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案汇编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看过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目的、概况、影响;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①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培养同学们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史论今,引导同学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培养同学们运用历史,借鉴历史的能力。

③采用课堂互动、想象等方式,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培养同学们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在地图上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②引导同学们收集戚继光的资料,提高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同学们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人民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

②学习戚继光抗倭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通过展示古今中国对外交往的图片,体会中国的和平友好的外交理念以及不屈的民族抗争精神。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教学教法】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演示,通过扮演小记者,指图讲述郑和郑和下西洋概况,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比较的方法,由浅入深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导入新课导入:视频“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师有激情的启发引导:丝绸之路分为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开创以来一直是东西方交往和贸易的重要通道。

汉代至隋唐以陆路为主,到宋元时期逐渐转移到海上,特别是到了明朝前期,我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到顶峰。

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明朝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史诗。

请同学打开课本第95 页齐读一下课题第17 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确立目标1、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本绿字标题,找出本节课学习目标。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教案新人教版(1)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教案新人教版(1)

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等基本史实。

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观察比较: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和盛况(邮票),比较中外远洋航行的不同作用。

综合分析:根据所学内容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评价人物: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归纳综合,使学生认识到戚继光是我国古代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爱国主义:使学生通过了解郑和下西洋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以及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难点: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教学方法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易错易漏易混点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教学过程课前检测为何明成祖朱棣的陵墓那么宏伟?(他是第一位葬在北京的明朝皇帝,那时明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

)导入新课这就为当时进行远洋航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出现了杰出的航海家郑和。

检查预习介绍一下郑和讲授新课郑和下西洋学生阅读84-87页“导入框”以及本目课文、插图、地图、资料等,在教师启发下,作读书标注并思考回答:1.这里说的“西洋”指哪些地方?(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同桌学生合作,一个翻到新学案63页,另一个翻到课本85页,对照回答:2.郑和下西洋从哪里出发?(刘家港)3.他们沿途经过的国家或地区,今天各叫什么名称?(占城——越南;爪哇等——印度尼西亚;满剌加——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榜葛拉——孟加拉印度;古里——印度;天方——沙特阿拉伯;木骨都束)4.完成88页“练一练”: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5.学生观察彩图23《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结合课本86页插图和资料,回答: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在航海事业的发展史上居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初一历史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的教案设计

初一历史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的教案设计

初一历史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的教案设计
初一历史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的教案设计
一.明确目标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出发地、所达地区和意义
2.知道“倭寇”的含义,掌握戚继光抗倭的主要事迹。

3.记住葡萄牙占据澳门的史实。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学习难点:时空概念的掌握
二.前置自学
1.郑和下西洋时的皇帝是。

下西洋目的是为了加强 ;1405年从出发到年,先后次下西洋,最远到达沿岸和。

所带物品最受当地人喜爱的'是和。

郑和远航,促进了,加强了。

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文是谁的名句:;其中的“海波”是指。

3.1553年,殖民者以租借名义,攫取了在我国的居住权。

4.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是 ;明朝抗倭的民族英雄是。

三.问题探究
1.“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矣”。

回答:
(1) “郑君”是谁?
(2)其主要事迹是什么?
(3)其事迹有何影响?
2.(1)什么是“倭寇”?
(2)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你应如何向他学习?。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设计1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设计1

扬国威抵外侵—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矮寨中学杨雪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概况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开发南洋2、了解戚继光抗倭事迹过程与方法:观察比较: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和盛况综合分析:根据所学内容分析郑和下西洋取得巨大成就因素和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多媒体PPT课件辅助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3、使学生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难点:辩证的分析郑和下西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课前引导问题:(1)明朝加强君权的目的?(2)君权加强的措施有哪些?导入新课多媒体体展示课题《扬国威抵外侵—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一、郑和下西洋1、幻灯片展示:◆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保存着这样的遗迹:印尼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泰国有三宝港。

◆民间哄儿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请问:文中提到的“三宝”、“戚爷”你知道是谁吗?学生回答:“三宝”—郑和“戚爷”—戚继光展示《郑和》和《戚继光》图片,通过图片展示加深记忆。

2、利用多媒体展示: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必施恩布德—《明史》请问:根据以上所述,你认为郑和出于什么目的下西洋?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扩大明朝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3、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短片《郑和下西洋》以及展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回答一下问题:(1)想一想:西洋是指什么地方?(学生回答:略)教师补充:我国古代将文莱以西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称之为“西洋”。

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第17课郑战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教案之阳早格格创做教习目标1、知识与本收:相识掌握郑战下西洋的时间、条件、手段、表面、做用;启垦北洋;倭寇;戚继光抗倭.2、历程与要收:道述法、情景创建法、自决教习法、分解提示法等多种教法概括应用.3、情感做风价格瞅:通过对于郑战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变的教习,使教死体验郑战、戚继光的人格魅力,以产死精确的人死瞅战健康的人格.自决教习1.郑战下西洋时的皇帝是__________.下西洋手段是为了加强__________ ;1405年从 __________出收到 __________ 年,先后________次下西洋,最近到达__________ 沿岸战__________ .所戴东西最受当天人喜爱的是__________ 战__________ .郑战近航,促进了 __________ ,加强了 __________ . 2.“启侯非尔意,但是愿海波仄”,此文是谁的名句:__________ ;其中的“海波”是指 __________.3.1553年,__________ 殖民者以租借名义,攫与了正在尔国__________ 的居住权.4.尔国也是天下履历上的伟大航海家是__________ ;明往抗倭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合做商量:郑战为什么能乐成的真止近航?随堂检测一、采用题1.派遣郑战下西洋的明往皇帝是()A.明太祖B.明成祖C.明仁宗D.明宪宗 2.郑战下西洋最近到达()A.印度洋沿岸战白海沿岸B.印度洋沿岸战非洲东海岸C.白海沿岸战非洲东海岸D. 印度洋沿岸战非洲西海岸 3.倭寇包罗()①日原武士②日原商人③日原海匪④华夏内天奸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 ①②③④ 4.明往时的抗倭将收有()①戚继光②岳飞③文天祥④俞大猷A.①②B.③④C.①D.①④5.郑战下西洋曾到过亚非几个国家战天区()A.20多个B.30多个C.40多个D.50多个两、资料分解题1、资料一:“启侯非尔意,但是愿海波仄.”资料两:“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赶快止.”请完毕:(1)从资料中可感受到戚继光是个何如的人?(2)简述其主要遗迹.2、郑战下西洋的手段是什么?有什么意思?教习支获:。

初中历史《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17 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兴趣
以视频《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航海勇士翟墨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颁奖词--- 戚继光。

2. 交流与质疑:小组交流展示表格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3. 合作完成卡片信息,编辑《郑和传》《戚继光传》
五、颁奖词 悟精神
为郑和、戚继光撰写颁奖词
要求:经典、流畅、有激情。

字数:100 字以内
1. 独立完成
2. 小组交流,班内展示:
畅所欲言,比一比谁写的更精彩?
3. 提升归纳郑和、戚继光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
五、博客论坛 续真情
欢迎同学们进入我的博客,继续舒展你的思想
和感悟。

请将你的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与同学们共勉;同时欢迎继续参与推荐“ 感动中国十大
关注郑和、戚继光代表明朝的对外交往和冲突
关注生活中
应用,联系
实际,总结
提升,形成
认识。

颁奖词--- 郑和。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案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案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案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2、思想教育目标:(1)郑和是中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2)戚继光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3、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把握历史概念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并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阅读思考并独立发问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三、教学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四、教法学法:教师主要采用启发式,发现法;学生主要采用探究式学习五、教材分析:明朝对外关系中的几件大事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前者属于友好的交往,后两者表现为冲突和战争。

六、教学过程:(一)诊断补偿,导入新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对上节课内容简单回顾)导入:15-16世纪也是世界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历史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欧洲人从事的远洋航行——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达伽马开辟了西方到东方的新航路、麦哲伦进行了环球航行,这些地理大发现加强了世界范围内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促使世界更为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

适应世界历史发展脉搏的跳动,中国历史也产生了共鸣,当时的明朝也出现了一个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引出课题)。

但是中国人的远洋航行要远远早于欧洲(近一个世纪),这一重大事件就是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本课还有另一重要历史人物——民族英雄戚继光。

(展示人物图片)(二)、新授1、郑和下西洋(师启发学生找出主线索,生看书讨论)出示思考题(1)“西洋”地理位置在哪?(2)郑和为什么能下西洋?——(客观)条件(3)明成祖为什么要派郑和下西洋?——(主观)目的(4)盛况如何?——(根据材料得出结论)壮举,伟大航海家。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 学 设 计永顺县民族实验学校胡春娥王池跃[教学内容]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知道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概况、成功原因、意义及戚继光抗倭背景、概况、原因意义等内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收集的史实材料及图片等资料学会分析、理解、概括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本课图文资料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图文分析归纳的能力。

对航海英雄郑和和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评事评人的能力。

2、通过课堂讨论,共同探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享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并学习郑和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及戚继光精忠报国誓死捍卫祖国人民生命财产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读图法、比较法,利用现代先进的电化教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有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采用课堂讨论、想象等方式,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主题歌,听后启发诱导学生,引入课题。

提问:你知道他是谁么?他创造了什么样的航海壮举?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

板书:郑和下西洋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概况、成功原因;2、戚继光抗倭背景、概况、原因意义等(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学生带着目标自学(一)郑和下西洋1、结合图片和地图,初步了解伟大航海家郑和及西洋的地理范围。

提问:结合课文,“西洋”是指什么地方?(指现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2、结合课文,先引导启发学生,然后再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根本条件和目的。

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案

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案

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案一.师导入,揭示学习目标: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张图片,同学们感觉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呢?这是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一个情景.你们知道这个情景是演绎哪一历史事件吗?中国导演张艺谋选用这个情景展示了我国古代中外交往的成就,同学们想知道当时的情景吗?我们一起来学习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请同学们翻到17课.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本课的学习目标(见课件).请同学们把学习目标齐读一遍.根据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利用5分钟时间快速浏览17课,并且完成导学案上的自学预习题.通过预习,我们了解了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我们先来看一段影视资料,一起感受下郑和下西洋这一伟大航海壮举(见课件).同学们知道片中的皇帝是谁?明成祖(朱棣那西洋指的是哪里?(我国古代将文莱以西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称为西洋看完这段视频后,我们感受到了里面有一个人的形象非常高大,是谁?(郑和)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胆有识,有勇有谋,是一个伟大的航海家.体站起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导学案上展示提升的1,2,3题,比比哪个小组讨论积极收获最多。

二.小组讨论(略)三.小组展示老师点拨:哪个小组展示第一个问题? 郑和下西洋的大致情况怎样? (1405-1433,7次,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这个小组答的相当准确.根据这个组的展示,我们来看下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见课件).那是什么原因促使郑和能够成功的多次下西洋呢?(见课件讲方法)。

这位同学回答的是航海的物质条件,这位同学回答的是航海的技术条件,那有没有个人因素呢?同时郑和具有突出的组织才能,吃苦耐劳,这也是远航成功的原因.那同学们认为在这所有的原因中,哪一条最重要?(国力强盛).说的太好了.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这个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最根本原因.因为郑和的船队要远航,首先需要的是大量资金和优质的船只,如果当时明朝不富有,想要远航这是办不到的.那他去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政治目的是要扩大明朝在世界上的影响)那么,哪个小组来展示第三个问题呢?1.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2.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3.促进了南洋的开发.除了郑和,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等) .那我们就将郑和的远航与欧洲的远航家比较一下,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资料(见课件),从这些资料中,你们又有什么新收获?(时间早,次数多,规模大),从你们得出的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确实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里还有一组资料(见课件),从图中同学又能获取什么信息?郑和曾到过的地区,都受到了当地人们的热情招待,郑和带去的是和平,友好,经济交流,从而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所以至今亚非各国仍在纪念着郑和,至今仍有三宝庙,三宝塔等历史遗迹(见课件).在隋朝时期,我国就有人到南洋一带谋生,郑和下西洋后有更多的人去南洋做工经商,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从而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发展.同时也说明了我们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这是郑和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那同学们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呢? (见课件讲方法)积极的(略)?(但是他每到一处就在当地无偿赏赐很多金银,丝绸等等,这样,消耗明朝的国力增加了明政府的负担.。

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教案研究

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教案研究

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教案研究在中国历史上,郑和下西洋以及戚继光抗倭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作为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历史事件,它们都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会对这两个事件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一、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明朝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在明朝时期曾经多次率领船队下西洋,进行贸易和外交活动。

郑和的下西洋活动为中国的国际贸易和文化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率领船队到达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如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阿拉伯。

他们的到来不仅仅是为了贸易,同时也是为了传播中国的文化和崇高的道德观念。

下西洋的活动为中国带来了很多好处,其中包括对地理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贡献。

在这一时期,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通过下西洋,中国的海事能力得以大大提升,从而为下一步的海上军事活动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下西洋也为中国带来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联系的机会,使中国对世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戚继光抗倭除了郑和下西洋之外,戚继光抗倭也是中国历史中的一段重要事件。

明朝时期,日本向中国发动了百余次入侵,并在不同程度上占领了中国的南方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戚继光成为了中国最杰出的抗倭英雄之一。

在戚继光抗倭的过程中,他领导了巨大的部队,实施了许多策略和战术来抵御日本的进攻。

在这一时期,戚继光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的领导和组织能力都得到了高度的肯定,并且他的奋斗精神和勇气也影响了整个中国。

戚继光抗倭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中国的抗击侵略活动中,戚继光表现出来的英勇精神让人印象深刻。

他的奋斗精神、忠诚和勇气也影响了很多后代的中国人。

特别是在现代中国,这种勇气和奋斗精神始终激励着人们积极向前,追求更好的生活和社会地位。

三、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两个事件虽然时间相隔很长,但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这两个事件有以下几个共同点和不同点:1、共同点两个事件的主人公都是汉族人。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案新部编本2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案新部编本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课标内容]①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②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概况、影响;开发南洋;倭寇;戚继光抗倭。

①引导学生识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②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张骞出使西域,培养学生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

④采用课堂讨论、想象等方式,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②引导学生收集关于郑和、戚继光的资料,作为小故事的素材,提高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鼓励学生向地理教师请教,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及到达国家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等,以增强各学科知识的联系,拓宽知识面。

④要求学生讲述戚继光抗倭的故事,使之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人民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

②学习戚继光抗倭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既有友好合作的一面,也有反侵略的一面,从而全面认识明朝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

[重点和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难点:如何全面地辩证地评价郑和下西洋[教学方法]采用故事法、讨论法、列表举例法[教学过程]要求学生预习,并收集郑和、戚继光的有关资料。

中国历史名将教学之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教案

中国历史名将教学之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教案

中国历史名将教学之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教案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各路名将。

这些名将在古代历史上都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事迹,更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思想、行为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

在此,我将以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为例,从历史、文化和教育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教学中国历史名将。

一、历史背景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事件。

郑和下西洋在明朝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进行,是中国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的对外航海活动。

而戚继光抗倭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进行的,是中国明朝军队对于日本倭寇的一次全面打击。

这两个事件虽然时间相隔一百多年,但是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

郑和下西洋让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国家之一,在航海和制造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戚继光抗倭则是中国在对外侵略和文化侵略方面的抵御。

这两个事件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典型事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进程。

二、文化内涵在学习中国历史名将时,我们不仅要了解他们的事迹,更要认识到他们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郑和下西洋所展示的是中国文化的开放和自信,虽然不是通过武力来进攻他国,但是通过文化和商业的交流,取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而戚继光抗倭则是中国文化的尊重和坚定,他所体现出的责任和忠诚对于中国人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坚定。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名将的事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和深度。

三、教育意义除了了解历史和文化内涵外,中国历史名将的故事还对于我们的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分别体现出了对于知识和责任的追求。

郑和下西洋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名将,是因为他具有极高的知识素养和深厚的背景。

而戚继光之所以被推崇为国之重臣,是因为他有着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和忠诚度。

范大贤--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案

范大贤--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案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设计龙场乡中学范大贤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概况、影响;开发南洋;倭寇;戚继光抗倭。

②、引导学生识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通过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影响,使学生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

④采用课堂讨论、课堂分析、合作探究等方式,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阅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

②通过讲述戚继光抗倭基本史实,使之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人民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

②学习戚继光抗倭基本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既有友好合作的一面,也有反侵略的一面,从而全面认识明朝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设想1、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体验历史事件的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2、结合课文的内容,设计一些恰当的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总则第四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对外贸易经营者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陆、内水、领海、领空神圣不可侵犯。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设计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设计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经过和影响2、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其爱国主义情怀3、理解明朝外交既有友好合作的一面,又有冲突的一面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经过和影响及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了解明朝外交的既有友好合作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们一直都认为最先发现世界的是欧洲,但英国的孟席斯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提出最先发现世界的是中国的明朝,其实他所指的就是郑和下西洋,我们不管其真实性有多高,但我们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回味一下这段历史导入新课二、学习过程1、分析和解读学习目标2、自主学习(1)给学生几分钟时间阅读教材,在书中勾画出重点知识,同时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2)组内统一答案,提出疑问并对答案3、合作探究(1)合作探究一:播放郑和下西洋视频,让学生感受郑和下西洋的波澜壮阔,然后让学生召开记者招待会从学生中选出郑和,其他的学生充当小记者,针对郑和下西洋提出各种疑问,让郑和回答,从而完成郑和下西洋知识的掌握记者:郑和先生,此次下西洋,你最远到达哪里?郑和:记者你好,这次下西洋,我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记者:郑和先生,下西洋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郑和:我们在海上有很多的困难,比如说淡水不足问题,疾病,语言不通等等,但我们对这些困难也有过准备,所以我们都很好的解决了……(2)合作探究二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二幕,戚继光抗倭,然后让学生撰写戚继光颁奖词,写好后每组选出最能代表本组水平的颁奖词,然后请同学上台诵读,最后从六组中选出最优秀的颁奖词4、老师做本课总结本课主要学习了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经过和影响,感受了其过程的艰辛,学习了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我们感受了作为民族英雄的戚继光的爱国情怀。

5、学科代表进行总结总结本节课最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6、学以致用,完成巩固练习给学生3分钟时间独立完成,并组内统一答案,最后进行展示解疑。

初中历史《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设计

学校历史《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设计学校历史《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训练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帮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学校历史《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期望大家能够宠爱。

教材分析:本课又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两部分内容组成。

是岳麓版七班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上承明朝的皇权高度集中,下接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反映的明朝对外关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友好交往,一个是反侵略的斗争。

通过此课,可以反映出明朝时的经济、政治及外交状况,也可以反映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中国在整个世界的地位及进展趋势,激发同学的爱国责任心,所以本课在整本书中占有格外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七班级的同学学习爱好深厚,乐观性强,有很强的探求欲望,但在思考问题时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全面性还有所欠缺,所以老师要在保证同学把握好基本学问点的基础上,引导同学,激发同学的思考问题的力量和探究的力量。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贯彻以同学为主体的思想,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培育同学的合作探究力量,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让同学在欢快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到欢快。

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力量引导生识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培育同学的识图力量。

让生归纳基本史实,培育生归纳历史大事的力量。

让生分析郑和下西洋影响和戚继光成功的缘由,培育生分析历史大事的`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指导同学看图,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及地理学问,要求同学叙述小故事,更加深刻的记忆学问点。

比较中西方航海,让生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规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加同学的民族骄傲感。

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育爱国主义情感,鼓舞同学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如何全面的、辩证的看待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教学案例

《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教学案例

历史《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教学反思上完这节课,我感觉是幸福的,不仅仅在于我的教学理念得到基本的实现。

更多的我认为引起我深刻的思考。

首先,我对我所执着追求的思辨性历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反思这节课的过程当中,我看到了学生运用网络学习工具成功解决问题的笑容,我感触到了他们思维智慧的迸发,他们激情蓬勃,我也感受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增强对历史事件不同调度的认识。

思辨性是历史课堂的本质色彩。

我的第二个深刻感受是,在这节历史课上,我运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网络搜索技术,博客交互技术。

当这些技术资源走进了我的课堂,学生运用这些技术工具,增强了自学能力,锻炼了搜集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今后人生发展打下一个重要基础。

在学生运用白板交互技术展示并激烈讨论发言时,我感触到了他们的思维在碰撞,撞出炫目的火花。

交互促进思考认识。

我的历史课堂成为启迪人生智慧的殿堂。

但是我也发现,当这些技术资源走近课堂后,对于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角色在转变,我们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参与体验,而不是将学生生硬地抛弃在历史学习情境之中。

我们要专注学生对独立学习能力提升,还要重视他们在合作交流中相互思维碰撞,更要尊重他们个性体验认识。

我们要抛弃曾经统一性认识灌输思想。

教学展望辩证认识历史事件,服务人生发展是历史学习宗旨。

辩证认识历史事件的前提则是要准确历史史实。

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材料类型,有自己的倾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云计算技术与理念,建立历史学习资源库。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促进自主学习。

服务人生发展,需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其生成需要学生身心投入所学习历史情境之中,体会历史人物言行。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尝试模拟仿真技术,创建适合历史情境学习平台。

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历史人物言行,历史事件发展,生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为今后自己发展提供情感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7 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概况、影响;开发南洋;倭寇;戚继光抗倭。

1、引导学生识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2、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张骞出使西域,培养学生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

4、采用课堂讨论、想象等方式,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收集关于郑和、戚继光的资料,作为小故事的素材,提高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的语言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向地理教师请教,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及到达国家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等,以增强各学科知识的联系,拓宽知识面。

4、要求学生讲述戚继光抗倭的故事,使之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人民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

②学习戚继光抗倭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既有友好合作的一面,也有反侵略的一面,从而全面认识明朝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

[ 重点和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难点:如何全面地辩证地评价郑和下西洋
[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图表法等。

[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明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对内不断强国化皇权,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明朝政权的巩固以及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外交上,也展开了一系列重大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友好交往的一面,也有反抗侵略的斗争。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事件。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和目的
A、郑和是什么人?(祥见课文P81 小字)
B、西洋指的是哪些地区?(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
海一带)
C、郑和能够下西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1、国力雄厚,武
强大,库藏充足--- 提供物质条件。

2、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提高,
指南者广泛应用,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科技技术。

3、郑和本人的航海经验,勇敢,有才能。

4、开放在政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加强与外界联系。

D、郑和下西洋的目的?(1 说:寻找建文帝的下路。

2说:炫耀国威,显示明朝的富强。

主要是政治目的: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学习-----好资料
2,概况:
和学生一起看课文P81小字和P82地图。

提问:郑和航海过程中可能遇见哪些困难?(食物,水,风浪等)郑和下西洋和西方比较。

(详细见课文P82)
E、意义和影响
怎样评价郑和下西洋的行为?
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扩大了中外友好关系,为世界航海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既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也是全人类的自豪。

但是郑和下西洋用大量的金银作为赏赐,换取的是土豆产和象牙,香料等,这种非商业性贸易,耗费巨大,给政府造成沉重经济负担。

意义:1、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欧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2、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

3、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

4、他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达伽马1497-1498到达印度。

5、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徙到南洋各岛(仅东南亚地区)定居,成为华侨。

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和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不同?
1、国家实力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张骞处于汉朝休养生息,经济还未完全发展。

郑和处于明朝最繁盛时期。

学习-----好资料
2、影响力不同:张骞的影响力小,当时为了联合西域各国反抗匈奴。

郑和为了宣扬国威,影响了东南亚诸国,影响力比张骞大得多。

3、交通工具不同:一个是骆驼和马,一个是船。

4、时代背景不同:张骞为了联合西域各国反抗匈奴,是为战争做准备的。

郑和为了宣扬国威是属于和平交往的。

5、结果不同: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促进了海外各国和明朝的交往, 也显示了明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高超;张骞出使西域也加强了西域各国跟汉朝的文化经济交流,更直接的一个成果是促使了丝绸之路的开通,并且也推动了西汉王朝将西域纳入正式行政区域。

6、国家支持的方式不同:张骞去西域国家是采取暗中支持的方式,郑和则是国家大张旗鼓的支持。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指的是什么人?沿海人民为什么要抗倭?(倭:我国古代对日本的统称,元末至明朝万历年间,日本武士和海盗相结,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骚扰和掠夺,杀伤村民,沿海人民为了保护自己生命和财产安全,起来抗倭)
2,戚继光与戚家军。

(详见课文P83)
3,
4,抗倭结果怎么样?(取得胜利)
5,
6,戚家军为什么能够取得抗倭的胜利?(一,这是一场反侵
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心向背”二是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三是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四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则无可争议地成为另一个原因。


乙怎么样看待明朝的戚继光和南宋的岳飞抗金?(戚继光是抗击外来侵略,是代表中华民族利益,是民族英雄。

岳飞是抗击北方民族的入侵,代表我国中原和江南人们利益,是抗金英雄)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明朝对外交往与冲突,我们回顾中
国的历史,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鉴真东渡日本,到郑和远涉西洋,昭示的是中国和平交往的外交理念;然而近代,爱好和平的中国成为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对象,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流淌的不仅仅有和平,还有不屈的抗争,拿起武器,用我们的血肉之躯筑起民族不倒的长城;今天开放的中国打开国门,诚邀天下朋友,共同谱写和平发展的美好篇章。

正像温家宝总理所说:“我们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穷时铮铮铁骨,发达时永不称霸!”
作业:戚继光抗倭有什么样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