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完成凝血机制与抗凝药物作用靶点

合集下载

抗凝药物的规范使用PPT课件

抗凝药物的规范使用PPT课件
抗凝药物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靶点不同,抗凝 药物可分为抗凝血酶药物、抗血 小板药物和纤维蛋白溶解药物等 。
抗凝药物作用机制
1 2
3
抗凝血酶药物
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断凝血瀑布的级联反应,从而防 止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
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减少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 作用。
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通过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降解已形成的纤维蛋白,从而 溶解血栓。
随访与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定期进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出血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出血风险评估
在使用抗凝药物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出血风险评估,包 括年龄、性别、病史、用药史等方面,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 出血风险。
预防措施
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减少 药物剂量、调整用药方案、加强监测等,以降低出血风险。
新型抗凝药物研发
针对现有抗凝药物的不足,未来 将有更多新型抗凝药物问世,提
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智能化监测与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实现对抗凝治疗患者的智能化监
测与管理,提高治疗质量。
提高抗凝药物规范使用水平建议
加强医生培训
提高医生对抗凝药物的认知水平 和使用规范意识,确保药物选择 、剂量调整等决策的科学性。
出血风险评估
了解患者的出血史、手术 史、药物使用史等,评估 其出血风险。
患者需求评估
了解患者的治疗期望、生 活质量要求等,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
选择合适药物及剂量调整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血栓和出血风 险,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 ,如华法林、肝素等。

抗凝药幻灯PPT课件

抗凝药幻灯PPT课件
匹林合用效果佳。
③华法令对血液高凝的患者需服用华法令抗凝,根据凝血 酶原时间和活动度(PT+A)调整其用量,将PT控制在正常 对照的2-3倍。需定期复查PT。 ④肝素对急性肢体缺血,血液高凝的患者,是首选抗凝方 法。皮下注射:0.8-1mg/kg体重,每8小时一次;静脉注射, 1-1.5mg/kg,体重每6小时一次,需ACT监测。低分子肝素 (速避凝), 0.6ml 皮下注射 1-2次/日。
临床应用适应证基本与肝素相同,主要用于预防血 栓形成。优点口服有效,作用时间长,缺点起效慢,不容易控 制。
常用口服抗凝药
药名
诱导剂量
作用持续时间
维持剂量 作用高峰时间
(mg/24h)
(mg/24h)
(h)
(h)
华法令 48
双香豆素 4-7
新抗凝片 48
30-50 200-300
16-28
2.5-25 4-5
副作用及处理
出血:
停药,必要时用鱼精蛋白对抗
血小板减少:停药后可恢复,重度血小板减少可应
抗凝药:
用鱼精蛋白中和,并改用口服
过敏反应: 偶见,抗过敏对症治疗;
跳”现象
注意“凝血反跳”和“肝素反
肝素的实验室监测
凝血时间(CT): 正常值8-12秒
延长2-3倍;
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 延长1.5-2.5倍;
国内5家医院曾对西洛他唑和其他同类药物采用随机、双盲法 进行治疗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西洛 他唑能有效的缓解病人肢体缺血症状,与噻氯匹定比较在缓解 疼痛和提高患肢血压指数方面优于后者。未观察到本药严重毒 副作用,提示其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动脉缺血的新药。
用量:培达一天2次(1次100mg)即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血栓形成机制及抗栓药物作用靶点.ppt

血栓形成机制及抗栓药物作用靶点.ppt
临床常用抗栓药物分类
抗 血 小 板 药 1.环氧酶(COX)抑制剂 阿斯匹林 消炎痛 保泰松 2.影响cAMP代谢制剂 腺苷酸环化酶(AC)激动剂 前列腺素E1 PGI 2 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 双嘧达莫(潘生丁) 西洛他唑 (cilostazol) 潘通(pentomer)
静 脉 血 栓 危 险 因 素
动 脉 血 栓 形 成 危 险 因 素
血 栓 形 成 机 制
定义 好发部位和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血栓组成成份 血栓形成机制 抗栓药物作用靶点
血 栓 组 成 成 份
血栓由血细胞和纤维蛋白原组成 一种或几种细胞组成比例 或细胞与纤维蛋白的比例 受血流动力学因素影响 因此 动脉血栓与静脉血栓的组成 有所不同
形态改变
聚集
分泌
TxA2
ADP
GI
异常的内皮细胞表达vWF和P选择素,促进其与血小板的黏附 黏附的血小板依次促进白细胞的黏附 白细胞也可通过P选择素直接与内皮细胞发生黏附 黏附的血小板释放PDGF(促丝状分裂因子) 促进血栓的增长、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和泡沫细胞形成
临床常用抗栓药物分类
抗 血 小 板 药 3.膜受体抑制剂 -纤维蛋白原受体(GP IIb-IIIa)抑制剂 单抗7E3(abciximab) 环肽(integrelin)埃替巴肽 -ADP受体拮抗剂 噻氯吡啶(ticlopidin) 氯吡格雷(clopidogel)
纤溶酶原 激活抑制物 (PAI)
纤溶酶
a2-抗纤溶酶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X Xa
组织因子抑制作用 (TPFI)
(-)
凝血酶原
V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
(-)
血栓形成机制
血 栓 形 成 的 因 素 正常的内皮细胞的功能受扰乱 内皮剥脱、暴露出内皮下组织 血小板被活化 循环内激动剂或内皮下组织(胶原或vWF) 相互反应 凝血活化 纤溶抑制 血液淤滞

凝血机制与抗凝治疗新观念PPT教学课件

凝血机制与抗凝治疗新观念PPT教学课件
• 水蛭素类药物(比伐卢定) 与上述肝素类药 物的抗凝作用机制不同, 可直接与因子IIa 结合抑制其活性, 对其他凝血因子没有作 用。
2020/12/09
17
凝血检查
• 活化凝血时间(ACT) • 实验是把抽出的血液放入装有白陶土或硅藻土的
试管中,观察血液凝固时间的长短,其值即为ACT值 。 • 白陶土对于血液而言是一种异物,通过激活XII因 子促使血液发生凝固,其途径为接触性血栓。 • ACT是一种非常准确反映药物预防接触性血栓能力 的方法,如果用白陶土刺激血液后不容易发生凝固 , 那么换做其他异物(如导管、透析器等)刺激血 液也同样不容易发生凝固。 • 因此一种药物延长ACT的能力可直接反应该药物预 防接触性血栓的能力。
• 抗Xa 活性对分子质量不敏感
–不管肝素分子量大小,均有抗Xa 活性。
• 抗IIa 活性则依赖分子质量的大小
–大分子量(>5400)肝素,有抗IIa 活性。
2020/12/09
14
为什么肝素能抗IIa 因子
• 肝素对IIa 因子灭活有赖于(肝素-抗凝血 酶III-IIa 因子)三联复合物的形成
–此时肝素同时结合于抗凝血酶和因子IIa。
2020/12/09
12
抗凝剂药理
•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肝素、低分子量 肝素等
• 药理:都是通过加快抗凝血酶III(AT-III) 灭活凝血因子的速度而起到抗凝作用
• 主要作用:抗Xa和抗IIa因子活性
2020/12/09
13
抗凝剂药理
• 通过对肝素类药物抗Xa 活性与抗IIa 活性 的研究发现:
15
低分子肝素
• 低分子肝素平均分子质量为4000~ 5000 , 分子质量在5400 以上的分子片段所占比例 较小(25%-50%)。

作用于凝血系统的药物ppt课件(1)

作用于凝血系统的药物ppt课件(1)

骨质疏松、
自发性骨折
连续应用3~6个月
过敏反应
皮疹、药热
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
由普通肝素或非极分化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通过酶解或化学降解所产生的 片断(依诺肝素)
肝素分子中有一5糖基的特殊序列, 是结合AT-Ⅲ的位点。灭活凝血酶 (因子Ⅱa)还需要18糖基序列, UFH的分子量较大,含18糖基较多, 抗Ⅹa活性≈抗Ⅱa, LMWH糖 链短,含18糖单位少,抗Ⅹa活性 >抗Ⅱa活性
凝血酶间接抑制药
肝素类
依赖AT-III


血 凝血酶直接抑制药

基因重组水蛭素
影响凝血因子合成的药物 香豆素类
肝素(heparin)
来源:最初从肝脏发现而得名,药用的肝
素主要从猪、牛肺脏和猪小肠粘膜提取。分 子量大,带大量的负电荷,显强酸性
化学结构
【药理作用】——肝素
1、抗凝作用及机制 肝素在体内体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
因子Ⅱa、Ⅶa、Ⅸa、Ⅹa
35
香豆素类抗凝作用特点
起效慢:对已合成的Ⅱ、 Ⅶ、 Ⅸ、Ⅹ因子无效 消除慢:作用时间长,可维持数天,半衰期长
二、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100%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90%~99% 肝脏代谢,半衰期长(华法林42-54h)
三、临床应用——香豆素类
临床上可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双嘧达莫 机理: 1、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2、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
双嘧达莫 (dipyridamol)
(+)

凝血机制与抗凝治疗-2022年学习资料

凝血机制与抗凝治疗-2022年学习资料

华法林抗凝机制-维生素K-Ⅶ-IX-肝脏合成未活化-桔抗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Ⅱ-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 性凝血因子Ⅱ、Ⅶ、X、X的活化,达到-抗凝自的
香豆素类华法林-【药理学】-凝血因子Ⅱ、Ⅶ、Ⅸ、X在肝中首先合成为前体,无抗凝活性这些凝血因子的氨基末端谷 氨酸残基需在维生素K参与下羧基化,才具有抗凝生物活性。华法林可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应症】-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可防止血栓形成与发展,如治疗血栓栓塞性静脉炎,降低肺栓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 外科大手术、风湿性心脏病、髋关节固定术、人工置换心脏瓣膜手术-等的静脉血栓发生率。-2心肌梗死的治疗辅助用 。-【用法用量】-口服,第1日5-20mg,次日起用维持量,一日2.5-7.5mg。-【不良反应】-主要不 反应时出血,最常见为鼻出血、齿龈出血、皮肤瘀斑、血尿、子宫出血、便血、-伤口及溃疡处出血等。-2偶有恶心、 吐、腹泻、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增高、肾病、过敏反应等。-3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碱性磷酸酶、胆红素升-高。
血栓形成与和抗血栓形成之间需要平衡-正常人日常生活中常有轻微血管内皮损伤,体内低水平凝血-系统激活,但血液 会凝固成血栓-促血栓活性-抗血栓活性-凝血因子-抗凝蛋白-血小板-纤溶蛋白-内皮细胞促血栓功能-内皮细胞抗 栓功能-正常止血状态
血管内皮的抗血栓作用-屏障作用-防止凝血因子、血小板与内皮下的成分接触,从而-避免凝血系统和血小板的活化血小板聚集作用-合成前列环素PG2、一氧化氮NO,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灭活凝血因子作用-可灭活FIⅡa FXa等多种活化的凝血因子-降解纤维蛋白作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激活纤溶酶,降解-已形成的纤维蛋 ,保证血管的通畅
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的差别-高流速-低流速-纤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白-红细胞-血小板-白血栓“动脉血栓”-红血栓“静脉血栓” 房颤患者的心房血栓属于静脉血栓,血栓脱落是发生卒中的主要原因

凝血机制与抗凝治疗PPT课件

凝血机制与抗凝治疗PPT课件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激活纤溶酶,降解已形成的 纤维蛋白,保证血管的通畅
7
➢ 凝血中形成的凝血酶85%-90%被纤维蛋白吸附, 即有助于加速局部凝血反应,也避免了凝血酶向其 它部位扩散
➢ 进入循环的各种活化凝血因子:
被血液稀释 被抗凝物质灭活 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
8
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VIIa 组织因子
IXa VIIIa
重组抗凝血酶
重组TFPI
Xa Va 凝血共同途径 II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12
内源性凝血途径
XIa
华法林*
IXa
肝素类 抗凝血酶
Xa IIa
纤维蛋白原
外源性凝血途径
VIIa 组织因子
磺达肝癸钠 抗凝血酶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达比加群 阿加曲班 水蛭素
纤维蛋白
血流因素(淤滞)
4
高流速
低流速
纤维蛋白 红细胞 血小板
纤维蛋白 红细胞 血小板
白血栓“动脉血栓”
红血栓“静脉血栓”
房颤患者的心房血栓属于静脉血栓,血栓脱落是发生卒中的主要原因
➢ 正常人日常生活中常有轻微血管内皮损伤,体内也常有低 水平凝血系统激活,但血液不会凝固成血栓
促血栓活性
凝血因子 血小板 内皮细胞促血栓功能
2008
口服直接 Ⅹa抑制剂
Ⅹa
维生素 K
拮抗维生素 K

IX 肝脏合成未活化

的凝血因子

华法林
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活化, 达到抗凝目的
15
16
接触性凝血途径
XIIa
XIa

凝血和抗凝血PPT课件

凝血和抗凝血PPT课件

练习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DIC出血的原因?A、凝血因子大量消 耗B、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下降C、血小板大量消耗D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 E、继发性纤溶亢进
下述哪项功能障碍不可能是DIC引起的?A、急性肾功能 衰竭B、急性呼吸功能衰竭C、黄疸及肝功能衰竭D、席 汉综合征E、再生障碍性贫血
DIC产生的贫血属于A、溶血性贫血B、失血性贫血C、中 毒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FDP D-二聚体 FDP
D-二聚体阳性:提示继发性纤溶亢进 也可用于监测溶栓药疗-FDP
纤维蛋白单体 血浆凝固
3P试验阳性:表明血液中有过多FDP
五、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防治原发病 2、改善微循环(早期) 3、建立新的凝血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1.TF释放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创伤、烧伤、
发 大手术、产科意外、肿瘤坏死)
生 2.血管内皮损伤,使凝血—抗凝血失衡。(缺氧
、酸中毒、免疫、感染/内毒素)

3.血细胞破坏:RBC(异型输血、疟疾):释放
理 ADP、膜磷脂;WBC(化疗放疗后):表达释放TF
(样)物质
4.促凝物质大量入血:急性胰腺炎(胰蛋白酶) ;蛇毒(激活因子10、加强因子5活性)
DIC
休克
微血栓阻塞,回心血减少
出血导致血容量下降

DIC
心脏功能障碍,心输出量下降

血管活性物质,扩张血管、增加通透性
血液浓缩、粘度增加、血流停止

酸中毒损伤血管内皮

微生物及毒素刺激TF合成表达
组织损伤释放TF
DIC
DIC 临床表现异同
发病快慢:1)败血症或严重创伤后数小时或 1-2天,有出血及休克等典型表现,实验室检 查也有明显异常,病情迅速恶化。2)恶性肿 瘤或慢性溶血患者,以器官功能不全为主要 表现,仅有实验室检查异常或尸检发现。

凝血机制与抗凝治疗PPT课件

凝血机制与抗凝治疗PPT课件
高效
因子Ⅱa
下游
除了具有促凝作用,还有抗凝、致 炎、血小板激活等作用 彻底
从机制上看,因子Xa抑制剂和因子IIa抑制剂各有千秋, 难分伯仲,应更关注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Ieko et al. J Thromb Haemost 2004;2:612
McCart. Ann Pharmacotherap 2002;36:1042–57
P-gp
3A4 / P-gp
3A4
0.5-2h
2-4h
1-4h
依度沙班
Xa 因子 否 50% o.d.
Esmon, ISTH 2005
22
性质
靶点 前体药物 生物利用度 给药剂量 半衰期 肾排泄 监测 相互作用 起效时间
达比加群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Ⅱa因子 是
6.5% b.i.d. 12-14 h 80%

Xa 因子 否 80% o.d.
7-11 h 33% (66%)

Xa 因子 否 60%
b.i.d. 12 h 25% 否
血流因素(淤滞)
4
高流速
低流速
纤维蛋白 红细胞 血小板
纤维蛋白 红细胞 血小板
白血栓“动脉血栓”
红血栓“静脉血栓”
房颤患者的心房血栓属于静脉血栓,血栓脱落是发生卒中的主要原因
➢ 正常人日常生活中常有轻微血管内皮损伤,体内也常有低 水平凝血系统激活,但血液不会凝固成血栓
促血栓活性
凝血因子 血小板 内皮细胞促血栓功能
外源性凝血途径
VIIa 组织因子
IXa VIIIa
重组抗凝血酶
重组TFPI
Xa Va 凝血共同途径 II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凝血和抗凝血机制51页PPT

凝血和抗凝血机制51页PPT


XII
XIIa
XI
XIa




IX


凝 TF
IXa

PLT VIIIa
VIIa

性 VIIIa 凝


X
Xa


PLT Va
V

Prothrombin
Thrombin ④
Fibrinogen
Fibrin
二、抗凝血系统
1. 细胞抗凝
VEC的抗凝作用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肝脏
2. 体液抗凝系统(起主要作用)
一、DIC的常见病因和诱因
病因:
感染 恶性肿瘤 妇产科疾病 手术和创伤 其他
二、诱因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吞噬、清除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原促凝物 清除纤溶酶,FDP,内毒素等 坏死组织,细菌等“封闭”其功能 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
肝功能严重障碍
蛋白C、AT-Ⅲ、纤溶酶原等合成减少 凝血因子的灭活障碍 肝细胞坏死,释放TF
第一节 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Normal 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homeostasis
止血的过程
血管痉挛
凝血系统
血小板血栓形成
抗凝血系统
抗凝
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纤溶系统
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抗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也被激活。
一、凝血系统
三个阶段: 1 .因子FX激活成FXa 2.凝血酶原(FII)激活成凝血酶(FIIa) 3 .纤维蛋白原(Fbg) 转变成纤维蛋白(Fbn)
血液的高凝状态
妊娠后期或老年人
生理性血液高凝

凝血机制与抗凝药物的新视点PPT参考幻灯片共24页

凝血机制与抗凝药物的新视点PPT参考幻灯片共24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凝血机制与抗凝药物的新视点PPT参考幻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灯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戊糖:无抗IIa活性 抑制接触性血栓的能力极弱
❖ 水蛭素类:有较强抗IIa活性 抑制接触性血栓的能力很强
防治现状
1 在凝血瀑布兴奋的早期就阻断1 2 阻止凝血酶的增殖放大但不影响已生成的的
凝血酶的作用 因此: Xa因子直接抑制剂在临床上表现出了有
效抗凝而不出血的安全功能。
1 Spyropoulos AC. 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 2007;16:431-440
拮抗而维持正常的血流状态。 • 病理情况: • 各种因素引起血管内膜损伤,胶原暴露,
从而激活血小板,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 血系统
防治现状
• 凝血受内源性和外源性刺激1 • 活化的凝血因子如Xa因子在放大或抑制凝
血方面起重要作用2 • Xa因子产生于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共
同通路的起始点3
• 1 Davie EW, et al. Biochemistry. 1991;30:10363-10370 • 2 Perzborn E, et al. Hämostaseologie. 2007;27:282-289. • 3 Spyropoulos AC. 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 2007;16:431-440
Xa因子的主要作用
• 活化一个分子的Ⅹa因子能产生1000个分子 的Ⅱa,理论上在凝血瀑布的上游抑制凝血因 子将产生更强的抗凝作用。
IIa因子的主要作用
• Ⅱa为凝血瀑布的最后环节,Ⅱa将纤维蛋白原变 为纤维蛋白促进血块形成
• 通过活化因子ⅩⅢ使纤维蛋白交联,以及与α-抗 纤溶酶交联而抑制纤溶酶,使血栓更加稳固。
• 大多数由肝脏产生,其中II、VII、IX、X合 成依赖于Vitk,称Vitk依赖因子
➢正常情况下,所有因子都处于无活性状态
发病机制
• 与此同时,人体内的止血和凝血系统与抗凝 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相互制约, 用来维持血管内的血液不断循环流动,因此,
• 血管局部有轻微损伤,既不会出血不止,也 不会因局部止血而发生广泛血栓或栓塞。
接触活化(内源性)途径
表皮损伤
凝血酶原
激活蛋白C 蛋白S 蛋白C+
血栓调节蛋白
创伤
组织因子
外源性途径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组织因子
创伤
抗凝血酶 凝血酶
纤维蛋白
共同途径
纤维蛋白酶原
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内源性凝血系统(血管壁损伤) 外源性凝血系统;组织损伤,释放因子
(接触性血栓途径) (自身血栓途径)
XIIa
六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 髋膝关节置换术 • (一)实施手术前功能评估(属二次、或翻修、或高难复杂全髋)。 • (二)预防抗菌药应用时机。 • (三)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 (四)手术输血量大于400ml。 • (五)术后康复治疗。 • (六)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医疗背 景
• 据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报道,骨科大手术后 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 :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42~57%、人工膝关 节置换术为41~85%、髋部骨折手术为 46~60%;
医疗背 景
• 肺栓塞总发生率: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0.9~28.0%、人工膝
关节置换术为1.5~10.0%、髋部骨折手术 为3.0~11.0%。
THA术后近端血栓
TKA术后远端血栓
病因
•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Virchow维柯氏三角理论
VIIa - III
XIa
IXa
VIIIa
Xa
Va
血小板 激活
II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防治现状
• ACT可以反映药物抑制接触性血栓的能力 • 资料显示: • 只具有抗IIa活性的水蛭素可明显延长ACT • 只具有抗Xa活性的戊糖不延长ACT • 低分子肝素仅轻度延长ACT
同时具有抗Xa与IIa活性的肝素可明显延长 ACT
防治现状
• 利伐沙班是一种特异性选择性Xa因子直接 抑制剂
• Xa因子可催化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利 伐沙班对凝血酶无作用,但可以通过抑制 Xa因子,调节凝血酶的产生水平。
• 与间接Xa因子抑制剂相比,利伐沙班可直 接抑制游离的Xa因子,也可抑制纤维蛋白 结合的Xa因子以及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凝血机制与抗凝药物作用靶点
医疗背 景
• 骨科大手术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 (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少数可 造成肺栓塞导致死亡。
医疗背 景
• 概念: • 深静脉血栓: • (deep vein thrombosis,DVT):指血液在深
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 疾病。好发部位为下肢静脉,常见于骨科 大手术后,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主 要并发症之一。
医背 景
• 概念: • 肺血栓栓塞症: •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
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 或其分支所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疾病, 是骨科围手术期的重要死亡原因。
医疗背 景
卫生部关于印发《2008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 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通知 卫医发〔2008〕28号
发病机制
• 而当凝血因子被激活后,就产生了至今仍 公认的“瀑布学说”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发病机制
• 凝血过程分为: • 1.内源性凝血途径 • 2.外源性凝血途径 • 3.共同凝血途径 • 1与2的相互联系进一步说明凝血的复杂性。
防治现状
• 发病机制: • 生理状态: • 体内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互相依赖、互相
常用抗凝药物抗凝作用靶点特性
普通肝素:
有相似的抗Xa与IIa活性
低分子肝素:法安明 速碧林 :抗Xa大于IIa活性
水蛭素类:比伐卢丁 :
只有抗IIa活性
华法林:
抗Xa与IIa活性
利伐沙班:
抗Xa活性
防治现状
❖ 普通肝素:有较强的抗IIa活性 抑制接触性血栓的能力很强
❖ 低分子肝素:有较弱的抗IIa活性 抑制接触性血栓的能力较弱
静脉血 流滞缓
血管内 膜损伤
血液高 凝状态
单一因素往往都不足以致病,必须是各种因素的组合,尤其是
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破坏血液中凝血和抗凝因子间的平衡, 触发瀑布式凝血连锁反应活性增高,才可能引起血栓形成
术后血栓患者
发病机制
• 目前公认的凝血因子共14个,按罗马字命 名的有12个,尚有高分子量激肽原 (HMWK),激肽释放酶原(P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