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围促生细菌的研究进展及在林业上的应用
根围促生细菌在植物根围定殖研究进展
根围促生细菌在植物根围定殖研究进展0 引言植物根围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在国内外的商品化进程中之所以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主要在于其应用效果的不稳定(Sandra, 2002)。
生防的稳定性是影响生物防治效果的关键问题,多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一般来说生防稳定性受到诸多因子的影响,包括生防制剂本身、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因子。
在有益生防菌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生防菌必须在根内或根表组织上定殖生长才能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接种至土壤的生防菌株能否在植物根围成功定殖对于其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
根围定殖能力一直被认为是生防的关键所在(Klopper, 1992; 郭坚华等,1996; Annouschka, 2003)。
因此研究生防菌株的根围定殖对于揭示其生防机制、提高菌株根围的适应性和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根围定殖的概念Kloepper 等人将带天然抗生素标记的植物根围促生菌(PGPR)菌株接种到马铃薯种薯块表面,然后再回收该菌株,这是首次使用根部定殖(Root Colonization)一词,其定殖量一般采用自根表回收到的引入菌株的种群数量来表示(Kloepper and Beauchamp, 1991),但是没有明确给根部定殖下定义。
随着根部定殖研究的发展,学术界普遍认为根部定殖是指一种外来引入菌株在植物根部定居并繁殖的主动过程,而不只是简单的引入菌株与植物根被动相遇的过程,应该包括引入菌株与根围土著微生物的相互竞争与适应,并在植株根部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的方式有效定居并繁殖。
目前普遍接受认可的定义为:根围定殖是指在有土著微生物存在的情况下,接种至种子或植物无性繁殖体表面部位的微生物在根部繁殖并持续其种群的能力(王海华等,2002)。
不少研究表明,微生物在植物根围的有效定殖,对根圈微生态及微生物-植物的互作产生较大的影响。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与利用方法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与利用方法植物根际微生物是指定居生长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和古菌等。
它们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与植物根系相互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促进作用。
本文将介绍植物根际微生物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利用方法。
首先,植物根际微生物可以通过固氮作用给植物提供氮源。
一些植物根际微生物可以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氨态氮。
植物根际中的这类微生物称为固氮菌。
固氮菌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菌根中的固氮菌利用植物提供的有机酸等物质为自己提供能量和水分,而菌根中的植物则获得固氮细菌为其固定的氮。
这种共生关系使植物能够充分利用固氮微生物提供的氮,促进植物生长。
其次,植物根际微生物可以通过产生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来促进植物生长。
一些植物根际微生物能够产生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如激素和有机酸。
这些物质可以影响植物生长和开花的过程,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并增加植物免疫力,从而提高植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
此外,植物根际微生物还可以与植物共同抵御害虫和病原菌的侵害。
部分植物根际微生物能够产生抗生素或抗菌物质,对抗入侵的病原菌。
一些微生物还能够分解植物根际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土壤中的毒素浓度,提高土壤的质量。
这些微生物可以形成一种保护屏障,保护植物的生长。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生物控制的方式来改善土壤质量,并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植物根际微生物来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关技术包括菌肥的利用、微生物便携仪器的研发等。
菌肥是将有益微生物与化肥混合,并施于植物根系周围的肥料。
菌肥能够发挥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抑菌作用、分泌生长调节物质等作用,既提供了植物所需的养分,又促进了植物生长。
比如,蚯蚓菌肥具有很好的土壤物理改良作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提供蚯蚓能量,促进植物生长。
此外,还可以利用微生物便携仪器来快速检测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根据检测结果来调整施肥水平和种植方式,实现精准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促生机制研究进展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促生机制研究进展摘要:化肥农药的滥用已严重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病原菌抗药性增加,危及农产品安全,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因此,开发环境友好、改善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抗性、多重防治机制共同作用的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显得尤为重要。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因其较强的植物根部定殖能力及具有抑制植物病原菌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而备受关注。
本文从直接促生和间接促生两个方面重点阐述了PGPR的促生作用机制,并分析了PGPR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促生作用;促生机制中图分类号:S47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9)05-0148-07植物根际是指生物、化学和物理特性受到影响的紧密环绕植物根的区域[1]。
在植物根际范围内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其中主要以细菌为主。
根据对植物的不同作用可以将根际细菌(rhizobacteria)分为有益(2%~5%)、有害(8%~15%)和中性(80%~90%)三类,其中存在着一类细菌,它们与植物的根部有特殊的相互作用,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能力,这类细菌就是通常所说的植物根围细菌(plantgrowth-promotingrhizobacteria,PGPR)。
PGPR在植物根部具有很强的定殖能力[2],对根部的病原物具有抑制作用,可被用于防治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害[3],同时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表现在可以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促进根系生长和增加植物重量和产量[4,5]。
PGPR主要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spp.)、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spp.)、固氮菌属(Azotobacterspp.)等[4,6-9]。
1PGPR促进植物生长机理研究植物合成的多種有机化合物如糖类、有机酸和维生素可以作为营养元素或信号分子被根围促生菌吸收和利用,PGPR可通过产生植物激素、小分子化合物和挥发性化合物直接或间接激发植物免疫、调节和促进植物生长。
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田婧;李邵;马宁;连青龙;鲁少尉;鲍顺淑【摘要】介绍了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概念与种类,综述了PGPR通过固氮、溶磷、产生嗜铁素、调控植物激素发挥的直接作用机理,以及作为生防制剂的间接作用机理,并阐述了PGPR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3页(P1-2,39)【关键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根际;固氮;溶磷【作者】田婧;李邵;马宁;连青龙;鲁少尉;鲍顺淑【作者单位】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北京100125;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北京100125;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北京100125;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北京100125;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北京100125;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北京1001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4根际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微生物学家Hiltner提出,是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根际范围很小,一般指离根轴表面数毫米之内[1]。
根际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病毒等,其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最多。
植物根系分泌物直接影响着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群结构。
植物根际有一些有害病原微生物与非寄生性根际有害微生物,致使植物的根系或幼苗发育不良、生长缓慢。
但大多数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无害或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它们在植物根际的生命活动中,由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或代谢产酸,有助于难溶矿物质的溶解,增加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分泌生长刺激素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笔者综述了PGPR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并阐述了PGPR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PGPR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PGPR是指自由生活在土壤或附生于植物根系的一类可促进植物生长及其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并能抑制有害生物的有益细菌[2]。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环境作用
龙源期刊网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环境作用
作者:刘淑琮冯炘于洁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第11期
摘要:具有固氮、溶磷、产生植物激素和分泌抗生素等功能的植物根际促生菌已成为新型生物肥料开发的研究热点。
介绍了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定义、主要种类、作用机制、研究和应用现状,并提出绿色食品生产、资源再生利用要与植物根际促生菌生产相结合.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表明促生菌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植物根际促生菌:生物防治;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S939.1
文献标识码:A。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PGPR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农业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1. 引言植物根际是细菌的良好生境,植物根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位(niche)。
能在植物根际持续稳定地定植、受植物影响的细菌称为根际细菌(Rhizobacteria),植物根际细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根际细菌种群密度比非根际土壤高100倍,多达15%的根面可能被各种细菌的微菌落(microcolonies)所覆盖。
细菌利用植物释放的营养物质(根分泌物、裂解物)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也合成代谢产物分泌到根际。
有些代谢产物作为信号转导化合物(signalling compounds )被相同微菌落的邻近细胞、其它细菌细胞或宿主植物细胞所感知(Van Loon, 2007)。
1978年,美国奥本大学的J.W. Kloepper首次提出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的概念。
PGPR是一群定植于植物根际、与植物根密切相关的根际细菌,当接种于植物种子、根系、块根、块茎或土壤时,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Kleopper & Schroth, 1978)。
PGPR是自生细菌,虽然某些菌株能够侵入植物组织,但不引起明显的侵染症状。
PGPR不包括与植物形成共生结构的根瘤菌(rhizobia)和弗兰克氏菌(Frankia),根瘤菌和弗兰克氏菌的共生固氮作用不属于PGPR的促生作用范畴。
联合固氮菌应该属于PGPR的范畴,某些根瘤菌在非豆科植物上具有促生作用的情况下也可看做PGPR。
PGPR通过一种或多种促生机制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植物的生长,这些促生机制包括:对植物的直接刺激作用;增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抑制植物病害;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等。
直接促生作用包括产生刺激性的植物激素、挥发性化合物(volatiles)以及ACC脱氨酶等,降低植物体内的乙烯水平,改进植物营养状况(如促进难溶性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释放,非共生固氮等),刺激植物产生诱导系统抗性(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ISR)。
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10 年 1 月
第 21 卷
第 1期
Ch inese Journa l of A pp lied E co logy , Jan. 2010, 21 ( 1): 232 - 238
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康贻军
1, 2 , 3
*
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洁
2
梅丽娟
2
2
胡
健
2
朴 哲
2
殷士学
1, 2* *
( Raphanus sativus L. ) ISR 时 ( 病 原物为 F. oxy sp o rum . f sp . raphan i) 并不发生 PRs 的积累
[ 28 ]
. 后者是指 PGPR 能帮助植物
,对
忍受多种非生物胁迫 , 包括重金属、 干旱、 盐分、 肥力 低下或过剩等. 相对来说 , 后者的研究报道较少 , 但 有成为研究热点的趋势. 1 诱导体系抗性 ( ISR ) PGPR 引发的 ISR 机制主要通过增强植物根系 细胞壁强度 , 以及在应对病原菌时调整生理生化反 应合成一些防御病原菌的化合物来完成 . 1 1 改变寄主植物细胞壁结构和超微结构 植物主要依靠快速构建一道保护细胞壁的防线 来防御病原菌侵害 . 一些报道证实 , 当遇到病原 菌侵害时, PGPR 可以诱导植物细胞壁结构发生改 变
1期
康贻军等 : 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33
断提高 , 人们对 PGPR 作用机制有了更新的发现 . 例 如 , 人们所熟知并在农业上已有不少应用的 植物 共生 菌 , 其促 生机制包 括: 诱 导植物产 生生长激 素、 产嗜铁素提高土壤 F e 活性、 溶磷菌提高土壤可 [ 7] 溶性磷 、 增强植物对病原菌和环境胁迫的抗性和 忍耐力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的研究进展及在林业上的应用
程 中, 内涵和外 延 都不 断得 以丰富 和扩展 _ 。 其 4 ]
Ab t a t s r c :Pl n r wt r mo i g r io a t ra ( a t g o h p o tn h z b c e i PGP R)c n s i lt h r wt fp a t y o e o r fa a tmu a e t e g o h o ln s b n r mo e o
近年 来 , 随着 工业 的高 速发 展 , 环境 污 染进 一步 加剧 , 人们 的环保 意识 日益 加 强 , 望 找到 一种 不仅 渴
对 病原 菌有 拮抗 作 用 的有益 细菌 的统 称 。最早 报道
的 P R 是 17 GP 9 8年 由 Bu r和 S h o h发 现 的 马 铃 r c rt
能 降低 农 药 和化 肥 的使 用 量 , 时还 能 够 不 影 响甚 同 至促进 植 物生 长 的有效 方 式 口 。在这 样 的现 实 背景 ]
下 , 植 物 根 围 促 生 细 菌 P P P a tGrwt 对 G R( ln o h P o t g R i b cei) rmoi hz atr 的研 究 越 来 越 受 到 关 注 。 n o a 美国、 日本 、 大 利亚 等 国均展 开 了对 P P 的专项 澳 G R
研 究 , GP 逐 渐 成 为 国 际 上 的 研 究 热 点 I 。 国在 P R 2 我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菌根菌在林业中的作用
2010.6B中国林业技术一、菌根功能及作用机理1.菌根能加速树木生长。
2005年,河北省苏木营林场采用菌剂处理,发现对白皮松苗高、地径、干质量、侧根等方面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并且提高了苗木氮、磷、钾及叶绿素的含量。
另外有研究发现,外生菌根对辽东栎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菌根幼苗的生物量、株高均高于无菌根幼苗,有菌根幼苗的氮磷含量分别为无菌根幼苗的1.7倍和2.2倍。
2.菌根能改善树木水分、养分代谢。
菌根有密集的菌丝网,增强吸收各种矿物营养的能力,特别是对磷的吸收更为显著。
有许多菌根类型,尤其是担子菌的菌丝在土壤中能延伸很长。
大量菌根和菌丝使更多的营养元素吸收到菌根中,供给寄主树木。
土壤中,几乎有95%~99%的磷是以不可给态存在,菌根菌产生磷酸酶,使不可给态磷转化为可给态磷。
菌根菌还能增加对铜、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有些树种如松树和橡树,种植在缺少外生菌根的土壤上就不能成活或生长不良,必须接种菌根真菌后才能成活和正常生长。
菌根真菌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加速土壤养分循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
有的菌根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氯素,促进植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对防止地力衰退、促进林木生长起到重要作用。
3.菌根菌能产生生长激素。
菌根菌能产生赤霉素、维生素、生长调节素、吲哚乙酸等,这些生长激素在形成菌根之前就能对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起刺激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生根、萌发和生长。
4.菌根可提高树木抗性。
1989年,苏木营林场针对外生菌根菌的拮抗作用做了室内的研究,结果表明,外生菌根菌不仅能杀死病原菌的营养体,而且能以病原菌为营养,生长十分茂盛,能抑制病原菌繁殖体及休眠体的形成;外生菌根菌能分泌非挥发性的杀菌活性物质,使病原菌的细胞质消解,有的杀菌物质能耐60℃的高温;菌根菌亦能分泌挥发性活性物质;菌根菌还能借助侵入椎或直接穿入病原菌菌丝进行寄生生活。
1999年,苏木营林场采用外生菌根针对桉树青枯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菌株对青枯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菌根化苗木可降低发病率40%~72.78%;菌根化苗在重病区造林,发病率比未接种苗降低20%~38.9%。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研究进展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研究进展赵晨阳; 戴峰; 刘述颖; 谢倩影; 李晨; 石佳【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47)016【总页数】3页(P12-13,24)【关键词】植物根际促生菌; 促生机制; 应用【作者】赵晨阳; 戴峰; 刘述颖; 谢倩影; 李晨; 石佳【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2在植物根际(根际土壤、根表面、根内部)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它们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推动者,参与土壤中C、N、P、S等元素的循环和有机质的分解,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1]。
不同植物物种有特定的根际微生物群落,定殖在植物的根际,与植物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根际微生物群落构成了植物的第二基因组[2]。
在植物根际微生物中,有一部分微生物(多指细菌)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等过程,被称为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3]。
常见的根际促生菌有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埃文氏菌属(Eriwini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巴斯德氏菌属(Pasteuria)、沙雷氏菌属(Serrati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等[4]。
根际促生菌能够帮助植物获得营养物质、调节激素水平并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5]。
基于PGPR在农业、环境保护和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
其中,PGPR的促生机制是一大热点。
PGPR的促生机制可分为直接作用、间接作用两类[6]。
直接作用包括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物可得性、合成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等;间接作用包括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等[7]。
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根际微生物是指与植物根系密切关联、在根际内活动的微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及病毒等多种微生物生物类群。
根际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密切。
在互惠共生的范畴内,根际微生物能够为植物提供养分、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侵染、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增强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等一系列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的生物学功能。
为什么要研究根际微生物根际微生物研究近年来渐成热点,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根际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另一方面,目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根际微生物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这种趋势下,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在当前和未来的农业生产上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际微生物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从植物角度看,根际微生物是植物微环境中的必备组分。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根区内的植物共生菌。
例如,与根系细胞内部共生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所需的氨基酸,提高植物的养分供应;嗜磷菌则能提高磷酸盐的利用率;而植物病原真菌的对抗则可以被抑制。
此外,还有利用有机废弃物降解发酵释放植物可利用的养分,而且还有可能和其它生态系统一起协同生长。
总之,根际微生物在植物生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应用前景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广泛使用导致了长期农业生产中环境污染和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根际微生物的利用途径成为重要的方式。
通过利用得当的根际微生物来发挥微生物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植物病害的发生,降低化学农药和肥料的使用量,并同时提高长期的土壤肥力。
目前,一些被广泛应用的根际微生物产品包括: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和生物修复产品等。
其中,利用植物共生菌等以微生物资源为基础的新型生物肥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在充分使用农资的情况下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
总结根际微生物研究和应用近几年来取得了诸多进展,从而推动了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性发展。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作者:梁建根施跃峰竺利红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7期摘要植物根围促生细菌不仅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作物的产量,还能提高防病能力。
阐述了植物根围促生细菌的作用机制,包括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和生物防治的机制。
关键词生物防治;植物根围促生菌;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 S47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7-0133-03植物根围促生细菌(简称PGPR)泛指所有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细菌,即来自叶围、土壤或其他生境的细菌,包括产生直接促生作用和通过病原菌的生物防治而间接促进生长的细菌。
考虑到包括的细菌范围很广,有时也泛指所有的植物有益菌(Plant-benificial bacteria,PBB),因此最近有人建议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即:生防PGPR(biocontrol-PGPR)和PGPR[1],据不完全统计,有20多个属的PGPR具有防病促生潜能[2,3],但其作用机制至今还不是很清楚[4]。
有人报道,大多数PGPR是通过减少有害微生物群体间接促进植物生长[5];而有的研究认为植物促生菌是通过诱导植物生理代谢发生变化直接促进植物生长[6]。
笔者认为PGPR以何种方式发挥促生作用,其作用机制不外乎下面2种。
1PGPR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一般PGPR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可分为直接与间接2种方式。
直接的促进作用包括产生植物生长激素、固氮作用、加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最重要的是对铁离子的利用和固态磷的溶解)等。
间接的作用方式指的是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及改善病原菌对植物的侵染条件,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1.1植物生长调节作用许多微生物(某些致病病原菌或某些促生菌)可通过干扰植物的内源激素或提供外源激素而影响作物。
植物促生菌主要通过调节植物生长素和乙烯水平来达到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目的。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生长素的作用最为明显。
植物生长素主要是IAA(吲哚3-乙酸)及其类似物。
红树林湿地植物生长促进菌及其应用展望
促进植物 生长 。对红树林生态 系统 中 P P G B的研究 尚 处 于初级 阶段 ,这些有益 的细菌是否存在 于海岸红树 林 中还没有完全被确定下来 。
2% f 1 2 ’3
。
在红 树林 中的 固氮作用是 常见 的 。高速率的固氮 作用 与枯死分解 的 叶片¨ 驯,出水通气 根 ( 气生根 ) 31 ” 1 , 根 际土壤 t 1 H” ,树皮 1 ,以及覆盖于底泥表
,
,
虽 然 红 树 林 湿 地 生 态 系 统 依 靠 微 生 物 进 行 营
Ce trf rBil gc l sa c fteNot wet M e i o ne o oo ia e ho rh s, xc ) Re r h
Ab t a t sr c Ca e o e n l d n i o e x n a tra p o p ae s l b lzn a t ra p o o y t e i o y e i a tra o t g r si c u i g n t g n f i g b c e , h s h t — o u iii g b c e i , h t s n h t a x g n c b c e f i r i i cn i p a t r wt — m mo n a tra wh c s lt d f o r z s h r f n g o e r r s n e , d t e r p l ai n p o p c n l —g o h p n i t g b c e , i h i o a e r m h o p e e o i i ma r v swe e p e e t d a i p i t r s e t n h a c o i r so a o fma g o ee o y t m sd s u s d. e t r t n o n r v c s e Pl tGr wt — r moi gb ce a( ywo d n r v , a o h p o t a tr PGP , ee tt n n n i B)Prs nai o
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互作促进植物生长的研究
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互作促进植物生长的研究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近年来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植物根系周围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古菌等多种生物体,并且它们对植物的生长情况和抵御环境胁迫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根际微生物可以辅助植物吸收养分,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细菌类微生物可以将大气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氨,从而使其能够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真菌类微生物可以分解难以分解的有机物质,让植物更容易吸收养分。
J.J.齐森科等人在进行的一项对小麦恢复生长的研究中发现,通过种植种子中添加根际微生物的方式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
他们将小麦种子分为三个组别,一组放置于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一组添加发酵液,第三组则同时添加发酵液和卡那霉素。
结果发现,添加发酵液的那组小麦生长情况最佳。
这说明添加根际微生物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二、植物对于根际微生物的选择性植物通过根毛和分泌物质与根际微生物进行互动。
有些植物能够筛选出优质的微生物,有些能够选择利于它们的特定微生物。
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交换不仅依赖于植物的生长状态和质量,还与周围环境的气候状况等因素有关。
C. Doornbos等人研究表明,33个水稻品种中,只有20个被发现存在与特定的根际微生物关联,而且不同的品种关联的菌株数量也不相同。
这说明不同的植物存在着对不同菌株有选择性的特征。
三、植物-微生物共生促进抗性根际微生物的共生也有助于植物的抗性。
当微生物稳定地生长在植物周围时,它们可以将自己与植物的免疫系统"重新编程",从而让植物更好地地抵御环境侵袭和病菌感染。
近年来,研究人员关注了植物-微生物的共生机制,以期开发更好的植物保护方法。
S. Saori等人在对马铃薯病样菌感染进行的研究中,发现添加特定菌株的根际微生物可以极大地降低马铃薯根腐病的感染率。
四、结论植物和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复杂的过程。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的研究进展及在林业上的应用
2010年6月第39卷 第2期山西林业科技SHA NX I FO REST RY SCI ENCE A N D T ECHN OL O GYJun.2010V ol .39 N o .2植物根围促生细菌的研究进展及在林业上的应用陈 春(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摘 要: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 GPR )通过一种或多种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综述了PG PR 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PG PR 的特征,从P GP R 促生长作用、PG PR 生防功能两方面论述了PG PR 在林业上的应用,最后简要介绍了PG PR 应用于林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植物根围促生细菌;特征;林业;作用中图分类号:S 718.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6X (2010)02-0033-02Research Progress of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orestryChen Chun(Shanx i A cad emy of Forestry sciences ,030012T aiyuan ,China )Abstract :P lant gr ow th pr omo ting rhizo ba ct er ia (P GP R )can stimulate the g r ow th o f plants by one o r mor e o f a number o f different mechanisms indir ectly o r directly.T he paper summarize resear th pro gr ess of PG PR at ho me and a br oad,and the character istics of P GPR.PG PR can also r esist harmful patho gens o f plants a nd pr omo te plant gr ow th.In recent year s,P GP R have been applying to the for estry gr adually.Key words :plant g ro wt h pr omo ting rhizobacter ia ;char acter istic fo restr y ;effect收稿日期:2010-03-22作者简介:陈 春(1981- ),女,山西忻州人,太原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
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努兰·拜都拉恩特马克·布拉提白*(伊犁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伊宁835000)摘要植物根系分泌物是植物根系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和生态学作用。
植物根系分泌物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同时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维持土壤生态平衡。
本文综述了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和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总结了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了植物根系分泌物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
未来应进一步探究植物根系分泌物的作用机理和调节作用,开展其在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上的应用研究,注重其产业化推广。
关键词植物根系分泌物;农作物;成分;作用机制;生长发育;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S9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5-0069-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4.05.018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植物根系分泌物指植物根部分泌出的物质,如有机物、酸、碱、氨、糖、氨基酸和多种酶等。
这些分泌物对植物生长发育、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肥力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植物生长机理的深入研究,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引起了广泛重视。
本文阐述了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成分、作用机制,总结了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了植物根系分泌物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
1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和生物学功能1.1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成分植物根系分泌物由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成分十分复杂。
按照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有机酸类。
有机酸类化合物是植物根系分泌物中最主要的有机物成分。
常见的有机酸有苹果酸、酒石酸、草酸、琥珀酸等,这些有机酸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微生物多样性,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林木外生菌根菌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Hans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土壤科学, 2015, 3(4), 25-33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5 in Hans. /journal/hjss/10.12677/hjss.2015.34004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Ectomycorrhizal Fungi of ForestZhenming Zhang1, Jiachun Zhang2, Yingying Liu1, Hongzao He1*1Institute of Biology, Guizhou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Guizhou2Guizhou Botanical Garden, Guiyang GuizhouEmail: zhang6653579@, *195475891@Received: Oct. 5th, 2015; accepted: Oct. 19th, 2015; published: Oct. 26th, 2015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The theory of Mycorrhizology is changing for the better day by day, which has caused wide atten-tion of scholars in the world.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mycorrhizal is gradu-ally developed, and a lot of literature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mycorrhizal research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s wide. In particular, the function that promote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or forest is not substituted. And that the research status of Ectomycorr-hizal fungi in China is comprehensiv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y-corrhizal nutrition, mycorrhiza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nd so on was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our country’s about mycorrhiz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etc. were analyzed. The study of focus and trends in the future was prospect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objective and thinking of the next step development of the mycorrhiza in Forest Research for our country.KeywordsEctomycorrhizal Fungi, Forest, Research Status, Application Prospect林木外生菌根菌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张珍明1,张家春2,刘盈盈1,贺红早1*1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州贵阳2贵州省植物园,贵州贵阳*通讯作者。
菌杆菌对植物的促生作用机制研究
菌杆菌对植物的促生作用机制研究菌根菌对植物的促生作用机制研究菌根菌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根际共生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于植物根部,对提高植物营养和增加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菌根菌中的菌根菌。
菌根菌可以与多种植物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是一种在植物繁殖中重要的辅助手段。
本文从菌根菌的特点和作用出发,探讨了其对植物的促生作用机制。
一、菌根菌的特点菌根菌是一类以菌根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微生物,与植物根保持密切的生理联系。
其与宿主植物建立的共生关系不仅有益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能够增加植物的生物量,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此外,菌根菌还能够提高植物对肥料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此,菌根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生物资源,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菌根菌对植物的促生作用1、促进根系生长:菌根菌生长在植物根部,可以分泌一些物质,刺激植物根长出更多的细根和毛根,从而增加了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面积,促进了植物根系的生长。
2、提高养分吸收率:菌根菌还能够分泌大量的酸性多糖和脂质类物质,与植物根系中负责吸收养分的细胞壁结合,形成菌根网络。
这种菌根网络能够大幅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率,并增加植物对肥料的利用效率。
3、抗逆性提高:在植物受到外界环境的威胁时,菌根菌还能够释放出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如丙烯酸、茉莉酮、蛋白质等,以此来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4、提高抗病性:除了抗逆能力外,菌根菌还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菌根菌通常通过植物根部分泌出一些抗菌物质,如生物碱、黄酮类等,从而防止植物感染病原。
5、影响植物内源激素:菌根菌可以分泌一些生长素、激素,以及一些与激素功能相似的物质,如植物激素硝酸激酶(NORK)等,从而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三、菌根菌的作用机制1、菌根菌菌根模式:菌根菌的菌丝与植物根系统形成完整的结构,聚集形成菌根结构。
在这种共生结构中,金钱百合形成的AM菌根结构,AM真菌的菌丝内溶胶包括有维生素B、菌胶多糖、激素等组分,这些物质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菌、激素等功能。
微生物菌群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与保护研究
微生物菌群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与保护研究自然界中微生物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它们的种类和作用也是五花八门。
其中有一种微生物就是作为植物的共生菌,它被称之为植物菌根菌,它们生活在植物的根部,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并且还可以抵御植物的病菌,这种微生物对于植物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还有一些微生物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这些微生物被称之为生长促进菌。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特别是在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微生物菌群对作物生长的促进和保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在作物的根际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和植株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可以使植物更好地吸收养分,从而能够更好地生长和发育。
同时,有些微生物还能够抑制土壤中存在的病原菌的生长,从而保护植物免于病害。
微生物促进作物生长的机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作物根际的有效矿质元素,如氮、磷、钾等,从而为作物提供养分;另一种是通过促进植物生长激素的合成或分泌,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同时,一些微生物还可以促进作物的根系生长和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关于微生物菌群对作物生长的促进和保护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施肥,即将含有生长促进菌的菌肥直接加到土壤中,从而使植物与这些微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另一种是通过引入生物对抗剂,来控制病原体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实际应用中,微生物菌群对作物生长的促进和保护具有很大的潜力。
它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能够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此外,也能够提高农民的收益,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
因此,对于微生物菌群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总之,微生物菌群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未来,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微生物菌群的作用机理,推广并广泛应用这些微生物,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提高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6月第39卷 第2期山西林业科技SHA NX I FO REST RY SCI ENCE A N D T ECHN OL O GYJun.2010V ol .39 N o .2植物根围促生细菌的研究进展及在林业上的应用陈 春(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摘 要: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 GPR )通过一种或多种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综述了PG PR 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PG PR 的特征,从P GP R 促生长作用、PG PR 生防功能两方面论述了PG PR 在林业上的应用,最后简要介绍了PG PR 应用于林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植物根围促生细菌;特征;林业;作用中图分类号:S 718.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6X (2010)02-0033-02Research Progress of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orestryChen Chun(Shanx i A cad emy of Forestry sciences ,030012T aiyuan ,China )Abstract :P lant gr ow th pr omo ting rhizo ba ct er ia (P GP R )can stimulate the g r ow th o f plants by one o r mor e o f a number o f different mechanisms indir ectly o r directly.T he paper summarize resear th pro gr ess of PG PR at ho me and a br oad,and the character istics of P GPR.PG PR can also r esist harmful patho gens o f plants a nd pr omo te plant gr ow th.In recent year s,P GP R have been applying to the for estry gr adually.Key words :plant g ro wt h pr omo ting rhizobacter ia ;char acter istic fo restr y ;effect收稿日期:2010-03-22作者简介:陈 春(1981- ),女,山西忻州人,太原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加强,渴望找到一种不仅能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同时还能够不影响甚至促进植物生长的有效方式[1]。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对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 (Plant Grow th Pro moting Rhizobacteria)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均展开了对PGPR 的专项研究,PGPR 逐渐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2]。
我国在研究和应用PGPR 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已分离得到多种PGPR,并在农业和林业上展开了应用。
1 PGPR 的研究概况“植物根围”(rhizo sphere)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微生物学家Lorenz Hiltner 在1904年提出的,用于描述豆科植物的生长与其根部细菌的关系,在我国有“根际”、“根圈”、“根域”等不同译称。
PGPR [3]是指生存在植物根围区域,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或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有益细菌的统称。
最早报道的PGPR 是1978年由Burr 和Schroth 发现的马铃薯根围促生细菌,之后发现的PGPR 主要集中于假单胞菌属(Pseudo monas )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的细菌。
近年来研究发现原核微生物的某些放线菌以及真核微生物的许多真菌也具有促生作用,但仍沿用PGPR 来泛指他们,可见PGPR 在研究发展进程中,其内涵和外延都不断得以丰富和扩展[4]。
当前对PGPR 的认识已经深入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细胞以及“植物—环境”关系[5]等研究水平。
随着各项研究的不断深入,对PGPR 的作用机制也有了新的发现。
例如:已应用于实践的“植物共生菌”,其促生机制包括诱导植物产生生长激素、嗜铁素、溶磷菌,可以提高土壤Fe 活性、土壤可溶性磷含量[6]和植物对环境的耐受力等。
而近年来,PGPR 能够帮助植物忍受重金属、干旱、盐分和肥力过盛或不足的能力正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2 PGPR的特征2.1 种类繁多PGPR的种类繁多,主要集中于细菌的20多个属,包括假单胞菌属(Pseudom 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荧光假单胞菌属(Pseudomo nas fluor escens)、产碱菌属(Alcaligenes)、节杆菌属(Arthr obacter)、固氮菌属(Azotobacter)、固氮螺菌属(Azo spir illum)、肠杆菌属(Entero bacter)、欧文氏菌属(Erw inia)、黄杆菌属(Flav obacteria)、哈夫尼菌属(Hafni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沙雷氏菌属(Serratia)、黄单胞菌属(Xanthomo nas)和慢生型根瘤菌属(Brady rhizobium)等[7],其中荧光假单胞菌在很多植物的根围中都占了绝对优势,可达60%~93%。
2.2 促生机理多样已发现的PGPR对植物的促生机理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分泌植物促生物质,如植物激素、维生素、氨基酸、其他活性有机小分子及衍生物等;改善植物根际的营养环境,其代谢作用可加强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促进植物营养元素的矿化、增加作物根际营养的供应;加强作物对病害的生物控制作用,减少病害的发生;降解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对三氯乙烯、芳香族化合物及除草剂的降解方面;对豆科植物结瘤的促生作用,某些PGPR可促进根瘤菌结瘤数量及瘤干重的增加等。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促生作用往往是由多种效应综合作用所产生的结果[8]。
2.3 应用范围广泛目前PGPR已应用于许多粮食作物、豆科作物及一些经济作物等农作物及番茄、黄瓜、甜瓜、油菜、芹菜等蔬菜还有松树、核桃、苹果的种植中,表现出一定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3 PG PR在林业上的应用实践证明,PGPR不仅在农业上被广泛应用,在林业上也同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1 PGPR促生长作用PGPR是由于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而开始受到人们注意的。
利用PGPR对植物的促生作用,可研发多种微生物肥料。
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但能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还能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或有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减轻树木病虫害从而促进生长[9-11]。
如李守萍等人[12]通过研究发现,从油松菌根分离得到的荧光假单胞菌对油松有显著的促生作用。
3.2 PGPR的生防功能由于化学农药潜在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以及对靶标生物抗性发展的影响等原因,许多化学农药已经或正在逐步被淘汰(例如有机磷杀虫剂),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关注。
菌株能够抑制多种植物病害,特别是对土传病害的抑制已成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工作者之共识,PGPR的利用已成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内容。
PGPR对土壤中有害病原微生物和非寄生性根际有害微生物(deleterious rhizospher e micro or-g anisms,简称DRM O)都有防治作用。
DRM O的危害包括使植物的根或幼苗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等。
而PGPR恰恰可通过产生抗生素、铁载体、HCN及诱导ISR[13]等,作用于有害微生物从而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例如:荷兰研究人员发现,PGPR 能有效抑制产生氰化物的DRM O[14,15]。
国内较为成熟的PGPR研究是由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类产碱假单胞菌P751和蜡状芽孢杆菌BC752菌株,该菌剂于1987年开始工业化生产,被称为PGPR接种剂,商品名称“农丰菌”。
试验表明:P751和BC752菌株对松赤落叶病菌、泡桐炭疽病菌孢子具有消解作用,溶菌率可达85.67%~99.27%;对松赤枯病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抑菌率达53.74%~60.34%[16]。
此外,江西省林业科技人员也成功利用了白僵菌防治松毛虫。
在林业实践中,利用PGPR制剂通过拌种飞播造林、沾根造林、培育壮苗、喷涂植株等方式有效地起到了抗病增产的效果,不仅当年促生效果显著,而且有持续效果。
4 PGPR应用于林业的现实意义我国很多地区由于乱砍滥伐和化学农药无节制的施用,自然生态(包括微生物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因此,由弱寄生菌引起的生态病害(如松赤枯病、松赤落叶病、杉木炭疽病、树木烂皮病、溃疡病等)和多种害虫危害,必将成为林业发展的潜在威胁。
响应国家林业局提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要走可持续控灾之路”和“从以化学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转变”的号召,在发扬优良传统技术的同时,不断推广应用促生控病和生态效应兼容、且具持续效果的PGPR菌剂,很有现实意义。
(下转第37页)34 山西林业科技 2010年 可用200倍高锰酸钾液喷洒树苗行间,或喷洒0.5%~2.0%的青矾溶液。
大树根腐病可在6月至7月间用200倍波尔多液喷洒于树根基部1m~2m 范围内,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菌。
炭疽病、褐斑病可用500倍~800倍的代森锌液或800倍~1000倍的去菌特液进行防治。
2)虫害防治。
漆树的虫害主要有漆金花虫、地老虎、漆毛虫、蚜虫、天牛和尺蠖等。
漆金花虫可用1000倍敌百虫液进行喷杀。
地老虎可进行人工捕杀。
防治漆毛虫可用人工捕捉或灯光诱杀成虫的方法。
防治蚜虫可用100倍鱼藤精溶液,也可用辣蓼、楝树皮浸液(辣蓼1kg,楝树皮0.5kg浸入10kg水中24h)加0.3%的肥皂液喷雾。
7 人体对漆树过敏、中毒的防治漆树所含的漆酸容易引起人体皮肤过敏或中毒反应。
我们可在手、脖子、脸等露出的部位涂抹植物油或矿物油,使皮肤表面不直接接触漆树。
在漆树种子采集、育苗、造林和抚育等劳动中,要穿着防护服,戴手套、帽子。
若过敏起了斑疹,要赶快涂抹氨水来中和毒性,或涂抹抗组胺软膏及硫酸锌油。
参考文献:[1]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编.山西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2] 董振成,尹旭飞,张宗文,等.山东漆树栽培经济性状的综合评价[J].林业科技开发,2002(2):7-9.[3] 兰延明.漆树的育苗技术[J].中国林业,2003(13):22-24.[4] 刘元福,张建珍.干旱河谷地区漆树育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3(8):18-20.[5] 罗盛碧.西部山区可大力发展漆树[J].林业实用技术,2004(2):9-10.(上接第34页)参考文献:[1] 陈晓斌,张炳欣.植物保护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重点问题研究专刊,2000:104-102.[2] 胡江春,薛德林,马成新.植物根际促生菌(P GPR)的研究与应用前景[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963-966.[3] Br ow n M E.Seed and r oo t bacter izatio n[J].A nnualReview o f Phy topatholo gy,1974(12):181-197.[4] 胡小加,江木兰,张银波,等.固定化植物促生菌的存活性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3):54-56.[5] D wo rkin M,F oster J.Ex periment s w ith some mic-r oo rg anisms w hich utilize ethane and hy dr og en[J].Bacteriol,1958(75):592-601.[6] Glick B R,K ar aturo vic D M,N ew ell P C.A nov elpr ocedur e for rapid isolation of plant g ro wt h pr o-moting pseudo monad.Can.M icro bial[J],1995(41):533-536.[7] 戴 梅,宫象辉,丛 蕾.PG PR制剂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J].山东科学,2006,19(6):45-48.[8] 陈晓斌,张炳欣.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 GP R)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00,20(1):38-44.[9] T endo n HL S.Fer tilizers,O r ganic M anures,Recy-clable W astes and biolo gical fert ilizers[M].NewDelhi(India):Fer tilizer Dev elo pment and Co nsul-tatio n Or ga nizat ion,1992.[10] 黄晓东,季尚宁,Bernar dG lick,等.植物促生菌的应用现状[J].现代化农业,2002,278(9):10-11. [11] 陈廷伟,葛 诚.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趋向[J].土壤肥料,1995(6):16-20.[12] 李守萍,程玉娥,唐 明,等.油松菌根促生细菌——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J].西北植物学报,2009,29(10):2103-2108.[13] 陈晓斌,张炳欣,楼兵干,等.根围促生菌对黄瓜幼苗的促生效应与防病作用[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9,25(6):578-582.[14] 杨海莲,孙晓璐,宋 未.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和内生细菌的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J].植物病理学报,2000,30(2):106-110.[15] Bano N,M usar r at J.Char acterizat ion of a no velcar bofuran degr ading Pseudo monas sp.w ith coll-at eral bio co ntro l a nd plant g r ow th pro motingpot ent ial[J].F EM S M icr obiolog y L ett ers,2004,231(1):13-17.[16] 胡炳福.P GP R及其在我国林业上应用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00,28(2):41-47.37第2期 梁廷杰,等:太行山区漆树及育苗造林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