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及临床
神经系统解剖—韩曙
颅内的副交感神经
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换元 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换元→瞳孔括约肌和 ⑴ 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换元 瞳孔括约肌和 睫状肌 岩大神经→翼腭神经节 泪腺神经→泪腺 翼腭神经节→泪腺神经 ↗岩大神经 翼腭神经节 泪腺神经 泪腺 ⑵上泌涎核→面神经 上泌涎核 面神经 鼓索→舌神经 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 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 ↘鼓索 舌神经 下颌下神经节 下颌下腺 和舌下腺 舌咽神经→鼓室神经 耳神经节→耳颞神经 ⑶下泌涎核→舌咽神经 鼓室神经 耳神经节 耳颞神经 腮腺 下泌涎核 舌咽神经 鼓室神经→耳神经节 耳颞神经→腮腺 迷走神经各部的分支 腹部器官( ⑷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各部的分支 颈、胸、腹部器官(除 迷走神经背核 迷走神经各部的分支→颈 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 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 并在这些器官旁或壁内节内换神经元
牵涉痛的概念
当某一器官发 生病变时, 生病变时,常在 体表的一定部位 产生感觉过敏或 疼痛, 疼痛,这种现象 称为牵涉痛 牵涉痛。 称为牵涉痛
椎前神经节 盆丛
是指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分泌, 是指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分泌,调节和 控制新陈代谢活动的内脏神经
2、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3、内脏运动神经的分类 内脏运动神经的分类
根据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分: 根据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分: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 腰部:组成 腰部: • 骶尾部: 组成 骶尾部:
位置 位置
分支 分支
腰内脏神经:由穿过腰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 腰内脏神经:由穿过腰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终于腹主动脉 丛和肠系膜下丛内的椎前神经节,并换元。 丛和肠系膜下丛内的椎前神经节,并换副交感神经
第12章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四、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3级神经元
1.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传导 通路(深感觉传导路)、精细触 觉 薄束-薄束核-丘脑腹后外侧核
楔束-楔束核-丘脑腹后外侧核
途径:先上行后交叉
2.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通 路(浅感觉传导通路)
3级神经元 途径:先交叉后上行
四肢、躯干的痛、温觉和粗触觉 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觉
躯体痛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二)脊髓反射
1.脊动物和脊休克 脊髓动物: 在动物脊髓第5节段下切断(以保留膈肌的呼吸运动)的动物。 脊休克: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段后反射能力暂时消失进入无反应状态。
2.牵张反射 概念: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 受到外力牵拉伸长时, 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 的同一肌肉收缩。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
中枢部位
交感神经系统 (中间)
T1~L3灰质侧角
副交感神经系统 (两端)
脑干(Ⅲ、Ⅶ、Ⅸ、Ⅹ对脑神经) 脊髓骶段(2~4节)侧角
离效应器远 神经纤维长度 节前短,节后长
神经节位置 纤维数量比
离效应器近或在效应器壁内 节前长,节后短 节前∶节后=1∶2 较 局 限
三、躯体运动的中枢调节
(一)大脑皮层的运动调节功能
1. 大脑皮质运动区 特征: ①交叉性支配,但头面部 是双侧性的。 ②倒置性支配,但头面部 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 ③运动区大小与运动的精 细复杂程度成正比。
2.运动传导通路
(二)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
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调节运动,控制肌紧张、处理本体感觉的传入信息等
神经系统解剖
脑 Brain
组成:延髓、脑桥、中脑、小脑、间脑和端脑。 一嗅二视三动眼 一、脑干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位置 颅后窝斜坡 还有迷走副舌下 •外形 分部 1. 延髓 2. 脑桥 3. 中脑 主要结构 锥体、锥体交叉、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 延髓脑桥沟、基底沟、 Ⅴ~Ⅷ Ⅲ~Ⅳ
相连的脑神经
桡神经 经桡神经沟。 分布:肌支---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皮支---手背 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近节。 损伤: …“垂腕”状。 肌皮神经---肱二头肌等。 腋神经---三角肌等。 胸神经前支 包括11对肋间神经和1对肋下神经。分布: 肋间肌、胸前外侧壁皮肤和壁胸膜;腹前外侧壁 皮肤、肌及壁腹膜 。
粗触觉]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感觉核发出的纤维,越边至 对侧上行,组成三叉丘系。[头面部痛温觉、粗触觉] 外侧丘系 [听觉] 锥体束 分为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随意运动] 网状结构 概念 脑干的中央区域神经纤维交织成网,其间有 散在的神经元。 功能 参与睡眠—觉醒,参与控制自主运动,调节 内脏活动。
Ⅸ~Ⅻ
小脑中脚、小脑上脚
大脑脚、四叠体(上丘、下丘)
内部结构
由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构成 灰质 N核 脑神经核(内侧→外侧) a. 躯体运动核(8) 动眼N核(中脑)、三叉N核、
面N核(脑桥)、舌下N核(延髓)
b. 内脏运动核(4) 动眼N副核(中脑)、
迷走N背核(延髓)
c. 内脏感觉核(1) 孤束核 d. 躯体感觉核(5) 三叉N中脑核、三叉N脑桥核、
5. 纤维束 中枢神经
6. 神经 周围神经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
成束
索状
薄束
坐骨神经
脊髓
位置 形态
椎管内。上端:连延髓,下端:平L1下缘
神经解剖结构
脑神经
• 脑神经共12对,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 头面部,其中第10对迷走神经还分布到 胸、腹腔脏器。 • 感觉神经:第Ⅰ、Ⅱ、Ⅷ对神经; • 运动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神 经; • 混合神经:第Ⅴ、Ⅶ、Ⅸ、Ⅹ对神经。
• 12对脑神经记忆口诀:1.嗅、2.视、3.动眼、 4.滑、5.叉、6.外展、7.面、8.听、9.舌咽、 10.迷、11.副、12.舌下 • 12对脑神经出脑部位: • 端脑:嗅神经 • 中脑: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 脑桥: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 神经
脑屏障
• 分成三个部分:①血-脑屏障;②血-脑脊 液屏障;③脑脊液-脑屏障。
大脑皮质机能定位
• 1运动区,位置:中央前回、旁中央小叶前部 ( 包括4、6区)、额上回后部 • 2感觉区,位置:中央后回、旁中央小叶后部 • 3视区:楔回、舌回,一侧视区接受双眼同侧 半视网膜传来的冲动,即一侧视区管理双眼对 侧半视野 • 4听区:颞横回,每侧听区接受双侧听觉传入 纤维 • 5内脏机能活动区:边缘叶
• 中脑位于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 点。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凡 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动,均受中脑 的控制。 •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背侧和小脑之 间的室腔,顶端朝向小脑。
脑干的功能
• 传导 • 反射功能
• 脑干中央是由许多错综复杂的神经元集 合而成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主要功 能是控制觉醒,睡眠等不同层次的意识 状态。
• 大脑分为四条沟(外侧沟、中央沟、顶 枕裂、矩状裂)五叶(额叶、顶叶、颞 叶、枕叶、岛叶)
• 脑半球由灰质和大白质构成,覆盖在大 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称为大脑皮层。 皮层的深面为白质,白质内还有灰质核, 这些核靠近脑底,称为基底核,基底核 中主要为纹状体。 • 纹状体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
(医学课件)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及临床
2
交感神经系统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 效应器官,而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支配内部器 官和血管等效应器官。
3
植物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功能,维 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
植物神经系统包括中枢和周围两大部分,其中中枢部分位于 脊髓和脑干,而周围部分则包括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 以及其支配的效应器官。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01
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症状及其演变过程。
02
身体检查
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03
辅助检查
医生还可能要求患者接受一些辅助检查,如自主神经功能测试、心电
图、腹部超声等。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1 2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吸氧、补液、 升压等。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自主神 经功能紊乱,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异 常、心跳加速等症状。
消化系统异常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还可能引起消化系统 异常,如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呼吸困难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如胸闷、气促、呼吸浅快等症状。
情绪问题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还可能引起情绪问题 ,如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
内脏器官的功能。
植物神经系统的异常调节
内分泌失调
植物神经系统的内分泌调节异常,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血管病变
植物神经系统的血管调节异常,可能导致血管病变,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脏器功能障碍
植物神经系统的脏器调节异常,可能导致脏器功能障碍,如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
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及临床ppt课件
位置:脊柱两侧、自颅底→尾骨。 组成:由交感干神经节(椎旁神经节)
及节间支相连而成。
12
13
(二)、副交感神经 (parasympathetic nerve)
中枢部:位于脑干、骶髓(2-4)副交感核 周围部:副交感神经节(器官旁神经节和
散在的器官壁内神经节)及前、 节后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变化; 刺激6区一定区域,会出现竖毛、出汗、上下肢血
管的舒缩反应。
说明:大脑皮层是调节内脏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37
➢ 边缘系统:包括边缘前脑(胼胼胝体回、海马、
穹隆、海马回、扣带回、杏仁核、隔区、岛叶、颞极、 眶回等)和边缘中脑(中脑的中央灰质、被盖的中央 部及外侧部、脚间核等)。
边缘系统与自 主性神经系统的功 能密切相关。
8
9
10
(一)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
中枢部:(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 1至腰3节段的侧角内。
周围部:交感干(椎旁神经节+节 间支)椎前神经节及其纤 维和交感神经丛。
11
1.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的位置:
节前神经元(低级中枢) 位于脊髓胸1至腰3节段的侧角内。
节后神经元 位于交感神经节(椎旁神经节及椎前神经
14
15
16
1.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的位置 节前神经元(低级中枢)
位于颅部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部 第2–4骶副交感核。
节后神经元 位于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 节、耳神经节等器官旁神经节和散在的器 官壁内神经节。
17
18
四、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分布的区别
(医学课件)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及临床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则位于脑干和脊髓的内部。
03
植物神经系统与临床的关系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许多临床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呼吸
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因此,对植物神经系统的理解和治疗对
于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
深入研究植物神经系统
尽管我们对植物神经系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深入研究。例如,植物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是如 何相互连接的?这些连接是如何影响身体内环境的?这些问题的解答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神经系统。
(医学课件)植物神经系统的 解剖及临床
2023-11-05
目录
• 植物神经系统概述 • 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 • 植物神经系统的临床意义 • 植物神经系统与精神疾病 • 总结与展望
01
植物神经系统概述
植物神经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植物神经系统的定义
植物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和内部生理过程。它控制着人体 的呼吸、心跳、消化、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
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植物神经系统主要通过自主神经来控制和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这些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 感神经主要负责应急反应,如提高心率、加快呼吸等;而副交感神经则主要负责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如 降低心率、减慢呼吸等。
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
植物神经系统的组成
植物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组成。其中 ,交感神经主要分布在心脏、肺部、肝脏等器官,而副交感 神经则主要分布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器官。
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也可以改 善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对精神疾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人卫版第七版《系统解剖学》18-3内脏神经
一、内脏运动神经
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内脏运动神经 平滑肌、心肌、腺体 (不受意志控制) 两种: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两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植物神经节→效应器 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节后纤 维)的细纤维 节后纤维以神经丛形式分布 躯体运动神经 骨骼肌 (受意志控制) 只有一种 一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效应器 比较粗的有髓纤维 以神经干形式分布
-27-
作用比较:
交感神经 心脏 瞳孔 支气管 胃肠 膀胱 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散大 平滑肌松弛, 口径加大 蠕动减慢
副交感神经 心跳减缓、血压下降 缩小 平滑肌收缩、 口径缩窄 蠕动增强
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 逼尿肌收缩、括约肌松 肌收缩(贮尿) 弛(排尿)
-28-
颈上神经节
右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颈心支 交感神经心上神经 交感神经心中神经 交感神经心下神经
(四)内脏神经丛 1.心丛
2.肺丛
颈中神经节 颈下神经节 肺后丛 胸交感神经节 灰白交通支
心深丛
食管丛 冠状动脉丛 迷走神经前干 迷走神经后干 腹腔丛
胸神经 腰神经 骶神经
盆内脏神经
肠系膜上丛
肠系膜下丛 上腹下丛 下腹下丛 膀胱、前列腺丛
-29-
3.腹腔丛 4.腹主动脉丛
内脏大神经 内脏小神经 膈神经 膈下丛 腹腔神经节 及腹腔丛 主动脉肾神经节 肾丛 腰交感干 精索丛 腰丛 -30胃左动脉 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腹腔支 脾丛
胸心神经 -36-
肺丛
迷走神经背核 延髓 脊髓颈段 脊髓胸段 迷走神经支气管支 副交感神经 胸2~5交感干神经节 内脏传入神经 膈神经 肺丛 -37孤束核
练习题
简答: 1 试述交感神经的低位中枢、走行、分支、分部及支配器 官。 2 试述副交感神经的低位中枢、走行、分支、分部和支配 器官。 3 试述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医学课件)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及临床
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支配和调节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活动。
外周植物神经系统
包括支配心脏、血管、呼吸、消化、膀胱等器官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以及支配皮肤、肌肉、腺体等组织的自主神经。
外周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
03
植物神经系统的临床意义
交感神经系统异常与疾病
交感神经系统的异常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血压的调节
植物神经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心脏和血管的紧张性和收缩力,帮助维持血压的稳定。在高血压或低血压的情况下,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可以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调整心血管系统功能
心率的调节
植物神经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的活性,调节心率,使心率在运动、情绪变化或身体需求改变的情况下保持稳定。
调整泌尿生殖系统功能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血管的舒缩
植物神经系统可以通过控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调节血管的口径和血流,从而影响局部组织的血流量和氧供应。
呼吸频率的调节
01
植物神经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呼吸中枢的活动和呼吸肌的收缩,调节呼吸频率,使呼吸频率在安静和活动的情况下保持稳定。
调整呼吸系统功能
通气量的调节
02
植物神经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呼吸道的口径和肺部的收缩力,调节通气量,使通气量在需要氧气和排放二氧化碳的情况下保持平衡。
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负责调节呼吸、消化和代谢等生理功能。当副交感神经系统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导致多种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消化性溃疡等。这些疾病通常与神经调节失衡有关,因此,了解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解剖和功能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副交感神经系统异常与疾病
神经系统解剖—神经系统总论思维导图
神经系统总论人体各系统中结构和功能最为复杂,并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
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两种细胞成分中枢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部(周围神经系统)颅腔内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遍布全身各处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可分为躯体/内脏神经、感觉/运动神经(传入/传出神经)神经细胞(神经元neuron)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可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其活动不受主观意志支配,又称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其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分为胞体和突起胞体为神经元代谢中心。
细胞核大而圆,胞浆内含有n issl body、neurofibril以及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丰富的线粒体。
内质网丰富,游离多聚核糖体聚集于SER,形成尼氏体胞体内丰富的神经丝和微管,神经丝聚集成束即n eurofibrild endrite有多个,结构与胞体相似,上有dendritics pine,是接收信息的装置轴突粗细均匀,起始处有一特化区轴丘axon hillock,轴突与轴丘处无nissl body。
a xoplasm与胞体内细胞质具有双向的不断的流动性,称轴浆流axoplasmic flow。
轴突内缺乏核糖体不能合成蛋白质,轴浆流将一些大分子运输到轴突末梢或将末梢的物质运至胞体,称轴突运输。
分类神经元突起数目:p seudounipolar—脑神经节、脊神经节中的感觉神经元b ipolar—视网膜内的双极细胞、内耳的前庭神经节、蜗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元m ultipolar—中枢部内的神经元大多为多极神经元神经元功能和传导方向:s ensory neuron—多为假单极和双极m otor neuron—多极a ssociation neuron—多极,数量最多,可分为高尔基I型神经元(接替性/投射性,轴突长,将冲动从中枢传到其他部位)和高尔基II型神经元(局部中间神经元,轴突短,小范围传递信息)神经元合成、分泌化学递质:胆碱能/单胺能/氨基酸能/肽能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元较长的突起被髓鞘myelin sheath和神经膜包裹,称为never fiber被髓鞘和神经膜共同包裹称有髓纤维myelinatedf iber仅被神经膜包裹为无髓纤维nonmyelinated fiber周围神经的髓鞘由Schwann cell环绕轴突形成中枢神经的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相邻两髓鞘阶段间区域为Ranvier node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与髓鞘厚薄和神经纤维直径大小成正比。
(医学课件)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及临床
植物神经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包括皮肤、心血管、消化、呼吸等系统。
植物神经的分布
植物神经主要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参与应激反应和情绪调节等。
植物神经的作用
植物神经系统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03
总结词:植物神经系统在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医学课件)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及临床
汇报人:
2023-12-23
植物神经系统概述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植物神经系统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植物神经系统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目录
植物神经系统概述
01
总结词
植物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血管和腺体活动的传出神经系统,主要功能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总结词:植物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对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详细描述:植物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胃肠道的蠕动、消化液分泌等生理活动,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例如,当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可能导致胃肠道运动异常、消化液分泌失调等症状,进而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等。总结词:针对植物神经系统进行的治疗对改善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具有积极作用。详细描述:通过药物、生物反馈疗法等手段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改善消化系统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监测生命体征
01
重症监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通过对植物神经系统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人体解剖学》植物神经
《人体解剖学》植物神经植物神经植物神经系统(VNS)是内脏神经纤维中的传出神经、也称自律神经[1];植物神经系统掌握着性命攸关的生理功能:如心脏搏动、呼吸、消化、血压、新陈代谢等。
植物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调节身体机能,如心率,消化,呼吸速率,瞳孔反应,排尿,性冲动。
该系统主要是控制“应激”及“应急”反应。
[2] 中文名植物神经外文名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归属传出神经控制心脏搏动、呼吸、消化别名自律神经功能植物神经是内脏神经中的运动神经,又称为自主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可根据功能和药理特点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一.交感神经由脊神经发出,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二.副交感神经,分为脑部和脊椎骶部;常在动物体的中轴,由明显的脑神经节、神经索或脑和脊髓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成分组成:①脑部的中枢位于脑干内,总称为副交感核,发出纤维走行在第3、7、9、10对脑神经内,控制与调协内脏、血管、腺体等功能;②骶部的中枢,位于骶髓2~4节段灰质内的骶中间外侧核,发出节前纤维至脏器附近的器官旁节和脏器壁内的器官内节,组成盆神经,支配降结肠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脏器及外生殖器。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起副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
一些人也可以通过瑜伽或生物反馈技术用意识调节自身自律神经系统的功能。
分类交感神经是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概括为产生应激作用,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最全神经系统解剖图
最全神经系统解剖图!导读: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均极为复杂,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各种生理过程都不是各自孤立地进行,而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节控制下,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密切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实现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同时,人体又是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神经系统能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进行迅速而完善的调整,使人体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
可见,神经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的调节作用,人类的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特别是大脑皮层不仅进化成为调节控制人体活动的最高中枢,而且进化成为能进行思维活动的器官。
因此,人类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神经系统由中枢部分及其外周部分所组成。
中枢部分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以及各种神经节组成。
能协调体内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之成为完整的一体,并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脑部脑干脑室系统大脑供血动脉3D扫描CT成像磁共振成像&人脑模型对比人脑区域图神经分布图小脑皮质结构小脑脑岛基底核海马和穹窿各种剖面图12对颅神经各自对应的脑区形象记忆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几种常见致死性脑病的CT表现脑损伤不同部位脑病的瞳孔变化常见的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品各种颅内出血几种类型脑出血的CT表现急性颅内高压所致脑疝的分型颅顶层次面神经——一巴掌就能记住神经病变时瞳孔对光的反射脑脊液循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损伤的鉴别头痛困扰,你属于哪一种脊柱外周部分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它们组成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分布于全身,把脑和脊髓与全身其他器官联系起来,使中枢神经系统既能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通过传入神经传输感觉信息),又能调节体内各种功能(通过传出神经传达调节指令),以保证人体的完整统一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医学课件)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及临床
植物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和神经纤维分布广泛,它们不仅在体内形成了复杂的网络,而且还与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神经节和神经纤维
自主神经系统的定义
自主神经系统是植物神经系统和内脏神经系统合称,它支配着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调节机体的内部环境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植物神经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关系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体征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体征主要包括血压波动、心率不规律、皮肤温度变化等。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与体征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诊断和治疗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症状表现、体征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
诊断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
01
02
03
直立性心动过速
病因
多与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异常、血容量不足等因素有关。
症状
心悸、眩晕、乏力等。
定义
直立性心动过速是指由体位变化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伴有心悸或眩晕等症状。
胃肠神经症是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伴有恶心、呕吐、反酸、嗳气、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表现。
胃肠神经症
定义
多与情绪、饮食、环境等因素有关。
01
03
02
生物反馈疗法
01
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它使用电子设备和传感器来监测患者的身体反应,并教导患者自我调节和放松技巧。
物理治疗
渐进性肌肉松弛法
02
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是一种自然放松方法,通过逐渐放松身体的肌肉来减轻身体和心理紧张。
经颅磁刺激
03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它使用磁场来刺激大脑的某些区域,以帮助缓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解剖生理课件——神经系统_图文
2、 儿茶酚胺及其受体 儿茶酚胺类递质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
多巴胺 肾上腺素能纤维: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元。 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结
合的受体。
2、中枢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导:沿一个方向单向传导 2)传导延搁:突触传递时间较长 3)中枢兴奋的扩散和集中
*
39
18
二、外周神经系统
联系中枢神经与外周器官之间的神经纤维 和神经节所组成,
神经呈白色带(索)状结构。
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1、脑神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
共有12对,多数从脑干发出,经颅骨孔
出颅腔。
书:p159 表2-5
*
39
19
按功能分:
感觉神经 Ⅰ嗅神经 Ⅱ 视神经、 Ⅷ 前庭耳蜗神经:平衡-听觉 运动神经 Ⅲ 动眼神经:眼球 Ⅳ 滑车神经:眼球 Ⅵ 外展神经:眼球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混合神经 Ⅴ 三叉神经 Ⅶ 面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中枢兴奋的集中:不同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最 后集中传递到中枢比较局限的部位。 中枢兴奋的扩散:某一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 常常并不只局限于中枢的某个部位发生兴奋,而是兴 奋在中枢内由近到远进行广泛传播。
*
39
41
4)中枢兴奋的总和
兴奋在中枢传布需要多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总 和,才能引发动作电位。包括时间上或空间上的 总和。
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机体、休整恢
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 和生殖等功能。
*
39
33
第二节 神经生理
一、神经纤维生理
1、神经纤维兴奋的产生 (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 (3)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
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及临床
通过对植物神经系统中的传入和传出纤维进行分析,了解其 在调节机体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植物神经系统的生理学研究
功能调节
研究植物神经系统在人体内的功能调节机制,解析其在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稳 态中的重要作用。
神经元活动
研究植物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及其对机体内各个器官和系统的调 控作用。
植物神经系统的病理学研究
内分泌失调
植物神经系统的内分泌失调可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代谢 、免疫、心血管和神经等方面的症状,如糖尿病、甲状 腺功能亢进等。
应激反应
植物神经系统在面对外界刺激时会产生应激反应,如创 伤、感染、心理压力等,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 理变化。
03
植物神经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
植物神经系统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及临床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 • 植物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 植物神经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 • 植物神经系统的研究方法 • 植物神经系统在医学上的意义
01
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
植物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交感神经系统
包括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干和交感神经丛等结构,主要负 责调控身体的应激反应。
THANKS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
01
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可以导致身体的多种疾病,如高血压
、心脏病、糖尿病等。
植物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02
植物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一些植物神经
肽类物质可以调节免疫反应。
植物神经系统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03
植物神经系统也与精神疾病有关,如焦虑、抑郁等,可能与其
调节身体应激反应有关。
(医学课件)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及临床
03
植物神经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其诊断主要依 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既往史和家族史等。
治疗
对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认 知行为疗法、生活方式的调整和改善等。
植物神经系统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作用1
植物神经系统在疾病发生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它可以通过自主神经支配 效应器官的活动,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生化过程。
2023
《(医学课件)植物神经系统 的解剖及临床》
目 录
• 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 • 植物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 植物神经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 • 植物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01
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
植物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植物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两者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汇合形成植物神经纤维,到达内脏 、心血管和腺体等器官和组织,支配器官的活动。
植物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植物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 一个重要的调节轴,它通过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参与免疫和应激反应的 调节。
自主神经与激素分泌
植物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自主神经实现的,自主神经调 节激素的分泌量和释放速率,从而影响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THANK YOU.
调节其自身的血流、代谢等。
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血管调节
植物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 交感神经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 ,从而调节血压和血流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2:平滑肌
效应器
─────────────────────────────
心跳↓
骨骼肌缩
以兴奋为主 以抑制为主
逼尿肌缩 节后N元兴奋 (小肠平滑肌舒) (心脏兴奋)
作 支气管平滑肌缩
消化腺汗腺分泌
用 瞳孔括约肌缩
骨骼肌血管舒
─────────────────────────────
阻 阿托品
箭毒(N2)
节后神经元 位于交感神经节(椎旁神经节及椎前神经
节)。 2.交感干的位置、组成及分布:
位置:脊柱两侧、自颅底→尾骨。 组成:由交感干神经节(椎旁神经节)
及节间支相连而成。
编辑ppt
12
编辑ppt
13
(二)、副交感神经 (parasympathetic nerve)
中枢部:位于脑干、骶髓(2-4)副交感核 周围部:副交感神经节(器官旁神经节和
编辑ppt
8
编辑ppt
9
编辑ppt
10
(一)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
中枢部:(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 1至腰3节段的侧角内。
周围部:交感干(椎旁神经节+节 间支)椎前神经节及其纤 维和交感神经丛。
编辑ppt
11
1.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的位置:
节前神经元(低级中枢) 位于脊髓胸1至腰3节段的侧角内。
编辑ppt
6
3)躯体运动神经受意志支配;而内 脏运动神经则不直接受意志支配。
4)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纤维成分; 内脏运动神经则含有两种纤维成分。
即:
交感神经纤维
副交感神经纤维
编辑ppt
7
二、自主神经系统 的分布特征和 分类
分布特征:心肌、血管平滑肌、腺体和 立毛肌。
分类:内脏传出神经(交感和副交感) 内脏传入神经
酚妥拉明(α1α2) 心得安(β2 >β1)
断 剂
六烃季胺(N1)
育亨宾(α2)
编辑ppt
氨酰丁心氧安胺((ββ12)2)2
α受体结合产生平滑肌效应
以兴奋性为主,如:血管收缩、 子宫收缩、虹膜辐射肌收缩(扩 瞳);
抑制性,如:小肠舒张。
编辑ppt
23
β受体结合产生平滑肌效应
以抑制性为主,如:血管舒张、 子宫舒张、小肠舒张、支气管舒 张等; 对心肌为兴奋性作用。
散在的器官壁内神经节)及前、 节后纤维。
编辑ppt
14
编辑ppt
15
编辑ppt
16
1.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的位置
节前神经元(低级中枢) 位于颅部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部 第2–4骶副交感核。
节后神经元
位于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 节、耳神经节等器官旁神经节和散在的器 官壁内神经节。
编辑ppt
25
七、 植物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循环
心跳加强加快
心跳减弱减慢
大部血管缩
部分血管舒
(腹腔内脏、皮肤、 外生殖器等)
(软脑膜、外生殖器血管等)
肌肉血管可收缩(NE能)或舒张(Ach能)
呼吸 支气管平滑肌舒
支气管平滑肌缩,粘液分泌
消化 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
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肠运动
心肌细胞: β>α收缩力,心率 NE 对α作用强 E 对α、β作用都强 异丙肾上腺素对β作用强
编辑ppt
24
骨骼肌血管、汗腺
交感 神经
N1
N1
ACh
ACh M M NE
副交感 神经
N1
ACh
ACh M
躯体运 动神经
ACh N2
菸碱样作用(nicotinic action)
毒蕈碱样作用(muscarinic action)
肾上腺素能纤维: 绝大部交感节后纤维。
其他:胃肠道的壁内神经丛。
编辑ppt
20
六、自主神经系统的受体
胆碱能纤维受体:M: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
N2)
N:烟碱型胆碱能受体(N1,
肾上腺素能纤维受体: α(α1、α2)。 β(β1、β2)
编辑ppt
21
六、自主神经系统的受体
──────────────────────────────── ──
支配的效应器
较广泛
较局限
(几乎所有脏器) (皮肤和肌肉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肾上腺髓质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释放递质 节前纤维为ACh
节前、节后纤维皆为ACh
少部分节后纤维为ACh
大部分节后纤维为NE、AE
编辑ppt
19
五、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分类
胆碱能纤维: 全部副交感节后纤 全部自主N节前维 躯体运动N; 少数交感节后纤维 (肌肉舒血管纤维、 汗腺、胰岛和内脏 舒血管纤维、子 宫。)
抑制胆囊收缩,促进括约肌收缩 促进胆囊收缩,使括约肌舒张
促进胃液及胰液分泌
泌尿 逼尿肌舒,括约肌缩,
逼尿肌缩,括约肌舒
生殖 怀孕子宫缩,未孕子宫舒 眼 瞳孔扩大,睫状肌松弛
皮肤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代谢 促进糖元分解,
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
编辑ppt
17
编辑ppt
18
四、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分布的区别
特征
中枢部位
交感神经系统 (中间)
T1~L3灰质侧角
神经节位置 N 纤维长度
离效应器远 节前 < 节后
副交感神经系统 (两端)
脑干(Ⅲ、Ⅶ、Ⅸ、Ⅹ对脑神经) 脊髓骶段(2~4节)侧角
离效应器近或在效应器壁内 节前 > 节后
纤维数量比 节前∶节后=1∶11~17 节前∶节后=1∶2
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胆碱能受体
肾 上 腺 素能 受 体
类─────M─────N──(─N──1、─N──2)────α(──α─1、─α─2─)─ β(β1、β2)
分
*副交感节后 纤维效应器
突N触1后:N膜节内
α1:交感效节应后器
β传1:导心系脏统
(突触后膜)
*交感节后的 布 胆碱能纤维
N接2头: N后-M膜
α2:突触前膜
植物神经系统的解剖、生 理与临床
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丁成云
编辑ppt
1
一、概念
• 植物神经系统指支配和调节机体内 脏功能的中枢和周围神经成分。又
称自主神经系统。 • 内脏活动与躯体活动一样都以反射
弧方式进行,但前者具有很强的自 主性.
编辑ppt
2
自主神经调制环路
大脑皮层及边缘系统 下丘脑
意识性调节环路
脊髓和脑干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脊神经节
内脏活动
内脏感觉
编辑ppt
反射性调节环路
脏器局部神 经调节环路
3
编辑ppt
4
节前纤维
有髓 B 类纤维 传导快
节后纤维
效
应
无髓 C 类纤维
器
传导慢
编辑ppt
5
1.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1)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 内脏运
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2)躯体运动神经自脑干和脊髓的中枢发出后 直达骨骼肌,不换元;而自主运动神经自 脑干和脊髓的中枢发出后,要在周围的内 脏神经节换元,再由该节发出纤维至效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