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学绪论
(绪论)马工程版《管理学》电子书_1-16
绪论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时代背景不同,环境特征不同,管理活动的规律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管理学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就是在揭示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分析这种规律在特定时期的表现形式,探讨如何根据这种规律指导不同情境下的管理实践。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广义上来说,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活动的管理,也包括群体活动的管理。
任何个人即使在从事仅与自己相关的目标活动时,也需要在可利用的不同资源中进行选择。
优先利用哪些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利用这些资源?如何才能利用可支配的资源给自己带来尽可能大的收益?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借助我们自己的统筹管理能力。
即便我们在进行相关活动时能够利用的资源种类有限,可以选择的余地很小,也至少有一类基本问题需要解决: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如何合理地把我们的时间资源分配在不同的活动中?时间管理也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个体活动的有效组织因此也应成为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
个体活动需要管理,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更需要管理。
群体活动的管理首先需要选择群体活动的方向与内容。
这种选择的实质是群体可支配资源的配置方向与配置方式选择,其目的是保证群体从可支配的资源利用中获得最大满足。
但是,群体活动根据定义可知是由一群人完成的活动。
这一群人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工作能力是有差异的,能为组织提供的贡献是不同的,对组织要求其提供的特定服务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对群体活动的管理不仅要研究资源的利用,而且要研究人的努力的整合。
要通过对人的管理使群体中不同人在不同时空的努力转化成对群体有效的贡献。
(二)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持续的群体活动是在一定形式的组织中进行的。
或者说,群体活动的持续进行导致了组织的产生。
我们需要在思考群体活动管理,或者说需要在思考作为群体活动框架的组织管理的基础上抽象出一般的管理规律,然后在概括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一般的管理理论,进而把这些理论移植于其他人类组织的管理。
管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管理学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管理的含义:管理就是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有效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任务:⑴实现本组织的目的和使命⑵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所成就⑶关心对社会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3.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所对应的主要任务:⑴管理的计划职能 (任务: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制定计划配置方案)⑵管理的组织职能 (任务: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变革,组织发展)⑶管理的领导职能 (任务:引领和指导员工,沟通协调,解决冲突,激励下属)⑷管理的控制职能 (任务:确定控制标准,衡量业绩,差异分析,纠偏措施)4.管理的特点: (科学性和艺术性及含义)科学性:反映了管理活动普遍应遵循的准则艺术性:管理必须因地制宜,讲究方式和方法,避免机械、呆板的管理。
即管理的独创性和灵活性。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5.管理者的角色:⑴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⑵信息情报方面的角色⑶决策方面的角色6.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⑴概念职能⑵专业技术职能⑶人际关系职能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重要性不同:人际关系职能是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应该具备的重要职能。
第二章管理学的产生1.巴贝奇的管理思想①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思想。
②提出一种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的制度2.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⑴工作定额管理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⑶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⑷标准化管理⑸实行管理职能分工⑹例外管理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被人们称为“现代组织理论之父” 。
⑴三种组织权力的类型:①传统权力,对应的组织形式是“传统的”组织。
②神授权力,对应的是“神秘化”的组织。
③法定权力,对应的是“合理化—法律化”组织。
(★最合理的)⑵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即“官僚体制”或称为“科层体制”。
第三章管理学的发展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⑴霍桑实验:即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为测定各种有关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而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完整版)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
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1。
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2。
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
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4、管理的基本职能:1。
计划 2.组织 3.人员配备 4。
领导 5。
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
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
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
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1。
一般性 2。
多科性 3。
历史性 4。
实践性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
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
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
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
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 2。
系统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 2。
目的性 3。
开放性 4.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 6.控制性13、系统的观点:1。
整体观点 2.“开放性"与“封闭性” 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 5。
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2)有一致认可的目标。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者的责任(德鲁克)管理一个组织,即确定组织的使命、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管理管理者,即管理者要培训下属,并运用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管理工作和工人,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法约尔提出)管理的层次: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3、为什么书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1)管理是一门科学,目前管理知识已经成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2)管理也是一门艺术。
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即管理活动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具有灵活性;(3)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建立在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之上。
靠经验、凭直觉、碰运气,难以取得有效成果;(4)靠背诵管理原理和原则,忽视实际情况,缺乏创造性,其管理活动也会是无效的。
4、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即管理是有效组织劳动所必需的)和目的性(即管理反映了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目的)5、为什么要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管理学概论重点
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管理学概论组织及其特征:组织是由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机构的实体。
组织具有三个特征:组织是两个以上人员的集合体,需要以人为主体来开展工作、达成目标;每个组织都由一个明确的目的,通常以一个目标或一组目标来表达并反映组织所希望达到的状态;具有系统性的结构,借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组织的机构可以是弹性的、开放的,也可以是刚性的、严密的,但不管何种类型都具有精细的特征以便明确组织成员间的工作关系。
组织依据其最终目标可以划分为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两大类。
由于不同类型组织的最终目的不同,所以尽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具有一定普遍性,但在管理活动中关注的侧重点就各不一样。
管理者在实践工作中要视不同类型组织选择适宜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有针对性地予以区别对待。
管理的内涵:管理的概念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范畴和起始概念。
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研究的重点不同,至今仍未形成统一概念。
泰勒: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让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卡斯特:“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以上定义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揭示了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是一个协同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代表了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只能活动;管理是与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这就区分了管理岗位和非管理岗位;效率和效果是管理活动追求的两大目标。
其中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效果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效果涉及如何达到组织的目标,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管理活动追求的目标。
管理的性质管理在性质上具有二重性,从管理活动的最基本意义和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可分析如下:(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管理又处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背景当中,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笔记
管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笔记第一章绪论1.1 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1.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1.3 管理思想的基本范式1.4 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5 管理实践的重要性第二章组织与管理2.1 组织的概念及特征2.2 组织的类型和结构2.3 组织的设计与变革2.4 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2.5 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三章决策与计划3.1 决策概述及决策理论3.2 决策模型与决策方法3.3 计划的概念与分类3.4 企业战略规划3.5 经营计划与控制第四章领导与沟通4.1 领导的概念与特征4.2 领导行为与领导力理论4.3 领导风格与领导技能4.4 沟通的概念与要素4.5 沟通技巧与沟通障碍第五章激励与团队5.1 激励理论与激励方法5.2 激励因素与激励设计原则5.3 团队的概念与特征5.4 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5.5 团队决策与团队绩效评估第六章控制与评估6.1 控制的概念与作用6.2 控制过程与控制原则6.3 控制方法与控制技术6.4 绩效评估的概念与目标6.5 绩效评估方法与应用第七章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7.1 管理伦理的定义与意义7.2 管理伦理原则与价值观7.3 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层次7.4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7.5 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实践总结与展望本章主要总结了管理学大一的知识点,包括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组织与管理、决策与计划、领导与沟通、激励与团队、控制与评估以及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管理学是一门关于组织和管理的学科,旨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内的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丰富而复杂,从传统的科学管理到人本主义管理再到现代的系统管理,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观点。
同时,管理学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密切相关,相互交叉影响,共同促进了管理学的发展。
管理学绪论
2020/3/24
[第一章 概述]
7
• 蓝天咖啡 :[严格执行制度一定好吗?] • 帽子故事:[合理授权与培训] • 煮青蛙的故事:[求生法则] • “狼来了”的故事:[诚信是金]
帕金森定律:[以人为本]
分粥制度: [团队的历练]
2020/3/24
[第一章 概述]
8
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现代管理原理 第四章 决策 第五章 计划 第六章 组织 第七章 领导 第八章 激励 第九章 控制
一般环境
具体的环境 一般的环境
内部环境
技术 环境
国际 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
图 1 -5 组织环境
2020/3/24
[第一章 概述]
30
二 环境对组织及其管理的影响
(一) 环境影响组织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二) 环境制约着组织目标 (三) 环境影响和制约组织管理系统发挥
正常功能 (四) 环境对组织管理过程有巨大影响 (五) 环境对组织变革有重要影响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资源。 管理的实质是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
4、管理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职能构成。 这是管理活动区别于一般作业活动的主要标志。
5. 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6.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2020/3/24
[第一章 概述]
18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1、动态性 2、科学性 3、经济性 4、艺术性
明确目标 研究条件 制定决策 编制方案
组织
设计结构 配备人员 组织运行 学习变革
领导
指导激励 沟通协调 解决冲突
控制
确立标准 衡量绩效 纠正偏差
2020/3/24
绪论——管理学(马工程)ppt课件
2. 重人求和思想
儒家思想一贯强调人是管 理的核心。
以人为核心的管理,要求 重视人的需要,讲求用人 之道,实现人的和谐。
3. 预谋慎战思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活动的 组织展开都要事先谋划。
管理学原理——绪论
1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
个体活动管理: 资源管理 时间管理 群体活动管理: 群体活动的方向与内容 人的努力的整合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
工厂制度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
创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是由管理活动的过程特点决定的。 新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 道,不可不察也”。这里的“察”,不仅 仅是强调分析双方资源优劣,而且要 估算用兵动武可能产生的代价,要意 识到“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4. 依法治理思想
管理就是围绕着秩序的建立和维持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建立 和维持秩序可以借助两种不同的方法:
人治——依靠管理者主要根据自己判断的实时监督。 法治——借助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依法治理,需要依循“明法”“一法”以及“常法”的原则。
底线思 维
战略思 维
历史思 维
创新思 维
辩证思 维
(二)学习管理学的理论指导、科学思维以及基本方法
3.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 方法。
把握管理学的理论体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工具。 用所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工作和生活中的管理问题。
管理学第一章绪论
二、管理者的分类和角色
(一)管理者及其分类
操作者:只对自己的工作承担责任。 管理者:有下属,需要对下属的工作承担责任。
上层 中层 基层
共同特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s):即业务技能 人际技能(human skills):沟通、引导、激励 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s):对复杂事物的分析、判断、抽象、
概括的能力。
高层 中层 基层
技术
人际 概念
(三)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的理论(Henry Mintzberg)
3)领导:指导、指挥、影响下属努力工作以实现既定目标的 过程。
包括指导(方法论)、指挥(命令、指示)、协调、激励 4)控制: 找偏和纠偏。(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偏差)
管理的定义:
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或 合理组织和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实质是一种手段、工具,不是目的。 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学习意义:
(1)大胆地引进吸收 (2)批判地吸收 (3)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自于 实践,又指导实践,有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 法论。
艺术性:即实践性、创造性。是指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 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 实践活动相结合。
基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
计划 15% 18% 28%
组织 24% 33% 36%
领导 51% 36% 22%
管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绪论
管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绪论一、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管理学是研究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管理方法和管理原理的学科。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出现开始,随着组织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管理学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传统管理学、现代管理学和新兴管理学三个阶段。
传统管理学注重人的管理,现代管理学注重科学管理和组织理论,新兴管理学则关注组织环境对管理的影响。
二、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管理、组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其中,管理是整体、协调和利益的实现;组织是分工、协同和系统;计划是对未来进行有意识的行动进行安排和组织;领导是影响他人,实现共同目标;控制是为了使组织的行为符合预期目标。
三、管理学的不同分支和研究领域:管理学涵盖了多个研究领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等。
每个研究领域都有独特的关注点和理论体系,但它们又相互关联和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不同的管理学分支,可以更好地理解组织中的各种管理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四、管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模型:管理学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模型,这些理论和模型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管理问题。
例如,波特的五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竞争环境,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麦格雷戈的X/Y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理解员工动机和行为;塔福勒的控制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地控制组织的运营。
五、管理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管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还是一门实践学科。
通过分析实践经验和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学的知识。
例如,通过分析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可以了解如何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六、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研究、数据分析等。
通过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管理学者更好地进行管理问题的研究。
最后,总结一下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与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组织与管理概论笔记
组织与管理概论笔记组织与管理概论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组织、管理和管理学一、组织:(一)定义: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建立一定的机构,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合活动过程。
(二)几个要点1、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是指组织工作或组织活动。
2、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是多种规章制度和责、权、利相结合的组织机构模式。
3、组织必须有共同目标、组织自身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
4、组织是有其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
5、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开放的系统。
6、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生活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二、管理的概念(一)几种管理概念的表述:1、决策论学派:管理就是决策。
2、过程学派:管理是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人才、财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3、行为学派:管理是一种主管人员设法经同他人的力量,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的活动和行为。
(二)本书对管理的定义:管理是让人们同自己一起工作,并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按预定的目的,对管理对象(人、财、物、信息)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领导、而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实质是岂一系列的管理职能结构,使人们为实质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三)管理概念的含义:1、管理必然是群体活动。
2、管理是有目标的。
3、管理是使别人和管理者"一起"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从事活动。
(四)组织与管理的联系:1、有组织就需要有管理。
2、有了管理,组织才能有效而有意义地存在。
3、组织是管理的对象,管理是组织生存的手段。
三、管理学及其产生与发展:(一)管理学是研究有关管理的概念、方法并为管理提供原则和方法的科学。
现代为管理本身是个系统工作,管理学涵括了管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领域。
因此,管理学是一门复杂的交叉学科。
(二)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从原始意义上说,自人类社会一出现就有了管理。
管理学绪论 PPT课件
2. 重人求和思想
➢ 儒家思想一贯强调人是管 理的核心。
➢ 以人为核心的管理,要求 重视人的需要,讲求用人 之道,实现人的和谐。
3. 预谋慎战思想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活动的组 织展开都要事先谋划。
➢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 道,不可不察也”。这里的“察”,不仅 仅是强调分析双方资源优劣,而且要 估算用兵动武可能产生的代价,要意 识到“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4. 依法治理思想
➢ 管理就是围绕着秩序的建立和维持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建立 和维持秩序可以借助两种不同的方法:
• 人治——依靠管理者主要根据自己判断的实时监督。 • 法治——借助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 依法治理,需要依循“明法”“一法”以及“常法”的原则。
➢ 查尔斯·巴贝奇:《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 • 劳动分工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带来减少工资支出的好
处。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 对生产作业方法的标准化和生产过程组织的合理化进行了系统的
思考。 • 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 环境成为企业经营与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变量。 • 许多研究人员就企业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经营进行了许多方面的
探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理论观点。 • 不同学者分别从系统、决策、经验、权变等角度对企业管理问题
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因此而逐渐成熟。
三、管理学的学习意义与方法
(一)学习管理学的意义
战略 思维
底线 思维
管理学课件管理学《第一章绪论》 PPT资料共37页
应急预案、柔性制造系统、柔性生产线、办公流 程、交通系统。
23.09.2019
5
三 管理的概念
1 美国学者赫伯特. 西蒙
“管理就是决策”—提出了管理的实质与核心。
2. 美国学者孔茨“管理是在正式组织起来的团体中,
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起把事情办妥的艺术。”
(强调协调作用、人和组织的目标)
3. 法国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 指挥、协调和控制 ”(强调过程作用)
1. 孔子的管理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
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
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
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
家,曾修《诗》、《书》,定
《礼》、《乐》,序《周易》,作
(2)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及作用----与正式组织相
互依存,对生产效率有重大影响
23.09.2019
18
2)人力资源学派
代表人物:麦格雷戈和阿吉里斯
X理论 人本恶天性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就一定要逃 避工作,因此需强迫、控制、惩罚行动威胁严格管理。
Y理论人本善,劳动像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潜在智能 得到部分发挥,因此只要妥加引导,均能充分发挥其潜 能
实践中感觉到,工人关键是技术,而管理人员尤 其是高级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是管理才能而不是技 术,进而提出要丰富管理理论,并且提出管理才 能也应首先在学校获得,然后在工厂完善。
被称之为:管理理论之父
23.09.2019
10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贡献
1. 建立管理理论框架即管理职能五要素:
绪论——管理学(马工程) ppt课件
管理学与其他学科
• 劳动分工 和协作
古典政 治经济
学
• 行为及其 动机
心理学
政治学
• 权力及其 运行
社会学
• 组织
思考题
1.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在企业管理研究基础上抽象出的一般管理理论 对其他组织的管理是否也具有指导意义?
2. 现代管理学是如何产生的?这对当代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可能 提供哪些启示?
战略 思维
底线 思维
历史 思维
创新 思维
辩证 思维
(二)学习管理学的理论指导、科学思维以及基本方法
3.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 方法。
• 把握管理学的理论体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工具。 • 用所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工作和生活中的管理问题。
个人都自觉根据客观规律的要求选择符合社会和组织需要的恰 当行为,让组织活动在客观规律的约束与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2. 重人求和思想
儒家思想一贯强调人是管 理的核心。
以人为核心的管理,要求 重视人的需要,讲求用人 之道,实现人的和谐。
3. 预谋慎战思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活动的组 织展开都要事先谋划。
管理学原理——绪论
PPT课件
1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
个体活动管理: • 资源管理 • 时间管理 群体活动管理: • 群体活动的方向与内容 • 人的努力的整合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
工厂制度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是由管理活动的过程特点决定的。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第一章 绪论
观察、个别访谈、开座谈会、经 验介绍、问卷或查阅记录等方式
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
文献法
通过研究已有的文献资料,来 了解和研究有关幼儿园管理问 题的一种方法。
如: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研究不同地 区的幼儿园对教学管理方式的异同。
间接研究
案例法
二战后至今 现代西方管理理论六大学派:P15划线 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
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文化研究 P17 特点:百家争鸣、学派迭起,向综合统 一趋势发展。
作业
完成本章练习册
泰罗的主要管理观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 生产率
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首创
将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 矛盾或典型经验编写成案例,供 学习研究者进行分析和讨论。
如:通过记录和搜寻案例,研究园 长如何提高工作时间的使用效率。
泰罗(1856—1915)
年轻时的泰罗很喜欢思考,善于科学调查, 他以一名普通工人的身份进入美国一家钢铁 公司做学徒,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后来成 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长期的工作实践,使 泰罗对基层管理非常熟悉。当时的美国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较快,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但 由于管理体制和方式的落后,企业效率低下, 泰罗认为应该以科学的方式管理企业并进行 尝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之后创立了科学 管理理论。
生平简介
代表作 《科学管理原理》
主要观点
书P10,练P7
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化、计件工资制
泰罗的管理方法是直接对生产过程进行 技术管理,侧重研究基层管理问题。
科学管理之父
他的科学管理理论被尊称为“泰罗制”
管理学考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管理学考点总结第一章.绪论(一)管理的概念1.管理所要解的基本矛盾:有限的资源与人类无限的欲望之间的矛盾。
(例如,人类的发展需要资源而许多宝贵的自然资源不可多得)2.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通过计划,控制,组织,激励,领导等手段对组织资源进行协调的过程。
(在背诵时,拆分为划线三处,有利于理解)3.管理的作用:解决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并且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用较少的消耗获得较大的收益。
4.管理的要素(1)管理的载体:组织(组织的定义)(2)管理的对象:资源(实物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3)管理的主体:管理者(重点把握图1-2,图1-3)(4)管理的手段:五大职能(计划,控制,组织,激励,领导)(5)管理的目的:有效(区分效率和效果,效率是手段,效果是结果。
书本第8页,1-4段需要重点理解)(二)管理的特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或称管理的二重性)(1)定义:一是指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
在管理学中有一部分内容,诸如质量管理,库房管理,定额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主要是对物的管理,不具有意识形态色彩。
这些内容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在不同国家可以通用甚至可以照搬。
另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理的社会属性。
在管理学中还有另一部分内容,诸如组织目标,组织道德,领导作风,激励方式,管理理念,人际关系等等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属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范畴。
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借鉴较为复杂,不可直接照搬。
(2)二者之间的关系:管理的二重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
一方面,管理的自然属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关系条件下发挥作用,同时,管理的社会属性也不可能脱离管理的自然属性而存在,否则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就成了没有内容的形式。
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相互制约的,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的组织和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同样,管理的社会属性必然对管理的科学技术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或制约作用。
绪论——管理学(马工程)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 分析了官僚组织的构成要素和运行特点,提出并论证了官僚组织
是理想的组织形态的观点。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梅奥:霍桑实验,《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 把管理的注意力从生产现场的机器操作转向生产过程的人性方面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 道,不可不察也”。这里的“察”,不仅 仅是强调分析双方资源优劣,而且要 估算用兵动武可能产生的代价,要意 识到“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4. 依法治理思想
管理就是围绕着秩序的建立和维持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建立 和维持秩序可以借助两种不同的方法:
• 人治——依靠管理者主要根据自己判断的实时监督。 • 法治——借助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依法治理,需要依循“明法”“一法”以及“常法”的原则。
管理学原理——绪论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
个体活动管理: • 资源管理 • 时间管理 群体活动管理: • 群体活动的方向与内容 • 人的努力的整合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
工厂制度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是由管理活动的过程特点决定的。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
,从对人的经济需要的注意转向对人的社会性需要的关心。 • 提出了“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以及“新型的领导能
力在于提高职工满足程度的能力”等观点,开启了管理研究中的“行 为科学”之旅。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后,诸多学者关于管理特质的多方位研究催生了 “管理的理论丛林”。
周三多《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周三多管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管理学原理1、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的主要内容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主要有四个,环境、战略、技术与组织结构。
1环境。
主要包括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两部分。
一般环境主要包括对组织管理产生间接影响的诸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环境条件。
特定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的诸如政府、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具体环境条件。
2战略。
战略是指决定和影响组织活动性质及根本方向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路径和方法。
3技术4组织结构6、非正式组织的含义、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企业人员在共同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
这就构成一个体系,称为”“非正式组织”。
(一)积极影响1、满足成员的需要。
非正式组织成员在本组织中可以获得“归属感”、“安全感”等需求的满足。
2、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心理性、情感性因素的需要,成员间的关系由其特定的行为规范来调节,并且非正式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群体领袖”。
3、有益于组织成员的沟通。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十分快捷。
4、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非正式组织最基本的优点之一就是它辅助正式组织去完成工作。
(二)消极影响1、这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行为”现象。
由于非正式组织本身具有一套非成文性规范并以之对其成员施加压力,使其本身表现出一致向外的行动倾向。
2、这类组织中不允许有“标新立异”的成员出现。
一旦出现这类成员,非正式组织将视其为“越轨者”,从而疏远并孤立这个成员,直至将之排斥出本组织,这将影响到整个组织的运行。
3、非正式组织中的成员在本组织中获得“归属感”、“安全感”满足的同时,一旦整个组织的结构功能发生变革或组织制度的变动危及到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其成员便会一致抵制这种变革,从而阻碍组织改革的进程。
4、此类非正式组织易于形成一种“集体思维”的模式。
成员之间对群体内共同认可的规范准则持完全信任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心理相容”的趋势,并尽力对之做出一致的解释。
组织管理学绪论
组织行为学(又称:组织行为管理 学、管理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组织中人 的行为的学科;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 用倡导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观念,是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 组织行为学主要关心管理实践中两个核 心命题 —— 一是提高工作绩效;二是提 高人在工作中的满意度。
行为的特征
究方法 • 找出了一些工人的动机因素
4、观察研究(1931-1932)—— 银行报务观察室研究
• 十四个男性与监督人员共同工作
• 结果:任何工作团体都可构成一个有固定行为 准则的复杂社会组织,并享有正式组织 的感情需求--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小 团体研究)
• 整个实验最终结论: – 工人并非“经济人” – 个人的态度对行为起重要作用 – 管理人员的作用非常重要 – 团结奋斗对达成组织目标和满足工人满意度的作用 – 非正式组织的问题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1916
– 企业经营有六种职能活动: 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 资金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 管理只是企业活动的一种 管理五个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 十四项管理原则
1、劳动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劳动纪律、 4、统一指挥(命令统一)、
5、统一领导(即一项工作只能由一个人领导)、
行为改变/态度改变 沟通/群体过程 群体决策
比较价值观 比较态度 跨文化分析
组织文化 组织环境
冲突/权力 组织内政治
分析单位
个体
产出
群体
组织行为学 的研究
组织系统
第三节:组织行为研究对象及应用
一、研究对象:
– 组织行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 • 一是工作的绩效(个体、领导、群体、组织、 决策、综合绩效) • 二是对工作的满意度(各层次员工的满意度, 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 工作绩效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 激励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满意度
二、管理者的角色行为
1、管理者的任务 经营助手:经营理念、方针、目标。 管理业务:保证部门工作顺利完成。 实施业务:业务的具体操作, 包括:重要的; 不可授权的; 下属能力不能完成的。
2、管理者的关系
工作 —— 任务角色 目标? 方法? 实行?
• 行为是人说的和做的 • 行为具有一种以上的测量标准 • 行为可以被观察、描述和记录 • 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 行为受规律的支配 • 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如:玛利坐在计算机前给父母写信
• 敲击键盘:
– 一种行动过程 —— 实际操作 – 具有测量的标准 —— 速度和正确性 – 可以观察的过程 —— 一系列动作的完成 – 对环境产生影响 —— 计算机显示内容 – 是有规律的 —— 用计算机是学习的结果 – 公开的和隐蔽的 —— 显现的和思维的
我 —— 管理者的角色 我是谁? 我应该如何做? 我是怎么做的?
他们 —— 人际角色 领导? 同级? 下属? 合作者? 客户? 供应商?3、Biblioteka 理者的职能计划控制
协调 指挥
组织
4、管理者的目的
完成工作目标 提高工作绩效 建立工作团队 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
三、如何完成管理者的角色
1、建立工作规范 业务流程:能让工作关系解决的问题, 不要依靠人的关系来解决。
组织行为学简介
组织行为学(又称:组织行为管理 学、管理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组织中人 的行为的学科;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 用倡导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观念,是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 组织行为学主要关心管理实践中两个核 心命题 —— 一是提高工作绩效;二是提 高人在工作中的满意度。
行为的特征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员工的报酬、
8、集权(中)管理、
9、等级制度、 10、良好的工作秩序、
11、公平管理、 12、人员的稳定、
13、创造性、
14、团队精神
3、韦伯(M.Weber) 德 1864—1920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 官僚模型 —— 一种理想的组织结构:组织必须 有等级,有分工,有体系,有权限, 有升迁制度,有纪律,有理性指导 原则
二、科学管理 (时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 代表人物:
1、泰勒 (F.W.Taylor) 美 1856 ——1915 生平:1874年小公司学徒, 1878年在一家钢铁公司作工,6年内: 工人、领班、车间工长、车间主任、总 机械师、总工程师,因此有长期进行工 厂管理的经验
《科学管理原理》 1911
第一部分:绪论
第一部分:绪论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演变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基本范畴 第三章:组织行为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管理科学的发展历史
一、早期管理
• 时间:十九世纪以前 手工业生产 ---〉机器生产的转变 生产力水平低、规模小、人数少
• 特点:简单管理 工作专业化水平低 劳动效率低
– 将古典管理理论系统化,提出:
管理七职能论(POPCORB)
• 计划
组织
• 人事
指挥
• 协调
报告
• 预算
由上可见,古典管理理论已经形成了一整套 管理思想和体系
三、现代管理时期(时间:二次世界大战后)
• 管理科学:运筹学、数量分析、系统论、决 策科学等在管理中的应用
– “铁锹实验”、“金属切割”实验
– 泰勒的4条管理原则
• 给每个人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提出科学的工作方 法
• 科学地挑选、培训、教育、培养工人
• 与工人热忱合作,确保所做的工作符合已提出的 科学原理
• 在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基本实现工作与责任的对等 分工,管理者承担那些比工人更具有适应性的工 作
2、法约尔(H.Fayol) 法 1841—1925
一、为什么人是重要的经营要素
• 企业的本质 —— 专业化的产物 • 企业生存的保障 —— 竞争优势 • 企业的竞争优势 ——
资本: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 特性:抵押和看护 人力资本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他的 价值越高,流动性越强,管理越难。
经济学的观点: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
责任与利益体现在二者的关系上。 管理学的观点:计划、组织、指挥
– 例外管理:一般事务下属处理,重要事务、未完成 计划由主管来管理;
– 时间 —— 动作分析; – 计件工资制;
二者的侧重点是一致的 —— 老板和工人实现最大的富裕 —— 研究工资和发挥最佳能力的关系
– 1900年:著名的“搬铁块”实验(92磅的生铁搬到车 厢) 选出一个身体强壮的宾西法尼亚的荷兰人叫 施密特进行实验(“计件工资”、包干) 原来搬 4.7 -- 4.8 吨 -- 〉1.15美元/吨 后来搬 12.5 吨-- 〉1.85美元/吨, 方法: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去做 (搬—走—放—休息—搬—走—放—休息)
2、建立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工作绩效考核与工作绩效改进计划的制 定和实施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能
3、运用管理技能执行工作行为
1)了解自己 如何开发自身的管理才能?
2)了解管理者 管理和影响力?
3)了解管理的团队 团队是如何建成的?
4) 组织激励?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主要包括:
• 组织中的个体行为; • 组织中的群体行为; • 组织中的领导与决策行为; • 组织中的激励行为; • 组织中的工作行为; • 组织设计与组织发展(变革); • 组织文化与组织建设。
– 组织的特点: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可靠性
4、厄威克(L.Urwick) 英 1891—
《管理的要素》、《组织的科学原理》、 《管理备要》
– 组织的八原则:
• 目标原则 • 组织阶层原则 • 专业化原则 • 明确性原则
职责原则 控制广度原则 协调原则 相符原则
5、克里克 英 1937年与厄威克合编《管理科学论文集》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1916
– 企业经营有六种职能活动: 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 资金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 管理只是企业活动的一种 管理五个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 十四项管理原则
1、劳动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劳动纪律、 4、统一指挥(命令统一)、
5、统一领导(即一项工作只能由一个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