。
”随后几年,丈夫和父母多次给她打电话:“混得不好,就赶紧回来吧。
”薇子回答:“不成功,我绝不回来。
”2010年,丈夫和她离了婚。
在接下来七年里,薇子虽然全力以赴,但终究还是没能成为另一个幸运的“王宝强”。
她接受不了自己的“失败”,终于在2018年1月1日凌晨喝了药。
自杀前,她给父母发了一条信息:“爸爸妈妈,对不起,请原谅我这个不孝女,我不能给您们养老送终了……”薇子,无法接受那个不成功的自己。
2上个月,写《大多数人都只是ID,只有少数人活成了IP》时,我提到了另一则新闻:有两口子为了儿子能上个好中学,四处借钱买了套学区房,儿子读完高中后,也如愿考上了好大学。
两口子高兴得不得了,可哪知道儿子刚念完大一就退学了,“我要组建一个乐队。
”两口子怎么劝都没用。
妈妈越想越生气,越想越失望,“20年来,我省吃俭用,在你身上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和钞票,就是希望你将来有大出息,没想到你竟然这么不争气,我20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说完,她从23楼阳台跳了下去。
她,无法接受那个不成功的孩子。
3作家闻敬讲过一段自己的故事:有一天,吃饭的时候,儿子突然对她说:“妈妈,你应该有更好的发展。
”闻敬问儿子:“怎么发展?”儿子说:“去竞争副局长吧。
”闻敬不由得感叹了一句:“原来我们在望子成龙的同时,孩子也在望母成凤。
”很多对生活不太满意的年轻人,都常常抱怨自己有个不争气的爸妈,我家楼上一哥们就是这样,他读了热门文章《阶层上升通道的大门即将关闭》后,便经常拿长辈们开涮。
中国人永远的痛海参崴
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吉林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在台湾..海参崴是正式名称,而在中国大陆..地图上这个城市的正式标注则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对俄文名字的音译。
参崴附近的波谢特湾,为元朝东北边区的对外贸易海港。
元朝为加强同东海诸族的联系,开辟了西祥州至滨海永明城的东南驿道。
1858年(清咸丰八年)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沙俄便迫不及待地把侵略魔爪伸向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
1860年6月(清咸丰十年五月),沙俄军队悍然占领中国重要的港口海参崴,并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控制东方”,作为在远东进一步扩张的基地。
同年11月,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失去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约40万平方公里的吉林领土,海参崴也被划入俄国版图。
俄国十月革命后,逐步发展成为有数十万人口的海滨城市,并建成军港。
海参崴,天然的不冻港,面积700平方公里,是太平洋岸畔的世界名城,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第二大城市。
它濒临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中国称北海),是重要的军事要地,闻名世界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第23空军的司令部设在这里。
当年外蒙古闹独立时,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将愤怒发泄到沙俄要再组织一个30万军,直到收复海参崴为止”。
孙中山先生把革命的最高目标定为收复海参崴,足见国家统一在孙中山革命中的意义。
可惜,孙先生有生之年未能收复失土,而且至今仍未能收回。
当年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力主收复海参崴,1945年2月抗战胜利前夜在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时,国民政府代表同时提上回答,如果苏联这样做,中华民国将加入西方同盟,并允许美国军队进入中苏边境。
最后双方终于达成“中苏加盟条约”,苏联终于同。
中国经济之痛:“鬼城”与“地方债”
中国经济之痛:“鬼城”与“地方债鄂尔多斯、铁岭等等“鬼城”不断曝光在世人面前,而它们只是地方政府拉动GDP、建政绩工程的一部分。
2008年底,政府推出了“四万亿投资”计划,此后一个个“铁、公、基”、“鬼城”工程拔地而起。
各位请注意,建设这些工程,我们花了绝不止4万亿,仅仅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就足够给我们当前的经济制造大麻烦。
到2012年9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达到了9.25万亿元,而且这还是银监会和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我想真实情况会比这个更糟。
更不幸的是,我们的地方政府没钱还。
2012年年底,我们有4万亿的地方债务到期,可是地方政府只还了多少钱呢?1万亿。
我们的商业银行对剩下的3万亿都进行了展期,也就是同意让地方政府推迟还款。
为什么?因为它们根本没钱还,而且连借新还旧都做不到。
各位晓得吗?2012—2014年这3年,还有35%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将集中到期。
关于地方政府的旧债要如何还,即将到来的城镇化又要如何应付融资问题,我在最新的著作《郎咸平说:让人头疼的热点》一书中,做了系统、全面的解析,以下节选一部分,以飨读者。
我们的政府融资问题。
各位应该都晓得,我们的经济现在基本就是靠投资在拉动,而且主要是靠政府大搞“铁、公、基”这样的大投资项目。
不同的是,2008年的时候,我们是靠中央政府推出“4万亿投资”的方式,发展地方基建;但是到了2012年,是我们的各个地方政府开始提出自己的投资计划,比如2012年7月,湖南省长沙市对外宣布,将投资8292个亿用来搞片区建设、基础建设,还有产业项目等。
2012年8月,贵州省推出了总额为3万亿的刺激计划。
各位晓不晓得这两个地方的财政收入状况是多少呢?贵州省2011年财政总收入是1330亿元,而长沙市2011年全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只有668.11亿元。
也就是说,贵州省要一下子花23年的财政收入来搞基建,而湖南省的长沙市打算拿出13年的财政收入来搞投资。
我跟各位一样很好奇,这些钱都从哪里来?2013年5月的时候,路透社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我们的发改委原本设计了一个40万亿元规模的城镇化建设方案,但是最终没有被认可。
国弱之痛近代中国失去了多少领土?
国弱之痛:近代中国失去了多少领土?国弱之痛:近代中国失去了多少领土?图解中外领土主权及权益争端近代中国失去了多少领土?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到八国联军战争(1900——1901)的六十多年中,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达数十个。
这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罪证,也是旧中国统治者丧权辱国的记录,中国人民永远不能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历史!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有:1、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
1842年8月29日签订。
条约规定:1、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港口;2、割让中国领土香港;3、中国赔偿二千一百万。
1843年7月22日和10月8日,又签订了两个补充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进一步规定了英国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1、压低中国关税,规定进口税率5%;2、允许外国兵船停泊在中国通商港口;3、准许英国在“五口”租界。
2、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7月3日签订。
又称《五口通商章程》。
条约使美国取得了英国《南京条约》同样的特权,并又规定:扩大领事裁判权,允许美国兵船自由出入中国通商港口。
3、中法《黄浦条约》1844年10月24日签订。
即《五口贸易章程》,使法国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国的同样特权外,还增加:1、允许和保护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坟地;2、取消清政府对天主教的禁令,发还教堂。
<< 前一页1234567后一页>>中国历代版图动画展示,看到唐朝时心跳加速了近现代我国失去的国土!面积惊人!我国失去和被占领的土地清代疆域形成前后失去的国土我们究竟丢失了多少土地?清朝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失去的国土中国在清朝后期共失去多少国土?/SysFlash/2007/8/30/f7ada649 -37c5-4e66-a849-fcb557413cc2.swf/news/nothingzhou01/zwltzdindex6.s wf。
地震暖心文案
地震暖心文案1、听到地震的消息、我很痛心、愿在那里的同学们和你们的家人一切都安好、为你们祈福平安!2、生活中没有绝境,一场场灾难都将是经不起阳光的噩梦,经不起颠簸的泡影。
像孩子一样,保持一颗童心,永久信任希望,信任幸运早晚会来临。
加油!3、生命是如此脆弱,数万条生命瞬间消失;生命又是如此坚韧,一个个奇迹在灾难中上演,感谢一切中国生命奇迹的创造者。
4、我门都在祈祷,祈祷你们平安!5、为生者祈福:心怀感恩,重拾家园意志胜天。
为逝者祈福:早日熟睡,祈祷祝福一路相随。
为中国祈福:众擎易举,风雨过后必现彩虹。
试问苍天敢应否?若有来生你为人来我做天。
6、孩子别哭,风雨赶忙会过去;兄弟挺住,家园我们来重修;父老保重,心连心你我同在!地震纪念日祝福受灾同胞早渡难关!7、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愿您能走出人生的低谷。
8、四川山水美如画,人民坚强如铁打;纵有地震震不垮,开山辟土建新家;万千灾民齐努力,誓把祸害最低化!9、大地无情起祸端,芦山同胞遭震难。
母亲闻讯速救援,兄弟姐妹意志坚。
全国人民心连心,有难我们要管!坚持!平安!10、灾难无情,人间有情,受灾的同胞们,我会常常为你们祈祷,为你们祝福。
11、双手合十,真心祈祷,我们团结全都度过难关;只要爱在,希望就在;只要爱在,我们都能挺过去!12、平安是父母的寄予,平安是家人的企盼,平安是儿女的心愿,平安是伙伴的祝福。
平安是和谐的基础,平安是致富的前提。
祝您平安幸福!13、让我们为故者献上一份忧愁,祝福活着的人更好地活下去。
擦干我们的眼泪,记住他们,我们要坚强地前进,共同努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14、大爱无声,大义无言,生者祈福,逝者怀念,四川,咬紧牙关,灾难面前,人人勇敢,一方有难,八方帮忙,携手重修,美丽家园。
15、亲爱的雅安同胞兄弟姐妹,紧要关头不放弃,无望就会变成希望!亲爱的灾区小弟弟小妹妹,你们确定要坚强勇敢,虽然父母离开了你们,但是全国有更多的父亲妈妈在关怀珍惜你们。
四川地震评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
四川地震评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2008年5月12日,汶川之地的天空突然撕裂,大地疯狂地颤抖。
那一刻,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数万生命在瞬间消逝,无数房屋化为废墟,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
汶川地震不仅是对四川地区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对整个中国抗震救灾能力的一次检验。
然而,正是这场灾难,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团结,磨砺出了新中国的抗震能力。
一、汶川地震概况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其震中烈度高达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灾难中的人民力量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灾难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成为救援志愿者,用自己的双手在废墟中寻找生命。
他们不分昼夜,不顾个人安危,只为救出那些被困的同胞。
这种众志成城的精神,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韧。
三、救援与重建的努力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调动全国力量进行救援。
解放军、武警官兵、医疗人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救援力量。
同时,政府还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这些努力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也为灾区的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地震对社会的启示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它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灾害无情,但人有情。
在面对灾难时,我们应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抵御灾难的侵袭。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社会的抗震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五、汶川地震的影响汶川地震不仅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也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关注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同时,这场地震也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展现了新中国的抗震救灾能力。
六、灾后重建的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汶川灾区的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国耕地总数接近18亿亩红线
我国耕地总数接近18亿亩红线中国“地耗”之痛中国“地耗”之痛编者按:说起国情,我们总会想到一个词:人多地少。
确实如此。
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
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
我国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
然而,一边是极度紧缺,一边却是挥霍浪费。
大马路、宽广场、豪华办公楼、闲置工业园……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我们可以承受的吗?真的是发展所必需的吗?为此,半月谈记者分赴江西、重庆、河南、广西、北京等地采访调研,所见所闻让人揪心。
土地粗放使用的方式仍在延续,而建设用地的缺口却越来越大。
土地,正在成为与能源一样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过去,我们一直在致力于降低单位GDP的能耗,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也必须重视经济增长的地耗了。
(《半月谈》2011年第3期)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已超过120平方米,对照国际上的大都市,东京人均综合用地仅78平方米,香港才37平方米。
”“10年以前,北京大学一位教授研究的成果,按当时每单位工业用地所产生的工业增加值计算,北京大概只相当于东京的1/20。
”以上两个数据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所原所长陆大道向半月谈记者提供的。
“从1980年到2005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急剧扩张的时期,经济每增长1%,会占用农地30万亩左右。
与日本的快速发展时期相比较,我国GDP每增长1%,对土地的占用量差不多是日本的8倍。
”这个数据是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告诉记者的。
“2008年全国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达亿亩,人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大高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明显偏低,容积率一般只有~。
”“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4798万亩,把统计公布的亿农村人口和亿进城务工人口加在一起,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也达到214平方米,远超150平方米的国标上限。
丧权辱国之痛
+
+ + + +
朝鲜之宗主国;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 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后来日本以退归占领的辽东半 岛为由,又索取了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还费;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 河驶入以上各口;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人员; 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将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 受内地税。
江山破碎,国土沦丧 侵略者践踏着中国大地 圆明园遗址公园与别的公园有何不同,为 什么?
+ 焚毁后的圆明园大水法遗迹
+ 你知道“甲午风云”再现了什么历史吗?
日本想在 亚洲称霸 1894年日 本发动侵 华战争
+ 日本突然袭击实力很强的 Nhomakorabea洋战队,
北洋战队中邓世昌最让人敬佩
+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
+ 沉沉酣睡我中华,
+ 哪知爱国即爱家
+ 国民知醒宜今醒
+ 莫待土分裂似瓜
+ 图中熊代表
沙皇俄国, 虎代表英国, 香肠代表德 国, 青蛙 代表法国, 鹰代表美国, 太阳代表日 本,
+ 1894年9月17日邓世
昌的“致远”舰英勇 杀敌。后被鱼雷击中, 爆炸沉没,他的下属 和爱犬救他,他都未 同意,沉入海底。 + 光绪皇帝为他写道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的 挽词。
+ 清政府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被迫签署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是个什么条约,说说你的想法?
+ 马关条约: + 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中国不再是
中国钛之痛
中国钛之痛
潘廷祥
【期刊名称】《钛工业进展》
【年(卷),期】2014(31)4
【摘要】1964年10月根据三线建设计划决定建设的我国最大、流程最全的海绵钛专业生产厂--遵义钛业目前虽然保持着国内海绵钛行业的“排头兵”地位,月产始终保持千吨左右,但产能已经大幅压缩一半以上,生产能力陷入“大马拉小车”的境地,作为曾经为国防事业作出可圈可点突出贡献的国有企业,如今面临的艰难境地需要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总页数】1页(P48-48)
【作者】潘廷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1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农民之痛中国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现状报告
2.1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农民之痛中国之痛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现状报告
3.2017中国钛锆铪年会暨推广应用高峰论坛宝鸡·中国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在宝鸡隆重举行
4.攀枝花学院成立全国第一所国际钒钛学院、国际钒钛研究院、中国钢研攀枝花学院钒钛技术创新中心
5.IASP关节痛文献资料,《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组织翻译第十四篇:关节痛的可视化:扩散痛与痛敏的证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耗之痛据《半月谈》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26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
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
我国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
然而,一边是极度紧缺,一边却是挥霍浪费。
大马路、宽广场、豪华办公楼、闲臵工业园……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我们可以承受的吗?真的是发展所必需的吗?过去,我们一直在致力于降低单位GDP的能耗,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也必须重视经济增长的地耗了。
一算吓一跳‚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已超过120平方米,对照国际上的大都市,东京人均综合用地仅78平方米,香港才37平方米。
‛‚10年以前,北京大学一位教授研究的成果,按当时每单位工业用地所产生的工业增加值计算,北京大概只相当于东京的1/20。
‛以上两个数据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所原所长陆大道向记者提供的。
‚从1980年到2005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急剧扩张的时期,经济每增长1%,会占用农地30万亩左右。
与日本的快速发展时期相比较,我国GDP每增长1%,对土地的占用量差不多是日本的8倍。
‛这个数据是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告诉记者的。
‚2008年全国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达1.231亿亩,人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大高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4798万亩,把统计公布的7.13亿农村人口和1.5亿进城务工人口加在一起,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也达到214平方米,远超150平方米的国标上限。
‛以上数据是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前不久发表的署名文章《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中提到的。
更多的数字地耗表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土地资源(主要指从农用地变为建设用地)。
如果与能耗一样,我们来计算一下万元GDP地耗、人均地耗、单位工业增加值地耗等指标,其结果会相当可怕。
可惜的是,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数据,至少没有全面、准确而持续地发布过这样的数据。
2005年底,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
节能降耗已成为社会共识。
但是集约用地呢?我们脑袋里土地浪费的模糊印象什么时候才能变成地耗的精确计算,去呵护和利用土地?陆大道说,现在许多人对土地,尤其是耕地对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人甚至认为,我国现阶段存在土地红利。
‚现在土地便宜,要赶快用,用得越多,赚得越多。
‛陆大道说,这种思想推动着大量征地,严重浪费。
实际上,我国陆上国土面积虽然很大,但人均少,质量总体不高。
土地资源中难利用地多,宜农地少,宜居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20%。
这种条件,何谈土地红利?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介绍,‚十一五‛以来,全国每年建设用地缺口达50%以上。
‚十二五‛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供求矛盾还将进一步加大。
这个矛盾怎么解决?许多地方仍然是老办法:未批先占、少批多占、以租代征……一边从农民手中强制低价拿地,一边在建设中大肆挥霍用地。
这就是我们解决矛盾的办法吗?21万人的县占地32平方公里4年前,中部地区一个乡镇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借新农村建设之名,大肆扩张。
记者当时在现场看到,该镇新区的规划图分为居住区、工业区和集贸金融区,规划总面积达1025亩,其中未批先占良田700多亩。
前不久记者回访发现,整个新区冷冷清清,当年圈占的部分农田上建起了楼房,除了步行街两侧的店面开门经营外,其余街道的店面都关着门,新区的宽大菜市场内只有少量农户在摆摊,大片农田被平整闲臵,杂草丛生。
原来规划的工业区和集贸金融区因招商未果都已停顿。
一个总人口才21万的贫困县,县城新区框架却要扩张至32平方公里,在人气没有聚集的情况下,快速拉开城市框架,一个可以预见的结果必然是,大量土地被浪费闲臵。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近两年受地方邀请前往多个县市调研。
他说,城市扩张冲动愈演愈烈,在自己所到过的县(市、区)中,绝大部分地方大肆圈占土地建设新城,建成的新城区房屋林立,但是鲜有商业配套,没有产业支撑,一到晚上少有人影,冷寂得让人害怕。
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前后,我们大中城市的人均综合占地,包括道路、广场、工厂在内,大概在七八十平方米,重庆、上海等大城市只有60多平方米,而到了最近几年,我国大中城市人均综合占地一下子扩展到120平方米以上。
这里面,就出现了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大立交。
一些贫困县,政府办公楼都是几万平方米,这些做法,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人均耕地比我们多得多,都很少见到。
工业园成了一些企业的囤地项目记者最近在重庆东南某县采访时,县工业园区提出所谓的‚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开发理念,征占大面积土地搞园区建设,并进行‚三通一平‛。
1月上旬,记者在该工业园两年前已完成征地拆迁的拓展区看到,数百万立方米土石方已完全填平了下面大面积的耕地和农房,但是拓展区内除了零散地停着六七辆工程车和挖掘机之外,并没有进行大规模建设的迹象,四周显得很空旷。
当地群众反映,由于地处偏远,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园区招商引资并不理想,2008年就开征的近300亩土地圈而未用、批而未建,至今仍然荒废。
在江西,存在同样的问题。
2010年12月,江西小蓝经济开发区收回闲臵用地550多亩。
小蓝经济开发区是江西省政府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现有落户企业500多家。
清理前,在开发区落户的企业中不少土地闲臵,有严重违约,具备条件未开工的项目;有土地闲臵面积较大或虽有少量建设但未投产的项目;有私自转让土地、股权套现的项目;有长期停产、停建,长期建设未投产的项目。
重庆广生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仁伟透露,目前一些企业之所以能大手笔拿地,也不在乎什么土地浪费,归根结底在于土地便宜,企业多是看中土地升值的收益,而把投资和产出强度放在次要的位臵。
西部某省一个县的国土资源局局长告诉记者:‚我们县的经济开发区主要承接从珠三角转移过来的电子、食品企业,但是县里买地企业的工业用地一般是一亩8万~12万元,相对县里房地产用地每亩300万元的价格低了几十倍。
‛‚但是没有办法,县里为了发展经济,追求GDP,必须以较低的成本吸引东部的企业过来。
虽然我们县也是‘土地财政’,但是工业用地这一块实际上是不赚钱的,土地收益主要来自房地产。
‛这名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说。
百亩校园里只有几百名学生如果说工业用地还有投入产出比等硬指标的话,像教育、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的浪费就隐藏得更深,让人难以察觉。
以教育用地为例,从2003年开始,为提升高等教育水平,解决重庆高校发展空间不足、硬件滞后等问题,重庆着力进行了大学城建设。
目前重庆大学城规划占地已达到20平方公里,投入建设资金80亿元,入驻高校13所,师生总数达15万。
可以说大学城建设已能满足高校用地需求,但据记者了解,重庆个别高校为扩大规模,仍在区县拿地设立分校或分院。
有的学校在区县占地近百亩,却仅安排大一年级部分院系四五百名新生就读,不可不说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一些业内人士称,一般而言,重庆区县教育用地价格要远低于主城区,各学校愿意低成本拿地;而为提升教育发展政绩,区县政府也愿意给高校大面积土地,这种看似‚双赢‛交易的结果,便是学校的分校或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其中的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却往往被忽视。
西南大学教授、重庆市国土局原副局长邱道持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学校都在争地、抢地,因为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是刚性的,现在能低成本拿地实际上就是抓住了财源,不管怎么说都能稳赚不赔。
陆大道认为,大学城的建设是对的,可以改善师生教学、科研、生活的条件,但是有的做得太过分了。
‚有的大学城离城市20公里,利用政府的力量,一征地就是几个平方公里。
一个平方公里什么概念呢?就是北京大学改革开放以前的校园面积。
那时我在北大上学,校内住5000左右的教职员工,1万多学生,还有未名湖、三个体育场、大型图书馆、绿地、山丘,一平方公里能够容纳这么多建筑和人口。
‛陆大道说,现在有的学校占地几个平方公里,这不是浪费是什么?‚你看一所名牌大学,在西湖边上的老校区卖给了开发商,一亩地1200多万元,同时在郊区要了近9000亩地,6平方公里,这个面积,按照德国大学的密度,可以容纳15万学生,这所大学有这么大的规模吗?占地很阔气,建设很排场,实际是一种浪费,而且学生也不方便。
‛陆大道说。
在国外干线才建高速位于武汉东郊长江南岸的白浒山外贸码头,是湖北省和武汉市第一座外贸专用深水码头,共有两个泊位,岸线长700多米,可常年停泊5000吨级海轮。
该码头自上世纪80年代建成以来,吞吐量一直没有达到60万吨散杂货年设计能力,长期‚吃不饱‛。
近年来,为了寻找出路,码头的部分仓库、泊位被租赁给中石油,改做成品油储存和运输业务。
然而就是这样,白浒山港还将扩建,新建2个码头,达到3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
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彭智敏认为,白浒山港本来就是一个重复建设的产物。
缺乏配套和产业支撑,扩建后的白浒山港仍可能面临‚吃不饱‛的困境。
白浒山港不是孤例。
近年来,我国机场、港口、公路等基础设施迅猛发展,其中不乏重复建设、过度超前的情形。
陆大道介绍,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长度已经与欧盟27国总和相当,是日本的8倍多。
高速公路密度也很高,东部地区达到了2.49公里/百平方公里,远高于欧盟和日本,是美国的2倍;中部地区是1.59公里/百平方公里,也高于美国和欧盟的平均水平。
‚实际上,近年来建设的一些高速公路客货流密度严重不足。
问题的关键在于,各国都只有干线才建高速公路。
‛陆大道忧心忡忡地说,为京沪高铁新建的上海虹桥火车站,占地达5000多亩。
‚一个火车站,一些辅助设施,要那么大的面积干什么?日本有高铁,德国有高铁,法国也有高铁,他们的车站在城市里占地只需要几百亩,我们的人均耕地远比不上德国、法国,为什么还要占那么多地?‛有些农户院子竟占地1亩所谓‚空心村‛,是指在农民新建住宅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新建住宅大部分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臵土地,形成外实内空的村庄布局。
记者在河南省部分‚空心村‛采访时看到,许多房屋常年无人居住,墙皮脱落、房门朽烂,屋顶垮塌。
一些群众形容:‚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
‛农村建房无疑使农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缺乏科学引导,村庄没有规划,建房无序、滥占乱建问题严重;有的群众盲目攀比,争风水、抢地边,院子越圈越大,占地越来越多,个别农户甚至大到1亩多地,造成严重浪费。
与此同时,一些村庄由于人口大量外流,也导致不少农村建设用地闲臵、浪费。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等专家曾经在河北省馆陶县冀浅村调研,他们统计,该村庄的土地大约有39%没有得到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