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内容要点概括
高考散文内容要点概括共21页文档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1
散文阅读专题三:概括内容要点-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散文阅读总复习(全国通用)
题型二:概括文本主旨
“整体内容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包含情感态度概括 和主旨概括。这两者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 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 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能力
典型例题:李万华《雨水》
整体内容概括“三方法”
1.“关键整体结合”法。即抓住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抒情、 文眼等关键部位,同时要认真思考全文文句,解答时二者要有机结合。 2.“段意串联”法。即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这种 逐层地、由多段意思向中心意思的提炼,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 实在、最有效、最一般的方法。 3.“因文而异”法。写人记事散文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 表达了什么精神、人格;写景状物散文一般借景借物抒情,应看其写 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议论说理散文应 看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观点等。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专题三:概括内容要点
考情分析
“要点”即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 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概括、归纳内容要点就是用自己 的语言对语段乃至整篇文章进行筛选与提炼、总结与把握、加工与转化。 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有两种题型:特定指向信息概括题、整体内容概 括题。
题型一:特定指向信息概括
“特定指向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 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 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第三板块 散文阅读 第四讲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解析版)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讲练学案之散文阅读专题第四讲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知识精讲】散文的内容要点,是指散文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散文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
整体概括大多是要概括全文主旨,而局部概括则包括概括特点、概括词意句意段意等。
1.方法(1)如何筛选整合文中信息①准确定位——对内容信息的筛选,要根据题目确定的范围来进行。
这个范围有时大有时小;有时以严谨的层次呈现,有时以散落在文中各个地方的形式呈现。
要想正确、完整地筛选信息,首先要把范围确定好。
②全面提取——在重点阅读区域里,注意进行信息比对,提取出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
③整合转化——通过联想、推断,调动知识能力的积累,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题要点。
④顺畅连缀——用归纳转述、概括分析的语句,连缀要点,力求连贯。
(2)内容要点概括的三种方法①直接摘录法。
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词句,确定题目的答案在文中的具体位置,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原句或从文中摘取重要词语的组合。
②拼接改写法。
提取文章中的一些词句,通过拼接并改写的方式重新组合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作答时一般根据题干要求,从文中筛选信息要点,但不能直接摘录,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词句意思的组合变换。
③意义综合法。
有些文段(章),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段),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的句意或几个相对重要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内在“公因式”,概括出内容要点。
(3)内容主旨概括“5法”①标题提示法——从文章标题上直接获取文章的中心主旨这类方法适用于概括议论性、抒情性散文的主旨。
②首尾归纳法——从文章的首尾段落中归纳出文章的中心主旨。
好文章大都是蕴含着作者的精心构思,许多散文往往是在开头、结尾,尤其是结尾部分表明中心主旨,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把握了首尾阅读法,就会很快抓住文章的主旨。
③关键词句归纳法——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来概括中心主旨。
许多抒情和状物的散文中,常有一些词句表明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观点或态度,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关键词句。
概括散文内容要点
情感真挚
散文的情感真挚,作者可以 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喜怒哀 乐,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 共鸣。
02
散文的内容构成
主题
主题明确
散文通常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它可能是对人生、自然、社会现象的 感悟,或者是个人经历和心境的抒发。
主题深刻
优秀的散文往往能通过深入挖掘主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主题新颖
散文作者常常能从独特的视角阐述主题,使读者有新的认识和领悟。
概括散文内容要点
•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 • 散文的内容构成 • 散文的分类 • 散文的鉴赏与评价 • 散文的写作技巧
01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散文的定义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其形式自由, 内容广泛,可以表达作者对人生、社 会、自然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散文的起源
散文起源于古代的记事文和议论文, 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现代的散文 形式。
表达与修辞
表达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
修辞
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 语言的表达效果和艺术性。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散文的写作技巧
选材与立意
要点一
选材
选择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的题材,能够凸显散文的真实性 和感染力。
要点二
立意
确立明确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作者的 意图和情感。
构思与布局
构思
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规划和设计,确保内容连贯、逻 辑清晰。
布局
合理安排段落和层次,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增 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叙事散文
总结词
以叙述故事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事件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散文阅读—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局部”“整体”两题型,先切后合要点清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局部”“整体”两题型,先切后合要点清【知识导图】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高考中是考查的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对全文)。
题型一局部概括“局部内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的内容要点,也指概括多个段落(层次)的内容要点,包括段(层)意概括题、特点概括题(以概括散文中的人、物、环境的某种类型、某一方面的特点为主)和因果探寻题。
一、怎样判断是局部概括题(2017·北京卷)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2015·重庆卷)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引出其环境条件之苦,又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甘森的发展之变,请分别予以概括。
(2015·北京卷)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题干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示例其他设问方式:(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2)根据××分析主要原因。
(3)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概括。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请分条概括。
明辨题型(1)题干中有“概括”“体现”等字样(2)题干中有“原因”“特点”等字样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对于局部概括题,可根据不同的命题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1.段(层)意概括题解答方法2.特点概括题“三步走”特点概括题要求概括的是散文中的人、物、景、情的特点(特征),是概括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明确题干要求概括的是谁的特点,是人物特点还是景物特点;然后明确思维趋向。
(1)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三角度”①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点这一点与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②从描写中概括特点对于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的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从这些描写中均可以提炼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之内容概括、表达技巧+课件
4.因文而异法——借助不同的文体特点,概括文章主旨 (1)写人叙事散文。写人记事,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
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精神、人格; (2)写景状物散文。借景借物抒情,应看其写了什么景、
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 (3)议论哲理散文。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
题型2:标题作用题
提问方式: 1. 为什么设这个标题 2. 更换标题好不好或哪一个合适
答题技巧
1.结构上 (1)线索:贯穿全文/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拟人、象征、双关等) 2.内容上 (1)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 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3. 主旨上:与主旨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效果上:(题目本身特点) 4.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阅读 兴趣。
题型二 特定信息概括题
“特定信息”
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 义”“影响”“方式”“特点”等方面的 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 常考题型。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三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 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 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 点、情感等)。 第二步:厘清思路,检索概括区间 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厘 清全文思路,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思想感情)
练一练:《粮食》
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①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 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 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 思想感情。(主旨)
(完整版)2020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20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一、特定内容要点概括题型 1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特定指向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命题角度第一步:审题干,明指向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
第二步:理思路,定区间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要厘清全文思路,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第三步:巧提炼,组答案在确定信息存在的区间后,要逐段(层)提炼,分类整合。
分类整合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看赋分,一般而言,若赋分为 6 分,应有 3 个要点;二是合并同类求同存异,就是说提炼出来的信息要点难免有同类信息,这个时候要将同类信息合并为一个要点,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
信息检索提炼“3 方法”对点精炼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谁说春色不忧伤迟子建在我的故乡,十月便入冬了。
雪花是冬季的徽标,它一旦镶嵌在大地上,意味其强悍的统治开始了。
虽说年分四季,但由于南北不同和季节差异,四季的长度是不相等的,有的春短,有的秋长。
而我们那儿,最长的季节是冬天。
它裹挟着寒风,一吹就是半年,把人吹得脸颊通红,口唇干裂。
人们在呼号的风中得大声说话,不然对方听不清。
你走在户外,男人的髭须和女人的刘海,都被它染白了。
所以北国人在冬天,更接近童话世界的人,他们中谁没扮过白须神翁和白毛仙姑呢?被寒流折磨久了、被炉火烤得力气弱、被冬日单一蔬菜弄得食欲寡淡的人,谁不盼着春天呢?春天的到来是最铺张的。
三月中旬吧,就有它隐约的气息了。
连续几个晴天后,正午时屋檐会传来滴答滴答的水声,那是春天的第一声呼吸,屋顶的积雪开始融化了。
人们看见活生生的水滴,眼里泛着喜悦的光影。
但别高兴得太早,春天伸了一下舌头,扮个鬼脸,就不见了。
寒流的长鞭子又甩了出来,鞭打得人还不能脱下冬衣。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技巧
高中散文阅读技巧题型一:概括内容要点1.认真阅读全文,确定答题区间。
2.对相关内容进行筛选、整合,提取关键信息。
3.分点作答,语言简洁、准确。
题型二:理解词句含义1.理解词语含义-考虑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
2.理解句子含义-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其含义。
-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理解其深层意思。
-联系上下文,从句子所在段落、文章主旨等方面综合考虑。
题型三:分析表现手法1.明确常见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借景抒情等。
2.指出文中使用的具体表现手法。
3.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该表现手法的作用和效果,如对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突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题型四:赏析语言特色1.从词语运用角度,分析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精妙之处。
2.从修辞手法角度,指出使用的修辞并说明其效果。
3.从句式角度,如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等,分析其节奏和表达效果。
4.从语言风格角度,判断是豪放、婉约、质朴、华丽、诙谐等,并结合文本说明。
题型五:探究主旨情感1.综合分析文章的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
2.关注作者在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
3.结合作者的经历、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题型六:作用类题目(如段落作用、标题作用等)1.内容方面-概括段落或标题所涉及的内容。
-思考其对表现人物、主题等的作用。
2.结构方面-开头段: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奠定基调等。
-中间段:承上启下、过渡、补充等。
-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深化主题等。
3.表达效果方面-考虑对读者的吸引力、感染力等。
题型七:人物形象分析1.从文中直接描写人物的语句入手,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等。
2.关注间接描写,如通过他人的反应、评价来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3.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对人物性格和命运有一定的影响。
4.结合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概括其性格特点和品质。
题型八:环境描写作用1.渲染气氛,营造特定的氛围,如欢快、悲伤、紧张等。
散文阅读之概括要点
对段落内容要点的归纳: 对段落内容要点的归纳:
①要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要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过渡段。有的过渡句、 过渡段。有的过渡句、过渡段不仅概括了前一个段 落的内容要点,同时还指出了下一个段落的要点。 落的内容要点,同时还指出了下一个段落的要点。
概括散文的主题的一般格式
把握、概括作品的主题,要把握好两个方面: 把握、概括作品的主题,要把握好两个方面: 一是文章内容的概括, 一是文章内容的概括,二是作者思想观点和 写作意图的概括。 写作意图的概括。 在概括的表述上一般包括也两个方面的内容, 在概括的表述上一般包括也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文章通过写什么(文章核心内容) 即文章通过写什么(文章核心内容)表达了 什么(作者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 什么(作者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
散文阅读之概括要点
一.概括归纳主旨类(常见题型) 概括归纳主旨类(常见题型)
作者对某事的感悟是什么? 作者对某事的感悟是什么? 分析作者对某事的观点态度。 分析作者对某事的观点态度。 某部分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某部分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概括主旨的一般方法
1、解读题目法: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 、解读题目法: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 炼的概括。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题旨, 炼的概括。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题旨,也往往是与中心意思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分析首尾法: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 、分析首尾法: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意思, 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 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 主旨。 主旨。 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 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 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 主旨。 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作品 主旨。 4、联系背景法:有不少文章,只有了解它产生的背景,才有可能 、联系背景法:有不少文章,只有了解它产生的背景, 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 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中心思 除了对作者和作品的写作年代予以关注外, 想。除了对作者和作品的写作年代予以关注外,还要特别注意在 文后出现的注释等说明性文字。 文后出现的注释等说明性文字。 5、因文而异法: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作出评价和赞美,或揭 、因文而异法: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作出评价和赞美, 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 示评价事件的意义, 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了作者对社会、 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人生 的某种感悟,思想认识程度也深广些,更富于理趣; 的某种感悟,思想认识程度也深广些,更富于理趣;哲理性散文 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生活尖锐的揭示或率直的评价, 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生活尖锐的揭示或率直的评价,这 类散文颇有论文的味道。 类散文颇有论文的味道。
高考散文阅读内容要点概括PPT课件
局部文意概括的基本பைடு நூலகம்法
一.确定筛选的范围
首先,遵循“就近”原则。题干语句所在的地方,往是答题 要点密集的地点。其次,适当扩大筛选范围。题干原句或原句 中的关键词语出现的其他地方,往往有剩下的答题要点。
二.划分内容的层次
一般而言,要对信息集中的段落仔细阅读,划分层次,分层 提取要点,这样才可以保证要点不遗漏。
常见设问方式: 1.结合全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请结合全文概括“我”有哪些情感变化? 3.分析作者对某事的观点态度。 小结此类题有三种考向: 情感变化类;情感梳理类;情感认定类。
16
概括情感态度类试题的技巧
散文阅读 ——内容要点概括
归纳概括文意,指在分析文章思路 结构的基础上切分层次,概括层意或 段意,有的是对文章内容、主旨情感 的概括。
高考常见题型有:整体概括(针对全 文)和局部概括(针对段落)
2
常见题型解读
题型一:局部内容要点概括
指多个段落(层次)内容要点。
此题型内容涵盖(命题角度) 1.概括原因、理由 2.概括表现、认识 3.概括特点、内涵
高考命题角度3——概括特点、内涵(P216)
➢特点概括题要求概括的是散文中的人、物、景、情及 环境的特点(特征),是概括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①×××具有怎样的特点(特征)? ②请概括×××的形象特点。 对一些人、物特点的概括,不要忘记形、神两方面。
12
题型举例
阅读贾平凹《壁画》 概括文中唐壁画的特点。
三.注意整合、概括的方法
首选直接摘录法。不用直接摘录的,需要对关键词语组合或 转述。有的需要用一个“上位”词概括;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
原则:全用原文的话太呆板,全用自己的话太危险,原文的 话与自己的话相结合最保险。
散文阅读之内容要点概括
散文阅读之内容要点概括本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认真分析。
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高考中是考查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对全文)。
题型一局部内容要点概括1.内容要点要齐全。
指不能遗漏文段的主要内容,必须按要求把文段的要点一一找出来,尤其是题目规定的要点数目,缺一不可,这是内容概括的基本要求。
2.表述角度要吻合。
指答案要与题目的具体要求一致,不能答非所问。
3.作答语言要精确。
要点概括题的作答语言要求精练,字数符合规定,形式合乎题目要求。
(二)解题方法1、找中心句,纲举目张。
文章中的语段通常是由中心句和展开句组成的,中心句是语段的核心、主旨,而展开句是为中心句服务的,是对中心句的丰富和深化。
这些句子意义相互联系,有机地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段落,表明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心意思。
对这些语段进行概括,找中心句是最重要的途径。
找到了这些句子,就能纲举目张。
2、去虚留实,删繁就简。
这是概括类试题中用得最多的方法,又经常和找中心句结合使用。
所谓“虚”、“繁”是指语段中那些起阐释、说明、补充甚或是拓展、引申等作用的句子,这些句子只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关键信息,但它们就像烟雾一样遮住了我们的双眼,概括时我们应合理地删除这些句子,留下关键信息,然后再简明扼要地进行表述。
3、理清层次,防止遗漏。
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应对全文或相关段落作大致的层次分析,勾画出每一段或每一层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在勾画的基础上,概括出每段或每层大意,再根据要求逐一标出序号分条进行表述,如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等。
划分层次时要注意文中的时间词语标志、地点词语标志、作者感情的变化、选材角度或内容的变化以及逻辑关系,如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等,要特别注意语段中的分号和句号。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散文内容要点概括》课件
③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 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 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 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 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 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 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 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例二] (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 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 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地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 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 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 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⑨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 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 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 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 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 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④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 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 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概括内容要点
• 本题是内容概括和重要词语含义的融合。
• 此内容的概括涉及标题,关乎主旨,此类信息多在文末。 • 重要词语含义要考虑到:表面义--比喻义--象征义
• 【答案】登山者所攀登的雪山峰顶; • 作者所冲击的文学创作高峰; • 人类所追求的精神巅• 【答案】 • ①触发作者创作灵感,帮助作者超越困惑, 获得心灵解放。 • 启发了作者为小说主人公赋予梅里雪山登 山者的身份。 • 提供小说主人公活动的严酷环境,烘托登 山者的探索精神。 • (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
• 问二: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 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 包含了哪几层内涵。(5分)
• 答案:因有青苔,防滑倒;躲避鸟的袭击; 避免再扰乱鸟的和平与宁静。
• 能力突破 • 《心灵的篝火》(张海迪)
• 问1: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 要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现 在哪些方面(6分)
• 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重 重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开始写这部书时,我总 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 无边无际的天地里翱翔,可我说不清那紧紧束缚自己的是 什么。我常常被这种困惑搅扰,同时也为超越困惑,获得 心灵的解放不懈地寻找飞往更大空间的方向。我为此等待 了很多年。有一天,我终于看见了梅里雪山!接下来的很 多个夜晚,我都是在网上度过的,我被迷住了。那里有成 百上千条关于梅里雪山的文字介绍,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 图片,于是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了,在此之 前,我一直让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 他是梅里雪山的攀登者。
归纳和概括要点
学习目标 • 1、理解考点的含义和要求。 • 2、分析题目,训练审题能力。 • 3、通过练习,总结做题思路。
概括内容要点归纳散文主旨(课件)-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第⑥ 段
“小时候接触物事存有局限,不能一一看尽,然而相待之心细腻专注。 成年后,时刻穿行,其间柳暗花明,抑或山重水复,我们却已习惯顺水流 逝”,突出了幼时与成年后对人对事的不同态度。
第⑦ 段
“它们的表面因此变成薄薄冰层,反射光芒,好像一些特立独行的人,‘ 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并不依附”,从中可以看出,人 要学会特立独行,坚守自我。
初中学几何时就知道,空间中先有一个点;点一动,它的轨迹就生成了 一条线。所谓轨迹者,只是我们的想象,或者是一物划过之后,在我们的脑 海里的视觉驻留。本来这线条的美正在似有似无之间,是自带几分幻美的 东西。主客交融,亦幻亦真,天光云影,想象无穷。正是因了它的来无踪,去 无影,永不停,却又永无结果,也就让你永不会失望。线条,一种虚幻的、没 有穷尽的,可以寄托我们任何理想、情感和审美的美。
⑥这一日夜间,我听见窗外檐漏,滴答滴答,屋顶积雪正在消融。我有多 久不曾见得冰雪融化的样子?旧日那些冰凌挂在屋檐,雪水晶莹,春风沿着 河道走过的情景,我并未生疏。一些情景日日重复,回想起来却如同空设, 一些情景一旦露面,便被魔术长久定格。小时候接触物事存有局限,不能一 一看尽,然而相待之心细腻专注。成年后,时刻穿行,其间柳暗花明,抑或山 重水复,我们却已习惯顺水流逝。
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文本一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注] 朱光潜
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 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了一座极简单而亦极整洁的平屋。同事夏丏尊、朱佩弦、 刘薰宇诸人和我都和子恺是吃酒谈天的朋友,常在一块集会。酒后见真情,诸人各有胜概,我最喜欢子 恺那一副面红耳热、雍容恬静、一团和蔼的风度。后来,我们都离开白马湖,在上海同办立达学园。大 家挤住在一条僻窄而又不大干净的小巷里。学校初办,我们奔走准备,都显得很繁忙,子恺仍是那副雍 容恬静的样子,而事情却不比旁人做得少。虽然由山林搬到城市,生活比较紧张而窘迫,我们还保持着 嚼豆腐干花生米吃酒的习惯。酒后有时子恺高兴起来了,就拈一张纸作几笔漫画,画后自己木刻,画和 木刻都在片时中完成,我们传看,心中各自欢喜,也不多加评语,在文艺中领取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之散文阅读内容要点概括类2016/12/25【考点解读】本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中进行认真分析。
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是考查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规题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对全文)。
【题型一】局部内容概括一、知识梳理:1、“局部内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内容要点,也指多个段落(层次)内容要点;即可针对全文,也可针对局部。
内容涵盖层意概括、情感概括、原因概括等。
2、常见提问方式:(1)作者说×××的理由有哪些?(2)×××有哪些特点?(3)作者认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二、典例分析(2013年山东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定和[注]是个音乐迷沈从文①“定和是个音乐迷”,这句话从亲友口中说出时,包含了一种温暖的爱,而且说明定和为人与他一群姐妹兄弟性情癖好的稍稍游离。
②我初次见定和还是民国二十年以前。
他正在美专学习图案画,对于照相特别发生兴趣。
可是图案画在中国,提倡者既不知从中国的铜玉木石和丝毛织物艺术品参考取法,又缺少用欧美精美图案作底子,且当时作用仅限于供应上海商业市场商品标志的需要,无前途可想而知。
照相又只是从光影分配布置中见巧的艺术,其艺虽巧,学成亦不甚困难。
蕴藏于定和生命中的特长,即那点混合了忧郁幻想与奔放热忱而为一,对艺术几乎近于宗教虔敬的情绪,欲消纳它,转移它,当然只有用无固定性音符捕捉热烈而缥缈观念、重新组织加以表现的音乐,方可见功。
定和因此就改学了音乐。
这过程实由着迷起始,音乐迷的称呼即由此而来。
③二十六年春天,有位常走江湖的西洋朋友从上海过北平旅行时,他告诉我认识了一个朋友,这人名张定和。
认识以后从名姓上才想起一定是我的亲戚,这位西洋朋友说,定和身上的可爱处就是那点超越功利世故的单纯气质,他觉得这是当时中国青年少有的气质。
他们那时一同住在法租界霞飞路附近一条马路上,各据一小房,比邻对窗,原本不相识。
西洋朋友虽热爱人生,可不惯在已够骚乱的上海弄堂房子中从耳朵浸入西洋古典音乐。
定和却刚好买来一个廉价收音机,又借来个留声机,把两种刺激耳膜的玩意儿,终日轮流开放,闹得个神经质的朋友简直要神经衰弱。
最不能使洋先生原谅的,也许还是定和午夜以后还在窗边手舞足蹈的狂态:一脑子古怪欲迸而未迸的狂态。
这个有修养的老洋人真上了火,皱了个八字眉摇头说:“嗐,艺术家,你难道当真已经和地球那边有些人一样,为音乐着了迷吗?”过不久,他们在法租界的小饭馆同吃饭时,偶然有了说话的机会,一谈天,才知道定和原来当真是个音乐迷。
肖邦、巴赫、莫扎特,或这位或那位,总之,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又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早已把定和征服了。
他的可爱处就是那点狂与痴混合作成的无可比拟的忠诚,简直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这位久住中国的洋先生说:“这性格太可爱了。
我就想不到十五岁就玩政治、二十岁就吃政治饭的早熟的中国青年中,还有你这么一个天真烂漫的人!”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
④九年前的八月二十一,上海战事正十分激烈。
定和担心他的乐谱会丧失,抱了一堆不值钱的物事,由上海回到苏州家中。
看看家中那一房子旧书,那几大箱旧画,以及那些老式大皮箱中的世传的珍贵古玩、貂褂狐裘,觉得不拘是什么,都在战争中无意义,存在或遗失,对于他都无多关系。
临走时,只是抱了那一捆沉甸甸的旧乐谱,上路向后方跑。
苏州,合肥,武汉,一直跑到重庆,知道音乐迷的资格还存在,方才停住放了心。
身边除了一堆使个人发迷的乐谱外一无所有,好,那就啃乐谱吧,于是在国立戏剧学校教音乐了。
这就是他后来作曲和近十年话剧发生重要关联的原因。
过不久,他又离开了剧校,转入重庆中央广播电台,任作曲专员,定期将新作的抒情歌曲,或与战争时事有关的新歌曲,由电台广播。
⑤在困难的局面下,对伟大文学能产生如何作用,我不免感到困惑——可是却保留一点希望,即文学或其他艺术,尤其是最容易与年青生命结合的音乐,此一时或彼一时,将依然能激发一些人做人的勇气和信心,使之对一切不良现实所形成的信仰敢于怀疑,承认以外还知否定,于明日将来接受更大挫败时,始终不至于随便倒下或退逃躲避,这点希望使我想起“音乐迷”三个字的庄严意义。
定和的年龄刚过青年而转入壮年时代,过去的“迷”既已证明了迷的收获,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就自限,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涉。
(选自《沈从文全集》,有删改)[注] 定和,即张定和,著名作曲家,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三弟。
问:.本文③④段通过哪些方面的内容表现定和对音乐的痴迷?请作简要概括。
(4分)三、规律小结:【题型二】主旨概括一、知识梳理:1、文章的主旨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它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造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概括的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章写了什么,二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常见提问方式:(1)联系全文,概括本文主旨。
(2)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
二、典例分析(2016年天津卷):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彭程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
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俩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
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
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
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
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
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
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
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
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
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
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俨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
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
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
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
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
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
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的生命力。
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
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
但四周没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
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的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
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
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
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
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
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的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
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
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问: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8分)三、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