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文明的冲突>读后感》在阅读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书后,我深受启发,也引发了诸多思考。
这本书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审视了全球政治格局,并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这一具有争议性但又引人深思的观点。
亨廷顿在书中指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上我们对于国际关系的认知,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世界的构成和发展趋势。
书中对于文明的划分以及对不同文明特点的阐述,让我对世界的多元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将世界文明分为八大主要文明,包括西方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
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观、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
这种划分方式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以中华文明为例,其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念。
强调家庭、社会和谐,注重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处理。
而西方文明则注重个人主义、理性思维和法治精神。
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甚至冲突。
伊斯兰文明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书中探讨的一个重要方面。
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上的,更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和宗教根源。
亨廷顿认为,这种冲突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为我们理解当今世界的一些热点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然而,对于“文明的冲突论”,我也并非完全认同。
虽然文化差异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冲突,但将其视为冲突的根本原因似乎过于绝对。
在很多情况下,政治、经济利益的争夺才是冲突的直接导火索,而文化差异更多地是被利用或者放大,成为冲突的借口和工具。
同时,我认为亨廷顿在书中对于文明之间相互交流、融合和借鉴的可能性估计不足。
尽管不同文明存在差异,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明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学习和融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一、简介《文明的冲突》是亨廷顿在20世纪90年代对其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一篇名为《文明的冲突?》的论文的丰富和再阐释。
其核心观点在于,未来世界秩序的建立和发展方向主要由不同的文明主导,文明之间的合作、竞争和冲突将是世界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为此,作者结合20世纪90年代末的历史实践对对当前世界既存的几类主要文明进行了简要描述和分析,并对文明的未来作了大致的期望。
二、简要分析《文明的冲突》一书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名为“一个多文明的世界”,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发展趋向作了简要的概括,认为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将是由七八个主要的不同文明之间主导的,这些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影响着不同文明范围内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
国际问题中的争论主要也是围绕文明之间的差异展开,政治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应文明的不同有所差异等。
总之,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第二部分名为“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
在这一部分之中,亨廷顿对当前世界上占主流地位的几个文明的发展做了简要分析。
首先,西方文明由于历史上经济、军事权力等方面的优势经历了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世界主要国家都曾不同程度地吸纳和模仿西方文明,如近代中国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埃及纳赛尔的全盘西化等。
但由于西方文明拥有的领土、人口、经济、和军事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西方文明正陷入相较于非西方文明的衰落之中。
与之不同的是,随着非西方文明内部实力的增长,非西方文明本身的复兴也与之相随。
作者借助亚洲的中华文明和中东,南亚地区的伊斯兰文明的复兴说明。
亚洲在历史上主要是以中华文明为核心发展的,地区内部的国家都主要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明。
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华人群体在东南亚地区的广泛分布等因素,中华文明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长,而西方文明的影响力则不断下降。
伊斯兰文明的复兴主要缘于人口的增长,这些新增的人口成为伊斯兰文明广泛传播的载体,二者互为支撑。
新编整理《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读书笔记
《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读书笔记《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讲述了作者塞缪尔·亨廷顿关于冷战格局瓦解后国际政治将如何演进而提出的文明的范式和思维框架。
在XX年代末苏联奔溃,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宣告了冷战格局的崩溃。
意识形态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已经不再重要,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政治,而与此同时伴随着民族国家的重新抬头。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作者提出了文明的冲突的模式,强调文化在国际政治中起到的是主要作用。
即冷战后的世界,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世界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在这样一个范式下,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印度文明和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
其中,不难预见西方文明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依旧是最强大的文明,但是它的杈力相对于其他文明的确是在下降的,西方和非西方间力量的相互作用成为未来国际关系的主轴,同时也是未来国际冲突的主要根源。
引用作者自己的话,可以将文明冲突论概括为“文化和文化认同(最广泛层面上的文明认同)形成了世界上的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亨廷顿是这样用五部分来阐述这一命题的推论的:第一部分:历史上,全球政治第一次成为多极的和多文明的状态;而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化,它既未产生任何有意义的普世文明,也未产生非西方社会的西方化。
第二部分:文明之间的均势正在发生变化:西方的影响在相对下降;亚洲文明正在扩张其经济、军事和政治权力;伊斯兰世界正在出现人口爆炸,这造成了穰斯林国家及其邻国的不稳定;非西方文明一般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
第三部分: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文化类同的社会彼此合作;从一个文明转变为另一个文明的努力没有获得成功;国家围绕着它们文明的领导国家或核心国家来划分自己的归属。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开始对加沙地区发动大规模持续空袭。
同一天,美国哈佛大学宣布,曾就职于该校的政治学教授塞缪尔·菲利普斯·亨廷顿24日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逝世,享年81岁。
这位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学家似乎是要用这种巧合,来再次证明他的文明冲突理论是正确的。
这本《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系统地阐述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这个自1993年提出以来就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而持续的关注和争论的理论。
亨廷顿提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
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他在书中说:“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
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
”他同时警告说:“未来冲突的危险很可能来自西方的傲慢、伊斯兰的偏狭和中国的自负的相互作用。
”作为中国人,也许我们会为作者的警告而感到气愤。
的确,当我从书中读到“中国威胁论”的思想时,也为我的祖国打抱不平。
但是,在把全书看完后,我开始理解书中作者以他的角度对中国乃至东方力量的评价,也开始学习理性而全面地思考问题。
亨廷顿认为,文明是对人最高的文化归类,是人们文化认同的最广范围,人类以此与其他物种相区别。
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化,它既不会形成任何意义上的普世文明,也不会导致非西方社会西方化。
他同时指出西方文明正在衰落,同时亚洲文明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壮大了其军事、政治力量;伊斯兰文明人口的暴增给周围邻国带来了各方面的压力,非西方文化出现了复兴的趋势。
文化社会正在取代冷战集团,全球的政治正在沿着文明线进行重组,文明之间的断层线正在变成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地带。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文明的冲突>读后感》在翻开《文明的冲突》这本书之前,我对文明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太深入的思考。
但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才发现这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引人深思的话题。
亨廷顿在书中提出的观点,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全球棋盘之中,各个文明就像是不同的棋子,它们的每一步移动都充满了策略和变数。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就好像突然之间,我看待世界的视角被一下子拓宽了。
书中提到的各种文明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碰撞,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次旅行经历。
那是我去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游玩,在那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也看到了它们相互融合的努力。
这个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走在古老的街道上,一边是宏伟的哥特式教堂,高耸的尖顶直插云霄,精美的彩色玻璃窗在阳光下闪耀着神秘的光芒;另一边则是充满异域风情的清真寺,圆润的穹顶和精致的花纹诉说着另一种信仰的庄严。
而在不远处的繁华商业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玻璃幕墙反射着都市的喧嚣与繁华。
我走进一家小小的咖啡馆,准备歇歇脚。
店内的布置充满了当地特色,木质的桌椅散发着岁月的痕迹。
我旁边坐着一位穿着传统服饰的老人,正安静地喝着咖啡,看着报纸。
不一会儿,一群年轻人走了进来,他们穿着时尚的潮流服饰,头发染着各种鲜艳的颜色,耳朵上戴着夸张的耳钉,嘴里说着流利的英语,还夹杂着一些当地的方言。
他们的笑声和谈话声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回荡,与那位安静的老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时,一位服务员过来为他们点餐。
年轻人点了一些新奇的咖啡饮品,还对服务员提出了各种特殊的要求,比如要少糖、多奶泡之类的。
而那位老人只是简单地要了一杯最传统的咖啡,没有任何额外的要求。
服务员有些手忙脚乱,既要满足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又要保证老人能尽快喝到他熟悉的咖啡。
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觉到一丝紧张的气氛。
年轻人觉得服务员动作太慢,不够专业;老人则微微皱起眉头,似乎对年轻人的急躁和挑剔有些不满。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文明的冲突>读后感》读了《文明的冲突》这本书,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亨廷顿在书里提出的那些观点,就像一把重锤,一下下地敲打着我的思维。
书中所描述的各种文明之间的碰撞和冲突,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生活中的一段小经历。
那是一次出国旅行,我来到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国度。
刚下飞机,我就被那完全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街景给吸引住了。
街道两旁的房子色彩斑斓,形状各异,与我熟悉的国内建筑截然不同。
我满心欢喜地拖着行李箱,准备去入住提前预订好的酒店。
在去酒店的路上,我需要乘坐当地的公交车。
一上车,我就发现车里的氛围有些异样。
人们的眼神交流很少,都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旁边坐着一位裹着头巾的女士。
车子启动后,我试图和她搭话,想问问还有多久能到我要去的站点。
可当我用英语开口问她的时候,她只是淡淡地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
我当时就有点尴尬,心里琢磨着是不是自己的表达方式有问题。
过了一会儿,又上来了一位背着大包小包的老人。
车里已经没有空座位了,可愣是没有一个人起身让座。
我心里那个着急呀,想着在咱国内,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会主动让座的。
但在这儿,好像大家都觉得事不关己。
好不容易到了我要下车的站点,我赶紧站起来往车门走去。
可能是我动作有点急,不小心碰到了前面的一个小伙子。
我连忙说了句“对不起”,可他却瞪了我一眼,嘴里还嘟囔了几句我听不懂的话。
到了酒店,办理入住手续的时候也不太顺利。
前台的工作人员态度有些冷淡,对于我提出的一些关于周边景点和美食的问题,回答得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
那几天的旅行中,我越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文化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我开始思考,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文明的冲突”吗?不同的文明背景,造就了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我们总是习惯于从自己所熟悉的文化视角去看待世界,去评判他人的行为。
但当我们真正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文明环境中时,才会发现那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别人那里可能并非如此。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1993年初,在美国《外交》这一季刊的夏季号上《文明的冲突》一文发表。
该文一经发表,即刻在外交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就像一颗石子,投在平静的水面,这篇论文从美国波及到整个世界,有的在赞扬,有的在批判,几乎学界所有的的人都被这篇文章震撼到。
这篇文章也被称作是“自1947年乔治·凯南《苏联行动的根源》出笼以来,在外交理论界引起反响最强烈、争论最多的文章”。
而这篇文章也让塞缪尔·亨廷顿这个哈佛大学的教授一夜成为全世界最负盛名的国际政治学学者。
接下来,亨廷顿出版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并通过刊登论文的方式,把他的文明冲突理论从一个想法发展到了一个成熟完整的理论。
塞缪尔·菲利普斯·亨廷顿,美国当代极富盛名却又颇有争议的保守派政治学家。
以《文明冲突论》闻名于世,认为21世纪国际政治角力的核心单位不再是国家,而是文明,不同文明间的冲突。
亨廷顿早年是文武关系研究的奠基者。
后来,他对美国移民问题的看法亦广受学界关注。
那么,该书阐述的“文明冲突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作者认为:当今世界,也就是冷战后的世界,世界冲突的来源已经不再是意识形态的冲突,而应该是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世界的冲突应该是基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以及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这八大文明间的冲突。
该书提供的研究角度很有意思,他完全打破的国际政治学学科之前研究的角度,而采用了文明这一角度来深入研究思考,且不论它的思想上的正确性。
他在各种文明研究上的深入性,论述上的准确性都有着巨大的参考意义。
正如他在书中提到的,生存于在世界上的几大文明之间,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西方的文明作为一种普世的文明,把他传播到世界各地,消灭其他的文明取而代之,这种思想不仅是虚假的,不道德的,更是危险的。
所以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的”民主化“,亦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提倡人权的”自由“,都是毫无意义的。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文明的冲突>读后感》读完《文明的冲突》这本书,我的内心可谓是波澜起伏,思绪万千。
亨廷顿在书中所阐述的关于文明冲突的观点,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但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真有点摸不着头脑,那些复杂的理论和分析,让我感觉像是在迷雾中摸索。
可随着深入阅读,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居然慢慢咂摸出了一些滋味。
咱们就说我身边的事儿吧。
我生活的小区,那可真是个小小的“世界”。
有本地的老住户,也有从外地搬来的新邻居;有传统保守的大爷大妈,也有时髦前卫的年轻人。
这不同的人群,可不就代表着不同的“文明”嘛。
就拿小区里的广场舞来说吧。
每天傍晚,小区的广场上就会聚集一群大妈们,放着欢快的音乐,尽情地舞动着。
这对于那些习惯了安静的居民来说,可就成了个大麻烦。
本地的一些大爷大妈觉得,广场舞是他们的娱乐方式,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结交朋友,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他们所认同的“文明”。
可那些新搬来的住户,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工作了一天,就想回到家有个安静的环境休息放松。
他们认为广场舞的噪音打扰了他们的生活,这与他们追求的“文明”相冲突。
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有好几次,双方差点吵起来。
本地的大妈们觉得新住户不理解她们,新住户又觉得大妈们太自私。
这场景,让我想起了书中所说的文明的碰撞和冲突。
还有小区的垃圾分类问题。
政府推行垃圾分类,这本来是件好事,对吧?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冲突”。
一些居民,特别是年纪大的,习惯了以前随便扔垃圾的方式,觉得垃圾分类太麻烦,根本不愿意去分。
而年轻一些的住户,接受新事物快,觉得垃圾分类是文明的体现,应该积极响应。
于是,在垃圾桶旁边,经常能看到有人在那里指导、劝说,甚至有时候会因为分错垃圾而发生一些小争执。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不同的观念和习惯,真的就像是不同的文明在碰撞。
有时候,我自己也会陷入这种“冲突”之中。
比如说,我喜欢在周末睡个懒觉,可楼下的小孩一大早就在那里嬉戏打闹,让我没法好好休息。
《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最新版)
《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1993年,在整个西方社会沉浸在柏林墙倒塌及苏联解体后自由主义胜利的狂欢声浪中,西方人相信历史真的终结了,西方胜利了,世界和平了,西方人对自己普世价值观愈发盲目自信。
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1993年,在整个西方社会沉浸在柏林墙倒塌及苏联解体后自由主义胜利的狂欢声浪中,西方人相信历史真的终结了,西方胜利了,世界和平了,西方人对自己普世价值观愈发盲目自信。
亨廷顿不合时宜的推出了这本《文明的冲突》,指出现在是一个多级和多文明的世界,但现代化和居住的混合态并没有使非西方社会西方化,非西方文明并没有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反而增加了彼此的敌意,最危险的文化冲突将沿着文明断层线发生。
他还指出,自由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冲突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持续的、深刻的冲突关系相比不过是一种短暂的和表面的历史现象,也就是说伊斯兰教将与基督教之间将出现剧烈的冲突。
他甚至强调说普世价值论是危险的、错误的和不道德的。
--在喧闹和自大的情绪中,没有多少人听的进去这位智慧老头的箴言。
直到911血淋淋的现实才让人们从故纸堆里翻出八年前的这部作品开始研读。
时至今日,亨老已经去世七年,法国巴黎恐袭又一次唤醒了人们沉睡的意识。
在上海阴雨的周末,我看了大量关于ISIS的文章,不由翻出经典,捧读间几番拍案。
有些事我们觉得太迷惑无非是好书读的少,特感慨下记录如下:亨廷顿认为世界冲突其中最重要的是文明的冲突,而在所有界定文明的客观因素中,宗教是重要的。
同种族的人可能因文明而产生最严重的分裂,而不同种族的人可能因文明而趋统一。
如果分析一下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来,西方是在十五世纪之后逐渐崛起的,西方的崛起主要是因为西方军队在组织、纪律和训练方面的优势,后来因工业革命而获得了武器之利,其实并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和宗教的优越性。
鱼评:欧洲在某种程度上一直类似于战国时期的中国,所以在邦国林立之中,战争是经常状态--经常性的战争使欧洲人精于战争组织,另外,欧洲因为邦国林立,因此自由民开始增多,出现了更多的以手工业者聚居地的城市,城市在工业、商业方面为欧洲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读完《文明的冲突》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思想的大冒险。
这本书所探讨的主题宏大而深刻,让我对世界的认知又多了几分复杂和多元。
亨廷顿在书中提出的观点,犹如一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将不再是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
这让我不禁开始思考,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真的是这样吗?回想起我曾经的一次旅行经历,或许能从一个小小的侧面来感受这种“文明的冲突”。
那是一次去东南亚的旅行,我满怀期待地踏上了那片充满异域风情的土地。
我落脚的第一个城市,有着繁华的市场和热闹的街道。
那里的人们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走在街头,浓郁的香料味弥漫在空气中,街边的小摊贩们用我听不懂的语言大声吆喝着。
我好奇地张望着,试图融入这个全新的环境。
有一天,我在一个小餐馆里用餐。
餐馆的老板是一位热情好客的当地人,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笑容。
然而,当我点餐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小麻烦。
我习惯了按照自己的口味和习惯来点餐,而对于当地的特色菜肴和烹饪方式并不了解。
我试图向老板解释我想要的口味和食材搭配,老板则一脸困惑地看着我,努力理解我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觉到一种微妙的隔阂。
不是因为老板不友好,也不是因为我故意刁难,而是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饮食的理解和期待有着很大的差异。
我所追求的那种标准化、精致化的餐饮体验,与当地那种注重原汁原味、传统做法的饮食文化产生了碰撞。
老板耐心地向我解释每一道菜的特点和做法,试图让我接受他们的美食传统。
而我,虽然心中有些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但也在努力尝试理解和接受他的建议。
最终,我点了一份当地特色的咖喱菜肴。
当那道菜端上桌的时候,我发现它的外观和味道与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那浓郁的咖喱味,混合着各种奇特的香料,让我的味蕾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道菜的差异,更是两种文明在饮食文化上的体现。
我所代表的现代、快节奏的文明,追求效率和标准化;而当地的文明,则更注重传承和传统,坚守着他们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烹饪方式和口味。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优秀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优秀读书笔记《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优秀读书笔记(通用6篇)导语: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讲述了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优秀读书笔记(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借鉴!《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优秀读书笔记篇1读完亨廷顿的这本《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很明显的一种感觉就是,这是由一个西方学者站在西方国家政治立场上分析所谓“非西方文化”国家对他们的体系所构成的威胁的一次精彩演说。
并且仅仅是演说。
他的一些观点的形成是在意识形态差异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偏见下产生的,而不是站在各个文化的角度分析不同国家、经济体系合作或者冲突的原因。
在全书一开篇,作者就说“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
”分别列举了非洲的部族冲突,塞尔维亚及附近的民族争端,两德、两朝及台海等问题,意在说明的就是“在冷战后的世界,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
”我认为这是一种欠成熟的观点。
首先,作者把在南斯拉夫战争中俄罗斯向塞尔维亚人提供外交支持与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和利比亚向波斯尼亚人提供资金和武器等做法看作是“由于文化亲缘关系”而造成的,但他却没有看到其中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如果就按作者所说,那么二战前一直排斥犹太人的欧洲国家为什么又要在中东战争中与美国一道支持以色列复国呢?难道西方国家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对立仅仅是因为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么?如果放在几百年前,这个理由也许还成立,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造成他们两种文化体系冲突的最直接原因只有一个——能源。
几百年前,凶残的“十字军”打着驱除异教徒的“圣战”旗帜东征耶路撒冷,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掠夺东方的财富;几百年后的今天,北约帮助以色列复国的间接目的是为了在阿拉伯世界建造一个据点,直接目的还是为了沙漠中的石油。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本文主要简述本人看完了亨廷顿先生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一些感想,由于本人的能力与眼界有限,只能从比较低的层次的就事论事方面来表达自我的观点。
亨廷顿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写道;“文明之间的权利均势正在变更,西方文明正在衰落,它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中所占的比重相比其他文明正日益缩小;相反,亚洲文明却在发展壮大它们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力量;伊斯兰文明的人口正在激增,打破了穆斯林国家与其邻国的平衡关系”。
这句话很好的点明了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这一历史变化趋势,这是历史的潮流,任何国家或民族不能够阻挡的。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原则来分析就是,这种变化发展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任何逆这一发展潮流的国家或民族就是必定要遭到失败和历史的唾弃的。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从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国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在经济总量方面,近些年来,中国一路高歌猛进,连续超越西方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到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外汇储备量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世界第二。
这正好印证了亨廷顿先生的话,亚洲文明却在发展壮大它们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力量;它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中所占的比重相比其他文明正日益增大。
然而,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长却引起了西方国家,一部分人士的不安,他们别有用心的宣扬所谓“中国威胁论”。
所谓“中国威胁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威胁论”在一度沉寂之后,2005年卷土重来。
制造这种言论的人有不同类型,相当一部分人是冷战思维很浓厚的人,他们以老眼光看待中国——在历史上大国崛起必定扩张,他们断定中国必定不会是例外。
前苏联就是一个很好的历史例证,苏联强大了,马不停蹄的进行世界范围内扩张,这是全世界人都知道的事情。
苏联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也是共产党领导的,他们由此得出一个简单的推论,中国必定冲走前苏联的路子,在强盛之后对外进行扩张。
文明的冲突亨廷顿读后感
《读〈文明的冲突亨廷顿〉有感》
小朋友们,我最近读了一本叫《文明的冲突亨廷顿》的书,感受可多啦!
书里说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特点。
我就想到了我们班,有的同学喜欢画画,有的同学喜欢唱歌,这就像不同的文明一样。
还说不同文明之间会有冲突。
我就想到有时候我和小伙伴会因为玩游戏的想法不一样吵架,这可能就是小小的冲突。
但是书里也说,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明。
就像我们要尊重喜欢画画和喜欢唱歌的同学一样。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要多去了解别人,这样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
《读〈文明的冲突亨廷顿〉有感》
小朋友们,我读了《文明的冲突亨廷顿》这本书,想跟你们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书里讲了好多关于文明的事儿。
我觉得文明就像我们每个人的性格一样,都不一样。
比如说,有的地方的人喜欢吃辣,有的地方的人喜欢吃甜,这就是不同的习惯,也可以说是不同的文明。
有时候不同的文明会碰到一起,可能会有点小麻烦。
就像我和弟弟抢玩具,会闹得不开心。
不过书里告诉我们,要学会包容和理解。
就像我后来让着弟弟,我们又一起开心地玩了。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世界很大,有很多不同的文明,我们要友好地对待它们。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从未如此深入地思考过文明之间的关系。
读完之后,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思想的风暴,让我对世界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改变。
亨廷顿在书中提出的观点,既新奇又让人深思。
他说,未来世界的冲突不再是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文明之间的冲突。
这让我开始回想自己所经历和观察到的种种现象。
就拿我生活的小区来说吧。
我们小区算是个小小的“世界缩影”,里面住着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小区里有个小广场,每天傍晚时分,就会热闹起来。
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分成了几拨,一拨是本地的阿姨们,她们跳的舞节奏感强,动作整齐有力;另一拨是从外地搬来的新住户,她们的舞蹈风格则更加柔美和舒缓。
一开始,这两拨人还相安无事,但时间久了,矛盾就渐渐出现了。
本地阿姨们觉得外地阿姨们的音乐太轻柔,没有活力;外地阿姨们则觉得本地阿姨们的音乐太吵闹,影响心情。
这看似小小的分歧,其实背后就隐藏着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
还有小区里的养狗问题。
有些住户喜欢养大狗,觉得威风;而有些住户则喜欢养小狗,觉得可爱好打理。
有一次,一只大狗在小区里乱跑,吓到了一个小朋友。
孩子的家长非常生气,和大狗的主人吵了起来。
大狗的主人觉得自己的狗很温顺,不会伤人;而孩子家长则认为大狗本身就具有威胁性,主人应该看管好。
这场争吵表面上是关于狗的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们对于生活方式和安全观念的不同理解。
再说说小区门口的小吃摊。
有一家卖本地特色小吃的摊位,生意一直不错。
后来,来了一家卖外地美食的摊位,也吸引了不少顾客。
可这两家摊主之间却产生了竞争和摩擦。
本地小吃摊主觉得外地美食抢了自己的生意,对外地摊主的态度不太友好;外地摊主则认为大家各凭本事,没必要针锋相对。
这不仅仅是生意上的竞争,更是不同地域饮食文化在一个小空间里的碰撞。
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小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即使在一个小小的社区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冲突都无处不在。
而放大到整个世界,不同的文明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冲突似乎在所难免。
文明的冲突 与世界经济秩序的重建 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经济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本书对国际关系与国际冲突方面做了独到的见解,冷战之后,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或者某种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共同体,很多政治家和学者立足于政治体系和经济制度的研究,然而塞缪尔亨廷顿却另辟蹊径,从文化的角度去建构一个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了国界关系。
精彩书摘:1、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中国人对其文明的独特性和成就亦有非常清楚的意识。
中国学者因此十分自然地从文明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且把世界看作是一个具有各种不同文明的、而且有时是相互竞争的文明的世界。
因此,据我所知,中国学者对我1993年的文章《文明的冲突?》所作的评论总的来说精深而富有洞见,虽然他们有时也误解了我论证中的政策含义,并对之持相当批评的态度。
为此,我的完整著作现在尤其应与中国读者见面,这样他们便可以了解我对世界政治所作的分析的更全面、更精确和更详尽的版本,而不仅仅是从一篇30页的文章中可能了解的东西。
2、为什么我的文章在世界上引起了这么大的兴趣并刺激了这么多的讨论,为什么我的著作至今已被翻译成22种不同的文字,并具有相应的影响?我认为,答案是,人们正在寻求并迫切地需要一个关于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
冷战期间,人们很容易把全球政治理解为包含了美国及其盟国、苏联及其盟国,以及在其中发生了大量冷战斗争的不结盟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
这些集团之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意识形态来界定的。
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
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
这一模式强调文化在塑造全球政治中的主要作用,它唤起了人们对文化因素的注意,而它长期以来曾一直为西方的国际关系学者所忽视;同时在全世界,人们正在根据文化来重新界定自己的认同。
文明的分析框架因此提供了一个对正在呈现的现实的洞见。
它也提出了一个全世界许多人们认为似乎可能和合意的论点,即: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文明的冲突>读后感》读完《文明的冲突》这本书,我的内心可谓是波澜起伏。
这本书所探讨的主题,让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了新的冲击。
亨廷顿在书中提出的观点,既深刻又引人深思。
他说,在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和文明。
这可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话,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种种现象。
就拿我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说吧。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汇聚一堂。
一开始,大家都带着好奇和友善的笑容,互相交流着。
我碰到了一个来自美国的小伙子,叫杰克。
一开始,我们聊得挺开心,分享着彼此的旅行经历和爱好。
但聊着聊着,当话题转到家庭观念上时,气氛开始变得有点微妙。
杰克认为,成年后就应该独立出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和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个人自由和成长的体现。
而我呢,一直觉得在咱们中国的文化里,家庭的紧密联系是至关重要的。
孝顺父母、和家人相互扶持,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我就跟杰克解释说,在中国,逢年过节一家人团聚那是特别重要的时刻。
长辈们的经验和智慧对晚辈来说是宝贵的财富,家里人遇到困难,大家都会齐心协力一起解决。
杰克听了,皱了皱眉头,不太理解地说:“那这样不会限制个人的发展吗?”我一听,心里也有点着急,试图更详细地说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我跟他讲,在中国,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那种温馨的场面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长辈给晚辈夹菜,那是满满的关爱;晚辈给长辈敬酒,那是深深的敬意。
而且,遇到大事,一家人共同商量,那种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
杰克还是摇着头,说:“我还是觉得应该以个人为中心,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我们两个人观点的不同,而是背后所代表的两种不同文明的差异在碰撞。
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追求自由和独立;而中国文化注重家庭的整体性,强调亲情和互助。
这两种观念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因为我们成长在不同的文明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者:[你的尊称]在当今社会,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从国际关系到文化交流,都充满了各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这一主题,我阅读了一本名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书籍,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和个人理解。
一、文明的冲突:书中提到了文明的冲突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
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多个领域,这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秩序的建立和维护。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事件和现实案例来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如何产生和演变的,以及这些冲突对世界秩序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二、世界秩序的重建:书中还探讨了世界秩序的重建是如何进行的。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但是也伴随着更多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维护世界秩序,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尊重彼此的文明和利益,在共同发展和繁荣的道路上建立起新的秩序和规则。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话和合作来化解矛盾,建立起更加和谐和平的世界秩序。
只有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在总结和回顾这本书的内容时,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话题。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并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是我针对《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和个人观点。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谢谢您的阅读。
[你的尊称]文章内容字数:[不统计]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直是国际政治和社会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更加频繁,世界秩序的构建和重建也变得愈发复杂。
作为今日社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思考这一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
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篇一:文明的冲突读后感】《文明的冲突?》读后感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其核心思想是,冷战结束后,国际舞台上的冲突焦点将不再以意识形态。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强调:在国际政治新的局势里,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是罪普遍的,也不是经济之间,而是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的冲突为最普遍的现象。
一、对“文明”的理解在阅读这本著作的过程中,我先试图理解了文明的定义。
第一,宏观上,文明是野蛮、原始、混沌的对立面,是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程度逐渐提升,并形成的一种积聚的认可与阶段;第二,微观上,文明是一个地区、国度、民族、具有相同信仰的群体,由这些构成并发展为其地区国家的文化、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在历史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文明,如“古希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既表现出了文明的特定性,也表现出了文明的延续性,甚至是可以跨区域。
亨廷顿在其著作中,也时常用文化交替使用,并且没有在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探讨。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对文明的定义为:文明是一个文化实体,是村庄、地区、种族群体、民族、宗教团体,在文化异质性上不同层次中,这些文化实体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
比如,位于意大利南部村庄与位于意大利北部的村庄,它们之间的文化不同,但是却共同信仰着意大利文化,这使得其与德国文化相区别。
同样的道理,欧洲也共享着同样的文化使其与阿拉伯、中国相区分。
而这些共同认同的文化内容包括语言、历史、宗教、风俗、人们的自我认同。
文明可能包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比如中国;也包括民族构成少的国家,比如安圭拉、伯利兹、多米尼克、巴巴多斯、圭亚那等一系列讲英语的加勒比国家。
文明也可能包括好几个国家,比如西方、拉丁美洲、阿拉伯这三个文明;文明也可以只有一个国家构成,比如日本文明。
而文明之间是有着明显的融合与重叠,也可能包括亚文明。
这些文明充满活力,但是也有着繁荣与衰退,有着分裂与融合。
二、“文明冲突论”的主要内容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是站在美国国家利益角度以及国家战略角度提出各个文明之间的冲突将主宰未来世界局势的发展。
《文明的冲突》读书心得
《文明的冲突》读书心得在阅读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这本书后,我的内心深受触动,思绪也随之变得复杂而深沉。
这本书所探讨的主题——文明之间的冲突,不仅在学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于我们理解当今世界的格局和未来的走向,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亨廷顿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或者经济利益,而是文化和文明的差异。
他认为,世界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文明,如西方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等,这些文明之间的差异和碰撞将会是未来国际冲突的主要导火索。
这个观点在一开始让我感到有些惊讶和不解。
在过去的认知中,我们往往更倾向于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去寻找冲突的根源。
然而,随着对书中内容的深入思考,我逐渐开始理解亨廷顿观点的合理性。
文化和文明是一个民族或者群体的精神内核,它们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信仰、行为方式和社会制度。
当不同文明之间的这些核心要素相互碰撞时,产生的冲突往往是深层次的、持久的,并且难以调和。
以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为例,两者在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家庭观念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西方文明强调个人主义、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而伊斯兰文明则更注重集体主义、宗教律法和传统的社会秩序。
这些差异在一些国际事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冲突中,文明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古老而独特的文明之一,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中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经历。
在历史上,中华文明曾经与周边的游牧文明发生过多次冲突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明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和延续性。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中华文明正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和合作,但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冲击和价值观念碰撞的挑战。
亨廷顿的理论也并非没有争议。
有人认为他过分强调了文明之间的冲突,而忽视了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和相互学习的可能性。
《文明的冲突》读书心得(精选五篇)
《文明的冲突》读书心得(精选五篇)第一篇:《文明的冲突》读书心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心得[美]塞缪尔·亨廷顿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亨廷顿在第一部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指出世界在冷战结束后成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由、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可能的非洲文明组成,全球政治也形成多极状态;第二部分“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中,亨廷顿指出,文明之间的均势正在改变,西方的影响在逐渐下降,而非西方,尤其指出了亚洲和伊斯兰的权力和文化正在复兴,自我肯定的能力在不断提高;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亨廷顿指出世界正在以不同文明的界线来划分势力,并且在各文明中处在核心国家或力量;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是本书的核心内容,西方推广普世主义越来越引起非西方国家的反抗,尤其是与伊斯兰和亚洲之间,可能会造成不同文明之间的断层线战争;在第五部分“文明的未来”中,亨廷顿提出美国不能脱离西方,西方依赖美国,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应对非西方的挑战,在多元文明中维护自己的文化。
一、亨廷顿关于普世文明是否存在的阐释全书中亨廷顿不断再强调冷张后的世界史一个多极、多文明的世界,西方的普世主义是行不通的,不管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使非西方国家“西方化”几乎是不可能的。
随着非西方国家独立和经济的发展,他们越来越重视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意识到保持政治上的独立和国际上的话语权与自己所属的文明的力量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即使由于通讯、交通技术不断进步而使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但各自的文化差异却越来越明显和凸显出来,因此,普世文明作为较高层次的文明不会出现。
亨廷顿从普世文明的含义、来源及非西方国家对西方的回应三个方面对普世文明是否存在作了具体阐述。
亨廷顿从奈保尔关于“普世文明”的含义中指出,它暗示“人类在文化圣桑正在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信仰、方向、实践和体制”,亨廷顿分析了这一含义可能报刊的四个方面的含义并对其作了相应地批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还记得当时上公选课《人文地理》,老师曾说过要看一本书写一个读后感之类的,我就选了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本来还在想文明及世界秩序与人文地理有啥关系,可就在前几天,我终于看完了它,才发现这本书之所以被称为著作的原因。
也曾上网查过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才发现原来亨利顿于1933年就在《外交》季刊夏季号上发飙了《文明的冲突》一文,该文号称是来自1947年乔治·凯南《苏联行动的根源》出笼以来,在外交理论界引起反响最强烈、争论最多的文章,立即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而广泛的反响:从华盛顿到北京,从东亚地区到阿拉伯国家,或介绍或评论,或褒扬或针砭,几乎无处不闻回应之声。
随后,他才又出版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并且在《外交》季刊上载文,进一步完善了它的文明冲突论,宣称“西方是独特的,不是普通的”,号召西方团结起来,固守已有的文化传统,尽责用以抗衡现代化的非西方,退则用以巩固美欧战略联盟。
或许是因为习惯了中国人的思维及教育习惯,在刚开始阅读时总觉得有很多地方不太清楚,有很多的专业语言都不明白,比如普式文明、遭遇与冲击、均势与搭车、段层线战争、无所适从……感觉就像是在读西方《资本论》一样。
但后来,都读了几遍也就慢慢明白了点,虽然还没完全懂,但最起码学会了很多。
而事实上,它确实是一本很好的书,首先其见解角度很新颖与系统条理也很清晰,这样,对于像我这样的人呢,读起来,就不会算那种艰涩难懂的书了。
其次,这也是一本推理性和说服力都很强的书,很能表现出亨廷顿教授那种睿智与咄咄逼人的气势。
另外还有就是,在我的认知当中,西方人的逻辑思维与咱国人还是有好多不同的,因为此书本身就是充满推理和论证力的,所以会不知不觉中对西方学者看待问题的角度和逻辑有一定的了解,例如,亨廷顿很习惯于用统计事实或图表来注意论证其观点,这样就显示出西方人偏重于理性思维与数理统计思维的能力,这与中国人的感性思维和混沌思维倾向区别了。
最后,它也给予了我在全球视野中看待问题的方法,那就是现实而又不失简单,而且提出一个假设必须要在未来中验证其效果。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在看书的时候可以客观点,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就像作者一样,很明显他是较喜欢西方,但又不完全偏向西方的学者,在对待西方的态度上,我本人认为,他是处理的比较公正的,起码,比那些资本主义的辩护者友好,比努力在全世界推行西方普世文明的学者友好,他忠于国家,所以忧心国家,所以才提出自己对美国的建议或见解。
爱美国的强烈热情,以至于对中国和伊斯兰世界有明显偏见,甚至攻击,逃出了客观的界限,未免令人有些反感,特别是被攻击的我们。
当然,我认为,政治上,在很多时候和事情上,敌对双方都是尖锋相对的,或者甚至是相互攻击的,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多元政治背景下。
所以作为一个学者的亨廷顿,同时又是一个美国人的他,我们不能期望太多。
或者就像我的这段文字,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但确实这就是我的感受。
况且,先说明,作为一个中国人,爱国的感情,很可能会影响本文的述说的。
不过,浅层的看法,就不必追究那么多了。
同时,我希望自己能学到点国际政治上的不同的见解。
兼容并蓄,从来就是中华文明的特点。
我们应该在保证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前提下,允许各种言语的存在,并同时坚决杜绝反国家的言语。
在这本书中,亨利顿看到了的世界文明是由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教文明、斯拉夫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非洲文明组成的。
每种文明都有其自己的独特性,而非普式的。
正是因为文明之间的独特性,才会有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正是造成世界不稳定的罪魁祸首。
而且他认为,要想消除这种不稳定的状态,重建世界和谐的秩序,就得让各种文明和睦相处,然后各文明核心国就要遵循三个原则:一、尽量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二、互相协商遏制和休止彼此文明的断层战争;三、努力探寻并扩展与其他文明在价值观、惯例和习俗方面单色共性,学会如何在复杂的多文明的世界内共存。
在一定的基础上,亨利顿能够透过复杂的世界局势,对实际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可我也不得不说,他在这本书中所作出的结论我是很不敢苟同的。
首先,我明白他作为一个美国人,看问题的出发点肯定逃不出他的美国立场,会不自然的将所有问题都用美国人的尺度去衡量的,无法站在世界的高度去俯视众文明。
也因此在本书中,他的思想仍然是存在着西方中心论的思想,他只看到了别的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挑战,而未看到西方文明对其他文明的渗透。
比如对于美国国内不断抛出的“中国威胁论”,他们只要看到了中国政府在管理上稍微有所动作,就会大呼中国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而当美国这个超级大国长期以世界警察自居,对世界事务指手画脚,并对中国的内务妄加评论,特别是在对台立场上,长期压制中国,这时候额他们为什么就看不到“文明的冲突”了呢?这样的明摆着的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的行为就可以忽略不计吗?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抛开旧有的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等因素,从不同国家所属文明差异的角度,诠释了作者对冷战后世界各国在各种冲突中所扮演角色原因的分析,探讨了以文明为决定性要素的世界新秩序在重建过程中的种种可能走向。
在我看来,该书对现今世界各种文明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对读者有重大参考价值,但其过分强调文明的差异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而忽视了同一文明内部时时存在的剧烈冲突,有以偏概全之嫌,无法解释很多现实中的国际冲突。
如按照作者的划分,同属非洲文明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之间近年来就冲突、战乱不断;同属伊斯兰文明而民族成分迥然的伊朗和阿拉伯国家关系也非常一般,伊朗还曾和属于阿拉伯国家的伊拉克进行过著名的“两伊战争”;另外,同属华夏文明的中国和越南近年来也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鲜有步调一致之时。
对于不同国家来说,相同的文明只可能使其拥有较为类似的社会模式和结构,以及相同或相似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但并不能保证会有相同的利益和政策选择。
因为当今世界主要还是以国家而非文明或宗教信仰为基本单位和实体而存在的,国家也都还是各国统治阶级手中的暴力机器,各国政府强而有力,国境线上壁垒分明。
是否符合各国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才是决定该国在国际事务和冲突中扮演何种角色,实施何种政策的基础和关键。
由于地缘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或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情感纠葛,同一文明内部的不同国家也很有可能在国家利益方面陷入严重对立中,如中国和越南。
历史上越南曾长期被中国征服和统治,受中华文明影响极大,在西方文明眼中二者具有文明特质上的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被亨廷顿归入同一“中华文明”体系中。
实际上两国是否属于同一文明是很值得商榷的,而现实是越南民族和中华民族没有真正融合,越南人也将被中国统治的漫长时期视作民族的耻辱,对中国一直怀有敌视和戒备的心理,五六十年代两国曾因同属社会主义阵营和要对付共同的敌人美国而拥有了短暂的蜜月期,然而中苏关系的恶化使得绑在苏联战车上的越南很快与中国分道扬镳,后来的中越边境战争则是双方冲突的高潮。
近年来,由于涉及到巨大的经济利益,加上政治、军事方面的考量,两国又在南海诸岛问题上针锋相对,我国民众对越南骂声一片,越南国内更多次举行反华游行,仇华氛围浓厚,越南政府甚至要把老对手美国请回来,助自己遏制中国。
这充分印证了那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人大多是比较自私的,国家更是相当自私和现实的,处于所谓同一文明内的不同国家,只有其共同利益大到足以抵消甚至超越彼此间的经济、政治摩擦时,这些国家才可能以同一文明拥有者的姿态在国际事务中携手合作,共同进退。
而相同或相似文明所带来的些许亲和力和认同感通常并不是这些共同利益的源泉,在面对双方的实质性利益冲突时它们往往一钱不值。
因此,亨廷顿以比较空泛的“文明”、“宗教”等概念来作为划分世界势力版图和确定世界新秩序的基本要素是典型的以偏概全,把问题简单化、理想化和片面化了。
相同的文明不能保证相同的利益,不同的文明也不代表利益一定不同。
亨廷顿的理论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国家”、“国家利益”、“民族感情”这些重要字眼,而专注于相对虚无的“文明“”和“宗教”概念,只能较好地解释当今西方世界和伊斯兰世界之间的冲突,对更多正在发生的同一文明内部冲突的解释无能为力。
另外,所谓中华文明,其现状究竟如何,以后该向何处去,也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
该书中将中国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国家,或者说领导国家,卫星国或地区则包括台湾地区、港澳地区、新加坡、南韩、越南等。
中华文明也称华夏文明,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文明的源泉,推崇仁义礼智信。
华夏二字在现实中的实体展示就是服饰、礼仪、经典。
华夏文明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在一起的实体。
反观如今的国人,炎黄血统和中华疆界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我们在诗书礼仪等文化和精神层次方面出了大问题。
大街上你随便拉住几个行人,问他有关中华文明的诗书礼仪方面的问题,十人中能有一人答出就相当不容易了。
毋庸讳言,我本人对此也是知之甚少,学习了也难有实践的机会和环境。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大范围缺失,使得我们在承担起亨廷顿所谓的“中华文明核心国家”的角色和责任上多少会显得底气不足。
不错,我们大陆中国人是继承了最纯正的华夏血统和中华疆界,但我们在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恐怕还不如台湾地区、港澳地区、新加坡及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具体原因涉及太多政治,加之认识也不很成熟,就不谈了。
我认为,中国要真正在“大中华文明圈”中扮演核心国家和领导人的角色,目前硬实力已不是主要问题,软实力才是关键。
光靠高呼“炎黄子孙”、“血浓于水”是难以形成真正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我们需要重拾优秀中国传统文化。
国人一向喜欢走极端,或者全盘否定,或者全盘接受,可说是又骄又躁。
当然现在已经好多了,党中央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越来越稳重、成熟。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上,我们曾经选择了全盘否定,结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现今社会上已出现了国学热,这是个好现象,但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鼓励更多的人热爱和学习国学的精华,又要批判继承,选择继承,身体力行,戒骄戒躁,努力使国学精华真正通入我们的精神、血液和灵魂中。
到那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真正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