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小学儿童的情绪与情感
第八章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习题答案
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情绪情感:情绪与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道德感: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
二、填空题2.新生入园,班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是因为三、选择题1. 在学前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A.学前儿童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的B.学前儿童的意志力差C.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D.学前儿童的情绪是不稳定的2.学前儿童从5岁左右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
这表明此时期的学前儿童已明显出现了____C___。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自我效能感3.(2013年真题)中班学前儿童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学前儿童( A )。
A.道德感的发展B.羞愧感的发展C.美感的发展D.理智感的发展四、判断题1.幼儿是无忧无虑的。
(×)2.情绪产生的前提是需要的满足。
(×)3.学前儿童智力操作的最佳情绪背景是特别高兴的状态。
(×)4.学前儿童不存在情绪健康问题。
(×)5.学前儿童告状是孩子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6.拆卸玩具行为是学前儿童求知欲的表现。
(√)7.学前儿童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8.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的是游戏室的布置。
(×)9.新生儿期就有了各种情绪。
(×)五、案例分析14.材料:李老师第一次带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
(10分)(2)请分析打扮幼儿行为告状减少的可能原因。
情绪情感
第一节 情绪情感的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与情感 二、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三、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 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三种成分 组成
主观体验
情绪的主观体验是人的一种自我觉察,即大 脑的一种感受状态。人有许多主观感受,如 喜怒哀乐爱惧恨等。人们对不同事物的态度 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人对自己、对他人、对 事物都会产生一定的态度,如对朋友遭遇的 同情,对敌人凶暴的仇恨,事业成功的欢乐,考 试失败的悲伤。这些主观体验只有个人内心 才能真正感受到或意识到,如我知道"我很高 兴",我意识到"我很痛苦",我感受到"我很内 疚"等等。
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 情感体验(受个人的思想观点影响)
理智感(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发展):在智力活动 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
人的四种基本情绪
快乐:追求并达到所盼望目的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愤怒:目的受到阻碍,而使紧张积累产生的情绪
体验 悲哀:失去心爱的对象或理想、愿望破灭时产生
状态。通常是由于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时间引起 的。(例:重大成功的狂喜;亲人去世的嫉妒悲 伤) 应激: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 情绪状态。
(二)情感的分类—— 在一定社会历史条条件下 产生的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道德感(基础):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 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的主观体验。
观点:
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 脑。
情绪体验和生理变Hale Waihona Puke 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 控制。
8 第八章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2.情绪和情 感的区别
二、情绪、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
动机功能
组织功能
信号功能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基本形式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二)情绪的状态
心境
激情
应激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三)情感的社会内容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第二节
情绪发展理论
一、学习理论
无条件反射引起情绪反应
大多数情绪反应由经典条 件反射引起
多让儿童体会到积 极情绪 帮助儿童建立良好 的同伴关系
1.情绪和情感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是以个体的需要和愿望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和情感 由三部分组成: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 2.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赖以产生的需要不同, 发生的先后顺序不同,稳定程度不同,表现倾向不同。其联系在 于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控制情绪。 3.情绪情感的功能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和信号功能。 4.情绪有四种基本形式,即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
(一)因材施教,增加小学 儿童的积极体验
最近发展区二、小学儿童情绪、感的培养(二)发展小学儿童的高级情感
1
小 学 的儿 培童 养道 德 感
2
小 学 的儿 培童 养理 智 感
3
小 学 儿 培童 养美 感 的
二、小学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
(三)培养小学儿童调节和 控制情绪的能力
时教给儿童合理调 控情绪的策略
8.小学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情绪情感不断丰富、 稳定性不断增强、深刻性不断增加三个方面。 9.对小学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因材 施教,增加小学儿童的积极体验;发展小学儿童的高级情感; 培养小学儿童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小学儿童的情绪与情感医学PPT
小学儿童的情绪与情感表现出丰 富性、易变性、冲动性和外露性 的特点,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稳定 和内隐。
情绪与情感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
促进认知发展
情绪与情感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 有重要影响,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思维灵活性和
创造力。
塑造个性与社会性
情绪与情感在儿童个性与社会性的 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影响儿童的 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02
家长应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掌握基本的情绪调节和情感支 持技巧,以帮助孩子应对生活中 的压力和挑战。
加强学校的教育和管理
学校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加强学 校的教育和管理对于预防儿童情绪与 情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 学生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知识,培 养他们积极应对问题的能力。
疾病。
总结词
暴怒症是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极端的易怒和攻击性。
详细描述
暴怒症的症状包括频繁发脾气、攻击他人或破坏物品、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等。 这种症状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关注和治疗。
孤独症
总结词
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交障碍和沟通困难。
详细描述
孤独症的症状包括缺乏社交技能、语言和非语言沟通障碍、重复性行为和兴趣等。孤独症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关注 和支持,包括专业的评估和治疗,以及适应性教育方案的实施。
02
小学儿童常见情绪与情感问 题
焦虑症
总结词
焦虑症是小学儿童中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不安和恐惧。
详细描述
焦虑症的症状包括难以控制的担忧、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这 种情绪问题可能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表现,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关注。
第8章 情绪与情感
背景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 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 绪理论。
观点
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认为情
绪是由有机体的生理变化所引起 的知觉的总和。没有生理变化,
就没有情绪。
所不同的是兰格认为所有的情绪都是 由内脏的变化引起的,而詹姆士则认 为情绪的大部分或主要是由内脏的变 化引起的。
我们因哭而悲,因攻击而怒,因 战栗而恐惧;而不是因悲而哭,因 怒而攻击,因恐惧而战栗。
(一)情绪的内涵
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的 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 部表现,并且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 系统的生理反应。 情绪不是自发的,它由各种刺激引 起。
情绪状态下伴随 产生的生理变化 与行为反应,很 多时候是我们所 不容易自我控制 的。
测谎仪
(二)情感
概念
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 主观体验。 情感这个概念只用于人类,特别是 描述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时,而对 于动物一般不用情感这一概念。
教师教育课程
现代心理学
第八章
情绪与情感
启发与引导
1.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什么 是情绪和情感?二者有什么区别? 2.我国古代名著《礼记》将情绪分为喜、 怒、哀、惧、爱、恶、欲七种;《白虎 通》将情绪分为喜、怒、哀、乐、爱、 恶六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把情绪分 为欲望、愤怒、恐怖、欢乐、怜悯等五 种。那么情绪的基本种类到底有哪些? 情绪状态又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 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 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 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 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评价 • 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既承认情绪的生物因素,也承认情绪受 社会文化情境的制约,受个体经验和人 格特征的制约。这种理论把现象学的研 究、认知理论和情绪生理学的研究结合 起来考虑,是较为合理的,有助于推进 情绪及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研究。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课件
KEEP VIEW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 展
目 录
• 情绪情感概述 • 小学生基本情绪的发展 • 小学生高级情绪情感的发展 •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调节与培养 • 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 • 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PART 01
情绪情感概述
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定义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是个体对当前所面 临的事物与正在进行的活动或已形成的观点之间的关系的体验和反映。
情绪情感的分类
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基本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包括快乐、悲伤、愤怒、恐惧 等;复杂情绪则是通过社会交往、学习和生活经验逐渐形成的,如焦虑、抑郁、 羞耻等。
情绪情感对小学生的影响
01
心理健康
情绪情感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助于促
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消极的情绪情感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节。
学校教育内容对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影响
学校教育内容对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课程设置、教材内容、 教学活动等。这些因素可以影响小学生对情感的认知和表达,以及情绪反应的调节。
PART 06
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问 题及对策
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常见问题
01
02
03
04
情绪不稳定
小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可能 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变得情绪化。
遗传基因影响小学生的情感认知
小学生的情感认知也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包括大脑结构和功能等生物因素。这 些因素可以影响小学生对情感状态的认知和理解。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等。这些因素可 以影响小学生对情感的认知和表达,以及情绪反应的调节。
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志介绍PPT课件
• (4) 经常感到头痛或胃痛,但并没有实际的
躯体疾病
第31页/共86页
• 2.如何帮助过度焦虑儿童? • (1)首先要确定过度焦虑的类型。 • (2)对于素质性过度焦虑儿童,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改进训练计划,重点培养他们自信、自立、客观判
断等各方面得能力。 • (3)对于他们适当的判断给予及时的鼓励。这种帮助通常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奏效。
• 一、小学儿童情感的发展 • 二、小学儿童情感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 三、小学儿童情感的培养
第22页/共86页
• (一)小学儿童情感稳定性的发展 • 小学儿童的情感很容易表现出来,儿童的脸部表情常常是他
们情感的“晴雨表”,喜怒哀乐明显的表露在面部。 • 小学儿童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具体事物、具体情
第36页/共86页
• 系统脱敏治疗程序包括三部分: • 1.肌肉放松训练 • 2.建立恐怖等级 • 3.实际治疗
第37页/共86页
• 以帮助患者克服“惧怕陌生人”心理为例, 建立恐怖 等级。
• 第一,想象自己在拥挤的电梯里、想象自己周围挤满 了异性,感到紧张时深呼吸,调节情绪。让她在这种 不断的“想象”中,获得对人际交往那种可怕情景的 免疫力。
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的模式。 肢体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 言语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如高兴时,语调高昂、 语速加快,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等。
第9页/共86页
• 情感体验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如忧伤、默许的微笑、否定的微笑等,有时不能一下子辨认清楚,这要根据 当时的客观情况做细致的观察。
现出来的主观感受或体验就是情感。
第3页/共86页
• 情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也是对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有一定需要的主体的人 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情绪与情感
第四节 情绪、情感的品质与调控
• 一、情绪、情感的品质 • 1、情绪、情感的倾向性 • 2、情绪、情感的深刻性 • 3、情绪、情感的稳定性 • 4、情绪、情感的效能
二、情绪智力及其意义
• 情商与心理健康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
得·萨罗维(Peter Salovey)和约翰·梅耶 (Jone Mayer)最先提出情商概念,指准确评 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有效调节情绪的能 力、运用情绪信息去引导思维的能力。
器官、腺体
•
肌体N 骨骼、
•
肌肉
• 1、积极情绪促进健康
• 2、消极情绪不利于健康,容易致病
六、情绪、情感的效能
• 1、动力效能 • (1)增力作用 • (2)减力作用 • 2、信号效能
七、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 1、肯定与否定 • 2、紧张与轻松 • 3、激动与平静 • 4、积极的或增力的和消极的或减力的 • 5、强、弱两极状态
• 包括:情绪的知觉力、评估力、表达力、 分析力、习得力、转换力、调节力等方面。
• 1995年,美国戈尔曼(Daniel Goleman)的著 作《情绪智商》出版,系统地阐述了情绪智 商的概念及其表现,并把它概括为五种能力: 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激励 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人际协调 能力。此后,情绪智商引起广泛注意并越加 流行。
2、*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
•A
B
C
•
•
•
D
•
•
•
E
•
•
A:引发事件,即 在事实。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客观现实与人的需 要形成了不同的关系。 • 3、并不是所有与人的需要关系密切的事物 都能使人产生情绪与情感。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评价第八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从发生的早晚看
情绪出现较早 情感出现较晚
2.从产生的基础看
情绪一般是指与人的较低级需求即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情感则往往是指与人高级需求即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3.从特征的表现看
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是不断变化的一时状态 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
美感很喜欢提问题会因为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需要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活动从小喜欢色彩鲜艳声音悦耳的事物以及清洁整齐的环境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能够从生活中体验到美并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逐渐提高第三节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小明因玩滑梯时不肯排队而被老师取消他玩滑梯的权利直至他肯排队为止
请分析李老师的做法,说一说李老师为 什么要这样做?
案例分析
李老师让小明有机会发泄愤怒情绪,是恰当的。
李老师没有因为小明发脾气而排斥他,反而以亲切的态 度对待他,让小明知道李老师关心他和会给他帮助。当幼 儿情绪激动时,其实十分需要别人的安慰和帮助,使他的 情绪恢复平静。
李老师没有当场教训或批评小明发脾气。因 为幼儿情绪激动时,向他说理是无效的,只会 火上加油。
➢ 由人的容貌举止和道德修养引发的美感
如一个人的善良、纯朴、率直、坚强的品性, 比身材和外貌更能体现人性之美。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中的作用
二、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 趋势
一、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对幼儿行为的动机作用
(三)情绪对幼儿个性形成的作用
儿童在与不同的人、事物接触中,逐渐形成了 对不同人、不同事物各异的情绪态度。
儿童发展心理学(三)
儿童发展心理学(三)第三篇情绪、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第一节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一、情绪的组成成分1、情境2、身体状态3、情绪表现4、情绪体验二、婴幼儿的情绪1、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指出,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绪:爱、怒和怕。
2、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3、婴儿的微笑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
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4、婴儿的害怕。
第二节儿童情绪的获得一、学习理论二、知觉再认理论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是指对人类和恋人事物的知觉、思维和推理。
第三节儿童的害怕和一些情绪障碍一、害怕的发展1、怯生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通常称为怯生。
影响怯生的因素:父母是否在场;环境的熟悉性;陌生人的特点;抚养者的多少;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婴儿接受的刺激。
2、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二、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1、对抗性条件作用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
有些心理学家主张,为了可靠起见,与其采用对抗性条件作用的方式,不如让儿童简单地去适应害怕的对象为好。
2、系统脱敏法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
3、模特塑造法4、认知疗法通过认识和改变不适当的思想来达到改变行为和情绪的目的,是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
三、害怕的预防四、儿童期的一些情绪障碍1、沮丧2、社会退缩3、焦虑反应4、青少年抑郁症两种表现;一是缺乏感情,有一种空虚感;二是以长期、反复体验挫折为基础的抑郁,很难消除。
第四节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一、道德感的发展1、直觉的情感体验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儿童的道德感是从外部的、被动的、未被意识到的情绪表现逐渐转化为内部的、主动的、自觉意识到的道德体验。
学生情绪与情感课件PPT(内容丰富)
▪ 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认为,若撇开情绪所指 的具体对象,仅就情绪体验的性质来看,可 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 三、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表情
▪ (一)概念
▪ (二)种类
▪ 1、面部表情:
▪ (1)定义
▪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 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 面部表情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 能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和情感,是鉴 别情绪的主要标志。(嘴角、眼、眉)
▪ 艾克曼实验证明,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 的表情作用。
第八章 情绪与情感
▪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 一、定义 ▪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
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 情绪情感是一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
心理活动。 ▪ 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
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 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 我感受。每种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人的 主观体验与外部反应存在着某种相应的关系, 即某种主观体验是和相应的表情模式联系在 一起的。
▪ 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一般地讲, 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积极情绪是增力的, 可提高人的活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 消极情绪是减力的,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 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激动是一 种强烈的、外显的情绪状态,它是由一些重 要的事件引起的;平静是指一种平稳安静的 情绪状态,它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时的基本情绪状态,也是基本的工作条件。
▪ 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对种族的生存具有重要 的意义。
▪ 2、姿态表情(身段表情):
▪ 指面部表情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包 括身体动作与姿势。
▪ 手势常常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通 常与言语一起使用。
什么是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
什么是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小学生的情绪,是指他们受到外界刺激时,因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暂时的比较剧烈的态度体验,如满意、愉快、忧愁、愤怒、恐怖等等。
小学生情绪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事物本身。
客观事物的不同特点以及客观事物与小学生之间的不同关系,使他们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的态度,出现不同的体验。
小学生的情绪与他们的需要密切联系,它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反映形式。
外界的刺激,并不都能唤起小学生的情绪,只有与他们的生理需要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事物,才能使其产生情绪。
通常,那种能满足小学生某种需要的客观事物,会引起他们肯定的情绪,如高兴、喜悦等;反之,那种不能满足小学生某种需要的客观事物,则会引起他们否定的情绪,如痛苦、悲伤等。
小学生的情绪有以下三种特征:第一,是一种间接的反映形式。
小学生的情绪,不是他们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客观事物与他们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第二,情绪活动有独特的生理机制。
小学生情绪的产生,除他们大脑皮层的主导作用外,皮层下部位,如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网状结构等也起着特定的作用。
第三,小学生的情绪活动有明显的机体变化和生理觉醒状态。
如表情动作,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等;内脏机能变化,如消化、呼吸、循环及内外分泌系统的活动变化等。
应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我们首先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
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长幼关系。
第八章小学生情绪情感
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态度体验。如当人们满足了饥渴需要时会感到 高兴,当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会感到恐惧, 这些都是人的情绪反应。 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如 友谊感的产生是由于我们的交往需要得到了满 足,当人们获得成功时会产生成就感。友谊感和 成就感就是情感。
当自己或他人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时,对 己会产生自豪、自慰等情感,对他人会产 生敬佩、羡慕、尊重等情感;当自己或他 人的言行不符合道德规范时,对己会产生 自责、内疚等情感,对他人会产生厌恶、 憎恨等情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 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如发现问题时的惊奇感,分析问题时的怀疑 感,解决问题后的愉快感,对认识成果的坚信 感等等。理智感常常与智力的愉悦感相联系。
测谎仪 及其记录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区别: ①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具有情景性、激 动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②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 感情,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 久性。
联系: ①历史上统称为感情。 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二)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人 出生时会有情绪反应,但没有情感。情绪是人与动 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它是随着人的年 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如人刚生下来时,并没 有道德感、成就感和美感等,这些情感反应是随着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三)从反映特点看差异 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情境性、
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如当我们遇到 危险时会极度恐惧,但危险过后恐惧会消失。情感 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如大多数 人不论遇到什么挫折,其民族自尊心不会轻易改变。 父辈对下一代殷切的期望、深沉的爱都体现了情感 的深刻性与内隐性。
第八章 儿童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儿童情绪与情感
第一节 儿童早期的情绪与情感 第二节 儿童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与情感
本章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婴儿、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婴儿、幼 学龄儿童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儿、学龄儿童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了解儿童期的主要情绪障碍, 了解儿童期的主要情绪障碍,理解与掌 握小学儿童积极情绪与情感的培养。 握小学儿童积极情绪与情感的培养。 重点:是学龄儿童情绪与情感的特点, 重点:是学龄儿童情绪与情感的特点, 积极情绪与情感的培养。 积极情绪与情感的培养。 难点: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 难点: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
一、情绪与情感的产生
林传鼎认为新生儿有两种可以分清的情 绪反应:愉快与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绪反应:愉快与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布里奇斯认为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种弥 散性的兴奋或激动, 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种杂乱无章的 未分化的反应。 未分化的反应。 华生认为新生儿的情绪主要有三种表现: 华生认为新生儿的情绪主要有三种表现: 爱、怒、怕。
㈣情感可控性不断增强
小学低年级儿童可控性较差。 小学低年级儿童可控性较差。 到高年级时,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 到高年级时,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 总之, 总之,小学儿童情感可控性的发展 从低年级易冲动、外露、 从低年级易冲动、外露、可控性比较 差的情感向高年级儿童调控自己情感 的能力逐渐发展起来。 的能力逐渐发展起来。
㈡儿童焦虑障碍
2、焦虑儿童的主要表现 易激惹,常发脾气,好哭闹。 ①易激惹,常发脾气,好哭闹。 注意力难于集中,自觉脑子里一片空白。 ②注意力难于集中,自觉脑子里一片空白。 担心学业失败或交友受到拒绝。 ③担心学业失败或交友受到拒绝。 感到易疲倦、精疲力竭。 ④感到易疲倦、精疲力竭。 肌肉紧张感。 ⑤肌肉紧张感。 食欲不振,恶心或其他躯体不适。 ⑥食欲不振,恶心或其他躯体不适。 睡眠紊乱(失眠、易醒、嗜睡却又睡不深等) ⑦睡眠紊乱(失眠、易醒、嗜睡却又睡不深等)。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3、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小学低年级学生:老师的外貌,仪表,对待学生 是否亲切和蔼。
对老师的喜欢
小学中高年级:老师的教学水平,讲课是否生动有趣,教 学态度是否认真负责。
对同学的评价也是一样,小学生喜欢哪个 同学不仅是因为他能够借自己橡皮, 更是因为他为集体做好事,关心班级等等。
(二)高级情感的发展特点: 1、道德感的发展: 低年级 社会性反应 中年级 道德行为规范
案例一:
别看梅梅今年才八岁,可大家都说她“人小脾气大”,因 为梅梅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她就很难控制 自己的情绪,总要拿哪个人或哪件东西来出出气。她上课迟到受 批评,回家后拿妈妈出气,怪妈妈没有早一点儿叫她起床;在学 校值日时打扫卫生,地扫得不干净她怪扫帚破了不好扫,因此拿 扫帚发脾气;考试成绩不理想,她生老师的气,说老师出题太怪 太难太偏,弄得她做不出来;走路摔跤她还生路的气,怪路坑坑 洼洼不平坦……总而言之,梅梅就是喜欢发脾气。而且,梅梅发 脾气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怪别人不好,怪东西不中用,因而总要 骂人、摔东西,把他们当成“出气筒”。比如,考试不理想,梅 梅会气得把试卷撕得粉碎;和爸爸妈妈发脾气,梅梅还会摔碗、 摔杯子,甚至字写不好她也要摔铅笔、扔本子。为此班上同学给 她取了外号──“脾气大王”。
小学儿童的情感有很大的情境性,受具体事物的影 响较大。
如:开展今天我来当老师,今天我来做家务等类似的活动情境
(三)通过开展活动,培养积极情感
小学儿童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在学习活动 中,常常要产生各种情绪体验。
如:引导小学生在行动上尊敬、热爱父母,热情关心、帮助他 人,以发展他们的同情感、责任感;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使其关 心集体,发展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 动和社会公益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的基本形式: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情绪状态:心境(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 绪状态,渲染性和弥散性) 激情(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 短暂的情绪状态,爆发性和冲动性) 应激(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紧张情 况时产生的情绪状态,超压性和超荷性)
四、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二)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 (三)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 (四)情感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五)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一、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一)定义 情绪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 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事物是否符 合个人的需要有赖于认知的评估作用。 (二)构成 情绪与情感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 唤醒三种成分构成。
二、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项目 情绪 情感
需要的角度
与有机体的生 与人的高级的 物性需要相联 社会性需要相 系 联系
自然的情感。
•集体生活:良好的交往会使小学生产生友爱、互
助和集体荣誉感。
•劳动和公益活动:培养热爱劳动的精神和社会责任
感。
•文体活动:
发展学生的美感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2、小学儿童的情感进一步分化 相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小学儿童的情感分化逐渐 精细、准确。 新生儿:兴奋 —— 抑制
快乐 愉快 喜爱 喜悦 轻松
发生较早,人 发生较晚,人 动物共有。 类所特有
区别
发生角度
稳定性角度
情景性、激 稳定性、深 动性、暂时 刻性、持久 性 性
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2 情绪是情感的具 体表现。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 (二)动机功能 (三)调节功能 (四)信号交流功能
四、情绪、情感的种类
培养学生的羞耻心,主要是让他们懂得什么行为卑鄙, 什么行为可耻,要启发学生对错误的内疚、后悔的情绪 体验,要坚持正面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挖苦、 讽刺、羞辱和体罚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的途径是及时肯定他们的成 绩和长处,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表场,但 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成绩,表扬过分,以防 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情绪的产生; 同时也要向学生提出期望和更高的要求,鞭策 他们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 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 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 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 用手去打棉花糖。 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 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 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 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 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 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二)创造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通过环境设置、角色扮演、气氛组织等实践活 动培养小学儿童的情感。 比如:利用电影、电视创设情境。观后再组织 评议,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或教师把原 剧进行改编,以话剧形式出现,让学生扮演剧 中人物,并进入角色。 也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如经常举行多样化的班 会、少先队中队会活动、兴趣活动等。建立起 一个洋溢着积极健康向上气氛的班集体。
ABC理论(1955)
• 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 • 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 评价或看法; • C代表结果即情绪或行为反应 Consequences)。
思考:
传统:A------------------------------------------C 刺激事件 情绪反应
情绪失控:校园暴力
学生校园暴力谁之过?
一个有启示的心理研究:延时满足
20世纪60年代,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 学教授沃尔特· 米歇尔 (Walter Mischel)设 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 “延迟满足”的实验, 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 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 儿园开始的。
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 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 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 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 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 爱吃的东西——棉花糖。 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 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 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 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 为奖励。
四、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
(一)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 (二)创造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 (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 心、羞耻心和自尊心
(一)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
一般而言,对低年级学生,采取讲故事、做游 戏过程中容易获得知识,得到健康,积极的情 感体验。 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以介绍优秀少儿读物为 宜,让他在读物中受到健康、向上的启迪。
对老师的评价
小学中高年级:老师的教学水平,讲课是否生动有趣,教 学态度是否认真负责。
对同学的评价也是一样,小学生喜欢哪个 同学不仅是因为他能够借自己橡皮, 更是因为他为集体做好事,关心班级等等。
但是,小学生的情感仍然具有某些具体性和表面性, 还不能从事物的本质方面产生更加深刻的体验。
学前儿童喜欢某人是从具体的关系出发,而小学生在选择 伙伴时更倾向于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 比如:学前儿童喜欢不喜欢谁,只从自我出发的“XX爱和 我一起玩,我喜欢他;XX不给我玩具,我不喜欢他。” 而小学儿童学会从道德准则出发,确立自己的喜欢和不喜 欢。 “我喜欢XX,因为他学习好好,我讨厌XX,因为他不守纪 律。”
此外,教师要帮助儿童克服消极情感。 小学儿童的消极情感主要有害怕、焦虑、妒忌 感、自满和自卑等。 例如怕黑暗、怕老师等。 在生活中,对某些东西感到害怕,是正常的, 但是有些害怕是完全不必要的,甚至有损于身 心健康的,这往往与成人不正当的教育有关。 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害怕的情绪。
情绪管理——合理情绪疗法
喜欢 敬爱 热爱
3、小学儿童的情感表现手段更为丰富
• 儿童对声音表情的认知发展情况:
• 以高兴、惊讶、恐惧、愤怒、厌恶、轻蔑 等六种感情诵读“你这个小家伙真淘气”。 • 结果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儿童声音 表情的认知发展进入了正常辨认阶段。
(二)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
1、强度——易冲动、爆发快 一项调查显示,当问及一些小学生遇到被同 学打时做何反应,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 回答“打他”。 2、速度——变化快 3、情境性——易受暗示 容易受到具体事物和情景支配
(四)情感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情感理解能力:一种非常重要的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是指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
情绪的能力;利用情感促进思维的能力;
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
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Mayer&
Salovey)
(五)小学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情感的深刻性
1.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2.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第八章 小学儿童的情绪与情感
案例:曾经有人描述了一个没有感受到爱的儿 童。这个儿童叫乔伊,他们的说法就是他是个 机器般的儿童。他母亲说,“那时我一点也不 知道自己怀孕了。”对他的父亲来说他的出生 同样没有产生影响。他的父亲是陆军文职人员, 到处驻防,无固定场所。他出生后,他母亲宣 称“我不想去看他,也不想去照顾他。”
(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教会学生善于调节情绪的强度, 使他们学会用语词或理智防止或缓和自己不适 当情绪的发生; 其次,要鼓励和发挥儿童的自觉性,养成自我 检查与调节的习惯; 再次,需要丰富儿童的情感经验。
(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心、 羞耻心和自尊心
培养同情心,要教育学生同情弱者、尊老爱 幼,帮助苦难者,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爱护 小动物,防止捉弄残疾人,虐杀小动物。
延迟满足的定义
所谓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 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 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从另一层含义上,延迟满足也是告诉我们, 即时的付出未必有即时的回报,有时付出需要 经历一段时间的累积,才能慢慢浮现出结果。 因此,对于眼前的诱惑,要懂得忍耐,对 于当下的付出,要学会耐心。
(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1、多样化的活动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情 感 学习活动 交往生活 劳动、体育活动
•语文:战斗英雄不屈的斗志、科学家的专研精神、
劳动模范的敬业精神等都会感染和丰富小学生的 情感。
•历史、地理: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民族
自豪感。
•自然课:培养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热爱大
在他出生的3个月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啼哭, 他患有腹绞痛,主要靠的是严格的喂养时间表, 除非必要,没有人来碰他,从来就没有人爱抚 他,或者与他一起做游戏。他母亲常常把他留 在小床或围栏里,父亲则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在他 身上。每晚当他哭闹时就会折磨他。可以说他 的父母对他没有进行一点点的感情投入,只是 训练了他如何上厕所。他不会表达情感。后来 经过3年的心理治疗,才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可见,在早期,他的情绪情感还没有完全发展 起来。
德 国 漫 画 父 与 子
(三)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
小学低年级儿童可控性较差。例如:在
玩得入迷时,会忘记做家庭作业。小学低年
级儿童的情绪也很外显,情绪常常表露在外。
到高年级时,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 比如:班干部为完成教师委托的任务,会耐 心、细致地帮助后进生。
情绪的可控性
人应是情绪的主人,而非情绪的努力。
3.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