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十大亮点
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
![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ca8332aaea998fcc220e23.png)
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食品安全可全程追溯: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添加剂不许可不得生产: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并依法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只要有危险食品就得召回:食品生产者发现生产的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或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食药监部门认为必要的,可以实施现场监督。
剧毒、高毒农药有禁区: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
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批发市场须抽查农产品: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人员,或者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进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
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网上卖食品必须“实名制”: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可以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
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
保健品不得宣称能当药吃: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备案的内容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婴儿乳粉配方必须注册: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
注册时,应当提交配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
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
![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817473f12d2af90242e6f8.png)
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关于《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食品安全法有什么亮点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一、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二、添加剂不许可不得生产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并依法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三、只要有危险食品就得召回食品生产者发现生产的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或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
食药监部门认为必要的,可以实施现场监督。
四、剧毒、高毒农药有禁区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
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五、批发市场须抽查农产品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人员,或者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进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
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六、网上卖食品必须“实名制”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
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可以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
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
七、保健品不得宣称能当药吃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备案的内容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
![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f77f39ed630b1c59eeb534.png)
食品安全法讲座稿(特安呐)2009年7月4日6月1日起,中国开始正式实施《食品安全法》,这部已出台四个月的法律将系统有序地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开启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新阶段。
《食品安全法》经过四审、横跨三年、历时一年多,今年二月二十八日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6月1日起取代《食品卫生法》开始实施,从“卫生”到“安全”,两个字的改变,表明从中国食品安全监管观念到监管模式的转变。
一、新法十大亮点:1、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1)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2)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2、统一食品国家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同时,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3、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4、取消食品“免检制度”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
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5、对“问题食品”实行召回制度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
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新食品安全法要点解读
![新食品安全法要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b24e4b60029bd64793e2c0f.png)
(一)、预包装食品标签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1、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2、成分或者配料表; 3、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4、保质期; 5、产品标准代号; 6、贮存条件; 7、生产许可证编号; 8、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9、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 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二)、散装食品标签 (三)、转基因食品标示
4、网购食品纳入监管范围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应当对入网 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 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食 品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 由网络交易平台承担责任。
5、转基因食品按规定标示 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 进行标示。 6、添加剂不许可不得生产 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二)、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1、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危害人体健 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 成分要求; 4、与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 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5、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6、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7、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8、其他。
6、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混有异物、 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7、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 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8、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9、被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10、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 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11、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食品添加剂; 12、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 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新食品安全法亮点解读
![新食品安全法亮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8f0c9ea03d8ce2f01662364.png)
食品经营者落实新《食品安全法》
的具体措施
食品经营主体落实新食安法的核心内容: 一是质量把关;二是溯源(食安法42条要求建立食品安全全程 追溯体系)。 怎样才能做到质量把关及溯源呢? 请认真学习和落实下面两个实质性內容。 —、进货查验、索取溯源证明文件及进货凭证(票据)。 二、建立进(销)货记录(台张)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
二、建立进(销)货记录(台张)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食安法53条、59 条、65条) 建立食品(含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进(销)货溯源台账(可从以下五种台账 方式中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建立):
1.书式记录台账:如实记录进(销)货日期、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批 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等内容(此方法为手工记录追溯台账;食 用农产品记录台账只须记录食用农产品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供货者名称、地地、联 系方式等内容)。 2.票据式台账:将所采购食品的(含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的)进(销)货票据按进(销) 货时间依次粘贴在统一制作的进(销)货台账粘贴本上,建立票据式追溯台账。
5.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十网上开店)电子记录台账。网上下单、平台记录、订单 打印。 随货送达平台记录单据,形成购销网络电子追溯台账。
上述质量证明文件、记录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食品保质期满后的 六个月,沒有标明保质斯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食用农产品台账 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
可不标明保质期的食有4类食品.。1、洒类(10度以上红洒、白洒); 2、食醋;3、食盐;4、固态食糖。
新食品安全法亮点解读
主要内容
一、食品添加剂纳入《食品安法》调整范围。 二、食用农产品适用《食品安全法》严格规范。 三、保健食品适用《食品安全法》严格监管。 四、婴幼儿配方奶粉实行最严格监管。
《食品安全法》亮点多
![《食品安全法》亮点多](https://img.taocdn.com/s3/m/1e6ee813650e52ea5518983e.png)
转变 。《 食 品安 全法》 有 以下主要亮点 : 应 当 立 即 停
1 . 设 立 食 品 安 全委 员 会 国务 院设 止 生 产 . 召 立 食 品安 全 委 员会 . 规 定 了 卫 生 行 政 部 回 已 经 上 市
≯ 弼电 撩 数| j i l | j 一
对 这些美 味带来 的人 体寄生 虫我
就可能 被感染 这种 寄生 虫 的幼 虫侵 幼虫——裂 头蚴进 入人 体 .可能 引起
要 注 意 饮 食 卫 入 人体 后 . 若移 行 至脑部 。 可引起 嗜酸 各 种 裂 头 蚴 病 较 为 常 见 的 有 眼裂 头 们 该 怎 样 对 付 呢 ?首 先 . 生. 生熟食 要分开 . 火锅一 定要熟 透 了 细胞增 多性脑膜 炎 , 主要表 现为头 痛 、 蚴 病 .严 重 的会 造 成 角 膜 溃 疡 并 发 白 不 吃或尽量 少吃生 的 、 半 生 的 海 恶心、 呕吐、 意识 改变 、 颈部 强直感 、 精 内障失 明等 ; 脑 裂头 蚴病 , 临床表 现酷 再 吃 , 肉类 : 有 条 件 的 最 好 定 期 体 检 。 另 神 异 常 等 :部 分 患 者 还 可 出 现 身 体 各 似 脑 瘤 症 状 , 可能造 成阵发性 头痛 、 昏 鲜、 要 养成定 期驱虫 的习惯 . 因为 寄 生 种 部 位 的知 觉异 常 ( 如烧 灼 、 麻木、 疼 迷 甚 至 瘫 痪 裂 头 蚴 在 肠 道 内 发 育 成 外 . 痛等) : 病 情 极 重 者 可 造 成 死 亡 或 留 下 为 成 虫 .还 可 导 致 腹 部 不 适 、恶 心 呕 虫 的感 染 途 径 很 多 .哪 个 生 活 环 节 不 后 遗 症 吐. 严重 时危及 生命 。此外 . 目前 一 些 注意 , 都有 可能感染 . 所 以专 家建议 经 一 年 进 行 两 次 驱 虫 商 家过分夸 大蛇 的保健 作用 .认为 吃 常 在 外 就 餐 的 人 .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主要介绍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主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5f48b7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a.png)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主要介绍食品安全事件所暴露的体制问题和道德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
所以新的食品安全法应运而生,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新食品安全法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新食品安全法内容(一)巩固改革成果,完善监管体制。
新法以法律形式固定监管体制改革成果,由过去分段监管改为食药监管部门统一监管,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明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增强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农业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以及畜禽屠宰和生鲜乳收购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食药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以及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环节后的质量安全监管。
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会同食药监管部门制定公布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检验检疫部门负责进出口食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和监督管理。
质量监督部门负责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的监督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广告法》的要求负责广告活动的监督检查,对违法广告作出处理。
食药监部门负责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对违法广告进行通报并提出处理建议。
公安部门负责刑事司法工作。
(二)确立治理原则,加强制度构建。
新法第三条规定,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这是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总原则和大方向。
一是确立并强化风险治理理念。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制度,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规定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风险自查和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
要求生产经营者发现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经营,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要求监管部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及其技术机构,按照科学、客观、及时、公开的原则,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组织进行交流沟通。
二是确立并强化全程治理理念。
新食品安全法有哪些亮点.doc
![新食品安全法有哪些亮点.doc](https://img.taocdn.com/s3/m/620e514ec5da50e2524d7fad.png)
2019年新食品安全法有哪些亮点新食品安全法有哪些亮点(二)4、突出“治”字,让社会共治护佑“舌尖”安全“要管好食品安全,不仅需要依靠监管部门的执法。
更需要社会各界的一致关注,协同共管。
”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充分体现出了全社会协同共治的大思路。
除了强调经营者和行政部门的责任、职权,也非常重视社会组织、新闻媒体乃至消费者个人的作用。
在新法中,提到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术等服务,引导和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对违反本法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
此外,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有关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应当真实、公正。
同时,新法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公布本部门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电话,接受咨询、投诉、举报。
接到咨询、投诉、举报,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受理并在法定期限内及时答复、核实、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并书面通知咨询、投诉、举报人。
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处理,不得推诿。
对查证属实的举报,给予举报人奖励。
5、“食品添加剂”不允许随便生产谈到食品添加剂,很多消费者基本的认识就是“飘香剂”、“一滴香”、“牛肉膏”等违法违规添加物。
提到食品添加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
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正确添加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也更有利于食品的存储和加工。
而当前,让普通民众较为担心的问题是,一些不法商家往往违法使用工业原料、化工用品进行食品加工,或是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超量添加。
这些行为,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中,明确提出要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新《食品安全法》解读
![新《食品安全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eda55ec964bcf84b8d57b89.png)
新《食品安全法》解读作者:暂无来源:《食品与生活》 2015年第7期亮点1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将质量技监、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分别承担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分段监管职能,调整为由食药监部门统一监管;将食用农产品的销售活动纳入《食品安全法》调整范围,由食药监部门统一监管;县级人民政府食药监部门可以在乡镇或者特定区域设立食药监派出机构,将监管服务延伸到乡镇街道等基层,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亮点2明确建立最严格的全程监管制度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和食用农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管,细化和完善了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管、网络食品交易等新兴业态,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控制管理制度。
进一步强调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进一步强调了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食药监、卫生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
明确网络食品交易主体责任新《食品安全法》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食药监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国家食药监部门会同农业等有关部门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
新食品安全法的九大亮点
![新食品安全法的九大亮点](https://img.taocdn.com/s3/m/7040399e8762caaedd33d4e4.png)
食品安 全法的成果
第一,明确了农业部门的职责。
第二,明确了卫生计生部门的职责。
第三,明确了公安部门的职责。
第四,增设了基层食品药品的监管机构。
2
突出风险治理
第一,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理念。
第二,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制度。
第三,完善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制度。
第三,强化部门之间的重大事项协同。
第四,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第五,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
9
突出法律责任
第一,坚持刑事责任优先的原则。
第二,增加行政管理和治安管理的处罚。 第三,提高财产罚款的数额。 第四,加大处罚的力度。 第五,确立了首付责任制。 第六,加大惩罚性赔款。 第七,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第八,增加违法、执法的责任。 第九,对食品生产经营小单位的处罚。
第四,完善了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制度。
3
突出全程治理的理念
第一,确立了食品安全全程治理的理念。
第二,加强食品安全的产地、源头的把关。
第三,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
第四,完善生产经营者的过程控制。
4
突出企业的责任
第一,完善各类食品主体的共同义务。
第二,确定不同类别食品安全的主体义务。
5
对特殊食品实行特殊监管
7
创新机制
第一,建立贡献褒奖机制。 第二,建立抽考监督机制。 第三,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第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第五,建立责任约谈机制。 第六,建立责任连带机制。 第七,建立信用奖惩机制。
第八,建立信息衔接机制。
第九,完善食品安全的标准机制。
8
突出社会共治
第一,确立了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理念。
第二,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
食品安全法全文八大亮点_规章制度_
![食品安全法全文八大亮点_规章制度_](https://img.taocdn.com/s3/m/d9e7156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8.png)
食品安全法全文八大亮点导语:食品安全法是我们,食品安全的保障,下面小编整理了食品安全八大亮点,欢迎阅读!于去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颁布6年以来首次大幅度修订。
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从104条增加到154条,新增50条,原有70%的条文获得了实质性修改,法律文本从1.5万字增加到3万字,法律责任从15条增加到28条。
新《食品安全法》自出台后,就被人们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亮点一:惩罚性赔偿最低赔1000元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或者损失3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
可见,新法完善了惩罚性赔偿制度。
在现行《食品安全法》实行10倍价款惩罚性赔偿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消费者可以要求支付损失3倍赔偿金的惩罚性赔偿;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
假如消费者买了一瓶价格为3元的饮料,如果该饮料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除了退还买饮料的3元钱外,还能获得1000元赔偿。
亮点二:确立产销者首负责任制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接到消费者赔偿的食品生产者或者经营者应该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
责任确定后,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这就是新法确立的“首负责任制”。
根据“首负责任制”,消费者受到损害的,可以向超市、卖场这样的经营者要求先行赔偿,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总之,一个原则就是,消费者方便向谁索赔就向谁索赔;不论是生产者,还是经营者,都要对消费者“先行赔付,不得推诿”。
亮点三:第三方平台要对网购食品负责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餐饮电商层出不穷,但这些新兴的流通渠道隐患重重。
比如,此前媒体曝光知名送餐平台“窝藏”多家无证照饭店、外送蛋糕菌落总数超标等。
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
![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6f996889eb172ded63b7f0.png)
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食品安全可全程追溯: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添加剂不许可不得生产: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并依法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只要有危险食品就得召回:食品生产者发现生产的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或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食药监部门认为必要的,可以实施现场监督。
剧毒、高毒农药有禁区: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
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批发市场须抽查农产品: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人员,或者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进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
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网上卖食品必须“实名制”: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可以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
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
保健品不得宣称能当药吃: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备案的内容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婴儿乳粉配方必须注册: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
注册时,应当提交配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
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
![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70fb7427d3240c8447ef13.png)
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亮点1: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通过建立出厂检验记录制度、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批发企业的销售记录制度等方式,使食品、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全程可追溯。
亮点2:加强特定标识监管——保健食品的标签应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
食品、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
亮点3:强化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关联主体的义务和责任——规定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的举办者的资质审查、检查、报告义务,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抽样检验义务和报告义务、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义务。
不履行义务的,要承担连带责任,还要受处罚。
亮点4:特殊食品严格监管——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纳入特殊食品,严格监管。
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亮点5:为赔偿设置最低限额——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亮点6:全面加大处罚力度——大部分违法行为的处罚起点由过去的2000元提升到5万元,较严重的违法行为起点为10万元。
一年内累计三次违反食品安全法受到处罚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亮点7:提供场所要受罚——明知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而为其提供场所或其他条件的,要受到处罚并承担连带责任。
亮点8:重拳整治虚假广告——发布食品虚假广告要受罚,广告经营者、发布者承担连带责任。
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或其他虚假宣传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的,承担连带责任。
亮点9:剧毒、高毒农药有禁区——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
新修订食品安全法解读
![新修订食品安全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85d309fcc22bcd126ff0cc2.png)
(三)妨碍公务
拒绝、阻挠、干涉有关部门、机构及其工 作人员依法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事故调 查处理、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责令停产 停业,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 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 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四)人员处罚
一、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年内累计三次因违法受到责 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以外处罚的,责令停产停业, 直至吊销许可证。 二、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法定代表 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 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 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 品安全管理人员。 三、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 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 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亮点二、食品从业者必知的四条硬杠
新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是 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对 其生产经营活动承担管理 责任,对其生产经营的食 品承担安全责任,对其生 产经营的食品造成的人身、 财产或者其他损害承担赔 偿责任,对社会造成严重 危害的, 依法承担其他法 律责任。
亮点二、食品从业者必知的四条硬杠
新版《食品安全法》解读
崔春明 2015.8.26
一、新法修订背景
二、新法的变化
三、新法亮点
亮点一、制度构建的8剂猛药
网售食品实施许可管理
亮点一、制度构建的8剂猛药
亮点一、制度构建的8剂猛药
亮点一、制度构建的8剂猛药
亮点一、制度构建的8剂猛药
亮点一、制度构建的8剂猛药
最严厉的处罚,板子打的更狠了
亮点三、五大修订,确保重典治乱
亮点三、五大修订,确保重典治乱来自亮点四、四大突破,创新监督
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十大亮点
![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十大亮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d0c5d8cc17552706220809.png)
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十大亮点1、突出“严”字,让制度“带电长牙”新的法律修改力度非常大,原来104条,现在足足增加了50条,变成154条。
主要从八个方面强化了制度构建。
第一,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由分段监管变成食药监部门统一监管。
第二,建立最严格的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和食用农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第三,更加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这些食品安全中最基础的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第四,实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充分发挥各个方面,包括媒体、广大消费者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作用。
第五,突出对特殊食品的严格监管,明确规定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实行注册制度。
第六,加强对农药的管理,禁止剧毒农药用于果蔬茶叶,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第七,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的管理,将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纳入食品安全法的调整范围。
第八,建立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进一步加大违法者的违法成本。
2、突出“罚”字,新增行拘处罚,最高罚货值30倍第一,强化了食品安全刑事责任的追究。
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新食品安全法首先要求执法部门对违法行为进行判断,如果构成犯罪,直接由公安部门进行侦查,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不构成犯罪,才是由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行政处罚。
同时新法还规定,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管理工作。
第二,大幅度提高了行政罚款的额度。
比如对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等违法行为,现行食品安全法规定,最高可以处罚货值金额10倍的罚款,但是新食品安全法就规定最高可以处罚货值30倍,处罚的幅度有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对重复的违法行为增设了处罚的规定。
针对多次、重复被罚而不改正的问题,新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在一年内累计三次因违法受到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给予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的处罚。
新食品安全法亮点解读李永明-精选文档
![新食品安全法亮点解读李永明-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abae451a26925c52cc5bf34.png)
李永明
主要内容
一、食品添加剂纳入《食品安法》调整范围。
二、食用农产品适用《食品安全法》严格规范。 三、保健食品适用《食品安全法》严格监管。
四、婴幼儿配方奶粉实行最严格监管。
五、网售食品明确第三方平台责任。
六、违法处罚力度大幅提高。 七、惩罚性赔偿力度增大。
八、违法生产经营刑责写入《食品安全法》。
围,并由国务院监管部门公布备案。 4、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入市销售(出厂批批质 量检验)。
二、食用农产品适用《食品安全法》进行严格规范。(食安法49、
64条、65条、66条、123条)
1、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必须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使用农药、肥料、兽药、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业部制定标准)。 2、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爪果茶叶和中药材等农作物。
八、违法生产经营刑责进入《食品安全法》。(食安法123条、 149条)
1、对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2、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对监管部门的责任加大。(食安法第125条)
1.对监管人员渎职将追究刑事责任。 2.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官员也将面临刑亊追究
食品经营者落实新《食品安全法》 的具体措施
食品经营主体落实新食安法的核心内容: 一是质量把关;二是溯源(食安法42条要求建立食品安全全程
追溯体系)。
怎样才能做到质量把关及溯源呢?
请认真学习和落实下面两个实质性內容。
—、进货查验、索取溯源证明文件及进货凭证(票据)。 二、建立进(销)货记录(台张)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
1、违法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 (老法: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仟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2、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
新食品安全法解读
![新食品安全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8d1805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e.png)
新食品安全法解读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增加,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最近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年修订)》(以下简称新食品安全法)作为我国实施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律,对于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新食品安全法从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法规体系、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企业主体责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加强和优化,下面我们对新食品安全法作一个解读。
一、新食品安全法的亮点1、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新食品安全法完善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了预防为主的总体思想,同时加强了不良食品事件的应急处置。
法律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和任务。
同时,加强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明确了适用范围、食品安全标准达标和抽检等方面的内容。
这将有助于建立起全面、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从产地到餐桌全链条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2、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新食品安全法加强了监管和执法力度,完善了监管执法机构的设置和职责,明确了监管执法的标准和程序。
法律规定,监管执法部门应当实行全程监管,加强食品生产、经营、流通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强化对食品安全关键环节的监管。
同时,新增了对虚假食品广告、不合格食品线上销售等方面的监管。
这将有力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减少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和对人们生命健康的危害。
3、加强企业主体责任新食品安全法加强了企业主体责任,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自查追溯体系,加强生产、销售、储存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经营。
同时,新法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将进行严肃处理,以此迫使企业将食品安全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新食品安全法面临的挑战1、如何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庞大,尤其是小型食品企业更是占据主体地位。
新食品安全法的九大亮点解读
![新食品安全法的九大亮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4b7437e9b6648d7c1c74684.png)
1 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体制改革的成果
第一,明确了农业部门的职责。 第二,明确了卫生计生部门的职责。 第三,明确了公安部门的职责。 第四,增设了基层食品药品的监管机构。
2 突出风险治理
第一,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理念。 第二,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制度。 第三,完善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制度。 第四,完善了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制度。
8 突出社会共治
第一,确立了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理念。 第二,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 第三,强化部门之间的重大事项协同。 第四,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第五,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突出法律责任
第一,坚持刑事责任优先的原则。 第二,增加行政管理和治安管理的处罚。 第三,提高财产罚款的数额。 第四,加大处罚的力度。 第五,确立了首付责任制。 第六,加大惩罚性赔款。 第七,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第八,增加违法、执法的责任。 第九,对食品生产经营小单位的处罚。
6 突出地方政府的责任
第一,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能力建设。 第二,整合食品检验机构。 第三,综合治理食品安全经营小单位。 第四,完善食品安全评议考核。 第五,实施食品安全的责任约谈。 第六,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
7 创新机制
第一,建立贡献褒奖机制。 第二,建立抽考监督机制。 第三,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第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第五,建立责任约谈机制。 第六,建立责任连带机制。 第七,建立信用奖惩机制。 第八,建立信息衔接机制。 第九,完善食品安全的标准机制。
3 突出全程治理的理念
第一,确立了食品安全全程治理的理念。 第二,加强食品安全的产地、源头的把关。 第三,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 第四,完善生产经营者的过程控制。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亮点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亮点](https://img.taocdn.com/s3/m/e0baa928f5335a8102d220e6.png)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亮点导语:《食品安全法》是我国经济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理解这部法律的体系及规范内涵,对于理解和贯彻实施这部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新法)在总则中规定了食品安全工作要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基本原则,要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管制度。
该规定内容吸收了国际食品安全治理的新价值、新元素,不仅是《食品安全法》修订时遵循的理念,也是今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必须遵循的理念。
新法体现的亮点以下几点:亮点一:8个方面的制度设计确保最严监管,包括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全过程的监管制度;更加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建立最严格的标准;对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管;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加强风险评估管理;建立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亮点二:6个方面的罚则设置确保“重典治乱”,包括强化刑事责任追究,如构成犯罪,直接由公安部门进行侦查,追究刑事责任;增设行政拘留,新法对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经营病死畜禽、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等严重行为增设拘留行政处罚;大幅提高罚款额度,新法规定最高可以处罚货值金额30倍的罚款;对重复违法行为加大处罚;非法提供场所增设罚则;强化民事责任追究。
亮点三:4个方面的规定确保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包括行业协会要当好引导者,消费者协会要当好监督者,举报者有奖还受保护,新闻媒体要当好公益宣传员。
亮点四:3项义务强化互联网食品交易监管,包括明确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的一般性义务,即要对入网经营者实名登记,要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明确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管理义务,即要对依法取得许可证才能经营的食品经营者许可证进行审查;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义务,包括消费者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购买食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入网的食品经营者或者食品生产者要求赔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十大亮点1、突出“严”字,让制度“带电长牙”2、突出“罚”字,新增行拘处罚,最高罚货值30倍第一,强化了食品安全刑事责任的追究。
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新食品安全法首先要求执法部门对违法行为进行判断,如果构成犯罪,直接由公安部门进行侦查,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不构成犯罪,才是由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行政处罚。
同时新法还规定,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管理工作。
第三,对重复的违法行为增设了处罚的规定。
针对多次、重复被罚而不改正的问题,新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在一年内累计三次因违法受到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给予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的处罚。
第四,对非法提供场所的行为增设了处罚。
为了加强源头监管、全程监管,对明知从事无证生产经营或者从事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仍然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行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要进行处罚。
第五,强化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规定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在显著标示,未按规定进行标示、情况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第五,强化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
实行首负责任制,要求接到消费者赔偿请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先行赔付,不得推诿,消费者在法定情况下可以要求十倍价款或者三倍损失的惩罚性赔偿金。
3、突出“管”字,让监管亮出“利齿”第一,实行风险分级管理,监管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结果等确定监管重点、方式和频次,实施风险分级管理。
第二,完善复检制度,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自收到检验结论之日起7个工作日提出申请复检。
第三,增设临时限量和临时检验方法制度,对有证据证明食品存在安全隐患但食品安全标准未作相应规定的,相关部门可规定食品中有害物质的临时限量值和临时检验方法。
4、突出“治”字,让社会共治护佑“舌尖”安全“要管好食品安全,不仅需要依靠监管部门的执法。
更需要社会各界的一致关注,协同共管。
”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充分体现出了全社会协同共治的大思路。
除了强调经营者和行政部门的责任、职权,也非常重视社会组织、新闻媒体乃至消费者个人的作用。
5、“食品添加剂”不允许随便生产谈到食品添加剂,很多消费者基本的认识就是“飘香剂”、“一滴香”、“牛肉膏”等违法违规添加物。
提到食品添加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
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正确添加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也更有利于食品的存储和加工。
而当前,让普通民众较为担心的问题是,一些不法商家往往违法使用工业原料、化工用品进行食品加工,或是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超量添加。
这些行为,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中,明确提出要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从当前来看,我国只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设立了许可制度,没有为食品添加剂生产设立专门的许可制度,这一新增制度很有必要。
目前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企业,既有按照标准生产的合法企业,也有一些企业乃至小作坊,完全不按照相关标准生产,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也良莠不齐,因此新法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环节进行控制。
6、网上食品交易更加规范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条中,明确指出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
新法实施后,网购各方的法律责任将更明确,消费者维权难度降低,可避免被“踢皮球”的尴尬。
比如,今后消费者网购的食品有问题,在无法找到经营者的情况下,可以要求第三方交易平台先赔偿,不但可以要求赔偿食品本身的价钱,还可以要求赔偿受到的损失等费用。
7、加大对保健食品监管力度,要求标签要写明成分含量长期以来,在保健食品销售市场上,一些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的现象并不少见。
个别不法商家利用普通消费者专业知识欠缺,又极度关注身体健康的心理,大肆售卖保健食品,甚至有人声称保健食品具有“疗效”。
此前,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也需要注册或备案,也要求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但并没有要求载明“含量”,所以出现了一只甲鱼生产几吨“龟鳖营养液”,一克虫草生产几吨“虫草粉”的保健食品,这实际上也是欺骗消费者。
针对此类现象,食品安全法修订中给予了及时关注。
现在以法律的形式要求标明含量,能有效保障保健食品消费者的知情权。
同时,这一条款要求保健食品的说明书、标签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对于一些不具备足够知识的消费者,也能防止他们被欺骗。
面对公众所关心的国内婴幼儿食品安全等问题,新版《食安法》中第八十一条规定,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出厂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实施逐批检验,保证食品安全。
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及标签等事项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
注册时,应当提交配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
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婴幼儿配方乳粉“备案”变成“注册”,一字之差表明严管决心。
在新法出台之前,针对婴幼儿奶粉配方,只需要提交资料简单作个备案就可以了,而新法修改出台后,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到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由备案变成注册,一字之差,表明相关执法部门严格管理婴幼儿乳制品的决心。
9、果蔬茶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在农药管理上,新版《食安法》中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
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
此项规定为剧毒、高毒农药使用加了一道“紧箍咒”当前,如何解决农残超标的问题,保障餐桌上的安全,是很多消费者最关心的事。
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明确提出在蔬菜、瓜果等的生产中禁止使用剧毒农药,无疑为其添加了一道“紧箍咒”,同时,体现了我国对剧毒、高毒农药严厉监管的决心。
不过,单靠立法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并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解决农残超标还得从源头抓起,真正落实剧毒、高毒农药购买实名化、全流程追溯。
10、转基因产品应按规定标示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第十二次会议两次审议,三易其稿的新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4月24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新版《食品安全法》共十章154条,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黄薇介绍,新的《食品安全法》较2009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增加了50条,主要加强了八个方面的制度构建:一是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由分段监管变成食药监部门统一监管;二是明确建立最严格的全过程监管制度,进一步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三是更加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增设了责任约谈、风险分级管理等重点制度;四是实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充分发挥各个方面,包括媒体、广大消费者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作用;五是突出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的严格监管;六是加强对农药的管理;七是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的管理;八是建立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一、食品安全的定义二、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食品安全标准具有规制性、对有限风险的容忍性、利益协调性及强制执行性等特点,其中强制执行性是对食品安全标准整体特性的界定,包括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在内都具有强制执行性。
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标准的上位阶概念,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补充食品安全标准的适用。
三、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应当无毒、无害。
所谓食品无毒、无害,是指正常人在正常食用情况下摄入食品,不会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所谓正常食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的相对性,允许少量含有,但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
这是对食品成分的安全性要求。
2、食品应当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3、食品应当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所谓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是指食品不能含有导致消费者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毒害或食源性疾病的感染性因素,也不包括危及人类后代的隐患。
这是对食品免疫和遗传的安全性要求。
4、食品安全概念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方面,从绝对意义上看,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食品质量、营养健康有密切的联系,既有食品成分安全的要求,又有功能、免疫和遗传安全性的要求,食品应当是对人体健康零风险的,不存在致人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另一方面,食品安全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任何一种食品,即使其成分对人体是有益的,或者其毒性很小,但如果食用过量或食用条件及方法不合适,仍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
同时,一些食品的安全性常常是因人而异的,例如海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其对某些人可能会导致过敏,食用会损害身体健康。
因此,食品的绝对安全是很难达到的,食品安全的相对性表明,食品安全除了食品本身的成分、功能及免疫安全要求之外,还取决于食品制作、食用方法是否合理,以及食用者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