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作品集

合集下载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比较探究4.2《有的人》臧克家简介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比较探究4.2《有的人》臧克家简介

臧克家简介臧克家 (1905.10.08~2004.02.05),汉族。

山东潍坊市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孙荃、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

被誉为“农民诗人”。

臧克家与夫人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山东诸城。

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

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

期间,阅读了大量新文学作品,并开始习作新诗。

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

1927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曾经参加北伐战争。

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

1930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得到闻一多(时任山大文学院院长)、王统照先生的热情教诲与精心帮助。

他创作的《难民》、《老马》、《有的人》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

1932年开始发表新作,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

1934年至1937年在山东省立临清中学任教,出版诗集《运河》和长诗《自己的写照》,创作了散文集《乱莠集》。

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

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

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参议。

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

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

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

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

诸城10名人故事

诸城10名人故事

诸城名人故事初一陈佳艺1、臧克家(1905.10.08~2004.02.05),诸城吕标镇臧家庄人。

臧克家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

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的《有的人》被世人熟知。

1933年他的处女作诗集《烙印》问世。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不辞劳苦,辛勤耕耘。

不但写新诗,也写旧体诗,还擅长散文,也尝试着写过小说,诗论和文艺随笔。

50多年来,臧克家结集出版的新诗、旧体诗、散文、小说、诗论等著作近60部。

对我国新诗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国内外文坛负有盛名。

臧克家早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就同毛泽东见过面,并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的诗。

解放后,毛泽东又亲邀他去勤政殿谈诗,以后同臧老又有数次书信往来。

臧老曾对我说起他与毛泽东谈诗的往事。

毛泽东在臧老心中永远是一位可亲可近的诗友,他为自己能成为毛泽东诗稿的先睹者而感到十分荣幸。

毛泽东不耻下问,臧老也敢放胆修改毛泽东的诗句。

他当《诗刊》主编时,经常写信向毛泽东索稿。

“文革”后,人们对毛泽东的功过有不同的看法,有人问臧老如何看待此事。

臧老认为别人有批评毛泽东缺点的自由,我也有不想说的权利。

毛泽东对我有知遇之恩,这是不能忘怀的。

做人要有一点原则,应有自己的主见,不能随风飘摇,人云亦云。

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臧老表里如一,内外通明,从臧老的口中不会有半句假话流出。

臧老说,毛泽东知道《诗刊》即将创刊,很高兴,当时纸张困难,为了争取份数,臧老同文化部的一位负责同志、老朋友争得面红耳赤。

臧克家向毛泽东报告,《诗刊》只准印一万份,太少了!毛泽东反问他,你看印多少?他说:“五万份。

”毛泽东说:“好,我答应你们印五万份。

”毛泽东充分估计的是诗歌的意义和影响,而不仅仅是纸张问题。

毛泽东欣悦地对他说:“你在《中国青年报》上评论我那篇《咏雪》的文章,我看过了。

”当毛泽东送他们出客厅的大门时,还高举大手送别,说:“把你们的作品送给我一份呵!”终身喜爱孩子臧老的夫人郑曼告诉我,臧克家永远怀着一颗童心、一颗善良的心,听到有灾情,总带头捐钱捐物。

臧克家诗《老马》

臧克家诗《老马》

老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赏析:1932年的《老马》运用象征手法,以马喻人,对那个时代劳动民众的悲苦命运作了形象的写照。

《有的人》作于1949年11月,它以富于哲理的诗句,对鲁迅精神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这首诗塑造了老马的形象,从整体上把握可知:一、诗人是以马喻人,;二、从内容看“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有泪只往心里咽”,这些句子所描绘的形象是在“忍受”而不是“挣扎”,它是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悲惨形象的真实写照笔者及写作背景。

臧克家,出生于山东诸城县的农村,从小熟悉农村,热爱农民,所以他的诗篇多为歌唱农村之作。

1933年《烙印》出版,翌年又出版《罪恶的黑手》。

这正是“现代派”颓废诗风遭到读者厌弃的时候,减克家的描写农民形象和乡村景色的诗篇为诗坛吹来一阵清新的风,因此立刻引起文学界的注意和重视,并且为新诗反映农村生活开拓了崭新的天地。

《老马》写于1932年,是臧克家诗集《烙印》中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作者曾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对蒋介石政权全盘否定,而对于革命的前途,觉得十分渺茫。

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郁而悲愤的。

”作者亲眼看到了一匹命运悲惨令人同情的老马,不写出来,心里就有一种压力。

通过赏析这首诗,我们能够更具体地感受到减克家30年代新诗创作的成就和特色。

内容大意。

《老马》简短八句,塑造了一个不堪重负的老马的悲惨形象。

第1节,写装车。

前两句的“总得”与“横竖”相呼应,侧面表现出主人贪婪、残忍,让老马超负荷运载,同时也写出老马倔强、坚忍的性格,把一腔悲愤深埋在心里。

后两句实写装车,一个“扣”字,一个“重”字,·把老马负重受压的惨状刻画得极为生动、深刻,主人的冷酷,老马的痛苦,都包含在其中了。

第2节,写扬鞭出发。

前两句是虚写,刻画老马的悲愤而又无望的心理。

臧克家的主要作品

臧克家的主要作品

臧克家的主要作品有《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为《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宝贝儿》、《生命的零度》、《有的人》。

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

这部诗集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

这个时期,臧克家的诗篇幅短小,却颇具概括力。

他除有意识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

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

《有的人》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

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

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除了继续做短小隽永的小诗之外,臧克家还创作了一部人物传记体长诗《李大钊》。

这部长诗从多个角度,包括战斗、家庭等方面将一个革命先驱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格展现出来。

说和做(臧克家)

说和做(臧克家)
精品课件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 的说和做的?
答:从学者方面和革命家方面来写的。
精品课件
学者闻一多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 三本书:《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指寻 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 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 径,目的在于救国。
精品课件
“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 阶段。这一句该怎样理解?
• “望闻问切”是拟人,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 人。
• 意思是闻一多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 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答:①、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
直接点题,不拐弯。摆到读者眼前的引文经过
了精心挑选,言简意明。
②、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
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
做的又是怎样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
去。
精品课件
2、文章围绕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记叙了哪几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记 叙的详略是如何处理的?
群蚁排衙:指整齐的排列着
心会神凝: 指精神高度集中,用心专一
精品课件
•沥尽心血: 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这里。 指思想不集中。
( 贬 义) •慷慨淋漓: 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
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诗兴不作: “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不
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气冲斗牛: 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者简介)臧克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者简介)臧克家

【臧克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翰皓学校陈阵语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著名诗人,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

国立山东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有“农民诗人”和“泥土诗人”之称。

曾任《诗刊》主编,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

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且被选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27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教版教材经作者同意后改名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017年教材改版改回原题目)入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课。

主要作品《有的人》《老马》《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个人荣誉臧克家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1988年4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1991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0年1月,获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同年12月,2003年12月,《臧克家全集》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文学地位臧克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页,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素材积累】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

开拓一条怎样的路,装订一本怎样的书,这是一个人生命价值与内涵的体现。

“泥土诗人”臧克家的诗歌创作

“泥土诗人”臧克家的诗歌创作

“泥土诗人”臧克家(1905一2022)的诗歌创作臧克家,山东诸城人。

他最初登上诗坛时,曾受到过闻一多的直接影响。

他的诗歌创作在形式上也带有明显的新月派风格。

成名作《难民》就有闻一多写关于农村题材的作品《荒村》的影子,但在闻一多那里,乡土题材只是偶一为之,而臧克家成长于乡村的经历却最终带给他别人无法模仿的独特的诗歌写作风格。

尽管他并不直接表现工农革命斗争,但对下层人民却表示了极大的同情。

在坚持现实主义这一点上,他和中国诗歌会的诗人确实有相通的地方。

从1932年开始写诗,到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问世,臧克家始终坚持自己的贴近泥土的创作原则,被誉为"泥土诗人"。

朱自清指出:中国现代诗歌从臧克家起,"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这取决于诗人和农村血肉般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底层人民艰难困苦的关注和同情。

1933年,臧克家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立刻引起文坛注目,茅盾甚至断言:在目今青年诗人中,《烙印》的作者也许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

臧克家之后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1934)、《自己的写照》、《运河》(1936)等诗集。

他的《烙印》、《老马》、《当炉女》、《难民》等,都是有名的诗篇。

《烙印》是臧克家的第一本诗集,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成就。

1、思想内容上:反映农村凋敝残破的景象和农民的苦难生活境遇,为苦闷、彷徨的中国青年提供的另一种人生态度,即"坚忍主义"。

诗集把主要目光注向于下层劳动者、弱小者,如《老哥哥》、《贩鱼郎》、《炭鬼》、《补破烂的女人》、《捡煤球的姑娘》、《洋车夫》、《两个小车夫》、《当炉女》等,对他们的贫困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寄予深深的同情。

其中,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诗篇,占有重要地位,如《农家的夜晚》、《难民》、《老马》等。

作品描绘了农村水旱灾荒、经济破产、农民离乡背井、凄凉阴森的景象。

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和闻一多一、臧克家介绍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

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

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

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

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

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

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

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二、臧克家和闻一多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可见相知之深。

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

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

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

烙印(臧克家创作现代诗)

烙印(臧克家创作现代诗)

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山东潍坊诸城人,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山东大学著名校友,忠诚的爱国主义 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代表作品有《难民》《老马》《烙印》《有的 人》等。
感谢观看
烙印(臧克家创作现代诗)
臧克家创作现代诗
01 作品原文
03 文学赏析 05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创作背景 04 名家点评
《烙印》是近现代诗人臧克家于1932年创作的现代诗。此诗是作者人生痛苦的一种体味,他将这种感受比喻 为“在我的心上打了个烙印”,同时,把它当作为一种普适性的人类感情的痛苦本身,并对痛苦的本质和应对之 策做出了深刻思考。全诗注重格律和表现技法,形式齐整,节奏匀称,形象准确。
而且,诗人曾参加过1927年武汉大革命,革命失败后,他被迫乔装打扮地在乡间蛰伏七年,经受着难以想象 的屈辱和苦难。悲愤抑郁,内心深处犹如打上“烙印”。此诗反映的即是当时的时代的烙印,亦是诗人生活的烙 印。
文学赏析
自古以来,宦海淹蹇、壮志难酬、情场失意、亲缘淡薄等际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巨大痛苦。但《烙印》所** 的不是痛苦的具体形式和因缘所在,而是作为一种普适性的人类感情的痛苦本身,并对痛苦的本质和应对之策做 出了深刻思考。
北京大学教授褚斌杰《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这是一首描写痛苦的诗。全诗四节大体上用了三个形象 化的比喻:痛苦是打在心上的烙印,痛苦是个谜,痛苦渗透进身心,自己于是像一条吃巴豆的虫。诗人从不同的 角度,以并不平衡的形象化的手法描写了痛苦的深重。对“混沌”的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对觉醒的渴望,使得诗人 能够从痛苦中发掘生活的意义,升腾起悲剧色彩的美,更因如此,痛苦的深浓与细处才深入人心。
作品原文
烙印 生怕回头向过去望, 我狡猾地说”人生是个谎”, 痛苦在我心上打个印烙, 刻刻警醒我这是在生活。 · 我不住的抚摩这印烙, 忽然红光上灼起了毒火, 火花里迸出一串歌声, 件件唱着生命的不幸。 ·

老马臧克家赏析

老马臧克家赏析

老马臧克家赏析老马臧克家老马臧克家赏析老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一、介绍臧克家,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喜爱古典诗词,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农民的悲惨处境有较多的了解。

这段农村生活成为他以后创作的深厚基础。

1923年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写诗。

1926年秋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逃亡外地。

1930年至1934年,入山东大学学习,在新诗创作上得到了闻一多的鼓励和帮助。

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对农民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艺术上具有朴实、严谨、含蓄、凝炼的特色,受到茅盾,闻一多等人到好评。

茅盾曾断言:"在目前青年诗人中,《烙印》的也许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

'《老马》即选自此诗集。

抗战前,诗人还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诗集。

抗战期间,出版了《从军行》、《泥土的歌》等诗集。

抗战后又有政治讽刺十几诗集《宝贝》、《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

二、作品分析(一)《老马》的思想内涵诗人曾说过:"我曾写下《烙印》,《生活》,《希望》和《老马》表现我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诗人写他所看到的生活:"这可不是混着好玩儿,这是生活,/一万支暗箭埋伏在你的周边,/伺候你一千回小心里一回的不检点。

'他又指着"希望'说:"你老是发着美丽的大言,/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红脸。

/人类追着你的背影乞怜,/你不曾给他们一次圆满。

'在诗人看来,不但不可对生活空抱幻想,还必须处处的、时时,小心翼翼。

于是,诗人觉得生命"像粒砂,风挟你飞扬,/你自己也不知道要去的地方',写出了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苦境况。

面对险恶的生活,诗人提出了"个人的坚忍主义',即不灰心,不颓丧,要能咬紧牙关,忍受困苦的磨难。

臧克家您是的赏析

臧克家您是的赏析

臧克家您是的赏析摘要:一、引言:介绍臧克家及其作品二、臧克家的诗歌特点1.现实主义风格2.朴素无华的文字3.深入浅出的思想内涵三、臧克家诗歌的赏析1.主题丰富:涵盖生活百态,反映时代变迁2.情感真挚:抒发对人民、祖国的热爱3.艺术创新:突破传统束缚,独具匠心四、臧克家诗歌的代表作品赏析1.《有的人》2.《春夜喜雨》3.《十年浩劫》五、臧克家诗歌的价值与影响1.激发人民斗志,推动社会进步2.引领诗歌创作潮流,促进文学繁荣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六、结语:总结臧克家诗歌的魅力,展望未来文学发展正文:臧克家,原名臧瑗,是我国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朴素无华的文字和深入浅出的思想内涵,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在这里,我们将对臧克家的诗歌进行简要赏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学传统。

一、引言:介绍臧克家及其作品臧克家,1913年生于山东诸城,自幼喜爱文学。

他的诗歌创作始于上世纪30年代,至今已出版多部诗集,如《烙印》、《罪恶的黑网》等。

臧克家的诗歌作品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色,关注社会、关注人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臧克家的诗歌特点1.现实主义风格:臧克家的诗歌始终紧密围绕现实生活,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他的作品既有对黑暗现实的揭露,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坚定的现实主义立场。

2.朴素无华的文字:臧克家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使诗歌充满生活气息,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3.深入浅出的思想内涵:臧克家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他的诗歌通过具体生动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

三、臧克家诗歌的赏析1.主题丰富:臧克家的诗歌作品涵盖生活百态,反映时代变迁。

他的诗歌既有对农民生活的关注(《有的人》),也有对抗日战争的写照(《春夜喜雨》),还有对十年浩劫的反思(《十年浩劫》),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主题。

闻一多和作者臧克家简介

闻一多和作者臧克家简介

闻一多和作者臧克家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5年7 月15日被特务暗杀。

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

代表作:《有的人》、《老马》。

主要作品有诗集《烙印》、《从军行》等。

臧克家《老马》》

臧克家《老马》》

臧克家《老马》》老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一、作者介绍臧克家,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喜爱古典诗词,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农民的悲惨处境有较多的了解。

这段农村生活成为他以后创作的深厚基础。

1923年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写诗。

1926年秋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逃亡外地。

1930年至1934年,入山东大学学习,在新诗创作上得到了闻一多的鼓励和帮助。

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对农民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艺术上具有朴实、严谨、含蓄、凝炼的特色,受到茅盾,闻一多等人到好评。

茅盾曾断言:“在目前青年诗人中,《烙印》的作者也许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

”《老马》即选自此诗集。

抗战前,诗人还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诗集。

抗战期间,出版了《从军行》、《泥土的歌》等诗集。

抗战后又有政治讽刺十几诗集《宝贝》、《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

二、作品分析(一)《老马》的思想内涵诗人曾说过:“我曾写下《烙印》,《生活》,《希望》和《老马》表现我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诗人写他所看到的生活:“这可不是混着好玩儿,这是生活,,一万支暗箭埋伏在你的周边,,伺候你一千回小心里一回的不检点。

”他又指着“希望”说:“你老是发着美丽的大言,,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红脸。

,人类追着你的背影乞怜,,你不曾给他们一次圆满。

”在诗人看来,不但不可对生活空抱幻想,还必须处处的、时时,小心翼翼。

于是,诗人觉得生命“像粒砂,风挟你飞扬,,你自己也不知道要去的地方”,写出了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苦境况。

面对险恶的生活,诗人提出了“个人的坚忍主义”,即不灰心,不颓丧,要能咬紧牙关,忍受困苦的磨难。

《老马》就是对这样的生活态度的注释:当前的磨难就是你的对手,运尽气力去和它苦斗。

臧克家简介与作品

臧克家简介与作品

臧克家简介与作品臧克家简介与作品⼀、简介臧克家(1905.10.8-2004.2.5)臧克家(1905年10⽉8⽇-2004年2⽉5⽇)[1]⼭东潍坊诸城⼈,曾⽤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东⼤学知名校友,是闻⼀多的学⽣,现代诗⼈。

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民代表⼤会第⼆、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第七、⼋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曾任《诗刊》主编,他的第⼀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艺论⽂集《在⽂艺学习的道路上》。

其短诗《有的⼈》被⼴泛传颂,且被选⼊六年级上册⼈教版第⼆⼗课;《闻⼀多先⽣的说和做》⼊选七年级下册⼈教版第⼗⼆课。

臧克家的诗⽼马总得叫⼤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句话,背上的压⼒往⾁⾥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咽,眼⾥飘来⼀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

有的⼈有的⼈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骑在⼈民的头上:“呵,我多伟⼤!”有的⼈俯下⾝⼦给⼈民当⽜马。

有的⼈把名字刻⼊⽯头,想“不朽”;有的⼈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烧。

有的⼈他活着别⼈就不能活;有的⼈他活着为了多数⼈更好的活骑在⼈民头上的⼈民把他摔垮;给⼈民作⽜马的⼈⼈们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头的名字⽐⼫⾸腐烂的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就不能活的⼈,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更好的活的⼈,群众把他抬举得很⾼,很⾼。

难民⽇头堕到鸟巢⾥,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陌⽣的道路⽆归宿的薄暮,把这群⼈度到这座古镇上。

沉重的影⼦,扎根在⼤街两旁,⼀簇⼀簇,像秋郊的⽲堆⼀样,静静的,孤寂的,⽀撑着⼀个⼤的凄凉。

满染征尘的古怪的服装,告诉了他们的来历,⼀张⼀张兜着阴影的脸⽪,说尽了他们的情况。

螺丝的炊烟牵动着⼀串亲热的眼光,在这群⼈⼼上抽出了⼀个不忍的想象:「这时,黄昏正徘徊在古树梢头,从⽆烟⽕的屋顶慢慢地涨⼤到⽆边,接着,阴森的凄凉吞了可怜的故乡。

论臧克家的散文创作

论臧克家的散文创作

论臧克家的散文创作刘锡庆臧克家的全部创作,诗与散文始终是“双管齐下”的。

在现代,自是“诗压散文”;在当代,特别是“新时期”后,却是“散文压诗”了。

作为“诗人”,他受到的关注、研究较为充分;而作为“散文家”,对他的关注、研究就显得太不够了!一话头自然还得从“现代”说起。

从1925年到1949年,即从作者20岁到45岁这25年中,臧克家共结集、出版散文①著作7部,它们依次为《津浦北线血战记》(通讯集,1938年5月)、《乱莠集》(散文集,1939年5月)、《随枣行》(散文、通讯集1939年10月)、《我的诗生活》(回忆录,1943年1月)、《挂红》(小说集,1947年6月)、《磨不掉的影像》(散文,1947年10月)、《拥抱》(小说集,1947年12月)。

除去两部“小说”集不算,也还有5部之多。

臧克家的这些“现代散文”创作,在我看来独创性强,自成一格,丰富和充实了白话散文创作的实绩,具有多方面不容忽视的“文学史”意义:首先,表现在狭义的“抒情散文”自出机杼上。

他擅长于“人物散文”的写作,《老哥哥》、《六机匠》、《悼》、《十六岁的游击队员》、《拾花女》、《我的先生闻一多》、《海——回忆一多先生》等,甚至包括《舟子》、《一个从滨江来的人》、《哄花》等,都是这种“写人”的篇什。

这几乎成了他“现代散文”的主流体式。

这丝毫也没有什么怪异之处:“人”是社会与人生的主角,以他反映现实、表现时代的“现实主义”文艺观来看,正可以通过它来映照生活、再现现实、勾画出时代的眉目。

写“群像”的《拾花女》、《哄花》等不必说了,那里面有着过多的“生的艰辛”满溢于篇中,尽管时值金秋送爽、满目丰收景象,也掩饰不住老老少少“哄花女”在贫困驱赶下无奈的苍凉;即使是写“个人”的《一个从滨江来的人》、《十六岁的游击队员》和《悼》等,那里面也同样有着时代、生活的很高的“含金量”:《一个从滨江来的人》迹近“新闻采访”,滨江“商人”和“我”的对话铺衍成篇,沦陷下东三省民众的“抗日”情绪跃然纸上;《十六岁的游击队员》里那位挂彩的“小伤员”简直还是个孩子,但从他身上昂扬着的却是一股抗敌救亡的英风豪气;《悼》也是以“淡墨间开出的悲哀的花朵”献给一位早逝的孩子的——这位天才的小“诗人”之所以不幸夭折,“杀手”还是不公的旧社会;《老哥哥》、《六机匠》是这类“写人散文”的精品,不仅深为作者所珍爱,也打动了不止一代人的心灵。

臧克家先生作品

臧克家先生作品

臧克家作品:《难民》:诗篇《老马》:诗篇《烙印》:第一部诗集《罪恶的黑手》:诗集(长诗《罪恶的黑手》)《淮上吟》诗集《从军行》诗集《随枣行》散文集《古树的花朵》:长诗《泥土的歌》:诗集《十年诗选》:诗集《我的诗生活》:回忆录《别十与天罡》:处女作《默静在晚林中》:诗歌《难民》:诗歌《运河》:诗集《自己的写照》:长诗《臧克家全集》《野店》:诗集《蛙声》:诗集《山窝里的晚会》:诗集《海》:诗集《炉火》:诗集《我的诗生活》:诗集《泥土的歌》:诗集《宝贝儿》:诗集《生命的零度》:诗集《冬天》:诗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组诗《臧克家诗选》:诗集《凯旋》:诗集《李大钊》:长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诗集《毛主席向着黄河笑》:诗集《忆向阳》:诗集《落照红》:诗集《臧克家旧体诗稿》:诗集《怀人集》:散文集《诗与生活》:散文集《学诗断想》:论文集《克家论诗》:论文集《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论文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运河》:诗集《紧浦北线血战记》:通讯、报告集《从军行》:诗集《泥淖集》:诗集《乱莠集》:散文集《随枣行》:散文、通讯、报告集《淮上吟》:报告长诗《猴子拴》:诗集《呜咽的云烟》:诗集《古城的春天》:诗集《古树的花朵》:长诗《向祖国》:长诗集《我的诗生活》:散文集《泥土的歌》:诗集《感情的野马》:长诗《国旗飘在雅确尖》:诗集《十年诗选》:诗集《民主的海洋》:诗集《生命的秋天》:诗集《宝贝集》:诗集《生命的零度》:诗集《挂红》:短篇小说集《磨不掉的影像》:散文集《拥抱》:短篇小说集《冬天》:诗集《臧克家诗选》:诗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文艺随笔集《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杂花集》:散文、杂文集《一颗新星》:诗集《春风集》:诗集《李大钊》:传记长诗《欢呼集》:建国十周年诗选集《给少年的诗》《凯旋> :诗集《学诗断想》:诗论、文艺随笔集《忆向阳》:旧体诗集《今昔吟》:诗集《怀人集》:散文集《友声集》:旧体诗词集《诗与生活》:散文集《甘苦寸心知》:散文集《臧克家长诗选》《臧克家散文小说集》《青柯小朵集》:散文集《落照红》:诗集《臧克家集》:外诗集《克家论诗》:诗论、文艺随笔集《乡土情深》:诗文集《臧克家文集》《臧克家》:中国现代作家选集《臧克家抒情散文选》:《臧克家旧题诗稿》《臧克家序跋选》《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放歌新岁月》《臧克家全集》《臧克家回忆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臧克家作品集
《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宝贝儿》、《生命的零度》《有的人》~ 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

这部诗集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

这个时期,臧克家的诗篇幅短小,却颇具概括力。

他除有意识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

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

《有的人》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

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

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除了继续做短小隽永的小诗之外,臧克家还创作了一部人物传记体长诗《李大钊》。

这部长诗从多个角度,包括战斗、家庭等方面将一个革命先驱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格展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