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高中政治 必修1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能力提升练习 (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1第二课知识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1第二课知识总结高中政治必修1第二课知识总结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一)供求影响价格:①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是宗教、习俗等文化因素。
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买方市场、卖方市场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主要指的是劳动工具),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意义。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低,处于有利地位。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高,处于不利地位。
→决定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缘故。
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劳动生产率给商品生产者的启示: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一定,个别商品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加,在竞争中获利。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1单元 第2课 第1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一、供求影响价格1.引起商品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1)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
上述因素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1)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价格升高,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2)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价格降低,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图示供求影响价格[判一判]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 )提示:错误。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而不能决定价格。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价格越低。
图示价格和价值[判一判] 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 )提示:错误。
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供应量等因素的影响。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某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2)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判一判] 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 ) 提示:错误。
企业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含义: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意义①商品生产者出售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增加,处于有利地位;反之,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
②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4.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课堂检测 1、生产同一种商品,甲厂耗费3小时,乙厂耗费2小时,丙 厂耗费1小时。关于这一商品的价值量,以下观点正确的 是: A、甲生产的商品价值量大,因为它耗费的劳动时间多 B、丙生产的商品价值量大,因为它在同一时间里生产的商 品数量多 C、甲乙丙生产的商品价值量不一样,因为它们实际耗费的 劳动时间不一样 D、甲乙丙生产的商品价值量一样大,因为价值量是由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课堂小结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间接因素 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
二、价值决定价格 1、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 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课堂检测 3、生产同样的商品,不同的生产者有的赚钱,有的不赚 钱甚至赔钱,其根本原因是他们( ) A.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 B.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C.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D.所出售的产品价格不同
课堂检测 4、商品价格决定于( )
A.供求关系,但受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影响 B.个别劳动时间,但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C.供求关系,但受到使用价值的影响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受到供求关系影响
课堂检测 5、市场经济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市 场经济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等价交换( ) A.是指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是等价的 B.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 C.只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D.表明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能力提升
今年暑假期间,各厂家商家的价格战又 一次如火如荼,“让利销售”、“吐血大 甩卖”这类字眼老百姓已耳熟能详。商品 价格不断下降,价格战此起彼伏,企业面 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1)商品价格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述原因,说明企业怎样才能在 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 第1框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2.同样是物价上涨,你能说出“物以稀为贵”与“通货膨胀”的区别吗? 提示:(1)“物以稀为贵”是某类商品出现供不应求,特别是供给不足,需 求旺盛,销售者趁机涨价,造成物价上涨。“物以稀为贵”属于微观经济运动 中某类商品出现的问题。 (2)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 物价全面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属于宏观经济运动中大多数重要商品出现的问 题。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教材P11“探究问题1” 提示:(1)樱桃刚上市时价格高,大量上市时价格低;羽绒服冬天价格高, 夏天价格低。 (2)因素很多,从四个材料中归纳出:气候、时间、地域、政策等。 2.教材P11“探究问题2” 提示:一般而言,在供给一定的条件下,需求增加,价格上涨;需求减 少,价格下跌。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③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因为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决定,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不会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④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同一 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增加,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所以商品价值总量增 加。
以上关系可总结如右图所示: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3.教材P12“探究问题1” 提示:一般而言,在需求一定的条件下,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供给减 少,价格上涨。 4.教材P12“探究问题2” 提示:商品的价值量决定商品的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 跌。 5.教材P14“探究问题” 提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电解铝技术 的发明和应用,使生产铝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使铝产品的价值量减 少。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二课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10-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知识脉络
供求影响价格 互动探究 2021年2月初,由于天气持续阴冷,加上春节临近,在外务工人员陆 续返乡,人们举办各类酒席增加,部分农产品需求量增加,供应紧张, 导致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
-11-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9-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判断正误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供求关 系。( ) (2)商品价格由使用价值决定。( ) (3)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没有意义。
() (4)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 提示(1)× (2)× (3)× (4)√
-20-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知识脉络
2.商品价值量与价值总量的区别和联系 (1)价值量通常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它由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总量是指某部门或某一 商品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价值量的总和。 (2)价值总量=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的关系 (1)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商品 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越长,该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 间无关。 (2)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 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命题立意以必备知识供求和价格的关系考查关键能力,渗透科学 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1第二课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1第二课知识点高一政治主要以经济生活为主,我们在学习政治必修1第二课的时候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1第二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1第二课知识点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
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意义。
A、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盈利。
B、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亏损。
C、相等不亏不赚。
它决定了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3)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社会劳率↑单位时间产品数量↑劳动时间↓①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关系: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
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商品(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商品要耗费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②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主要指功能和质量。
如面包能填饱肚子,衣服能保暖等。
】●货币的产生、含义和本质(1)货币的产生:偶然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物物交换——出现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出现(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它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表现:“标价”、“价格”(2)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表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3)一般职能: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而保存起来支付手段-------赊购赊销中支付债务,或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世界货币--------当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纸币(1)含义: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价值符号)。
(2)本质:价值符号(没有价值)(3)优点:成本低、易保管、携带方便、避免磨损等(4)货币发行规律: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纸币发行量的决定:必须以流通中的货币量为限度A. 超过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引起通货膨胀。
B. 小于限度,会商品销售发生困难,阻碍商品流通,引起通货紧缩。
影响:①通货膨胀---危害: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措施: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②通货紧缩----危害:短期人们生活有好处,长期导致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失业增加、收入下降措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
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二课第一框课件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1、影响商品价格的具体因素P11①
时间、地域、气候、生产条件、政策等, 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都会引起 价格的变动。
★上述诸多因素在影响价格时是通过 何种途径来实现的呢?
气候 时间 地域 生产 宗教信仰 习俗
影
商品的供给 或者需求
影
商品 价格
响
响
2、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1)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P12①
(2)供给对价格的影响 P12 ② (3)买方市场、卖方市场 P12相关链接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内容简介:七爷一行人在药材市场先是高价购买黄连 100斤,继而 放出口风还需 1000斤,并持币待购,各药商见有利可图纷纷收进 黄连,结果几天内市场上黄连泛滥,价格狂降,七爷等人此时购 进大宗黄连,节省了大批银两。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 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 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 “龙舌兰”。
A.太阳能热水器供过于求 B.太阳能热水器价值量降低 C.太阳能热水器供不应求 D.太阳能热水器价值量增加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供求对价格的影响。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大打 价格战,直接原因就是市场上该种商品供过于求。
★供给与需求是怎样影响价格的?
供求 商品 购买 销售 关系 缺余 者 者 价格 何方 俗语 有利 涨跌
“货多 买方 供过 商品 持币 竞相 价格 不值 市场 于求 过剩 待购 出售 跌落 钱” 供不 商品 争相 应求 短缺 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能力提升
1.中国13亿多人口中,4亿青少年构成了动漫及其衍生产品的庞大消费市场。
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中,有80%接触过动漫产品。
与动漫相关的游戏、服装、玩具、食品、文具用品、装饰品等动漫衍生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
动漫衍生产品()
①是动画片的替代品,其价值决定于消费者的个人喜好
②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价值由货币来衡量③其价格受生产者供应和消费者需求的直接影响④其价值决定于市场的火爆程度,受产品材质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动漫衍生品不是动画片的替代品,另外其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①错误;②正确,材料中的动漫衍生品也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价值由货币来衡量;③正确,因为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但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其价格受生产供应和消费者需求的直接影响;④错误,因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在下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获利;在B点时,商品生产者亏本②在A、B点时,商品生产者能否获利,不但要看商品价格,还要看其个别劳动时间③在A点时,买方占主导地位;在B点时,卖方占主导地位④在A点时,卖方占主导地位;在B点时,买方占主导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在A点时,价格高于价值,说明商品供不应求,形成卖方市场;在B点时,价格低于价值,说明商品供过于求,形成买方市场。
在A、B点时,商品生产者能否获利,不但要看商品价格,还要看其个别劳动时间是否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假定甲、乙、丙、丁四厂均生产A商品,且甲厂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丁厂,乙厂的个别劳动时间比丙厂长,丙厂的劳动生产率与丁厂接近。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在A商品市场上,甲厂价格最低,乙厂价格最高
②在市场上销售同样数量的A商品,甲厂获利最大,乙厂获利最小③在市场上销售同样数量的A商品,丙、丁两厂获利最大,甲、乙两厂获利最小④甲厂生产的A商品的降价空间最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因此,如果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就能获得额外收益,故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4.★下列示意图反映的是通常情况下价格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其中①②④分别反映的是价格随社会劳动生产率、通货膨胀率、居民收入水平变化的曲线,③反映的是需求量随价格变化的曲线。
这些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价格与相关因素关系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价值是价格的基础,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商品价格下降,①正确。
通货膨胀率指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通货膨胀率高,商品价格也应该上涨,②错误。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即需求量上升,③正确。
商品价格与居民收入水平并不一定同步增长,④错误。
5.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这里的等价交换原则()
A.只存在于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B.表明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应该与价值相一致
C.是指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是等价的
D.表明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答案A
6.面对中国这一巨大消费市场,4G智能手机的投资商、制造商、销售商蜂拥而上,造成了巨大的手机供应市场。
为争夺市场,他们不仅竞相改进生产技术,而且大打价格战,使手机价格大幅下降。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手机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答案(1)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随着生产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使得手机的价值量减少,这是引起手机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
(2)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手机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导致了手机价格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