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课程:我来做个小导游1
我来做个小导游
3、采访话题:
(1)你的家乡举办过什么活动?
(2)你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活动?
(3)你喜欢哪些项目?为什么?
4、为家乡的活动出个金点子。学生讨论。
总结: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再见!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各位游客,欢迎光临我的家乡——杭州市。你们知道杭州有哪些名胜古迹吗?(游客根据自己知道的回答)
今天我们到的第一站是“西湖十景”。小导游指着游览图,逐一向游客介绍西湖十景。游客可以随意向导游提问。
三、第二站:参观角
参观博物馆,介绍杭州的历史文化。
四、第三站:调查角。
1、小导游向“游客”展示一篇西博会上学生写的小文章。
难点:能为家乡的某项活动出一个金点子。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一、导入。
家乡的山山水水,你了解吗?你熟悉吗?今天,我们要试着当一回导游,不但要自己了解熟悉自己的家乡风光,还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先看看丹西小导游是怎么做的?
二、第一站:风景线。
(丹西小导游手拿导游小旗,出场)
课题我来做个小导游
单元
二
课时
共1课时
主备人
学校
王茅示范小学
第1课时
姓名
刘志勇
课型
授课时间
使用人
观和民风、民俗是一种爱家乡的表现。
2、在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3、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习
重难点
重点:多方面地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小导游》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小导游》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旅游文化,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社交意识,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3. 让学生学会通过言语描述风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主题:我是小导游
1. 导入
(1)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游戏:传球游戏
2. 活动安排
(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名“小导游”。
(2)每个小导游需要准备一份小册子,在小册子上标注自己小组要参观的地方和介绍。
(3)小导游需要向来访者介绍景点,介绍景点的历史和风光。
(4)来访者需要提问问题,小导游需要回答问题。
(5)游览结束后,小导游需要汇报游览过程。
3. 总结
(1)回顾本次活动,学生有何收获,有哪些难点?
(2)发扬优点,反思缺点,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剖析。
三、教学反思
1. 教学思路
这次活动是让学生化身为小导游,带领来访者游览景点,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旅游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让学生深入了解景点,了解其历史和风光,并且要求小导游能够回答来访者提出的问题。
3. 教学经验
(1)游戏环节可以增加学生的交流机会,提高学生的兴趣。
(2)活动前要对小导游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所要介绍的景点内容。
(3)活动结束后要让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弥补不足之处。
(4)该活动可以和语文、地理、历史等课程有机结合,提高跨学科教学的实效性。
托班社会活动《我是小导游》教案
托班社会活动《我是小导游》教案
教案:托班社会活动《我是小导游》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导游的工作并能简单描述导游的职责;
2.培养幼儿的说话、观察和合作能力;
3.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
1.图片或PPT展示导游工作;
2.导游制服和工具道具;
3.道具:地图、指南针、旗帜等。
三、教学过程:
开场导入:
1.播放一段导游介绍的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
2.以导游制服和道具快速介绍导游的形象。
主体活动:
1.让每个幼儿模拟一个小导游,可以穿上导游制服,手持道具。
2.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配备几张地图和指南针,让幼儿观察和学习如何使用地图和指南针。
3.每个小组安排一个幼儿为导游,其他幼儿则是游客。
导游给游客介绍一处虚拟的旅游景点,游客则提问和回答导游的问题。
4.让每个小导游在准备时间内,选择一处地点,然后用简单准确的语言为游客介绍该地点的特色和相关信息。
5.在活动结束时,让每个小导游为其他小导游评价,并分享心得和感受。
结束总结:
1.以图片或PPT展示真实的导游工作情景,回顾幼儿的表现和活动内容。
2.引导幼儿讨论导游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成为好的导游。
四、教学延伸:。
《我来做个小导游》PPT课件浙教版
味,心里奇怪,“盘山灵石,怎么会有这种气味”?走近一看,石奖倒翻了,再 一看,烧火的老鼠精还在睡觉,不觉又苦痛又生气。女娲氏一脚把老鼠精踢出去, 踢到了百里外的夹溪变做一块老鼠石。往西北方一看石浆已远流而去。石浆流过 花溪,又为平地罩上了一层平坦坦的岩头壳。石浆冷了以后,花溪就有了与山石 连体的千米平板长溪。
人间天堂般的西湖, 多少游客为之流连忘返; 秀美清雅的西湖, 多少文人为之吟诗作画! 西湖博览会, 更使杭州成了欢乐之城!
我想参观游览
龙 虎 大 旗
民间纺织
平板溪的来历 传说女娲氏补天的时候,需要五色灵石熬成石浆来补,她就到处去寻找五 色灵石。有一天,女娲来到大盘山,发现山川灵气很足,心里很高兴,心想 终于找到一种灵石了,就在大盘山尖架锅炼石。由于还需再找四色灵石,女娲 氏就叫一个老鼠精看火炼石,自己继续到四方去寻找灵石。 老鼠精是懒惰骨,在锅下填足了柴火就在旁边打起瞌睡来。盘山灵石果然无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见
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 (二)、朋友相见,感受情意 1、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一遍。 2、交流探究,品评赏读 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我来做个小导游》教案借鉴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来做个小导游》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游的基本职责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热爱旅游,乐于分享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导游的基本职责和技能。
2. 学生实践导游角色,提高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导游技能。
2. 学生如何处理旅游中的突发状况。
二、教学准备教具:1. PPT课件2. 导游手册3. 旅游地图4. 导游旗教学资源:1. 旅游景点视频资料2. 导游实际操作视频资料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导游旗,引导学生思考导游的职责和作用。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导游的基本职责和技能。
2. 学生通过导游手册和旅游地图,了解旅游景点的基本信息。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旅游景点,模拟导游进行介绍。
2.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导游实际操作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导游的处理方式。
2. 学生讨论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导游技能。
三、情景模拟(10分钟)1. 教师设计旅游过程中的突发状况,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
2. 学生扮演导游,运用所学技能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导游技能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导游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对导游职责和技能的理解程度。
五、课后作业1. 学生编写一篇导游词,介绍自己喜欢的旅游景点。
2. 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一次家庭旅游,实践导游技能。
六、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内容:1. 学生了解导游的基本职责和技能。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沟通能力。
3. 学生学会处理旅游中的突发状况。
做个小导游
做个小导游《做个小导游》教案导语: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为此,本教案设计了一堂活动性极强的交际口语课,通过“做个小导游”的主题,让学生在虚拟导游的角色中,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与团队合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能够在虚拟导游的角色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 能够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共同规划一次导游活动;3. 能够运用语言的形式介绍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增强对国家地理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难点: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避免出现被动局面;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导游内容,避免内容散漫。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设备;2. 教师精心准备的导游任务卡片;3. 各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表;4. 学生自带笔记本和记录工具。
四、教学过程:1. 介绍“做个小导游”的活动目的和意义,并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导游示范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活动规则和流程:老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四人,其中设一人为导游,负责引导团队完成导游任务。
导游任务包括:确定导游地点、设计导游路线、介绍当地景点等。
3. 组内分工:老师分发任务卡片和角色分配表,让学生自行组建小组,进行任务分工。
4. 学生展示和交流:每个小组轮流派出一个导游,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导游内容,其他同学提问或提建议,激发学生的沟通热情。
5. 教师点评和总结:老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收获,并对学生提出建议。
六、巩固与延伸:巩固:将学生做导游的作品制成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其他同学点评和学习。
延伸: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当地风景名胜,动手体验导游工作,拓展视野,增强国家地理意识。
七、布置作业:请学生在家中练习设计自己有关导游的内容,下节课继续汇报。
以上就是本次“做个小导游”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地理知识,提高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小导游》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小导游》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社会经验和交际能力,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加强幼儿的集体协作精神。
3.增进幼儿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体验,扩展幼儿的社会视野。
教学材料1.大班幼儿仿真角色扮演服装。
2.模拟景区、展馆等场所的图片和介绍材料。
3.安全教育和旅游礼仪宣传单及其它宣传材料。
教学内容第一课:了解导游的职责1.1 学习内容1.了解导游的职责及其工作内容。
2.学习导游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3.学习导游应具备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
4.学习导游的基本礼仪和穿着要求。
1.2 学习方式1.通过图片、录像等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深入浅出地向幼儿介绍导游的职责。
2.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导游工作,让幼儿体验一线导游的工作。
第二课:模拟导游讲解2.1 学习内容1.模拟展馆和景区等公共场所,让幼儿扮演导游,讲解介绍该场所的相关知识。
2.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3.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2 学习方式1.以模拟展馆和景区等公共场所为主题,在班级内划定观赏点,每个小组派一名幼儿扮演导游,讲解介绍该观赏点。
2.由其他小组的幼儿评价导游的讲解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课:旅游礼仪和安全教育3.1 学习内容1.学习旅游礼仪和旅游安全教育知识。
2.了解旅游的基本安全常识和其他重点宣传。
3.2 学习方式1.通过教师讲解和宣传单的形式,向幼儿介绍旅游礼仪和安全教育知识。
2.运用多媒体形式,向幼儿播放相关纪录片并进行点评。
教学方法1.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讲解等形式,让幼儿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2.开展小组活动,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强化幼儿的团队意识,提高幼儿的集体协作精神。
3.通过多媒体形式和现场实践相结合,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使教学生动、有趣、生动。
教学评价1.通过导游讲解的效果和每个小组的表现,对幼儿的口头表达和沟通技巧、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
《我来做个小导游》教案借鉴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我来做个小导游》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社会课时:2课时编写人:综合性教案编辑专员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游的基本职责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导游的定义和基本职责2. 我国的主要地理特征3. 导游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技巧4.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5. 实践演练:模拟导游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导游的职责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导游的定义和基本职责,介绍我国的主要地理特征。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总结: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讲解:讲解导游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导游,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导游职责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我国地理特征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在模拟导游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对团队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体会。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导游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表达和交流。
2. 小组合作: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导游案例,让学生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技巧。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导游角色,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导游教材:提供相关导游书籍和资料,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我国地理国情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 导游道具:准备地图、导游旗等道具,增强学生的真实体验感。
《我来做个小导游》教案
《我来做个小导游》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游的基本职责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培养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导游讲解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旅游知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导游的定义和职责2. 导游的仪容仪表和礼貌用语3. 导游的讲解技巧和表达方式4. 旅游知识和文化素养5. 旅游安全和服务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导游的职责、讲解技巧、旅游知识和文化素养。
2. 教学难点:导游的讲解技巧、旅游知识和文化素养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的定义、职责、仪容仪表、礼貌用语、讲解技巧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提高学生的旅游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景模拟法:模拟旅游场景,培养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导游讲解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知识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导游书籍等相关教学资源。
2. 旅游景观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 录音机、话筒等教学设备。
4. 导游证件、导游服等教学道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导游的定义和职责,激发学生对导游职业的兴趣。
3. 讲解导游的讲解技巧和表达方式: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导游讲解的方法和技巧。
4. 讲解旅游知识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了解旅游行业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5. 讲解旅游安全和服务意识:教育学生注重旅游安全,提供优质服务。
6. 实践演练:分组进行导游讲解实践,互相评价,提高表达能力。
7.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段导游讲解稿,介绍一个旅游景点。
2. 学生互相交换导游讲解稿,进行模拟讲解,评选出最佳导游。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导游的知识点。
2. 布置旅游知识相关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主题课程:我来做个小导游1
主题课程:我来做个小导游一、课程开发的背景:1.课改中课程建设的需要;开学初,在年级组大德育课程整合的备课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语文》《品德与社会》《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等学科中,都包含着了解家乡、爱家乡、介绍家乡等与家乡相关的一些内容,怎样通过整合,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避免时间的重复浪费。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建设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指导意见》中都指出的学校的课程建设包括“实践活动类课程”。
这列课程主要指与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生活技艺、科技教育、班团队活动、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内容相关的课程。
这类课程应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探究自然、了解社会,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的能力。
2.第二课堂实践的需要;学校每学期一次的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爱家乡为主题的系列课程,这个学期三年级区的是“云栖竹径”,是杭州十景之一。
3.三年级学生成长的需要: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学校的中段,在语言的积累下,他们逐渐开始有了丰富的语言表达需要,也有了展示自我的需求。
我校是一所开放性的学校,每学期都要迎接大量的参观访问团体,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机会。
4.G20,争当小主人的契机;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我校积极响应杭州市教育局“当好东道主,服务G20”系列主题活动,迎接G20峰会。
梳理我校以爱家乡为主题的第二课堂系列活动和三年级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发现都与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有关,内容都很不错,用怎样的载体像一条项链一样,把这些看似散乱的珍珠串联起来?经过年级组的讨论,我们最终确定了用《品德与社会》中的“我来做个小导游”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了系列活动。
二、课程资源分析:三、课程目标:1.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并能用“抓住景物特点”的方法来介绍一处景物,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托班社会活动《我是小导游》教案
一、活动名称:托班社会活动《我是小导游》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2.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
3. 增强幼儿对旅游和地理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准备:1. 准备一张地图或旅游手册。
2. 准备一些导游标志或道具,如导游证、小旗子等。
3. 准备一些关于导游的故事或视频资料。
四、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向幼儿介绍导游的概念,让他们知道导游是做什么的。
2. 展示地图或旅游手册,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自己熟悉的地方。
3. 讲述一个关于导游的故事或播放一段导游的视频,让幼儿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4.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由一名幼儿扮演导游,其他幼儿扮演游客。
让幼儿运用口语表达能力,向游客介绍景点的历史、文化和特色。
5. 组织一次模拟导游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导游的工作,如带领游客参观景点、解答游客的问题等。
五、活动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设计一次家庭旅行,尝试自己担任家庭小导游,向家长介绍旅行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和特色。
2. 邀请家长参与模拟导游活动,一起分享幼儿的导游经历。
3. 开展一次关于旅游的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旅游经历和景点。
4.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导游的工作,如参观博物馆、风景区等。
六、活动步骤:1. 开场介绍: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活动主题,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游知识讲解:教师向幼儿介绍导游的定义、工作职责和重要性,让幼儿对导游有基本的了解。
3. 导游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扮演导游,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熟悉的景点或事物。
4. 导游技能训练:教师指导幼儿学习导游的口语表达技巧、讲解方式和互动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掌握导游的基本技能。
5. 导游作品展示:教师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导游作品,如编写导游词、制作导游图等,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导游工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我来做个小导游》教案
《我来做个小导游》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游的基本职责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2. 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各地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游的定义和职责2. 导游的基本技能3. 旅游行业的发展和趋势4. 各地文化的特点和魅力5.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的定义、职责和技能,介绍旅游行业的发展和趋势,讲解各地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导游案例,让学生了解导游的工作实际情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导游,进行实地模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2. 导游工作场景的图片或视频3. 各地文化特点的图片或实物4. 团队合作的相关案例或视频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导游工作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导游的定义、职责和技能,让学生了解导游的工作要求和标准。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导游案例,让学生了解导游的工作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好导游工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方面。
3.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导游讲解、服务意识、沟通协调等方面。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清晰,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主题课程我来做个小导游
主题课程我来做个小导游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主题课程:我来做个小导游一、课程开发的背景:1.课改中课程建设的需要;开学初,在年级组大德育课程整合的备课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语文》《品德与社会》《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等学科中,都包含着了解家乡、爱家乡、介绍家乡等与家乡相关的一些内容,怎样通过整合,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避免时间的重复浪费。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建设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指导意见》中都指出的学校的课程建设包括“实践活动类课程”。
这列课程主要指与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生活技艺、科技教育、班团队活动、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内容相关的课程。
这类课程应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探究自然、了解社会,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的能力。
2.第二课堂实践的需要;学校每学期一次的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爱家乡为主题的系列课程,这个学期三年级区的是“云栖竹径”,是杭州十景之一。
3.三年级学生成长的需要: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学校的中段,在语言的积累下,他们逐渐开始有了丰富的语言表达需要,也有了展示自我的需求。
我校是一所开放性的学校,每学期都要迎接大量的参观访问团体,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机会。
4.G20,争当小主人的契机;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我校积极响应杭州市教育局“当好东道主,服务G20”系列主题活动,迎接G20峰会。
梳理我校以爱家乡为主题的第二课堂系列活动和三年级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发现都与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有关,内容都很不错,用怎样的载体像一条项链一样,把这些看似散乱的珍珠串联起来经过年级组的讨论,我们最终确定了用《品德与社会》中的“我来做个小导游”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了系列活动。
二、课程资源分析:三、课程目标:1.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并能用“抓住景物特点”的方法来介绍一处景物,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班会 我是小导游
自我介绍及个人背景
介绍自己的姓名、专业、兴趣爱好等 基本信息。
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和感受,以及在 旅游中扮演的角色和收获。
班级成员互动环节
邀请班级成员进行自我介绍,并分享旅游经历和感受。 设计互动游戏或活动,增进班级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导游基础知识分享
02
导游职业素养要求
良好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最后,我们全体同学一起合唱了一首歌曲,表达了对本次班会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 的美好期待。
THANKS.
物资分配
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角色和任务,合理分配物资,确保活动 顺利进行。
旅游经验分享与交
04
流
个人旅游经历分享
01
02
03
旅游故事分享
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难忘 的旅游故事,包括旅途中 的美景、美食、风土人情 等。
旅行照片展示
展示同学们拍摄的旅行照 片,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 旅行中的点滴。
旅行小视频分享
届时,我们将邀请一些有经验的老师 或导游来为同学们进行讲解和分享, 让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地 的文化。
班级成员互动告别环节
在班会的最后阶段,我们组织了一个互动告别环节,让同学们自由发言,分享自己 在本次班会中的收获和感受。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班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还增进了班级同学之间的感情 ,希望以后能够多举办类似的班会活动。
参考。
班级成员互动提问环节
提问与解答
鼓励同学们在互动环节提 问,向其他同学了解更多 关于旅行的知识和小技巧 。
答疑解惑
邀请同学们针对其他同学 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共同分享知识和经验。
互动游戏与抽奖
设计互动游戏和抽奖环节 ,增加班级成员之间的互 动和趣味性。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来做个小导游》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来做个小导游》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我来做个小导游》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2.让学生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信息,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对导游工作的认识和个人意见。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我来做个小导游》。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他们最近在家或学校参加的旅行活动,并让他们谈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旅行经历。
2.引导学生思考旅行中的导游是做什么工作的,帮助学生理解导游的角色和职责。
步骤二:阅读课文1.分发课文《我来做个小导游》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2.教师给予学生阅读指导,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关键信息。
步骤三:课文理解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导游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导游工作中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技巧。
步骤四: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若干名学生组成。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担任导游的角色,其他成员扮演游客的角色。
3.导游学生需要准备一份简短的旅行计划,并根据计划带领其他同学游览校园或者其他场所。
4.在游览结束后,学生们可以带着乐园的感受,以及各自的体会进行分享。
步骤五:课堂讨论1.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导游经历,让其他同学提问并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思考导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也能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也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来做个小导游》教案借鉴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来做个小导游》优秀教案借鉴课时安排:25分钟适用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旅游相关词汇的引入和学习。
2. 导游的基本职责和技能。
3. 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的培养。
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导游任务,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旅游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1. 旅游图片素材。
2. 导游工作视频资料。
3. 导游工作手册。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旅游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旅游话题。
2. 学生分享旅游经历,教师总结旅游的乐趣。
Step 2:学习旅游词汇(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旅游相关词汇,如景点、美食、交通等。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所学生词汇编造句子。
Step 3:了解导游工作(5分钟)1. 教师播放导游工作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导游的职责和技能。
2. 学生分享对导游工作的认识,教师总结导游的重要性。
Step 4:小组讨论(5分钟)1. 教师布置小组任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旅游行程。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行程安排,包括景点、美食、交通等。
Step 5: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旅游行程设计,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2. 教师总结评价,强调导游工作的乐趣和重要性。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设定导游任务,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
适当引入旅游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旅游词汇,加强记忆。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设计一个旅游行程,下周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旅游词汇掌握情况。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 学生对导游工作的认识和兴趣。
一年级上册班会教案 我是小导游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班会教案:我是小导游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班会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旅游中导游的基本职能和工作内容;2.发挥想象力,模拟自己在导游的岗位,增强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3.了解自己身边环境和城市文化的特点及其魅力。
二、教学内容1.导游的一天2.小导游讲解3.掌握本地文化三、教学方法1.课前预备阶段: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PPT,为班会做好充分准备。
2.班会引入阶段:简要介绍导游的基本工作内容,引发学生对导游这一职业的兴趣。
3.主体活动阶段:–分配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导游”;–小导游学生模拟导游的岗位,现场为同学讲解本市的名胜古迹、风景区、特色街区等,细节要求生动有趣;–学生互相交流,了解彼此所在城市的文化特点,介绍特色小吃、民俗文化等;4.结束活动阶段:总结班会内容,回顾学生的表现,认可表现优秀的学生。
四、教学步骤1.班会引导在教师的带领下,讲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及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导游这一职业的兴趣。
2.听一听讲解旅游讲解的技巧,为学生提供参考,讲解内容要生动有趣。
3.初步训练小导游自由发挥,模拟导游工作,讲解给大家,通过训练,找出问题并予以改进。
4.导览环节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班级外出导览,让小学生当上小导游,现场为同学讲解本市的名胜古迹、风景区、特色街区等。
5.交流会学生互相交流,了解彼此所在城市的文化特点,介绍特色小吃、民俗文化等。
6.结业仪式总结班会内容,回顾学生的表现,认可表现优秀的学生,并对大家做激励鼓励。
五、教学评估1.在班会活动中,学生表现积极主动,能够认真倾听、理解导游的职能和岗位,模拟导游活动表现生动有趣。
2.在活动交流会环节,学生能够分享身边的文化特点,回答同学提问,达到了掌握本地文化的目标。
3.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表现,予以点评奖励,并对表现较好的学生放心授权,让他们在导览中更加自信。
六、教学反思本次班会教学,通过让学生模拟导游的工作,并在实践中交流本地文化,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环境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述能力和沟通能力。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详案《我是小导游》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详案《我是小导游》《我是小导游》社会教案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导游的职责和工作内容;b) 学会使用相关的导游用语和表达;c) 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旅游景点。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b)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c)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旅游事业的兴趣和热爱;b)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认识并了解导游的职责和工作内容;b) 学会使用相关的导游用语和表达。
2. 教学难点:a)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b)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我是小导游》教材、图片、PPT等。
2. 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仪、电脑。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复习旅游景点的名称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导游?导游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步骤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通过图片和PPT展示导游的工作场景和工作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导游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2. 讲解导游常用的表达和用语,如:“欢迎来到XXX景区!”、“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走远了。
”、“这里是XXX景点,历史悠久,有很多名胜古迹。
”等。
步骤三:小组合作探究(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方作为旅游景点,可以是现实中的地方或是他们想象的虚构景点。
2. 学生们根据自己选择的旅游景点,进行文案、导游词的编写。
3. 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演练,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充当导游,其他学生扮演游客的角色。
步骤四:示范表演(20分钟)1. 随机选择两个小组进行表演演练,其他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
2. 教师对表演进行点评,同时鼓励学生给予肯定和改进建议。
步骤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导游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2. 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表达他们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课程:我来做个小导游一、课程开发的背景:1.课改中课程建设的需要;开学初,在年级组大德育课程整合的备课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语文》《品德与社会》《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等学科中,都包含着了解家乡、爱家乡、介绍家乡等与家乡相关的一些内容,怎样通过整合,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避免时间的重复浪费。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建设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指导意见》中都指出的学校的课程建设包括“实践活动类课程”。
这列课程主要指与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生活技艺、科技教育、班团队活动、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内容相关的课程。
这类课程应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探究自然、了解社会,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的能力。
2.第二课堂实践的需要;学校每学期一次的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爱家乡为主题的系列课程,这个学期三年级区的是“云栖竹径”,是杭州十景之一。
3.三年级学生成长的需要: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学校的中段,在语言的积累下,他们逐渐开始有了丰富的语言表达需要,也有了展示自我的需求。
我校是一所开放性的学校,每学期都要迎接大量的参观访问团体,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机会。
4.G20,争当小主人的契机;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我校积极响应杭州市教育局“当好东道主,服务G20”系列主题活动,迎接G20峰会。
梳理我校以爱家乡为主题的第二课堂系列活动和三年级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发现都与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有关,内容都很不错,用怎样的载体像一条项链一样,把这些看似散乱的珍珠串联起来?经过年级组的讨论,我们最终确定了用《品德与社会》中的“我来做个小导游”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了系列活动。
二、课程资源分析:三、课程目标:1.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并能用“抓住景物特点”的方法来介绍一处景物,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2.配合景点的介绍,学会制作简单PPT。
3.在实践小导游中,加强与人交流的能力,培养自信的风采与关怀他人的品质。
4.通过家乡小导游的实践体验,知晓家乡风景名胜、及其历史文化、风情典故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崇敬之情;增强宣传家乡、服务社会的责任心。
四、课时的安排:课内指导:5课时课外实践:6课时左右五、课程板块设计:(一)课程准备阶段梳理课程内容,整合并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载体,教师分课时备课。
(二)课程实施阶段课内指导,分工合作,撰写导游词,并学会制作简单PPT帮助介绍,优化导游礼仪。
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开展活动,走进西湖十景,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进行介绍,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
(三)拓展延伸阶段由此拓展,各级各地来校参观接待,学校大型活动,以及家长外出中的小导游活动。
六、课例设计:“我来做个小导游”课程之一——启动课教学目标:1.通过投票,从西湖旧十景中选出最受欢迎的三个景点。
2. 通过综合学习单的填写,明确分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美景,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良好的分工,推进保障实践教学地点:电脑教室教学准备:课前制作的投票卡和学习单;教学课件1份。
课时分配:1课时授课地点:电脑教室完成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杭州作为你的家乡,你们觉得它美吗?是的,正是因为我们的杭州如此优美,因此今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也要在杭州进行,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会议吗?是的,正因为G20峰会要在杭州举行,那我们作为杭州的小主人,更要担负起小导游的职责啦,我们要把我们杭州最美的一面介绍给游客。
杭州最著名的景点是哪里啊?是的,西湖被称为是杭州城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西湖十景更是西湖最具代表性的特色。
你知道西湖十景都有哪些吗?学生举手发言,教师PPT补充完整。
二、投票评选如果你作为小导游,从西湖十景中选出你心目中最值得推荐的一个景色。
全班投票,评选出前三名最受欢迎的景点。
(电子投票,终端统计)三、引导任务分工做小导游有哪些要求或做哪些准备?三小组分工小组分工,全班分成三个大组,三个大组分别领取一个景点。
每个大组里有三个小组,小组合作讨论,通过电脑搜集资料的形式完成学习单。
四、整理资料通过小组合作上网的方式,搜集关于景点的资料,小组整理出一份完整的关于景点的资料,上传FTP共享。
五、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已经选出了三个最具代表性的西湖景观,并在网上搜集了很多关于景点的信息资料,下节课我们将对这些资料进行处理,今天的小导游岗前培训就到这里啦……“我来做个小导游”课程之二——撰写导游词指导目标:1、通过整理景点介绍词,锻炼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观看导游视频,让孩子们完成一篇完整的导游词。
3、在丰富导游词的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体会文明用语、关心他人的美德。
重点:完成一篇丰富完整的导游词。
难点:合理地摘取介绍景点的句子;寻找恰当的互动的语言点,关心他人的语言点。
课时分配:2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地点:电脑教室完成活动过程:一、自主合作删减信息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搜集了有关你们小组介绍的景点资料了,可是要变成导游词啊,似乎有点长了吧?生:对,太长了。
师:那我们就利用这些资料,小组讨论,梳理下你们的资料,哪些信息需要,哪些不需要,请你们直接在电脑上操作,操作完请保存新文档,上传FTP。
生活动。
二、共享文档,师生共评。
师:点评,我们来看这一篇(第2小组)。
【屏幕投射】一般的导游词呀,我们要适当的控制字数,基本信息要全面,简略的概况要说明清楚。
问:这篇如何?生:前面多了点,有些繁琐重复。
师:那怎么改?生:……师:直接修改。
师:再来看看,还需要哪些元素?生:我们还找了传说、诗句、典故……师:那我们一起来看,这篇(选择另一篇)该怎么处理呢?生:有些具体的情节可以删减一些。
师生共同概括修改。
师:有些诗句和成语的意思,深奥,我们能不能转化一下。
生:有些没有学过师:孩子们,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室呀,互联网高速时代,赶紧找它帮助我们呀!生:通过上网查阅,让成语更口语化,通俗易懂。
三、小组整理,形成基本的稿子。
四、师生共评修改完的稿子。
ftp上展示一篇,生生、师生共修改。
五、小组内整理完,读读稿子。
第二课时(语文与综合实践整合课)授课地点:教室一、导入:1、学生读自己处理完成的景物介绍词。
(两个学生)2、提出本次活动目标:做一个好的导游,只需要这样一篇介绍词就足够了么?我们今天就要来看看优秀的导游是怎样的,并且完成一份属于自己的优秀导游词。
二、丰富导游词(开头、结尾)1、播放视频(一段普通导游的视频)引导学生注意导游介绍时的开头和结尾。
2、学生反馈:开头有介绍。
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XXX。
今天我们来到的就是杭州著名的景点XXX。
3、结尾有告别。
例:我的讲解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喜欢杭州,也欢迎大家去别的景点欣赏。
三、丰富导游词(过程中的互动)。
1、师:有了开头、结尾,这导游做得有点像样了。
但离一个优秀的导游,还有些差距。
差距在哪里呢?我们再来看一个优秀导游的视频。
(播放视频,视频中导游在讲解中有提问等有互动手段)2、生反馈:有互动。
3、出示一篇,让孩子找互动点,并当场完成。
4、寻找自己介绍词中的语言点,设置一两处互动。
5、展示两位同学的改动。
四、丰富导游词(人文关怀)1、一个优秀的导游不仅要会介绍景点,会互动,也要会关心游客。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位非常优秀的导游的视频。
(视频中导游会根据地理位置关心年纪大的老人,让他们注意安全)2、学生反馈,关心游客。
3、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关心游客?地形、增减衣物、饮食、是否听得清楚……4、再次丰富自己的导游词。
五、文章自读并修改六、组内小展示。
七、班级大展示。
八、总结。
提出下次活动目标:不仅要会说,体态语气也有所要求。
下次我们就来学一学。
我来做个小导游”课程之三——制作简单PPT(信息技术整合课)目标:1、通过从网上寻找合适的图片,制作简单PPT,培养信息技术能力。
2、为自己的导游词配上合适的PPT,增加学生活动兴趣。
(稍后由信技老师协助教案)“我来做个小导游”课程之四——礼仪指导一、目标:在前期景点的了解,导游词的准备的基础上,对导游词能进行熟练的讲解,并对小导游的的礼仪、讲解技能进行辅导,学习当众即兴讲解技巧,了解导游艺术,锻炼小导游应变能力。
从小导游的仪容、仪表、站位等方面进行培训,知道作为导游要懂礼仪、讲礼貌,培养学生待人接物的好习惯。
为后期学生实地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前准备:导游词、图片、PPT等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二)各小组展示1.各小组根据准备情况,轮流上台展示,每组一张表格对其他组进行评价2.交流,分析共同存在的问题:导游词熟练,但是背的痕迹明显,不够自然。
(三)了解学习导游艺术1.视频观看《资深导游示范》2.说说哪里值得我们学习,板书3.分小组练习(四)各小组展示评比1.各小组展示2.评选最佳小导游、最佳合作小组(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