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 (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秀教学课件(28张)(共28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秀教学课件(28张)(共28张PPT)
国家的权益非常重要。我们已经开始根据WTO规则和 规定,处理中外经贸纠纷,维护了我国的合法权益。
外国产品充斥中国市场
材料五: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 ,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 ,这将使中国落后的企业和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们 也不应忽视伴随入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如东西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国 有企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等。
第二篇章 春的气息—— 开放的过程
闽南三角区 珠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浦东
1984年经,中济共特中区央决定
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大
连含、义天:津指、国秦皇家岛划、出青一岛、
想烟定一台的想、范上:围海为,、南实什通行么、特国连殊云 家这港 广 沿的几把、 州 海经个经宁、港济波湛口制地济政、江城地方特策温、市区州北获和呢区。、海得经设?福共了济在州经14体、济个
(3)沿海经济开发区 (4)上海浦东
A、(1)(2)(3)(4) B、(1)(3)(2)(4)
C、(2)(1)(3)(4) D、(2)(3)(1)(4)
2、以下对中国加入WTO的比喻最为恰当的是 ()
A、引狼入室,有百害而无一利 B、掉进金窝,有百利而无一害 C、隔靴瘙痒,无多大意义 D、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你如何应对
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 化等领域开放。
第三篇章 春色满园
——开放格局的形成与深化
(二)对外开放的深化——加入WTO
结合课本回答: 1、简介WTO:前身、成立时间、性质。 2、中国加入WTO的时间、影响。
前身: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建立: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共23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共23张PPT)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互动探究(1)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是如何逐步走向开放的?
(2)分析中国政府成立上海自贸区以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时代
背景。
提示:(1)1984年,上海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5年,以上海
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1992年,上海浦东的
开放开发,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16-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探究点
当堂检测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6.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改革开放以来所“采 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解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开放整个海岸”。1984年国家开放大连、 天津、青岛、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1)材料一歌词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这个“圈”又 是怎样扩大的? (2)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图示中的内容补充完整。(注:E、F分别 为福建省的城市和地区)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1)“圈”:在广东、福建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扩大:形成了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12-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探究点
当堂检测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1.1982年1月5日,“跟我学”(FOLLOW 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 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 (共22张PPT)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 (共22张PPT)
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 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A.①②③ B.①②④ ) ③社会主义 ②独立的管理体制
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④市场调节为主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练出高分
1
2
3
4
5
解析
1980年,中国设立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在经济
特区,国家给予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实行以公有制为主
练出高分
1
2
3
4
5
3.(2013· 海南高考)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
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
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 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 施( )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深化探究
2.不同 (1)背景不同:当代对外开放是在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经 济全球化逐步加强的情况下出现的;旧中国对外开放是在西方 列强为了掠夺原料、打开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出现的。 (2)基础不同:当代对外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旧 中国对外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 (3)性质不同:当代对外开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正常的经济技 术交流,是主动的开放;旧中国对外开放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 经济侵略与掠夺,是被动的开放。 (4)结果不同:今天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 民族经济,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旧中国的对外开放不利于中 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 20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岳麓版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知识点一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知识点二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1、设立经济特区
为何广东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天时:赶上了对外开放的好时代。 地利:临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人和:海外有2400万侨胞和港澳同胞,省内 有1200万归侨侨眷。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珠海 海南
厦门
汕头 深圳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畹町市-- 中缅边境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思考:我国的对外开放 的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有什么特点?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
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 1月1日,总部在日内瓦。它的前 身是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关 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 协定”)。该组织有一个关于关 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 这一市场规则由大家共同制定、 共同遵守,包括国民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待遇原 则等。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一、加入WTO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 建设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充分 利用国际资源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三、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参与国际贸易 新规定的制定; 四、有利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秀教学课件(27张)(共27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秀教学课件(27张)(共27张PPT)

4
其中一种变化趋
势并说明形成的
历史原因
选 择 题
201 4其 他
经济特 区、世 贸组织
4
解读历史材料中的
主要是基于
信息,调用所学知 识,,正确解析历
材料 它主要包括
引用、直接原因是 图表
史现象。
学案反馈

Hale Waihona Puke 表扬小表扬

表扬



一 组
曲彦妤、李华讯 于青青、张世东
四 组
于忠义、戴雨 朱雪婷、傅蓉媛
七 组
前提 原则 做法 目的
实质
知识梳理、合作探究 、展示点评
梳理组
展示组
点评组 全体
1组 3组 5组
梳理:3分钟 ① 指出重点 ② 标清序号 ③ 划出关键
7组 8组 9组
展示:3分钟 ① 运用知识 ② 简练术语 ③ 总结方法
2组
4组 6组
点评:2-3
① 字迹结构 ② 评判对错 ③ 总结方法 ④ 打分 ⑤ 征求意见
补充质疑 订正学案 总结方法 自我反思
请进来
走出去
经济腾飞 国力强盛
深圳
汕头
海南
珠海
厦门
大连 广州
上海 天津
拓展延伸
1、上海浦东的开发为什么成为重点?它 为什么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浦东开放定邓位小:平曾如此解释“出 (1)以牌浦东顺开序放”为:龙“头为, 什进么一我步开考 发(长2)江带沿虑动岸长深城江圳市三开;角放洲?和因整个它长对江着流香域 经济的新港飞;跃开;放珠海,是因为它 (3)把对上海着建澳成门国;际开经放济、厦金门融,、因贸 易中面心向之世为一界它、。对面着向未台来湾、;面开向放现海代化南、 是浦东的汕使头命,。因为它们对着东南 意义: 亚。 ((12))成开为创高了浦科多东技个就产全不业国一和第样现一代,了工成,业为浦基上东地海 新的经济面增对长的点是。 太平洋,是欧美, (3)成是为中全国世9界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

岳麓版 必修二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共19张PPT)

岳麓版 必修二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共19张PPT)





厦门
汕头
海南
在这些地区建立特区原因:
1)区位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 通道或海运港口。
2)历史渊源:是著名的侨乡,离香港、澳门、台湾 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经济特区“特” 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对外开放格局的 1、设立经济特区 形成
2、沿海开放城市
的设立 3、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2.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有利于维 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
挑战
随着关税降低和保护性政策的丧失,国外先进的 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 ,这将使中国落后的企 业和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课堂小结
对 全方位、 外 多层次、 开 开放格局
1980年开始,5个经济特区 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
纺织工人说:"中国加入WTO是对我们很有利的!"
但是汽车工人们和农民们却说:“中国加入WTO对我们来说简 直是雪上加霜,生意难做啊!
想一想为什么他们会对中国入世产 生如此截然不同的反应?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1.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将使中国可以利用国内 国际两种资源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全面参与国 际竞争,提升综合国力。
③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④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2014江苏历史)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是( ) D
A.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钱 B.四项基本原则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A、、我学国习对外外国开先放进的管最理主经要验目和的先是进(技D术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质课件(30张)(共30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质课件(30张)(共30张PPT)

探究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实际分析加入世贸 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机遇
加入WTO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 国际资源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参与国际贸易新规 定的制定; 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经济发 展。
……
第21课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经这样妙喻中国 入世: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参加世界经济,那不遵守 世界规则也可以,就像担着菜篮卖小菜的那种小贩, 尽管市场就在那里,你也可以不进入市场,可以不遵 守工商部门的规则,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了就赶快跑。 但如果要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想把生意做大,你就 要进入市场,要成为市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就得在 市场里建一个铺面,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甚至还得 与工商部门建立好的关系。而且这个时候你不按照市 场规则办事也不行,跑也跑不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一、经济特区与经济开发区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1月)
性质 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 世界性统一市场 2001年 1986年 过程 1981年 影响 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 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3)有力的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经济特区 含义: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 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 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 我国经济的发展。
“特”?: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如吸引外资、 减免税收等)和经济管理方法。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海南
80年代起,建立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后,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1992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内陆省会城市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共46张PPT)(共46张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共46张PPT)(共46张PPT)

社会调查
国际的名牌进入中国…….
社会调查
中国的名牌走向世界…….

中国现代历史进程受到过两股来风 的影响。一股是1917年后十月的凛冽北 风。 另一股是1978年后的南方温暖海风, 这股暖风带给了中国天翻地覆的巨变, 带领我们的民族开放国门主动的融入世 界。而迎接这股南来暖风的窗口就是深 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中国经济最发 达的城市,它成长巨变的背后承载了多 少人的期望、经历了多少曲折?让我们 一起带着问题来到这个中国梦开始的地 方。
二、怎样开放?
(一)一名难求 1979年初,吴南生: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 工业贸易区? 1979年邓小平说就叫特区 不久,谷牧首次提出“出口特区”。 这时,改革反对派们嘘声四起:“他们不懂!陕 甘宁是‘政治特区’,不是‘经济特区’ 198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经济特区”用名。
(二)艰难前行 “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第一笔外资:谷牧引入第一笔日资,被奶奶骂 “汉奸” 第一次出租土地:出租土地等于“卖国”? 第一次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四分钱奖励” 惊动中南海。
(三)激烈交锋 1982年一位领导要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 作为附件一并下发,特区被影射为清末上 海的租界。 某元老到了深圳,痛哭流涕地说:“只剩 下一面五星红旗,全都资本主义化了。” 有人编了顺口溜:“辛辛苦苦几十年,一 夜退到解放前。”
为何这些在今天看来根本不算什么的做法在当时会遭到那么多 的阻碍?那些同样是元老的反对派为何要阻碍开放的进行?
“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 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当时宝安一个农民日劳动收入为0.70到 1.20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60-70元, 两者相差100倍。
原因:穷困生活的逼迫 根源:计划经济体制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27张PPT)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27张PPT)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
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来,确定了改革开放 的方针
•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一)背景:
• (二)过程 • 1.创办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
南) :
• (1)含义:(一定区域、特殊经济政策)。 • “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 (2)目的: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
人和: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的交 往。
• 4、历史传统: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1)区域范围不同: 前者,内地;
后者,限于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
(2)政策范围不同:
前者,只是经济上享有特殊政策。 后者,除外交权和国防权外,
按照基本法规定可以享有其他权力。
•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线 • 1984年,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考试大纲】 1.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本节课我们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为什么要开放? 怎么开放? 即开放的过程 开放的影响? 开放的启示?
问题1:为什么要开放?
①封闭导致了中国几百年的落后 ②开放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潮流 ③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问题2:怎么开放?
即开放的过程
沿海经 济特区
沿海开 放城市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最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⑵ 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我国经济体制改Fra bibliotek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 农村: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⑵城市:实行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 国有企业改革。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20《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28张)(共28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20《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28张)(共28张PPT)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 开放合作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 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 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变,享有高度自治权 性质:前者经济上实行特殊政策和管理的地区;后 者是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高度自治的地方政权; 二者均隶属于中央政府。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984年 它是建国 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 胆行动”。这一大胆行动指?
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 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 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 青岛 标志。
乌鲁木齐
内地
拉萨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沿边开放城市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海开放区 瑞丽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昆明
万县 重庆
大连 天津 烟台 环渤海地区 青岛 连云港 长三角 南通 上海 宜昌 武汉 宁波 九江 温州
长沙 厦门 福州 贵阳 深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入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中国面临的 挑战? 2)给中国带来 的机遇? 3)我国的应对 策略?
1、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国外先 进的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 ,这将冲 击我国的民族产业。 2、面对西方高科技、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 国会有许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 将会被淘汰。 3.中国经济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增大。
天津
秦皇岛
大连
烟台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 连云港 区开发建设引世人关注
广州
北海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秀教学课件(25张)(共25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秀教学课件(25张)(共25张PPT)
邓小平认识到: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 在于闭关自守,从历史经验到时代发展 趋势,中国的发展都要依靠世界。
二、春色满园
(一)过程
点 1、经济特区的设立——
汕头经济特区
海南省
珠海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
海南
深圳经济特区
汕头
珠海 珠海
厦门
汕 深圳 头
厦门
二、春色满园
想一想

(1)为何这些地方成为国家设置经济特 区的首选?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抚顺市第六中学 历史组 杨鑫
学习目标
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 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2.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 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1、学习重点:掌握经济特区在社会 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分析我国 对外开放格局开发区设立(85年起)——面
二、春色满园
4、开发上海浦东 材概料况::2109世92纪年8开0年发代上,海我浦国东的成开为放经先济后建搞了 2设0多的个重沿点海,经同济时技也术成开为发中区国、进5一个步特对区外。上海 也开搞放了的漕标河志泾。、闵行、虹桥3个经济技术开发 区。浦东没叫特区,新区到底算什么?我们自 己给新区一个定义,就是所有经济技术开发区 所具有的十大政策,浦东通通都有,都可操作; 所5有、5天个津特滨区海在新19区90的年开以发前确定的九大政策, 浦东都有;所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特区都没 有概的况五:大2政00策4年,以浦来东,也引有起。世人关注。
思考题:
有人说加入WTO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谈 谈你的想法。如果有挑战,应该如何应对?
二、春色满园
(三)意义:
(1)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共17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共17张PPT)
材料一: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经这样妙喻中国入世: (一)世贸组织的前身、建立时间、性质: 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参加世界经济,那不遵守世界规则也可以, 就像担着菜篮卖小菜的那种小贩,尽管市场就在那里,你也可以 (二)中国加入 WTO的过程:时间、原因 不进入市场,可以不遵守工商部门的规则,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 了就赶快跑。但如果要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想把生意做大,你 就要进入市场,要成为市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就得在市场里建 (三)影响: 一个铺面,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甚至还得与工商部门建立好的 关系。而且这个时候你不按照市场规则办事也不行,跑也跑不了,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巨大的需求潜 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世贸 组织几任总干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同的意愿:WTO亟须中 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以上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哈尔滨
长春
石家庄
济南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环渤海 长三角
宁波 温州
南京南通 上海
内地 沿海经济开发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成都
杭州
浦东
形 成
贵阳
昆明 南宁
长沙
南昌
福州
厦门
广州
珠海
北海 湛江
深圳
汕头
闽南三角区
海南
珠江三角洲
一、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对外开放的方针 (一)开始标志: (二)进程: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发区 内地全面开放
一、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开始标志: (二)进程: (三)特点: (四)影响/意义: 二、21世纪对外开放的新阶段(深化) ——中国加入WTO (一)世贸组织的 (二)中国加入WTO的过程: (三)影响:

历史岳麓版必修2 第四单元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件(40张)

历史岳麓版必修2 第四单元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件(40张)

提示:(1)国际背景:政治上,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 缓和;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内背景:经过“ 十年动乱”的破坏,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十一届三中 全会作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 决策。 不同:近代的开放是在丧权辱国背景下的被迫开放,这次开 放是在主权独立前提下的主动开放。 (2)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 开发区——内陆省会开放城市。 国内因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 沿海开放的经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9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9日星期日2021/9/192021/9/192021/9/1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92021/9/19September 1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92021/9/192021/9/192021/9/19
2.挑战 (1)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会使国内一些产 品、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有些产业受到冲击。 (2)中国的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 济形势。
背景、原因、条件类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解题技法] 设问类型包括限定性的设问和宽泛性的设问。限定性的设问 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 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宽泛性的设问如该事 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因素有哪些等。此类型非选择题的 解题思路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 主 学 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其次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将提出严重挑战: 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外国先进的产品 自 和服务将大量涌人中国,这将使中国落后的企业和产业 主 面临严峻的考验。 学 习 面对西方高科技、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国会有许 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被挤垮。 中国的失业人口也有上升的可能。
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 自 主 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学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 习 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原因:①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问 中国为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做出了哪些努力?中国加 题 情 入世界贸易组织说明了什么问题? 境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努力:①对经济体制加以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接轨。②加快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 自 主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说明世界大市场对中国开 学 放,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中国加入世界贸 习 易组织,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请同学们一一找出14个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在地图上
问 (1)这些开放城市和开放区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题 (2)中央决定开发浦东的目的是什么?开发浦东有哪些有利 情 条件?取得了什么成就? 境
(3)请你概括一下,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 的?
的位置,结合教材内容思考:
年代中同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3)1979年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的对外经济活动给予更多
的自主权;1980年中央决定将深圳等四个沿海城市设立为经济特
自 区;1984年开放沿海l4个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等为经济 主 开放区并划定海南省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放浦东。由此,我国 学 的整体开放格局完全形成。 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习
岳麓版

20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退
课堂导入
对外开放前的深圳
今天的深圳
我国古代曾经流传过“点石成金”的故事,是什么 “金手指”让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变成一个现代化 大都市的呢?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1)什么是经济特区?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
思 么? 考 (2)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1)这些城市和地区,水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 自 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先进,农业条件好, 主 乡镇企业发达,还有广阔的内陆地区作为依托,是我 学 习 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最富裕、 最发达的地区。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2)目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浦东开放为龙头,进一
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
对外开放格局。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问 题 情 境
比较19世纪末期的开放与现在的开放。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前提不同:19世纪末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 提下,在中国主权已经不在完整的情况下,南美国强行提出的现 在的开放是在中国作为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在独立自主、平等 互利的情况下,中国主动提出的。 目的:19世纪末,帝国主义打开中国的大门,是为了对中国 进行商品、资本输出:现在的改革开放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力。 性质:19世纪末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现在的改革开放是 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结果: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的压迫,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而现在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自 主 学 习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问 题 情 境
入世给中国带来什么?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首先给我们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表现为: 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可以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机遇。 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 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将使中国享有各国开放市 场带来的机会和好处,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发国内 国际两个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加快中国企业的国 际化进程。

自 主 学 习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问 题 情 境
1.世贸组织的英文名称是什么?前身是什么?
2.前身及世界贸易组织分别成立于什么时候? 3.世界贸易组织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4.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如何?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世贸组织的英文简称是WTO;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分别成立于1948年和 1995年。 3.性质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4.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1)中国是其前身关税与 贸易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国 民党当局窃据等历史原因,中止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活动。(2) 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总协定主持召开的国际纺织贸易 协议谈判会议。(3)1986年,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 中的缔约国地位。(4)2001年,中国终于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正 式成员。
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会融、贸易中
自 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有利条件: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独特的地 主 学 理优势;良好的建港和水运条件;人才和产业化优势。 成就:浦东面貌发生巨人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 习
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90
要海运港口;②是著名的侨乡;③离港澳台近;④在
自 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⑤资源较丰富。 主 意义:深圳等经济特区不仅本身实现了经济的持续 学 习 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 展,有效地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加速我 国的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