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五种固定句式结构

合集下载

文言文中有一些结构固定的格式用法(修正版)

文言文中有一些结构固定的格式用法(修正版)

文言文常见固定结构汇总文言固定结构,是指文言中某些词语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已经形成的固定形式。

这种凝固结构在句子里一般可以当作一个整体来解释,翻译时也有固定的意义.一、“以为”“以……为……”“以为"是由介词“以”和动词“为”组合而成的凝固结构,完整形式是“以……为……”。

随着语境的不同,这种凝固结构的用法和意义也有不同。

1.“认为……是……”例如: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是同这个人一类。

2.“用……做……”或“把……当作……”的意思。

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苏洵《六国论》)—-到了燕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致祸患。

3.当“以”的宾语,在上文已经出现时,这个宾语便省去,“以……为……"便结合在一起,构成“以为"的固定格式。

这种凝固结构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者“认为(觉得)……是……”。

例如: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柳宗元《黔之驴》)—-老虎看见它(驴子),真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4。

“以为”的后面跟了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它与现代汉语的“以为"、“认为”相当。

例如: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私下认为他这个人(蔺相如)是个勇士。

二、(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 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三、(1)“有所……” (译为“有……的[人、物、事、地]”)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2)“无所……” (译为“没有……的[人、物、事、地]”)……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四、“是故”、“是以” (译为“因此”、“所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 《鸿门宴》) 译文: 现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为什么要
告辞呢?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译文: 哪里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11.唯(惟)„„之(是)„„
表示宾语前置的”是限定范围的副词,可译为 “只”, “之(是)”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 可译为“只 +谓语动词+前置宾语”。如: 唯余马首是瞻。(《左传· 襄公十四年》)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动)。(意译:只听从我的指挥。)
15.无乃„„乎
表示测度疑问的固定结构。它表示
的语气是委婉的。句末“乎”可用“与(欤)”“耶”等语 气词替换。可译为“恐怕 ( 只怕 )„„吧”“莫不是„„ 吧”。同义结构还有“非乃„„乎”“不乃„„乎”等。 如: 孔子曰: “求!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 译文:
孔子说:“冉有!恐怕该责备你吧。”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 《鸿门宴》) 译文: 现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
要告辞呢?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译文: 哪里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11.唯(惟)„„之(是)„„
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
含强调意义。其中“唯 ( 惟 )”是限定范围的副词,可译为 “只”, “之(是)”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 可译为“只 +谓语动词+前置宾语”。如: 唯余马首是瞻。(《左传· 襄公十四年》)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动)。(意译:只听从我的指挥。)
3.然则
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
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 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译文: 入朝为官要担忧,退处江湖也要担忧,既 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文言常见固定结构

文言常见固定结构

文言常见固定结构文言常见固定结构是文言语言体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或短语。

这些固定结构在文言文的写作中具有常用、简洁、优美和独特的特点,在许多文言篇章中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文言常见固定结构。

一、主谓结构1.主旨句:指文章中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句。

如:“今再言新文学说之德者,许多人未见出其特殊之点也。

”(鲁迅《无声的中国》)2.主谓结构:主语与谓语构成的简洁句。

如:“防微杜渐,乃治理之良图也。

”(《资治通鉴》)二、名形结构1.名词修饰形容词:名词前添加形容词修饰。

如:“吾告子言,亦如仲尼之谓‘大道’者。

”(庄子《养生主》)2.名词修饰名词:名词作为修饰语修饰另一个名词。

如:“今冬,袁玄君当择居嘉山。

”(《琅琊榜》)3.形容词修饰名词:形容词前添加名词修饰。

如:“其气味芬芳,以为冬夏常可益食。

”(魏征《养生论》)三、动补结构1.动词+名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如:“民之有道,如扣轻灵者橐。

”(管仲《管子·仪礼》)2.动词+形容词:表示主语状态或性质。

如:“吾有一言以为贵,自开藩以来,不以特事教人。

”(茅盾《藩篱》)四、动宾结构1.动词+宾语:表示动作对象。

如:“人心固有不足,欲求无止。

”(郑谷《郑家庙案》)2.动词+宾语+补语:表示动作对象的状态或结果。

如:“是它使处于它,以摄精神而倾斗志圣骨。

”(刘向《新序·白虎有书》)五、并列结构1.并列名词:表示同一范畴或同等地位的名词。

如:“宜读书,则楚金秦裘皆谢;宜学礼,则朝庭之佞臣无所容。

”(《孟子·尽心上》)2.并列形容词:表示同等程度或状态的形容词。

如:“忽见其怒强横而轻主上,对朝夕书表一一若无何处哀戻门户之责。

”(《明史·张璁传》)六、状语结构1.状语+动词:表示动作的方式、时间、时间等。

如:“常以口十人治天下。

”(列传《吕不韦》)。

2.状语+形容词:表示状态的方式、程度、性质等。

如:“圣人制言,识人则无状,观事则未期。

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尤其较为固定的意义。

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无乃……乎?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

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

如: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

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崤之战》。

②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2.……孰与……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

它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

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如下面的例子: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3.……之谓也其……之谓也这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

应该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

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

请看下面例句: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听到了一些道理,以为天下没有谁超过自己了,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②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罕见句式归纳之阿布丰王创作文言文句式总共可以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一、固定句式文言文固定句式,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之一。

固定句式在解题的很多时候,可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是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汇总。

(一)表疑问的固定句式1.安所,疑问代词“安”只能和“所”组合,表处所。

可译作“什么地方”。

例如: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三国志·荀彧传》)2.何所,即“所何”,疑问代词前置。

是“所……者何为”的移位和压缩。

可译作“……的(人、物、事)干什么用”。

例如:卖炭得钱何所营? (《卖炭翁》)3.何以,即“以何”的倒装。

暗示疑问。

可译作“用什么法子”“有什么”“为什么”“凭借什么”。

例如:何以言之?(《赤壁之战》)4.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1)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失街亭》)(2)奈何取之尽锚株,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5.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如太行、王屋何?(《愚会移山》)6.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如:巫姻、三老不来还,奈之何了(《西门豹治邺》)7.何如,经常使用来问行为方式或事物状况,可译为“怎么样”。

“何如”还经经常使用于对人或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孰与”的用法,译为“比……怎么样”。

例如:(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2)王孝伯问谢公:“林公何如右军?' ’谢曰:“右军胜林公。

”(《世说新语》)8.何遵,暗示问原因,译为“怎么”。

例如:此何速不为福乎?(《塞翁失马》)(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1.不亦……乎,译为“不是……吧”。

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2.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姐,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3.何以……为,由疑问代词“何”、介词“以”和动词“为”组成。

“何以”即“以何”的倒置。

“何以……为”等于介词结构加动宾词组“为何”。

文言文中常见的35种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常见的35种固定句式

2022高考复习:文言文中常见的35种固定句式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2.'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4.'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 非字而画。

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例7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7.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文言文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

先生在军中,是否确凿知道原扬州阁部史公果真死了,还是没有死呢? 求之欤,抑与之欤? 这是夫子自己求来的呢?还是诸候自己带着问题来找夫子的?
三、表感叹和揣度的固定结构
1、何其……也。译为“多么……啊”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 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那么,(生离乊苦)比死更为痛苦,我们对这样情况该怎么办呢? 寇深矣,若之何?《左传》敌人已经深入了,我们对他们怎么办?
独不怜公子姊乎? 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祸与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并且智勇的人大多被他们所溺爱的事物困住,难道仅仅
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
二、表示选择的固定句式
1、"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 (这样),就是(那样)"。
虞卿预料事情(的结果),揣测揆度情理,为赵国出谋划策,这是多么工于智谋机巧啊!
2、
“一何……”译为“多么……啊”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拔剑割肉,壹何壮也!《汉书·东方朔传》
赠从弟 刘祯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8、“岂……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例句
1. 主谓宾结构:
例句:吾欲食饭。

(我想要吃饭。

)
2. 主谓宾补结构:
例句:汝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你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3. 主谓状结构:
例句:夫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实践,这不是很快乐吗?)
4. 主谓双宾结构:
例句:吾赠汝书。

(我送给你一本书。

)
5. 主谓宾宾补结构:
例句:吾赐汝金币。

(我给你金币。

)
6. 主谓宾定结构:
例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没有好种子吗?)
7. 主谓宾宾状结构:
例句:夫子示之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孔子示之说:在贫穷时,要专心做好自己;在达到成功时,要兼顾天下。

)
8. 主谓宾宾补状结构:
例句:晏子使楚恶衣粝食者知吾之贵也。

(晏子通过使楚国的穷人了解到我的贵重。

)
9. 主系表结构:
例句:吾乃曲江大将军也。

(我乃是曲江大将军。

)
10. 主谓表结构:
例句:吾皇帝是明天子也。

(我皇帝是明朝的天子。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一、表示疑问✧1、何所……?表疑问得固定结构。

就是“所……者为何”得倒装与压缩。

【译:“所……得(人、事、物)就是什么”】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译:问姑娘所想得就是什么,问姑娘思念得就是什么。

)例: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来得钱所谋求得就是什么?)✧2、奈何…?若何…?如何…?①【译:“…怎么办?”】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译:拿了我得玉璧,不给我城,怎么办?)②【译:“为什么…?”“怎么能”】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译:(对楚国作战)不就是从国家利益得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3、何如--- 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

①代词性固定结构。

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得方式或事物得性状。

【译:“怎么样”】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樊哙说:“今天得情况怎么样?”②表示比较得固定结构。

可译为“比…怎么样”。

例:王以为何如其父?(译:大王认为(赵括)比她得父亲怎么样?)✧4、如…何?奈…何?【译:“拿…怎么样呢?”“对…怎么样”、“把…怎么样”】例: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例:如太行、王屋何?(译: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译:三老不回来,拿她们怎么样呢?)✧5、"何(奚)以…为"、"何(奚、曷)…为"其中“何”就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译:“为什么(要)…呢”、“怎么…呢”】“以”就是动词,“用”得意思;“为”就是表示疑问得语气词。

【译:“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就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译:这就是我们鲁国得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6、孰与:与…孰①【译:“跟…比较,哪一个(谁)更…”】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我跟城北得徐公比,谁更美?)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您们瞧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呢?)②…哪里比得上…怎比得上…怎如…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译: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二、表示反问✧1、何……之有?【译:“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2、如之何…?【译:“怎么能……呢?”】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我得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呢?)✧3、不亦……乎?【译:“不就是……吗?”不也就是……吗?”】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像这样寻找剑,不就是糊涂吗?)✧ 4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不算就是……吗?"】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不算就是远得小而近得大吗?)✧5、岂(其)……哉(乎、耶)?【译:“难道……吗?”】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人生得)祸患常常就是从细微得事情积累起来得,人得才智勇气往往被她溺爱得事物所困扰,难道只就是伶人才如此吗?例: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难道就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6、安……哉(乎)?【译:“怎么……呢?“哪里……呢?”】例: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但就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得攻势呢?)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哪里知道鸿鹄得远大志向呢?)✧7、……非……欤?【译:“……不就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8、宁……耶?【译:“哪里……呢?”】例: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哪里会想到这里就是掩埋您骸骨得地方呢?)✧9、顾……哉?【译:“难道……吗?”】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人立了志向,难道就不如蜀国边境得僧人吗)✧10、独……哉(耶)?【译:“难道……吗?”】例:独不怜公子之姊耶?(难道公子您就不可怜您得姐姐吗?)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我虽然愚钝难道就怕廉将军吗?)✧11、“其……乎(也、耶)”表揣测:大概(恐怕)…吧; 表希望:“还就是…吧!”;表反问:“难道…吗?”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例:吾其还也。

文言文固定句式类型总结

文言文固定句式类型总结

文言文固定句式类型总结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具有特定的句式结构。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固定的句式类型,下面将对其中一些常见的句式进行总结。

1. 主谓句:主谓句是最基本的句式类型,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主语一般在前,谓语在后。

例如:“天空明净,万物生长。

”这个句子中,“天空明净”是主谓句的例子。

2. 主谓宾句:主谓宾句在主谓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宾语。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等。

例如:“学生们认真听讲。

”这个句子中,“学生们”是主语,“认真听讲”是谓语,“听讲”是宾语。

3. 主谓宾补句:主谓宾补句是在主谓宾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宾语补足语。

宾语补足语用来补充说明宾语的特点或状态。

例如:“他把花儿摘红了。

”这个句子中,“摘红了”是宾语补足语,用来说明“花儿”的状态。

4. 并列句:并列句由两个或更多个具有相同地位的简单句或复合句通过并列连词连接而成。

并列连词可以是“和”、“与”、“或”、“而”等。

例如:“马跑得快,鸟飞得高。

”这个句子中,“马跑得快”和“鸟飞得高”是并列句。

5. 复合句: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

从句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例如:“他说他要去旅游。

”这个句子中,“他说”是主句,“他要去旅游”是从句。

总体来说,文言文的句式类型丰富多样,但在表达方式上相对固定。

掌握这些句式类型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常见文言固定句式

常见文言固定句式

说:' 知道了很多道理,自以为没人能赶上自已了这说的就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 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袭,约定俗称,经久不变。

这些 固定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表示某种语气的固定结构1. 表判断语气。

(1) 常见的有“无以” “所以”或“者…也”等。

①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一《荀子•劝学》②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李密《陈情表》“无以”相当于“没有用来…的办法”。

③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所以”相当于“是用来…的”。

④ 亚父者,范增也。

一一司马迁《鸿门宴》⑤ 非我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一一韩愈《师说》“者…也”表判断是常见的,还有“者也”连用等,例句很多,不再赘述。

(2) “……之谓也”(用在句末,表示总结性判断的固定结构,又是宾语前置的结构。

) —般译为:“说的就是 ”或“大概说的就是 吧”。

“……之谓……”(用在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里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叫作……” 、“……称作……” 、 “……认为……”、“……说……”。

① “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 译文:“《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

'——(这话)说的就是夫子您这样的人。

② “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 "俗语③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文: 百姓认为我吝啬, 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了。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

2.表疑问语气。

表疑问语气的固定句式比较多,常见的有:(1)如……何、若……何、奈……何;中间可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

小编带来的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

何……之有:表反问,其中“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

可译为“有什么……呢”。

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的定语。

如:宋何罪之有?(《公输》)不亦……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不是……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得无……乎:表猜度语气,译为“恐怕(莫非)……吧”。

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但(惟)……耳:只不过……罢了。

如: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宁……乎,顾(独)……乎(邪、哉):表反问,译为“难道……吗”。

如: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蛐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何(奚)以……为:反问语气,相当于“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着……呢”。

如: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何所……:是“所……(者),(为)何”的主谓倒装,相当于“所……的,是什么”。

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 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疑问的句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其……其……: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

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与其……孰若……:表选择,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

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常用文言文句式(一)判断句的格式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

文言文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4、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判断句 被动句 定语后置 省略句
宾语前置 5、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置 剑 长长的 样子 帽子 名
(1)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译:成名反复思量,莫非是指点我捉蟋蟀的地方吧?
(2)日食饮得无衰乎? 译:每天吃的喝的该不会有所减少吧?
4.“得无....乎(得无....邪)” 这是一种主要用来表揣测语气的固定句式,相当于现 代汉语的“莫非....吧”、“该不会....吧”。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译: .... .... .... ,难道谁能讥笑我吗?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 .... .... 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5.“其....乎” 这一形式一般用来表揣测、希望、 反问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大概(恐怕) .... 吧”,“难道....吗” 。
2、“不亦.....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不是.....
吗”、“难道不.....吗” (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译:军队将筋疲力尽,远方的主人已经防备我们,恐怕不 行吧!
3、“无乃....乎”也是—种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句 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恐怕....吧”\“不是.... 吗”
1、“岂.....乎(岂.....哉)”
这一形式的固定句式,大多用来表感叹语气或反诘语 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难道....吗”、“怎么... 呢” 的语气。 “岂.....邪”、独.....哉”、‘‘独.....邪”
(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不是太糊涂了吗?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学习后经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的吗?

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尤其较为固定的意义。

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无乃……乎?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

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

如: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

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崤之战》。

②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2.……孰与……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

它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

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如下面的例子: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3.……之谓也其……之谓也这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

应该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

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

请看下面例句: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听到了一些道理,以为天下没有谁超过自己了,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②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归纳整理高中文言文是中国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固定句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的归纳整理。

1. 主谓结构:- 主语 + 动词:如“吾思博学之,而不能明也。

”(《论语》)- 主语 + 动词 + 宾语:如“人皆有不好之处。

”(《论语》)2. 主谓宾结构:- 主语 + 动词 + 间接宾语 + 直接宾语:如“吾乎,吾之知也少矣!”(《庄子》)- 主语 + 动词 + 宾语 + 补语: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论语》)3. 主谓补结构:- 主语 + 动词 + 宾语 + 宾补:如“吾日三省乎吾身。

”(《论语》) - 主语 + 动词 + 补语: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4. 并列结构:- 并列句:如“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也。

”(《论语》)- 并列分句:如“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5. 状语结构:- 状语 + 主语 + 谓语: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木兰诗》)- 主语 + 状语 + 谓语:如“天寒地冻,人心难热。

”(《史记》)6. 倒装结构:- 宾语 + 谓语 + 主语: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赋得古原草送别》)- 状语 + 谓语 + 主语:如“独在异乡为异客。

”(《旅夜书怀》)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掌握了这些句式之后,可以更加灵活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的语言结构。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上下文的语境,理解句子的具体含义。

通过不断的阅读和练习,我们能够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高考语文之文言文固定结构(句式)

高考语文之文言文固定结构(句式)
【答案】别人一定无法忍受这种艰 难困苦,(但)颜回却自有他的快 乐,颜回多么有贤德啊。
1、①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 之,对曰: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 耳。 ”上曰:“②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人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 安可诬一世之人!” ①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 1分), (封德彝)很长时间没有举荐有才能的人。 ②君子使用人才如同(人们)使用器物一样, 各取(他们的)长处(1分) 。古代达到大治 的帝王,难道是从别的朝代借用人才吗? (1 分 )(你)正应该忧虑自己不能了解(人才), 怎么能够诬毁全天下的人呢? ( 1分)
• (12) “何(奚、曷)……为”【 “为什么 (要)……呢”、“怎么……呢”? 】 • “何(奚)以……为”。 【“哪里用得着…… 呢”、“要……干什么呢”】。 •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译文: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 为什么要告辞呢? •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 译:哪里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 例: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2、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 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 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 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 刘仁之谓业曰:“①我处其外,君居 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①(如今)我在州府外面,你州府里 面,(只要我们)齐心合力,就一定 会有所作为。
3、子曰:“贤哉,(颜)回也!一 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论语》)
(8)……非……欤?(……不是……吗?) 《屈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欤? ⑨宁……耶?(哪里……呢?) 《祭妹文》: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兼有惑叹) 译文: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 (10)顾……哉?(难道……吗?) 《为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兼有感叹) (11)独……哉?(难道……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 哉? • 译文: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 吗? • • • • • •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五种固定句式结构
文言固定结构常见的有表疑问的、表反问的、表测度的、表感叹的和表判断的等五种。

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与不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孟子·梁惠王上》)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②---④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⑤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样”,⑥
句中的“孰与”是“与……比较,哪一个……”的意思。

一般地说,“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办”、“把……怎么样”、“拿……怎么办”、“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样”、“怎么样”、“怎么”等,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二。

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例如:
⑦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⑧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何功之有”即“有什么用处”,是反问句。

其用法特点是:何+名词+之+有。

“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什么”,“为”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

“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何辞为”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

“不亦……乎”译作“不是……吗”。

“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

三。

表测度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得无……乎(耶)、无乃……乎例如:
1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1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1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之战》)
“得无……乎(耶)”、“无乃……乎”均可译为“恐怕……吧”,都表示推测、估计。

“得无异乎”译为“恐怕不同吧”,“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为“恐怕是教我捉虫的地方吧”,“无乃不可乎”译为“恐怕不可以吧”,只是例11、13的末句除了表测度外,还带有委婉否定的意味。

四、表感叹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释为“多么”。

例如:
1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1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16痛定思痛,痛何若哉!(《〈指南录〉后序》)
五。

表判断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是之谓、此之谓。

例如:
17是之谓政令行。

(《荀子·王霸》)
18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

”此之谓也。

(《孟子·离娄》)
17句中的“是之谓”可译作“这就叫做”,18句中的“此之谓”只能译作“就是说这个”。

这两句均为判断句,不过这里的“是”或“此”在古汉语中却是前置的宾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