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合集下载

刘渡舟伤寒论讲义7

刘渡舟伤寒论讲义7

刘渡舟伤寒论讲义726“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

”这两条是辨伤寒的生死。

它是有根由的,根由在热论。

发热为发于阳,阳主生而阴主死,虽然阳证发热发的很重,但不会死人的,因为它病于阳。

伤寒寒气作伤于阳,阳气起而抗之,热虽然甚但不至于死。

阳是浅,而阴深。

阳证里很少有死证。

成无已引针经,多热者亦已,多寒者难已,是热虽甚不死。

所以伤寒病热发热虽然很高,不能死人。

阳主外主表,有气血抵抗。

什么能死人?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

伤寒是在一经,两感于寒就是表里为病,阴阳为病,脏腑皆病。

太阳、少阴同感寒邪而发病,这个病就危险了。

详细内容见36条。

这两条是说,病发于阳而在一经者,虽热不死。

但是两感于寒,病就危险了。

这是临床判断预后的一种知识。

以下就是讲六经为病生理、病理、证候的特点。

28“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

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强痛,腰脊强。

”尺寸俱浮,寸关尺三脉都浮,一二天就出现病证了。

太阳经经脉受邪,经脉所以行血气而行阴阳,气血不利了,头项痛,腰脊强,都是太阳受邪的反应。

这一条要分析这样几个问题。

张仲景在六经辨证前有个伤寒例,例有准则、规范的意思,以此为法。

六经之为病就应该按照伤寒例为法。

现在有些有在这个地方纠缠不清,不知道有伤寒例,有伤寒例又认为其为伪书。

现在不重视它了,就没有准则了。

所以这一条就是指导太阳之为病的准则。

这是第一层意思。

根据这样的意思来看,太阳就不用说太阳经之为病了,因为已经说了,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强痛,腰脊强。

现在有些同志们,六经非经论,因为张仲景根本就没有说太阳经,只说太阳病。

但是人家伤寒例有了。

所以我们读伤寒例就带来了好处了,能澄清是非。

所以太阳病是讲六经的,要有经脉脏腑荣卫气血内容的。

正是因为有了经脉脏腑荣卫气血的内容,所以才决定了它的生理病理的特点,才决定了六经辨证的生理病理特点。

何以见之?我们说太阳病是表病,太阳主表总六经而统荣卫为一身之外范,所以太阳病就是表受邪,风寒之邪克表,表受邪了就是太阳病。

刘渡舟 伤寒论 讲稿

刘渡舟 伤寒论 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的《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全书共分六篇,详细记录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人类视角出发,以流畅自然的语言描述刘渡舟的《伤寒论》。

第一篇《伤寒论》开篇便提到:“伤寒者,热淋之疾也。

”刘渡舟通过对伤寒病的病因分析,指出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寒气入侵人体,导致人体阳气不足,阴寒内生,从而引发寒邪之病。

他进一步分析了伤寒病的发病机理,指出寒邪入侵人体后,脾胃失和,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引发了伤寒病的病理变化。

接下来,刘渡舟详细介绍了伤寒病的临床表现。

他指出,伤寒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四肢不温、口渴等。

他还针对不同病程的伤寒病进行了分类,并根据病情的轻重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刘渡舟强调了辨证施治的重要性,他认为根据不同的病情、病机进行辨证施治,才能达到治疗伤寒病的目的。

在《伤寒论》的后几篇中,刘渡舟进一步探讨了伤寒病的治疗方法。

他以温病论为基础,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并详细介绍了伤寒病的药物治疗方法。

他强调了治疗伤寒病的药物应用要点,例如在治疗初期要以清热解毒为主,待病情稳定后再适当调整药物方剂。

他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甘草等,以及它们的功效与运用方法。

总的来说,刘渡舟的《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他通过对伤寒病的全面分析与研究,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并详细介绍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

这一经典著作对后世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读《伤寒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的理论与方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doc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doc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doc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是现代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先生经典著作。

刘老强调痃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担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目是在刘老讲课录音的基础整理而成的,有理论、有临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伤寒论》的六经辩证理论体系,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刘渡舟教授(1917—XX),辽宁省营口市人。

16岁开始正式拜师学医,凡七年之久,出师后悬壶于大连。

1945年来京,行医于钱粮胡同。

1950年,考入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学习西医基础知识及临床课程。

1956年调入初建之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历任伤寒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古典医著教研室主任、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基础部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名誉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他从事中医教育工作近半个世纪,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杰出的中医教育家,是国家教委首批核准的中医教授,也是我国首批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

培养了大批各层次的中医人才,其中包括硕士24名、博士12名、入室弟子数名。

他在教学、临证之余,笔耕不辍,著述颇丰,编写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撰写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

他所主持的国家卫生部课题“《伤寒论》整理研究”,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

多年来他积极致力于中医学术交流活动,筹建成立并主持了全国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曾多次组织国际、国内仲景学术交流大会,极大地推动了仲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

他还多次应邀东渡日本讲学,并赴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等地访问交流,弘扬中医药学。

他既是学者、教育家,更是名医。

他投身教育事业以来,从未间断过临床工作。

他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力倡仲景之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打印版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打印版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第一讲《伤寒论》导言一、《伤寒论》的历史变革《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

也有人叫《伤寒卒病论》,考“卒”字乃是“杂”字的误写。

这部书是公元196年-204 年后汉人张机(字仲景)所写的作品。

张仲景,南郡涅阳人,约生于公元150年-219年,他的事迹汉书无传。

据唐《明医录》载.“甫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

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

所著论,其言精而典,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所能及。

”东汉末年,连年战争,百姓流离失所,导致了疾疫流行,死的人很多。

张仲景家族是拥有两百多人口的南阳大族,在疫情的危害下,还不到十年时间就死亡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其中死于伤寒的则占十分之七。

张仲景在序文中曾哀叹地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从而激发了他著书活人的志愿。

为了著书济世,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地吸收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给合自己的体会,在前人的基础上而又有所创新。

经过了辛勒的劳动和反复的印证,终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这部作品问世不久,就遭到了兵火的摧残,致使原书十六卷残缺不全。

公元256年一316年,西晋太医王叔和搜集了一些残存之书,进行整理并撰次成篇,但只整理了十卷,对十六卷的原貌已不复见。

所以晋以后的《隋书经籍志》和《唐书艺文志》只载《伤寒论》十卷,而不再称十六卷。

到了公元1065年,宋朝的治平年间,政府指令高保衡、林亿等人校正医书,把开宝年间节度使高继冲进上的《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加以校正,同时梓板而颁行于世。

在这个时闻,翰林学士王沫在馆阁日,从蠹简中检得的《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也加以校正而刊行于世。

二、《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伤寒杂病论》本来是伤寒与杂病有机联系,相提并论的一部书。

自宋治平梓板简称《伤寒论》,而林亿等人又有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使人误解为《伤寒论》是专论伤寒,而《金匮玉函要略方》则专论杂病,这一看法一直流传至今。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2)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2)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简介《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是东汉末年张仲景创作的一部论文。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基石,它记录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治疗经验。

本文将介绍《伤寒论》的作者刘渡舟以及这部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

作者刘渡舟刘渡舟(1875年—1959年),字咏兰,号幽居,是民国时期的医学家。

他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自幼酷爱医学。

刘渡舟早年就读于南京高级师范学堂,并在此期间拜名医汪浴宸为师,开始了对中医学的深入研究。

刘渡舟在医学方面多有造诣,尤其以对《伤寒论》的研究和讲述而闻名。

他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融入到对《伤寒论》的解读中,为后来的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的重要经典,共分八十篇,以寒邪为主要内容,详细描述了寒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和治疗方法。

它以系统的理论、清晰的分类和实用的治疗方法,对医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病因和病理《伤寒论》将疾病的病因分为六经和七情,主要讲述了寒邪侵入人体所引起的病理变化。

它指出,寒邪入侵人体后往往引起体温下降、气滞等症状,同时还会影响脏腑功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症状和辨证《伤寒论》详细描述了寒性疾病的各种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寒、肢冷等。

刘渡舟在他的讲稿中对这些症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提供了相应的辨证方法,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治疗方法《伤寒论》介绍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内服药物、外敷疗法、针灸等。

刘渡舟在他的讲稿中进一步阐明了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为后来的医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的特点刘渡舟的讲稿主要是基于他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对《伤寒论》的深入研究,因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结合临床实践刘渡舟在讲稿中经常结合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对《伤寒论》中的理论进行解读,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

他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对病情的观察,为医生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系统而详尽刘渡舟的讲稿对《伤寒论》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和详尽的阐述。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概说]少阴篇在三阴病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外有太阴病下利等症状,内可合有厥阴病手足厥冷等症状,少阴一经之病就可以代表三阴经。

所以说:”学伤寒,太阳病篇应学好;三阴篇,应该将少阴篇学好。

”太阳和少阴,一个阳经一个阴经,在六经辨证中很重要,很有代表性。

足少阴肾脏为水火之脏。

水为阴,火为阳,所以肾为阴阳之根本,是先天之气所系之地。

中医讲先天与后天,先天讲阴阳,后天讲气血。

先天秉自于父母,后天秉自于水谷。

如果邪气客于少阴,肾气受伤,就会出现阴阳不平衡,产生阳虚的寒证或者阴虚的热证。

一旦发展下去,可能会出现阴阳离决。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的生命就危险了。

因此少阴病有预后不良的死证。

少阴病也有原发与继发的两类病,原发的多见于老年人,或者阳虚弱者,感寒之后可以直中少阴,或者由于误治误下用凉药,伤了少阴阳气。

古人云:”老怕伤寒少怕痨”。

为什么说老怕伤寒?因为老人阳虚,寒邪伤阳,易直中少阴。

这是原发的少阴病。

继发的少阴病,一个由太阴传变而来,譬如太阴病下利,到一定程度后就传到少阴。

中焦的腹泻可变成下焦的虚寒。

太阴为三阴的屏障。

脾胃之气若强,感邪后就不会发生阴证。

只有突破此屏障,如下利、呕吐,脾胃虚寒后就会出现少阴病、厥阴病。

一个是由于误治,用苦寒泻下之药、发汗之药伤了少阴之阴阳,尤其是少阴的阳气,就会出现少阴病。

还有的少阴病是由太阳传入的,因太阳与少阴相表里,膀胱和肾互相联系,所以膀胱之邪可以直接传于少阴,这是表里传。

当然,这第三种情况也是少阴本身阳气虚寒的缘故。

由于太阳与少阴为阴阳表里关系,往往会出现邪在太阳已内连少阴;也有寒中少阴,外连太阳的情况。

少阴病阳虚,不能制水,气不化津,就会出现小便不利、水气泛滥的症状;若是阴虚阳亢,水亏火旺,就会出现心肾不交,心火为病,心烦不寐的症状。

为什么会出现水证、火证?这和少阴主水火分不开。

从六经辨证看少阴病,说了阴阳两个方面,但其重点在阳虚阴寒证。

刘渡舟注解伤寒论讲稿——50条

刘渡舟注解伤寒论讲稿——50条

刘渡舟注解伤寒论讲稿——50条40条“问日,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日: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

假令有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

假令下利,以胃虚冷,故令脉紧也”。

这一条,主要是论紧脉主寒,以至于紧脉产生的条件。

紧脉之来,有三个原因,总的来说,都是跟寒邪分不开的,紧主寒、主痛、主实。

寒是根本。

假令亡汗,汗出太多,汗里有阳气,汗出太多,阳气受伤,阳气一伤,阴气就盛了,就可以促成寒相了。

呕吐,伤了伤了胃了。

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此坐,当因字讲,不是坐着喝冷水。

所以才有训诂学。

杜牧有首诗,停车坐爱枫林晚,此坐,也是因的意思。

就因为喝凉水,行寒饮冷再伤肺,水寒之邪伤了肺,水寒上射,肺胃有寒故咳,故令脉紧。

一个是误治,亡汗药吐,是误治,下利,胃虚冷,也可以出现脉紧。

一个是寒,一个阳气虚、正气虚,寒邪盛。

脉紧有三个来源,都可以出现脉紧。

学这个有什么意义呢?知道紧脉所生的原因,临床辩证就有了依据了。

亡汗,越吐是肺里寒,可以出现脉紧。

胃虚寒,也可以脉紧。

由于水饮之邪上逆,也可以产生紧脉。

临床凭脉辩证时,要考虑这三个来路,来探索寒邪的来路。

上面讲滑脉,这条讲紧脉,这两个有没有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意思?有的。

滑者,紧之浮名也,为阴实,下面,就讲紧脉从何而来。

但是滑主热,是阴中伏阳,而紧主寒。

下面这八条,九条,总而言之,是论荣卫强弱,强就是实了,弱就是虚了,还有一个就是平和。

主要讲荣卫盛衰,平和。

原文:“寸口卫气盛,名日高,高者暴狂而肥。

荣气盛,名日章。

章者,暴泽而光。

高章相搏,名日纲。

纲者身筋急,脉强直故也。

卫气弱,名日心世木(操),(蝶)者,心中气动迫怯。

荣气弱,名日卑。

卑者,心中常自羞愧。

操卑相搏,名日损。

损者,五脏六腑乏气,虚掇故也。

卫气和,名日缓。

缓者,四肢不能自收。

荣气和,名日迟。

迟者,身体俱重,但欲眠也。

缓迟相搏,名日沉。

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

”寸口之脉,为脉之大会,荣卫之气会于寸口。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前言《伤寒杂病论》的问世,确立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方药应用的基本规范,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其卓越的理论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被历代医家奉为“医门之圭臬,医家之圣书”。

对于《伤寒论》的研究,自其成书不久即已开始。

宋代以后,研究《伤寒论》者日众。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使《伤寒论》的研究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涌现了一批《伤寒论》研究专家和教育家,刘渡舟教授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位。

在《伤寒论》的教学过程中,刘渡舟教授将个人的临床心得、理论思考融入到教学中去,不仅使讲解更为生动,也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值得庆幸的是,刘渡舟教授在为北京中医学院七八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生讲授《伤寒论》时为我们留下了录音资料。

该录音资料的部分内容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曾被整理成《伤寒论诠解》出版,在中医界影响很大。

令人遗憾的是,《伤寒论诠解》将录音资料的一些口语化论述更正为书面语言,在生动性上就打了折扣。

在本次整理中,我们力求保持录音资料的原貌和完整,希望能将刘渡舟教授的学术思想、研究心得和治学态度发扬光大,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刘渡舟教授的此次讲解是以金人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为蓝本,除对《辨脉法》、《平脉法》、《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等内容作了删节外,其主要部分均予保留,并按原文排列顺序编排序号后,逐条加以解释。

讲解中并没有将层次细分为提要、词解、病机分析、方药分析及病案举例等,仅将有关内容依先后顺序分段排列。

本书的整理工作是由刘渡舟教授的弟子王庆国、李宇航,以及一批再传弟子陈萌、张冬梅、李成卫、崔健、黄颖、王勇、韦兰兰、郑丰杰、艾艳珂、孙燕、刘敏、许晓娟、曲荣波、谢婷、张晗睿共同完成的。

由于整理者水平有限,加之刘渡舟教授方言较重,并有当时的一些习惯说法,因此整理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整理说明1.本书《伤寒论》原文部分,以金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横排版,以下简称“原书”)为准,从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五”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凡10篇。

伤寒论》讲义(下)----刘渡舟

伤寒论》讲义(下)----刘渡舟

伤寒论》讲义(下)----刘渡舟伤寒论》讲义(下)----刘渡舟清心2015-05-25 23:27 来自QQ空间日志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四逆汤类方指以下两类:1.生附子、干姜同用,如四逆、通脉四逆、四逆加人参、白通加猪胆汁汤-回阳救逆。

2.炮附子为主,如附子汤、真武汤-温里祛寒。

[回阳救逆类方]:一、四逆汤:生附子、干姜、甘草。

《伤寒论》凡与干姜同用均是生附子,起回阳救逆作用。

仅乌梅丸例外,为干姜炮附子同用以温脾散寒,温里祛寒。

四逆汤适应症:1.畏寒蜷卧、冷汗自出(阳不摄阴),手足厥冷,四肢痛。

-肾阳虚衰,肌肤四末失温,阳不摄阴。

2.下利清谷,自利而渴,吐利不止,内拘急(腹痛)。

下利及清谷为两个并列的动宾词组。

清当便排拉讲。

清谷,拉不消化的食物。

……肾阳虚衰,火(命门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寒湿下注,升降紊乱,无伤津,与热痢相区别;自利而渴者属少阴-肾阳虚衰,气化失司,津液不化,见喜热饮而不多饮。

(提示:结石并非均用利湿通淋,阳气虚衰,津液不化亦可结成结石,并郁而化热。

其根本问题是寒湿,王永炎肾结石,通阳法-附子10g肉桂20g。

用药可能会心烦气燥等的副作用)以下利为主,不是以呕吐,肾阳虚衰阴寒内凝-腰痛。

小便利-清长-阳虚不能摄阴,重则尿比重下降;小便不利-少-阳虚气化失司。

3、精神症状(1).但欲寐-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睡不实,似醒非醒,醒不清。

(2).燥烦-肢体燥扰不宁。

燥烦的病机a.阴精阳气虚衰,心神精神失养。

b.真阳衰微,弱阳勉强和盛阴相争,争而不胜-肢体躁动不宁的表现,而不自知,甚则撮空理线,循衣摸床,均属阴盛则燥。

如肝性肺性脑病,休克前期躁动属阴盛则燥。

阳盛则烦,如大青龙汤阳热扰心,大承气汤实热扰心,栀子豉汤无形郁热。

4、脉象:脉沉(轻者)-脉微细,微者,薄也,浮中沉取衡量-阳气不足脉气无力;细者小也,阴血不足,脉气无力。

少阴病:阴阳虚衰,又以肾阳虚衰为主者,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微的表现。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

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

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

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

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

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

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

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

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

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

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

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

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

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

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

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

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

我们讲了,色莫知真。

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

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

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

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

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

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

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

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说到刘渡舟的《伤寒论》,咱们首先得明白这本书的历史厚重感。

想象一下,那时候的医师为了战斗在疾病的前线,拼尽全力去理解这些复杂的症状,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一、刘渡舟的独特视角1.1 疾病的本质刘渡舟在书中强调,伤寒并非单纯的发烧。

发热的背后隐藏着脉象的变化,甚至情绪的波动。

你看,当病人进来时,面色发黄,神情恍惚,这不是小事。

要抓住这些细微的变化,就像抓住一根漂浮在水面的小鱼,稍不留神就溜走了。

1.2 治疗的原则再来说治疗。

他主张的“和”字,实在是个宝贝。

就是要让身体回到和谐的状态。

药物的使用不是一味的猛攻,而是要做到适度。

像是用调味料,过多了就毁了整道菜。

温和的药物,能让身体慢慢适应,最终重回健康的轨道。

二、对症下药2.1 分辨寒热刘渡舟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对症下药。

寒热的分辨尤为重要。

他详细描述了不同的脉象,像“浮脉”、“沉脉”,这些词听起来高深,其实道理很简单。

比如,浮脉多是表证,代表外在的感冒。

此时我们就得用点温和的药物,别让病人再受寒。

2.2 症状的叠加再者,症状的叠加也是个大问题。

有人发烧、咳嗽,甚至腹泻,难免让人手忙脚乱。

这个时候,刘渡舟强调的是综合考虑。

他教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发烧这一面,得了解病人的整体状态。

像是调和一个交响乐队,所有的乐器都得协调,才能发出美妙的音符。

2.3 望闻问切的艺术咱们还得聊聊“望闻问切”。

刘渡舟在这方面的观察真是细致入微。

比如,一个病人走进来,神色恍惚,眼神无神,这时候就得引起警觉。

他的面色、语言、甚至是动作,都是判断的重要依据。

这不仅仅是看病,更是一种艺术。

三、传承与创新3.1 文化的传承《伤寒论》不仅是医学书籍,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通过它,咱们能看到古代医师的智慧。

他们在面对各种疾病时,总能找出根源,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种思维方式,对今天的医学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3.2 创新的可能不过,时代在变化。

今天我们有了更先进的技术,比如CT和MRI,很多症状能更加清晰地被捕捉到。

刘渡舟 伤寒论 讲稿

刘渡舟 伤寒论 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医书。

伤寒论以其严谨细致的辨证论治方法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一。

今天我们将从刘渡舟教授的角度来探讨其中的重要内容。

伤寒论是以伤寒病为临床主要诊疗对象的专著,该病又称为伏暑病。

它是由外感病邪入侵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特点是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咳嗽、脘腹胀满等。

该病的临床表现复杂,治疗过程中的误区也比较多。

因此,深入研究伤寒论是非常重要的。

刘渡舟教授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对于伤寒论的研究和临床实践都有突出的贡献。

他在伤寒论的理论解读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入的研究。

他指出,伤寒病的治疗应该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从整体上考虑病因病机,综合运用中医药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治疗。

刘渡舟教授在伤寒论的研究中,突出了病机与辨证的关系。

他认为,伤寒病的病机主要体现为格陷、脉象紊乱等,通过仔细观察和辩证分析,可以准确把握病机变化的特点,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他强调了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的关联性,指导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更加注重辨证施治。

另外,刘渡舟教授还对伤寒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认为,伤寒病的治疗应该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他提倡“辨证论治、标本兼治”的治疗策略,即从病因病机和病程变化两个层面进行治疗,以达到疗效最佳的效果。

此外,他还运用了中医药的辅助治疗手段,如针灸、草药疗法等,提高了治疗的综合效果。

除此之外,刘渡舟教授还在伤寒病的预防和康复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他指出,预防是伤寒病治疗的关键,要注意外邪的防范和体质的调节。

此外,他强调了伤寒病的康复阶段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方法和建议。

总体而言,刘渡舟教授对于伤寒论的研究和临床实践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他融合了中医药学理论和现代医学方法,对伤寒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临床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渡舟注解伤寒论讲稿——32条

刘渡舟注解伤寒论讲稿——32条

刘渡舟注解伤寒论讲稿——32条32条“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日: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

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

若得数者则剧。

何心知之?数者,南方火,炎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这一条,是辩肺的平脉病脉死脉。

有五行学说的理论来讲的。

肺,应西方庚辛金,肺在天为燥,在地为金,三阳三阳属于太阴。

肺的适脉,叫毛,毛者浮也,。

很轻浮的,叫毛,毛言其轻浮,轻轻地在于皮上,羽毛之轻浮也,这是正常的脉。

如果肺的病见到了毛脉了,而且又有缓迟之相,从容缓和,主病欲愈。

为什么要好了,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本脏病,见本脏脉,相应,为顺;二,又见了胃气,从容缓和,所以病就要好了。

如果肺病不见毛脉,而反见数脉。

数脉谓之火脉,肺主金,肺金的病见了火热的数脉,火来克金,肺病就要加剧了,主于邪气盛,来克肺金,病就重了。

李濒湖脉决是这么讲的,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移,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为迟。

所以李濒湖作的诗,反应了平脉法的精神,反应了张仲景的精神。

何心知之之后,就是张仲景的自注之词,是自注句。

说明肺金为病,反见南方火脉,为火克金,火旺盛,火邪旺盛,火邪为病发生痈肿。

痈肿,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普遍性的痈肿。

也有人认为是肺脏受了火邪之克,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得的肺痈。

这两个说法,一个是宏观的,一个是狭义的,都是有道理的,可以并存。

这样子就不是顺了,金受火刑,由于火纵,纵其势来克肺金,所以病不好治。

在临床上看肺病,怕见数脉。

所以寨病,在医宗金鉴里,杂病心法要决,说:阴敖细数形尽死,阳毯。

伤阴的病,就是阴痹,细,是正所不足,阴分虚了,数,就是火来克金,到什么程度呢?到了人身上的肉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人就死了。

消耗没有了。

用滋阴的药,拉稀,用补土的药,又干了,所以用沈优五法。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各论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各论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各论[概说]太阳病的下篇,承上篇、中篇而来,和中篇是有联系的。

中篇是讲到了太阳的腑证,太阳病传给少阳经的证候,到下篇太阳之邪还往哪传?表证的问题解决了,腑证的问题也解决了,往少阳传的问题也解决了,那么还往哪儿走啊?邪气还往哪一经,哪一个部位发展啊?第一个内容,下篇就提出来结胸的问题。

栀子豉汤证是太阳之邪由表陷胸,由表往里来先到了胸,热郁结了但是没有痰水一类的实质性的邪气,只是一个火热,所以就叫做虚烦。

虚烦治疗用栀子豉汤,现在介绍的结胸,也是由太阳之表误下之后,或者说是不误下,表的邪热郁到胸了,从胸往下发展到心下,但是热邪和水液互相凝结,它就有一种实性的物质。

实性物质是什么?就是水,是热与水结,这个病古人就叫结胸证。

这个结胸证有不同的类型,有在上的,有在中的,有连及于下的,就有大结胸证、小结胸证、寒实结胸证。

第二个内容就是要介绍一些结胸的类似证。

类似证就是像结胸,但是不是结胸,譬如脏结、太阳少阳并病、热入血室等证,这些证症状有点儿类似像结胸,所以张仲景把这些内容排在结胸证的后边,对比、鉴别、发挥,提高辨证论治的效率。

第三个内容就是继结胸以后,由于误下伤了脾胃的中焦之气。

中焦之气受伤以后,阴阳升降就发生了紊乱,出现了心下痞。

第四个内容是太阳之邪传入阳明,热邪弥漫,充斥表里,还没有炼结成实的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

中篇挂少阳,下篇挂阳明,以反映太阳表邪和少阳、阳明都是有联系的。

下篇50多条,主要就论这么四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大家掌握住要点,下边一看就是一目了然。

它分四个重点。

一个讲结胸,第二个讲类证,结胸的类证,第三个讲心下痞,第四个讲邪传阳明的白虎汤证。

当然还有些别的条文,概括而谈,不能一条一条都说出来。

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C136129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

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刘渡舟注解伤寒论讲稿——30条

刘渡舟注解伤寒论讲稿——30条

刘渡舟注解伤寒论讲稿——30条30“问日: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日: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

肝病自得挝弱者,愈也。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

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藏伤,故知死也。

”这条主要是讲肝的平脉和死脉。

也就是说,肝有病了,见了平脉了,病就要好了,如果见了死脉了,病就恶化了。

从肝脉开始到了肺脉为止,这几条都是说明人体的五脏,上合天之四时三阴,下合地这五方五行。

这几条来说明,人的五脏,上合天之四时、阴阳,下合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

脉与天之五运六气,地之五行,都是相通的。

但是都要有胃气,以胃气为本。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同时突出与天之阴阳六气,地之阴阳五行,相结合,这个一个特殊的理论,这个只有中医有,其他医学没有。

先说肝,五行在于五方,所以叫东方肝脉,肝应东方,内经去,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东方甲乙木。

这是特殊的医学理论,肝是属于木的。

这个只有中医这说么,只有中医这么理解。

一个人肝跟东方有什么关系?在天为风,在地成形为木,在五方属于东方。

在三阴三阳属于厥阴。

这个样子,肝和天地,和气候相通了。

这就叫做,中医的整体观。

第一个整体观,人与自然是个整体,所以肝是东方,在天为见,在地成木,这就是人与自然的特点。

第二个整体观,就是肝与眼睛、筋膜、瓜甲,经络的络属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一个人的整体。

人可以说,牵一发可以动全身,一发跟一个人的整体是有关的。

所以中医的整体观是大整体观,人体的、体外,都是一个整体,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完全是一体的。

这个科学性很强,现在逐渐被国际上的医学界承认。

生物钟、气象医学和人体的关系,科学越发达,中医的科学性越被人认可。

如果有人问,中医的科学是什么啊。

你就回答,你现在才80年代,科学越发达,中医越能被人所崇拜。

这就是中医的科学。

过去的人认为,科学越发达,中医越应该淘汰,他们反了。

有个朋友跟我说,纽约挂牌的中医有200多人。

现在世界的医学的眼光都注视在东方,因为中医科学,很有精当的议论。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概说]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开始阶段,意味着邪气由六腑往五脏方面发展了。

因为三阳经属于六腑的病,三阴经属于五脏的病,五脏的病比六腑的病要重一些。

太阴主要表现在脾和胃,脾胃的功能虚衰了,阳气不足了,就是脾阳虚衰,升降功能不好了,同时还有寒湿之邪不解,这是它的病理部分。

证候表现主要是有肚子胀满,呕吐,不能吃东西,腹泄,肚子有时候还要疼痛,所以它的证候表现和病理变化是一致的,反映了脾阳虚衰、寒湿伤脾的特点。

太阴病的病因也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有时就是直接出现太阴病,不经过其他经传变的过程,我们叫原发的太阴病。

另一个方面,有的是由少阳传于太阴,”阳去入阴故也”,有的是在太阳病误治,误用发汗,泻下,伤了太阴脾阳,出现了太阴病。

传经的也好,误治的也好,这个都叫继发的太阴病。

太阴病也是这么两类,一个叫经证,一个叫脏证。

经证有脉浮、四肢烦痛,治疗用桂枝汤。

脏证主要反映中寒脾阳虚衰,肚子疼,肚子胀,自利而不口渴,要用四逆辈如四逆汤、理中汤这样的温法来治疗。

另外也有一种脾病,既不是寒证,也不是热证,而是脾脏本身的阴阳、气血不和出现的腹满时痛,治疗用桂枝加芍药汤。

太阴和阳明为表里,脾与胃是相联系的。

”虚则太阴,实则阳明”,所以太阴病里也有外迫阳明的证候出现。

为什么叫外迫阳明?因为太阴是属里的,阳明是属外的,阳在外,阴在内,所以注家就称其为外迫阳明。

外迫阳明就出现肚子胀满,疼痛比较重,原文叫大实、大满、大痛,和脾的虚寒的疼痛相比要重一些,同时还有不大便,要用桂枝加芍药或加大黄汤来治疗。

太阴病出现了肚子实满大痛,也可以用大黄泻下。

这是说太阴和阳明的关系问题,在发病当中有一个表里影响的问题。

太阴病还有一种湿热病。

太阴主湿,湿寒者用四逆辈。

湿热到七八天,如果出现了暴烦下利,反映脾阳比较健旺,它和湿热之邪互相斗争,所以就发烦,不用治疗,湿热之邪就被脾的正气抵抗,不能够羁留,随下利排出体外,这也是一个作解的机转。

三阳病的作解有战汗,到了阴经作解有下利,以下利而作解,把肠中一些黏腻、腐秽的脏东西排泄出去,这个病就好了。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在谈论刘渡舟的伤寒论之前,我们得先了解这位医者。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医学书籍,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伤寒,这个看似古老的话题,却依然在现代医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听说他在讲座中强调了很多细节,咱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部分,伤寒的成因。

刘渡舟提到,伤寒并不是单纯的外感风寒,而是内外因结合的结果。

他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像是把人身当成一个池塘,外面的风雨可能让水波荡漾,但真正影响池水清澈与否的,往往是池底的泥沙。

说得对吧?所以,咱们要关注病人的体质,内外兼顾。

第二部分,症状的辨识。

刘渡舟特别强调了症状的多样性。

伤寒的表现各异,有的人发热,像火在烧;有的人头痛,感觉整个人都要崩溃。

这些症状就像是拼图,缺一不可,只有完整地看清,才能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他提到一个案例,一位老先生误把伤寒当成普通感冒,结果耽误了病情。

听了这个故事,让人心里一紧,真得重视这些细节。

接着,谈到治疗。

刘渡舟说,治疗伤寒要讲究个体化,不同的人用药不一样。

他提到了一些经典的方剂,比如麻黄汤,发热明显时用它;而当病人出现肚子疼痛时,则得换成其他方剂。

这种灵活应变的方式,真是体现了中医的智慧。

大家想想,生活中不也常常需要这样灵活应对吗?有时候,一成不变的方案可能会让我们掉进陷阱。

然后,咱们聊聊饮食和护理。

刘渡舟非常重视病人的饮食,他提到“药食同源”。

药物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合适的饮食配合,那疗效也会大打折扣。

生病期间,病人需要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像米粥、清汤,这样才能帮助身体恢复。

简单的道理,却被不少人忽视。

就像咱们常说的,“病从口入”,这可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最后,咱们总结一下。

刘渡舟的伤寒论,不仅是对疾病的探讨,更是一种生活哲学。

它教会我们在面对疾病时,要有耐心,要有细致的观察力,要善于总结经验。

生活就像治疗,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任何小问题都可能演变成大麻烦。

听完这些,我感觉刘渡舟的智慧就在于他能深入浅出,把复杂的医学知识化作简单的道理,让人铭记在心。

刘度舟伤寒论讲义

刘度舟伤寒论讲义
⑷易兼太阳表气不和,阳明太阴里气不和
(三)小柴胡汤的方义
1.组成 柴胡: 解经邪 针对 解郁
针对 经腑同病 易气郁化火
黄芩: 清胆热 清火 辛散 助柴胡以解郁
生姜 化痰消饮去水 针对证候特点⑶
主症 渴欲饮水…………水热互结,津液不化,阴虚津液不足。
心烦不得眠…………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副症 咳、呕、利…………水邪变动不拘浸渍胃肠,上犯肺藏
六、 用合方,救治疑难
例:五苓散+桃核承气汤 治膀胱蓄水、蓄血共见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中十篇 ―― 398条 112方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
(一)少阳病的特点:
病位:手足少阳经脉
成因:a.外邪直接侵犯少阳经腑
b.邪由它经传来, 太阳→少阳
厥阴→少阳
无阳明传少阳。∵阳明居中,主土也,…无所复传。
生理(三个角度)
⑴经络 循行部位见症:偏头痛、目眩、胸胁苦满。
例:麻黄汤:麻黄3钱(45克) 桂枝2钱(30克) 甘草1钱(15克) 杏仁70枚(28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一次治疗量相当于1/3
麻黄15g 桂枝10g 甘草5g 杏仁9g
煮药:
一次提取生药药效45%; 第二次提取生药药效30%~35%-仲景弃之,所以,换算长沙方应:
太阳主表 其气畏闭,发汗以启闭
阳明主里 其气畏亢,清下以平亢

刘渡舟注解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注解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注解伤寒论讲稿刘渡舟注解伤寒论讲稿啊,那可真是中医界的一座宝藏呢。

咱就说这《伤寒论》吧,那是中医经典里的经典,就像武林中的《九阴真经》一样,是多少中医人梦寐以求想要参透的。

而刘渡舟先生的注解讲稿,就像是一位绝世高手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地传授他的独家心得。

《伤寒论》里的条文,有时候就像一道道谜题。

比如说那些症状的描述,什么“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就像是在雾里看花。

但是刘渡舟先生的注解就像是一阵清风,吹散了那层迷雾。

他会把这些条文里隐藏的深意,一层一层地剥开给你看。

他的讲稿里,对每一个症状的解读都细致入微。

就好比你看到一个很复杂的机械装置,每个小零件都不知道是干嘛的,刘渡舟先生就像是那个拿着说明书,耐心告诉你每个零件功能的老师傅。

刘渡舟先生在注解的时候啊,那是旁征博引。

他不是只局限于《伤寒论》本身,还会结合中医的其他经典著作。

这就像做菜的时候,不是只用一种调料,而是把各种合适的调料都用上,调出最美味的佳肴。

他把中医知识融会贯通,让你能看到整个中医理论体系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这就好比一个大蜘蛛网,每个条文就是网上的一个节点,他能顺着丝线,把各个节点都联系起来,让你看到一幅完整的画面。

在他的讲稿里,对于方剂的讲解也是一绝。

那些方剂就像一个个小战队,每味药就是战队里的成员。

刘渡舟先生会告诉你每个成员的特长和作用,它们是如何配合的。

就像打仗的时候,谁负责冲锋,谁负责掩护,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比如说桂枝汤,他会详细地讲桂枝和芍药的配伍关系,就像在说一对配合默契的好搭档,一个往外发散,一个往里收敛,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咱再看看他对伤寒论中辨证论治的讲解。

这辨证论治啊,就像破案一样。

患者表现出的症状就是线索,而刘渡舟先生通过他的注解,教会我们如何从这些线索中找到真相。

他会告诉你如何分辨相似症状之间的细微差别,这差别有时候小得就像两根头发丝一样,但就是这一点点的差别,可能就决定了治疗的方向完全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刘渡舟著录王庆国李宇航陈萌整理螽斯振羽校排前言《伤寒杂病论》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方药应用的基本规范,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其卓越的理论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被历代医家奉为“医门之圭臬,医家之圣书”。

对于《伤寒论》的研究,自其成书不久即已开始。

宋代以后,研究《伤寒论》者日众。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使《伤寒论》的研究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涌现了一批《伤寒论》研究专家和教育家,刘渡舟教授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位。

在《伤寒论》的教学过程中,刘渡舟教授将个人的临床心得、理论思考融入到教学中去,不仅使讲解更为生动,也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值得庆幸的是,刘渡舟教授在为北京中医学院七八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生讲授《伤寒论》时为我们留下了录音资料。

该录音资料的部分内容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曾被整理成《伤寒论诠解》出版,在中医界影响很大。

令人遗憾的是,《伤寒论诠解》将录音资料的一些口语化论述更正为书面语言,在生动性上就打了折扣。

在本次整理中,我们力求保持录音资料的原貌和完整,希望能将刘渡舟教授的学术思想、研究心得和治学态度发扬光大,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刘渡舟教授的此次讲解是以金人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为蓝本,除对《辨脉法》、《平脉法》、《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等内容作了删节外,其主要部分均予保留,并按原文排列顺序编排序号后,逐条加以解释。

讲解中并没有将层次细分为提要、词解、病机分析、方药分析及病案举例等,仅将有关内容依先后顺序分段排列。

本书的整理工作是由刘渡舟教授的弟子王庆国、李宇航,以及一批再传弟子陈萌、张冬梅、李成卫、崔健、黄颖、王勇、韦兰兰、郑丰杰、艾艳珂、孙燕、刘敏、许晓娟、曲荣波、谢婷、张晗睿共同完成的。

由于整理者水平有限,加之刘渡舟教授方言较重,并有当时的一些习惯说法,因此整理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整理说明1.本书《伤寒论》原文部分,以金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横排版,以下简称“原书”)为准,从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五”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凡10篇。

原文条文未排序号,此次为便于读者学习,按原文顺序加以编号,共计414条,113方(佚1方)。

本书删去原书卷号和篇序,除“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分上中下三篇外,其他均依原书单独成篇。

原书卷十所载二十五方分别附入上述诸篇有关原文之下。

原书未录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方,本书依赵开美复刻本补入。

2.本书为横排,故将原文中和刘教授讲课时涉及原文之“右×味”,均改为“上×味”。

原书中出现的一些异体字、通假字、古体字,如藏与脏、杏人与杏仁、栝楼与栝蒌、蚘与蛔,均改为现代中医学的书写方式,以便于读者阅读与学习。

3.讲课录音中出现的包含“证”字的主证、兼证、证、证候等概念,按照现在的规范的中医名词术语,很多情况下应改为“症”,但当时中医界就是如此使用这些名词的,加之《伤寒论》无“症”字而统用“证”字,故仍保持原貌。

4.本书的解析部分包括提要、词解、病机分析、临床意义、方药分析、临床应用、注家见解、上下条文的联系、前后方证的鉴别比较和医案举例等内容,均依内容分段排列,不再另标题目。

5.刘渡舟教授的讲解中有部分用语不够准确,如将《金匮玉函要略方》说成《金匮要略方论》。

为避免误导读者,这次整理工作中依据相关文献径予改正,不再另作说明。

6.本书保持刘渡舟教授的讲课录音原貌,不再增加原文校勘等内容。

目录伤寒卒病论集 1绪论 1各论2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22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60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170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251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351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362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37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405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444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450伤寒卒病论集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

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绪论一、《伤寒论》的产生与演变《伤寒论》原书名为《伤寒杂病论》(或《伤寒卒病论》),为后汉张机所著。

张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邓县)人,生卒年代约为公元150-219年。

他曾跟随同郡名医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无论是医学理论水平,还是临床实践经验,都胜过了他的老师,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伤寒论》成书的历史背景和主客观条件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年,由于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与压迫,特别是战争连年不断,加之疾疫(传染病)广泛流行,以致民不聊生。

据《伤寒杂病论》的序言记载:“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这是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的直接原因。

就拿张仲景的家族来说,有两百余口人,但建安元年后不到十年,就死掉了一百二十多人,占人口的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的达一百余人。

从这个死亡数字来看,当时疾疫的猖獗是相当惊人的。

因此,张仲景作为一个很有抱负的医学家,立志和疾病作斗争,治病救人,才写出《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

原序“建安纪年以来”的“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从历史的情况考察,与张仲景所说的疾疫流行情况不大符合。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是说还没到十年,张仲景的家族死了那么多的人,全国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从史书上来看,只在建安四年发生过瘟疫,但规模比较小,也不是很严重。

因此,“建安”可能是“建宁”的误写。

“建宁”是汉灵帝的年号,在建安之前。

据《后汉书》记载,自汉灵帝建宁四年到光和二年,时间相去近九年,就有三次大疫流行,而且是很大的瘟疫,死的人很多。

推测张仲景是在建安之时回忆建宁年间大疫流行的死亡情况,这就符合历史的事实了。

建安年间发生的大疫在什么时候?不是在建安十年以内,是在建安二十二年。

据《太平御览》记载,曹操之子曹植说过建安二十二年的疠气流行情况,达到了“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的惨境。

除了当时疾疫流行的历史背景之外,促使张仲景写成《伤寒论杂病》还有一个原因。

后汉时期,我国医学的发展为张仲景著书提供了条件。

在原序里面,张仲景列举了他写《伤寒杂病论》时所参考的丰富医书,包括“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张仲景在这些参考书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成就了《伤寒杂病论》这一巨著。

同时,后汉时期药物学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方剂学水平的提高,已经开始用复方治病并大量应用于临床。

《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齐备,被称为“方书之祖”,关键是具备了这一先决条件。

一些出土的文物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因此,《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反映了后汉时期我国医药学的发展水平和成就。

张仲景不仅继承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而且还有创造性的发展。

扼要地说,他大大提高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水平。

虽然辨证论治在张仲景之前就有,但水平还是有限的。

《伤寒杂病论》针对临床各种疾病,建立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病就是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的疾病,发病急,发病快;杂病就是伤寒以外的许多慢性疾患。

如果不提高辨证论治水平的话;既论伤寒,兼论杂病,将是不可想象的。

譬如说,《伤寒论》的六经分证方法来源于《素问•热论》,但不限于热证和实证,而是兼及虚证和寒证,同时客观反映脏腑经络、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具体情况。

把这些病变和证候都概括进去,六经分证就全面了,也更丰富多彩了,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张仲景所使用的药物和汤液也十分丰富,《伤寒论》有113方,包括91味药物,就使理法方药一环扣一环,切合于临床实用。

由此可见,《伤寒杂病论》确实是一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著作,发展了汉以前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直到现在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仲景有创造性,不是故步自封的,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有所前进,有所发展。

(二)《伤寒论》的流传与版本《伤寒杂病论》问世不久,由于兵火战乱的洗劫,这部书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原来的十六卷也散乱了。

公元256年到316年(距离仲景所在的后汉时期大约100年),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很重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经过搜集整理和重新撰次,就成了《伤寒论》十卷。

这一历史知识要是搞不清楚,将来《伤寒论》、《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的关系问题就容易混乱。

日本医家山田正珍说过:“殊不知古昔十六卷之本是王氏不传,虽叔和亦不得而见之矣。

”也就是说,王叔和并没有完全见到十六卷本。

因此,王叔和对于《伤寒杂病论》是有功劳的,否则的话这个书我们现在就看不到了。

在整理过程中遇到难以接续的时候,王叔和有可能把个人的意见参与进去。

如果因此责备王叔和破坏了原文,那是不公平的。

还有学者认为王叔和把《伤寒杂病论》分为二书,这种论断也值得商榷。

《伤寒论》原来的面貌、情况在历史材料中很不好查,只在史书中有一些线索。

《隋书•经籍志》中记载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唐书•艺文志》中记载有“《伤寒卒病论》十卷”。

如果说王叔和把《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十卷和《杂病论》十卷,为什么《隋书•经籍志》和《唐书•艺文志》没有记载?另外,在《宋史•艺文志》中记载了“《伤寒论》十卷,《金匮要略方》三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