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纪霖

合集下载

我的科学观 许纪霖 科学之上 还有人文

我的科学观 许纪霖 科学之上 还有人文

我的科学观引言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一名普通大众,我对科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科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

我的科学观既包括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也包括对人类社会和人文领域的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阐述我的科学观,并探讨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

科学之上知识与方法论我的科学观认为,科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方法论。

科学方法强调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通过科学方法,我们能够获得客观事实,并建立起可靠的理论框架。

然而,我的科学观也意识到,科学方法并非万能。

有些问题无法通过实验来解答,有些领域无法用简单的定量模型来描述。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运用其他方法论,如哲学、艺术、历史等,来探索世界的更深层次。

科学与人文科学和人文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科学提供了客观事实和理论框架,而人文则关注主观感受和价值观念。

科学告诉我们事物是什么,而人文告诉我们事物为什么重要。

举个例子,科学可以解释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变化,但只有人文才能赋予昼夜以意义。

昼夜交替让生物有休息和活动的机会,也让人类有时间分工合作、进行社会交往。

在这个例子中,科学提供了客观事实,而人文则赋予了这个事实以意义。

全球视野与可持续发展我的科学观强调全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

科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全球变化、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可持续发展是我对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关切。

科技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和生活便利,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我的科学观认为,科学应当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科学与人文的交融科学与艺术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两大表现形式。

科学追求客观真理,而艺术追求主观美感。

然而,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和艺术也有相通之处。

许纪霖-从民族认同和公民意识的角度认识青年

许纪霖-从民族认同和公民意识的角度认识青年

!""#$ " % 中 国 青 年 研 究
!#
! 刘书林 境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里程。这种 “ 非常时期” 重大关头和大灾大难 是催熟青年社会化的课堂 人们在历史的重大关头和重大事件剧烈冲击的 时期,思想上往往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走完普通环 的特点就是矛盾的尖锐性使人们的思想没有多少回 避的余地,面对现实必须做出明确的选择。这样, 人生要义也就深刻地表现出来了。 "#$" 就是这样一场冲击人们灵魂的重大灾难 事件。在全国抗击 “ 非典”的斗争中,青年大学生
临未知的世界,科学是无能的,要花相当长的时间 才能将未知变为已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科学 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未知世界和无法预计的风险。科 学也许可以应对事实世界的 "#$",但它却无法战 胜价值世界的恐惧。恐惧和绝望乃是因为人失去了 日常的自信,失去了生存的规则和意义。 这是一个灾难的时刻,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 刻。这样的时刻对许多人来说或许一生只有一次。 能否在这样的时刻实现对自我的升华,在于每个人 的自我选择。这一点对成长 中的青年意义尤为重 要。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专 题
Hale Waihona Puke !"#$% &’()" *)(+&
“ 非典” 与青年" " 非常讨论: 深层反思
从民族认同和公民意识 的角度认识青年
! 许纪霖 自抗日战争胜利后的 !" 多年的时间,中国民 族的整体生存,基本上没有遭到大规模外敌入侵的 威胁。但在 #""$ 年的春天,中华民族却再一次 % 到 了最危急的时刻”,整个民族面临一个共同的敌 人:这个敌人不是人类世界的敌人,而是未知世界 的微生物病毒。但它像日本鬼子一样,如果民族不 团结起来,我们就会受到它的统治和奴役,甚至毁 灭我们整个民族!不过,也正是这样的时刻,成为 重构民族国家认同的最好契机。 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必须获得一种文 化的和民族的归属感,否则无法形成完整的自我观 念。民族认同则是在危机时刻迸发出来的一种超党 派、超种族的意识,是人们获得归属感的重大机 遇。在这次直接感受的危机中,特别是中央处理了 两位渎职的政府高官之后,全国民众表现出了对民 族国家共同体强烈的认同感。在这以前,除了在女 排夺冠、足球出线这样的时刻,我们很难见到这种 向心力的表现。这一次,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国家 的危机,对这种民族自我认同感的塑造有着极为重 要的作用。 在中国人的情感中对民族国家共同体的认同, 不是没有,而是一旦与我们的另外一些认同价值, 比如家庭、家族、地方的利益发生冲突,通常会把 那些价值看得比国家的价值更高。而在现代民族国 家观念里,国家的价值是高于地方、家族价值的。 甚至在危机时刻,在一定条件下,还高于个人的价 值。中国社会,就像费孝通先生所指出,是一个以 自己为圆心的 “ 差序格局”,自我利益是最重要 的,其次是家族、村庄、地方的利益,最后才有可 能是国家的利益。中国人一直没有建立起现代的民 族国家认同。关于这一点& 青年会在这次危机中切 身感受 & 要能够获得意识的提升,也应当认识到任 重道远。 在成为具有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的现代公民方 面 & 我们同样应当努力。真正的公民在面对社会事 务与危机时,是具有公共责任,能够超越个人利 害,并且有所担当的。假如只有政府的积极性,却 缺乏社会自身的主动性& 或许我们这次能够战胜 “ 非典”,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能顺利应对下一次类 似的危机。难道每一次大大小小的社会危机,都要 各级政府和单位领导放下日常工作来出面处理?严 重地依赖政府和传统的群众运动模式,这样的社会 不能说是一个现代社会。 在网络上有一些网友们激烈地批评政府,认为 这次危机政府必须承担全部责任,甚至说,假如他 个人得 “ 非典”的话,要通过法律追究政府的责 任。我们可以理解他们的愤怒。但在这些貌似激烈 的反抗言论背后,隐藏着某种全能主义社会的臣民 心态。所谓臣民心态就是认为这个社会和个人所有 的问题都是应该由政府负责的,既然这个社会出现 的任何问题都是政府的问题,那么我就有权利追究 政府的责任。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这场灾难面前, 个人和社会应该担负什么责任,除了批评和监督政 府之外,作为独立的公民和社会成员,还能够做什 么?当这种心态被普遍化之后,更加助长了社会对 政府的体制和心理上的依赖。我们应该反思个体对 于政府和社会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放弃对政府 的全盘依赖,而培育出一种健康理性的,自主的、

许纪霖 : 五四新文化运动追求的远不止是强国梦

许纪霖 : 五四新文化运动追求的远不止是强国梦
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上回答什么是公理、什么是强权时,他一言而蔽之:“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依仗自家强力,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五四时期公理的内涵与晚清比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般冷酷无情,不再是技术化、中性化的实力竞争,而具有了文明的普世价值,具有了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尺度。公理被重新赋予了与启蒙思想接轨的价值内涵。自由平等成为五四知识分子的共同理想,成为现代文明的核心内容。
胡适在清末民初所发生的思想变化,是大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当年走过的心路历程。从一个狂热的爱国愤青,相信强权就是公理,富强就是一切,慢慢在欧战的悲剧中发现19世纪西方文明的负面。对于西方文明的两张面孔,中国人在清末民初看到的多是物质主义、国家主义的强力一面,试图以强制强,以暴制暴。1914年之后,开始意识到这一面的可怕性,物质主义、强力主义和狭隘的国家主义不仅造成了民国初年的丛林秩序,而且也将毁灭人类。于是到了五四时期,年青的启蒙知识分子开始重视西方文明的另一面:以自由为核心的现代文明;而当年的维新士大夫则回过头来从中国传统之中发掘平衡西方文明狂暴的文明资源。
在1915-1919年间的五四时代前期,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之中,无论是晚清最后一代维新士大夫,还是民国第一代启蒙知识分子,都发生了一场思想巨变,亦可称之为强国梦的转变:从国家富强转向了文明自觉。在这一转变过程之中,欧洲世界大战(当年称为“欧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契机。
晚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的西方思想,基本上是19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文明,这一文明以历史进化论为核心,以国家主义为动力,迅速向全世界扩张。晚清中国强烈的富强论导向,即是19世纪欧洲文明的产物。追求强国梦的知识分子们原本以为,当中国人也像西方人那样,具有了生存竞争的实力,拥有永不满足的浮士德精神,变会打造出一个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然而,欧洲惨绝人寰的悲剧,使得知识分子们如梦初醒,开始重新思考文明的趋向。

《优秀的绵羊》

《优秀的绵羊》

作者从传统的“天下观念”遭受现代性冲击入手,讨论了儒家、晚清立宪派与革命派、晚清的地方认同和个人认同、五四的“世界主义”、文明与富强之间的竞争、民族主义等等中国近现代思想革命中的尝试。

最终,作者设计出“新天下主义”的认同模式,用来解决国家认同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以知识分子研究闻名的许纪霖,由内而外都散发着知识分子的浪漫情怀和理想主义……他一直都在“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之间寻找平衡,但他的底色和重心明显落在“思想”上。

极具学术价值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类著作之一
《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作者:许纪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在本书当中,作者德雷谢维奇历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学校学生的“数宗罪”,并提出“读藤校远不如读公立大学”,“公立学校更重视教育、教学方法也更灵活、更前沿”等观点。

推荐《优秀的绵羊》原因有三:首先,德雷谢维奇在常春藤名校浸泡了24年,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曾在耶鲁任教10年,所以他知道藤校是怎么一回事;其次,他很会
写,很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第三,他几乎颠覆了整个美国中上层阶级的价值观。

一本颠覆美国中上阶层价值观的警世之作
《优秀的绵羊》
作者:[美] 威廉·德雷谢维奇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51
HANGZHOU 2018.11。

历史学家眼中的60年中国——许纪霖

历史学家眼中的60年中国——许纪霖

[历史学家眼中的60年中国]之三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60年来,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我虽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今天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虽然没有多少power,但总是有你做主的一块小小的地盘,能不能把你作主的地盘搞成一个特区,搞一个根据地解放之初,中国知识分子非常自觉地拥护新政权对很多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参加思想改造即使不是自愿的,也有自觉的成分。

他们政治上接受了共产党的新政权,也愿意了解马列主义这种新的意识形态搞现代化,首先要靠知识分子邓小平知道,不能靠张铁生这种交白卷的“英雄”,还是要靠陈景润这些实实在在、有学问不过问政治的书呆子来和西方竞争现在知识分子待遇是好了,但是精神垮了,没有灵魂了这几年揭露了这么多抄袭案、腐败案,前两天中央音乐学院的老教授还晚节不保。

客观说,虽然这些案例在大学里是少数,但问题是,风气坏了知识分子代表社会普遍的正义和良知如果你是知识分子,那么你还有一个使命,就是代表人类所普遍公认的一些基本价值标准,有些是伦理价值标准,有些是政治价值标准儒家的道德理想,晚清开始就慢慢破灭了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实在看不下去了,自杀了。

他说,他不是殉清,是殉文化。

中国文化亡了,活着也没有意义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状况正在两极分化一极是学院知识分子,统称为专家——知识太多、公共太少,不再关心社会公共问题;另一极就是媒体知识分子,大部分是知道分子——公共太多、知识太少出品:李玉霄监制:赵国臣制片:郭法德统筹:vingie 本期编导:金波郑晓艳魏青科本期后期:吴林涛本期摄影:张贺庆陈培(腾讯新闻荣誉出品版权所有)【简介】许纪霖,1957年出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杂志编委。

中国90年代的人物事迹

中国90年代的人物事迹

中国90年代的人物事迹中国90年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经济改革的进行使得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一些人物以其特殊的贡献和事迹在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介绍其中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及他们在中国90年代所做出的卓越成就。

1. 邓小平:邓小平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政治家,他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在9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即社会主义要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一思想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并对中国后续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 刘翔:刘翔是中国90年代的一位杰出田径运动员,他在110米栏项目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赢得了金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田径项目上获得奥运会金牌的男子选手。

他的成功不仅彰显了中国田径水平的进步,也鼓舞了许多中国人的士气,激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3. 王小波:王小波是中国90年代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现实社会的刺激性观察而备受关注。

王小波的代表作品《黄金时代》以及《黄金时代之日本十年》被视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他通过犀利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问题,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4. 李娜:李娜是中国90年代的一位杰出网球选手,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位在大满贯赛事中获得单打冠军的选手。

在2011年和2014年,李娜分别夺得了法国网球公开赛和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女子单打冠军。

她的成功不仅引领了中国网球的发展,也为中国女性在体育领域中树立了榜样。

5. 许纪霖:许纪霖是中国90年代的一位资深记者,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执着的追求获得了广泛认可。

作为《南方周末》的创始人和主编,许纪霖致力于媒体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他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方面表现出色,如揭露北京长安街上的贪腐和地方政府的腐败问题。

许纪霖:革命后的第二天

许纪霖:革命后的第二天

许纪霖:革命后的第二天发布时间:2014-06-26 11:26 作者:许纪霖字号:大中小点击: 9773次——中国“魏玛时期”的思想与政治(1912~1927)【内容提要】在现代政治之中,究竟谁能代表公意?是议会民主制之下通过投票选出的代议士,还是行政威权之下代表民族整体意志的主权者,还是在民粹革命之中通过直接民主,由人民直接在场,呈现公意?在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之中,这是英美、德国和苏俄三种不同道路的区别。

而在1912年~1927年短短的15年间,民国的政治便浓缩走过了从英美的议会民主制到德国式的行政威权制再到仿效苏俄的党国体制道路。

其间制度转换之快、动荡之激烈,世所罕见。

而制度表层的剧烈变革的背后,正是公意的实现与代表性危机所致。

【关键词】公意代议民主制行政威权制党国代表制魏玛共和Abstract:Representative democracy,administrative authoritarianism,or party-state system,which of these three political systems can best represent the “general will” in a modern country?Different choices and practices lead to different results,and so we have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administrative authoritarianism in Germany,and theparty-state system in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20th century. In a short period of 1912-1927,the Republic of China underwent these three systems successivel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flicts and convergences among Chinese intellectuals over the issue of political reconstruction on the day after the revolution of 1911. It shows that such a violent transition of political systems was directed by the ever-changing ideas of realizing “general will” and the crisis of the representative system,resulting in special experiences and political ideas in modern China.Keywords:general will,representative democracy,administrative authoritarianism,party-state system,Weimar Republic一场突如其来的辛亥革命,终结了两千年的中国君主专制。

许纪霖 如何上场,如何下场:一个帝国的兴衰史

许纪霖  如何上场,如何下场:一个帝国的兴衰史

许纪霖如何上场,如何下场:一个帝国的兴衰史CCCP,现在的年青人很少知道这四个字母意味着什么。

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苏联帝国,仅仅存在了70年便瓦解了,其寿命比中国历史上的蒙元帝国还短。

苏联帝国兴衰之秘密,如同罗马帝国一般引起学者们持久的兴趣,祖博克的名著《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最近翻译成中文了,该书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苏联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花了三十年,但这个巨人的解体却只用了三年时间?苏联的解体,是一次突发的雪崩,谁也没有预料到。

庞大帝国的身影,消失在世纪末的地平线,为半个世纪的冷战划上了句号。

从十月革命开始,苏联经历了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五个时代。

作为一个帝国,其真正的打造者是斯大林,经历了残酷的卫国战争,以死亡2600万人口为代价,苏联在二战之后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两大超级大国,达到了它的巅峰,但这也是其衰败的开始。

在战争的后期,几百万苏联红军跨过东欧,打到德国和奥地利,他们是征服者,但精神上却为被征服者所征服。

从国外归来的军官们私下说:“我们到过国外的几百万士兵,都看到那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大家都这样说,哪里也没有比我们国家生活更糟的地方了”。

著名的战地作家西蒙诺夫在剧本《在布拉格的栗树下》描写了一个捷克女郎与苏军上校的对话,女郎不无鄙视地说:“您想必不喜欢欧洲。

这些阔绰的独宅大院,这些别墅花园,这些带铁皮屋顶的房舍,必定都让您生气。

但是,您能否认这些吗?”上校沮丧地承认:“可以否认思想,但绝对否认不了铁皮屋顶。

既然它是铁的,那就是铁的”。

这一情形如同19世纪初进军巴黎的俄国军功贵族为先进的法国文明征服,回国后成为反对沙皇制度的十二月党人一般。

战后的苏联,要求改革的声音在地下滋长,但斯大林错过了最佳的时机,他陶醉于帝国的强大之中,偏执地拒绝一切改变。

国门一旦开过,心灵之窗就再也不可能关闭。

斯大林死后,一场迟到十年之久的改革在赫鲁晓夫的领导下启航。

许纪霖:何为新天下主义?

许纪霖:何为新天下主义?

许纪霖:何为新天下主义?影响21世纪世界最大的事件,可能是中国的崛起。

伴随着国家实力的扩大,中国的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却出现了严峻的紧张局势。

在国内,边疆所发生的民族与宗教冲突之间没有解决,甚至出现了极端的分离主义和恐怖活动。

在东亚,中国的崛起让有些周边国家惴惴不安,东海、南海的海岛之争令东亚上空战争的乌云密布,随时有擦枪走火的危险。

不仅是中国,整个东亚各国的民族主义意识都空气高涨,呈相互刺激之势。

犹如19世纪的欧洲,局部战争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危机的脚步临近家门,我们有化解危机的方案吗?治标的国策固然可以开列一张清单,但重要的乃是根除危机之本。

这一本源不是别的,而是自19世纪末引入中国的民族国家至上意识,这一意识如今已经成为从社会上下的宰制性思维。

民族主义本是现代性的内在要求,然而一旦成为君临天下的最高价值,将会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就像曾经在欧洲发生过的世界大战一样。

真正的治本之方,需要一种与民族国家意识对冲的思维。

这一思维,我称之为新天下主义,一种来自于古代传统、又重新加以现代性解释的轴心文明智慧。

一,天下主义的普世性价值何谓天下主义?在中国传统之中,天下具有双重内涵,既指理想的文明秩序,又是对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空间的想象。

列文森指出:在古代中国,“早期的‘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价值体”。

[1]作为价值体的天下,乃是一套文明的价值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

顾炎武有“亡国亡天下”之说,国不过是王朝的权力秩序,但天下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明秩序,不仅适用于一朝一国,而且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普世的,国家可亡,但天下不能亡,否则将人人相食,成为霍布斯式的丛林世界。

中国的文明传统不是民族主义,而是天下主义。

天下的价值是普世的,人类主义的,而不是特殊的,某个具体的民族或国家的。

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是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古代世界的轴心文明,就像基督教、古希腊罗马文明一样,中华文明也是以全人类的普世关怀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以人类的价值来自我衡量。

许纪霖:读书人站起来

许纪霖:读书人站起来

许纪霖:读书人站起来Mok读后感:作为拯救人类灵魂的职业,每一个老师都应该虔诚地拜读这篇文章:)改革开放30多年来,知识分子问题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每隔10年就有一个焦点的变化:1980年代的焦点在于,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精英如何承担现代化的中坚作用;到了1990年代,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被边缘化,于是焦点聚集在如何重建人文精神、知识分子的岗位在哪里;进入21世纪,知识分子与体制的关系日益密切,少数人甚至成为既得利益群体,媒体开始关注知识分子的腐败问题。

当下中国社会可以说是“全民腐败”,不仅仅是某些官僚和商人才腐败。

最令人痛心的是,连以往的道德表率知识分子也出现了腐败。

校长贪污、教授抄袭、中小学教师奸污女学生……此类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在传统社会中,有两种人受到社会的高度尊重:一个是教师,另一个是医生。

前者与人的灵魂有关,后者拯救人的生命。

他们之所以受到尊重,不是因为他们有钱或有权势,而是有道德清望。

所谓读书人,不但有知识,而且是社会的道德表率。

特别是到乱世,普遍有一种期待,期望读书人出来拯救社会、拯救人心。

然而近十年来,民众非常失望地发现,原来连社会最期待的读书人在精神、道德上也垮了。

这并不是说知识分子整体腐败了,而是少数害群之马玷污了整个群体形象,且未受到应有的惩罚,对此也缺乏制度和良心的约束。

更要命的是,各种不正之风和学术不端,普遍流行于知识界,成为见怪不怪的常态,成为做得说不得的潜规则。

知识界风气的败坏令社会惊呼:知识分子到底怎么了?知识界风气的改善还有希望吗?战乱不断的民国是近代教育最辉煌的年代要改善知识界的风气,首先是制度的改革。

腐败现象的背后,有一个制度性糜烂的问题,根源在于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以大学为例。

为了解决学术腐败问题,各级部门和大学出台了很多惩戒性措施,不能说没有党纪国法,然而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并不能有效遏制学术腐败,腐败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国人过去讲“人治”,讲道德表率,期望有道德的精英出来担任领袖,从而移风易俗、改变社会;现在从“人治”走向“法制”,将希望更多地寄托于“法的秩序”。

许纪霖的知识分子观

许纪霖的知识分子观

旨、 剖判 其得 失 , 以作 为今 后研 究 的有益 借鉴 。

必 须是那 些 为思想 而 活着 的人 ; 爱 德 华 ・萨 义德 则 认 为知识 分 子 的公共 角色 是业余 者 、 搅拢 现状 的人 ,
知 识 分 子 概 念 考
精 神上 的流 亡者 和局 外人 ; [ 1 余 英 时 甚 至认 为 知识 分 子应 当具 有一 种宗 教 承担 的精 神 o [ 2 1 2 从 职 业 和精
( 一) 知识 分 子概 念考
何谓 “ 知 识分 子 ” , 这 是许 先 生 开展 学 术 研 究 的 逻 辑起 点 。 由于 知识 分子 本是 一个 具有 动态 特征 的 概念 , 这 就 注 定 了它 有 着 剪 不 断 、 理 还 乱 的复 杂 结 构 。要 弄清 知识 分 子 在 内涵 上 的历 史 演 变 , 在 气 质 上 的独 特之 处 , 实 在不 是一 件 容 易 的 事 情 。作 为 知 识 分子研 究 专家 , 许先 生并 未 急于表 达 自己的见解 ,
人, 诸如 大 学教授 、 人 文 学者 、 新 闻从 业 者 和 自由撰 稿人; 卡尔 ・ 曼海 姆认 为知 识 分子最初 是 一群 “ 自由 漂 浮者 ” , 没 有 固定 的 职业 和 社 会 根 基 ; 而皮 埃 尔 ・ 布 尔迪 厄则 认 为 知 识 分 子 是 那 些 掌 握 文 化 资 本 的
关 键 词 :许 纪 霖 ; 知识 分 子 ; 生 态环 境
中图分 类号 :K2 0 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1 —1 1 8 1 ( 2 0 1 4 ) 0 1 —0 0 6 7 —0 5
在 当代 中 国 , 知 识 分 子 研 究 颇 有 异 军 突 起 之

许纪霖:妙语新知,点津解惑

许纪霖:妙语新知,点津解惑

62真正乐观的人并不相信万事如意,相反,他们确信不是每一件事都会一帆风顺。

许纪霖是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总是站在时代前沿,与年轻人活跃的思想同频共振,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点,妙语新知,为年轻人点津解惑。

与其“身躺心不平”,不如掌握“躺平”艺术一次访谈中,记者问许纪霖:“您怎么看待当代年轻人‘躺平’的现状?”许纪霖说:“我发现‘躺平’的都是90后,因为在‘躺平’之前,还有一个词叫‘佛系’,佛系青年主要是80后。

‘佛系’是主动的,一个自觉选择的人生,去追求一种比较符合自己内心的潇洒生活,叫佛系。

‘躺平’都是被迫的,不是他们不想奋斗,而是发现奋斗了没用。

再奋斗,依然是996,依旧是苦日子。

虽然他们口口声声要‘躺平’,但实际上内心是不平的。

与其‘身躺心不平’,不如掌握真正的‘躺平’艺术。

第一是选择积极奋斗,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要心怀诗与远方。

世界这么大,总是有机会的。

第二是选择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不过,我还是想鼓励‘躺平’的年轻人,未来的世界是不确定的,人生也充满了不确定,不要早早放弃。

我常讲一句话:年轻时不学鲁迅,是没有血性的;中老年后不学林语堂,是没有灵性的。

鲁迅始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看透人生之后依然热爱人生,这是有血性的表现。

等到中老年以后,你也奋斗过了,你也知道天花板了,你就应该像林语堂一样充满灵性,能够进入某种境界。

如他所说‘生命有涯,但也安命’,所谓身躺心也平,到那个时候再躺平还来得及。

”许纪霖通幽洞微,条分缕析,既让人明白了是谁在“躺平”“躺平”和“佛系”的差别、“躺平”者的心理状态,又让人懂得如何治愈“躺平”、战胜“躺平”。

有真知灼见的话总能让人开窍,原来“躺平”也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哲学。

只要你善于用积极进取的精神鼓励自己,又能用顺其自然的哲学安抚自己,那就能摆脱心理落差感,活出自己独特的人生和意义。

不要只看短视频,还要看些长文字在B 站论坛上,有人问许纪霖:“有些人觉得抖音是精神鸦片,刷抖音的年轻人会变脑残,您会担忧他们吗?”许纪霖说:“抖音本身没什么值得担忧的,你可以用,我也可以用。

《中国知识分子十论》—许纪霖

《中国知识分子十论》—许纪霖

《中国知识分子十论》—许纪霖很多学者的学术道路都是自己选择的,但对我来说,从事知识分子的研究却纯属偶然,不是我选择了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了我。

乡下图书室。

——P1我提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中国知识分子总体上说缺乏独立人格,这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障碍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缺陷之一。

——P3学术生涯的第一段=以知识分子研究为中心,涉及中西文化的比较。

第二段—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心理分析法。

89年危机感第二次学术积累。

P4-5但了解多了我慢慢发现心理学只是一门行为科学,它所能达到的层次是很浅的,许多问题是无法用心理学来回答的。

所以我觉得要拓展知识背景,从两个方面来努力:一个是把知识分子置于现代化的变迁里面来加以考察,另外就是从哲学宗教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知识分子。

——P5当专业研究到一定阶段无法再深入的时候,我通常会暂时退出来,从更大的空间,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来审视这个问题。

——P5在柯文看来,这两种模式至少都抹煞了中国历史本身现代性发生的内在渊源。

——P7 为了表达中国现代化的这一内在起源,我们没有将中国现代化发生的时间定在通常的1840年,而是去了一个很模糊的时间1800年。

并不是说1800年这一年真正发生过什么事,而是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

——P7(按:没那么必要吧,为了单纯强调中国的独立性,而忽视的西人打破国门的积极作用。

况且1800年作为分期完全找不到作为分期标志性的事件。

而且不可忽视的是,把1800年作为分期,也是在因循剑桥中国史的看法。

没什么新意!)对中国现代化的研究,为我研究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不再是就事论事地看知识分子,而是使获得了一个深厚的背景。

我觉得专业的研究应该是间断性的,到一定阶段后应该跳出来,做一些背景性的研究,然后再回过头来,你会觉得又上了一个台阶、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这也是我自己研究的一个习惯,每当某一个问题的思考陷入困境的话,我就会把这个问题扔掉,阅读一些相关性的书,然后往往“柳暗花明”,找到了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的途径。

第1129期+许纪霖+中国的大学招生与精英流动

第1129期+许纪霖+中国的大学招生与精英流动

第1129期许纪霖:中国的大学招生与精英流动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演讲作者:许纪霖发布时间:2006-03-27 20:26:38 编辑:点击次数:842 多年来,高考制度上迟迟不见任何改革。

究其原因,在于刚性的高考制度,虽然损害了国家未来的公共利益,却能保障底层精英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向上流动,它已是一头让人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的怪物。

最近,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时拒绝多名高考状元的新闻,在舆论界引起很大轰动。

250个招生指标,竟容不下11位天之骄子,港大的理由很明确:这些状元,属于“高分低能”,面试成绩不及格。

港大对申请人的考量,要全面考虑其英语的应用能力、学习潜质、是否适应香港生活,以及对香港是否有贡献,若是只求读书来港,完全不打算参加课外活动的“书呆子”,则不会录取。

港大并非标新立异,这不过是国际一流大学录用新生的普遍原则而已。

大学培养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应试机器,而是有创造和适应能力、素质全面、热心公益的各界精英。

这样的培养目标,内地大学虽然原则上也同意,素质教育也嚷嚷了多少年,但从来是雷声大、雨点小,在高考制度上迟迟不见任何改革。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在我看来,其中一个重要的背景性因素,乃在于当今中国的高考,如同传统中国的科举,不仅是选拔人才,而且是社会流动最核心的制度性管道之一。

中国近20年来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失衡。

社会的不平等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社会流动的匮乏。

只要底层精英还有向上流动的指望,还有某个比较公平的制度作为出人头地的保证,这个社会就可维持。

高考制度作为当代新科举,就承担了这一社会缓冲阀的功能。

年轻学子们可以出身贫寒,但只要你是一个读书的种子,就有希望跳上龙门。

高考制度是目前中国仅有的几个基本剔除了人为因素的刚性制度,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当然地区差异依然很大),考生的所有素质都被化约为应试教育中那些可量化、可比较的直观数字。

尽管社会各界都明白“唯分取人”未必合理,但一般老百姓不这么想,他们要的是公正,要的是与上流社会同样的权利,这些年围绕着高考的争论,社会舆论关心的焦点不是考试和招生方式是否合理,而是是否真正实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如何将权力、金钱和地区差异的因素排除出去。

许纪霖谈国民党如何失去知识分子的支持

许纪霖谈国民党如何失去知识分子的支持

许纪霖谈国民党如何失去知识分子的支持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据说“文革”期间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笔杆子、枪杆子,革命就靠这二杆子。

当蒋介石的威望随着抗战结束达到顶峰的时候,很难想到短短几年之后竟然沦为知识精英眼中的独夫民贼。

最终,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一同将国民党赶出了中国大陆。

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看来,国民党政府与知识精英以及知识精英所代表的民心之间的关系变化,是很值得深究的。

黄晓峰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在1945年到1949年间,迅速地失去知识分子的支持,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许纪霖:首先是认同的危机。

我一直有一个看法,在民主社会里,精英的作用是有限的。

因为重大的决策是一票一票投出来的。

怎么来动员选民、影响选民,是最重要的。

但在一个非民主的社会里,精英和政府的关系是最核心的东西。

中国传统上是民本政治,从儒家一直到国民党,都讲民本、民生,但是民是沉默的大多数,他本身不可能发出声音。

哪怕到了近代,有了公共领域,有了现代的传媒、报纸、杂志,其中能够主持言论的还是知识分子,不是一般的小民。

民是要被代表的,而代表民意民心的,恰恰是掌握了话语领导权的知识分子。

在中国历史上,统治者是否得民心,实际上是是否得士心。

统治者应倾听士大夫的清议和民间舆论。

从1945年到1949年,短短四年,知识精英与国民党政府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逆转。

逆转的原因,有两个背景性因素,一个是外敌的消失。

从1895 年甲午海战失败一直到抗战胜利,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从来没有断过亡国灭种的危险。

一个接一个,始终有外敌。

这个外敌不是潜伏性的,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外敌的存在,使得知识精英哪怕对政府有诸般不满,还是对合法的中央政府有一定的认同感,除了个别烂透了的北洋政权,比如张作霖的统治。

对于国民党政府,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以前是一直怀有期待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独立与评论》内部,有过一场民主与独裁的争论。

像蒋廷黻、丁文江、钱端升这些老牌自由主义者,认为独裁虽然不好,但与其存在着无数个小独裁——军阀割据,不如有一个开明的大独裁,在中央形成一个开明的威权,以应付大敌当前的国难。

父爱之舟的主要内容概述

父爱之舟的主要内容概述

父爱之舟的主要内容概述《父爱之舟》这本书是由物理学家许纪霖所著,主要讲述了他与自己的父亲之间的故事。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家庭故事,更是一本关于父爱、家庭关系和人生观的启示。

这本书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的共同点”主要讲述了许纪霖与他的父亲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成长过程中的共同点。

从两人的相貌到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等,作者透过对父亲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其中,最感人的是许纪霖对父亲工作的描述,父亲虽然是一名普通的银行职员,但却十分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自己,让许纪霖受益匪浅。

第二部分“父亲的人生”主要讲述了父亲受到的教育和培养以及职业发展过程。

父亲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他的人生经历是一部动人的历史。

虽然从小家境贫寒,但父亲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十分努力地工作和学习,最终成为了一名银行高管。

在职业生涯中,父亲始终坚持以诚待人,认真负责,取得了同事和客户的信任和赞誉。

第三部分“生命的礼赞”主要讲述了父亲晚年以及作者在父亲身边的陪伴和照顾。

父亲晚年病情不断加重,但他始终乐观坚强,不放弃治疗和努力。

作者和家人们也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给予他精神的支持和关怀。

在父亲离世之后,作者对父亲的生命和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也对每一个读者提出了深刻而生动的思考。

我们要珍惜眼前人,珍惜生命,感恩每一天。

《父爱之舟》这本书虽然只是一部关于家庭故事的自传,但其所传递的信息却十分深刻。

父爱是深厚而无私的,家庭关系是构筑人生基石的重要组成部分,父亲的人生故事是对人生的启示和反思。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父亲亲情的真挚表达,也可以从父亲的人生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这本书不仅是一份亲情的礼物,更是一份对我们今后人生路上的指引和启示。

让我们珍惜眼前人,珍惜时间,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许纪霖-近代中国政治正当性的价值冲突和内在紧张

许纪霖-近代中国政治正当性的价值冲突和内在紧张

近代中国政治正当性的价值冲突和内在紧张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历史系,上海,200241)摘 要:近代中国的政治正当性建立在自由、富强、民主等多种价值之上,然而,这些价值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语境之下常常是相互冲突的。

西方近代启蒙以人的自然权利为中心目标,但近代中国启蒙的核心问题却是双重的:个人的解放与国家的富强。

于是就构成了近代中国思想观念中的一系列价值冲突:民生利益与国家富强、普世文明与国家独立、民权与国权、民主与宪政之间的内在紧张,其最终的历史结果是富强压倒了自由、国权压倒了民权、民主压倒了宪政。

关键词:正当性;自由;富强;文明;民主政治正当性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

在前现代社会,政治的正当,来自于超越的意志,在西方为古希腊的自然或基督教的上帝,在中国为同样具有超越性的天命、天道或天理。

只有到了现代性发生之后,这些超越的源头瓦解之后,政治的正当性何在,才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西方近代启蒙以人的自然权利为中心目标,但近代中国启蒙的核心问题却是双重的:个人的解放与国家的富强。

因此,近代中国的政治正当性基础,除了个人的自由和国民的权利之外,还有一个国家富强的更紧迫的功利目标。

这就构成了近代中国一系列的内在目标紧张:民生利益与国家富强、普世文明与国家富强、民权与国权、民主与宪政之间的冲突。

一、功利、富强与文明在古代中国,作为政治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文化一直将对德性的追求作为人生和政治的最基本价值。

在儒家的民本主义价值观主导下,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一直在国家富强之上。

及至晚清,风气大变,国富压倒民生,功利压倒道义,自洋务运动之后成为一股不可遏制的风气和潮流。

那么,这一转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一般而言,在古代诸子百家之中,对政治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和法家。

汉武帝之后,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儒家获得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但法家对于政治的影响并未消失。

相对于儒家的道德政治和民生政治,法家走的是功利主义的现实路线,先秦的法家从商鞅到韩非子,无不重视富国强兵,追求统一天下的霸业。

家国天下许纪霖读后感

家国天下许纪霖读后感

家国天下许纪霖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这“家国天下”这么大的题目,得咋写啊?结果看进去了就发现,许先生那是真有本事,把这么宏大又有点抽象的概念给你拆解得明明白白的。

先说这个“家”吧。

咱们平时都觉得家就是自己那一方小天地,有爸妈、有亲人的地方。

可书里一讲,我才发现这“家”背后的文化意义可深了。

在中国传统里,家是一种根基,它可不光是住着舒服就行,还包含着那些伦理道德,什么长幼有序之类的。

而且许先生讲到家的时候,就像是在跟你唠家常一样,把那些历史上关于家的故事、思想,就这么自然地讲出来,我就跟着他的思路,一会儿想到古代大家庭的那种秩序,一会儿又想到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感觉自己对“家”的理解一下子立体起来了。

再说到“国”,这就更有意思了。

以前我觉得国就是地图上那一块儿地,有个政府管着我们。

但是书里让我看到了国的概念在中国人心中的那种复杂又深刻的内涵。

从古时候的“天下观”里慢慢发展出对自己国家的认同,中间经历了多少波折和思想的碰撞啊。

就像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打进来,中国人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的,从传统的帝国观念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这里面的故事一个接一个。

许纪霖讲这些的时候,就像是带着我在历史的长河里穿梭,我看到那些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又是搞变法,又是闹革命的,心里那个激动啊。

我就想,原来“国”这个字背后,承载了这么多代人的梦想和奋斗呢。

最后就是“天下”这个概念了。

这可真是个超级宏大的概念。

我本来觉得天下就是全世界呗,但是书里一讲,才知道这“天下”在咱老祖宗那儿还有着独特的文化想象。

那时候的中国人觉得自己在天下的中心,有一种胸怀天下的气度。

不过现在呢,天下的概念又和全球化联系起来了。

咱们中国人在全球化的浪潮里,又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天下”观,要在世界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承担起大国的责任。

许先生把这些古今中外关于“天下”的思想对比着讲,让我一会儿感叹古人的智慧,一会儿又觉得现代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多么的独特。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读后感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读后感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是我国著名学者许纪霖出版于2008年的一册图书,该书主要研究并分析了1895-1949年之间,其主要内容阐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日常人际交往、私人脉络、团体组织以及同城市公共媒体四者之间的关系,许纪霖先生的这部著作可以被称作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社会生活史的奠基。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这本书可以说是集体合作下的产物,许纪霖先生在这部著作中首先确立了研究基调以及研究方法,其次一起合作创作的学者们将时间分开来创作各自的部分,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则集中于知识分子们日常社交的关系网之中,并且许纪霖先生同合作的学者们在研究中尝试着从他们的社交关系网络来解释这些知识分子当时所发生的行为模式。

而主要采用的方法理论则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惯习”、“场域”、“象征性资本”等相关概念,由于社会史方法的研究的特殊性与具体性,并且补充了过去对于思想史研究的不足之处,从另外一个全新视域来探索知识分子领域。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这本著作中大量的引用了回忆录,而且许纪霖先生对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在人际社交关系中的梳理,非常有层次感,而且内容翔实,具有深切的研究价值。

许纪霖先生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中对于知识分子出版活动的相关叙述,了解到两部分的内容,结合自身观点进行相关阐述第一部分,书中提到,在早期的刊物中,大部分都是政治倾向的报刊较多,因为这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们用来表达对于政治意见的一个手段;而到了三十年代的报刊除了对于政治意见的发表之外,还融入了文艺化与商业化的内容,这大多是因为早期知识分子的身上还存在着传统的儒家思想,既孟子所说的士大夫气息,对于个人的追求并不十分崇尚;但是到了后期,知识分子的身份、职业转变为多样化的形式,其身上所存在的坚定的意识形态也不复存在,这在另一程度上也对其内部产生了分裂的催化作用,这也就呈现除了后期刊物多样化的现象。

第二部分,当时早期的知识分子们对于启蒙观念的传播大多数都是通过出版活动来进行普及的,但是到了后来,逐渐就淡化了这种启蒙意识的普及,而更将心思专注于学术之上,住监狱社会大众拉开了距离但是后来,知识分子似乎不那么频繁的提起启蒙,这个群体似乎更专注于学术,而与普通的社会大众逐渐拉开距离,这也是一种形式上的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纪霖:多元脉络中的“中国”2014-04-28 08:49 来源:东方早报我有话说作者:许纪霖过去史学界过于沉湎于中原文化中心论,将清朝的成功视为中原文明同化了满族的结果,事实上,作为最后一个王朝帝国,清朝所留下的众多政治、文化遗产,有的是中原文明的历史传承,但更多的却是满清作为北方民族自身的独创。

古代史的许多概念已成常识,然而常识习以为常,一般学人潜移默化,不去推敲深究,比如中国、天下、中华帝国、王朝国家、朝贡体系等等,难道真的是不言自明的知识?当把这些烂熟的概念用来解释历史、运用当下时,常常会遇到暧昧的困境。

我们是谁?何谓中国?何谓中华民族?中国是华夏,抑或包括蛮夷?华夏之天下等同于今日之世界吗?古代中国的认同,究竟以何为中心?以朝贡为中心的天下体系,真的是古代中国世界关系的全部?我虽不治古史,但在研习现代中国的时候,不得不回溯这些与中国传统无法剥离的问题,概念的背后是一个有争议的真实,有争议的真实背后,更是一个多元脉络的“中国”。

先从天下说起。

何谓天下?在中国文化当中,天下具有双重内涵,既指理想的伦理秩序,又是对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空间的想象。

列文森指出:在古代中国,“早期的‘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价值体”。

作为价值体的天下,乃是一组体现了自然、社会和人类至真至善至美之道的价值;体现在人间秩序,乃是一套文明的价值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

顾炎武有“亡国亡天下”之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国,不过是王朝的权力秩序,但天下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礼仪秩序,不仅适用于一朝一国,而且是永恒的、绝对的仁义价值与礼乐规范。

天下之价值来自于超越的天道,而从西周开始,天就被认为是内在地具有德性的,而天道与人道相通,天意通过民意而表达,天下也就因此拥有了既超越,又世俗的伦理价值。

天下的另一个含义是地理意义上对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空间的想象。

秦汉之后,在这样一个同心圆的“差序格局”之中,中原王朝的天下秩序,由内到外,分为几个层面:第一层是大一统王朝直接治理的郡县,如汉人的主要居住区域本部十八省;第二层是通过册封、羁縻、土司等制度间接统治的边疆地区,如明朝时期的西藏、云南和东北;第三层是关系或远或近的朝贡国,如朝鲜、越南、暹罗、琉球等,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化内之地;最后一层则是化外之地,即四周尚未开化,与中原王朝对立或没有关系的蛮夷。

这个空间意义上的天下,始于西周,完成于隋唐,形成了以中原九州为中心,向东亚乃至世界呈同心圆辐射的结构。

古代中国的天下空间,不像现代的世界各国版图那样固定不变,内圈与外圈之间、化内之地与化外之地,经常处于弹性的变动之中,中心清晰,边缘模糊。

在战国时代,天下只是方圆三千里的九州,而到了汉代,天下则成为包含夷狄在内、方圆万里的帝国辽阔之疆域。

天下的政治秩序与宗法的家族秩序同构,都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

邢义田先生指出:天下的同心圆结构与周代封建的亲亲、内外完全一致,亲亲之义在差等,由亲而疏,由内而外,无限可以放大。

天下由诸夏和蛮夷组成,中国在中心,可以推广到每一个角落,王者无外,进而天下一家,世界大同。

与天下所对应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夷夏。

何为华夏、何为夷狄?在古代中国并非一种族性概念,乃是一文明性分野。

夷夏之间,所区别的是与天下之价值相联系的文明之有无。

中国历代有明确的夷夏之辨、胡华之别,华夏是“我者”,夷狄、胡人是“他者”,但彼此的界限又是模糊的、可变动和转换,夷入华则华之,华入夷则夷之。

夷夏之间,虽然有血缘和种族的区别,但最大的不同乃是是否有文明,是否接受了中原的礼教秩序。

华夏的骄傲与自大,并非血缘性、种族性的,而是一种文明的傲慢,而对夷狄的鄙视,也同样如此。

反之,如果胡人或者夷狄臣服于中原的礼乐政教,那就被接纳为天下中国中之一员,哪怕成为统治者和皇帝,在历史中也并非个案。

天下是绝对的,夷夏却是相对的,所需要辨认的,只是中原文明而已。

血缘和种族是先天的、不可改变的,但文明却可以学习和模仿。

因此,以华变夷,化狄为夏,不仅在中国历史中为常态,也是中华帝国文明扩张的使命所在。

华夏是“我者”,夷狄是“他者”,但许倬云先生指出:在中国文化之中,“没有绝对的‘他者’,只有相对的‘我者’”。

天下有绝对的敌人,即那些没有或拒绝接受中华文明教化的夷狄,需要夷夏之辨。

但作为具体的夷夏,却都是相对的,可以教化,化“他者”为“我者”。

天下是普世的、绝对的,而夷夏却是相对的、历史性的。

由于中原的华夏民族没有绝对的种族界限,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通过迁徙、通婚和文化融合了周边的蛮夷,化夷为华。

历史上夷夏之间、胡人与汉人之间有四次大的融合: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明代和清朝。

在这民族大迁徙、大融合过程之中,不仅蛮夷被汉化,也有汉人被胡化的反向过程。

汉人本身是农耕民族,而胡人多为草原民族,农耕中国和草原中国经过六朝、隋唐和元清的双向融合,华夏文化已经渗透进许多胡人的文化,比如佛教原来就是胡人的宗教,汉族的血统里面也掺杂了众多蛮夷的成分。

所谓的天下,乃是一个不断的以夏变夷、化夷为夏的过程。

夷夏之间,既是绝对的(有无礼乐教化),又是相对的(相互的融合与内化),随着每一次中原文化对外的扩张,华夏民族融合了原来的胡人,使得他们成为新的一员。

天下以华夏为中心,也包含了蛮夷,而蛮夷又分为内蛮夷和外蛮夷,内蛮夷在中国疆域之中,外蛮夷不属于中国,却是中国的属国。

那么,天下与今天我们所讲的中国与世界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天下所蕴含的空间,比中国的地理概念要大。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明确的主权、疆域和人口的民族国家。

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不是近代的民族国家,而是王朝国家。

历史上的王朝经常更替,但有一个超越了具体王朝而始终存在的政治-文明共同体,其不仅具有制度典章的政治连续性,更具有宗教语言礼乐风俗的文明一贯性,这一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就叫做“中国”。

但这个“中国”,在具体的年代里面,总是由某个正统的王朝所代表。

不同的国家或王朝都想问鼎中原,争夺这个能够代表“中国”的正统。

正统之所以重要,乃是与天下有关。

欧洲乃是列国体制,一个上帝,多个国家;但中国是天下大一统,中国人所理解的世界,只有一个天下,而能够代表天下的,只有一个“奉天承运”的正统王朝。

一个天下,多个王朝,因此,无论是魏晋六朝,还是五代十国,不同的王朝都要争夺天下之正统。

从地理概念而言,古代意义上的中国是指中央王朝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地域,包括直接治理的郡县,也包括那些间接统治的册封、羁縻、土司之地。

在中国的疆域之外,那些朝贡藩属国,如历史上的越南、朝鲜、琉球、暹罗(泰国)、缅甸、苏禄(菲律宾)等,虽然不属于中国,却是天下的一部分,通过朝贡体系参与到以中国为核心的天下秩序之中。

然而,在现有中国版图之内的古代历史之中,在大部分时期不是只有一个王朝国家,而是有多个王朝政权。

魏晋六朝和五代十国时期且不论,即使在大一统的中原王朝时期,在汉朝的北方有匈奴、鲜卑政权,与两宋王朝并存的,有辽夏金元。

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史,是单线的、一元的正统王朝故事。

但在今日的中国疆域之内,历史上各个时期除了正统王朝,还有众多并存的王朝,它们同样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只是常常被忽略、被遮蔽的一部分。

历史上的中国,具有双重的内涵,从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国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但从地域空间的角度说,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多王朝、多个国家政权并存的空间复合体。

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地理空间之中,始终存在着多民族、多地域、多种制度的王朝与政权。

他们之间争夺的不仅是土地、人口和资源,更重要的是“中国”这个正统,谁占据了中原,谁就拥有中央王朝的地位,获得历史上的正统。

那么,古代的天下是否等同于今天所说的世界呢?二者有很大的差异。

今天的世界,乃是由多个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所组成,但在古代,所谓天下乃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差序格局”。

古代中国人的世界,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

一旦与自我无关,便不再关心,不再是天下的一部分。

天下不等同于世界,只是以中原文明为中心的那部分世界,比如汉代人已经知道有罗马帝国,但不认为与天下有关。

中国的世界秩序只是在五服之内,五服之外与天下无关。

这种自我中心论的天下观,是一种典型的“差序格局”,是内外有别的秩序。

但这个内外,只是相对的,且富于弹性。

只有相对的内外,没有绝对的敌我。

蛮夷之国今天不属于天下的一部分,明天臣服于中央王朝,来朝示好,便被纳入天下秩序。

古代中国之天下,理论上是无限的,现实中又是有限的。

在理想形态上,天下等同于整个世界,天下是普世主义的价值,但在现实形态上,天下又无法等同于世界,总是有着王朝国威无法顾及的化外之地,有着尚未被中原文明所教化的蛮夷。

在古代中国人的“家国天下”之中,天下是最高的理想,不仅是适合华夏-汉民族的特殊价值,而是对包括华夏、蛮夷在内的全人类都普遍适用的普世价值。

中国作为一个连续性的政治-文明共同体,天下即代表普世的文明,但文明只是灵魂,它需要一个结构性的肉身,那就是“国”。

这个“国”,是与文明共同体相重合的政治共同体“中国”。

但这个“中国”,并非现在我们所说的有着明确主权、疆域和人民的近代民族国家,而是由前后相继、时而分裂、时而统一的一个个王朝国家所形成。

古代中国人对抽象的“中国”之认同,乃是通过对某些具体代表“中国”的正统王朝的认同表现出来的。

古代中国人的“中国认同”意味着什么?从“家国天下”之中可以看到,所谓的“中国”只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抽象的文明价值与典章制度,另一种是具体的正统王朝,所缺少的正是近代以后才出现的nation-state。

近代意义上的nation,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有着自然风俗习惯和宗教传统的民族,比如汉族、满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苗族、傣族等等,而是与state紧密相关的、与国家合二为一的民族。

这种意义上的民族,一方面具有自然的历史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人为建构因素,与近代的国家同时出现和打造,因此nation 在中文翻译上,可以翻译为民族,也可以翻译为国家或者人民。

总而言之,近代意义上的nation,是一个整体性的人民-民族-国家共同体,这与只具有自然属性的传统民族是截然不同的。

严格而言,古代中国人的所谓“中国认同”,没有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认同,而只有文明的认同或者王朝的认同。

所谓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认同,就是中华民族认同。

中华民族是一个近代的概念,其出现不早于晚清,最早是由杨度和梁启超提出来。

中华民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就像美利坚民族一样,是与近代国家一起打造的国族(state-nation)。

国族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有可能出现在古代中国吗?显然不可能。

中华民族作为一种国族想象,只是“倒放电影”式的今人对古代的理解框架,是一个晚清之后被重新建构的、想象性的“民族虚体”,而非有实证依据的、有自觉意识的“民族实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