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思路

合集下载

肾癌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6

肾癌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6

在组织形态学的特征性表现是肿瘤组织同 时具有黏液样小管状结构和梭形细胞成分。 镜下见梭形细胞和立方细胞并存,后者排 列呈条索状或小管结构,肿瘤内可见淡染 黏液样间质。
肾粘液小管状和 梭形细胞癌
4、家族性肾细胞癌 许多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可累及肾脏,每种遗传性 肿瘤综合征有其相对应的肾癌类型,通常此类患 者双侧肾脏受累,而且肿瘤呈多灶性。对致病基 因突变携带者应定期检查肾和肾外器官。 Von Hippel-Lindau病 遗传性乳头状肾癌 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 Birt-Hogg-Dube′综合征 3号染色体易位重构
2、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 的肾细胞癌,肿瘤完全由囊腔构成, 囊腔内壁衬有小灶状透明细胞。
平扫 图像
平扫示右肾上极低密度类圆形占位, CT值30~35HU,有分隔,边 缘光滑
图像
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呈多房状,间隔强 化明显,外缘及腔内未见强化
关键信息
肿瘤呈多房状,间隔强化明显, 外缘及腔内未见强化
Von-Hippel-Lindau综合征(VHL)又称家族性视 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病,为罕见常染色 体显性遗传病,发生率约1/36000, 临床特征为全身多脏器的肿瘤或囊肿,如视网 膜血管瘤、小脑或血管细胞瘤、肾肿瘤、脊柱 成血管细胞瘤、嗜铬细胞瘤,以及肾、胰腺、 附睾等的囊肿。
VHL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属于肿瘤抑制基因 家族。

小肾癌是指最大直径在3cm或以下的肾癌,大约占肾 癌的9%。小肾癌分原发和继发两类,后者发生于Vou hipple lindau病病患者,病灶常多发;
2002 年AJCC 肾癌的TNM 分期 分期 标准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未发现原发肿瘤 T1 肿瘤局限于肾内,最大径≤7cm T1a 肿瘤局限于肾内,肿瘤最大径≤4cm T1b 肿瘤局限于肾内,肿瘤最大径≤7cm T2 肿瘤局限于肾内,最大径>7cm T3 侵及主要静脉、肾上腺、肾周围组织,但未超过肾周筋膜 T3a 侵及肾上腺或肾周脂肪和(或)肾窦脂肪,但未超过肾周筋膜 T3b 肉眼见肿瘤侵入肾静脉或肾静脉段分支(含肌层)或膈下下腔静脉 T3c 肉眼见肿瘤侵入膈上下腔静脉或侵犯腔静脉壁 T4 肿瘤浸润超过肾周筋膜

肾癌的CT、磁共振诊断

肾癌的CT、磁共振诊断
淋巴结转移 呈中等信号,较易与邻近的血管鉴 别
邻近器官受侵及术后评价 与CT相似
肾癌淋巴结转移、对侧肾积水
肾癌淋巴结转移、对侧肾积水
囊性肾癌淋巴结转移
囊性肾癌淋巴结转移
囊性肾癌淋巴结转移
左肾癌、下腔静脉癌栓
左肾癌、下腔静脉癌栓
左肾癌、下腔静脉癌栓
肾 癌 术 后 的 CT 评 价
MR
T1WI 为等低信号 , T2WI 多为等低信号 ; 透明细胞癌T2WI为高信号; MR 强化方式与 CT相似;
治疗及预后
目前,乳头状肾细胞癌的治疗采用肾癌根治术,但 对于小肾癌也可以采用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
与非乳头状肾细胞癌相比 ,乳头状肾细胞癌就诊时 大部分在早期 ,恶性度低 ,5 年生存率为 82 %~ 90 % ,前者仅为 44 %~54 %。
匀,少数有钙化和出血 增强后多血供者增强明显(>20 Hu),少血供
者10 ~20 Hu 动脉期肿瘤等于或高于肾实质,下降快,实质
期病灶呈相对低密度,实质后期及排泄期多为 低密度,分界清晰
小肾癌的CT、MRI表现
CT平扫 大多数小肾癌呈等密度,部分 稍低密度,少数可呈高密度(出 血?),偶见钙化,位于肿瘤中央。
小肾癌缺乏临床症状,常在体检或做其它
检查偶然发现,当肾癌逐渐增大时,常见

的临床表现是: 血尿,疼痛和肿块(三联征):间歇性无

痛性血尿表明肿瘤已侵犯肾盂、肾盏。肿 瘤侵犯邻近结构或牵张包膜引起疼痛。

发热,高血压,血沉快等肾癌的肾外表 现,易与全身其他疾病混淆,发热可能是

由于肿瘤坏死、出血、毒性物质吸收引起; 高血压可能是瘤内动-静脉瘘或肿瘤压迫
假包膜与标本对照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材料参考】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材料参考】
肿瘤,好发女性,主要由畸形血管、平滑肌和脂肪三 种组织组成。近来病理研究证实其来源于血管周上皮 样细胞,并非错构瘤而为真性肿瘤。在出生时已发生, 在儿童及青少年生长。
第Ⅰ类: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约占所有病例的2O %-40%,病变多为双侧性、多发性,瘤体小,年龄 轻,多无泌尿系统症状,典型表现为智力低下、癫痫 和皮脂腺瘤。
1. 形态:球形或不规则形 2. 数目:多为单个 3. 大小:不定 4. 密度:略低、等或略高;均匀或不均匀,可有钙化或低
密度坏死 5. 信号:与肾皮质信号相比,在T1WI呈低信号,在
T2WI呈稍高信号,或为各种混杂信号 6. 边界:清晰或不清晰 7. 强化:皮质期多数明显增强,呈等-高密度或信号,髓
构瘤。
囊肿
AML参考档案~
10
几个提示RAML的CT征象
病灶突出比:大于1/2,即病灶的主体部分位于肾 轮廓外的以RAML 为多; 皮质掀起征:是在皮质内生长的肿瘤缓慢向肾外 膨胀生长, 最终突破皮质并将相邻的皮质掀起所 致。RCC 呈侵袭性生长,该征象少见, 即使早期 肿瘤因生长迅速掀起皮质, 但随着肿瘤的侵袭性 生长, 掀起的皮质逐渐被破坏。 肿瘤内血管影:RAML 的畸形血管粗大,CT表现为 粗圆点状或条状高密度影。RCC肿瘤血管管径较细, 表现为细点状影或线状影。 钙化:RCC 内出现的几率为10%,是其特征性征象, 而RAML 肿瘤内钙化罕见。
CT平扫稍低密度,皮质期 等密度不均匀增强,髓质期 低密度
参考档案~
25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肾细胞癌:
在皮质期病变密度较正常皮质高,且不
均匀;在髓质期病变密度较正常实质低
参考档案~
26
小肾癌的影像
小肾癌假包膜

肾脏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

肾脏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

肾脏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1.肾盂肿瘤的超声检查主要是肾盂癌。

肾盂癌可分为两种:乳头状和非乳头状。

其中乳头状肿瘤较为常见,有头状的,高度分化的特点,通常会转移到输尿管和膀胱。

后者具有结节状或扁平的侵袭性生长,基底部宽,粘膜局部增厚,分化差并且经常转移至周围淋巴结。

2.超声检查的重点是肾盂和小腿壁是否厚而硬,淋巴结是否肿大,输尿管出口和膀胱三角形是否转移。

(二)需要注意的事项1.严重血尿患者必须与肾盂血栓区别开来。

血尿中断后,考虑进行超声检查。

2.使用常规超声很难发现骨盆或隐喻性小肿瘤的早期和中期阶段。

3.肾窦脂肪组织,坏死,肾乳头和霉菌团可能被误认为是肿瘤,因此必须注意鉴别诊断。

4.肾脏实质和盆腔肿瘤的超声检查有局限性。

超声成像在诊断肾脏肿瘤中具有重要价值。

但是,如果由于浸润性生长系统中的肿瘤不清晰可见,而肾细胞癌小于2cm或阴性,则同样不能排除肿瘤。

超声难以定性诊断某些实体瘤,超声引导下的活检是确定诊断的重要方法。

二、囊性肿瘤2D超声波显示:(1)肾细胞癌的大多数囊性壁不规则变厚,仅有少数变薄或者规则,这可能是由于肿瘤生长或肿瘤性囊性坏死所致。

但是,囊壁的超声症状随不同程度的生长或坏死而变化。

囊肿壁很薄,很容易被误诊为简单的肾囊肿。

此时,有必要对囊肿液的生态特性进行综合分析以作出判断。

(2)如果出现膈又多又厚的特点,则在其变厚处主要表现为一些高回波带。

这可能是典型的“蜂窝状”,其病理基础主要是由肿瘤内部的囊性生长引起的。

细小分离很容易与多个肾囊肿混淆。

据报道,囊性肾癌具有可见的囊肿,囊壁出现增厚和循环血流信号。

超声显示出增厚的囊壁表现出圆形增强。

(3)在壁结节和/或中隔结节中,在壁和/或隔膜上可见圆形或不规则的略微升高的回声结节。

肿瘤结节来自壁或隔膜的生长,主要由分化良好的透明细胞组成。

另外,不要漏掉囊肿壁结节的诊断。

(4)囊肿内囊液伴有絮状物,微小的点状或不均匀的略高回声。

有必要区分高回声凝血壁结节和外伤性结节。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mrmr特点特点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右肾富血供肾癌皮质右肾富血供肾癌皮质早期即见明显不均匀强早期即见明显不均匀强化皮质晚期中央强化化皮质晚期中央强化左肾少血供肾癌皮质早期左肾少血供肾癌皮质早期中央小片状强化皮质晚期中央小片状强化皮质晚期弥漫强化弥漫强化小肾癌富血供和少血供小肾癌富血供和少血供皮质早期皮质早期皮质晚期皮质晚期皮质早期皮质早期皮质晚期皮质晚期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皮质期高信号小管期低信号小肾癌的影像小肾癌的影像高血供高信号强化强化小肾癌的影像小肾癌的影像平扫平扫mr平扫t2和t1均为低信号高
AML
囊肿
几个提示RAML的CT征象
病灶突出比:大于1/2,即病灶的主体部分位于肾 轮廓外的以RAML 为多; 皮质掀起征:是在皮质内生长的肿瘤缓慢向肾外 膨胀生长, 最终突破皮质并将相邻的皮质掀起所 致。RCC 呈侵袭性生长,该征象少见, 即使早期 肿瘤因生长迅速掀起皮质, 但随着肿瘤的侵袭性 生长, 掀起的皮质逐渐被破坏。 肿瘤内血管影:RAML 的畸形血管粗大,CT表现为 粗圆点状或条状高密度影。RCC肿瘤血管管径较细, 表现为细点状影或线状影。 钙化:RCC 内出现的几率为10%,是其特征性征象, 而RAML 肿瘤内钙化罕见。
低 信 号
MR
平扫
强化
平扫T2和T1均为低信号,高血供:皮 质期等信号,小管期低信号,不均匀
MRI
CT
小 肾 癌 的 影 像
CT和MR有相同的增强方式
小肾癌与AML的鉴别
一、小肾癌[1]:1,平扫病灶呈等或稍低均匀密度, 2,增强后皮质期明显强化,密度高于或等于皮质, 3,髓质期表现为相对低密度,4,排泄期,呈相对 低密度或等密度,5,有假包膜。呈“快进快 退”可诊断之。 二、AML:1,平扫病灶呈脂肪密度或不均匀密度 (注意薄层),2,增强后平滑肌轻微强化,血管 明显强化,脂肪不强化,使病灶呈不均匀密度,3, 无包膜。可诊断之。 三、随访观察[2]:对于不典型小肾癌及无法确定脂 肪成分的AML要随访,小肾癌生长可快可慢,A ML生长慢,如病灶增长较快则高度怀疑。

什么是肾脏良性肿瘤?教你识别肾脏肿瘤的良恶性!

什么是肾脏良性肿瘤?教你识别肾脏肿瘤的良恶性!

什么是肾脏良性肿瘤?教你识别肾脏肿瘤
的良恶性!
肾脏良性肿瘤是指肾脏内生长的非癌性瘤块。

在识别肾脏肿瘤的良恶性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形态特征
良性肿瘤通常具有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特点。

它们的大小一般较小,通常不会有异常的增长速度。

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包括肾血管球瘤(renal angiomyolipoma)和肾腺瘤(renal adenoma)。

2. 化验结果
通过化验检查血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可以评估肾脏功能是否受到肿瘤影响。

一般来说,肾脏良性肿瘤往往不会导致明显的肾功能异常。

3. 影像学检查
肾脏的超声检查、CT扫描或MRI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肿瘤的详细信息。

在影像学检查中,良性肿瘤往往呈现规则的形状和均质的密度,在增强扫描时不会显示明显的强化或浸润。

4. 活检检查
活检是一种通过取样病理组织并进行显微镜检查来确定肿瘤性
质的方法。

但肾脏活检操作风险较大,往往只在高度怀疑为恶性肿
瘤时进行。

对于良性肿瘤,一般不需要进行活检。

总结来说,肾脏良性肿瘤通常具有形态规则、边界清晰,不会
导致明显的肾功能异常。

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进一步的诊断信息。

如果医生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可能需要进行活检以确定肿瘤性质。

请注意,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断需要依据专业医生
的判断和检查结果。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诊断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诊断

• 相对廓清率的准确性为86%,特异性为100% • 绝对廓清率的准确性为88%,特异性为90%
整理课件
20
肾上腺腺瘤 MRI
• T1WI和T2WI上,信号接近与肝实质信号(T2WI上, 转移瘤为高信号)
• 最佳方法: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在反相位上信 号较同相位显著降低(敏感性80%,特异性100%)
以腹膜后较常见 • 肿瘤常较大,瘤内常有出血、囊变和坏死,钙化常见 • Symptom:无痛性肿块,转移时则出现肝大、骨痛 • 80%~90%肿瘤分泌儿茶酚胺,出现高血压 • 60-70%初诊时即有远处转移 • 预后差,治愈率30%,2岁以内预后好
整理课件
70
神经母细胞瘤CT MR
肾上腺区大肿块,分叶状或不规则,常跨越中线 CT密度多不均匀,内有坏死、囊变或陈旧性出血所致的低
50
肾上腺皮质癌
临床上较少见 发病年龄:第一个高峰<5岁,第二个高峰31-50岁 肿瘤体积多数较大,内部容易发生坏死,出血,肿瘤极易
穿破包膜侵犯周围组织器官 无功能性肾上腺癌(约占54%)早期无症状,肿瘤较大出
现压迫和转移症状 功能性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以Cushing综合征(65%)
最常见 易出现肝、肺、骨及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20%
• MRI T1WI上与肌肉信号相仿,T2WI上呈显著高信号, 具特征性
• 出现转移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可靠征象 • CT增强扫描可诱发高血压危象,慎用
整理课件
44
双侧嗜铬细胞瘤
整理课件
45
女,16岁,阵发高血压 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整理课件
46
整理课件
47
整理课件
48
整理课件
49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脓肿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脓肿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嫌色细胞癌:
少血供恶性肿瘤,皮质期强化程度均低于肾皮质 可有瘢痕和钙化,囊变和坏死较多见,非均质强化 如钙化发生于瘢痕的基础上,首先考虑良性 如钙化发生于病变实质区内,多考虑恶性病变
肾嗜酸性细胞瘤
除中央瘢痕外,密度均匀 CT:等、稍低密度 MR:T2WI呈稍高信号 增强:轮辐状强化/瘢痕延迟强化
典型AMLs
合并出血
尤其是直径>4 cm者 病理基础:肿瘤含有丰富的血管组织,血管管壁厚薄不一且缺乏弹性 ,血管行径迂曲并可成动脉瘤样改变,受轻微外力打击即可破裂 CT:肾轮廓增大,密度高低混杂不均,并见脂肪密度 , 血肿可位于 肾实质内、肾包膜下、肾周间隙和肾旁后间隙 增强:瘤内血管和平滑肌成分强化,脂肪及出血均不强化
治疗
观察 肿瘤<4cm,建议观察,检测肿瘤变 栓塞 动脉栓塞首先考虑出血的病例,对症状持续存在的肿瘤<4cm的 肿瘤,可行栓塞治疗 保留 肾单位手术肿瘤<5cm可行剜除术 肾切除术 巨大的AML可行肾切除术
总结
经典型AMLs:
含有脂肪成分,实性部分高密度
乏脂型AMLs:
CT平扫稍高密度;T2WI低信号;密度/信号均匀 劈裂征;皮质掀起征,明显均匀“快进快出” 强化
严重的肾脓肿可扩散到肾周间隙,形成肾周脓肿 慢性肾脓肿的中央坏死区常围以增厚的肉芽组织和纤维层
临床表现
常有原发感染的病史,如皮肤、呼吸道感染等,起病较急,有高热、 寒战、腹部疼痛及白细胞计数增高
肾周脓肿较突出的症状是腰疼、肋脊角叩痛,可叩击腰部肿块
影像表现
CT表现:
单发或多发,位于一侧或双侧,单发多见 早期炎症期:呈肾实质内略低密度影,增强不均匀轻度强化 脓肿成熟期:呈类圆形均匀低密度影,增强囊壁呈环状明显强化, 中心低密度区无强化,为囊腔,壁较薄,无壁结节;偶囊腔内伴见气体 影(较多时可形成气液平面)及条状分隔(伴有强化) 肾周脓肿:肾筋膜增厚,肾旁脂肪层模糊,严重者可累及腰大肌而 形成腰大肌脓肿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影像学特点肾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可以通过多种影像学技术进行观察,包括超声、CT和MRI等。

以下是肾母细胞瘤的常见影像学特点:1. 肿块:肾母细胞瘤通常呈现为肾脏内的一个实性肿块,大小可以不同。

在超声影像中,肿块呈现为高回声区域,与周围正常肾脏组织相比较明显。

2. 范德堡现象:肾母细胞瘤在超声影像中常呈现为内含有大量富血供的血管,形成所谓的范德堡现象。

这是肿瘤恶性程度的一个指标。

3. 异常血流:超声多普勒可以观察到肾母细胞瘤内的异常血流信号,表现为异常的血液运动模式,如高速度、低阻力等。

4. CT表现:CT扫描可以显示肾母细胞瘤的更详细的解剖结构。

肾母细胞瘤通常呈现为强化的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后肿瘤呈现出更明显的强化。

CT还可以观察到肿瘤的边缘特点,如分叶状、充血等。

5. MRI表现:MRI同样可以显示肾母细胞瘤的详细解剖结构,并提供更多的成像信息。

在MRI影像中,肾母细胞瘤通常呈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的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后肿瘤呈现出轻度到明显的强化。

诊断方法肾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需要综合分析上述影像学特点,并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以下是常见的肾母细胞瘤诊断方法:1. 超声检查:超声是肾母细胞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肿块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精细的解剖结构和对肿瘤的强化特点进行观察,是确诊肾母细胞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3. MRI扫描:MRI扫描可以提供更多的成像信息,对于肿瘤的部位和范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最可靠的肾母细胞瘤诊断方法,可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组织学检查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分级。

结论肾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肿瘤,影像学在肾母细胞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可以观察到肾母细胞瘤的形态、血流和强化特点。

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初步进行肾母细胞瘤的诊断。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一、概述肾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肾脏肿瘤,通常发生于3岁以下的儿童,罕见于成人。

影像学诊断在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方法。

二、影像学技术⒈超声检查肾母细胞瘤的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筛查方法,可以初步发现肿瘤的存在及其大致位置。

常见的超声表现包括肿块呈不规则囊实性,边界模糊,内部有多发的回声增强区。

⒉ CT扫描CT扫描是肾母细胞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肿瘤形态学及内部结构的信息。

肾母细胞瘤在CT扫描上表现为肾实质内结节状或肿块状肿瘤,密度不均匀,可见出血、坏死、钙化等改变。

增强扫描后肿瘤呈均匀或轻度不均匀强化。

⒊ MRI扫描MRI具有优越的软组织对比效果,尤其适用于儿童的肾脏病变。

肾母细胞瘤在MRI上表现为肾实质内信号不均匀的肿块,T1加权显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显像上呈高信号。

肿瘤可以有出血、坏死、囊变等变化。

三、影像学诊断⒈肾母细胞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包括肾实质内结节状或肿块状肿瘤,边界不清,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可见出血、坏死、囊变等改变。

⒉肾母细胞瘤常见的影像学征象还包括肾脏肿大、侵犯邻近组织或脏器、淋巴结转移等。

⒊影像学诊断肾母细胞瘤时应与其他肾脏肿瘤和肾脏先天性疾病相鉴别。

四、诊断流程⒈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常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初步疑似肾母细胞瘤。

⒉进一步进行增强CT或MRI等特殊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和内部结构。

⒊根据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合实验室检查,最终明确诊断肾母细胞瘤。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相关影像学图片和病例分析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一种儿童肾脏肿瘤,是最常见的儿童恶性肿瘤之一。

⒉影像学诊断(Imaging diagnosis):通过各种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的过程。

⒊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进行内部器官检查的方法。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肾上腺常见肿瘤的诊断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CT 和磁共振成像作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都能够为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CT成像是通过X射线经过人体组织的吸收程度来形成影像的,具有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肾上腺的CT表现因肿瘤类型、大小、部位和病理组织结构的不同而异。

肾上腺皮质腺瘤多表现为单侧、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其CT值一般在5-20 Hu之间。

而肾上腺髓质肿瘤通常呈现为不均匀低密度区和高密度区融合的混合密度影像,甚至可见到钙化、坏死、出血等形态学特征。

此外,CT扫描还可以通过分析血管影像中肿瘤血管的数目、分支情况、分布区域等指标来对肿瘤进行判断,有助于鉴别恶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依靠核磁共振原理实现成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具有无辐射、成像清晰等优点,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MRI对肾上腺的软组织结构及局部解剖关系的显示能力比CT更好,特别是对肾上腺周围及深部组织有更好的显示和鉴别诊断能力。

使用MR技术可以根据T1/T2信号来判断肿瘤的类型,肾上腺皮质腺瘤一般T1信号强、T2信号弱,而肾上腺髓质肿瘤则相反。

此外,MRI对肝、脾、肾等器官的病灶监测优于CT,有助于判断肾上腺肿瘤的转移情况。

总之,在肾上腺常见肿瘤的诊断方面,CT和MRI各有特点,可以互补地采用。

临床医生可以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案,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和诊断肾上腺肿瘤。

肾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肾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04
CATALOGUE
肾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肾癌
总结词
肾癌通常表现为肾脏实质内的占位性病变,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时强化明显,而肾淋巴瘤则表现为肾脏 弥漫性增大或局灶性肿块。
详细描述
肾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肾脏实质内的占位性病变,密度或信号不均匀,有时可见 钙化或坏死。增强扫描时,肾癌通常有明显的强化。而肾淋巴瘤则表现为肾脏弥漫性增大或局灶性肿块,增强扫 描时强化程度较低。
肾囊肿
总结词
肾囊肿通常表现为肾脏内的单发或多发囊性病变,壁薄、无强化,而肾淋巴瘤则表现为实性肿块,增 强扫描时有明显强化。
详细描述
肾囊肿是常见的肾脏良性病变,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肾脏内的单发或多发囊性病变,壁薄、无强化 。而肾淋巴瘤则表现为肾脏实质内的实性肿块,增强扫描时可有明显强化。
肾盂肾炎
总结词
05
CATALOGUE
肾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价值
对肾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诊断准确性
影像学检查能够准确判断肾淋巴 瘤的存在,并对其大小、形态、 位置进行定位,有助于与肾癌等
其他肾脏肿瘤进行鉴别。
早期发现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肾淋 巴瘤,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评估病变范围
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肾淋巴瘤的 病变范围,包括是否侵犯周围组 织、淋巴结转移等,为制定治疗
肾盂肾盏受累
肿瘤侵犯肾盂肾盏,导致 其形态改变或闭塞。
血管受累
淋巴瘤细胞可能侵犯肾脏 血管,导致血管管腔狭窄 或闭塞。
肾脏功能改变
肾功能不全
随着病情进展,肾功能可能受损 ,表现为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
高。
肾灌注不足
肿瘤侵犯肾脏血管,导致肾脏灌注 不足,肾实质血流信号减少。

【影像诊断】肿瘤

【影像诊断】肿瘤
10
1.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上,可见点状或弧线状钙化和肾轮廓局限性外突。尿路造影检查,显示邻近肾盏拉长、狭窄和受
压变形,也可表现相邻肾盏聚集或分离。
11
12
1.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
CT:肾细胞癌的表现与其组织学亚型及病理分期相关 平扫:
嫌色细胞癌:强化相对均一,极少有无强化的坏死区,即 使为较大的肿瘤。
15
16
1.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C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展期的透明细胞癌、集合管癌及部分乳头状细胞癌 易累及肾窦,并常向肾外侵犯,致肾周脂肪密度增高、
消失和肾筋膜增厚,进而侵犯邻近组织器官; #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发生瘤栓时,管径增粗,于增强检 查皮质期,瘤栓内血管呈不规则点、线状强化,实质期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内常含有确切的脂肪成分,CT值测量和MRI预饱和脂肪抑制技术检查均能可靠地明确这
一特征; 肾盂癌,病变主要位于肾窦区,一般不造成肾轮廓的改变,且强化程度不及大多数RCC;
复杂性肾囊肿,其壁和分隔薄而均一,无确切强化的壁结节或明显的实性部分;
22
1.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
23
(一)肾脏肿瘤
2.肾盂癌
24
2.肾盂癌(renal pelvic carcinoma)
【临床与病理】 *肾盂癌占肾恶性肿瘤的8%~12%,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 *病理上属于尿路上皮细胞肿瘤,其中移行细胞癌占80%~
90%,包括乳头状和非乳头状移行细胞癌。 *乳头状移行细胞癌呈息肉状病变,

肾脏占位的影像诊断课件

肾脏占位的影像诊断课件
肾脏占位的影像诊 断课件
目录
• 肾脏占位概述 • 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肾脏占位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临床意义与展望
01
CATALOGUE
肾脏占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脏占位是指肾脏内出现异常肿 块或病变,导致肾脏形态、结构 和功能发生改变。
分类
肾脏占位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 类,良性占位包括肾囊肿、肾错 构瘤等,恶性占位则包括肾细胞 癌、肾盂癌等。
结石可单发或多发,位于肾盂或 肾盏内,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
结石密度较高,与钙化灶不同, 钙化灶通常较小且形态单一。
肾盂癌的影像学表现
肾盂癌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肾盂内软组 织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
增强扫描后,肿瘤实性部分呈不均匀 强化,而坏死部分无强化。
肿瘤可侵犯肾实质,导致肾脏形态改 变和局部浸润。
02
X线平片检查对于肾脏占位性病变 的诊断价值有限,但对于结石和 钙化等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
B超检查
B超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 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肾脏形态、大 小及内部结构。
B超对于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 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适用于筛 查和监测肾脏肿瘤。
CT检查
CT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三维成像能力,可以清晰显示肾 脏占位的形态、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血尿
部分肾脏占位可能导致 血尿,表现为尿液颜色
变红或含有血块。
腹部肿块
部分肾脏占位可能导致 腹部肿块,恶性占位通 常质地较硬,活动度差

高血压
部分肾脏占位可能导致 高血压,可能与肾脏功
能受损有关。
02
CATALOGUE
影像学检查方法

肾脏囊肿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脏囊肿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脏囊肿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肾脏囊肿是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它通常是由于肾脏内的胚胎组织未能完全发育,导致囊肿形成。

肾脏囊肿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文将重点讨论肾脏囊肿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与其他肾脏疾病的鉴别诊断。

一、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肾脏囊肿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超声检查可以非常清晰地显示肾脏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

正常的肾脏囊肿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内部无分隔壁,声像图上呈等强回声或无回声。

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囊肿壁的厚度和是否有分隔壁的存在,这是与其他囊肿病变的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CT扫描CT扫描是肾脏囊肿影像学诊断的可靠方法之一。

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图像,能够显示肾脏囊肿的内部结构、壁厚和分隔情况。

囊肿病变的CT值通常低于正常肾脏组织,而与其他病变如实质性肿块、囊实性肿瘤等有明显的密度差异。

CT还可以通过三维重建技术提供更为直观的图像,进一步辅助诊断。

三、MRI检查MRI检查对于肾脏囊肿的影像学诊断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MRI提供了更为详细的图像信息,可以观察到囊肿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囊肿内液体的信号强度。

肾脏囊肿的信号强度通常与肾实质相比较低,而与肾穿刺液体则相当或稍高。

MRI对于评估囊肿壁的薄厚和囊肿壁的强化情况也有较好的观察效果。

此外,MRI还可以提供多平面重建和三维图像重建,方便更全面地评估肾脏囊肿病变。

四、鉴别诊断除了影像学检查外,还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与肾脏囊肿相似的疾病。

主要的鉴别诊断包括多囊肾、肾盂积水、肾结石、肾实质性肿块等。

对于鉴别诊断,可以综合分析影像学表现、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壁厚和内部结构等特征,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总结起来,肾脏囊肿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是通过超声检查、CT 扫描和MRI检查来完成的。

这些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准确的肾脏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等信息,辅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