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宗师金仁霖论太极拳的练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宗师金仁霖论太极拳的练法
1、两腿的迎送,两腿的迎送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很久没有要领,金老师讲的比较直白,迎就是开门,前腿先做一个贴靠的沉开,然后再后腿做一个贴靠的沉开,这样就把人家吃进来了,然后一送,送的时候是相反的动作,期间有个节奏,滴答,但是迎的时候,两条腿的动作,都在滴的节奏里,答的节奏已经是发人了。所以,我觉得有些类似长跑的节奏,吸吸-呼。现在我对节奏还很不分明,这个要漫漫体会了,知拍任君斗,知道节拍了就有了和各个拳钟较量的基础。金老师讲过当年田老师和拳击的人切磋的故事,拳击的节奏是很快的,变幻也很复杂,但是当拳击手把手提起来的时候,田老师就进去了,原因就是洞悉了对手的节奏,在这个节奏的滴答声中间的停顿的瞬间,就是破坏对手最佳的时刻。
2、金老师讲接劲啊,后发先致啊,都在这个节奏里。我问金老师,如果遇到速度和力量很快的拳怎么办,这个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也是大家对太极是玩意还是拳的争论的焦点。金老师说,开门接啊!见我不明白,就示意让我来打,让我用力,不要怕,我有过前次的教训,就轻一点打出去,感觉拳着力处一片虚空然后是很强硬的反弹,加力再打,弹性更大更强硬,再加力再打,金老师迎了上来,还是用胸口。我人跌出,片刻后小臂表皮开始疼痛,(非拳的接触面)。估计是力渗透过去了。
3、起式做纯阴纯阳的时候身体不能有起伏,倒摆的幅度不一定要大,但是一定身体不能弯曲,我在做纯阴的时候,金老师把手放在我的后腰上我人变动弹不了,就是因为身体有了前弓,这样全身就不均匀,会犯顶,做这个动作的时候,金老师会把一手放在我胸口一手放在我腰上,让我用身体把这两只手的受力调均匀,同时在倒摆的时候要保持这个均匀这样才算把中轴摆起来。
4、在做起式的时候手不能抬的太早,要在身体前摆后把手带起来,这样才会生出不顶的力来,才能让人按不住。金老师讲,当年陈微明老夫子说太极合老子。就是在这个起式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5、对这个倒摆和抽贴,老先生是强调的最多的,基本每次都会讲到牌位先生和力在骨缝之中这两句典故。力在骨逢之中就是指抽靠贴做足后身体生出的自然的张力,按我目前初步的感觉,就是架子做到位的时候产生的弹力,当然,这个是最初步的东西,后面应该还会有很多的变化只是目前我们还不能体会的。在金老师给我喂劲的时候,我有时会偷加大的硬的力在手上,无力的时候摸老先生的手感觉是没有威胁的,但是你一加力,
马上感觉有强大的刚硬的弹力回来,而老先生似乎浑然不觉。而我们一摸他的手,他手上的寒毛就跟跟竖起,一举一动皆逃不出老先生的法眼。
6、金老师经常会强调这个倒摆,他讲这个倒摆他搞明白后去问叶老师,叶老一楞问他是谁教的,他说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叶老抚掌而笑说,孙家的宝贝被你给拿到了。这才教金老师在脚上有三条线的道理。金老师说当年杨家是教一不教二,孙家是教二不教三。
7、他花了20年总结的心血,也是用了20年才从气沉丹田升华到气沉脚底的境界。
8、在做虎扑这个动作的时候,要求手是如摸球外壁状扑出,要求是自己先要有抱住球的感觉,要有这个感觉,首先还是要把自己的开合,靠贴都要做好。架子不要低,先练的太低会僵硬,失去松的本钱,练的松了自然就低,低是重心沉下去了,放的低也不是身躯外形的低。后面所有动作都是围绕把自己身体这个空间做足来进行的,在移动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空间做足,每一式的功用就在其中求得了。
9、反观我所接触的一些或师或友,总是缺乏这样手术刀一样精确的精神。比如一个棚,金老师会从脚底涌泉(脚如吸盘)讲起,到脚踝(松踝),到膝盖(旋转),到跨(沉开),到虚实脚(虚中有实),胸口(吸提),到手臂(呼啦圈),到手指(杨柳拂风)这样姿势摆下来,如果还出不来劲只有一个原因,太懒。
8、而我接触到的有的师傅会讲周身如弹簧,但是这个弹簧是怎么摆放的,有几个弹簧,没有讲,有的师傅会把学生手臂一摆个角度,说这个就是棚,但一推上去,硬棒棒一块,何棚之有?还有的是让学生走路和慢练单式找感觉,找力有脚底起的感觉。力由脚底起是没错,但是这个感觉要是靠这么来找,在我看来不如说是在蒙,运气好,悟性好的会抓住一些东西,反之,终一生数十年苦练,无外是力猛或手滑,摸到的只是大象的尾巴。
9、最常见的是用单鞭做例子,先让你摆好单鞭的架子,然后老先生把胸口送到你手掌上叫你打,没被指点过的,包括很多习拳多年的人物,都不识得其中机巧,一把力闷在身上动弹不得。然后老先生会换个方向站让人再打,力出来,对方不得其解,金老师就会说了,你的拳方向偏了,所谓方向就是拳势。然后,老先生会开始搬你的架子,这是真正的搬,几个要点看似简单,无非是抽靠贴要做足,胸口要贴住要横向拉开,跨上要沉开,膝上要有圈,待把后脚的膝方转过来,前脚的膝和跨继续保持沉开姿势,前跨点不丢,后脚膝转过来后重心往前一送,勾手提起,保持抽靠贴不变的前提下向斜上方和前手对拉。。。。。。
。。突然,感觉似乎身体里面的水银全向前手涌去,你知道劲来了。但是往往自己也累的够戗,这只是一个动作而已,如果在整个架子里面都做到这些,可以想象这个架子对细节要求的严格和对劲路流通上面所做的精确的思考和调节。这也是我目前不再练其他架子的原因。
9、金老师和膝上有圈一起讲的就是尾闾如舵,但是这个舵更应该项的瞄准器,真的船的舵是和船运行的方向相反的。说到这里的时候,金老师总喜欢拿手在前面后面的形象的比画起来。单鞭里面膝盖转圈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尾闾调过来对准目标。
10、步子不能太低,太低了稳则稳矣可是东西上不来,轻灵二字是找不到的,脚上的东西也到不了手上,那扎实的底座也没意义了,还容易伤腿。
11、步子也不能太大,经常有人说打拳如走路,实际上这句话打拳如行步,步子大了重心在两个脚之间无法灵活互换,这样也就无从说起轻灵了,还有很多劲也打不出来。比如我们拳里的跟步,就是孙家的特色,好比半步崩拳的打法,后脚跟上半步后把重心从前脚快速的移到后脚,前手接敌不动,靠自己的重心的反作用力就把对手发放出去。如果要劲路再猛烈一些,就是在对手发出的瞬间把手随身体回抽,其劲路顿生令人胆寒之意。打的好的,手上的寒毛全部竖起,好比身上打了冷颤,这个就是“冷劲”,而不是做冷不丁打人一下的解释。而回手如勾杆的意思也是在这个里面了,这个劲出来了,就可以打擂台了。老先生讲的时候一边叫我们挨个上前听打,反复实验不同的劲路,果然是凌厉凶悍,若有人再说太极不能打,便请他来挨上一记。
12、若要试手,无论你力大力小,总会被老先生称的均匀,其力入体如针刺如风吹,不知不觉又不可抗。有一次,我问及太极如何跟拳击和散手较量,答约:“节奏”,知拍认君斗,如何找节奏呢。老先生让我出拳,拳出时,彼人已两手粘住我肘,人已在我侧面,我拳出较猛,感觉肘前小臂被金老师的肘拂了一下,甚轻,片刻后小臂对穿处有痛感,结束回家的时候,小臂至无名指处有一线酸痛。后与一形意拳友言及此事,曰此为打穴功夫,非功利精纯者不可为也。
12、所谓节奏,是贯穿在所有拳架动作里去的,最能体现节奏的就是在跨的迎送之上,这个动作老先生讲的最多,也是最难,最基础。上次学习,我们干脆把老师按住,大家轮流在老师腿上摸,才发现原来我们远未到极限,很多老师认为平常的动作我们根本做不到,所以学起来很难,这大概就是大学教授教小学生的苦恼吧,不过还好,老师有耐心让我们摸,做迎的时候,后跨要开到极限
,膝要有朝过小脚趾以外的意思,然后在膝上有圈裹回去,此为一,膝上回裹的时候,前跨尽力回抽,把跨摆正,同时前膝向后膝有合的意思,两膝一裹,就好比包裹一样。此为二,做着动作的时候难度在后跨兜回来的时候不能夹跨。待兜回来后,后脚一撑便可送出,此为三,难处在于不可有起伏,不起伏的关键是跨要开的充分。一般这样的动作做个两三次,跨臀变酸痛不已。但是这个做的好了,那所谓的接劲,引化,吞吐便都在里面了,可以说自己有基本功了。
13、说到技击,他总是说打不是主要的目的,打伤人容易,打不伤还打的服才是本事,不要有好胜的心思,但是也不要怕,只有知道了节拍,任何的手段都可以应付。说到这里,他讲起当年田老师和搞拳击的切磋,也是顺着对方的节奏打进去,拳头的收发之间就是节奏,当你能够接对方的拳头的时候就可以破坏他的节奏。怎么接?扬家用手,孙家用胸口,我上次吃过老师的苦头,就换了小赵上,也被老师用胸口弹的飞跳。老先生讲我也不练排打,不练铁布衫,但是你的拳头打不痛我,因为把力已经卸到脚上,再弹回来,就是用你的力打你。这个吞对方的劲就是靠胸口的吸和贴,不要怕把自己的重心起来,要用自己的重心把对方的重心抬起来。怎么台,主要是要和呼吸合。呼吸要细长深沉均匀。把这个做好了,可以跟10个人车轮战也不会喘,我这么大岁数了,和你们年轻人一起,推手的时候我还可以开口说话,要是用力,早就累坏了。
13、和老先生在一起,对“双重”这个词感受很多,在太极拳里面双重是很大的忌讳,但是很多人无法理解双重的意思,包括我自己,以为把重心放在两腿之间就是双重了。而实际上,我发现,老先生把一切有凝滞的,重点分配不清晰的,有阻碍的动作都称为双重。双重则滞,老师说,手上有阴阳,但是你又想做好阴又想做好阳就是双重,你只要集中做好阴,阳自然出来了,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就是中医的理论,也是太极。里开外合,又要做里开又要做外合就是双重,里开了,外自然合,只要专著把里面做好就可以了。练拳的时候不要杂,先深入一样,透彻了再换,同时要弄很多,双重了。我自己就只研究太极,有心得了再看孙家的东西,发现很多是通的。比如孙家的换劲,就是实脚往虚脚的转换的打法,崩拳,马型都是这么打。说着比画了一个动作,果真是招架不得。
14、说到推,老师一般不说发力,而是说站住对方的空间,还有就是拔根,怎么拔,尾闾要有铲的意思,但不能露型,尾闾要从对方的脚下抄进去的感觉,同时虚脚站住位
置,再做沉开,把实脚往虚脚上送,对方自然就要出去了。步子不能大,大了就要双重,不会灵活,没有两脚并一脚的感觉。
15、要打重心低的,就要往斜下方打,借对方的力把自己调正,对方有往上弹起的意思,借其力就可以放出去了。
16、脚踝要松,想象自己穿的是大铁鞋子,脚固定在鞋子里面只有脚踝以上能动,脚踝松动了,神意的东西就可以出来了,否则就没有轻灵。
17、要接对方的力,就要象守门员,身前要是空的,把力往自己空处接,而不是硬挡硬接。
18、金仁霖师摘录的郝少如老师讲课笔记 作者: 日期:2005-5-10 17:02:39金仁霖师摘录的郝少如老师讲课笔记
1978年12月26日于体育宫
虚实阴阳(属太极)是内形;拳是外形:手、身、步(脚)法。
两者结合起来,由外形(拳)带动内形的叫拳太极;久练后由内形推动外形的叫太极拳。
由路线和方向结合起来的叫上下相随。方向是直的,路线是曲(弧形)的。
阴是指方向,阳是指路线。
又要分清虚实,否则就成双重。
虚实不能截然分开,虚是多点的,实是少点的。
磨子是虚的转,实的不动。
虚实又要以尾闾中正来调整。
两手靠大椎来调整,两腿靠尾闾(舵)来调整。
以含胸拔背来指挥气沉丹田,用沉肩垂肘来指挥含胸拔背。松(沉)肩要靠气贴背,以气下沉来指挥气贴背。一环套一环。不这样做,练几十年还是徒劳的。
护臀(如内外轮胎的关系)。
阴阳(如皮球里外)。
人不知我(即是对方挨着我阳,摸不着我阴)。
四方:意思是有方的,不能外形方。
四斜:斜不离正,是利用斜。(如左肩和右胯相合)
内部调整身腿稳。
命门移动始终在运动之中。
调方向:必须精神调回来,外形不来。
精神在内调配,人不知我。
外示安逸,内示精神。从这个角到那个角不丢。
往左必有右,无中生有。
不可用手法来调配,要用精神来调配。
虚盖实如伞面盖伞骨。
腰以实托虚,不可平行转动。如向右转,则左腰托由腰,左腰眼靠拢由腰眼,依靠胯的调整,不可丢离。
气沉丹田为什么会气贴背?
向左转,左胸掏空,胸中运气。
尾闾中正,即两胸不可平行的动。
合力法:手法、步法合在一道。
腾挪:预动未动之势。
气势腾挪是精神产生出来的(如锅蒸饭)。
实的要想办法藏在虚的里面;虚的要想办法包围实的。实的在里面好改变,实的在外面就不好改变。
上下相随有两:方向指挥路线,方向是实的,路线是虚的。
劲由内换。
外形向左,精神向右。
含胸有如能吸引对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