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井效益评价及治理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低效井效益评价及治理对策

【摘要】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油层总体动用程度高、动用差异大等原因,导致部分井开始低效益或无效益生产,部分井则采取关井措施,这些井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油田开发后期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单井效益评价软件,结合油井生产状况,综合分析了低效井的成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治理措施,改善低效井开发效果,为油田的持续稳产奠定基础。

【关键词】低效井经济效益效益评价操作成本

1 效益评价方法

目前大庆油田广泛应用的是由辽河油田开发的油田效益评价系统软件,软件结合采油厂月度数据库,录入单井的生产数据、直接费用并对公共费用进行分摊,确定各油井的最低运行费、操作成本、折旧折耗、期间费用、勘探费用以及原油的销售收入,通过投入产出之间的对比将单井效益划分为五类:效益一类井、效益二类井、效益三类井、边际效益井和无效益井(表1)。

2 低效井形成原因分析

依据单井效益评价结果,2010年某油田共有低效井98口,平均单井日产液31t,日产油0.6t,综合含水91.8%。从低效井形成原因上看,主要为高含水井,共46口井,占低效井总数的47.4%,这部分井由于油层动用程度较高,或由于层间干扰导致部分油层用状况较差,采出程度较低,从而形成高含水型低产井;从低效井分区块上看,过渡带、断层边部共有22口,占低效井总数的22.0%,这部分井由于钻遇油层厚度小,治理潜力较小;纯油区63口,占低效井的63.8%,这部分井钻遇油层厚度较大,具备一定治理潜力;从低效井分层系上看:二次加密井所占比例较高,占低效井的38.6%,这部分井多位于纯油区,由于断层遮挡,或位于滞留区,注采不完善,易形成低

3 低效井治理对策研究

利用盈亏平衡原理,结合投入产出情况,对各类措施治理界限进行系统研究,为低效井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3.1 措施治理界限研究

凡增产一个单位产品而使可变成本或总成本增加的数值,称为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开始时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但产量扩大到一定限度,因“收益递减规律”作用而转为递增,这个转折点的边际成本便是极限值,在此界限下生产的产品成本与售价相等,无利可图,此界限对应着相应的产品性质指标界限。边际成本包括两部分:一是增产单位原油所需的措施费用,二是单位原油的变动成本。

由盈亏平衡原理可知,当老井措施在有效期内的平均边际成本与扣除税后的油价之比值等于所要求的投入产出比时,所对应的最低累积增产油量即为老井措施增油量的经济界限。在进行措施方案设计或决策时,必须以上述增产界限为依据,预测的增产量必须大于上述界限,才可以实施方案。当进行多方案优选时,以预测增产量大、界限值低的方案为优。

若油价3000元/t,油井压裂累积增油下限为105t。根据油井压裂初期日增油与累积增油关系,为达到上述指标,压裂初期单井日增油应控制在1.31t 以上;油井补孔累积增油下限为65t。根据油井补孔初期日增油与累积增油关系,为达到上述指标,补孔初期单井日增油应控制在1.26t以上;不考虑堵水的层间和平面效果,投资回收期定为3年~5年,抽油机井堵水日降液40t,允许的降油上限为0.18t;螺杆泵井堵水日降液40t,允许的降油上限为0.15t;电泵井堵水日降液100t,允许的降油上限为0.4t。3.2 综合治理

根据单井地层条件、构造特点及动态变化特征等资料进行分类研究,综合考虑剩余可采储量、井组注采情况,以提高油层动用状况为中心,以完善砂体注采关系、改善油层渗流能力为原则,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改善低效井开发效果,努力挖潜剩余油。

主要治理原则:

一是对由于泵效低、泵况变差形成的低效井,采取检泵措施。

二是对于高含水低效井,若产液量及含水相对较高,且层间(层内)矛盾突出,则采取层段(层内)堵水措施;若既存在剩余潜力又存在注入水单层突进,则采取压裂与堵水相结合的治理措施;若层层高含水,堵水无潜力的高含水井,则采取补孔与堵水相结合的治理措施。

三是对于低产能低效井,若由于射开油层性质差、厚度小造成的低产能井,则采取缩小井距层内选择性补孔措施;对于射开厚度大、采出程度相对较低造成的低产能井,采取压裂措施;对由于堵水后造成的低产能井,则采取拔堵措施。

4 低效井治理措施及效果

2011年根据措施治理界限研究成果及综合治理原则,应用近几年单井效益评价成功开展的经验,采取针对性的压、补、堵、调等措施,使低效井得到了全面治理和有效控制。

2011年,全年措施治理低效井41口,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平均单井日增油1.5t,平均单位操作成本22.8美元/桶,利润2874万元,效益显著。同时,通过措施治理,共有34口转化为效益井,其中一类效益井为23口,二类效益井为3口,三类效益井为17口。

依据上述治理原则和治理对策,经过一年的精细管理及调整,2010年的98口低效井,共有67口井转变为效益井,其中47口转变为效益一类井,3口转变为效益二类井,17口转变为效益三类井,但仍有31口遗留井。

5 结论与认识

(1)油层采出程度高,多层高含水,层内或层间干扰严重,油层射开厚度小,油层条件差,注采不完善是形成低效井的主要原因。

(2)利用盈亏平衡原理,结合投入产出情况,对各类措施治理界限进行系统研究,为低效井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优先选择治理潜力较大或有治理潜力的井进行治理,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油层潜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3)按照“分类研究、分批治理”的原则,以“控水挖潜、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采取“压、补、堵”并用的技术对策,对部分低效井进行治理,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4)依据单井效益评价结果,在总结以往低效井治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块的开发特点和地面状况,继续开展低效井治理工作,提高油田开发效益,使评价工作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