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系统形态学检查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简称形态学检查)作为临床检验中的重要一环,是通过对血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形态学特征的观察与分析,以及相关指标的测定,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学观察与计数、涂片检查、细胞形态学分类等。
它在临床检验中的意义十分突出,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本文将从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检测方法以及结果的解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评价造血功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对造血功能进行评价。
通过观察血液涂片的方式,可以了解骨髓内各种成熟度的细胞比例,以及有无幼稚细胞的存在,从而判断造血功能的正常与否。
对于骨髓疾病以及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病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2. 辅助疾病诊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作为临床上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手段。
对于贫血类型的鉴别和分类,对于白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与某些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判断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指导临床治疗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
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对血细胞形态的观察,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检测方法1. 血涂片检查血涂片是形态学检验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取适量的血液,经离心后涂布在载玻片上,后用Wright染色或其他染色剂进行染色,最后通过显微镜观察。
通过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以及细胞的大小、形态、核的形态、胞质的颜色等来判断检测对象的健康状况。
2. 血象计数血象计数是通过血细胞自动计数仪对血细胞进行数量和形态的测定。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三类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三、结果解读1. 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中,主要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是否正常。
正常的红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凹陷,无尖角、破损和出血。
形态学异常的红细胞可能是贫血、缺铁、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等疾病的特征。
(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课后习题解答(一)
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课后习题解答1.正常成熟红细胞是()A.淡红色、中央苍白的双凹圆盘状B.中央淡红、边缘苍白的双凹圆盘状C.淡红色椭圆形D.苍白色的球形解析:A 正常成熟红细胞是淡红色,中央有一苍白区的双凹圆盘状。
2.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是()A.WBCB.RECC.PLTD.单核细胞解析:B 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是REC,红细胞的产生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3.网织红到成熟红细胞需要()hA.72hB.48hC.24hD.120d解析: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成网织红细胞的过程在骨髓中进行,需要72h。
网织红到成熟红细胞需48h,成熟红细胞平均寿命120d,衰老红细胞最终在脾脏破坏。
4.红细胞的生理功能()A.携带气体B.携带养料C.携带代谢产物D.携带CO解析:红细胞的生理功能是通过Hb实现交换和携带气体。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大小异常红细胞()A.小红细胞B.大红细胞C.巨红细胞D.椭圆形红细胞解析:根据细胞大小异常分,红细胞可分为小红细胞、大红细胞、巨红细胞。
根据形态异常分类,可分为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口型红细胞、棘型红细胞、裂片红细胞。
6.巨型红细胞的直径是()A.<6umB.10um-15umC.>15umD.>10um解析:C小红细胞的直径<6um;大红细胞的直径10um-15um;巨红细胞>15um。
7.地中海性贫血常见的RBC()A.小红细胞B.大红细胞C.巨红细胞D.椭圆形红细胞解析:A 小红细胞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如地中海性贫血。
珠蛋白合成障碍常见小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8.慢性炎症引起的继发性贫血RBC呈()A.单纯小细胞性,无中央淡染区扩大B.单纯小细胞性,中央淡染区消失C.球型RBC,中央淡染区消失D.球型RBC,中央淡染区减小解析:A 慢性炎症引起的继发性贫血RBC呈单纯小细胞性,无中央淡染区扩大,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的小红细胞,生理淡染区消失。
血细胞形态学
(二)染色:是识别细胞形态的重要标记工序: 有核细胞是无色的,经细胞染色后,用光镜见到细胞显色的成分,并
非是细胞原来的面貌。而是细胞经染色后在镜下反映细胞内不同的结构成 分,在一定酸碱溶液中对染料的特殊的亲和性,如胞核的核酸及蛋白质以 及原始细胞的胞浆为酸性物质,与碱性染料美兰作用后,染成蓝色,而碱 性物质如Hb,则被伊红染成红色。血细胞瑞氏-姬姆萨染色的 光镜形态被 看成是血细胞形态学最广泛的基本方法。
几种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查方法:
1.光镜(瑞氏-姬姆萨染色)是血细胞形态学最基本和最常用的 检查方法,被看成是血细胞形态学的基本内容,最广泛应用于 临床实验室。
2.细胞化学染色: 是细胞学和化学两者结合的形态学方法,其目的和特点是
细胞保持完整组织结构。在细胞个体组织的单位上,显示化学 结构成分的定性或半定量。在血液学中应用的意义:
染料即瑞氏染料。 伊红钠盐的有色部分为阴离子,无色部分为阳离子,其有
色部分为酸色,故称伊红为酸性染料。美蓝的中间产物结晶为 三氯化镁复盐,有色部分为阳离子,无色部分为阴离子,恰与 伊红钠盐相反。
2.用甲醇作瑞氏染料溶剂,即成瑞氏染液。甲醇是瑞氏染
料良好溶剂,有两种作用 (1)甲醇使瑞氏染料中美蓝(M)与伊红(E)在溶液中
1.白细胞计数: (1)WBC正常范围:4.0~10.0×109/L; (2) WBC正常限度以下:可分轻度减少(< 4.0~10.0×109/L),中度减少(<
2.低倍镜观察—观察涂片全貌: (1)涂片染色是否合格,了解全片有核细胞及各系细胞分布状况; (2)观察外周血WBC数(校对直接计数)及各类WBC分布及其比例。 (3)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度,粒/红及粒红两系各阶段及巨核系细胞数量,
各阶段比例及形态,血小板形成情况,特别在片尾有无异常细胞(转移瘤 细胞、恶组、高雪氏细胞、N-P细胞及海兰组织细胞等)。选择具有代表性 油镜观察区,寻找骨髓造血细胞成分多、分布比例具有代表性、无核细胞 (RBC)不重叠、均匀分布区域,有核细胞才能分布均匀、推开,细胞形态才 易辨认。
临床分析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贫血的诊断
临床分析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贫血的诊断贫血是指体内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减少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一种疾病。
在临床上,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是常用的贫血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学特征,可以对贫血进行分类和确定病因,并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原理和方法红细胞形态学检查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涂片中红细胞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细胞器的变化等形态特征来进行判读。
常用的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包括骨髓涂片和外周血涂片。
骨髓涂片是通过骨髓穿刺将骨髓细胞涂制在载玻片上,然后进行染色和观察。
外周血涂片是取血液样本,将其涂制在载玻片上,染色后进行观察。
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分类及意义根据红细胞的形态特征,贫血可分为正常形态、小细胞、大细胞和畸形细胞贫血。
正常形态的贫血通常与红细胞生成障碍相关,如缺铁性贫血、内因子缺乏性贫血等。
小细胞贫血可以反映红细胞生成障碍或红细胞破坏增加,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大细胞贫血一般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有关,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畸形细胞贫血则与遗传性疾病、溶血性疾病等相关,如海洋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贫血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确定贫血的类型和病因。
通过观察红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判断贫血是由红细胞生成障碍、红细胞破坏增加还是红细胞丧失过多所致。
其次,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还可以评估贫血的严重程度。
不同类型的贫血红细胞形态学特征不同,且贫血的程度也有所差异,这些都可以通过形态学检查来判断。
此外,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于评估患者的预后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三、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广泛应用于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疾病的红细胞形态学特征以及临床应用:1. 缺铁性贫血:在红细胞形态学检查中,可以观察到红细胞中心出现淡区,形成所谓的“空心样”红细胞。
此外,还可见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特征。
2021临床医学 血细胞形态检查
【参考值】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细胞大小较一致,直径范围6~9μm,平均直径为μm,中央1/3为生理性中央淡染区,胞质内无异常结构。
【临床意义】1.红细胞大小及染色异常(1)低色素性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中央淡染区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及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2)大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大于10μm。
高色素性的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变小或消失,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也可见于急性溶血性贫血和急性失血性贫血。
当红细胞直径大于15μm者称为巨红细胞,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3)红细胞大小不均:同一患者的红细胞之间直径相差一倍以上。
常见于增生性贫血,在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尤为明显。
(4)嗜多色性红细胞: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因其胞质中残存有少量嗜碱性物质,故被染为灰蓝色或灰红色,胞体较大。
常见于增生性贫血,尤其是急性溶血性贫血。
2.红细胞形态异常(1)球形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厚度大于2μm,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消失,且细胞中心着色更深。
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椭圆形红细胞:红细胞呈椭圆或卵圆形。
主要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超过25%),也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正常人小于1%。
(3)口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呈扁平裂缝状,似张开的口形。
主要见于口形红细胞增多症,也见于乙醇中毒及肝病患者,正常人可偶见(小于4%)。
(4)靶形红细胞: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呈靶形,即中心部位着色深,外周为苍白区,而细胞边缘又深染。
常见于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及异常血红蛋白病,也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脾切除术后。
(5)镰形红细胞:红细胞呈镰刀状,主要见于镰状细胞性贫血,即HBS病,尤其是在缺氧时可大量出现。
(6)泪滴形红细胞:红细胞形如泪滴状或梨状,多见于骨髓纤维化。
(7)裂细胞:为不规则形、棘形、盔形、三角形、哑铃形等红细胞碎片或不完整红细胞。
多见于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恶性高血压、严重烧伤、心血管创伤等。
临床血液学检验基础
正常血片中大颗粒细胞
白细胞数量异常
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减少 单核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未成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晚 幼粒细胞)
粒细胞数量增高
粒细胞数量减低
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 :中性粒细胞<1.5×109/L为粒细胞减少症; <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
或合成洗涤剂清洗。目的:保持玻片接近中性
二:手工推片:先后移,后前推(30-45度),匀速,平稳; 血滴大,角度大,速度快,血膜厚,反之,则血膜薄。
瑞氏染色(Wright染色)
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
(M+)组成。甲醇的作用:一是溶解美蓝和伊红; 二是固定细胞形态。 原理: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 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
染色质(H-J)小体
碱性点彩
卡博氏环
红细胞包涵体
胞内微生物:细菌、真菌、原生体或寄生
虫感染患者红细胞内或红细胞间游离
疟原虫
巴贝虫
红细胞包涵体
Pappenheimer小体(含铁血黄素颗粒) 红细胞内铁蛋白聚集物,血片瑞氏染色可见多 个大小不等、形状不定、通常分布在一个较限制的胞 浆局域内的嗜碱包涵体 ,铁染色(+)
红细胞包涵体
有核红
N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存在,用于WBC分类或计数 校正
出现幼红细胞、巨幼红细胞
幼红细胞
巨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 质RNA经碱性染料(如煌焦油蓝、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 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网织红细胞自骨髓释放到外周血液后仍具有合成血红蛋白 的能力,约1-2天后,过渡为成熟红细胞
血细胞形态学分析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血细胞形态学分析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血细胞形态学分析是血液病诊断分型的基本实验室检查,现今,国内不同单位在血细胞分析的操作、形态学描述术语和报告等方面极不统一。
为了规范血细胞形态学分析,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血液学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系统复习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本共识。
一、名词与定义1.髓系原始细胞:髓系原始细胞包括原粒细胞、原单核细胞和原巨核细胞。
原粒细胞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嗜天青颗粒的原粒细胞(亦称原粒细胞Ⅰ型),另一类是有嗜天青颗粒的原粒细胞(亦称原粒细胞Ⅱ型)。
原粒细胞与早幼粒细胞的鉴别点是早幼粒细胞有清晰可辨的高尔基区(油镜下表现为核旁空晕区)。
幼单核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粗颗粒和细颗粒早幼粒细胞、M2b 的异常中幼粒细胞为原始细胞等同细胞(应归人原始细胞计数中)。
原红细胞只有在诊断纯红系白血病时视为原始细胞等同细胞归入原始细胞计数中。
不成熟单核细胞以及小的发育异常巨核细胞和微巨核细胞不是原始细胞等同细胞,不应计人原始细胞计数中。
2.不成熟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包括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不成熟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
不成熟单核细胞胞体比单核细胞小,胞质嗜碱性比幼单核细胞弱但比单核细胞强,胞核转曲/有切迹,核染色质比幼单核细胞更浓集,极少可见核仁。
从形态上区分幼单核细胞、不成熟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有利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M5b 与慢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3.发育异常:发育异常(dysplasia)是指形态学上异常发育,并不是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同义。
这一名词只能用于3 个髓系系别,其他系别细胞表现相似而形态学上异常发育者,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应依惯例冠以“不典型(atypical)”,“不典型”也适用于肥大细胞。
造血发育异常可产生细胞学异常的红细胞[如异形红细胞或二形性(dimorphic)红细胞组群]或血小板(如巨型、少颗粒或有异常颗粒),然而,“发育异常”这一名词应限用于有核细胞。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临床检验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它可以通过评估患者的血
液中不同类型的细胞数量和形态,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本文将详细探讨血
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中的临床意义。
一、红细胞形态学检验
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主要是通过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大小、颜色、量等方面的变化,评
估患者贫血的类型和程度。
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于诊断急性或慢性贫血、骨髓异常综合征、地中海贫血、铁缺乏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贫血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例如,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通过观察红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巨幼
红细胞贫血,这是由于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贫血疾病。
同样,红细胞
形态学检验也可以检测患者是否存在铁缺乏性贫血,这是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的贫血
疾病。
白细胞形态学检验主要通过观察白细胞的数量、大小、形态和变异性等方面的变化,
帮助医生对患者的感染、肿瘤等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病毒感染中,白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发现患者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减少,淋
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
同样,白细胞形态学检验也可以用于检测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血液系统肿瘤的存在。
此外,白细胞形态学检验还可以评估激素治疗的疗效。
例如,在血小板减少症中,血小板形态学检验可以检测到患者循环中过小、过大、易
碎或不规则形状的血小板。
同样,血小板形态学检验也可以用于检测患者是否存在血栓性
疾病和贫血性紫癜等疾病。
四、小结。
临床分析中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常见指标解读
临床分析中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常见指标解读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通过观察和分析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疾病。
本文将对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中的常见指标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指标。
一、红细胞指标1.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 RBC)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内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计数范围一般在4.0-5.5×10^12/L之间。
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某种疾病的存在,如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等。
2. 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红细胞平均的大小。
正常成年人的MCV范围一般在80-100 fL之间。
MCV的增高可能是由于巨大细胞贫血或酒精滥用等原因,MCV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小细胞贫血或铁缺乏症等原因。
3.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是指单位红细胞体积内血红蛋白的含量。
正常成年人的MCH范围一般在27-32 pg之间。
MCH的增高可能是由于巨大细胞贫血或铁过多等原因,MCH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小细胞贫血或铁缺乏症等原因。
4.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浓度。
正常成年人的MCHC范围一般在320-350 g/L之间。
MCHC的增高可能是由于红细胞膜脱水或酒精滥用等原因,MCHC的降低可能是由于铁缺乏症或溶血性贫血等原因。
二、白细胞指标1.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白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内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范围一般在4.0-10.0×10^9/L之间。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红细胞形状异常
球形红细胞 靶形红细胞 镰形红细胞 皱缩红细胞 裂片细胞
椭圆形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 泪滴形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不整
精品课件
血红蛋白充盈度与着色异常
1.低色素性(hypochromic):红细胞的生理性 中心淡染区扩大,染色淡薄,甚至为环形红细 胞,提示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 性贫血(IDA)、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铁 幼粒细胞性贫血(SA)和某些血红蛋白病。
推片角度
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 细胞分布均匀,边缘整齐, 两边和两端留有一定空隙。
精品课件
血滴越大,推片角度越大,速度越快, 血液粘度越高,则血膜越厚。 血滴越小,推片角度越小,速度越慢, 血液粘度越低,则血膜越薄。
如果取血量较少,在推血片时应如何才能使血膜 的厚薄合适? 对于严重贫血患者,应如何推制血片?
精品课件
推制适当的血膜
角度大, 速度快, 太厚, 太短
推片不光滑,呈毛刷状
用力不均,呈搓板状
血量过多,无尾
精品课件
玻片油腻,有空泡
1.灰白层涂片法 抗凝血离心,取灰白层涂片。 用于白细胞减少者的白细胞分类和红斑 狼疮细胞(LEC)检查。
2.厚血涂片法 用于疟原虫、微丝蚴的检查
精品课件
血涂片的染色
精品课件
红细胞形状异常
7.皱缩红细胞:也称钝锯齿形红细胞(echinocyte), 主要由于高渗、制片不当等原因造成,红细胞周边呈钝 锯齿状排列紧密,大小相等,长短一致。
精品课件
皱缩红细胞
精品课件
红细胞形状异常
8.泪滴形红细胞(tear drop cell):形如 泪滴或梨状,正常人偶见。多见于骨髓纤维化。
红细胞检查ppt课件
(320~360)g/L
<15%
19
概述
造血微环境
Epo
骨髓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红细胞----
早幼--中幼----晚幼----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20
①细胞的逐渐成熟; ②细胞数量的增加;
贫血的分类
重视红细胞 形态学检查
形态学类型 MCV(fl)
正常细胞性 80~100
贫血
小细胞低色 <80
素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 <80
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 >100
血
MCH(pg) MCHC
病因
27~34
320~360 急性失血,再障,骨髓病
性贫血,溶贫
<27
<320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
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5
二 、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
1、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实验室筛检或 确诊 的客观依据。
2、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提 供依据。
3、为预防疾病及健康保健提供检测依据。 4、为科学研究提供医学检验基本数据,基本检验方
法和操作技能。
6
三 、学习实验诊断的要求
①掌握常见实验检查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②能进行检验结果的分析,并将分析的结论用于疾
.
实验诊断学
1
2
(一)实验诊断定义和主要内容
1 实验诊断学定义: 实验诊断学(clinical examination)是运用物理学、
化学、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 人体的血液、骨髓、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脱落细胞等 进行检验,以获得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器官功能状态 等资料的一门科学。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观察红细胞的形状及大小变化
红细胞形状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异常红细 胞可能出现形态不规则、大小不均、 碎片增多等情况。
红细胞大小
正常红细胞直径约为7-8μm,大小有 一定波动范围。观察红细胞大小可以 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骨髓增生异 常综合征等疾病。
05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分析 的临床应用
贫血的诊断与鉴别Leabharlann 断血涂片的局限性主观性
血涂片的观察结果受限于观察者 的经验和技能,存在主观性差异。
样本量限制
血涂片仅能观察到少量血液样本, 可能无法反映全身情况。
操作繁琐
血涂片的制作和观察需要一定的技 术和经验,操作较为繁琐。
02
红细胞形态学基础知识
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 径约7.5μm,厚约2.5μm,中 央较薄约1μm,周边较厚约 2μm。
红细胞分布情况
观察红细胞在血涂片中的分布情 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红细胞分 布异常,如红细胞大小不均、碎 片增多等。
注意观察红细胞的染色情况
染色质结构
正常红细胞染色质结构均匀,染色深 ,呈紫红色;异常红细胞染色质结构 可能不均匀或染色过浅,甚至出现空 泡等。
染色质着色情况
正常红细胞染色质着色均匀,异常红 细胞染色质着色可能不均匀或出现斑 点状着色。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结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血涂片 和红细胞形态分析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详细描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通常存在全血细胞减少、病态造血和无效造血等特征。血涂片检查可以观 察到病态造血导致的红细胞形态异常,如出现环形、核碎裂、多核等异常形态的红细胞。这些特征有 助于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的常规参数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
正常参考值在化验单的右侧都有注明,查出来的结果,除有数字外,还有符号“↑”和“↓”表示比正常参考值高了或是降低。
血常规报告内容较多,各项含义不同,看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红细胞系统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携带氧。
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都标有“↓”号,提示有贫血存在,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
如果“↑”显示体内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白细胞系统白细胞在血常规中显示“↑”或“↓”都不正常。
它的总数是局限在“正常范围”内的,如刚出生正常新生儿的白细胞总数是(9~30)×109/L,平均是20×109/L。
随年龄增长,正常值会逐渐降低,如6月到6岁的幼儿为(6~15)×109/L,平均为10×109/L;7~12岁为(4.5~13.5)×109/L,平均为8×109/L。
超过高值则疑有炎症存在,多为细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以上是指白细胞总数而言,还应进一步了解白细胞是由五种白细胞组成的,各有自己的功能,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中性粒细胞(代表符号为N),约占50%~70%(年龄不同,百分比有变化),主要起吞噬杀灭细菌作用。
第二种是淋巴细胞(代表符号为L),约占20%~40%,产生细胞因子破坏细菌结构,使细菌不能生存。
第三种细胞是单核细胞(代表符号为M),约占1%~8%,产生抗体。
第四种细胞是嗜酸性粒细胞(符号E),约占0.5%~5%,机体过敏或寄生虫感染时可增加比例数。
末位是嗜碱性粒细胞(符号B),约占0~0.75%,各种比例如不协调,预示可能有某种病。
血小板系统血小板(PL)约为(100~300)×109/L,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如低于正常值可能有出血倾向。
红细胞 形态学检查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一、引言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红细胞形态的正常与异常,对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意义、方法和常见异常,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血液检查的重要性。
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意义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通过显微观察血液样本中红细胞形态的方法,可以提供有关血细胞形态和功能的重要信息。
通过对红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和比较,可以判断疾病的类型、程度和预后,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三、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法红细胞形态学检查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样本中红细胞的形态和染色性质。
以下是一般的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步骤:1. 血液样本采集与制片最常用的是采用患者静脉采血的方式,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加入抗凝剂,避免凝血。
接着,制备血片用于显微镜观察。
制片的过程包括滴取一滴血液在玻片上,并使用另一块玻片将其平铺,形成薄片。
2. 血片染色血片染色是为了增强红细胞的对比度和显现细胞结构。
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使用古德威尔染色法(Wright染色法)或朗格汉斯染色法。
3. 显微镜观察与记录将染色好的血片放置在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特征,并记录相关数据。
通常需要观察的指标包括红细胞大小、形状、颜色、质地、核-质比等。
4. 形态学分析与报告根据观察到的红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形态学分析,并编写报告,提供给临床医生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
四、常见红细胞形态学异常红细胞形态学异常是指红细胞在形态上出现的不正常变化。
以下是常见的红细胞形态学异常:1. 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类疾病。
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形态异常、高色素血症等。
2. 红细胞减少症红细胞减少症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范围的疾病。
主要表现为贫血、红细胞形态异常等。
3. 红细胞畸形红细胞畸形是指红细胞在形态上发生不正常的改变,常见的有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等。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有哪些注意事项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有哪些注意事项在临床检验中,血液学检查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是临床治疗和诊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控制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检验工作始终处于稳定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精准度与可靠性,获取准确的参考依据。
血液细胞形态学主要涉及外周和骨髓细胞形态两个部分,血液细胞形态检验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决定着血液疾病的最终诊断。
因此,必须要控制好血液细胞形态检验质量,相关操作人员要明确其中的注意事项,以此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准性。
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有哪些具体的注意事项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标本的采集为了获得可靠、精准的检验结果,就必须要确保标本的高质量。
而高质量的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基础。
确保血液标本中所有细胞形态的完整,是高质量血常规标本的基础要求。
制备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标本主要包含两个步骤,即抗凝与采集。
1.1采集标本1.1.1选择采集血液的位置临床中最常用的方式是采集静脉与末梢毛细血管位置的血液。
有相关研究显示,静脉血是最可靠安全的标本,手指部位的血液是末梢毛细血管中和静脉学差别最小并且稳定性最高的血样。
有相关研究显示,对比静脉血液,手指部位的血液依旧不具备良好的可重复性与精准性: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而血小板计数大幅度下降。
所以,很多专家提出:在进行血常规检验,尤其是操作血液分析仪器的过程中,需要采集静脉部位的血液。
1.1.2静脉血采集在实际采集静脉部位血液的时候,应注意不可以在病人输液滞留针位置或者是输液静脉相同一侧血管采集血液标本,从而防止血液出现稀释的现象。
另外止血带不可以压迫血管超过一分钟,避免出现血液浓缩以及淤血的情况。
1.2标本的抗凝在实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时候,使用的血液必须要通过抗凝剂的处理,在现阶段临床中使用的各种抗凝剂当中,EDTA盐是对血小板与白细胞形态的干扰程度比较小的抗凝剂,最适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除了采血位置和生理性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之外,通常状况下,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也会直接影响血液样本的质量。
血片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计数网织红细胞 , 有高 色 素性 红 细 胞
的百分率 , 还能提 示 红 细胞 碎 片警告 , 计 数 有 核红 细 胞 ( NR —
B C) 。此 外 大 部 分 仪 器 能提 供 红 细 胞 直 方 图 , 有 的 能 显 示 红 细
胞 体 积 与 Hb浓 度 分 布 状 况 的 二 维 散 点 图 。尽 管 仪 器 已 提 供 如此多重要信息 , 但 对 贫 血 诊 断 仍 需 要 观 察 血 片红 细胞 形 态来
断 方 面 。 1 血 片 检 查 与 血 细 胞 分 析 仪 互 为 补 充
年龄 、 性别 、 临床 资料等 评估 其在 溶血 性贫 血 、 Hb病 、 小 细 胞 或 大 细 胞 性 贫 血 中 的重 要 意义 [ 2 j 。 2 . 1 血 片 检查 对 溶 血 性 贫 血 具 有 明确 诊 断 或 鉴 别 诊 断 的 价 值, 最 有 意 义 的 见 于 遗 传 性 椭 圆形 红 细 胞 增 多 症 、 东 南 亚 卵 圆 形红细胞增多症和遗传性热异形红细胞增多症 , 血 片 特 征 性 红 细 胞 形 态 几 乎 可 以对 该 疾 病 作 出 明 确 诊 断 。东 南 亚 卵 圆 形 红 细 胞 增 多 症 血 片 中 出现 大 红 细 胞 与 口形 红 细 胞 并 存 的 特 有 形 态; 球 形 红 细胞 最 常见 于遗 传 性 球 形 红 细 胞 增 多 症 或 自身 免 疫 性溶血性贫血 , 或见 于迟 发性 输 血 反 应 、 输注抗一 D 或 不 同 型 血 浆 导 致 的 同 种 免 疫 性 溶 血 性 贫 血 。 新 生 儿 球 形 红 细 胞 增 多 往 往 是 母 体 抗 体 通 过 胎 盘 导 致 的 同种 免 疫 性 溶 血 性 贫 血 ; 微 血 管 病性溶血性贫血 ( MHA) 时, 作 为 裂 红 细 胞 类 型 之 一 的小 球 形 红细胞与其他裂红细胞 ( 盔 形红细胞 、 三 角形 、 新月形 、 角 红 细
红细胞检查
3. 靶形红细胞 中心区和细胞周缘染色深,其间为不染色的苍白环。 是由于H b含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见于低色素性贫血, 尤其是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4. 棘状红细胞 红细胞表面有刺状突起,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常见于遗传性β脂蛋白缺乏症及脾切除、酒精中毒性 肝病、尿毒症。
5. 其它异形红细胞
四、染色异常 1. 低色素性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低,中心浅染区 扩大。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贫血。
2. 操作 a. 取小试管一支,准确加入红细胞稀释液2.0ml。 b. 毛细血管采血,取血10ul,稀释200倍。 c. 混匀,充池,静置2min后以低倍镜计数中间 大方格的四角和中央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 3. 计算 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5 ×10 ×200 ×106/L 或 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 100 ×1012/L
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 标准:成年男性RBC>6.0 ×1012/L, Hb > 170g/L 成年女性RBC>5.5 ×1012/L, Hb > 160g/L
1. 相对增高 因脱水血液浓缩所致。如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等
2. 绝对增高 Epo 组织缺氧 刺激肾 骨髓幼红细胞有丝分裂
RBC
a. 生理性升高 高原生活和剧烈运动,新生儿 b. 病理性升高 长期组织缺氧 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为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属造血干细胞 疾病
1. 原理 除SHb外,Hb 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 高铁血红蛋白,再与 CN-结合,生成稳定 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 红蛋白HiCN,吸收峰 为λ540nm毫摩尔消光 系数为44 L· mmol1· cm -1 。因此根据标 本的吸光度,即可求 得血红蛋白总量(不 含SHb)。
血细胞形态学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血细胞形态学检测标准操作程序1.检验目的对在自动化检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出现的结果偏差进行核查和纠正,确保血液自动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确保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2.检测原理与方法将一小滴血液均匀的涂在玻片上,呈单层紧密分布,制成血膜片,用瑞氏-姬姆萨染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血细胞数量和形态的改变。
3.标本ETDA-K2抗凝血或新鲜外周血。
4.试剂4.1瑞氏-姬姆萨染液A液,瑞氏-姬姆萨染液B液。
4.2储存条件:5~30℃室温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0%,避光保存。
有效期24个月。
4.3以上所有试剂每瓶试剂开封后应注明启用日期、失效期(开瓶后6个月,或有效期内使用完)并附签名。
5.环境和安全5.1实验室及工作人员一般安全防护措施见《安全手册》5.2血液样本溢出后,由工作人员立即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75%酒精溶液对污染环境进行消毒。
5.3如操作人员的皮肤或衣物上沾到了血液及废液。
应立即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75%酒精溶液消毒处理,再用肥皂水、清水进行冲洗。
如果眼睛中溅入血液及废液,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
5.4在仪器转动过程中,勿触及样本针、移动的传输装置等,避免造成人身伤害。
禁止触摸血液细胞分析仪密封面板内的电路。
5.5如血液样本采用开盖程序测试,开盖时应防止气雾胶污染环境。
5.6与血液样本接触的一切器皿、仪器组装/拆卸组合零件都应视为污染源,因此操作人员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如穿戴保护性外套、手套等。
不小心接触了这种污染源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被污染区域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75%酒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5.7对突发传染性疾病的血液样本的防护应启动特殊的安全防护程序。
6.操作步骤6.1血涂片制备本室采用人工推片染色。
如特殊情况采用楔形技术制备血涂片。
在玻片近一端1/3处,加一滴(约0.05ml)充分混匀的血液,握住另一张较狭窄的、边缘光滑的推片,以30º~45º角使血滴沿推片迅速散开,快速、平稳地推动推片至玻片的另一端(见图2)。
(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课后习题解答(二)
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课后习题解答(二)红细胞计数1.常用于RBC计数的方法有()A.手工显微镜计数法B.血液分析仪法C.手工显微镜计数法、血液分析仪法D.以上均不是解析:C 常用于RBC计数的方法有手工显微镜计数法、血液分析仪法。
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无需特殊设备,操作复杂,费时,测定精度>11%;血液分析仪法,操作简单,需血液分析仪,测定精度为2%。
2.手工计数法计数红细胞时使用的稀释液有()A.Hayem稀释液B.枸橼酸钠稀释液C.普通生理盐水或加1%甲醛的生理盐水D.以上均是解析:D 手工计数法计数红细胞时常使用的稀释液有Hayem稀释液、枸橼酸钠稀释液,而普通生理盐水或加1%甲醛的生理盐水可以在急诊时没有红细胞稀释液的情况下使用,代替以上两种稀释液。
3.以下哪种不是Hayem稀释液的组成成份()A.NaclB.NaSO4C.Hgcl2D.甲醛解析:D Hayem稀释液的组成成份包括Nacl、NaSO4、Hgcl2、生理盐水,其中Nacl的作用是调节渗透压;NaSO4的作用是提高溶液比重,防止细胞粘连;Hgcl2防腐;生理盐水的作用是溶剂。
4.枸橼酸钠稀释液中甲醛的作用是()A.维持渗透压稳定B.提高溶液比重C.防腐并固定红细胞D.溶剂解析:C 枸橼酸钠稀释液是由枸橼酸钠、甲醛、水组成,其中枸橼酸钠稀的作用是抗凝,维持渗透压稳定,防止细胞粘连;甲醛的作用是防腐并固定红细胞;水的作用是溶剂。
5.血液中RBC数量为多少时可诊断为贫血()A.>6.8×1012/LB.<3.5×1012/LC.<1.5×1012/LD.以上均不对解析:B 当RBC计数值>6.8×1012/L,需进行治疗,进一步找准RBC 增高的原因;当RBC计数值<3.5×1012/L,伴有Hb降低或其他临床表现时可诊断为贫血;当RBC计数值<1.5×1012/L,需考虑给患者进行输血治疗。
医学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低色素性(hypochromic)
精品课件
血红蛋白充盈度与着色异常
2.高色素性(hyperchromic):红细胞的生理性 中心淡染区消失,整个红细胞着色较深,而且胞 体也大,区别于球形红细胞,MCH增高。最常见于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
精品课件
高色素性(hyperchromic)
精品课件
小红细胞( microcyte )
精品课件
红细胞大小异常
2.大红细胞( macrocyte):直径>10μm。 最常见于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 细胞性贫血(MA)。也可见于溶血性贫血 (H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
3.巨红细胞(megalocyte):直径>15μm。 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MA)和骨髓增生 异常综合症(MDS)。
异常红细胞形态
红细胞大小异常 红细胞形状异常 血红蛋白充盈度与着色异常 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 红细胞排列异常 有核红细胞
精品课件
红细胞大小异常
1.小红细胞( microcyte ):直径<6μm。血 片中出现大量的染色过浅的小红细胞,提示血 红蛋白生成障碍,常见于缺铁性贫血(IDA)、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HS),血红蛋白充盈良好,生理性中心 淡染区消失。
精品课件
红细胞形状异常
7.皱缩红细胞:也称钝锯齿形红细胞(echinocyte), 主要由于高渗、制片不当等原因造成,红细胞周边呈钝 锯齿状排列紧密,大小相等,长短一致。
精品课件
皱缩红细胞
精品课件
红细胞形状异常
8.泪滴形红细胞(tear drop cell):形如 泪滴或梨状,正常人偶见。多见于骨髓纤维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原则
由外→内看,从胞体→胞质 →胞核 。 核质兼顾,以核为主。
红细胞系统
红细胞系统发育的各个阶段:
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 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脱核→成熟红细胞。
原红细胞(pronormoblast)
胞体:直径15~25μm。 胞质:较多,深蓝色不 透明,有油画蓝 感,无颗粒。 胞核:圆形,核染色质 较粗呈颗粒状。 核仁:1~3个,边界不清。
血细胞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原始→成熟
胞体:大→小 胞质:量 少→多
备注
原粒比早幼粒细胞小 巨核细胞由小变大 淋巴细胞例外 深蓝→浅蓝 粒系分化为3种颗粒 成熟红细胞无核 单核细胞核折叠
颜色 蓝(嗜碱) →红(嗜酸) 颗粒 无→有 胞核:体积 大→小 形态 圆→凹陷→分叶 核染色质:结构 细致→粗糙
疏松→致密
早幼红细胞(early normoblast)
胞体:略变小。 胞质:量略增多,深蓝色 不透明,无颗粒。 胞核:圆形居中,核染色 质浓集呈粗颗粒状。 核仁:消失(与原红细胞 主要区别点)。
中幼红细胞 (polychromaticnormoblast)
胞体:明显变小 。 胞质:Hb开始合成,呈 不同程度的嗜多 色性。 胞核:圆形居中,核染 色质聚集成深紫 红色索条状,副 染色质明显。
晚幼细胞(orthochromatic normoblast)
胞体:圆形,大小接近
成熟红。 胞质:量多,接近成熟 红的颜色。 胞核:圆形、居中或偏
位,核染色质密
集成紫黑色团块。
请观察:
右图中各阶段有核红
细胞的形态及成熟红 细胞的形态,并说出 其特点。
缺铁性贫血骨髓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