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饮食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中的饮食美学

自古以来,饮食都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根本,无论是下里巴人,还是文人墨客。因此,在文学中蕴藏着很浓厚的饮食美学。

从春秋时期,饮食美学就曾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并且还延伸出了很多的道理。老子就在《道德经》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要用美食烹饪方法来阐明治国安邦之大道。而至圣先师孔子认为:“鱼馁而肉败不食。”鱼和肉腐烂变质了,不吃。“色恶不食。”食物的颜色不好,不吃。“臭恶不食。”食物的气味不好,不吃。“不时不食。”如果不食吃饭的时间,不吃。“沽酒、市脯不食。”集市上买来的酒,大多掺水,不喝。集市上买来的熟肉,大多不卫生,不吃。别人乍一看,孔子饮食太过挑剔。但仔细一想,却不无道理。在饮食中,孔子更提出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一道饮食法则:食不言、寝不语。意思是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唾液飞溅,进入菜里。在养生方面,孔子有两大要求。第一,食无求饱。他认为,一个人如果吃东西吃得太多,就会无法冷静的想问题,更会危害健康。虽然他不懂医术,在那个年代,更没有什么养生书籍,但他却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这样的至理来。且看原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饭蔬食,饮水,其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第二,孔子认为,吃的菜要尽量做得精致,色香味俱全。不仅如此,切肉还得切得细致。原句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学者认为,“食不厌精”的饮食观,是孔子对中国饮食文化创建的巨大贡献,也是养生观念的原始思想。

作为宋朝的大词人,苏东坡在文学中也对饮食美学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即使是在如今,“东坡肉”依然为人所津津乐道,这道菜的做法更是千奇百怪,各种味道也是层出不穷。苏东坡做成了东坡肉,写有诗庆祝:“洗净铛,少着水,柴头掩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轼在黄州时未曾出现什么大的政绩,也没见好的文学作品,但于饮食一道,却有诸多贡献。最为出名的除了东坡肉,还有黄州鱼。除此之外,在四川流传最广的,要数火腿了。有人说“至成都不吃火腿,枉走一遭。”四川冕宁县更是将火腿作为县的招牌。熟不知,火腿最初也是苏东坡发明的。他在《格物粗谈•饮食》中明确记载了火腿的做法:“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一云谷糠。”正是因为潜心在文学中记述饮食美学,使他培养出了旷达豪放的精神。

此外,《红楼梦》一书中描绘的珍馐美食五光十色,其中点心、饮品和主食有三十六种,肴馔有五十八种,不仅包括众多的贵族家庭日常生活饮食,还有特色小吃。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前后,也正是饮食文化鼎盛期,第一次出现了“八大菜系”的说法。《红楼梦》的饮食文化汲取了民间饮食和宫廷饮食的精华,形成南北兼容的别具一格的“红楼饮食文化”。红学研究学者对于其中的饮食研究也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其复杂,不比任何学术问题简单。我们对于《红楼梦》饮食文化甚至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也只能是浅尝辄止,难以深入。其缘由有三:年代久远,难以考证;书中所载大多是政治、经济、文学,对饮食这一部分没有明确记载;知识有限,时间短促,对于书本的研读也难以做到精、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