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设计 教案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教学设计】
平顶山市第四十三中学 赵明
课标要求
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及图片、视频等,学生能说出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开国大典的议程及西藏的和平解放。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史料实证理解《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人民日报》(中国)
料: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
——《人民论坛报》(波兰)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阅读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教材回答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史料实证
教师在幻灯片中展示材料: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提问: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年指什么时期
为了更好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课后补充
(学生提问)
新民主主义胜利的原因
培养学生多思多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方法
1.纵向联系法。通过对过去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帮助理解本课的内容。
2.影像辅助法。可以向学生放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制品,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优秀课获奖教案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优秀课获奖教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情况过程与方法在师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听、读等途径的自主发挥,结合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并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通过看课文插图,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开国大典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给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的更加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图反映的是毛主席离开西柏坡时的情景。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刚结束,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周恩来笑着答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毛泽东说完,登上汽车向北平方向前进。

毛泽东等进京后,“考试”成绩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教师提问:毛主席进京的第一个考试就是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为什么要召开此次会议?此时,政协有何作用?提示: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筹建新中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二)政协会议的会议内容1.引导学生回答:展示图片,读课本,说说政协会议通过的几项主要内容。

提示: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并能够领会中国人民在这一历史事件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1.新中国的成立2.新中国成立背后的努力和牺牲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

2.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中的大力支持和付出。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计划采用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

教师将讲述有关新中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事件。

学生将有机会思考这些事件对中国、对世界的意义,并探讨中国人民在此事中所经历的困难和奋斗。

五、教学工作安排1. 介绍本课程的重点和目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中国的建立过程和历史意义。

2. 通过幻灯片展示,简略述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和相关事件。

3. 带领学生讨论和总结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改革。

4. 安排一定时间供学生阅读并理解新中国成立的相关材料和文件,以使他们真正地体验和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付出的汗水和牺牲。

在此过程中,学生应当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远见卓识和非凡智慧,以及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所作出的贡献。

5.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建立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帮助,以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此背后的伟大奋斗。

6.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报告和讨论,总结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历史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

此外,学生还要总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过去优异的表现,以及提出自己对中国未来的预测和希望,以便更好地塑造中国的未来。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讲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通过阅读文本,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插图丰富,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程。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思考与探讨”栏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新中国成立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筹备过程可能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道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

2.了解新中国成立的筹备过程,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

3.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新中国成立的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新中国成立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提问、解答疑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讨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1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1

部编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本课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及历史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新中国成立的细节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细节出发,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感悟新中国的伟大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及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及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新中国成立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新中国成立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等。

2.教学素材:收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资料,如历史文献、新闻报道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图片,如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形势等,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播放新中国成立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为学生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自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自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主要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教材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历程、历史意义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新课内容相结合,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和宣告成立的过程,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的过程。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史料分析: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程。

4.口述历史:邀请见证新中国成立的老一辈人士,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文献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历史图片,如毛泽东宣布新中国成立的瞬间、天安门广场上的庆祝活动等,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如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政府的垮台等,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八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教材内容包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取得了伟大成就。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事件和政策也需要加强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和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史料教学法:运用历史史料,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材料,提前熟悉教学内容。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新中国成立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案)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案)二、教学目标2. 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和发展的历史;3. 深入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折点。

三、教学重点重点介绍中国从1949年到今天创建和发展的历程,了解中国经济的变迁。

五、教学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形成: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诞生了。

2.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1949年-1952年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主义清算,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产业;1953年5月,三大改革开放计划开始实施;2015年,中国成功举办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实现了中国互联网的突破发展;2020年,国家发布“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成果:中国在民主、自由、法制建设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文化艺术的交流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经济实力大大提升,中国成为了世界大国;外交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准备加入相关国际组织。

六、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学习七、教学组织形式探究讨论八、教学过程1. 了解任务: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中国从1949年到今天创建和发展的历程,了解中国经济的变迁,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折点,以及该国发展成果。

3. 解答问题:参考讨论结果,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由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总结引申结果。

(1)大规模资本主义清算是如何发生的?(2)三大改革开放计划的实施有何影响?(3)2016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突破?(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成果有哪些?4. 提出课堂小结:实践表明,只要我们树立光明理想,坚持不懈努力,中国一定能登上更高的伟大目标!九、设计思考1. 小组讨论中,学生出现了什么问题?2.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3. 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可以在下次课堂中进行完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设计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2.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3.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4.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观看开国大典的资料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

2.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难点:开国大典和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发出了响彻云霄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我们伟大祖国70周年华诞。

70年风雨同舟,70年砥砺奋进。

国家的面貌和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成立的?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对世界又产生了哪些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自主学习】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学生自学课文2-3页,标划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职能、作用。

组内交流,相互对照,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注。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成果,教师点拨)1.为什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因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建国的总政策和总原则,集中体现当时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毛泽东在会议上被选举为国家主席吗?不是。

会议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是不是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不是。

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它定为国歌。

3.说说会议确定的国旗及图案的象征意义。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案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案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学习目标
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体会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重点难点:
重点:开国大典
难点: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课堂学习
预习导学:
通过
中国人民政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治协商会议国旗
国歌
开国大典首都
纪年
开国大典:年月日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学习过程:
导入:百年中国——1901年的中国与XX年的中国在哪些方面有明显的不同?百年巨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盛况
时间:
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主要内容:
动脑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
国际意义:
二)x藏和平解放
时间:
中央解决x藏问题为什么要一面向x藏进军,一面力争x藏和平解放?
四、巩固练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定的代国歌是:
A、《义勇军进行曲》
B、《国际歌》
c、《东方红》D、《歌唱祖国》
1951年和平解放的地区是:
A、北平
B、x藏c、天津D、海南岛
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定新中国采用的纪年方法
是:
A、年号纪年
B、干支纪年
c、民国纪年D、公元纪年
请观察下列两幅图片;
图1图2
图1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图2反映的是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入拉萨的情景,它有何重大影响?。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本节课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还有待提高。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我发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讲授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时,我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实证来理解历史事实,培养他们的历史解释能力。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全国各族人民欢庆新生。
5.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
- 1950年代进行的土地改革、国营工商业改造、农村合作化运动等。
-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一)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我们学习到了新中国成立的筹备过程,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的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首都等。我们还学习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了解到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广场上的大规模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全国各族人民欢庆新生。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练习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案.doc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案.doc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案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学习目标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体会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重点难点:重点:开国大典难点: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三、课堂学习(一)预习导学:通过《》中国人民政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治协商会议国旗国歌开国大典首都纪年开国大典:年月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二)学习过程:导入:百年中国——19XX年的中国与XX年的中国在哪些方面有明显的不同?百年巨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一)开国大典1、开国大典盛况时间: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内容:动脑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3、中华人民2020-02-09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学习目标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体会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重点难点:重点:开国大典难点: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三、课堂学习(一)预习导学:通过《》中国人民政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治协商会议国旗国歌开国大典首都纪年开国大典:年月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二)学习过程:导入:百年中国——19XX年的中国与XX年的中国在哪些方面有明显的不同?百年巨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一)开国大典1、开国大典盛况时间: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内容:动脑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3、中华人民2020-02-09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学习目标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体会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重点难点:重点:开国大典难点: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三、课堂学习(一)预习导学:通过《》中国人民政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治协商会议国旗国歌开国大典首都纪年开国大典:年月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二)学习过程:导入:百年中国——19XX年的中国与XX年的中国在哪些方面有明显的不同?百年巨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一)开国大典1、开国大典盛况时间: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内容:动脑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3、中华人民2020-02-09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学习目标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体会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优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优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3)理解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4)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具体过程,认识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即“说说你出生时的情况”,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生疑、生趣。

(2)通过学生归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所做的准备工作,学会归纳历史事件的方法。

(3)通过搜集新中国成立的有关资料,学会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

(4)通过讨论教师提出的若干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的祖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2)通过分析“落后就要挨打”的原因,教育学生以史为鉴??居安思危。

(3)鼓励学生对本课内容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勇于创新的胆识,张扬学生的个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是开国大典的盛况,二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认识西藏和平解放。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很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生日吧!哪位同学能根据家中的资料(录像带、相册、成长记录袋等)以及长辈提供的信息,说说自己出生时的情况?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把老师的思绪带回了小的时候。

那你们可知道祖国母亲的生日?(10月1日)你们一定也很想知道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一些情况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习新课一、筹建新中国新中国这个大家庭即将成立之时,百废待兴,筹建新中国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这个重担就自然落到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全体代表的肩上。

请大家阅读课本第2-3页相关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1949 年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示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以及开国大典的盛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已经在 previous learning 中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新中国成立的详细过程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理解这个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参与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开国大典的盛况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自豪。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自主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

3.准备好合作探讨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展示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40]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40]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

二、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课是开篇课,是中国近代史的结束,现代史的开端。

本课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和西藏的和平解放。

新中国的成立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西藏和平解放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减少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西藏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三、学情分析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学生以前学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基本掌握了学习会议的基本方法,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学习会议应该从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意义等方面来进行学习,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初步认识中国的政治制度;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提高历史分析能力;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提高研读历史资料的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情景想象。

过程与方法:观看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开国大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2.请学生回顾所学,列举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西藏地区解放的必要性。
3.展示相关图片材料,说明十世班禅希望西藏早日解放的态度以及西藏地方与中央人民政府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史实,西藏和平解放。总结并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习题演练
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
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组织观看《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等影片,体会“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深刻内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第1课,是本学期新中国史的开端。本单元分3课内容,分别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立国之战”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初步巩固政权的土地改革,是对新中国基础阶段的梳理。本课涉及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三部分内容,其中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新中国政权的建设是本课的重点,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与意义也是需要注意的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历史学习,已初步掌握历史学科学习方法,对于历史知识学习具有初步的思考和理解能力,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对革命史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平日里的纪念日活动与电影电视剧的观看使学生对新中国史已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他们思维活跃,对于新内容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核心素养
拥有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正确的历史思维分析方法,拥有唯物史观。通过解读史料素材,提炼有关信息,掌握史料实证能力。通过观看地图,制作时间轴,将历史发展带入时间空间之中,形成时空观念。根据相关材料,掌握准确的历史分析方法,拥有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了解,产生家国情怀。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以及成立的意义。

教材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详细描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人民群众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庆祝活动。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和国际背景,如国共内战、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形势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新中国成立的具体过程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学生可能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激动情绪有共鸣,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对中国的历史意义和国际地位的影响可能理解不足。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过程。

2.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和国际意义。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具体过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视听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理解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多媒体设备。

3.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照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包括国共内战、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等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国内背景、国际背景、成立过程、意义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深远影响,如中国的历史变革、国际地位的提升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和国际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2. 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 了解西藏解放的具体过程。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难点: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课内容有三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

三部分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展现了建国前后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线索:筹备—成立—解放全国领土。

重点:本课的重点内容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难点: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老师展示提纲,请学生结合自学提纲看书,并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完成答案,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共同纲领》的内容、作用。

2、开国大典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拓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教训。

3、祖国大陆最后解放的领土是______.西藏是通过什么方式解放的?解放西藏有什么意义?
重点内容强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会议召开的背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会议目的,就是为新中国的
建立做筹备工作。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毛泽东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

2、会议的主要内容
(1)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为首都,改名北京,采
用公历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6人为副主席。

3、地位
《共同纲领》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宪法制订
前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要说明纲领之所以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是因为它
规定了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1954年,此文献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

讲述这个标题时,注意区别政协会议的内容和共同纲领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意义:
教师展示图片(、火烧圆明园、《马关条约》签订、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
胜利),请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意义。

难点突破:
打出“西藏和平解放历程”的图片,并解说其过程。

解释:解放前西藏情况十分复杂,外国的一些政治势力利用宗教和历史上遗留
的民族矛盾插手西藏问题,企图使西藏与祖国分离。

所以解放西藏的核心问题
是政治问题,应采取和平解放的办法。

消除汉藏之间的民族隔阂,争取藏族同
胞的支持,孤立少数分裂分子。

1951年5月中国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
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0月鲜艳的五星红旗终于插上了雪域高原,
西藏千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意义: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课堂延伸:长期以来,不断有一些国家干涉中国内政,策动西藏叛乱,达赖喇
嘛也出逃国外,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播放达赖集团在西藏“打、砸、抢、烧”视频。

总结: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在维护祖国统一的问题上
决不会有丝毫让步。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拓展练习】
1.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五四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

C.新文化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

D.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2、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改革开放
3、右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

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4.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刑法》
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大战役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
6、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7.下列关于西藏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文成公主嫁予吐蕃赞普B.元朝时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行政区
C.清朝时设驻藏大臣D.1950年和平解放
8.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他说“今
天是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照此说法,当年的完美答卷应该是()
A.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D.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