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观下的师生关系

合集下载

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一、引言幸福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幸福为宗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情感和意志品质。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班主任作为学生身边最亲近的人,承载着对学生的精神引领、品德培养和情感关怀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在幸福教育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二、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幸福教育理念下,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是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班主任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以亲和力和同理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注重情感教育幸福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也应注重情感教育。

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情感态度和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尊重、包容、理解和关爱他人。

班主任也要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温暖,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和幸福感。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幸福教育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也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树立追求知识、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

班主任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情境教学和生活教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实现自我幸福。

五、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在幸福教育理念下,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挑战,教会他们在成长中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班主任可以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勇气,培养应对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智慧,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实现自我幸福。

幸福教育理念学校和谐发展

幸福教育理念学校和谐发展

幸福教育理念与学校和谐发展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办学实践的内在动力。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只有拥有先进教育理念,才会有清晰有力的改革思路,也才会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出路。

”因此,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首先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引导。

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思维,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才能引领学校持续健康和谐地发展。

当前,幸福教育理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追求幸福既是人的权利,也是人的天赋,越来越多的人们把追求幸福看作是人生最理想的目标。

一、幸福教育的提出幸福教育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在我国出现是在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叫兽1999年发表的论文《幸福教育论》这篇文章中。

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刘次林教授的《幸福教育论》一书则对幸福教育理论作了详细而精辟的阐述。

到2007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上,把“教育与幸福”作为研讨的主题,引起了全国更多学者对幸福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理性思考。

二、幸福教育的内涵幸福教育既不是一种口号,也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追求和教育思想。

幸福教育观认为,教育就应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感悟和提高。

虽然幸福与快乐都是人的主观感受,但幸福不等同与快乐,快乐是被动的,与外界刺激有关,当这种刺激消失后,快乐的持续时间就很短;而幸福却是稳定的感受,与主体的价值观有关。

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让师生持续地感受幸福,体验幸福。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这说明,一方面,教育是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学生正在接受的教育起过程本身应该是幸福的过程。

另外,教育过程的幸福既包括学生的幸福,也包括教师的幸福。

学生和教师的幸福应该是达到外在幸福和内在幸福的统一。

论幸福教育理念下的高职班主任工作

论幸福教育理念下的高职班主任工作

论幸福教育理念下的高职班主任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幸福教育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幸福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高职院校,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和引路人,班主任在实践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幸福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出发,探讨高职班主任在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幸福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幸福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幸福教育理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个体的发展。

幸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重视个体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个体价值和人生意义,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找到自己的幸福。

2. 关注身心健康。

幸福教育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

3. 强调社会责任。

幸福教育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操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4. 促进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幸福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生活智慧和生活幸福感。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幸福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生意义,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种理念的提出,对于高职院校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职班主任在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工作内容和方法1.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较多来自农村和城市的贫困家庭,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各不相同,班主任需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特长,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幸福。

1. 心理辅导与个性发展。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目标,帮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幸福。

2. 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指导。

提升学生幸福感的路径

提升学生幸福感的路径

提升学生幸福感的路径
幸福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对于学生来说,幸福感的提升更是至关重要。

因为只有在幸福的状态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呢?以下是几个路径。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教师也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理解。

2. 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幸福感也有很大的影响。

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同时,教师也应该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支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业。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学生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尊重。

4.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
种社交活动,让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

同时,教师也应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5.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教师也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提升学生幸福感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只有让学生在幸福的状态下学习和成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幸福课堂教案设计

幸福课堂教案设计

幸福课堂教案设计一、第一章:幸福课堂的理念与目标1. 教学目标:理解幸福课堂的理念明确幸福课堂的目标认识到幸福课堂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2. 教学内容:幸福课堂的定义与内涵幸福课堂的理念与原则幸福课堂的目标与效果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幸福课堂的理念与目标讨论法:分组讨论幸福课堂的实际应用与重要性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理念的理解与应用二、第二章:幸福课堂的营造与实践1. 教学目标:学习幸福课堂的营造方法掌握幸福课堂的实践技巧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2. 教学内容:幸福课堂的营造方法:师生互动、环境布置、教学策略等幸福课堂的实践技巧:鼓励与支持、关注学生需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幸福课堂的营造与实践方法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体验幸福课堂的营造与实践技巧4. 教学评估:小组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营造与实践的掌握程度三、第三章:幸福课堂中的师生关系1. 教学目标:理解幸福课堂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习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2. 教学内容:幸福课堂中师生关系的特点与重要性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倾听、尊重、关心、鼓励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幸福课堂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与方法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扮演师生,实践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4. 教学评估:小组角色扮演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中师生关系的理解与应用四、第四章:幸福课堂中的教学策略1. 教学目标:学习幸福课堂中的教学策略掌握教学策略的应用技巧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2. 教学内容:幸福课堂中的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分组合作、情境教学等教学策略的应用技巧: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如何实施和调整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幸福课堂中的教学策略与应用技巧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体验不同教学策略的应用4. 教学评估:小组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中教学策略的理解与应用五、第五章:幸福课堂的评估与反馈1. 教学目标:理解幸福课堂评估的重要性学习幸福课堂评估的方法与技巧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2. 教学内容:幸福课堂评估的定义与重要性幸福课堂评估的方法与技巧: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幸福课堂评估的定义与重要性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体验幸福课堂评估的方法与技巧小组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评估的理解与应用六、第六章:幸福课堂中的学生心理健康1. 教学目标:理解学生心理健康在幸福课堂中的重要性学习识别和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能够营造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课堂环境2. 教学内容: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幸福课堂中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及识别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如正面沟通、情感支持、心理辅导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识别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讨论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与应用七、第七章:幸福课堂中的家校合作1. 教学目标:理解家校合作在幸福课堂中的重要性学习建立有效家校合作的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家校合作的概念与意义幸福课堂中家校合作的方式:如定期沟通、家长参与、共同教育等家校合作中的沟通技巧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校合作的基本概念和方式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扮演教师和家长,实践家校合作的沟通技巧4.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中家校合作的理解与应用八、第八章:幸福课堂中的多元智能教学1. 教学目标:理解多元智能理论在幸福课堂中的应用学习多元智能教学的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2. 教学内容: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幸福课堂中多元智能教学的策略:如个性化教学、多样化评价等多元智能教学案例分析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多元智能教学的实际案例,讨论其有效性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中多元智能教学的理解与应用九、第九章:幸福课堂中的创新教育1. 教学目标:理解创新教育在幸福课堂中的重要性学习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2. 教学内容:创新教育的概念与意义幸福课堂中创新教育的实践:如问题驱动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与技巧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创新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方法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体验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4. 教学评估:小组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中创新教育的理解与应用十、第十章:幸福课堂的持续发展与反思1. 教学目标:理解幸福课堂的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幸福课堂的反思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2. 教学内容:幸福课堂的持续发展:如何保持教学热情、提升教学质量等幸福课堂的反思方法:如教学日志、教学反馈、教学研究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幸福课堂的持续发展与反思方法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体验教学反思的过程4. 教学评估:小组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持续发展与反思的理解与应用十一、第十一章:幸福课堂与学生的全面发展1. 教学目标:理解幸福课堂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情感、社交和道德发展的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2. 教学内容:学生全面发展的概念与重要性幸福课堂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如跨学科教学、素质教育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生全面发展的概念与重要性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4. 教学评估:小组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中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解与应用十二、第十二章:幸福课堂中的环境教育1. 教学目标:理解环境教育在幸福课堂中的重要性学习环境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2. 教学内容:环境教育的概念与意义幸福课堂中环境教育的实践:如绿色环保活动、可持续发展教育等环境教育的教学策略与技巧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方法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体验环境教育的教学策略4. 教学评估:小组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中环境教育的理解与应用十三、第十三章:幸福课堂中的文化多样性1. 教学目标:理解文化多样性在幸福课堂中的重要性学习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2. 教学内容:文化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幸福课堂中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策略:如多元文化教育、包容性教学等文化多样性教育的教学策略与技巧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尊重方法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体验文化多样性教育的教学策略4. 教学评估:小组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中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应用十四、第十四章:幸福课堂在特殊需求教育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理解特殊需求教育在幸福课堂中的重要性学习如何适应和包容特殊需求学生的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2. 教学内容:特殊需求教育的概念与意义幸福课堂中适应特殊需求学生的策略:如个性化教学、辅助技术等特殊需求教育的教学策略与技巧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特殊需求教育的概念和适应方法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体验特殊需求教育的教学策略4. 教学评估:小组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中特殊需求教育的理解与应用十五、第十五章:幸福课堂的评估与未来展望1. 教学目标:理解幸福课堂评估的重要性学习幸福课堂评估的方法与技巧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2. 教学内容:幸福课堂评估的定义与重要性幸福课堂评估的方法与技巧: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幸福课堂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幸福课堂评估的定义与重要性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体验幸福课堂评估的方法与技巧讨论法:讨论幸福课堂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4. 教学评估:小组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评估的理解与应用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幸福课堂未来展望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幸福课堂的理念与目标:理解幸福课堂的定义、内涵以及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建设和谐校园,提高师生幸福感

建设和谐校园,提高师生幸福感

建设和谐校园,提高师生幸福感2023年,中国教育事业持续创新,逐步实现了建设和谐校园,提高师生幸福感的目标。

在全国范围内,各级学校不断加强管理,优化教学环境,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让师生拥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首先,学校重视师生情感互动,搭建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学校为师生之间开辟了更多的交流平台,通过拓展校内外社交圈子的方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如,学校计划定期举行师生座谈会,鼓励师生畅所欲言,促进沟通交流,为不同学科的教师、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合适的交流平台。

此外,学校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关注和指导,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并在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辅导方面加大力度,提高学生的情商与智商。

其次,学校积极推动教育创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造更具有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学校越来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提高学习动力和兴趣。

教师们也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例如,学校推行全班教学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授课模式,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学习中发挥自我表达能力,并与他人互助,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学校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并通过引入各种运动和娱乐设施,为师生提供更多品质生活的机会。

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让孩子们学以致用,边玩边学,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和创造潜能,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同时,学校继续加强道德、公德、文明、法制素养教育,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规范,促进思想文明和道德风尚形成。

最后,学校全面落实安全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学校不断加强学校设施和安全管理水平,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全面提高校园安全保卫能力。

一方面,学校加大校园保卫力度,保障在校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学校还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保卫系统和网络攻防实验室,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控和防范,保证学生在互联网上的安全和健康.总的来说,建设和谐校园,提高师生幸福感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家庭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小学幸福教育的内涵及开展方法探究

小学幸福教育的内涵及开展方法探究

小学幸福教育的内涵及开展方法探究幸福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幸福感受和成长,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快乐幸福的心态和能力。

小学幸福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使他们有能力应对困难和挫折,维护心理健康。

2. 家庭教育: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育人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人际关系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家庭关系,增强社交能力。

4. 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未来的生活目标,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动力。

5. 创新能力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供创新教育环境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1. 幸福感知教育:通过开展类似于幸福感知训练的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幸福感受和他人的幸福感受,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快乐体验。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授学生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

3. 家庭教育工作坊:组织家长参加家庭教育工作坊,进行亲子沟通、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和交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4. 学生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拓宽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 情绪管理技巧培训:为学生提供情绪管理的培训,教授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帮助学生有效地处理情绪问题。

6. 课外辅导服务:提供课业辅导和学习指导,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支持和帮助,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小学幸福教育的内涵丰富多样,方法灵活多样,旨在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受和全面发展。

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以及创新能力,为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基础。

如何做有幸福感的教师

如何做有幸福感的教师

如何做有幸福感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拥有幸福感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成就至关重要。

幸福感不只是简单地依赖于工资水平和职位晋升,它来自于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的热爱以及对自我成长的不断追求。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您成为有幸福感的教师的方法:1.热爱教学工作:成为一名教师需要热爱教学工作本身。

热爱教学会让您对每一堂课都充满激情和动力,愿意为学生付出额外的努力。

寻找教学中的乐趣并与学生分享,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增加教师的满足感。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创造幸福教室环境的关键。

尊重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问题,用鼓励和支持的方式与他们互动。

建立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使学生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并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3.持续专业发展:教师应该不断追求自我发展和进步。

参加培训课程、研讨会和教育相关的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并分享经验和教学方法。

了解最新的教学技术和教育研究成果,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不断学习和成长将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和职业满足感。

4.与同事合作:与其他教师合作是提高教师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享教学资源、交流教学经验和课程设想,互相支持和鼓励。

合作和共享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也能够从其他人的经验中获益,提高教学质量。

5.关注自身健康和平衡:教师在工作中往往会面临压力和挑战,因此关注自身健康和心理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锻炼都是保持健康的方式。

同时,学会放松和放下工作压力,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培养其他兴趣爱好,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提高幸福感。

6.积极反思和调整:教师应该保持积极的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收集反馈和意见,找到改进教学的方法。

同时,认识到教学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制定解决方案来克服它们。

持续的改进将增强教师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总而言之,做有幸福感的教师并不仅仅依赖于薪水和职位晋升。

浅谈“幸福教育”

浅谈“幸福教育”

浅谈“幸福教育”浅谈幸福教育从教育发展来看,教育是沿着两条线进行的:一条线指的是以培养人才为教育目的,教育为政治服务;另一条线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教育目的。

无论教育是以“个人”还是“社会”抑或兼顾社会与个人需要,试图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通过教育协调起来从而实现幸福教育。

何谓“幸福教育”呢?有人说过:“真正的幸福教育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教育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

”幸福的教育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就是说,幸福的教育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的教育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的;幸福教育就是以培育人的情感为目的的教育,是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有幸福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但是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学生幸福的关照,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常常总是痛苦和心灵的扭曲。

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幸福教育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幸福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但它是核心的目的,教育活动的其他目的要围绕“为了幸福”这一核心目的来安排,其他目的是帮助学生间接实现幸福的手段和工具。

幸福作为教育目的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复兴那种完整意义上的、知识情感交流共在的教育教学活动。

幸福教育不是直接、纯真的教育,它是在日常的黉舍糊口中通过对学生的“理解”、“关怀”、“育德”,并引导学生通过“进修”而实现。

其中,进修活动是教育帮助学生达成幸福的首要方式,是幸福教育的核心环节。

教育幸福感是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交往中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由双方在认知和情感的双向交往中激发的。

其中民主与尊重是教师必备的人格特征,是幸福教育的基础;关注与激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特征,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审美与道德是教学方法和氛围的特征,是师生幸福感的直观体验;自由与创造是教育的思维特征,是幸福教育追求的理想状态,成功与发展是幸福教育的最终目标。

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目标已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转变为全面素质的提高。

而幸福教育则是针对学生的心灵、情感、价值观等进行培养和磨练,以实现学生幸福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贯彻落实幸福教育理念,从而开展一系列德育工作。

一、营造和谐班级氛围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场所,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

班主任要创造一个和谐、温馨、充满活力的班级氛围,营造一个家庭般的感觉。

首先要关注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优劣势,针对各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让每个孩子都感到受关注、被尊重、被理解。

其次,在班级中要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之间积极交流、相互尊重。

同时,要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决策,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注重启发和引导幸福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班主任工作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

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具体来说,我们要开展一系列主题班会、心理辅导和读书分享活动,通过讲授道德、伦理、社会公德等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故事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在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德育活动传统的德育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我们必须创新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比如在情感教育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亲子活动、同学关系调研表、班级歌曲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在实践教育方面,我们可以组织义工服务、地球一小时行动、环保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锻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四、持续评价和反思班主任德育工作离不开评价和反思的环节。

我们要不断地对所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进行评估,包括活动成效、学生表现、家长反馈等方面。

师生共创教育幸福演讲

师生共创教育幸福演讲

师生共创教育幸福演讲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于师生共创教育幸福的理解。

教育是一种神圣的使命,教育者是种子,学生是花朵。

在这个共创的过程中,老师是我们的指引者和启迪者,而我们学生则是老师的希望和寄托。

只有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才能让教育之花绽放出幸福的芬芳。

首先,师生共创教育幸福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的基础,它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成败。

教师应该以平等、尊重、关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

同时,学生也要尊重老师,相信老师的指导和教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只有当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打破师长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真正实现师生共创教育幸福。

其次,师生共创教育幸福需要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热爱学习、追求卓越。

他们不仅要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而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努力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

再次,师生共创教育幸福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也要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争取在学习和发展中取得较大的突破。

最后,师生共创教育幸福需要互助合作和共同进步。

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学生也要相互鼓励和帮助,共同进步。

只有当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论幸福教育理念下的高职班主任工作

论幸福教育理念下的高职班主任工作

论幸福教育理念下的高职班主任工作1. 引言1.1 幸福教育理念的影响幸福教育理念是一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的教育理念。

在这种理念下,教育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和提高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综合素质。

幸福教育理念的影响在高职班主任工作中凸显出来,高职班主任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幸福教育理念的倡导,使得高职班主任工作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管理班级,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

通过落实幸福教育理念,高职班主任可以更好地引领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助力学生实现自身幸福与成长。

在幸福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高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凸显,未来的高职班主任工作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幸福感和个人发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实现。

1.2 高职班主任的角色高职班主任是学校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员,他们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心灵导师。

高职班主任在幸福教育理念下的角色更加凸显,他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高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舵手的角色,懂得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目标、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除了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指导者,高职班主任还是促进学生与家庭、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

他们要与家长、其他教师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紧密联系。

高职班主任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的需求,也要能够有效地传递学校的管理要求和教育理念。

高职班主任的角色是多方位的,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又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健康发展。

在幸福教育理念下,高职班主任更应该承担起引领学生走向幸福人生的责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启蒙者和引路人。

2. 正文2.1 高职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高职班主任需要负责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包括学生考勤、课堂纪律管理、学生奖惩等工作。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盛开幸福教育之花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盛开幸福教育之花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盛开幸福教育之花作者:郭双凤来源:《知识文库》2016年第04期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英语教学;也为学生学好英语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确立教师的地位,定位教师的角色。

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突破口。

学生的“抱团”心理,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大家知道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毋庸置疑,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一、确立教师的地位,定位教师的角色,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当前小学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思维陈旧的现象,好多教师在自我角色认识上还没有积极转变观念,依旧把自己看作是“家长”、“保姆”,认为:教师班级管理的最大任务就是保证学生不出事;追求分数与考试及格率。

在人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只用尊严、死板的“管”去要求学生,很容易造成逆反心理的产生,越管越难管,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英语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语言的社会性,教师要以平等之心来对待学生。

首先要把他们看成有思想、重感情的人,再以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参与教学,实现师生互动,洞察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意见,把握他们的动态,时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要对学生付出真心,用真情打动他们;不居高临下,不发号施令;形成真正合作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陶冶他们的性情,塑造健全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形成百花齐放的景象。

这样才会让所有学生学有所长。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突破口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要想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不要求他们追求唯一的答案。

幸福教育课堂建设心得体会

幸福教育课堂建设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

幸福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幸福感,培养具有幸福感的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到幸福教育课堂建设中,深感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下是我对幸福教育课堂建设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幸福感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往往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幸福教育课堂建设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幸福感。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2. 注重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幸福感。

3. 创设良好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幸福感。

二、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幸福教育课堂建设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我对优化教学方式的一些思考:1. 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2. 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注重实践环节。

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创设情境教学。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幸福教育课堂建设要求教师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

以下是我对加强师生互动的一些体会:1. 倾听学生心声。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拥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拥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拥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摘要】教师的幸福感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幸福的教师能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幸福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重视教师的幸福感可以培养出更幸福的学生。

只有拥有幸福的教师,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走向幸福的人生道路。

教师的幸福感不仅影响着教学质量,更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重视教师的幸福感是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教师幸福感、学生成长、正能量、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教学质量、榜样、重要性、幸福的学生1. 引言1.1 教师的幸福感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幸福感是培养幸福学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拥有幸福感的教师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的幸福感能够传递正能量。

幸福的教师会展现出乐观向上的态度,激励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这种正能量的传递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勇气和抗压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幸福的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幸福感会影响到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幸福的教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幸福的教师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幸福感能够让他们更加关心和体贴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关系。

在这样的关系中,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更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1.2 教师的幸福感与学生成长的关系教师的幸福感与学生成长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幸福的教师往往能够传递积极的情绪和态度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力。

幸福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更加耐心、关爱和包容,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升学习表现。

提升教师幸福力心得体会

提升教师幸福力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还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我逐渐认识到提升教师幸福力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过去,我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培养。

如今,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我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活动,我感受到了教育的乐趣,从而提升了自身的幸福感。

二、关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关爱学生是教师幸福力的源泉。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个性。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在我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他们的闪光点,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这种互动让我更加珍惜教师这份职业,提高了我的幸福指数。

三、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我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阅读教育书籍、参加培训、听课交流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当我看到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取得进步时,我深感自豪,这种成就感让我更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

四、学会调整心态,释放压力教师工作压力大,要学会调整心态,释放压力。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要学会倾诉,与同事、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我遇到困惑时,我会向同事请教,寻求帮助。

这种互助精神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同事相处的时光。

五、注重自我成长,追求精神富足教师幸福力的提升离不开自我成长。

我们要注重精神富足,追求内心的平静。

在业余时间,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阅读、运动、旅行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我们放松身心,提升幸福感。

当我沉浸在阅读的海洋中,感受着文字的魅力时,我体会到了教师幸福力的真谛。

实施“幸福教育” 促进学校发展

实施“幸福教育” 促进学校发展

实施“幸福教育” 促进学校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其中“幸福教育”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幸福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实施“幸福教育”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幸福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幸福教育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实施幸福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幸福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幸福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使学生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具备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幸福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在社会中更加自信、独立和积极向上。

幸福教育强调个体的整体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养成,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成长。

幸福教育的意义在于,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预防和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提高学生的生活幸福感和幸福指数。

幸福教育也有利于学校的改进和发展,促进学校的和谐稳定、教书育人的有效进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凝心力,提高学校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影响力。

二、幸福教育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幸福教育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使其在学业、生活和情感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在幸福教育的熏陶下,更愿意和善于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

2.提高学校整体素质学校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实施幸福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素质。

学生在幸福教育的熏陶下,更加关注他人和社会,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校的发展更加和谐有序。

学校所有成员在幸福教育的影响下,更愿意合作,共同推动学校事业向前发展,为学校的卓越发展夯实基础。

3.增强学校凝聚力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幸福教育使学校成员更加关注他人的幸福,形成社区共建的氛围。

教师教育与学生幸福

教师教育与学生幸福

教师教育与学生幸福在现代社会中,教师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优秀教师的一种手段,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果和发展潜力的开发。

因此,教师教育对于学生的幸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师教育与学生幸福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的影响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幸福有着直接的影响。

教师教育应该培养和塑造教师的正确教育观念,使其能够真正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成长,真正实现幸福的教育目标。

二、教学方法和教育环境的塑造其次,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幸福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优秀的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体验式学习等,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知识。

此外,舒适、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也是学生幸福的重要保障。

只有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生才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关怀,实现自我价值的发现和实现。

三、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关系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特殊重要性,也是教师教育的关键部分。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领者,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感受到安全、信任和鼓励,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享受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四、教师的自我成长与学生幸福教师的自我成长对于学生的幸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教育应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机会,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

只有具备了优秀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实现幸福的学习和成长。

五、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教师教育应该追求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

专业化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各种教学挑战和问题。

而个性化则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力。

只有教师教育能够兼顾专业化和个性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幸福发展。

六、教师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是提高学生幸福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福教育观下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一种特殊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目标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往活动而形成的多层次多性质的关系体系。

师生是教育活动价值、生命意义的体现。

而生命要追求幸福生活,教育在引导着生命追求幸福时,师生关系是影响生命个体追求幸福的必要条件。

从学生角度出发,教师的以身传教是学生理解幸福追求幸福的一个重要渠道。

学生体验幸福的感受来源于教师对幸福教育的理解。

构建一种在幸福教育观下的师生关系,对师生追求幸福生活是有很大意义的。

一、对幸福教育的解读1.幸福与教育关系当人们听到别人在对自己说“你真的很幸福啊!”的时候,你是否想过,除了内心那种愉悦心情外,是否会想到幸福到底是什么,什么是幸福?幸福在王海明(2008)的《新伦理学》一书上的解释是:幸福是人生重大的快乐,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

两个字眼:人生、重大,这就是快乐和幸福的区别所在。

幸福在心理学上是一种情感,可以用开心、悲伤等等字眼去形容。

幸福是人一生的追求,因此研究幸福在教育领域的贡献逐渐被重视起来,因为这是关系到人是否能幸福的一件重大事情。

什么是幸福教育?要理解幸福教育,就要理解幸福与教育的关系,只有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幸福教育的内涵。

对于幸福与教育的关系,有学者在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得出几种理论:幸福是教育终极目的论;教育过程幸福论;幸福与教育合乎道德论。

[1]在几种理论论述中,有两种是最有影响力的。

一种是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大多数学者将幸福视为人的最基本需求,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是一种应然追求,人的生活应以幸福为目的,教育目的应该真正回到人的情感感受上,教育应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情感感受为目的,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全面发展的人。

另一种是教育过程幸福论,传统教育过度关注学生的结果幸福,也使许多家长、教师认为只有学到知识,取得好成绩,到最后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上好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结果导致了学生教育过程幸福感的缺失。

教育过程幸福论认为教育过程本身是幸福的,教育过程使学生真正达到自我实现,自我体验的幸福过程。

自从教育诞生以来,就成为人类所有活动中最具有人文性的一种,而教育要引导生命走向幸福。

幸福教育是一个目的论,又是一个方法论,鉴于这种理念,师生关系建立在幸福基础上,让师生在最大限度真切感受到幸福,在幸福中获得教育。

2.诺丁斯幸福教育观诺丁斯在她的《幸福与教育》一书中阐述幸福教育思想,她认为学校的学术目的主导一切,教师在灌输,在填鸭,但却很少想过,是否应该提供体贴与关爱。

[2]由于学校教育中受多种利益诱惑,使得师生关系远离正常的教与学活动的关系,导致学生的幸福感的缺失。

所以她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更为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学生懂得幸福的神奇和复杂性,引导学生不断考问幸福,负起探索美好未来的责任。

诺丁斯以关怀伦理学作为理论基础,以学生幸福为主线,强调学生幸福有赖于学校幸福教育的实施,师生之间对幸福的理解和体验。

3.幸福教育的内涵诺丁斯的幸福教育观是以学生为主线出发的,主要看学生是否学到知识是否体验到幸福。

“幸福教育”在当今也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教师有待教,学生有待学的情感内容,这样的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二是把幸福当做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做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的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

[3]这两种对幸福教育的理解,一种是把幸福完完全全作为一种知识,在书本用字眼能够显示的,那就是灌输。

一种是教育本身就是幸福的,教师与学生可以在当中幸福地教与学。

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的内容,幸福的教育。

至少这两种“幸福教育”的着眼点是不同的。

师生关系是一种用心去交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在一种只存在灌输、填鸭的课堂或者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能幸福吗?只有在幸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促使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只有这种双方情感都互动的教育才能让师生之间获得感受幸福的真谛。

幸福教育就是要将教育的目的回归到人自身的情感上,使教育造福于人。

所谓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

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幸福能力表现为发现、创造幸福和享用幸福的能力,也只有当这种能力变成了学生内在素质,他的幸福才是自由和终身的,教育也才是成功的。

幸福能力是沟通教育中的幸福与教育外的幸福的桥梁,是传达教育意义,联系教育与生活的纽带。

[4]幸福也是一种能力,是感谢生命给予,过好当下生活的能力,是感受快乐,抵制不良情绪的能力,是不断反省自己,完善自我的能力,是调节身心平衡,调节人与社会平衡的能力。

既然是一种能力,也是要培养的,幸福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幸福、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在这种教育目的任务的引导下,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更要以幸福为基调,让学生完全沉浸在幸福的气氛当中,愉快地学习,幸福地学习。

幸福教育要关注生命,走进生活,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是这样定义的:每个人所意味着实现的生活。

人的每种生活能力都意味着一种可能生活,幸福教育要走进生活,教师与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共创共享幸福,创造可能的生活,幸福教育要成为学生当下生活的一部分,要成为教师当下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成为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理想支持。

幸福教育就在于培养一个幸福的人,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还是整个教育系统,通过教育能够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能够感受自己生活的价值,能够丰富自己的精神和灵魂。

二、幸福与师生关系人际关系不仅是人与人之间身体碰触的关系,更是一种互相交心的关系,如果是相互和谐就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否则彼此之间就会产生敌意、冷漠和孤独。

它也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心在打交道,也决定了其生活空间和幸福额度,幸福是每个人都需要追求的,并且幸福的获得不是孤立的,而是依赖于其所生活的环境以及其身边的人。

“每个人都需要幸福,而每个人的幸福都需要他人的存在,如果没有他人,我就无法给予他人爱情或友谊,如果没有他人作为受益者或受众,我所从事的任何创造性事业将变得毫无意义。

”[5]教师与学生是互相存在的,并且“教师”与“学生”这两个社会角色,都是因为彼此存在而存在,都需要对方的需要才能追求幸福。

用心想一想,教师与学生都是幸福的追寻者,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追寻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份幸福呢?作为不同身份的教师与学生,幸福教育是他们创造、追寻幸福的有利条件,让学生在幸福教育的师生关系相处下更好达到自我实现,自我调适;让教师在幸福教育的师生关系下更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一书中也说道:人际关系中,幸福公理是保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幸福原理所处理的首先就是每个人与自己的关系问题,即如何善待自己的问题。

费尔巴哈也说过:“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为了寻求幸福。

”[6]如何善待自己,如何才能使自己幸福,就像一句老话说的:要使自己获得幸福,就要先让别人获得幸福。

人之初,性本善,伦理学是道德的哲学,而道德的目的是使人至善,伦理学有一个公理是幸福公理,可见一个人达到了道德的高度,也就达到了幸福的彼岸。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成为幸福之人,就是至善之人,师生关系是教育目的达成与否的一个中介,也关系到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利益成分至少是不多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利益”那就是都需要追求自己的幸福。

幸福教育是师生获得幸福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幸福教育下的师生关系的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7]幸福教育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既作为独立的完整的人,又作为合作者,共享共创者所形成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和谐的亲密关系。

学生在教育交往中感受到人格的尊重,体现出自主,张扬着个性,体验着人生的价值和最初的人生幸福,进而发展到自由的个性,形成健康的人格。

教师在与丰富多彩的生命的交往中,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可敬,体验到自己的工作价值。

幸福教育是一种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幸福人生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或结果是为了人的幸福;教育的过程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幸福教育就是一次人性回归的教育,一次生命的回归。

幸福教育下的师生关系建构是当今研究新型师生关系的必然趋势。

罗杰斯说:“如果教师能如实地接纳学生,并理解学生感情的话,就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8] 刘次林(2003)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讲到两种类型教师,一种是“无私”型的,他认为自己是不需要任何东西的,只为学生活着,只要学生幸福,什么都不重要了,但是学生反而没有感受到幸福,只会想到自己的高度压力,怕会实现不了教师期望而焦急、愧疚。

这种关系其实并不是在制造幸福,双方都没有从相互关系中感到轻松自在、幸福。

另一种是“自私”型的,灌输、填鸭这几个字眼都是他们的标签。

他们只管教,完全不顾学生的反应,在他们眼里根本没有幸福感,唯一陪伴他们的只有失落感、孤独感。

教育的幸福应该是全面的,与其他一切客体对象相统一的全面感受。

教师与学生应该一起共创共享教育的幸福。

[9] 幸福教育下的师生是一种情感互动,双方全身心地去创造、享受幸福的关系。

在移情的力量下,幸福作为一种情感,与其他情感一样,包括体验和表情,有了外部表情,教师的幸福情感就可以通过表情表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这种表情,引起自己内心的心理体验,当一个人受到外界的感染时,他也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回馈给传达者,这样双方相互感应,共同达到一种浸在幸福的体验。

这种情感体验的教育方式是建构幸福教育下的师生关系的桥梁。

建构这样的师生关系需要老师具有丰富的体验式教学,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关系当中,在这个关系当中,双方达到了一种“忘掉角色”的高度,剩下的就只是共创共享幸福体验。

教师是幸福的缔造者,也是享受者;学生既是幸福的受众,也是教师幸福来源的创造者。

教师不会想到这课讲完了之后能领多少薪水,也不是争取自己的班级在全校的名次;学生在这种教育过程中不会有压力,不会去想自己成绩有多高。

[10]这种教育下体验到的幸福才是有意义的幸福,才是非利益的。

这样建构起来的移情式的、相互感应、双方共创共享幸福的师生关系才是幸福教育下应有的关系,也才是有意义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幸福教育的熏陶下产生幸福的共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