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道在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之道在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之道就是以良知、理性、仁爱为经,以知识、科技、创新为纬,造就新一代人格平等、思想自由、精神独立的国民。
10月31日,在解放教育“互联网教育国际高峰论坛”现场,我做了一场关于教育“道”与“术”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节选:一千多年前韩愈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觉得教育发展到今天其实依然没有离开这三个定义,就是道、业、惑,我们解决学生的问题就是这些问题。
中国讲究道,从有道开始,道德的道非常道,老子给道定了一个非常让人难以琢磨的题目。
但是我们中国每一条线都在寻找自己的道,教育界一直寻求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我们的道。
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今天教育的现象,我们的孩子们一代一代为了非常狭隘的高考而奋斗,中国的教育到底未来会走向何方?我们也能够隐约感觉到中国的教育越做越偏,越往技术方向走,更加往知识点方向走,更加往高考的高分方向上走,学了无数的道,我们今天其实没有真正找到教育的道到底在什么地方,我今天不是主谈互联网,我觉得互联网是一个正常融入教育的一个工具或者说是到最后改变了教育思维的逻辑,但是它改变不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本质道在什么地方?
说教育之道的关系,网上流传这么一个段子,说香港一位教授说,香港大学里商业气息太浓,十有五六是学会计、金融、法律;餐厅电子屏幕都是全球股指、外汇牌价,他认为这样很枯燥,不像北京大学显得特有文化。
在北大你每次进校门必须先向保安回答三个哲学
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这个我可以证明百分之一百是正确的,北大校门是管的非常严的,进去的人一定要出示证件,问你叫什么名字、你找谁、你到什么宿舍去。
所以我们倒过来把保安的问题变一下,我们做教育的时候,马上要明白我的学生是谁?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不是说他们家庭出身是什么。
而他们要到哪里去,就是我们想把我们的孩子们培养到哪里去。
其实我们在座大量做教育的人,并没有回答这样的问题。
只是觉得利用中国老百姓对于教育的功利心理,可以趁机赚一点钱,大部分在座的教育公司其实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为学生未来的知识点的积累,更有效地学习,包括高考中间拿高分,或者出国更加方便,来建立一种系统,不管是地面的还是线上的,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家长交钱,我们给他方便。
至于说这个孩子培养出来到底是怎么样的,跟我们没有关系。
我们会说这跟我们无关,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家长的问题、学校的问题和政府的问题。
我们只能在有限能力范围之内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毫无疑问我们的说法是对的。
但是当你自己当父母的时候,当我们面向中国未来二十年三十年发展的时候,这些问题我们是不得不回答的。
再回过头来说教育之道,需要回答几个问题,我列了三个,道生万物,这是《道德经》中间的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教育的手段,也就是我们教育我们的孩子们到底应该往什么方向走。
假如你现在是一个父母,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你希望整个国家的国民应该是什么样的国民,我们今天所有教育乱象都是因为这个问
题没有解决,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说法来说清楚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民。
好多国家是解决了这个问题的,至少部分解决了,但我们没有。
只要看看我们很多的方向是乱的,我们并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的孩子们,整个国家综合起来应该倡导一种什么教育。
德智体美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德智体美,德是什么德?智到底什么是智?我们现在培养孩子智,就是学习排前五名是智的学生,其他排后边的都是笨学生。
这是真正的智吗?
身体健康了,有什么用?希特勒时代的时候,所有男性公民都被训练得强壮的像牛一样,女性公民必须身体健康才能和男性公民在一起,生出好的后代,而且后代生出来以后马上放到一个地方去养,认为这样养出更加成熟更加健康的后代来。
但是希特勒带着全体德国人又为世界做了什么呢?
到底什么是美?我们现在很多姑娘去做整容手术,难道外表的美就是美吗?难道马云的美就不是美吗?说到底中国的教育到今天为止,从整个大局来说都不准确。
我提出最后一个问题,一个人和一个人的问题。
易中天在一次讲座中说:我的口号就是今天的主题,不是望子成龙,而是望子成人。
什么人呢?他说真正的人,就是八个字,第一真实,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乐。
我听完他这话以后,后面加了一句话,我觉得易中天说对一半,如果一个国家不把人格平等、思想自由、精神独立作为教育的前提,我们会教育出真实、善良、健康、快乐的奴才。
如果没
有道的边界,思想自由、精神独立也许也会演变为胡作非为、自私自利、无政府主义和恐怖主义。
每个人都想自己得到最大的自由,每个人其实都希望以侵害别人的自由为前提来扩张自己的欲望、权力和财富。
所以我们就该发现,我们在抵制日本人的行动中间,就会出现这样的抱负行为,砸别人的车,砸别人的脑袋,但是举的是爱国的旗帜。
我们也发现无数人追求的自由是自己的自由,以别人的自由为代价。
我们看到无数的权力阶层胡作非为,却不允许人们有自由的空间。
所以世界上的自由精神独立到底以什么为边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00年前,我们老一代知识分子陈寅恪、蔡元培就提出来了这个理论。
回过头看,我们通过核心价值观寻找教育之道。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我非常兴奋,因为我觉得中国从解放以后到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我们什么叫(做)中国真(正)的核心价值观的定论。
毫无疑问,如果说我们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往前走的话,中国将变成全世界最繁荣、最富强、最平等、最友好、最民主的国家,但事情还没有结束,在中央召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上,我说到如何对这24个字进行精确的定义,决定了中国教育发展观也指导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我们怎么定义?富强,在有一些不断占用国家资源的贪官和有钱人眼中,就是我富我强,以你弱以你病为代价。
中国过去三十年发生不少,民主,在有一些人看来可能就是为人作主,但是在人民看来是希望人民自己作主。
所以每一个词我们都要有一个
定义。
我相信这些定义必须符合一些原则。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人丧失了良知、理性和仁爱,以致于发生一个小小的歹徒在公共汽车上强奸一个女性,一车四十多个男性在旁观,没有人上去动手的事情;以致于发生看到一个人在河里淹死,会游泳的人向边上家属说,你先给我二百块钱我再跳进河里把孩子救起来的事情……我们民族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感到很惋惜,我们真的不知道任何一个行为它背后的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
如果说以良知、理性和仁爱为前提的话,希特勒就不会做一些大屠杀的事件,不会杀掉七百多万犹太人;如果以良知、理性、仁爱为前提,中国不可能出现学生殴打老师的情况。
而我们中国教育的危险恰恰是忘掉了这些。
所以我们现在片面地想要孩子们考高分、出国,我们真不敢想象这样下去会培养出怎么样的一代。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危机和发展并存,挑战和机遇比肩,我们要坚持创新和变革在展现远见和智慧,为教育事业写下更加壮丽的篇章!
倡导“好人文化”凝聚价值共识(干部说干事)
邓保生
《人民日报》(2014年11月06日07 版)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落细、落小、落实。
江西省宜春市近几年有3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4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139人入选“中国好人
榜”,形成了崇德向善、争当好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我们因势利导,大力倡导“好人文化”,用身边好人传递道德力量,用凡人善举凝聚价值共识,取得积极成效。
发挥文化涵养作用。
文化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宜春市把培育“好人文化”与挖掘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加大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红色教育基地的投入力度,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向基层农村倾斜。
举办庆祝建党和国庆文艺汇演、学英模谷雨诗会、好人事迹演讲大赛等活动,在其中贯穿和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创作一批宣传“好人文化”的作品,如广播剧《守护春天》、采茶戏《玖爷和他的贾家村》等,让好人走到受众身边、走进人们心里,增进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拓宽宣传教育渠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准则,只有为人们认知认同,才能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
这就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
宜春市十分重视拓宽宣传教育渠道,旗帜鲜明宣传好人,千方百计传播主流价值。
发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的主渠道作用,开设栏目、刊播报道,在全市大力宣传好人的先进事迹、美德善举,力求使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与中央、省属主流媒体主动对接,让好人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人民日报曾两次报
道“最美考生”柳艳兵、易政勇的先进事迹。
净化网络舆论环境,开发微博、微信等互动平台,采用视频、动漫等形式展示英模好人事迹。
举办好人事迹报告团基层巡讲、道德建设典型宣传一条街等活动,并将好人事迹编撰成《德耀宜春》一书出版。
创新文明创建载体。
人民群众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只有激发人民群众的道德自觉,才能带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宜春市坚持把精神文明创建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不断创新载体,努力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持续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英模好人座谈会,开展十大创业先锋、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推荐评选活动;在全市1200多所学校开展未成年人“1+X”、少年义工、道德家书等道德实践活动。
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婚丧嫁娶等文明行动,引导和促使人们提升道德实践意愿和能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完善好人关爱机制。
好人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他们有高尚道德情操、崇高事业追求,但也是平凡人,也有思想困惑与实际困难,需要关爱和帮助。
宜春市积极健全精神鼓励、物质奖励、社会保障一体化机制,确保关爱好人落到实处,树立好人有好报、行善不吃亏的价值导向。
建立公民道德荣誉档案,将先进典型、好人好事确认登记并载入档案,及时推报为身边好人、优秀教师、
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
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参加市里组织的相关活动,给他们创造发展进步的机会,让他们有荣誉、有尊严。
设立见义勇为基金、慈善救助基金、英模好人褒奖救助基金,建立就业创业帮扶、子女入学帮扶、结对子帮扶等机制,切实解除好人的后顾之忧。
(作者为中共江西省宜春市委书记)
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革命(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2014年11月06日07 版)
法治是国家治理最可靠、最有效的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现代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这是我们党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获得的重要认识成果。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人治传统、人情观念根深蒂固、正处于剧烈变革中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这场革命不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而且将极大改变国家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
完成好这场革命,要求我们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既积极行动起来,又注重长期努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这必然引发各方面治理理念和
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因而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直接涉及公检法司等国家机关和部门,不仅是利益关系调整,而且是权力配置调整,难度更大。
这就需要当事者有自我革命的胸襟和勇气,能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从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有利于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战略高度,坚决落实《决定》提出的各项重大改革举措,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法治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用法治规范和约束公权力,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是这场革命的重中之重。
各级领导干部应主动顺应这一新要求,加快转变领导方式,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刻绷紧法治这根弦,严格按照法定原则、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做到心中有法、言必合法、行必依法。
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深刻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没有特权、法律约束没有例外,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的观念,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持带头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维护法治,坚决反对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人民群众是这场革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有赖于人民对法治的真诚信仰。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因此,完成好这场革命,需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充分激发全体人民共同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一位公民则应不断增强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深刻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培育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通过法定程序表达利益诉求的思想观念,养成在法治轨道上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解决纠纷的行为习惯,勇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努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