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具有关系性、情感性、非功利性等重要特征。
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道德与加强师生间的信任感。
不可否认,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面临诸多困境,主要体现为:受教育观念与关怀素养的影响,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关怀;教师与学生间缺乏理解与对话;存在单向度的偏执“关切”;传统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情感关怀被忽视。
因此,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重建,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关怀素养;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理解与对话;构建双向付出的关切关系;转变课堂教学形式,注重情感关怀。
关心教育关怀型师生关系非功利性情感关怀摘要关键词*该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2017SJBFDY802)的部分成果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利根质疑柯尔伯格的公正伦理理论,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道德思维主张,即女性存在关心取向,关怀伦理学初步形成。
之后,美国教育家诺丁斯从理论的视角对关怀伦理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其走向理论化与系统化,并进一步应用到学校教学实践中,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如今,关怀在教育领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特别是在师生关系中更为突出。
作为学校教育中基本人际关系的师生关系,其和谐与否从某种层面来看,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还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
从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来看,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淡漠化、功利化与单向化等现象,事实上,这已经偏离了师生关系的本质。
因此,构建以关系性、情感性与非功利性为主要特征的关怀型师生关系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一、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与构建意义1.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1)关系性学科教育长期以来一直以知性为主,忽视了关心的重要地位,教师似乎不记得学生。
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理论非常注重关心,认为关心表现为一种关系。
它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为双方之间的连接或接触,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进行接受。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师生交往的困境与反思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师生交往的困境与反思诺丁斯关心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主张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亲密关系,关心学生的个体需求和成长。
在实践中,师生交往常常面临一些困境。
师生交往中存在权力不平衡的困境。
教师作为学生的权威,拥有评价和控制学生的权力。
这种权力关系有时会导致教师过度干预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创造力,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发展空间。
这种权力关系也可能使得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缺乏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师生交往中可能存在情感冲突的困境。
教师在关心学生的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情感反应。
当教师表达负面情感时,学生可能感到受伤害或排斥,这会对师生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而当教师表达过多的正面情感时,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缺乏对自己的自信和主动性。
师生交往中可能出现个体差异冲突的困境。
学生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需求和背景,这意味着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关心和指导。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能因为师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而感到困惑和无奈。
一方面,教师往往面临着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无法完全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教师可能因为对学生个性的误判而不能为学生提供最适宜的关心和支持。
针对这些困境,我们应该反思和探索如何改善师生交往,以更好地贯彻诺丁斯关心理论。
教师应该注重平等与尊重。
虽然教师具有权威,但在与学生交往时应该尽量营造平等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意见。
教师应该尽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和发展空间,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和主动性。
教师应该注重情感管理。
教师需要学会表达适度的情感,既要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又要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给予正确的指导和评价。
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包容和关爱,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自我调节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个体差异的理解和应对。
教师需要通过观察、交流和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关心和指导方案。
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来提高自己的教育关心能力,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师生交往的困境与反思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师生交往的困境与反思
首先,教师和学生的情感需求不同。
教师通常需要学生尊重、支持和认可,以满足自
尊心的需求。
而学生则更需要来自教师的关心、理解和信任,以满足他们的安全感和被接
受的需求。
这种需求的不平衡经常导致了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常常主导着关系。
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很难在这样的关系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得到教师的真正理解和支持。
这
样的关系会让学生感到被忽视和不被重视,甚至觉得自己的存在是不必要的。
再次,教师的职业责任和角色会限制师生关系的发展。
教师需要保持专业的原则和界限,遵守职业道德和法规。
教师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独立和公正地进行教育工作。
这些限制可能阻碍师生之间真正的情感交流和理解。
因此,为了建立富有意义和健康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师生之间
的困境。
首先,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教师需要通
过真正的沟通和理解来建立与学生的关系,以促进情感的满足和学习的成功。
其次,教师
需要提供平等和包容的关系,以允许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最后,教师需要
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保持自己的职业责任和角色。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扮演着领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需要变得更加敏锐和关注学生的
情感需求。
通过建立真正的情感联系和平等的关系,教师可以在师生交往中克服困境,建
立更好的师生关系。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在现代社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价值观念变革,师生关系也面临着很多困境,例如“过度关怀”的问题、道德冲突问题等。
在关怀伦理学视域下,本文探讨师生关系中的困境及重建。
关怀伦理学,是关注人类关系的学科。
它强调了关爱、关怀、尊重与信任,认为它们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和要素。
关怀伦理学的理念也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成为一种新的教育伦理。
在关怀伦理学观念下,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关爱和尊重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关注和支持,培养其自信和自主性。
师生之间应该有愉悦和互相尊敬的氛围,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与成长会更为顺利。
关怀伦理学的核心在于给教育增加了人情味,通过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在学术成就、道德情感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
二、师生关系存在的困境尽管关怀伦理学为师生关系提供了一个高标准和新思路,但是事实上师生关系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1.“过度关怀”的问题教师无可厚非地想要帮助学生,但过度的关怀有时往往产生了对学生的不当干预,危害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尽管教师付出了很多心思,但很多学生可能会因此产生一种压迫感,感到厌烦与挑战。
2. “以成绩为中心”的现象许多学校注重发掘学生优秀的学术成就,但这往往也会使教师忽略掉学生在品德、社交关系等方面的成就。
结果,一些学生由于成绩不好而陷入了疏于发掘自身特长的境地。
3. 道德冲突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遇到一些道德冲突问题。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要在伦理标准下做出行为,但自己却违反了这一标准。
这必然会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发展,学生们难以相信教师会给他们课程上的好建议。
三、师生关系的重建1. 建立安全的环境为保证师生关系的顺利发展,教师可以创造一个安全、互信的环境,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个过程涉及到如何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强调学生有能力获得成功的信念和理念。
2. 强调多元化的评估机制教师不应该把教学评估纳入只考虑学生成绩的评估体系中,而是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机制,坚持“学生优秀成绩是一种多元的表现形式”的理念。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师生交往的困境与反思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师生交往的困境与反思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影响着教育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现实中,师生交往中常常存在着各种困境和问题,这不仅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挑战,也给整个教育系统带来了反思的必要。
诺丁斯关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帮助我们深入分析师生交往中的困境,并进行反思和探讨。
师生交往中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权力与责任的失衡。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拥有着相对较高的权力和责任,而学生则处于被教育的地位,其权力和责任相对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容易滥用权力,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约束,而学生也往往缺乏表达意见和权利的机会。
二是沟通与理解的障碍。
师生之间存在着背景、年龄、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交往中往往容易产生沟通障碍,导致理解不到位,造成误解和冲突。
三是情感共鸣的缺失。
师生交往中,情感共鸣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在现实中,由于教师的压力大、工作繁重,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情感的关怀和支持,导致情感共鸣的缺失。
四是教育目标和手段的分歧。
教育是一个目的明确、手段多样的活动,师生之间往往存在对于教育目标和手段的不同看法和认知,这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基于诺丁斯关心理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探讨:一是关注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诺丁斯关心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增强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二是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诺丁斯关心理论也强调了人们在交往中的理解和共鸣,教师需要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学生的需求,避免出现理解不到位和沟通不畅的情况。
三是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诺丁斯关心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需要合作和互动,而不是单向的指导和约束。
教师需要更多地与学生进行合作,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师生交往的困境与反思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师生交往的困境与反思诺丁斯关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诺丁斯提出的一种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人们在交往中需要展示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关注,以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教育领域中,师生关系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诺丁斯的关心理论也可以被应用于师生交往的研究和实践中。
师生之间的交往并非总是顺利的,存在着种种困境和障碍。
本文将从诺丁斯关心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师生交往中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反思和建议。
师生交往中的困境可能源自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
诺丁斯关心理论强调了在交往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关注的重要性,而良好的沟通则是实现这一点的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常常存在着沟通不畅的情况,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可能存在误解、不准确甚至是完全的沟通障碍。
这可能会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困难,甚至导致交流中的冲突和误解。
师生交往中的困境也可能源自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和谐。
诺丁斯关心理论认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是顺利交流的基础,而在师生关系中,如果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和谐,便会阻碍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这种不和谐可能表现为师生之间的冷漠、隔阂甚至是冲突,导致了教学效果和师生关系的恶化。
针对以上困境,我们需要对师生交往进行一些反思和调整。
我们需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建立起更为畅通和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保证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出现误解和障碍。
我们需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彼此。
我们需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心理联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师生关系。
师生交往中存在着种种困境和障碍,而诺丁斯的关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这些困境的视角和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和心理联系,以营造出更为和谐和紧密的师生关系。
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师生之间的交往将会变得更加顺畅和亲密。
关怀理论视野下当代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困境及出路
关怀理论视野下当代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困境及出路一、关怀理论概述关怀理论是从女性主义伦理学发展而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正式提出,其强调关心,注重对生命关怀的理论价值契合了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就其理论主张概括来讲,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强调关系性。
“关心伦理强调的是关心的关系性。
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
”关系性关注不同主体之间所建立的关系,这种关系指向主体间的互动,互动意味着關系双方的相互影响及有效的回应,一种关系而非单纯指向一种美德、品质。
(2)注重情感性。
关怀理论从女性伦理学发展而来,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更注重情感性,关怀的本质就在于对情感的一种回应,这也是相互主体建立联系的重要纽带,诺丁斯不否定理性的分析,而更为强调事物本身情感性的沟通与表达。
(3)关注主体的需要。
诺丁斯将需要分为“明示的需要”与“推断的需要”[1],明示的需要是被关怀者表现出来的明确需要,推断的需要指向关怀者倾向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推测被关怀者的“需要”,其出发点不在于被关怀者本身,而是从外在客观因素出发来试图判断被关怀者的需要并给出决策,其做法忽视了被关怀者的主体身份。
二、当代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困境1.当代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本质解读价值取向是“一定主体价值选择的总取向和价值追求的一惯性倾向”[2],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方向,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目标、育人目标,同时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活动场所,作为教育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反映了时代对人的需求,对人的价值取向,即我们想要通过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应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叶澜教授在《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一书中对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作出如下解释:“首先是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主体是人,是一定角色的人在对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认识、判断基础上自觉而综合的选择。
关心教育理论视角下师生关系的建构
关心教育理论视角下师生关系的建构开题报告题目关心教育理论视角下师生关系的建构指导教师张桂院别教育学院班级小教10语文学号 10108090246姓名楼如蔚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二日第一部分选题的意义近日,一连串的校园砍杀事件,体现出人们对于生命的漠视、情感荒漠化(常感到不快乐、不幸福)、社会责任感淡化等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向世界呼吁教育理念应由“学会生存”转变为“学会关心”,“关心教育”应该作为培养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人的选题是“关心教育理论视角下师生关系的建构”,该选题针对现在的师生之间关系的疏离、关心的缺失。
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现在很多人认为我们就应该鼓励甚至强迫小孩子去学习我们为其事先规定的课程内容。
我们呼唤关心教育,需要老师与学生建立关心关系。
这种关系不是仅仅说“我关心”是不够的,这只能说明你的确试图去关心学生。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也即“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
师生关系是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校园里的各种群体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双方民主平等交往、和睦相处、互相关心、尊重、理解、信任、教学相长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是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
[11] 关心教育理论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富有影响力的德育理论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内尔.诺丁斯。
“学会关心”这一具有国际意义的教育思潮备受关注, 成为西方教育理论的强音。
关心教育理论对今天学校关心文化、师生关系的构建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关心教育理论的现实背景研究首先,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巨变对学校教育提出新的关怀要求。
传统家庭的结构功能发生急剧的变革。
成人对个性化的追求促使他们趋向于以冲突的方式应对家庭中的不平等,许多家庭的破裂与重组在所难免。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在教育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现实社会中,师生关系往往存在着各种困境,如师道不尊、权力滥用、沟通不畅等问题。
在关怀伦理学的视域下,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探讨其中的困境及重建路径,以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育实践的健康发展。
一、师生关系困境的现状1. 师道不尊在一些教育环境中,师生之间的尊重和平等并不被重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程度降低,师德师风建设亟待加强。
2. 权力滥用一些教育工作者滥用自己的权力,对学生进行身体、心理或精神上的伤害,严重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
3. 沟通不畅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师生彼此之间存在着隔阂,导致教育活动的不顺利进行。
以上问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工作者缺乏关怀之心,只顾教书育人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也可能是由于社会风气不纯、法治环境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对于师生关系的困境,我们需要从关怀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和重建师生关系。
关怀伦理学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主张在人际关系中注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提倡以包容、理解和关心的态度去面对人际关系中的困境和挑战。
在师生关系中,关怀伦理学的理念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启示:1. 尊重与包容教育工作者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不因学生的种种行为或表现而歧视、嘲讽或斥责他们,而应给予包容和理解。
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学生的成绩、家庭背景或其他因素来评价他们,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学习环境。
2. 照顾和关爱教育工作者应该多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定期了解学生的学业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只有关心学生、照顾学生,才能建立起一种真诚的师生关系。
3. 共情和沟通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自己的共情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学生的情绪和需求,不仅要发表自己的观点,还要积极地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学生进行平等、开放和善意的沟通。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师生交往的困境与反思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师生交往的困境与反思引言作为教育者,我们都深知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学业和心理健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也会面临各种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从诺丁斯的关心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师生交往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反思和改进的建议。
一、诺丁斯的关心理论诺丁斯(Carl Rogers)是20世纪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提出了关心理论,认为个体在获得关心和关注的环境中,才能够实现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目标。
在教育领域,诺丁斯的关心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和实践中。
根据诺丁斯的理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的真诚、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师生之间应当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和关怀的关系,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师生交往中的困境现实中师生交往往往并不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理想。
在师生交往中,往往会存在一些困境和挑战。
师生之间的权力关系可能引发一些问题。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者处于权力的地位,而学生则是处于被动的接受者。
这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可能会导致师生之间的隔阂和矛盾,甚至会引发一些不良后果。
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也是一个困境。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理解不到位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会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损。
对于学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来说,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容易引发一些纠纷和矛盾。
有些教师对学生过分关心,甚至跨越了师生的界限,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后果。
三、师生交往的反思与改进针对上述的困境和挑战,我们需要对师生交往进行一些反思和改进。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师生关系中的权力问题。
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尊重和理解的关系,而不是单方面的权力支配。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理解,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的机会,与学生平等对待。
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是需要重点关注和改进的。
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心声和想法,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
浅谈关怀理论下如何恰当处理师生关系
浅谈关怀理论下如何恰当处理师生关系笔者一直以来都有这样的看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怀学生,并且竭尽自己的所能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关怀,这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学生也能通过感知关怀树立良好的品格并把这种关怀散播出去。
诚然,我平时也是践行如此的理念。
但同样的教育方式,有学生讨厌我,怕我,也有学生用信件等形式表示了对我的感谢。
得到学生的认同,甚至在情感上有回馈,这是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的。
受到学生的质疑,我是很痛苦的,虽然我知道他们还不成熟,但正由于他们的直率,所以才让我有机会反省自己的得失。
有一项调查显示,95%的教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但90%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爱他们。
显然,出现此类问题的并不止我一人。
如此糟糕的师生关系必然使得本该丰满的教学活动棱角突兀、争端四起。
干瘪瘪的人际交往磨损的不止是教育工作者的热情,也毁坏了校园净土的形象,让走出校园的下一代们内心冷漠。
眼下学校、社会和家长之间的矛盾或许就为此敲响了警钟。
如何恰当处理师生关系才能有利于教育的向前推进呢?内尔·诺丁斯教授点亮了一盏“关怀”的明灯——“关怀,实际上是关怀者把握他人的现实性,尽可能地满足他人的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的,并得到被关怀者响应的一种行为。
”一、关切学生的感受诺丁斯特别强调了教育工作者通过批判性思考帮助孩子打开自己的心扉,发展超越自我的“同情性关系”。
她举例说:当一个孩子对爷爷说了大不敬的话之后,传统上妈妈总是会教育孩子说:“想想看,如果别人这样对你,你会有什么感觉?”诺丁斯建议改为这样的互动:“孩子,你那样说话,你觉得此刻爷爷的感受会怎样呢?”诺丁斯坚持认为,关切他人的感受,而不是仅仅聚焦于自己,对于形成关怀品质至关重要。
可一般的教师总是充当了“传统上的妈妈”,面对同学之间的摩擦纷争,经常使用的类似语言便是:“想想看,如果别人这样对你,你会有什么感觉?”一句话就把焦点转向了通常是犯错的一方,强调的是犯错者自身的体会,但本身这种体会的前提是不存在的,否则犯错者不能是犯错者而应当为“受害人”了。
师德建设的伦理学困境与出路
师德建设的伦理学困境与出路师德建设作为教育界的重要议题,与伦理学密切相关。
伦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道德行为的学科,对师德建设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然而,师德建设中存在一些困境,同时也有一些出路。
本文将围绕师德建设的伦理学困境与出路展开讨论。
首先,伦理学困境之一是师生关系的权力关系。
在教育领域中,教师拥有权力和影响力,而学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这种权力关系容易导致一些不当行为的发生,如性骚扰、体罚等。
这些不当行为严重违背了师德道德准则,破坏了师生关系的基础。
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建立更加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推行平等对话和合作的教学模式。
其次,伦理学困境之二是师资素质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教师的师德行为需要建立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础之上。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教师由于师资素质不高,无法胜任教学任务,甚至存在道德问题,如收受贿赂、违规招生等。
这些问题既是师德建设的困境,也是教育质量问题的根源之一。
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和考核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教师,确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另外,伦理学困境之三是教育体制对师德建设的制约。
当前教育体制普遍注重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等硬性指标,忽视了师德建设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
教育体制对教师的考核、晋升和激励机制也往往过于重视个人业绩,忽视了师德表现。
这种倾向性使得一些教师为了迎合教育体制的要求而忽略了师德建设。
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建立综合评价体制,将教师的师德表现纳入评价体系,强调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师德道德素养的培养。
最后,伦理学困境之四是社会环境对师德建设的影响。
当下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逐渐淡化,一些家长和学生对教师不够尊重,甚至存在对教育质量的过高要求和不合理的投诉行为。
这种社会环境对师德建设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加强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家长和学生的教育意识和素养。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1. 引言1.1 关怀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关怀伦理学是一种强调对他人情感关怀和尊重的伦理学理论,其核心理念是关注并保护他人的利益和尊严。
关怀伦理学强调人类的情感互动和情感智慧,认为人际关系中的情感交流和理解是伦理行为的基础。
在关怀伦理学的视域下,人们被鼓励以同理心和善意来对待他人,建立互相支持和照顾的关系。
关怀伦理学不仅强调个体间的关爱和尊重,也把社会正义和公平视为重要价值。
关怀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对他人的关注和尊重、情感智慧的培养、以及建立互相支持和理解的人际关系。
在关怀伦理学的视角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关心和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情感,而学生也需要尊重和理解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通过关怀伦理学的理念,师生之间可以建立起更加良好和平等的关系,促进教学和学习的有效展开。
1.2 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体现在教育活动中的关键性作用。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元素,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的提升。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律意识。
此外,师生关系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有利于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和互动。
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可以建立起一种良性的互动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因此,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该引起教育者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重视。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的宗旨,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在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可能面临一些困境。
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受到社会道德规范和职业伦理的制约,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能会受到外界的质疑和监督。
师生之间的界限常常模糊不清,师生可能会出现情感上的纠葛,甚至发展出不正当的关系。
由于师生关系中存在权力关系不平衡的问题,师生可能会面临利用、侵犯等伦理困境。
基于关怀理论视域下的小学师生关系探讨
121教育智库基于关怀理论视域下的小学师生关系探讨小学师生关系存在的困境因社会高速发展和多元文化而带来的小学师生关系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淡漠化、功利化和单向化。
师生关系淡漠化。
由于多元文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数小学师生关系存在淡漠化的困境,师生关系淡漠化是指两种情况,情况一由于知识获取的便捷而减弱了向教师请教的需求,情况二课堂上教师面对多元文化下的学生,多数教师选择把师生关系限制在课堂知识传授中。
两种不同的情况都带来了一种结果即师生间的交往和联系减少,缺乏情感交流和互动。
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和互动必然导致师生关系异化。
又由于教师缺乏关怀素养和对教育本质的认知与理解存在偏差,所以小学师生关系淡漠化困境十分严峻。
师生关系功利化。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焦虑和文化冲突充斥社会,教育领域也不能幸免,当前小学教育功利化现象严重,教师在巨大的教学压力之下,职业倦怠、身心疲惫。
教师一心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成绩以外似乎变得无话可谈。
在教师群体中也存在着这种意识即教师的关心应该充分的体现在对学生学业的重视上。
长期功利化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理解与对话,学生没有了生命活力,进而造成师生关系存在对立、冷漠和冲突。
师生关系单向化。
小学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关怀,然而当前的师生关系中存在的关怀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关怀,老师们单向的情感付出,不仅没有得到学生的理解反而会给学生带去伤害。
学生眼中的教师关怀只是一种单向度的、偏执的关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处于6~12岁的小学生正处于前习俗水平向习俗水平过渡阶段,本年龄段小学生的向师性较为明显[1]。
因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所以小学生对教师关怀做出的回应不一定都是自己自愿的。
师生关系单向化易造成小学生心理和人格不健全。
师生关系单向化的典型表现是关怀错位。
关怀理论与小学师生关系的契合关怀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内尔·诺丁斯教授,关怀理论起源于关怀伦理学。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师生交往的困境与反思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师生交往的困境与反思1. 引言1.1 研究背景师生交往一直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往存在着各种挑战和困境。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权力差异、情感冲突、沟通障碍等问题时常引发各种争议和困扰。
诺丁斯关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种种问题。
该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在人际关系中需要关怀和关注。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学生建立起积极、亲密的关系。
这种关系往往容易引发误解和困扰,使师生之间陷入尴尬和封闭的状态。
对于师生交往中的困境和挑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的因素,探讨学生需求与师生交往间的矛盾,教师自身情感与理性的平衡,以及师生权力关系的影响。
只有通过深刻的审视和反思,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建立起更加健康和平衡的师生关系。
1.2 诺丁斯关心理论概述诺丁斯关心理论,又称关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诺丁斯提出的一种关于人际关系和人类发展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人际关系中,关怀和关注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着个体的成长、发展和幸福感。
诺丁斯提出,人们需要彼此的关怀和支持,以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在诺丁斯关心理论中,关怀被认为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它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互动的关键。
通过关怀和关注,人们感到被理解、被接纳和被尊重,从而促进了彼此之间的积极交流和互动。
关怀理论强调了人际关系中情感的重要性,认为情感是师生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基于共情、尊重和关怀的基础上建立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关怀和关注,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情绪,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发展。
诺丁斯关怀理论为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强调了关怀和关注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交往和互动至关重要。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它不仅关乎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发展的状况,更涉及到教育工作者的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
而在关怀伦理学的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和重建更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关怀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师生关系存在的困境并探讨重建的可能途径。
我们需要明确关怀伦理学的基本理念。
关怀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伦理学理论,强调关注他人的需求、尊重他人的尊严和价值,以及在人与人之间建立相互关怀的关系。
这一理论提出了以关怀和尊重为基础的伦理观念,要求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权利和利益,更要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从而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现实的师生关系中,我们也难免面对许多困境和挑战。
教育机构中存在着权力的不对等,师生之间的地位和权力是不平衡的。
这种不对等的地位关系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甚至滋生各种形式的侵权行为。
现代社会的高压教育和竞争环境也给师生关系带来了挑战,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而教师则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量和责任,这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疏远和敌对情绪。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种虚拟的交流方式有时会模糊了师生之间的界限,导致沟通不畅和信息泄露的问题。
面对上述困境,我们需要在关怀伦理学的视域下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探讨如何重建师生关系的理念和实践。
我们需要重视教育机构内部的权力结构和人际关系,建立更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进行相关的师生沟通,明确权责和纠正不当的行为,加强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从而建立起更加平等和尊重的师生关系。
我们需要重视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关怀和心理支持。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积极的反馈,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伦理困境与对策
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伦理困境与对策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
良好的师德师风不仅关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然而,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着诸多伦理困境,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伦理困境1、功利主义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教师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蚀,将教育视为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
他们过分关注个人的经济收入和职业晋升,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和学生的需求。
例如,有些教师热衷于课外有偿补课,而在课堂上敷衍了事;还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成绩,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泄露考试题目、纵容学生作弊等。
2、教育公平的缺失教育公平是教育伦理的重要原则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不公平的现象。
有些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格外关注和偏爱,而对成绩差的学生则缺乏耐心和关心;还有些教师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因素而区别对待,这严重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师生关系的异化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尊师重道、教学相长的关系。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师生关系出现了异化的趋势。
有些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下属”,对学生进行严厉的管教和惩罚,甚至出现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还有些教师则与学生过于亲近,失去了应有的师道尊严,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4、职业道德的滑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一些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滑坡的现象。
他们缺乏敬业精神,对教学工作不认真负责,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工;还有些教师缺乏诚信意识,抄袭他人的教学成果,或者在学术研究中弄虚作假,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和声誉。
二、师德师风建设中伦理困境的原因分析1、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泛滥。
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从而导致师德师风出现问题。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师生交往的困境与反思
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师生交往的困境与反思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师生关系被视作尊重、信任和敬爱的关系。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困境却不可避免。
针对这一问题,诺丁斯关心理理论提供了深入的分析与反思。
首先,师生之间存在权力关系。
作为权力的拥有者,老师往往可以决定学生的学术成绩、入学考试、选课,甚至生活中的习惯与规范。
而这些权力决定了师生之间的力量分配不均,从而使得学生在与老师的交往中无法充分展现自我和保护自身权益。
同时,老师也会面临和学生相反的问题,因为他们必须确保自己的权威和职业道德不受挑战。
其次,师生之间往往存在沟通障碍。
老师很难理解学生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而在教育过程中建立友好的关系则需要充分的沟通和理解,这种沟通需要双方付出足够的心理和时间成本。
此外,部分老师也可能会有教育心理学的局限,固执于自己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因为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失去了探索和感知知识的乐趣。
最后,师生之间还存在性别、种族、种族和文化上的不平等和偏见。
不同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会产生误解和冲突,这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很难建立。
同时,由于存在一些性别、种族和文化的刻板印象和偏见,这种情况也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面对师生交往中现存的这些难题时,我们的反应不能是简单的抱怨或逃避,而要从关心心理的视角去思考如何去应对。
关心心理理论认为,长期的关怀与关注可以建立起人们之间的信任和互助,让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良好和稳定。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改善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关系:1.建立平等关系。
学生需要被看作和老师一样的人,了解自己的价值和权益,而老师也要树立基于信任和尊重的教育理念,实现双向的关注和关怀。
2.尊重差异。
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在考虑评估和指导学生学习成绩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强化他们的自信。
3.加强沟通。
沟通是建立友好关系的重要手段。
老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并反馈他们的学术表现和其他方面的情况。
关怀伦理视域下中学师生关系的重建
-009-2021年第01期(总第253期)摘 要: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关系,我国当前的师生关系仍然是正义伦理下的师生关系,缺失了“关心”的师生关系。
诺丁斯从女性主义路径出发,提出了关怀的道德理论,提出关怀伦理的重要价值在于关心关系,进一步指出师生关系应该是“我—你”模式的关系。
重建师生关心关系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面的支持。
文章作者认为,不仅学校需要将德育摆在重要位置,支持关心关系构建,而且教师要主动关心学生并教会学生回应教师的关心,使关心关系得以完整建立,保持连续性。
关键词:关怀;师生关系;重建中图分类号:G410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1-0009-02我国现存师生关系冷漠,除了深受封建社会“师尊生卑”观念的影响,还与应试教育制度有关。
教师和学生在利益化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对师生情感交往嗤之以鼻。
基于师生间存在的这种冷漠关系,诺丁斯提出了关怀伦理学,强调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情感上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对话关系”和“我—你”关系来形容。
关怀伦理学探讨的是整个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蛰伏时间很长,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
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不仅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配合,还给家长、社会团体等提出了要求。
重建师生关系的道路上有挫折、有难题,但是,只要坚定信念,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师生关系会成为和谐的关心关系。
它从女性主义的视角看待道德教育问题,将其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均产生了新的火花,让人茅塞顿开,这在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为我们审视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开阔了视野。
一、学校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打造关怀校园(一)明晰教学主体,师生地位平等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我国传统的中学课堂错误地将教师看作是课堂的主体,造成教师“一言堂”状况的出现,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师生间地位不平等情况也越发明显。
关心伦理视角下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第46卷第1期教学研究Vol.46No.12023年1月Research in TeachingJan.2023关心伦理视角下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张㊀蕊∗(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四川遂宁629000)㊀[收稿日期]㊀2021-10-26㊀[作者简介]㊀∗张蕊(1996 ),女,四川遂宁人㊂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㊂㊀㊀[摘㊀要]㊀在教师生涯发展阶段中,经验型教师面临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和思维惯性等阻碍因素的内部困境,以及同伴指导缺乏和学校支持不足等外部困境,导致其专业发展极易进入高原期㊂以诺丁斯为代表人物的关心伦理为经验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㊂在关心伦理视角下,经验型教师应当关心自己身心健康,提升自身反思能力;其他主体,如同伴㊁学生㊁学生家长㊁学校㊁社会㊁国家,应当为经验型教师提供关心和支持,帮助其突破困境,从而使更多经验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㊂㊀㊀[关键词]㊀关心伦理;经验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㊀㊀[中图分类号]㊀G 451.2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 ㊀㊀[文章编号]㊀1005-4634(2023)01-0041-070㊀引言从教师生涯发展阶段来看,教师一般会经过准教师㊁新手教师㊁经验型教师㊁专家型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的阶段,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有一定规律可循,且逐层递进㊂准教师是指希望并且准备成为教师的人群,但还没有正式成为教师或还没有正式参与教学的教师㊂新手教师是指达到教师准入标准,取得教师资格,正式进入教师专业岗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㊂经验型教师经过3年以上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累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但对教育教学尚未形成个人独特㊁系统和深入的认识㊂专家型教师系统熟练地掌握了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广博的可利用的知识组织起来运用在教学中㊂教育家型教师是指具有坚定的国家教育情怀与信念㊁独特的本土教育实践模式和理论,并能示范和服务区域与国家教育发展的领导型教师[1]㊂一般来说,准教师需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㊁完成一定的培训㊁达到教师准入标准才能成为新手教师;而新手教师一般需要3~5年才能顺利过渡到经验型教师,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成为专家型教师,至少需要20年才有可能成为教育家型教师㊂可以看出,在教师生涯发展阶段中,经验型教师处于居中地带㊂在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支持的情况下,3~5年后,新手教师一般都可以成功地转变为经验型教师㊂然而,经验型教师虽然有3年以上的教龄,不再过度依赖教辅等辅助材料,开始独立并关注预设目标的达成,学科知识较为精准,掌握了教育教学基本原则和技能,但是在10年后成功转为专家型教师却没有那么容易,更别提成为教育家型教师㊂可以说,经验型教师处于中间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甚至也许终其一生都只是经验型教师㊂此外,学校中占比很高的也恰恰是经验型教师㊂因此,如何推动经验型教师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㊂1㊀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在论述如何推动经验型教师发展之前,需要了解究竟是什么问题阻碍了经验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此方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㊂以下将从内外两个维度剖析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从而为其突破困境找到着力点㊂1.1㊀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突出,身心疲惫,缺乏动力㊀㊀经过多年的教学后,经验型教师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对工作失去热情,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专业发展难以实现突破㊂相较新手教师的迅速进步,经验型教师很难察觉到自己的快速成长,因此42㊀教学研究2023进取动力不足㊁内部动机不高㊁专业发展自主性不强;哪怕投入更多的努力,教学效果也无法显著提高,对教学的热情有所冷却,职业兴趣和情感投入下降;工作内容和范围基本固定,习惯教师生活,偶尔有新尝试但没有明显效果㊂除此之外,经验型教师控制和调节情绪能力不高,其情绪具有不稳定性;从教学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降低,幸福感不高,教师的角色信念可能产生动摇和分化的趋势㊂相较教师生涯发展阶段中其他类型的教师,经验型教师更多地感到压力㊁疲倦㊁无助㊁焦虑㊁抑郁等负面情绪,情绪耗竭问题时有发生,是心理问题较多的一个教师群体㊂此外,大多数经验型教师已有家庭,受到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往往进入人生的重负期 孩子需要抚养㊁老人需要赡养,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㊂由于压力大㊁负荷重,再加上长期的伏案教学,肩颈问题在教师行业中十分常见㊂教师们的身体状况也堪忧㊂家庭和个体因素的影响导致经验型教师身心俱疲,体力㊁心理都会感到力不从心,缺少专业成长的动力,这也是其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㊂且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增多,单一重复的教学工作也使其感到厌烦疲倦,加上家庭的羁绊,容易不满足于现有的待遇,感觉理想在现实中经常破灭,期望在工作中落空,使其失败感上升,希望对现状有所改变又由于条件的限制无能为力,更加深其忧虑㊂经验型教师阶段是教师成长过程中苦恼迷茫的阶段,主观幸福感和教学动机较低,是最需要关注的群体[2]㊂1.2㊀思维惯性等阻碍因素频现,依赖经验,缺乏创新㊀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验型教师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策略,但是容易形成思维惯性或思维定势,教学的内容㊁设计㊁手段等方面形成的 惯性 使其对于持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关注不够㊂对经验型教师而言,经验比理论更能帮助教师迅速解决实际问题,使得经验支配其日常教学行为,逐渐导致行为固化㊁思维僵化,产生依赖经验㊁轻视理论的倾向㊂此外,课程与教学观对经验型教师束缚较大,其课程理解㊁教学观㊁职业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动摇,既无法做到像新手教师一样充满热情与期待,又无法做到像更高阶段的教师一样平和与机智,知识更新㊁创新能力的不足,致使经验型教师陷入专业发展停滞的泥沼中㊂经验的丰富程度与专业发展程度不是永远成正比的㊂经验具有两面性,诚然,实践经验可以帮助教师轻松地解决重复性教学问题,熟练实施日常性教学工作,然而,它也会带来许多潜在的不利,阻碍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3]㊂第一,经验型教师难以摆脱定势思维和程序化教学的依赖,而教学工作某些方面的重复性又反过来强化经验,导致其习惯用经验面对问题,从而纵容惰性,消解反思,阻碍创新,缺少个性化空间和创造性机会㊂第二,经验的常识性使得理论的提升愈发艰难,经验型教师总会感觉无论怎么总结提炼备课经验,依然在常识的层面徘徊,缺乏相应的理论修养,导致反思力㊁批判力不够,反而越发依赖自己的经验㊂第三,经验的单调重复无法给教师带来幸福,被经验束缚㊁缺乏创造性的教学生活使其职业幸福感大大降低,容易进入职业衰退期和专业发展停滞期㊂1.3㊀缺乏专业引领和专业指导,专业发展困难经验型教师的学习更大程度上是个人单打独斗的学习,缺乏专业引领和专业指导㊂这使其很难从固定的经验和技巧中解脱出来,难以实现对自身教育教学多视角多层面的丰富认知㊁专业学习和批判性反思,因而难以做到深度学习㊂这些因素造成经验型教师专业学习之桎梏,也是其专业成长出现困境的原因之一㊂经验型教师与同行㊁教育研究者之间缺乏多渠道交流的契机,缺乏对自身教育教学理念的多视角映照,使教师难以进行涉及深层教育理念的双路径学习,因而无法从固有心智模式中解套,突破专业成长瓶颈[4]㊂在我国,师徒结对比较常见,老教师带领新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主要的目的是促进新教师更快地适应教学㊂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经验型教师会有所收获,但却很有限㊂而类似的促进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结对关系却很少,致使其缺乏引领和支持,从同伴那里学不到更多更专门的东西㊂此外,教师的关系能动性并不强,专家型教师㊁教育家型教师帮助其他教师发展没有被囊括在教师专业发展中㊂或者说,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对于别人的帮助和教师的合作只是一种手段,而没有被当作是专业发展的内容和标准来进行规定㊂总的来说,经验型教师主要通过个体的积累进行专业学习,通过看书㊁搜索资料或偶尔与同事讨论来解决问题,缺少全面系统的在职培训,缺乏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团体的智慧,使其专业发展的方式相对单一和封闭,从而难以进行深入深刻的专业成长㊂第1期张㊀蕊关心伦理视角下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43㊀1.4㊀学校要求多,社会期待高,支持力度却不足在教师生涯发展阶段中,作为新鲜血液的新手教师,学校一般给予很多关注;专家型教师在学校一般占比较小,教育家型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学校也比较重视;而学校中占据大部分比例的经验型教师则往往被忽略㊂与其他教师相比,经验型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其实更多,但受到的关注和得到的专业支持却远远不够[5],这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经验型教师的处境㊂此外,经验型教师除了需要进行教学㊁备课㊁上课等工作外,还必须按照学校的种种要求去应付多类流程性任务㊁重复性事件㊁形式化工作,以及各类杂事㊁各种检查材料,不利于其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也不利于专业成长和发展㊂而且,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非常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却对教师生活中遇到的身心困难少有关注,更忽视其付出的努力,教学被分数绑架,失去了关心的情感和生命的温度,使经验型教师很难在此种教学中获得意义感和认同感㊂社会高压力和高期待也是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出现高原期的外部因素之一㊂当教育的重要性被冠以 基础和根本 的时候,教师在承担着众多压力的同时却往往倍受指责,社会形成了关心教育却不关心教师的奇怪现象,对教师期待无比而又将之置于基本没有话语权的尴尬境地㊂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社会各界对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家长以及其他主体对教师指手画脚的现象并不鲜见㊂然而,高投入和高付出却很难得到平等的高收入和高回报,尤其对于家庭压力大的经验型教师来说,物质生活水平难以得到保障,这样的落差易使其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质疑㊂尽管教育部以前就提出 要依法保障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水平 ,2020年开展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情况督导,以使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然而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当下教师的薪酬水平是不太理想的㊂此外,社会各界对教师拥有高期待,却缺乏情感的支持和理解,使经验型教师感受到巨大的工作压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越来越觉得疲惫,教学意义感匮乏,缺少持续的专业成长动力和支持㊂2㊀关心伦理 助力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㊀㊀关心伦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美国,并与女权主义运动浪潮息息相关㊂它的产生在学术界受到高度关注,并具有国际影响㊂卡罗尔㊃吉利根(Carol Gilligan)批判了柯尔伯格的公正伦理,强调关心与责任,是关心伦理的奠基人㊂内尔㊃诺丁斯(Nel Noddings)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化㊁理论化的研究,丰富了关心伦理体系,是关心伦理的主要代表人物㊂本研究的关心伦理主要采用的是诺丁斯的观点㊂2.1㊀关心伦理的内涵诺丁斯认为,关心是一种观点和态度,由记忆㊁情感㊁能力等多种心理成分构成,并使各种成分处于被激活的状态㊂而关心伦理是一种关系性伦理,它将关心双方置于相互尊重㊁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的情境中,在关系的范畴内理解双方应有的责任,从而做出关心行动的过程[6]㊂关心源自人与人相互依存关系的体认,关心的本质是关心方与被关心方的关系,这种强调以关系为中心的理论构成了诺丁斯关心伦理的鲜明特色[7]㊂关心关系的建立,一方面有赖于关心者的努力维系,另一方面也需要被关心者的态度和感受力㊂也就是说,关心需要关心者的全心投入,也需要被关心者对关心的接纳承认㊂在关心的环节中,关心者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去设身处地地了解对方的需求,感受对方的感受,并发出关心行为;被关心者在接受关心者的关心后,要承认其关心行为,并对其做出回应,以反馈关心的效果,这种回应可以是表扬㊁感谢,也可以是一些建议等㊂此外,关心是考虑效果的,即被关心者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㊂若关心者错误地领悟对方的需求,从而发出错误的关心行为,这种关心就成为了一种单方面的 伪关心 ,使得被关心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不仅达不到关心的目的和效果,甚至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对被关心者造成一种负担㊂诺丁斯认为,从最本质因素上讲,关心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并主张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关心关系,而关心伦理的本质就是要建立一种人与人相互关心的文化[8]㊂关心充满情感色彩,人首先要学会自我关心,关心自己的身体㊁精神生活㊁职业生活以及娱乐生活,这是关心的起点,同时,还要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等㊂2.2㊀关心伦理与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关联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困境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困境有一个共同的缘由:缺乏关心㊂44㊀教学研究2023从内部困境来说,经验型教师缺少对自我的审视和关心,既无法清楚了解自身困境产生的原因,也不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去解决职业倦怠以及依赖经验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其难以实现进一步的专业成长㊂从外部困境来说,学校㊁社会等主体对经验型教师的关心与支持远远不够,经验型教师任务繁重,除了需要履行教师的职责之外,还要带领新手教师㊁应付其他琐事杂事等,且缺乏提升自身的系统指导㊁专业引领与情感关怀㊂由此看来,加强对经验型教师的关心,有助于其更好地面对和解决专业发展中的困境:一方面,经验型教师意识到关心的重要性,并加大对自己的关心力度,积极面对专业发展中的挑战,逐渐突破依赖经验㊁职业倦怠等问题,不断反思㊁不断学习㊁不断进步,从而推动自身成长;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为经验型教师提供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助力其专业发展,比如,专门针对经验型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可以成为加速其进步,激励其成长的动力等㊂由此,关心伦理为经验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首先,关心的起点是学会自我关心,经验型教师进行自我关心,就能够审视自身情况,明了自己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缘由,从而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寻找到其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不是理所当然地得过且过,毕竟教师成长的关键与核心还是在于教师自身㊂除此之外,经验型教师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也能对他人的关心进行适切的反馈,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㊂其次,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摇篮 ,为了帮助更多的经验型教师转变为专家型教师,需要建立关心型学校㊂学校积极有为,营造温馨的环境,清楚经验型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给予恰当的关心与帮助,并根据经验型教师的反馈不断完善关心的方式,方能加速经验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㊂最后,社会营造关心氛围,减轻经验型教师教学以外的负担,提高其待遇与地位,关心其所需,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改善,也能促进经验型教师的成长㊂需要注意的是,关心是考虑效果的,也就是说,关心应该确保有效性,对经验型教师的关心更是如此,如此方能更有效率地解决经验型教师面临的问题㊂在 学会关心 的教育思潮下,教师不仅需要关心学生,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关心他人,可对教师的关心却鲜少提及㊂在教育领域中,关心伦理主要用来阐释教师对学生的关心行为㊂但是,关心具有交互性,如果教师本人感受不到关心,又何来的动力关心学生以及教会学生关心呢?人们对经验型教师的认知更使其总是处于付出和关心别人的角色中,其身心却得不到别人的关注㊂除专业学习之外,经验型教师也需要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得到来自各个主体的情感支持与生活关心㊂就像诺丁斯提出的,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㊂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㊁被接受㊁被认同㊂ [9]加大对经验型教师群体的关心,是助力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武器和保障㊂关心是非常有力量的,有的时候,哪怕一个微不足道的微笑,都能给予人极大的温暖㊁慰藉与勇气㊂很多时候,当经验型教师面临发展的困境时,其所需要的也许就是那一份被看见㊁被在意和被关怀㊂若其感受到了关心,就拥有继续坚持下去的力量;若没有,其付出的努力都被当作理所当然,甚至被忽略,其内心自然就会大受挫折,失去了前行的动力㊂因此,本研究从经验型教师的困境出发,采取关心伦理这一视角为其专业成长提供参考建议,希望引发对经验型教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从而推动更多的经验型教师突破专业成长困境,转变为专家型教师㊂需要明确的是,关心并不是万能药,无法解决经验型教师所有的问题,也不可能推动所有经验型教师的顺利成长,但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域和方法,能够助力其发展㊂此外,若能为经验型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个充满关心的环境,这也是一大进步㊂3㊀关心伦理视角下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突破㊀㊀面对着职业生涯的高原期,经验型教师如果成功突破困境,可以化茧成蝶,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就会进入专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期,有些甚至可能就此选择退出教师行业㊂针对其困境,如何实现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是一个迫切的问题㊂本研究尝试在关心伦理的视角下提出一些有利于经验型教师突破困境的方法㊂3.1㊀关心自己身心健康,直面专业发展挑战事物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个人内在的因素,往往具有决定性或者关键性意义㊂也就是说,经验型教师成长的关键与核心归根结底还是在个体层面㊂外界的关心,最终都要回归于经验型教师自身,方能突破困境,推动专业成长与发展㊂第1期张㊀蕊关心伦理视角下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45㊀首先,经验型教师需要学会关心作为物质和精神结合体的自我,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尽力平衡工作与家庭㊁个人志趣与职业理想之间的冲突㊂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锻炼和审视自己的心理状况,是十分有帮助的㊂可能有些教师会认为,工作压力太大,事情太多,压根没有多余的时间,其实不然,只要教师真心认为这些很重要,自觉愿意关心自己,就一定能做到,并将之养成习惯,这对缓解职业倦怠也非常有益㊂发觉自己的心理状况出现了问题,就一定要警惕,并采取合适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㊂经验型教师只有学会关心自我,方能更加了解自身困境,积极采取措施突破困境,也能更好地回馈他人的帮助,从而形成良性循环㊂需要了解,认知决定情绪,情绪产生意志行为㊂也就是说,人会对生活中遇到的事产生不同的情绪,而左右情绪的就是每个人自己对事物的认知㊂不同的认知差,决定了对待事情的不同态度和做法,也就自然地带来了不一样的情绪㊂任何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都要经历知㊁情㊁行㊁恒的心理过程㊂因此,管理自己的情绪,就要从源头出发,改变自己的认知㊂经验型教师可以采用认知重建方法,学习一些心理知识,比如,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高原期,有些会觉得无能为力,而有些会觉得这是一种挑战,希望且相信自己可以战胜㊂可以看出,同一样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带来不一样的认知,而这又会导致不同的情绪,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㊂因此,经验型教师可以转变角度,从更加积极的方面来看待职业倦怠,哪怕失败成千上万次,也照样能直面挑战㊂面对职业倦怠,经验型教师也要 不忘初心 ,回顾当初自己选择教师行业的初衷,寻找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持续动力㊂此外,还可以采用层层推导㊁步步深入㊁不断询问的方式,合理地接纳或宣泄自己的情绪,进而一步一步调整改变,优化情绪管理㊁形成积极心态;或者发现压力的来源,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能够改变的点滴做起等,积极努力去尝试,提升自己的幸福感㊂3.2㊀提升自身反思能力,打破对经验的依赖性很多时候,人们习惯性地给自己设限,反而限制了自己的进步与成长㊂跳出自身的舒适圈,迎接更高层次的挑战也是关心与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㊂乍听到 经验型教师 ,人们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这类教师非常依赖经验,实际上也的确如此㊂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经验型教师更需要反其道而行之,反思自身的经验,打破依赖性,转变固有的常态思维,创生性地构建新方法,从而做到灵活自如地运用经验,而不是被经验所掌控与操纵㊂经验型教师要成为引领经验发展与创新的人,而不能陷入经验的泥沼中阻碍自身的专业进步㊂因此,经验型教师应不断反思经验㊁反思工作㊁反思生活,这也是一种关照自身的有效方式,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Posner)提出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型教师有了实践的经验,更需要反思,方能实现专业成长[10]㊂因此,经验型教师要系统地提高反思的广度㊁深度㊁准确度和集中程度,学会聚焦并深入,可以采取日记等方式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不要想当然,要打破思维定势,将内容通过反思与领会等过程逐渐内化,在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中,获得思想的升华㊂此外,有意义的反思需要深厚的教学理论知识,因此经验型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注重自主学习与发展,丰富理论知识,了解自己与专家型教师的差距,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转变固化的课程与教学观,真正理解教学的意义,启迪自己的思想,增强自己的智慧㊂日常学习与终身学习是成为专家的重要路径,而反思是理论与实践㊁思想与行动㊁解构与重建整合的过程,反思本身不是目的,反思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更好的成长㊂3.3㊀加强同伴指导,提供专业支持与情感关怀依据关心伦理,同伴指导首先需要切实了解经验型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支持与关心,避免 伪关心 ;其次,经验型教师接受关心后,需要及时进行回应,从而不断完善关心的方式,推动关心行为的延续与完善㊂经验型教师需要关爱和扶持新手教师,同样的,也应该有相应的同伴群体关心经验型教师,拓宽其专业学习之路㊂在经验型教师发展阶段中,应充分发挥专家型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同伴合作与支持的教师成长文化,重视提高经验型教师教学行为的调控能力,加深其对教师职业的情感认同,形成职业的自尊和自信,促使其在成功体验的基础上实现教师职业角色的自我完善,尽快获得新的发展[11]㊂此外,需要提供更多的渠道与契机促进经验型教师与同伴以及教育研究者等群体的专业与情感交流㊂通过交流,经验型教师可以倾听不同类型教师的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
伦理使我们的行为具有意义,关怀伦理是一种基于关心和关注的伦理观,它认为每个
人都应该感受到他人的照顾和关注。
这种伦理观在教育领域中尤为重要,因为师生关系是
非常亲密的关系,需要强调关怀、尊重和合作。
然而在学校中,师生关系的发展和维护面
临着巨大的困境和挑战。
首先,师生关系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系统的压力。
学校被要求完成许多的教育
任务,包括教学和管理方面的任务。
这些任务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由于这些要求,教师经常感到忙碌和沮丧,缺乏应有的关注和关怀,带给学生的负面
影响是巨大的。
其次,现代教育的标准化和量化过程也使师生关系受到影响。
老师不得不遵循既定的
课程和教学计划,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学习。
这使得教育变得非常机械化,忽视了每个
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被减少和淡化,学生很难
感觉到老师对他们个人的关怀和照顾。
第三,现代社会中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产业化和经济化。
这种情况反映在学校中,学校
管理者、家长和社会都对教育的经济效益进行强调。
这使得学校管理者着重于资源的利用,而不是对学生的关怀和照顾。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被视为一项生产和销售的项目,而不是
一项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任务。
这些困境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和疏离,这对教育进程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重建
师生关系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
从制度层面来看,学校管理者需要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并优化教育的体系和制度,
使其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和成长。
教师要有更多的自由度,有机会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这将
有助于改变学校劳动分配的不公,为教师增加关怀和尊重。
从道德层面来看,师生关系的重建需要考虑到关怀伦理的思解。
老师需要具有关怀的
义务和责任,同时也需要寻找关怀的源头,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利和需求,同时给予他
们支持和动力。
学生需要更加尊重老师的权威,并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以发掘自己的潜力。
在这个意义上,对于关怀伦理的认可和建构,是师生关系和教育实践的重要转型时期
的先决条件。
在总体上,关怀伦理视域下,师生关系的重建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因
素和层面。
仅仅依靠改制或道德的规范来解决问题是不够的。
学校需要回归其本质,并加
强关怀和尊重的环境和氛围,以完善教育的内容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