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现代文阅读基本题类及解题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考现代文阅读基本题
类及解题思路
现代文阅读复习,常常感到困难。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内容多,抓不住重点;二是考题的变化大,找不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规律。其实,现代文阅读的内容在《考试手册》上说得很清楚。
主要考查:
1、认读、理解能力;
2、分析、综合能力;
3、鉴赏、评价能力。
(词句的理解;层意、段意的提炼;中心主旨的提炼;
事物特点和意图的归纳;
原因条件的概括;艺术特
色、思想特点的赏析。)
具体到考查的题目,可以简要概括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大问题。这些问题既从文本的内容、思想考查,又从作者的写作动机、手法、表达效果以及读者的感受和感悟来考查。所以,基本的题类是
存在的。抓住基本题类理顺思路,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复习方法。
下面,以近年的高考题和典型的练习题为例,对现代文阅读的基本题类及解题思路,做具体的分析。
一、含义理解题类。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词句或句子的理解,是命题起点层次,难度较低。
1.词句含义的理解
[例1]长期以来,人们对人与人、一对一的争锋对抗一直津津乐道,如古罗马的角斗士,拳王阿里的三次卫冕战。如果这种对抗发生在两位英雄之间,带有某种“巅峰之战”的意味,观众们一定更会为之如痴如醉。(07年上海春考卷)
考题:“巅峰之战”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例2]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
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发行却增长了8.5%,从1997年到2002年5年累计增长30.3%。(04年上海高考卷)
考题:文中的“低迷”指____________。
例1、例2考题的共同点,是考查词语在段落中的意思。回答时,要考虑语境的特点,而不能孤零零的解释词语。“巅
峰之战”含义的答案是:“最高级别的对手之间的较量。”;“低迷”含义的答案是:“世界各地报业普遍不景气。”分析这两个答案,显而易见,都与语段中的语境特点有关:“最高级别”体现了是“拳王卫冕、英雄对抗”的语境;“世界各地报业”呼应着“全球报业”的语境。解题思路:将段落语境特点和词语字面含义有机组合。
2.句子含义的理解
[例3]冰心是世纪的同龄人,也是世纪的见证人。清王朝覆灭时,她是少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她是青年;整个中年时期在离乱和忧患中度过。动荡和苦难,造就了她成熟的人生。饱经忧患的她,极大地延长了中年期。她似乎在向世人昭示,人的生命有多么大的承受力,她坚强地活着,体验那超乎想像的苦难并战胜
它,从充满噩梦的昨日,直至舒展开放的今日。(06年上海高考卷)
考题:作者认为冰心是“世纪的见证人”,这是因为__________。
[例4]人,如果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很容易钻牛角尖。历经磨难,我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这就好比下一场大雨,如果别人身上都是干的,只有我全身湿透,那我可能就
活不下去。恰恰相反,那时候,所有的人身上都是湿的,我也许湿得厉害些。况且,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03年上海高考卷)
考题:“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这句蕴涵的道理是_________。
这两道题,是考查句子两种常见形式。前者考概括性的句子,回答时需要简要展开。后者考比喻性的句子,需要找
准印证的对象。答案分别为:“冰心经历了整个世纪的重大事件。”和“学会多方面看问题。”分析两题命题方式和答案,不难发现,它们都与语段中心有关。例3考题是从语段中心句“世纪的见证人”演化而来的,分析关键词,我们可以获得如下提信息:“世纪”隐含“时间”;“见证人”隐含“经历”,综合两方面的信息,从下文中找到依据就能正确回答。
例4考题来自文中的比喻句,这个比喻句与语段的中心句有着印证关系,因此,其含义必然是中心句所要表达的内容。
解题思路:以中心句命题的题目,抓住中心句提供的信息,对内容进行概括;以比喻说明的句子(或例子)命题的题目,抓准与之相印证的中心句。
二、原因筛选、组合题类。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原
因”的筛选、组合,也包括条件、意图等内容的筛选、组合。文本中的有关词句,是进行筛选、组合的依据。难度中等。
[例1]战胜电脑,其实就是战胜人脑。实际上,任何人工智能技术都是如此。即使电脑战胜了人脑.也是人类创造力的新标杆,这于“人类的尊严”毫无损害。
当F1的传奇冠军舒马赫
以200多公里的速度冲线时,没有人会觉得,这部F1赛车损害了同样以速度和技巧称冠的刘翔的威名。我们已经看透了汽车,看透了这背后其实是置身于驾驶舱中车手之间的对抗,进而为之欢呼。那么,即使(世界冠军棋手)克拉姆尼克可能再也无法战胜电脑,我们同样也应该为之欢呼。(07年上海春考卷)
考题:文中说“即使克拉姆
尼克可能再也无法战胜电脑”但“我们同样也应该为之欢呼”。说说“为之欢呼”的理由。
[例2]舞之美,是人的美。它是一种艺术,当然有艺术美,但它所假之物并不是声、色、字、词,而是天生的,自然存在的人,因此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的美。(04年上海高考卷) 考题:作者认为,舞蹈的美“首先是一种自然的美”,这是
因为_________。
两道题都属于筛选“原因”的题目。共同点是,设计的题目从结果或结论生发而来,答案都藏在前文的“因”之中。例1考题答案是:“人机大战的实质上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智慧的较量,无论谁输谁赢都是人类智慧的胜利。”看起来,答案的文字,在原文没有相对应的词句,但是原文的“战胜电脑,
其实就是战胜人脑”和“即使电脑战胜了人脑.也是人类创造力的新标杆”两句,这正是回答的依据,只需将比喻性的“创造力的新标杆”化为明确的“人类智慧的胜利”,近似的答案不难组合成功。例2考题答案是:“舞蹈所假之物是自然存在的人。”比较原文内容可知,这个答案,是对原文的“声、色、字、词”这些不属于“自然美”内容的剔除而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