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延安,我把你追寻 人教 部编版 (共26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延安,我把你追寻 人教 部编版 (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953246192e45361166f512.png)
延河 枣园 南泥湾 杨家岭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 理论联系实际,自力更生
延安精神 艰苦奋斗、不断开拓创新
的精神;就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为 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这首诗歌主要讴歌 延河 、 枣园 、
南泥湾 、 杨家岭 这几个代表地点的精神, 间接赞颂了 延安精神 ,作者追寻的是延 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希望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和传承延安精神。
王家坪革命旧址
王家坪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 望,旧址处于两座大山脚下,左边叫脑畔山,右 边叫花豹山,一条小沟从林中穿过,依山傍水, 环境优美。这里曾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司令部)总部所在地。王家坪革命旧址分为南北 两院,人们一般称南院为政治部,北院为司令部。
诗人在追寻什么?
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 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高楼大厦” “家用电 器”指代什么?
“高楼大厦”和“家用电器”代表现代化。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特别 快,这里比喻高楼大厦大量出现。
“满目琳琅”,一般写作“琳琅满目”, 这里为了押韵,把顺序颠倒了。“琳琅”是美 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满目琳琅”形容 家用电器,如各种收音机、电视机、冰箱、洗 衣机等数量很多,质量很好。
1.第一句是( 点明中心 )的句子。
2.最后三句,每一句都有两个“追寻”,后面一个 “追寻”是对前面一个“追寻”的(说明),具体 说来,就是用( 金色的理想 )说明( 信念 ),用 ( 明媚的春光)说明( 温暖),用(火热的太阳) 说明( 光明 )。追寻延安,就是追寻 ( 信念、温暖、光明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15f36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c.png)
为什么要追寻?该怎样追寻?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感情充沛 语调高昂
再见
诗人在追寻什么?
追寻曾发生在延安的故事,追 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 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延安精神
读第三、四小节,你有什么发现?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来自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全诗。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扫除朗读障碍,把诗句读准、 读通。 2. 了解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有纪念意义的地方,为理解全 诗作铺垫。 3.再读全诗,质疑。
4.自由朗读,整体感知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延河
枣园
南泥湾
杨家岭
三、理解诗句,突破难点 1.初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及时解答简单的问题
2.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 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 索取,只讲奉献
3.全班感情朗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扩展巩固 1.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2.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变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课件(共88张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课件(共8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ba8a97192e45361166f556.png)
追寻的赤诚
第二节诗中的“叮咚的流水”“梨花的清 香”“开荒的䦆头”“讲话的会场”有什 么含义呢?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 流,它流经延安。“叮咚 的流水”实际上是讲人们 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
枣园在延安西北,曾是党中央所在地。 “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中央领 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
南泥湾在延安南部,当年八路军曾响应党的 号召,在这里开展大生产运动。“开荒的䦆头” 实际上是讲大生产运动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 奋斗的革命精神。
毫不犹豫:做事情立即 果断,不犹豫不决。
为抢救落水儿童,他 毫不犹豫地跳进了冰冷刺 骨的湖水里。
顶天立地:头顶云天, 脚踏大地。形容形象 高大,气概豪迈。
识字方法 换偏旁: 吭—坑—炕 换一换: 共-八+日=昔 形声字:笋 茅 炕 煌 媚
识字游戏
小熊钓鱼,鱼儿吓跑了
笋
炕
媚
昔
煌
延
茅
词语解释
窑洞:指土山的山崖挖 成的作为住屋的山洞或 土屋。
温热:温暖,热乎,暖和。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 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 文中比喻高楼大厦大 量出现。
新建筑像雨后春笋般到处出现。
从反面说明没有了延安精神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从正面再次咏叹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作者画龙点 睛,用“理想”“春光”“太阳”表明,对延安精神 的追寻不仅仅是对已逝岁月的怀念和赞美,更是面向 祖国美好的明天,令人振奋和鼓舞。
字词识记
yán
延安
琳琅
dàn
一旦
读一读
xī
昔日
má
o茅屋
第二节诗中的“叮咚的流水”“梨花的清 香”“开荒的䦆头”“讲话的会场”有什 么含义呢?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 流,它流经延安。“叮咚 的流水”实际上是讲人们 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
枣园在延安西北,曾是党中央所在地。 “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中央领 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
南泥湾在延安南部,当年八路军曾响应党的 号召,在这里开展大生产运动。“开荒的䦆头” 实际上是讲大生产运动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 奋斗的革命精神。
毫不犹豫:做事情立即 果断,不犹豫不决。
为抢救落水儿童,他 毫不犹豫地跳进了冰冷刺 骨的湖水里。
顶天立地:头顶云天, 脚踏大地。形容形象 高大,气概豪迈。
识字方法 换偏旁: 吭—坑—炕 换一换: 共-八+日=昔 形声字:笋 茅 炕 煌 媚
识字游戏
小熊钓鱼,鱼儿吓跑了
笋
炕
媚
昔
煌
延
茅
词语解释
窑洞:指土山的山崖挖 成的作为住屋的山洞或 土屋。
温热:温暖,热乎,暖和。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 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 文中比喻高楼大厦大 量出现。
新建筑像雨后春笋般到处出现。
从反面说明没有了延安精神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从正面再次咏叹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作者画龙点 睛,用“理想”“春光”“太阳”表明,对延安精神 的追寻不仅仅是对已逝岁月的怀念和赞美,更是面向 祖国美好的明天,令人振奋和鼓舞。
字词识记
yán
延安
琳琅
dàn
一旦
读一读
xī
昔日
má
o茅屋
四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
![四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321c7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d.png)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第①节中的韵脚是“光、阳”; 第②节韵脚是“香、场”; 第③节韵脚是“琅、炕”; 第④节韵脚是“响、梁”; 第⑤节韵脚是“煌、翔”; 最后一小节韵脚是“想、阳”。 全诗除第⑤节外,其余都是隔行押韵,结构相似的句子排 列在一起,整齐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3. a.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 b.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
a.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 人,也就是活死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 未来展翅飞翔。 b.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 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 家宝。即使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 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 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 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
a.“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宝塔山顶天立 地的脊梁”代表伟大的延安精神。“毫不犹豫”是非常坚决的意思。“毫不犹豫 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非常坚决地丢 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延安精神。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有:“我们永 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 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 族精神。 b.我们每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结果,我们的国家还需要再发 展,就必须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精美课件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精美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a8706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0.png)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杨家岭在延安西北, 许多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 “讲话的会场”实际上是 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 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用最具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来描写延安,写出了 作者对延安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作者的依恋之情。
主旨概括
本文以充满深情的笔触,生动形象地 讴歌了延安精神,热情地抒发了追寻延安 精神的迫切心情,强调了在新时期继承和 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课文解读
按节奏朗读诗歌,圈画重点诗句的韵脚。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精神,是我们民族 的精神支柱、精神脊梁。
形成鲜明对比,表明落后的生产条件要改变, 但延安的革命精神要永远继承和发扬。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资料链接
延安,隶属于陕西省,是中国革
命圣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
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课件(共121张PPT)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课件(共1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3d6cbf5022aaea998f0ff5.png)
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我先看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 中央的所在地,物质条件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 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 灯。尤其是1939 年至1943 年期间,日军的大举 “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 自然灾害的侵袭,都使延安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 面。但同时,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 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 国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欣赏暮色中挺拔的你。 天空澄净,晚霞正扯着一面红旗,
渲染西边的天空。
我要离你近一点, 嘉岭古道上,一步一停,
仿佛踩着唐朝的尘土, 明清的风云。耳旁回响的风声,
似金戈铁马,似悲声哭号。
我要在你的怀中歇息一会儿, 像当年追随圣火的战士,
举着信仰的火把, 肩扛赤诚的向往, 把你的形象装进眼里,铭在心上。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思考:文中的“母亲”是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傍晚的宝塔山
我要离你远一点, 在延河之滨,用仰望的姿态,
扬
重要 温暖 灵魂
光明
本课是一首诗,诗的第一、二两节写对延安 精神的追寻,第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 安精神,第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 义。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赞扬和对人们 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扬延安精神的希望。
艰苦奋斗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现代化建
设时期,延安精神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当今 和谐美好的生活中,我们仍要保有坚定的信念和 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奋努力,为把祖国建设得更 强大而努力学习!
助读资料我先看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 中央的所在地,物质条件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 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 灯。尤其是1939 年至1943 年期间,日军的大举 “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 自然灾害的侵袭,都使延安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 面。但同时,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 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 国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欣赏暮色中挺拔的你。 天空澄净,晚霞正扯着一面红旗,
渲染西边的天空。
我要离你近一点, 嘉岭古道上,一步一停,
仿佛踩着唐朝的尘土, 明清的风云。耳旁回响的风声,
似金戈铁马,似悲声哭号。
我要在你的怀中歇息一会儿, 像当年追随圣火的战士,
举着信仰的火把, 肩扛赤诚的向往, 把你的形象装进眼里,铭在心上。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思考:文中的“母亲”是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傍晚的宝塔山
我要离你远一点, 在延河之滨,用仰望的姿态,
扬
重要 温暖 灵魂
光明
本课是一首诗,诗的第一、二两节写对延安 精神的追寻,第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 安精神,第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 义。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赞扬和对人们 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扬延安精神的希望。
艰苦奋斗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现代化建
设时期,延安精神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当今 和谐美好的生活中,我们仍要保有坚定的信念和 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奋努力,为把祖国建设得更 强大而努力学习!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课件(共96张PPT)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课件(共9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9f652beff9aef8941e06d0.png)
“枣园梨花的清香” 当年毛主席所住的窑洞前面有几株梨树,开花 时发出清香。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 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
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 心约七千米,曾是党中央所在 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 等著作就在这里写的。
“南泥湾开荒的钁头”
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 谷,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1941年春,由于当时 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 锁,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 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 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短短的 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 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有感情地 朗读诗歌, 找出诗歌 的韵脚。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
小结
全诗押的是 ang 韵,基本上每 节诗二、四句末尾的一个字都有ang。 韵脚是:光、阳、看、场、琅、炕、 响、梁、煌、翔、想、阳。
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359旅的。讲 “开荒的镢头”,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 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垦荒南泥湾,是一个悲壮又 令人产生革命浪漫情怀从而振奋 的故事,还唱响了《南泥湾》。
“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杨家岭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 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例如 1942年 5月,在中央办 公楼的会议室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主席在会 上发表了重要讲话。1945年4月,在中央大礼堂举 行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在会上作了 题为《论联合政府》的著名报告。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七单元24.延安我把你追寻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七单元24.延安我把你追寻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2084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9.png)
延河 延安市第二大河。由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根据地
,延河被称为“中国革命母亲河”。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 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枣园 曾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1944 年至1947 年3 月
,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在这里领导了全党的整 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中共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 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抗战胜利后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 国,同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 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毛泽东在此写下了《学习和时局》《关 于重庆谈判》等著作。
从正反两方面写追寻 延安精神的重要。
第5小节从反面说明 如果失去延安精神会怎样。
第6小节从正面说明 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
主题归纳
作者以充满深情的笔触,生动形象地讴歌了延安 精神,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教育我 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和中 国人民在延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建设 美好的明天。
南泥湾开荒 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
,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 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 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自己动手挖 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 的毅力,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短短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 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 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 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造句:做人就要顶 天立地,岂可因贪小利而低头折节。
,延河被称为“中国革命母亲河”。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 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枣园 曾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1944 年至1947 年3 月
,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在这里领导了全党的整 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中共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 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抗战胜利后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 国,同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 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毛泽东在此写下了《学习和时局》《关 于重庆谈判》等著作。
从正反两方面写追寻 延安精神的重要。
第5小节从反面说明 如果失去延安精神会怎样。
第6小节从正面说明 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
主题归纳
作者以充满深情的笔触,生动形象地讴歌了延安 精神,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教育我 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和中 国人民在延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建设 美好的明天。
南泥湾开荒 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
,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 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 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自己动手挖 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 的毅力,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短短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 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 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 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造句:做人就要顶 天立地,岂可因贪小利而低头折节。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9eceb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3.png)
延安,我把你追寻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它凝聚了共产党人 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这里革命的足迹历历在目,看着这 一切,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延安,我把你追寻”。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学习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理解“翩翩、窑洞、明 媚”等词语。
全文可以分为三大节:
第1、2节:写人们追求延安精神。 第3、4节:写延安精神不能丢,实现现代化需 要延安精神。 第5、6节:讲述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延安,/我把你/追寻
深情 迫切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往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完善的事物很多。( 满目琳琅)
4.形容人在处理事情上非常果断,没有片刻迟疑。( 毫不犹豫 )
5.形容光彩四射,鲜明耀眼。也比喻成绩卓著,十分引人注目。( 灿烂光辉 )
6.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 雨后春笋)
关于艰苦奋斗精神的名言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
重复是学习之母。
词语解释
茅屋: 屋顶用茅草、稻草等盖的房子,大多简陋矮小。 窑洞: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就土山的山崖挖成的洞,供人居住。 脊梁: 原指脊背。后来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体中起中坚作用的人。 光辉: 杰出的,灿烂的。 明媚: (景物)鲜明可爱。
往日:
以前,往日。
满目琳琅: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完善的事物很多。
写作背景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 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 衣,点的是小油灯。1939年-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 国民党固执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 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它凝聚了共产党人 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这里革命的足迹历历在目,看着这 一切,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延安,我把你追寻”。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学习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理解“翩翩、窑洞、明 媚”等词语。
全文可以分为三大节:
第1、2节:写人们追求延安精神。 第3、4节:写延安精神不能丢,实现现代化需 要延安精神。 第5、6节:讲述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延安,/我把你/追寻
深情 迫切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往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完善的事物很多。( 满目琳琅)
4.形容人在处理事情上非常果断,没有片刻迟疑。( 毫不犹豫 )
5.形容光彩四射,鲜明耀眼。也比喻成绩卓著,十分引人注目。( 灿烂光辉 )
6.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 雨后春笋)
关于艰苦奋斗精神的名言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
重复是学习之母。
词语解释
茅屋: 屋顶用茅草、稻草等盖的房子,大多简陋矮小。 窑洞: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就土山的山崖挖成的洞,供人居住。 脊梁: 原指脊背。后来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体中起中坚作用的人。 光辉: 杰出的,灿烂的。 明媚: (景物)鲜明可爱。
往日:
以前,往日。
满目琳琅: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完善的事物很多。
写作背景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 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 衣,点的是小油灯。1939年-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 国民党固执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 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教学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教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75ebaaeb02020740bf1e9bb1.png)
C第三、四小节 D第五、六小节
(3)我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诗歌中提到的“延
安”“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宝塔山”等地方。
导学单
默读诗歌,将每一小节的意思连一连。
第一小节
延安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日新月异
的科技进步
第二小节
描写作者回延安的愉快心情
第三、四小节
追寻延安的光荣历史
第五、六小节
时代呼唤延安精神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研发需要动辄几亿元的经费投入,这是一个巨大的困 难。为了筹集最初的启动资金,设计者们不仅拿出了家里 所有的积蓄,还四处筹集,克服了重重困难。
研制的过程中,每周7天,每天10小时的工作,成了设 计者们的生活常态。为了让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完善,“蛟 龙号”研制期间经历了40多次评审。经过5年、近2000个日 夜的艰苦研制,2007年,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 龙”终于“出世”了,设计者团队兴奋不已:“它就像是 自己的孩子,凝聚了我们全部的心血和期望。”
的科技进步
第2小节
描写作者回延安的愉快心情
第3、4小节
追寻延安的光荣历史
第5、6小节
时代呼唤延安精神
学习要求:
1.独立连一连,结合资料想一想。
2.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这样选择的依据,然后分工汇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406e1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5.png)
讲“讲话的会场”,实际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 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杨家 岭中 共中 央办 公厅 旧址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作者用“延河”“枣园”“南泥湾”“杨 家岭”这四处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告诉 我们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时期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延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初读课文 交流学习成果
认真朗读全诗,读准字音, 注意停顿,把握韵脚。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枣园 南泥湾
杨家岭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三至五小节,想一想: ①“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 天立地的脊梁。”这句话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丢 不掉的是什么? ②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 么还需要发扬延安精神?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对比
研制的过程中,每周7天,每天10小时的工作,成了设 计者们的生活常态。为了让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完善,“蛟 龙号”研制期间经历了40多次评审。经过5年、近2000个日 夜的艰苦研制,2007年,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 龙”终于“出世”了,设计者团队兴奋不已:“它就像是 自己的孩子,凝聚了我们全部的心血和期望。”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杨家 岭中 共中 央办 公厅 旧址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作者用“延河”“枣园”“南泥湾”“杨 家岭”这四处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告诉 我们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时期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延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初读课文 交流学习成果
认真朗读全诗,读准字音, 注意停顿,把握韵脚。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枣园 南泥湾
杨家岭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三至五小节,想一想: ①“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 天立地的脊梁。”这句话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丢 不掉的是什么? ②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 么还需要发扬延安精神?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对比
研制的过程中,每周7天,每天10小时的工作,成了设 计者们的生活常态。为了让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完善,“蛟 龙号”研制期间经历了40多次评审。经过5年、近2000个日 夜的艰苦研制,2007年,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 龙”终于“出世”了,设计者团队兴奋不已:“它就像是 自己的孩子,凝聚了我们全部的心血和期望。”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课件 (共26张PPT).ppt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课件 (共26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b3688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7.png)
2 有了延安精神,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振兴才有希望。
指导朗读
朗读全诗,读出对延安精神的向往、崇敬、赞美之情。
总结提升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 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发 扬 光 大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脚。
宇宙飞船探索宇宙的奥秘,
什 么?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诗人在追寻什么?
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 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精神。
“高楼大厦”和“家用电器”代表现代化。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特别快,这里比喻 高楼大厦大量出现。 “满目琳琅”,一般写作“琳琅满目”,这里为了押韵, 把顺序颠倒了。“琳琅”是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 “满目琳琅”形容家用电器,如各种收音机、电视机、 冰箱、洗衣机等数量很多,质量很好。
理解诗句
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由组长作上记号。
理解诗句
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 顶天立地的脊梁。
鲜明对比
代表延安精神。
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
不能丢掉伟大的延安精神。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 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漫步, 讨论革命的道理。 讲“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 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指导朗读
朗读全诗,读出对延安精神的向往、崇敬、赞美之情。
总结提升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 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发 扬 光 大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脚。
宇宙飞船探索宇宙的奥秘,
什 么?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诗人在追寻什么?
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 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精神。
“高楼大厦”和“家用电器”代表现代化。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特别快,这里比喻 高楼大厦大量出现。 “满目琳琅”,一般写作“琳琅满目”,这里为了押韵, 把顺序颠倒了。“琳琅”是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 “满目琳琅”形容家用电器,如各种收音机、电视机、 冰箱、洗衣机等数量很多,质量很好。
理解诗句
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由组长作上记号。
理解诗句
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 顶天立地的脊梁。
鲜明对比
代表延安精神。
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
不能丢掉伟大的延安精神。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 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漫步, 讨论革命的道理。 讲“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 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4441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c.png)
9
课文讲解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 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 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10
课文讲解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 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可以说出“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 的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 入云,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 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 能丢”的。
11
课文讲解
诗人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其 实是在追寻什么?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 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 场。
追寻那段艰苦而美好的岁 月 追寻伟人的革命足迹
追寻延安精神
句段精析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用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事物来描写延安。一是“延河叮咚的 流水”。讲“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 岁月。二是“枣园梨花的清香”,当年毛泽东主席所住的窑洞 前面有几株梨树,开花时发出清香。讲“梨花的清香”,实际 上是讲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
6
课文讲解 7
课文讲解
读读课文理解内容
思考: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 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
笔标出来。
8
课文讲解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 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 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10
课文讲解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 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可以说出“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 的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 入云,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 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 能丢”的。
11
课文讲解
诗人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其 实是在追寻什么?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 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 场。
追寻那段艰苦而美好的岁 月 追寻伟人的革命足迹
追寻延安精神
句段精析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用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事物来描写延安。一是“延河叮咚的 流水”。讲“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 岁月。二是“枣园梨花的清香”,当年毛泽东主席所住的窑洞 前面有几株梨树,开花时发出清香。讲“梨花的清香”,实际 上是讲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
6
课文讲解 7
课文讲解
读读课文理解内容
思考: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 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
笔标出来。
8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课件(PPT3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课件(PPT39页)](https://img.taocdn.com/s3/m/9ffd179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4e.png)
三、连线。
温热的 归来的 叮咚的 民族的
燕子 泉水 脊梁 土炕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 体诗,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 构成鲜明的意境,抒发了追寻延安 精神的迫切的心情。
课后作业
你喜欢延安吗?你还知 道哪些关于延安的故事? 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落后的生产条件。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精神。
_对__比___修辞,说明落后的生活生产条件要改变,
而延安的革命精神一点不能变,要继承和发扬。
3. “延安精神” 非常重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第二十四课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趣味导入
祁念曾,笔名祁星,河南洛阳人,毕业于北京大 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祁念曾曾担任《红旗》杂志社记者,代表作品有 《人生之恋》《春天的歌》《站立的河流》等,曾 获得中国写作学会教研成果一等奖、中国新闻出版 征文一等奖等
同学们,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是在战争年代,爱国志士 努力追寻、实现报国梦想的地方!在那里,很多音乐家谱 下了动听的乐曲,很多诗人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四样事物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连在一起,构 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引起读者的追忆,引 发人们的感怀。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流经延安, 当年人们常在延河上漫步,讨论革命道理。
“枣园”在延安西北,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 主席的著作《为人民服务》就是在这里写的。
“南泥湾”在延安南部,“开荒的镢头”实际 是指军民大生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随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延 安 , 我 把 你 追 寻
四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着中国革命的 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着共产党人的 精神,谱写着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写作背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是党中
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 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 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 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 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 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 子 计 算 机 / 奏 出 / 美 妙 的 / 交 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
延 安 , / 你 的 / 精 神 / 灿 烂 辉 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䦆头 ,
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 颂三五九旅的。讲“开荒的䦆头” ,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
杨家岭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 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例如1942年5 月,在中央办公楼的会议室召开了延安文 艺座谈会,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1945年4月,在中央大礼堂举行了党的第 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在会上作了题 为《论联合政府》的著名报告。“讲话的 会场”,实际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 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形容美好、完美的事物很多。 【毫不犹豫】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一
点儿也不迟疑。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
词语对对碰
归来——回来 茁壮——健壮 永远——永久 告别——告辞 奥秘——奥妙 美妙——动听 满目琳琅——美不胜收
追寻——寻找 破旧——陈旧 温暖——暖和
词语对对碰
归来——离去 告别——相逢 光明——黑暗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有什么具体所指?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 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 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
讲“叮咚的流水”,实际是 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当年毛主席所住的窑洞前面 有几株梨树,开花时发出清香。 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 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在这里从事 的革命活动。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比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喻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我们追寻延安精神,就像燕子追寻春光,小树追
寻雨露和太阳。延安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它
。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蹶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诗人在追寻什么?
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 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高楼大厦” “家用电器” 指代什么?
“高楼大厦”和“家用电器”代表现代化。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特别快, 这里比喻高楼大厦大量出现。
“满目琳琅”,一般写作“琳琅满目”,这 里为了押韵,把顺序颠倒了。“琳琅”是美玉, 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满目琳琅”形容家用电 器,如各种收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数 量很多,质量很好。
茁壮——枯萎 永远——短暂 破旧——崭新 温暖——寒冷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妙解课文
用重点符号标出这首诗的韵脚。
延安,/我把你/追寻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 / 追 寻 / 昔 日 的 / 春 ·光 ;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 / 追 寻 / 雨 露 和 太 阳· 。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我会认
yán
xī
sǔn máo
延昔笋茅
kàng huáng dàn mèi
炕煌旦媚
我会读
yán
延安kànɡ土炕 Nhomakorabeaxī
昔日
sǔn
春笋
huánɡ dàn
辉煌 一旦
máo
茅屋
mèi
明媚
词语解释
【翩翩】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 【茁壮】(动植物、年轻人、孩子)强壮;健壮。 【满目琳琅】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追 追
寻 寻
你 你
, ,
/ /
枣 南
园 泥
/梨 湾/
花 开
的 荒
/清 的/
蹶香·
, 头
,
追 寻 你 , / 杨 家 岭 / 讲 话 的 / 会 场· 。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 件 件 / 家 用 电 器 / 满 目 琳 琅· ;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 忘 不 了 / 延 安 窑 洞 / 温 热 的 / 土 炕·。
·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 寻 / 温 暖 , 追 寻 / 明 媚 的 / 春 光· ; 追 寻 / 光 明 , 追 寻 / 火 红 的 / 太 阳·!
想一想:诗歌可以分为几大节,分别讲了什么?
这首诗可以分为三大节: 第1、2节:写人们追求延安精神。 第3、4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5、6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航天飞机”和“电子计算机”代表科技的发展。
“宇宙”指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 限空间。有了航天飞机,我们就能更好地探索 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有多种功能,在社会主义 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仿佛在奏 出美妙的交响乐。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破旧的茅屋”指什么?“温热的土 炕”又指什么?
“破旧的茅屋”是指 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
如今,生活富裕了,经济发展了, 过去一贫如洗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当年 在“温热的土炕”上,共产党人、革命战 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种在革 命中建立的亲密的军民关系,是我们忘不 了,也是不应被遗忘的。
四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着中国革命的 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着共产党人的 精神,谱写着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写作背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是党中
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 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 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 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 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 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 子 计 算 机 / 奏 出 / 美 妙 的 / 交 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
延 安 , / 你 的 / 精 神 / 灿 烂 辉 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䦆头 ,
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 颂三五九旅的。讲“开荒的䦆头” ,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
杨家岭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 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例如1942年5 月,在中央办公楼的会议室召开了延安文 艺座谈会,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1945年4月,在中央大礼堂举行了党的第 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在会上作了题 为《论联合政府》的著名报告。“讲话的 会场”,实际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 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形容美好、完美的事物很多。 【毫不犹豫】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一
点儿也不迟疑。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
词语对对碰
归来——回来 茁壮——健壮 永远——永久 告别——告辞 奥秘——奥妙 美妙——动听 满目琳琅——美不胜收
追寻——寻找 破旧——陈旧 温暖——暖和
词语对对碰
归来——离去 告别——相逢 光明——黑暗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有什么具体所指?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 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 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
讲“叮咚的流水”,实际是 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当年毛主席所住的窑洞前面 有几株梨树,开花时发出清香。 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 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在这里从事 的革命活动。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比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喻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我们追寻延安精神,就像燕子追寻春光,小树追
寻雨露和太阳。延安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它
。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蹶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诗人在追寻什么?
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 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高楼大厦” “家用电器” 指代什么?
“高楼大厦”和“家用电器”代表现代化。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特别快, 这里比喻高楼大厦大量出现。
“满目琳琅”,一般写作“琳琅满目”,这 里为了押韵,把顺序颠倒了。“琳琅”是美玉, 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满目琳琅”形容家用电 器,如各种收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数 量很多,质量很好。
茁壮——枯萎 永远——短暂 破旧——崭新 温暖——寒冷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妙解课文
用重点符号标出这首诗的韵脚。
延安,/我把你/追寻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 / 追 寻 / 昔 日 的 / 春 ·光 ;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 / 追 寻 / 雨 露 和 太 阳· 。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我会认
yán
xī
sǔn máo
延昔笋茅
kàng huáng dàn mèi
炕煌旦媚
我会读
yán
延安kànɡ土炕 Nhomakorabeaxī
昔日
sǔn
春笋
huánɡ dàn
辉煌 一旦
máo
茅屋
mèi
明媚
词语解释
【翩翩】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 【茁壮】(动植物、年轻人、孩子)强壮;健壮。 【满目琳琅】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追 追
寻 寻
你 你
, ,
/ /
枣 南
园 泥
/梨 湾/
花 开
的 荒
/清 的/
蹶香·
, 头
,
追 寻 你 , / 杨 家 岭 / 讲 话 的 / 会 场· 。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 件 件 / 家 用 电 器 / 满 目 琳 琅· ;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 忘 不 了 / 延 安 窑 洞 / 温 热 的 / 土 炕·。
·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 寻 / 温 暖 , 追 寻 / 明 媚 的 / 春 光· ; 追 寻 / 光 明 , 追 寻 / 火 红 的 / 太 阳·!
想一想:诗歌可以分为几大节,分别讲了什么?
这首诗可以分为三大节: 第1、2节:写人们追求延安精神。 第3、4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5、6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航天飞机”和“电子计算机”代表科技的发展。
“宇宙”指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 限空间。有了航天飞机,我们就能更好地探索 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有多种功能,在社会主义 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仿佛在奏 出美妙的交响乐。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破旧的茅屋”指什么?“温热的土 炕”又指什么?
“破旧的茅屋”是指 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
如今,生活富裕了,经济发展了, 过去一贫如洗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当年 在“温热的土炕”上,共产党人、革命战 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种在革 命中建立的亲密的军民关系,是我们忘不 了,也是不应被遗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