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一章导论课程讲解【管理学经典】
第一章导论 《管理学》PPT课件

• 在一所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中,管理学院的王老师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 “管理概论”选修课,刚开始时,选修的人大约在60人左右。由于王老师在 课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践,以通俗的语言讲解管理知识,选修该课程的学生 逐年增加,从最初的60人到90、120、200、400、600人。由于选修该课程 的人数日益增多,一开始教务处通过将该课程调整到大教室的方式以满足日 益增长的选修需求。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资源有限性与欲望无限性矛盾普遍存在
•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欲望无限与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就一 直困扰着人类。
• 从原始社会如何索取必要的食物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到奴隶社会如何获得更多的土地、财富和奴隶以满足奴隶 主们奢侈的生活,一直到现在人类如何合理地配置有限的 资源以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致力于协调这一 对矛盾的努力从来没有间断过。
三、课程学习要求和方法
思考题
学习是为 了什么?
观点 • 学习是为了“改变” • 从X X+ΔX • 从X Y • 从量变到质变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管理学》课程学习目标:从知识到智慧
教学目标
评价标准
激发管理学学 提前做好预习
习兴趣
及时复习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自发阅读经典著作
愿意继续学管理
养成组织成员 提前到课堂,不迟到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 但学生选修此课程,并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学分。面对学校限选的规定, 仍然有不少没有选上课的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而前去参加旁听, 以至于教室里人满为患。学生为了抢到一个座位,晚上6:30的课常 常需要5:00以前就到教室,并常常会为座位问题而发生纠纷,从而 导致了选上该课程的学生的极大不满。他们纷纷通过校长信箱和其他 途径,要求学校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何尔锦 高教版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长认为,一个人管理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规定 领导人的直接下级只有 5~6 个人。我现在多了 一点,有9个人(4个副厂长,两个顾问,3个科 长)。这9个人我可以直接布置工作,其他的人由 “等级”中的上级负责。
【学生思考】 1、根据案例,你能对管理系统的构成进行概括吗? 2、谈谈你对管理职能的理解。
【学生思考】: 1、在这家造纸厂里,张玲、王军、李刚分别扮演 了什么管理角色? 2、依据他们的角色,你觉得他们应该相应具备哪 些技能?
【理论学习】 一、管理主体——管理者 1、管理主体的概念 管理主体即管理者,是对全部或部分从事管 理活动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组织的核心人物。 传统观点认为,管理者是运用职权、权力, 指挥和统驭他人的人,它强调的是组织中正式的 职位和职权。例如,企业的厂长、公司的经理、 部队的军官等。 而现代的观点认为,管理者是掌握特定组织 资源,并通过资源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完成特定组 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主体。
(二)管理客体的属性 1.管理客体的客观性 首先,管理客体具有客观性,它是不依赖于管理主体的 意志而独立存在的。 其次,财和物是管理客体中的物质的因素,其客观性是 不言而喻的。 最后,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也是客观的。 2.管理客体的可控性 管理客体的可控性,取决于它本身的客观规律性。 管理客体的可控性,还取决于管理者的主体能力。 3.管理客体的系统性 管理客体从来都不是某一孤立的事物(它本身也是一个 系统),而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复合体,是由人和物以及 直接环境这些基本因素组成的一个处于变化中的人工开放 系统。
(二)管理者的技能 管理者要想很好地履行管理职责,实现管理 目标,除了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掌握一 定的管理技能。 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卡茨提出所有的管理 者都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技能,即技术技能、人 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其比例关系为:
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

二、管理者的价值
n 管理者的价值:优秀管理者的技能是一种稀缺 商品;优秀的管理者能点石成金(在既定的条 件下做得更好、更有效。比别人出色就是价值 的表现)。
n 管理者的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其管理艺术的高 低。管理者艺术的核心在于权变,即用灵活、 恰当的方式有效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n 按形成机制分为:
n 正式组织 n 非正式组织
n 按照组织的运行机理分为:
n 机械式组织 n 有机式组织
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
特征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
n 按组织的性质、目标以及任务分为:
n 政治组织 n 经济组织 n 军事组织 n 学术组织 n 教育组织 n 宗教组织
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
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
引言
n 关于学习方法 n 精读讲义,博览群书 n 倾听授课,切磋交流 n 关注实践,独立思考
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
引言
n 参考资料: 1、周三多《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杨文士《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管理的性质、职能和对象 第三节 管理者 第四节 管理环境 第五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n 行政方法 n 以权力为依据的命令、指示、规定 n 特点:强制、辖地、速效
n 经济方法 n 以利益为依据的规则、措施、办法 n 特点:非强制、利益、交换
n 教育方法 n 以行为规律为依据的宣传、诱导 n 特点:互动、渐进、形式多样化
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
特征5:管理的手段、方法是多样化的
n 技术方法 n 以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为依据的措施、办 法 n 特点:客观、模型化、计算机辅助
第一章 管理导论

中、美、日三国文化的特点
①我国文化的特点及对管理的影响 a.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b.强调集体主义 c.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②美国文化的特征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a.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宰自然 的倾向。 b.在看待科学与技术的作用问题上了解 自然、控制自然的主要工具。 c.物质主义的色彩比较浓厚。
图1-1 组织的特征
明确的目的
精细的结构
人员
二 、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的形成过程 :
(一)早期管理活动或实践阶段 这是指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这 一历史阶段 (二)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这是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这一历史阶 段 (三)管理理论形成阶段 这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直到现 在这一历史阶段
(2)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管理思想
①顺“道”的管理思想 ②重人的管理思想 ③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管理思想 ④强调领导者以身作则的管理思想
(3)西方中世纪的管理思想 ①产生了所谓的“重商主义” ②两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
a.一种是商业行会(Trade Union)和手 工业行会(Craft Guild) b. 一种是厂商组织(Firm Organization)
③厂商组织两种主要的形式
a. 合伙( Partership) b. 联合经营( Joint Venture)
(二)管理理论的萌芽
这一时期的著作,大体上有两类:
一类偏重于理论的研究,即管理
职能、原则; 另一类则偏重于管理技术、方法 的研究
一类经济学家及其著作主要有:
涉及的管理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1)关于工商关系。 (2)关于分工的意义及其必然性。 (3)关于所劳动效率与工资的关系。 (4) 关于管理职能。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管理导论-PPT课件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效益原理
效益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实现组织目标所付代价之间的一种比例关 系。追求组织活动的效益就是尽量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去实现组织的既 定目标。
做正确 的事情
正确地 做事情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适度原理
管理活动中存在许多相互矛盾的选择,必须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 最恰当的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适度组合。
二、管理的内涵
3. 领导
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 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内涵
4. 控制
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预 先制定的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 是否相符。
“把好方向盘”
➢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原理要求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既是“依靠人的管理”,也是“为 了人的管理”。
依靠人的管理
• 组织被管理者参与管理 • 重视管理的人性化。
为了人的管理
• 管理的目的使组织能够更好 地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 全体组织成员共享由于管理 而促进的组织成果的改善。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根据不同的标准,系统可以分成不同类型。
、创新……
二、管理的内涵
(三)管理工作的内容
创 新
二、管理的内涵
1. 决策
决策是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 管理者首先要研究组织活动的内外部背景。 ➢ 详细分析为了实现决策目标,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这些行动对组织的各
个部门和环节在未来各个时期的工作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第二章

巴纳德:社会系统学派
《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年 • 组织是两人或更多人经过有意识地协调而形成的系
统。 • 正式组织具备的三个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
愿;良好的沟通 • 经理人员的职能: 建立并维持一个信息系统;使组
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阐明组织的目标。 • 非正式组织是因为工作上的联系而形成的有一定看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 存在明确的分工 2. 形成指挥链或等级体系 3. 正式选拔,根据职务要求来任用 4. 正式任命 5. “专职的”管理人员 6. 行政人员不是企业的所有者 7. 严格的规则、纪律、程序 8. 以理性准则处理关系
系统管理理论
• 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 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要点:
二、管理的内涵
2. 组织
职务设计
• 分析需要设置哪些岗位
机构设计 结构设计
• 将不同岗位加以组合形成不同的部门 • 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人岗匹配 发布工作指令
• 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组织结构的适当岗位 • 指挥人员,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信息条件
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 适时调整组织结构
二、管理的内涵
1. 工作定额。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科学地确定工作 定额
2. 标准化。操作方法、工具、设备、环境的标准化 3.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4. 差别计件工资制 5.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劳 动生产率,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追随 者有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甘特(甘特 图)等
(12)人员稳定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13)首创精神
第一章--管理学导论ppt课件(全)

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 。 实际上从事所有的有下级参 与的活动。 发感谢信,从事外部委员会 工作及其他有外部人员参加 的活动。 阅读期刊和报告,保持私人 接触。
举行信息交流会,用打电话 的方式传达信息。 举行董事会议,向媒体发布 信息
制定战略,检查会议决议执 行情况,开发新项目。 制定战略,检查陷入混乱和 危机的时期。 调度、询问、授权,从事涉 及预算的各种活动和安排下 级的工作。 参与工会进行合同谈判
五、有效的管理者也是成功的管理者吗?
有效的管理者——用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级对其满 意和承诺的程度作为标志。
成功的管理者——用在组织中晋升的速度作为标志。
在组织中提升得最快的管理者,与在组织中成绩最佳 的管理者从事的是同样的活动吗?他们对管理者工作的强调重 点一样吗?
传统 管理
32%
网络 联系
管理就是平衡——过程 核心:让人愉快高效地做正确的事 现代社会中,人人都在参与管理
管理的若干个问题
一、谁是管理者?
(一)组织——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 的系统性的安排,是指一种由人们组成的、具 有明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组织三大特征:
1、目的性
2、属人性----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
3、结构性----组织发育出一种系统性的结构, 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故事]体制
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 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 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 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 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 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 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 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 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罗宾斯《管理学》案例分析

罗宾斯《管理学》案例分析第Ⅰ篇导论第一章管理者与管理一、谁是管理者。
(1)管理者:组织中指挥他人活动的人,他们拥有各种头衔。
(2)操作者: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
(<#990099'>3)组织:指一种有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4)管理者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二、什么是管理和管理者做什么1、管理的定义。
(1)管理: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成基本活动中。
(2)效率:只输入与输出关系,涉及使完成活动的职员最小化。
(方法)效果:与活动的完成,即与目标的实现相联系。
(结果)两者关系:管理不仅关系到使活动达到目标,而且要做得尽可能有效率。
低水平管理绝大多数是由于无效率和无效果,或者是通过牺牲效率来取得效果。
2、管理的职能。
(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
(<#990099'>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4)控制:对活动进行见空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990099'>3、管理者角色(亨利·朋茨伯格)(1)管理者角色:指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
①涉及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②涉及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③涉及决策制定:企业家、混沌驾御者、谈判者。
(2)理者角色与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关系:①职能方法仍然代表着将管理者的工作概念化的最有效方法。
②管理者角色实质上与四种职能是一致的。
4、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弗雷德·卢森斯)①成功的管理者(提升最快的管理者)强调网络关系活动;而有效的管理者(绩效最佳的管理者)强调沟通。
②两者关系的意义:这个结果指出社交和改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晋升是重要的〔从传统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联系活动者〕随着层次的晋升,从事更多计划、组织、控制、而从事更少领导。
《管理学》第一章 管理导论

领导者:
做正确的事情 挑战惯例,寻找新的途径 使人心悦诚服 强调的是结果 强调未来的发展 注重人 培养信任 强调价值观和理念 强调长远发展方向 强调方向 鼓励员工进行变革 运用个人魅力 勇于冒险 考虑做事的方向是不是对的 在乎事情能达到怎样的上限 考虑做一件事情的目的是否有意义 讲究原则 产生一种新系统、新秩序的人 在展望未来时,考虑哪些是有前途的 是自己的主人 是原创者
(二)环境的机会与风险分析
• 适应环境;改变环境 • SWOT分析法 • 抓住机会,避免威胁
(三)竞争性分析(五力模型)
现有竞争对手
第五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特征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 管理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管理科学的正式 形成
(一)传统管理理论阶段
• 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 1.古典管理理论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确定目 标,制 定战略
WHAT , HOW, WHO
激励与 沟通
事前、 事中、 事后 控制
第三节
管理者
一、管理者的含义及其分类
管理者的含义 –通过协调和监督其他人的活动达到组织 目标的人
管理者的层次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非管理雇员
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作的现实(The reality of work)
五、管理者的选任和培训
• 1、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2、管理者的选任途径**
内升制
外求制
内升制的优缺
优点
1 快速适应能力 2 内部激励
缺点
1 近亲繁殖 2 选择范围有限
管理学教程第一章导论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 0.9 vs 0.1 • 0.7 vs 0.3 • 0.5 vs 0.5 • 0.3 vs 0.7 • 0.1 vs 0.9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 管理层次:上级与下级 • 工作内容: 计划员与推销员 • 工作对象:人与物 • 不确定因素
正确认识管理的重要性
• 管理只是一门艺术
– 学习管理没有用 – 管理在中国的命运
• 管理只用一门科学
– 教条主义 – 数学游戏
学习管理的重要性
• 美国为什么领先? • MBA年薪比博士高 • 破产企业90%是由于管理不善 • 国有企业80%是管理问题
学习管理的作用
• 观念的转变 • 学会思考 • 开阔思维 • 掌握一些基本方法 • 以后怎样学好管理的其他课程 • 使自己生活的更幸福
– 有年纪的人可做官
泰勒的定义
• 管理是一门怎样建立目标,然后用最好的 方法经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的艺术. (Management is the art of knowing what you want to do and then seeing that it is done in the best and cheapest way)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1/15/
2020 4:50:33 AM04:50:332020/11/15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1/15/
谢 谢 大 家 2020 4:50 AM11/15/2020 4:50 AM20.11.1520.11.15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5-Nov-2015 November 202020.11.15
管理学课件第一章导论

2006/9/6
管理资料
4
参考书目:
1.《管理学原理》 周三多 南京大学出版社 2.《管理学》 斯蒂芬 P 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3.《管理学》 哈罗德孔茨, 海因茨韦里克 经
济科学出版社 4.《管理学原理》 杨文士,张雁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5.《营销管理——分析、计划与控制》 菲利普
科特勒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哈罗德·孔茨(Koontz)
2006/9/6
管理资料
13
• 组织:根据组织的目标、战略和内外环境 设计组织结构,并为不同岗位配置人力 资源的过程;
• 领导: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以推动其实 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包 括个人目标
❖ (6)管理者是指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
2006/9/6
管理资料
11
二、管理的职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早期的管理理论:计划、执行、控制
•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 哈罗德·孔茨(1955年) :计划、组织、人 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五项职能。
2006/9/6
管理资料
5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第一节 管理活动
• 管理,从本质上讲,意味着用智慧代替
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与传统,用合作 代替强制。
——彼得·德鲁克
2006/9/6
管理资料
6
第一节 管理活动
一、管理的定义
泰罗: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 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的办法去干。”
▪ 精益生产方式,看板管理或准时工艺,它力求将生产 所需的资源--人力、材料、时间、空间、减少到最低 限度,追求不断降低成本、无废品、零库存和产品多 样化,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由日本 丰田汽车公司首创。全面质量管理和精益生产方式, 使日本汽车工业在世界竞争中后来居上,所向披靡。
《管理学》第一讲 管理学导论

说文解字话管理
中文说文解字
管:泛指笛、箫、号等管状乐器,也乏指中空的圆筒。 原意为细长而中空之物,其四周被堵塞,中央可通达。 使之闭塞为堵;使之通行为疏。
理:本义为顺玉之纹而剖析;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 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也有“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 标准”等含义。
《管理学》的课程地位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管理学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的概括、抽象、提炼 和综合,各门具体管理学(如工业企业管理、商 业企业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生 产管理等)的共同基础。
介绍企业或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管理学》的课程内容
课时 基础理论 基本框架 核心内容 现状与未来(略)
管理者需从事一定的活动以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协调他人 的工作。这就是活动或职能。
管理职能的演化
管理职能分类
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管理职能的演化
20世纪早期,一名叫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 的法国工业家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 管理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即领导)、 协调和控制。
劳动分工
人和环境之间的协调
管理的作 用在于通 过科学的 方法来提 高资源的 利用率, 从而达到 一有限的 资源实现 尽可能多 的欲望的 目的。
1、管理者
谁在管理
2、什么是管理者
3、如何做管理者
管理者
如何识别管理者
管理者是组织中这样的成员,他告诉别人该做什么和怎 么去做。(罗宾斯)
基层管理者:是最底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 从事的工作,即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主管、区域经理、部 门经理或工长)
【暨南】管理学-第01讲-管理导论

01.11.2020
yang.
– Technical resources
• machinery and computer
– Knowledge resources
• information, marketing or engineering expertise
01.11.2020
yang.
19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1、管理的概念
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 果的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过程 - 代表了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 职能或活动。 协调 - 区分了管理岗位与非管理岗位。 效率 - 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 “正确地做事” 。 效果 - 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 目标,“做正确的事”。
01.11.2020
yang.
5
01.11.2020
第一讲 管理学导论
管理,从根本意义上讲,意 味着用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 替习惯和传统,用合作代替强制
——彼得 • 德鲁克
yang.
6
【教学目标】 掌握组织的概念和要素,管理的概念、性质、职 能和重要性,管理者的分类、技能、角色,管理 学的地位、特点。
• 诺思的代理契约 单位组织成本(管理成本)的大小即反映了企业的边界与 实力,用法律、制度规范来监督契约的执行必显得成本高 昂。(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心理约束,作为正规约束的替代)
01.11.2020
yang.
12
主要内容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 管理导论-

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不同组织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虽千姿百态,对其管理也呈现出不 同特征,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通常是基本内涵, 包括上述主要内容的管理工作的本质是对参与组织活动的不同对 象进行协调。
一、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的概念
动词
• “组织”是管理的一种职能,甚至 是管理的代名词。
• 为了使每个人都能以适当的方式 提供目标活动所需要的贡献,首 先需要进行劳动分工,然后需要 对他们的分工劳动进行协调。
名词
• “组织”是指一群人的一种相对稳 定的集合。
• 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 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 合体。
一、组织与管理
(二)组织的特征
两个或以 上成员
独立存在
组织
专业化
多样化
分权
集权
扁平化
层级制
二、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多种多样:
管理方法
管理对象
活动选择和实 施阶段
管理的层次
属性
与人有关的方 法
方案制定方法
宏观管理方法
法律方法
与物有关的方 法
方案比较方法
中观管理方法
行政方法
与资金管理有 关的方法
方案实施方法
微观管理方法
经济方法
与活动组织有 关的方法
过程控制方法
依靠人的管理
• 组织被管理者参与管理 • 重视管理的人性化。
为了人的管理
• 管理的目的使组织能够更好 地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 全体组织成员共享由于管理 而促进的组织成果的改善。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根据不同的标准,系统可以分成不同类型。
《管理学》教案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管理的二重性、性质、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和应具备的能力、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管理的概念、管理的二重性、性质、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能力要求。
教学难点: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角色教学课时:4(其中1课时为案例分析讨论)导入案例:蒋华是某新华书店邮购部经理。
该邮购部每天要处理大量的邮购业务,在一般情况下,登记订单、按单备货、发送货物等都是由部门中的业务人员承担的。
但在前一段时间里,接连发生了多起A要的书发给了B,B要的书却发给了A之类的事,引起了顾客极大的不满。
今天又有一大批书要发送,蒋华不想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问题:他应该亲自核对这批书,还是仍由业务员们来处理?第一节管理的内涵一、管理的基本概念“管”,中国古代指锁匙。
《左传》:“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可引伸为管辖、管制,体现着权力的归属。
“理”,本意是治玉。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人理其璞,而得玉焉。
”引伸为整理或处理。
二字连用,表示在权力范围内,对事物的管束和处理过程。
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不同的学者对此见仁见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国外学者的观点:1. 法约尔(1916年):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卢瑟·古利克: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ng)、预算(Budgeting)。
——七职能说 (POSDCORB) 。
3.哈罗德·孔茨:计划、组织、人事(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4.斯蒂芬·罗宾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二)国内学者的观点:南京大学的周三多教授: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复旦大学的芮明杰教授:决策、计划、领导、激励和控制。
清华大学的徐国华:计划、组织、控制、激励、领导和协调。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_导论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西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最早对管理者的定义是“负责下属工作的人”, 换句话说,管理者就是“老板”,代表高位和权 力。随着人们对管理者职责认识的深入,人们发 现管理者应当定义变为“负责员工绩效的人”。 管理者的职责并不仅仅限于支持一线工作,更需 要创造条件保持一线的运转,并为激发一线员工 开展高效和有效的工作提供动力。德鲁克认 为:“管理者是每个企业里具有活力并赋予生命的 元素。如果没有管理者的领导,‘生产资源’只能 是资源,永远无法转化成生产力。”
布雷克
厄威克 纽 艾 梅 米 希克斯 海曼和 斯科特 特 里 曼 伦 西 孔茨和奥唐奈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西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管理的定义
管理可以定义为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 人为中心的组织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知识资源,以 高效率和高效能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重点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目标,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 为实现目标服务的; (2)管理实现目标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四 大职能。 (3)管理必须以高效率和高效能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在 这一过程管理者必须运用多种管理职能。 (4)协调是管理的本质特征; (5)管理的对象是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人力资源、物质资 源和知识资源。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西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管理就是要利用组织的资源去实现目标,并在各类营利 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中达到较高的绩效水平。
约塞夫· 普蒂、海因茨· 韦里克和哈罗德· 孔茨 (Putti, Weihrich, Koontz,1998)认为,管理是引导 人力和物质资源进入动态的组织以达到组织目标, 这就是使服务对象获得满意,并且使服务提供者 也获得一种高度的士气感和成就感的活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 2.影响管理行为的因素 (1)管理主体 (2)管理客体 A.人——人是管理客体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 B.物——在组织中能被人们所利用、操作、改造的物质实体 C.财——资金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 6. 管理的作用和地位 (1)管理使组织发挥正常功能 (2)管理的作用还表现在实现组织目标上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 7 管理人员的分类 (1)管理人员的层次化分 ——纵向分类 : a.高层管理人员(top manager) b.中层管理人员(middle manager) c.基层管理人员(first line manager, first level manager)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管理 5.管理的特征 (1)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2)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3) 管理有其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 (4)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 (5)管理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A.”要管理就要领导,要领导他人就需要引导他人的情绪,使之接受某种看法并 成为自己的观点。如果这不是艺术,那么就没有什么东西算作艺术了。” B. “最富有成效的艺术,总是对它所依借的科学的理解为基础的。因此,科学与 艺术不是相互排斥的, 而是相互补充的。”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 2) 管理职能的发展与变化 A.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个职能 B.古利克和厄威克 :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C.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里奇: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 (3) 管理职能 A. 计划: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目标及目标实施途径,也就是计划方案 B. 组织:包括分工,构建部门,确定层次等级和协调等活动 C. 领导:工作内容包括激励,指导,指挥,命令,教育,采用合适的领导方式,沟 通等等 D. 控制:包括了原定的目标, 计划和考核标准,严格监控业务活动的实际进行情况 和预测将要出现的情况,衡量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发现偏差,采取矫正措施, 进而保证实际工作开展情况符合计划要求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 (2) 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 A. 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s):the ability to use specific knowledge,techniques, and resources in performing work. B. 人事技能(interpersonal skills):the ability to work with,communicate with,and understand people. C. 决策技能(decision making skills) Note: Conceptual skills: the ability to see the overall organization and to integrate all pats of the system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 (3)组织目的 A.组织: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经过精心建构的社会团体。包括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 性组织。 B.组织是人们为完成特定使命去实现共同目标而组织成的有机整体 (4)组织环境或条件 (5)管理行为的管理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管理行为的动态过程 . 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划分并非绝对的,在一定的条 件是可以转化的
第一节 管理 讨论
有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叫三个和尚没水吃;说的是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 和尚。小庙的主持安排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 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不久,又来了个和尚,水的需求量也增加了,小 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便要新来的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这样总算还 有水喝。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大家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虽然很渴,但谁 也不愿意主动去提水的事情。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 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 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将他们赖以生存的寺庙焚毁了,三个和尚发现的早, 逃出来了,但老主持就没那么幸运,被大火烧死了。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 “有共同劳动,就有管理 ” 中国古代古代管理的涵义 西方管理的涵义 作业活动 管理活动 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 “通过他人来做事情的艺术。” ——Mary Parker Follett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 3. 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的: 对管理目的的看法的三个阶段: (1) “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 (2)调解雇主和工人之间的矛盾 (3)不同组织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同,所追求的目的也不同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 4. 管理的职能: 所谓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 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 (1)划分管理职能的意义: A. 理论研究上 B. 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C. 便于运用职能建立或改革组织机构
管理学 导论 导论 管理学 第一章 第一章
西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管理学》 罗 珉 教授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幻灯片制作: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教研室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 论 我拥有六个忠诚的仆人,他们会教我一切。他们的名字是:什么(what),为什么 (why),何时(when),如何做(how),何处(where)及何人(who)。 ——Rudyard Kipling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本章学习概要
管理学学科体系 管理学主要流派 管理学的统一 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 管理学应用的热点课题
OVER
管理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什么是管理 第二节 管理学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成都是一个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 “再好的企业,如果没有了管理它就不会有前途; 再差的企业, 如果能得到科学管 理,那么至少比没有管理的好企业寿命要长。” ——杜拉克 “企业是人体,管理就是水,水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不仅如此,如果这水脏了,人 体就会得病,如果这水腐了,人也就快要死了。” ——张瑞敏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