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几点思考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一条十分经典的教育原则,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标准,倡导依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判断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个体的目的。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了人的本体性、自然性,以及个体的多样性。
教育是为人整体发展服务的,要尊重个体的差异,使被教育者在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从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一种新的教育思维方式,与传统的静止性教育、接受性教育和重视规范性教育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现在,这种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各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得到广泛的赞誉与积极的响应。
教育活动始终以学生为本。
这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而且是一个有着深刻内涵的现代教育理念。
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全面发展的实现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育需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积极的环境和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在这个基础上,教育界强调“以学定教”,采用个性化教育方法。
它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和实施教育方案,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使他们在自己的最佳发展水平上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这种教育模式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它使学生能够以个人的方式、个人的节奏、个人的意愿来接受教育,将潜能发挥到极致,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成果。
从网络信息的角度考虑,“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原则也得到了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教育实现个性化、归纳式、情报式的教育,为学生成长营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计算机实现在线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知识,选择不同的公开课、在线家长会,以及各种网络教育资源等,满足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当然,这种教育模式也面临许多挑战。
个性化教育需要更加全面、更有透明度的评估、评价机制,以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同时,需要相应的资源投入,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方案。
以生为本,学为中心
以生为本,以能为重,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人才的培养要以能力为重,以培养学习能力为先。
新课标中强调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工作的关键是要抓住根本,一是抓教师,二是抓学生,三是抓质量。
下面我从三方面谈一谈如何以生为本,以能为重,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一、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专业技能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学生的培养人。
教师热爱事业热爱学习,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的思想教育,会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教师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会将其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明确每个学习环节如何指导监控,特别要控制好影响学习能力的七个要素:兴趣、态度、方式、习惯、品质、方法、评价,方能提高学习效率。
要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促进专业发展,增强教师的规划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提升职业价值。
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平时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贯彻新课改“以生为本”的理念,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同时重新思考定位自身的角色,及时调整转变教学策略并指导学生相应地改变其学习方式,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此外,教师还要改进工作方式,善于合作、勇于探究,让课改成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加速器”。
所以进一步发挥教师专业培训和校本培训对于提高教师执教能力的作用,教师专业培训和校本培训应该改变重形式、轻实效、走过场的现状,教师培训应该更多关注课堂,关注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关注生本课堂的构建。
二、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升教学质量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提高学生的主人意识、能力意识和效率意识。
重点是要紧紧抓住课堂,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多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1.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教育教学规律必须符合学习规律,只有尊重学习规律才能将课堂还给学生,由讲堂变学堂。
“喧宾夺主”的遗憾——“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观课思考
学生初听音乐 , 教 师 在 黑 板 上 随旋 律 画 图 . 在 二 声 部 处 教 师用绿色的粉笔随旋律画柳条 , 当歌 词 出现 “ 洗 洗 干 净 多 么 漂 亮, 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 教 师 用波 浪 表 现 水 流 。由 于波 浪 越 来 越大 , 映射 出这 里 的 音 乐 的力 度 渐 强 . 间 奏 处 教 师 贴 上 准 备 好 的 小 花 和 小 鸟 。一 首 歌 曲 播 放 完 了 一 幅 有 鸟 有 树 有 花 有 水 的 春 景 简 笔 画 就 画好 了 。 师: 画得怎么样? 生 沉 默不 语 。 师: 画 得 真 好 啊 !( 教 师 立 即 自圆 其说 ) 1 . 片段分析 : 本 环 节 教 师 意 在 将 音 乐 与 画 结 合 创 设 音 乐 情境 , 启发学生的情感 , 对 于学生而言 , 本 次 聆 听 是 初 听环 节 。 对歌曲陌生 . 当 视 觉 先 掩 盖 了听 觉 . 学 生 初 听 的 效 果 就 不 是 很 好, 教师画完 了, 提问“ 画 得 怎 么 样 ? ”, 这 让 音 乐 与 画失 之 交 臂, 一 句 话 指 引 了 学 生从 视 觉 的角 度 学 分 析 。 四年 级 的 学 生 对 于 美 的 画有 一 定 的要 求 .简 单 的 几 笔 简 笔 画 对 于 他 们 来 说 是 比较 容 易 的 , 如 果 发 自内 心 地 回答 , 也 许 是 一般 般 , 还行吧 , 如 果 敷 衍迎 合老 师 .也 许 会 回 答很 美 。但 这 是 我 们 想 要 的 答 案 吗 ? 这样 的 问题 大 可 不 必 . 适得其反 . 缺失 了最 真 实 的 回答 。 2 . 一点思考 : 美 国教 育 家 苏 娜 丹 戴 克 说 : “ 告诉 我 。 我 会 忘 记; 做给我看 , 我会记住 ; 让我参加 , 我 就会 完 全 理 解 。 ” “ 体验 ” 是 审 美教 育 的第 一 原 则 . 音乐新课程提倡先体验后概念 , 在 课 堂 上 学生 只有 先 体 验 了 才有 感 受 , 只 有 真 正感 受 了 才 会 有 希 望 表 达 的 欲望 , 而不 是作 秀 的 回答 。 本 片段 中 , 教师如果在学生充分聆听后再画 , 问: “ 谁 发 现 了 老 师 的 画与 歌 曲 的秘 密 ? ” 启发式地引导 。 让学生表达 自己 的发现 。 调动了积极性 , 再 鼓 励 他 们也 随音 乐 徒 手 和 老 师 一 起 画 一 画 。他 们 沉 静 在 歌 曲之 中 , 真 正 感 受 到 了 画 因 为 与 音 乐 的 巧 妙结 合 而 美 , 学生内心真正的情感被唤起 , 这样 的感 悟 才 深刻。 ( 三) 聚 焦课 堂 片段 三 首先 。 加入 打击乐伴 奏。教师展示 三角铁 、 串铃 , 让 学 生 听有什 么效果 。 随后进行 简单 的徒手练 习 , 并 在 多 媒 体 屏 幕 上准确 地显示 三角铁 、 串铃 的伴 奏 谱 , 要 求 学 生 按 照 图 谱 敲 击. 接 着 教 师 请 六 位 同学 上 台按 照 图谱 敲 击 , 为 全 班 同 学 的 歌声伴奏。 其次 , “ 柳” 字 的 律 动 。教 师 展 示 边 唱 边 写 “ 柳” 字 的律 动 , 随 后 让全 体 学 生 跟 着 一 起 感 受 , 结束课堂。 1 . 片段 分析 : 课 堂 上学 生总 是表 现得 非常 沉寂 , 为 什 么 呢?因为教 师总是 牵着 他们走 , 为他 们安排 好伴 奏谱 , 为 他 们设计 好律 动 , 他 们没有 展现创 编 的舞 台 , 没 有 思 维 灵 动 的 空间 , 没有 选择 的余地 , 规 规 矩 矩 地 不 用 思 考 地 完 成 教 师 的 要求。 2 . 一点思考 : 新 课 程 强 调 鼓 励 学 生 的音 乐 创 造 , 何 不 放 手 让 学 生 多创 编 . 多思考?如本片段 中: 教师可以问 : “ 我 想 用 三 角铁 . 你觉得可以怎样设计?”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用 自 己恰 当 的方 式 为歌 曲进 行 伴 奏 , 只要教师稍作引导 , 笔 者 认 为
以生为本教学感悟
以生为本教学感悟生为本教学是一种教育理念,这个理念强调以学生的生命和健康为中心,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导向,从而实现全面培养和全面发展。
在以生为本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创造,关注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生为本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爱和尊重,并享受到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和教育。
在以生为本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计并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在以生为本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成长。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以生为本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和情绪。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能力。
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建立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在愉快和舒适的学习氛围中发展自己。
在以生为本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发展。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在以生为本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进行科学、全面的教育和关怀,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睡眠和饮食,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关注学生的视力和坐姿,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压力,关注学生的交往和社交,关注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在以生为本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心灵成长进行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范文3篇
生本课堂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学期我们开始尝试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反思授课情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
生本教育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
如果课前没有做好深入研究,课堂上就很难对知识点进行准确理解,更不用说拓展延伸了。
(2)讨论过程中少数学生参与意识差。
生本教育的课堂中“讨论”是常规,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学习的讨论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的。
在讨论中,如果仔细去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多数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少数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
(3)交流时不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生本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在交流、争执、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提高,而我们的学生可能是不自信吧,讨论时教师明明知道他的想法很好,交流时就是不发言。
(4)教师总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
在进行生本教育教学的这些天里,仍是放不开,心中总有一个计划,计划着每个课时要让学生进行哪些学习活动,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在生本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既然存在这些问题,那就应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得自己的教学尽快与生本教学接轨。
我主要采取了下列的教学对策:(1)认真备课,设计好问题。
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问题。
每个小问题我向学生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明确,只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并能说出原因,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
使学生认为这些事情自己还是能做到的,他们便愿意去做。
(2)关注所有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
我在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的时候,时常走到不爱发言学生的身旁,多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勇敢发言。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指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为根本目标,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特点确定教育教学的方向和内容。
这一理念强调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教学活动应当紧密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能力的提高。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创造力。
以生为本,意味着教育应当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成长环境,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
教育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健康、快乐地生存,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指导下,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应当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情况。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
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特点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健康成长。
应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实现自身的价值。
应当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开展教育教学科研,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能力的提高。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是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深刻地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宗旨。
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自主地认知和塑造自己的生命,以此实现个体的自由、尊严和价值。
而教育的根本任务,便是通过学习和教导,让每一个生命在知识和智慧的阳光下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
“以生为本”,意味着以个体的生命为出发点和归宿。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尊严与价值。
教育应当以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生命的权利与利益为首要任务,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包容、和谐的成长环境。
这样的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品格、情感、良知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完善。
“以学定教”,意味着以学习为核心,以知识和智慧的传承为使命。
教育是一种开启智慧、启迪心灵的过程,是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学习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每一个生命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理解和积淀,更是每一个人对于自我认知、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关键。
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引导他们自主地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让他们具备永远学习、终身成长的素养。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现代教育的价值追求和实践选择。
在当今日益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教育者需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生命,用温暖的关怀呵护他们的成长,用慎重的态度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权利;教育者还需要以严谨的学术精神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激发学生探索真理、追求智慧的勇气,培养学生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以此引领他们走向自主、自律、自信的人生道路。
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被视为一颗珍贵的种子,需要良好的土壤和充足的养分来生根发芽。
教育者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规律,以其身心发展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服务和发展空间。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一句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
这句话的核心是以学习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及其发展为主线,以实现个体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以生为本”,指的是将学生的生命作为教育中心。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天赋和个性。
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同时,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发展的路。
“以学定教”,指的是特定的学习需要导致相应的教学。
学生是教育中的主体,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实践素养和创新素养为目标。
学校和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学习进程,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和方法,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不同的学科应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有所收获和进步。
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和课程也应该受到同等的重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总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的核心价值观。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定制不同的教育方案和方法,创造出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掘自己的潜力,积极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以生为本,学为中心,以学定教
【摘要】观摩过很多大师的公开课,每每听课学习都让我叹为观止并自行惭秽,在一堂公开课中,精美的ppt效果、符合情境的视频材料,生动的头饰,具有课堂激励性奖励卡片等等层出不穷的新意而对于我们这些条件有限的农村学校的老师来说,我们上的最多是常态课,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或者设备去备一堂精致的课,当然开课老师给我上的示范课对我来说是一种引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那么既然我们在硬件上跟不上,我们农村教师就应该更在软件在提高自己,扎实课堂,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学为中心;phonics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只有真正做到“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学定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谁更重要?是让“学生走向教师”,还是让“教师走向学生”?在这么多年的新课改研究中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以学定教,学情决定教情,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实话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确实非常重要。
但是人们习惯上认为,课堂上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就学得越快、越好;学生自己摸索确实会慢一点。
事实上,这样做容易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
教师成了“讲师”、“话筒”,学生却成了“听众”、“哑巴”。
这就有悖我们教育的初衷。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其实没那么多时间一直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课堂,我们大多时间都还是以朴实实用的常态课堂为主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建设以“学为中心”常态课堂。
实效的英语课堂应该从学情出发,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落实“学为中心,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一、phonics自然拼读法在单词教学中的必要性据数据统计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感觉最难的是单词的记忆以及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语言的运用。
“phonics自然拼读法”是指不借助国际音标,把英语单词的读写与拼写作为一个整体来掌握,根据“字母”本事代表的“发音”,以及不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拼读、拼写,并把拼读规律内化成知识结构,使学生看到任何单词即能直觉反映如何发音,达到见词读音、听音辨词的能力。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是一句古训,但至今仍然发扬光大,成为教育界的指导思想。
这句话意味深远,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重要价值取向。
生命是最宝贵的,而学习是教育的核心。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贯穿整个教育工作的理念。
对于我们来说,这句话所体现的意义也是非常深刻的。
“以生为本”,意味着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和个性差异,以及关注和保障孩子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这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坚守的底线。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也有自己的独特需求和发展轨迹。
我们不能一刀切,更不能把孩子们都塞进同一个模子里去塑造。
相反,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需求和特长,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个性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以学定教”,意味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以发展学生的潜能。
教育而非知识的传授。
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牢记的宗旨。
学习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
而教育的本质并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坚守的底线和宗旨。
只有牢记这句教育箴言,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以身作则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正是因为这句话的指导,才使得我们的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要求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关注他们的需求和特长。
这是对教育者的一种要求,要求教育者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去真正的关注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
关于“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看法
关于“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看法我关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先旧后新,先学后教”,其基本内涵我的认知观点是: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通过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其多种感觉器官的投入,学习才能有好的效果。
所以教师要把课堂的话语权和学习时空让位给学生,不要硬灌和一讲到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鉴于我们的学生功底较差,自学能力较弱的实际,从时空上说,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教师的指导、纠错、追问、点评、归纳不得超过20分钟。
这是我们目前衡量一堂课好坏的显性指标之一,以后要逐步加大学生学习的时空。
同时,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不让少数学生控制了课堂,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学有所获。
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学习目标与内容不要一刀切,大一统。
要关注学生“学会倾听”的问题,让课堂多一点“宁静”,少一点“起哄”式的大合唱,简单的是非之问少一点,问题一定要有思维量,要在问题之间搭好梯子,一步一步地登。
以学定教,就是要根据学生认知的逻辑起点来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习知识前的预习是不是真的预习到位了,哪些学生学习态度、思维方式有问题,怎么在教学中去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如何有效施教,以确保教学课堂“没有人睡觉”,也确保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
在一段时间里,学校把上课没有人睡觉作为好课的重要的显性标志之一,以衡量教师教学的好坏。
要切实落实好“先预习再学习”的教学思想,根据我们的学生自觉学习的可能性不大的实际,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减低学习难度,把预习放进课堂里,让学生在学习中听得懂,有精神,能跟着老师的指引走。
先旧后新,就是要在课堂教学的起始,花大约三分钟时间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为学新知作铺垫,同时检验学生上一节的学习情况。
“旧知”的复习以最基本的知识为主,比如单词、公式、定义、汉字的默写,概念的理解,最基本问题的解答,等等。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是一句古训,强调了人们应该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为指导。
这句话传递了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即人的生活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而学习的作用则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充实自己的内涵,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生活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是“以生为本”的核心意思。
生活是指人们的物质需求,包括吃穿住行等方面。
对每个人来说,衣食住行是基本的生存需求,没有这些保障,人生活在社会中就会变得十分艰难。
为了保障人们基本的生存需要,社会必须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条件。
这也意味着社会应该追求公平正义,解决贫富差距,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生活权益。
仅仅有物质基础是不够的,人们的生活还需要精神世界的满足。
这就需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拓宽自己的视野。
教育被视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
通过学习,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人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以学定教”的含义是,通过学习来确定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学习是一个人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通过学习,人们能够了解社会的规则与道德准则,遵守并践行这些准则。
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熏陶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知识和价值观,人们才能够在社会中正常地生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成员。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内涵。
它告诉我们,我们首先要关注自己的生活,确保自己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
在物质基础得到保障的我们还要注重个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塑造人的品格和价值观的过程,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成为更好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是一句深刻的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一种呼吁和引导。
生命是最珍贵的,学习是最重要的。
以生为本,意味着尊重学生的生命和身心发展,以学定教,意味着教育的本质是学习,教育的目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围绕这一理念展开探讨,分析其内涵和实践意义。
以生为本,意味着尊重学生的生命和身心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生命和个性。
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断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权利和发展权利,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关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
只有尊重学生的生命,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以学定教,意味着教育的本质是学习。
学习是每个学生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的核心内容。
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只有将学习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一种健康的教育理念。
这种理念强调了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发展,注重学习的优质效果。
这种理念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教育是国家的希望。
只有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
教育工作者需要坚守这一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社会各界也需要关注教育的发展,为教育事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目标。
【范文精选】数学课堂中生本教学的几点思考
数学课堂中生本教学的几点思考我觉得要真正地体现生本教育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做到:一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二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
三是不拘泥于教材、教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而对于我来说,生本教育是一个新鲜事物,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生本教育呢?我有以下这几个疑惑:一、生本教学是否需要对问题进行过多的“暗示”案例一:我在教学《千米与米》时,在“用什么方法测量家到学校的距离”的问题上不断地暗示学生要用皮尺量、步测的方法测量,根本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测量的办法,也没有鼓励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案例二:我们教研组的另外一位老师同样教学《千米与米》,其做法大不一样。
而是放手让学生参与讨论,当“怎样测量从家到学校的路程?”的问题提出后,老师给学生留足了思考的时间,学生思考后纷纷举手。
有的说:“我每天从家到学校走15分钟,先测量1分钟走多远,就可以算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了。
”有的说:“如果他在路上玩的话,15分钟就不准确了。
”有的说:“我走两步是一米,数一数从家里到学校走多少步,就可以算出结果。
”……从上面的案例看出,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处理同一个问题的教学理念、方法却完全不同,教学效果自然不同。
案例一的教学中,我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我的思路去想去说,不断进行提醒、暗示。
表面上看,课堂热闹,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发言,直到学生答出老师认为的“正确答案”为止。
但通过检测,许多学生不会解决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于是抱怨学生笨,学生很自然地感到自卑。
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厌烦。
究其“病根”在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真正“自主”,没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句话传承自古代圣贤的智慧,是教育理念中的重要原则。
这句话的含义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应该以学生的生命为根本出发点,以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决定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这句话的内涵丰富而深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以生为本”,意味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第一要务。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和中心,他们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不能为了教学教育的目的而牺牲学生的利益。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只有在关注学生的生命状况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以学定教”,意味着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以学习效果为衡量标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需要,因材施教,因时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
教师还要注重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一种从根本出发的教育理念,它反映了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以及对学习的重视和关注。
在现代教育实践中,也要不断深化和丰富这一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在教育教学目标方面,要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育目标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挖掘和培养,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审美情趣、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目标。
教育教学评价要贯彻以学定教的原则。
教育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衡量和总结,也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检验和调整。
在进行教育教学评价时,要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成长情况。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以人的生命和需求为中心,以学习
作为实现人生价值和发展的途径。
这种理念的提出,反映了人文关怀与教育发展的关系,
提醒我们教育必须顾及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之间的紧密关系,并将学习视为教育的核心,
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多样的学习机会,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以生为本,强调教育的独立性和多样性,要求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
习风格和兴趣爱好,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要求。
教育不应当剥夺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权,
而应将学生视为理解自己需求并主动参与自己的学习的重要角色。
教育应当在最大程度上
给予学生自由主体的地位,以保障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生涯的多样性。
以学定教,是指教育应紧密相连于学习,该理念到表了教育和学习的相互依存性,教
育往往通过学习推动学生的个人成长,并激发其潜能。
教育的核心是学习,学习是获取知识、理解技能和培养态度的途径,而教育则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
完善和提高。
教育应当根据学生的阶段特征和成长需求,量身定制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将学生的学习进程放在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以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和乐趣。
综上所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一种教育理念,代表了人性化教育和教育发展的趋势,追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过程,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与成长。
这无疑是一种更加有价
值的教育思维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和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得自我认知和
价值肯定。
最终,这种教育理念将有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并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贡献。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中华优秀传统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对学生的关爱和对教育的重视。
这一理念自古以来一直影响着中国教育,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中的“以生为本”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育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在受到充分尊重和关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这也意味着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定教”强调教育应该以学问为根基,以知识为中心。
教育的任务在于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这就需要教育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学习,倡导求真务实的学风,提倡严谨的治学态度,鼓励学生扎实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术成长。
这也意味着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对学生的关爱和对教育的重视,也强调了教育的本质任务和根本使命。
在当代社会,这一教育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现实价值。
正如“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所体现的教育理念一样,教育的本质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化。
在当代社会,教育者应该根据这一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几点思考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该年龄段的认知水准,课前的预习程度,学习新知识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
务必体察学生情绪,激发学生情感。
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己以学定教的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真正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标签: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服务“学”
课堂教学中采用“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做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实践中如何真正落实呢?
以学定教和以案定教、以教定教的本质区别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程度,只有把学生作为主体,才能真正的体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
而以案定教,则是教师心中只有教案,教学只是为了执行教案,这个过程中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自身条件、情感以及人格的發展。
以教定教是指教师的心中只有自己,通过对学生知识的灌输,急着传授方法,全然不考虑学生的喜欢与接受。
我认为所谓“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
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该年龄段的认知水准,课前的预习程度,学习新知识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
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有什么方法和策略呢?
一、真正确立教学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观念
叶圣陶先生在多少年前就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教是为了不教”。
叶老先生指出:“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在于善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从这个立场出发,“教学”应改为“学教”更为恰当,“教室”应改为“学室”更为准确。
只有当我们教师内心真正确立了学生第一、学习第一的观点,我们的“教”才能真正为“学”服务。
二、了解学情,把准起点
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是许多教师必须把握的。
有时教师的教学往往从零起点开始,这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力的活生生的人。
譬如七年级教记叙文的有关常识,好多学生已经掌握得很不错了,如果老师仍把学生当作一无所知,教学从头开始,试想,那样的课堂该多么令学生失望啊!
教师备课习惯于备教案、备教材、备教法,却常常不备学生。
因此,我建议备课栏中增设“学情”一栏。
“学情”如何备?可找好中差几位学生了解,可在班上普遍问询。
其实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就是凭经验也该知晓学生的大致情况。
只有把准了真实的学情,才能恰当地确立教学的起点。
三、因人而异,循循善诱
面对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或赞美、或告诫、或启发、或点拨、或诘难、或反问。
这将是教师所要面临的一大挑战,要去他们必须提升自身的水平。
“循循”就是通过有次序的层层深入,让学生由表及里的慢慢了解更深层次的含义。
“善诱”就是通过诱导、启发以及点拨,使学生逐渐产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生遇到障碍时,经过老师的指点,学生会豁然开朗;在学生思维停顿时,经过教师的启发,可以柳暗花明;在学生查安牛角尖时,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会另辟蹊径;在学生思想混乱时,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会拨云见日,思维清晰。
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要因人而异的有针对的教。
作为教师,最尴尬的就是,踏入教室,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出现手足无措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经验与方法。
所以,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本领,还要积累一些经验。
1.向实践学习。
“实践出真知”。
作为一名好的教师就必须要做到成为一个有心的人,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教学上。
对于教过的每一堂课,都要总结,积累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原有。
俗话说留心处皆学问,实践之树常青,实践永远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向书本学习。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书中积累着上千年来的文明成果,其中汇聚了人类智慧的所有结晶。
当你都哲学书时,就好像是在与智者交流;当你在读文学书时,就是与仁者对话;当你在读教育书时,就好像在与灵魂的导师在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人们常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读诗可以使人灵秀,读书可以把人民的思想待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让他们可以思接千载、思通千古、视界辽阔,神清气爽。
学愈博,而思愈广,厚积而薄发。
让我们在书中畅游千古,神通万里,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3.向名师学习。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因为他们有高超的教学技艺,巧妙的教学方式,令人信服的教学成果。
他们对学生尊重,对学情了解,对学法明了。
我们借鉴让门的教学方法以学定教,因人而异,巧于点拨,善于启发。
学习他们能够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且还非常的恰到好处。
学习他们的人生境界,争取养成谦虚谨慎、永不满足的情操。
就像大海一样,必须放低自己的身段,无论是江河,还是小溪,都会囊括进来,这样才可以像大海一样辽阔、宽广。
4.向学生学习。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也不必贤于弟子”。
教师一般会认为学生肯定不如自己,所以一般是不会去请教学生。
其实能否向学生学习也是衡量教师的一个标杆。
学生自由学生的长处,是其他人乃至老师都不及的,所以教师优势也要请教学生,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一个人的境界越高,他所从事
的工作取得的成果就越多。
陶行知曾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这就可以让世人明白不可以小看小孩子,也让教师知道应该多向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