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学期末总复习
情绪心理学复习提纲
情绪心理学复习提纲核心内容1. 情绪维度理论的内容与国际情绪图片系统的制作方法。
The dimensional theory of emotion assumes that emotion can be defined by a coincidence of values on three discrete dimensions. This view is founded in Osgood's (Osgood, Suci, &Tanenbaum, 1957) seminal work where factor analyses conducted on a wide variety of verbal judg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variance in emotional assessments were accounted for by three majordimensions: The two primary dimensions were one of affectivevalence (ranging from pleasant to unpleasant) and one of arousal (ranging from calm to excited). A third, less strongly-relateddimension was variously called 'dominance' or 'control'.The 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dimensional theory of emotion. The developers used the Self- Assessment Manikin (SAM) procedure to rate affective valence, arousal and dominance for each picture. This procedure used a graphic figure depicting values along each of the 3dimensions on a continuously varying scale (see Lang, Bradley, & Cuthbert, 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 (IAPS): Technical Manual and Affective Ratings, 1997)2. 基本情绪理论的内容与基本面部表情刺激的制作方法。
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及答案
各位同学,这份资料结合了老师在2班划的重点和我们班划的重点(因为我们2个班的重点稍微有点不同),是我们2个班的新旧学委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课本上整理的答案,所以,难免会出现错误,请大家谅解,谢谢!第一章1、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事实、机制、规律和本性的科学。
2、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如语言、表情和行为等)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
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将要调查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设计成问题,让调查对象回答,以此来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3、科学心理学是那年诞生的,创始人是谁?1879年诞生,创始人是冯特4、什么是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一种,是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发展的过程。
第二章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
2、一切心理现象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从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反射。
3、反射的种类有哪些?反射按照产生的条件不同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放射。
非条件反射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先天反射活动,如眨眼、吸吮,膝眺等都是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
4、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哪些?①兴奋和抑制过程的扩散和集中;②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5、安慰剂效应(参考《心理学与生活》)又名伪药效应、代设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安慰剂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的,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第三章1、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基本特征。
情绪心理学期末总复习
1、情绪的特性:情绪是多成分的复合过程(情绪成分包括:内在体验、外显表情和生理激活)、情绪具有多维量结构、情绪是生理和心理多水平整合的产物。
2、情绪的定义: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
3、情绪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原因:情绪作为适应的手段,起着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作用,成为支配有机体随意或不随意的,本能或认知的行为的重要心理能力;情绪作为一种状态,经常存在于脑的活动过程中。
给有机体提供注意保持的力量,使有机体专注于外界一定事物,成为有机体认知加工时有利或不利的脑的背景;情绪作为一种特质,为构筑人格的框架增添重要的成分;情绪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为意识提供最初的来源。
4、情绪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行为经济学提出,领导要注重员工的情绪;某些特定的活动领域存在着特殊的情绪问题;艺术形式中角色的塑造典型的再现了生活中人的感情体验;人生发展个阶段必会经历各种感情波澜;精神疾病给人带来痛苦。
5、情绪的性质和功能: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是唤起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是人际通讯交流的手段。
6、达尔文、詹姆士、弗洛伊德三位伟大的学者是生物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开创者,也是情绪心理学的创始人。
7、最早的情绪理论是詹姆士-兰格情绪外周学说,其中詹姆士首先提出了情绪的发生与身体变化相联系的论点。
8、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被誉为第二代情绪学说,知觉和认知是刺激事件与发生情绪反应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物。
她认为情绪的整个神经通路是大脑皮层兴奋的作用和结果。
她的理论被标定为“情绪评价-兴奋理论”,它实际上包含着环境的、认知的、行为的和生理的多种因素。
他把环境影响引向认知,把生理激活从自主系统推向大脑皮层。
9、初评价有三种类型:无关、有益、紧张。
10、情绪体验的性质:情绪体验是脑的感受状态;情绪体验具有检测功能;情绪体验具有不变性。
心理学期末复习
心理学期末复习导言:期末考试是学生们展示所学知识的重要时刻,而心理学课程的期末复习更是需要充分准备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套高效的心理学期末复习方法,帮助大家巩固知识、提升成绩。
一、复习规划1.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课程安排和个人时间情况,制定一份详尽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各个考点的学习时间。
要保持合理的休息,避免长时间的单一学习,可采用番茄钟法或类似的学习方式。
2. 审视课程大纲:仔细阅读课程大纲,了解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可以根据大纲来调整复习的重点和学习的深度。
二、知识概念的复习1. 复习课堂笔记:温习已经做好的课堂笔记,回顾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概念。
2. 教材复习:按照章节顺序,重新阅读教材内容,将重要概念和知识点标注出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3. 制作概念图: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类似的工具,将不同概念联系起来,形成层次清晰的概念图。
这样可以帮助整理知识框架,加深记忆。
4. 做练习题:对于每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要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并加深记忆。
三、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的复习1. 温习实验设计:针对课程中涉及的实验设计,例如受试者选择、因变量与自变量的控制等,回顾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可以通过阅读实验教材或参考相关学术文章来加深理解。
2. 复习统计学知识:心理学研究需要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因此要复习常用的统计学知识,例如 t 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3. 分析实验数据:根据课程要求或老师提供的实验数据,独立完成实验数据的分析,熟悉数据处理和结果解读。
四、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复习1. 温习经典理论:回顾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例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对每个理论的核心概念、实验研究和应用进行复习。
2. 材料分析与解决问题:针对心理学案例、论文摘录或真实事件,进行材料分析,理解事件涉及的心理学理论和概念,并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3. 文献阅读与批判性思考:在心理学领域找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学术文章进行阅读,并进行批判性思考。
心理健康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
(2) (3) (4)
学会称赞别人 学会微笑 寻找最佳新观念
(5) 培养一种奉献的精神
(6) 培养乐观精神 (7) 经常使用自动的提示语 (二) 调控丰富我们的生活: (1) 读书 (2) 幽默 (3) 赏花 (4) 散步 (5) 运动 (6) 旅游 (7) 写日记 (8) 放慢速度 (9) 登高远眺 6 理性情绪调节法: ABC 理论 事件 A ——事件 B——情绪与行为的结果 C
( 2)温奇的需要互补理论
( 3)社会交换理论
( 4)同质性理论
( 5)墨斯登的刺激——价值——角色理论
( 6)克尔霍夫和戴维斯的“过滤”理论
5 性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1 异性疏远期 -——异性接近期——恋爱期
6 青春期的性心理的表现:对性知识的追求——对异性的爱慕——产生性欲望和性冲动 7 青年的性行为:性自慰行为——爱抚——婚前性行为
四、社会资本的概念: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 这些资源与自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 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
五、如何在大学中积累社会资本 1 增加自己的曝光率 2 发现自己的“优势“ 3 建立守信用的形象 4 增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5 零存整取建立“关系网“ 6 社会资本的经营与整合
4 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源:学业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 最后一章
1 职业生涯的概述 2 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和优点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虔诚
第五章 爱情与性心理
1 爱情三因论:动机成分、情绪成分、认知成分
2 恋爱的发展与持续:热情度先升后降
亲密感呈上升趋势 承诺上升并近乎持平
3 失恋心理及调适: ( 1)构建理性的认识
( 2)行为转移法,冲淡痛苦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情绪
心理学导论复习要点之情绪第十章 :情绪一、情绪和感情的概括(一 )情绪和感情的含义1.情绪和感情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主观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响,它反应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情绪和感情的定义中包含了以下四个内容:①情绪和感情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绪和感情是个体的主观体验或感觉;③情绪和感情都有其外面的表现(即表情都伴有生理上的变化。
;②情); ④情绪和感情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一样情绪状态的自我感觉。
每种情绪有不一样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的不一样感觉,如快乐仍是难过等,构成了情绪的心理内容。
表情是在情绪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答动作量化形式,包含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响。
它波及宽泛的神经构造,如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干、中央灰质、丘脑、杏仁核、下丘脑、蓝斑、松果体、前额皮层,及外周神经系统和内、外分泌腺等。
人们在情绪状态下,能自我觉知,可是不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主控情绪的植物性神经系一致般不受个人意志所控制。
测谎仪就是依据情绪状态下个人不可以控制其生理变化的原理来设计的。
测谎仪主要丈量呼吸、汗腺及心跳等个体不可以自行控制的反响。
2.情绪的维度及其两级性情绪的维度是求情绪所拥有的特征,即它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
这些特征的变化都体现出两极对峙的状态,比若有爱就有恨,有喜就有悲等等,这就是情绪的两极对峙的特征。
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 (提升人的活力 ) 和减力 (降低人的活力 )的两极 ;激动度有激动与沉静的两极 ;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 ; 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
(二 )情绪和感情的功能1.适应功能:情绪和感情是有机体生计、发展和适应环境的手段,如动物碰到危险时产惟恐的呼救,就是动物求生的一种手段。
2.动机功能:情绪和感情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能够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升人的活动的效率。
赫布以为唤醒水平易绩效之间存在着倒U 型曲线的关系。
3.组织功能:情绪和感情对其余心理活动拥有组织的作用,表此刻,踊跃的情绪和感情活动起着协调解促使的作用,悲观的情绪和感情对活动起着崩溃和损坏的作用;4.信号功能:情绪和感情在人际间拥有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的功能。
心理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心理变化的过程中个性心理: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心理状态: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3.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心理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论点:脑是心理的器官)(2)心理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论点: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3)个体心理活动的主体性(论点: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个器官,不仅决定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也依存于作为反映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4.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5.心理学的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提升6.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法7.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的环境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有哪些:(1)遗传和环境的关系: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生理成熟影响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3)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关系(4)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个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比较容易或其心理的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8.意识:是指能为人所察觉到的个体心理活动无意识:也称潜意识,就是不能为人所察觉到的个体心理活动的总和9.注意:是指个体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基本特征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一心二用”),注意的转移10.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感觉的种类:视觉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听觉人类的听觉具有音高、音响、音色三种特性其他感觉11.知觉:是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知觉的特征:知觉的意义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恒常性(结合书本)12.信息的提取:有再认和回忆两种形式13.内隐记忆是指个体在无意识情况下的记忆,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14.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信息保存时间为5s~2min,容量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主要采用语义的形式编码记忆的规律:(1)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2)遗忘的机制: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3)遗忘的影响因素:记忆材料的性质、记忆材料的长度、个体的心理状态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150%,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记忆的策略: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阐述策略、组织策略、提取策略15.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内部联系及规律性的反映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动机与情绪、对问题情景的知觉、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结合书本)16.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考试重点汇总一、名词解释1.思维定势也称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并影响着后继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向.2.心理的年龄特征是指个体的心理在某个年龄阶段具有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点。
3.记忆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4.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5.能力就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6.性格是个人对待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7.从众是指个体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8.现代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学科”。
9.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10.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计划和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11.个体心理指个人所具有的心理活动或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12.行为是有机体对所处情景的反应,它是由一系列运动、活动和动作构成的。
13.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4.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过程15.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的过程.或记忆就是人脑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1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17.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18.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以需要为中介,是人对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19.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20.挫折是一个人的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或中断时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21.青少年是指11、12岁~18、19岁这个年龄阶段,相当于我国初中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22.心理发展的动力是指在青少年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需要和青少年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 23.心理健康是指个人生活、适应上所表现的和谐状态,或者说是指一个人没有困扰足以妨碍其心理效能和心理发展的状态.24.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影响学生心理成长的教育.二、选择、填空1.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情绪心理学考试重点-完整版
情绪心理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 情绪:情绪是对外部刺激事件广泛的、功能性的反应,暂时性地整合了生理、认知、现象和行为的渠道,以促进对当前环境形成一个提高适应性的、修饰环境的反应。
2闭锁综合征:是一种非常极端的情况,人们几乎丧失了所有来自脑到肌肉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输出,但继续接受感觉。
3环状模型:将各种情绪组织成为一个环形的理论;在环形山,相互接近的情绪是相似的并容易被混淆,或者容易被同时体验到。
4 集体主义:集体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强调集体身份,顺从集体、社会和谐以及相互依赖。
5 情绪的社会结构构建:通过社会创建的文化特有方式来思考、体验和表达情绪的过程。
6莫罗反射:一种全身动作,出现莫罗反射时,婴儿的双臂伸出,手指张开,然后迅速回归为胎姿,手指弯曲。
7依恋:婴儿与其照顾者之间的一种感情纽带,表现为分离时的焦虑情绪,重聚时的愉快情绪和大量的情绪分享。
8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中年以后人对充分利用剩余时间的动机不断增强,因此,年长者更倾向于社会交往和其它活动中情绪的质量。
9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创作经历有关的、频繁的、令人痛苦的回忆(闪回)和噩梦,回避相关的记忆线索,惊跳反射增强。
10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在处理与环境和其他人的关系时,采取一种不适应、不灵活的方式。
11 反社会人格障碍:一种健康状况,年龄至少为18岁:多次出现违法行为、不诚实、冲动性行为、多次打架、漠视他人安全而不顾后果、持续失业或负债、对不正当行为缺乏内疚感。
12品行障碍:一种健康状况,诊断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主要特征是会同时出现如下行为:频繁欺负别人或打架、使用武器对付别人、对人或动物残忍、偷盗、使用暴力得到性、破坏财产、说谎、违反父母或学校规定。
13社会导航理论:认为抑郁的社会功能是使人们离开社会足够长的时间以改善其社会行为并获得他人的帮助。
14 典型性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食量和体重增加、失眠、精神活动性亢奋。
15 非典型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食欲增加、体重上升、嗜睡、精神活动性迟滞的症状。
心理学期末复习
心理学期末复习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认知、情绪、人格、发展、社会等方面。
期末复习是学生们为了应对心理学考试而进行的重要准备工作。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心理学期末复习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制定复习计划在进行复习之前,首先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
这个计划要具体明确,包括每一天要复习的内容、复习的时间安排以及休息和放松的时间。
通过合理的分配时间,可以使复习更有条理、更高效。
二、温习重点知识心理学的知识点很多,但有些知识点比较重要,需要特别注意。
在复习阶段,要将重点知识温习一遍,确保自己掌握牢固。
可以通过查看笔记、课本以及相关资料来复习。
三、做题训练做题是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式。
可以从往年的考题、习题册以及在线平台上找到相关的练习题,进行解答和复习。
通过做题训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四、整理思维导图心理学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通过整理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知识结构。
可以将各个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将其关系和联系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记忆效果。
五、互动学习与他人进行互动学习也是复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可以组建学习小组或与同学们讨论心理学知识,相互提问和解答问题。
通过交流和分享,可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弥补和改进。
六、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学期末复习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期间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在此期间,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
定期进行适度的休息和放松,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复习效率。
总之,心理学期末复习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需要我们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温习重点知识,进行做题训练,整理思维导图,与他人进行互动学习,保持良好的心态。
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相信大家能够更好地备考心理学考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心理学[情绪和情感]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第一节情绪、情感的基本问题一、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人的情绪、情感总是和一定的刺激情景相联系.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产生积极的或者消极的自我感受.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是表情,比如面部表情、姿态表情等.生理唤醒是指伴随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反应.二、情绪和情感的相互关系情绪和情感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某些时候统称为感情.它们的区别主要是:(一)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是和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关的体验,例如饮食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能引起愉快或不愉快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常用来描述具有稳定的、深刻社会意义的感情.(二)情绪带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某种情境的消失就会使得某种情绪消失;而情感具有较大的深刻性、稳定性和持久性,受情境的影响很小.(三)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因此带有冲动性;情感的产生则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因而较少冲动性.情绪和情感虽然有区别,但是二者又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的.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而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深含着情感.三、情绪、情感在生活中的作用情绪和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心理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激发动机作用情绪、情感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性可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二)适应性作用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而在成人的生活中,情绪直接反映人们的生存状况.通过对情绪进行自我控制、引导、调节和适当-的宣泄,既有利于人们适应当今复杂的社会生活,有助于工作,也有利于身心健康.(三)组织作用情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这种组织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作用.还表现在人的行为上,当人们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时容易注意事物美好的方面,而处于消极情绪时,容易悲观、失望,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四)传递信息作用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通过表情可以使人们相互之间能够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例如,微笑常常表示对他人的赞赏或自我的愉悦,向他人传递积极的情绪体验.面部表情传达的情绪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线索.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有关情绪的分类1.生物进化观点认为,人的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原型或模式.这些基本情绪是先天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2.伊扎德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人的基本情绪有11种,即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负罪感等,由此他还划分出了相应的三类复合情绪.3.罗素提出了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他把情绪划分为两个维度:愉快度和强度,分别有两极,由此形成四个类型.(二)有关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道德感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对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产生的主观体验.2.理智感.理智感是个体在进行智力活动时,伴随着认识和评价事物产生的情感体验.3.美感.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三)典型的情绪状态1.心境.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都可以引起某种心境.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同时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激情状态下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因此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3.应激.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比如飞机出现故障,飞行员紧急与地面联系等就是应激状态.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使机体受到伤害.第二节情绪的神经生理机制一、情绪与中枢神经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神经科学、神经成像技术等对人的神经生理机制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一些研究表明,情绪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所控制的,它们整合加工情绪信息,产生情绪行为.这个回路包括前额皮层、杏仁核、海马、前部扣带回、腹侧纹状体等.(一)前额皮层PFC损伤病人的研究.比较左侧和右侧大脑损伤病人的心境,发现左侧损伤后出现抑郁症(Davidson,2000).左侧PFC损伤后抑郁症状加重的原因是,这一大脑区域参与积极感情加工,损伤后导致体验积极感情的能力缺失,这是抑郁的一种标志性特征.对正常人的研究与损伤证据获得的结果一致.戴维森及同事(1990)报告,情绪电影诱发的厌恶和恐惧提高右侧前额和前部颞叶的激活,而诱发的积极感情引发相反的不对称激活模式.其他人获得了类似的研究结果.总之,上述研究表明左PFC与趋近系统和积极感情有关,右PFC与消极感情和退缩有关.(二)下丘脑下丘脑位于第三脑室下部,视交叉后部,脑垂体上首.下丘脑与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广泛的神经联系,也与植物性神经系统关系密切,因而直接控制着脑垂体及整个内分泌系统.下丘脑与情绪、动机有密切关系.动物实验证明,用微电极刺激动物(猫)的下丘脑腹内侧核,会引起动物强烈的情绪反应.心理学家奥尔兹等还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核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三)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对于维持大脑皮层兴奋水平、保持人处于清醒状态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网状结构对情绪的激活也有重要的影响.网状结构靠近下丘脑部分,既是情绪表现下行系统中的中转站,又是上行警觉激活系统的中转站.有人推论,精神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可能是由网状激活系统的活动失常引起的.抑郁症患者情绪低沉、淡漠,对一切都无兴趣、内心体验极为贫乏、麻木不仁、甚至医生告诉他母亲去世了,他也无动于衷;在行为表现上,抑郁症患者无面部表情、沉默不语、不吃、不喝、不动等.这些表现可能和网状结构的机能减弱或破坏有关.(四)边缘系统1.杏仁核研究发现,一些情绪受边缘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最近的研究指出,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杏仁核损伤病人不能识别恐惧的面部表情,而识别其他情绪的面部表情是完整无损的.在一个从面部照片判断不熟悉人的信任和可接近性的研究中(Adolphs,1998),双侧杏仁核损伤病人与控制组相比,认为不熟悉的个体可接近和值得信任的程度更大.双侧杏仁核损伤病人对恐惧和愤怒声音的识别有困难(Scott,1997).其他研究者(Bechara,1999)也证明,杏仁核损伤病人对厌恶刺激无反应.总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双侧杏仁核受破坏的病人加工消极情绪任务的能力被损害,表明杏仁核对识别威胁或危险线索是重要的.安格瑞丽(Angrilli,1996)及同事报告,在控制组中,呈现厌恶刺激期间,可观察到著名的惊跳增强效应,而在右侧杏仁核损伤病人中,对厌恶刺激的反应中没有观察到惊跳增强.利慈切克(Nitschke,2002)等人的研究再次证明了正常人对厌恶刺激的惊跳增强效应,在期待厌恶图片时惊跳眨眼量比期待愉快图片时更大.这些研究表明杏仁核对表达已习得的消极感情可能是必要的.2.海马和前部扣带回海马在情绪中的作用近年来才开始研究.海马是大脑中有很高葡萄糖皮质激素类受体密度的部位,在情绪调节中很重要.动物研究证明葡萄糖皮质激素类受体对海马神经元有巨大影响.研究者报告,在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和抑郁病人中,海马体积显著减小.很可能是过度高水平皮质醇引起海马细胞死亡,导致海马萎缩.神经成像的研究表明,前部扣带回在情绪反应中得到激活.在情绪单词的Stroop任务的反应中,观察到背侧前部扣带回的激活.在布罗笛(Brody,2001)等人的PET研究中,发现焦虑症状的降低与腹侧扣带回中降低的激活有关,心理症状的改进与背侧扣带回提高的激活有关.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一)自主神经系统情绪过程不同于其他的心理过程,其主要表现为,在情绪活动过程中,总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也就是说,当某种情绪产生时,将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一般而言,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兴奋活动,副交感神经系统引起抑制活动.在情绪活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开始活动,这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血管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机体处于唤醒状态.在情绪活动后,副交感神经系统恢复活动,使身体状况恢复到情绪发动前的平静状态,如心率平缓、血压降低、瞳孔收缩、呼吸减缓、唾液再次分泌、消化系统恢复正常功能、能量供给也处于正常水平.血管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降低,情绪的强度也随之逐渐下降.(二)分泌系统人体内有两种腺体: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引起内外腺体的变化,从而影响激素分泌量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可作为判定某种情绪状态的客观指标.(三)躯体神经系统情绪过程与其他心理过程不一样,表现在情绪活动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外部行为表现,即表达情绪状态的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这些都是由躯体神经系统所支配的随意运动.躯体神经支配着人的各种表情行为,是这些表情活动的生理基础.三、情绪的唤醒模式情绪心理学家对情绪的唤醒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的研究者认为,每一种情绪都有自己独特的、自主活动模式,因此,每种情绪的内部状态是不一样的(James,1884-);有的研究者则认为,所有情绪激起同样的生理唤醒,如爱、愤怒和恐惧,都会使心率加快(Cannon,1927).利文森(I~evenson,1992)的研究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许多情绪都使心率加快,但被试的主观报告却有很大的差异.发怒时被试报告“脖子以下发热”、“血沸腾”,而恐惧时报告“骨子发凉”、“脚底发凉”等(Kovecses,1990;Levenson,1992).有的研究还表明不同文化人群在基本情绪的体验上有较大的相关.第三节表情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又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种外部表现叫做表情.一、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人的眼睛是最善于传情的,不同的眼神可以表达人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口部肌肉的变化也是表现情绪和情感的重要线索.例如,憎恨时“咬牙切齿”,紧张时“张口结舌”等,都是通过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某种情绪的.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对于种族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面部表情的识别通常是通过向被试呈现各种面部表情的照片,让被试判断是何种情绪或情感.二、姿态表情姿态表情可以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两种.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高兴时“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紧张时“:坐立不安”等等.举手投足、两手叉腰、双腿起胯等身体姿势都可表达个人的某种情绪.手势常常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手势可以和言语一起,也可以单独地表达情感和思想.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它不仅有个别差异,而且存在民族或团体的差异.后者表现了社会文化和传统习俗在不同的民族中用来表达不同的情绪.三、语调表情除面部表情、姿态表情以外,语音、语调表情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朗朗笑声表达了愉快的情绪,而呻吟表达了痛苦的情绪.言语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同时,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也是表达说话者情绪的手段.第四节情绪理论一、詹姆士一兰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观点基本相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其中,詹姆士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悲伤由哭泣引起,而愤怒由打斗而致.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两者的基本观点都是认为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士一兰格理论提出了情绪与机体生理变化的直接联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情绪的调节和控制.二、坎农-巴德学说坎农对詹姆土-兰格理论提出了三点质疑:①机体生理变化的速度相对缓慢,不能够说明情绪迅速发生、瞬息变化的事实;②各种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变化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通过机体变化难以分辨感觉到不同的情绪;③机体的某些生理变化可以通过药物引起,但是药物只能激活某种生理状态,而不能造成某种情绪.坎农认为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系统,而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坎农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他认为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到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他的学说得到了巴德的支持.故后人称坎农的情绪理论为坎农一巴德情绪学说.三、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Arnold)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一兴奋学说”,她强调情绪的来源是大脑皮层对刺激情境的评估.刺激情境并不能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的模式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境,人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产生最重要的条件.情绪产生的具体模式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传至丘脑,进而传至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刺激情景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如恐惧及逃避、愤怒和攻击等),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并进而将冲动下行传至血管和内脏组织,引起血管和内脏反应.血管和内脏的反应进一步反馈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进行再次评估,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成为被感受到的情绪.四、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缩、呼吸急促等;第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唤醒.实验证明,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状态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景的评估,三方面信息在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情绪,这个转化过程称为情绪唤醒模型.五、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进入70年代,以汤姆金斯(Tomkins)和伊扎德(Izard)为代表,主张情绪具有动机的性质,建立了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伊扎德(1977)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人格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等六个子系统组成.人格系统的发展是这些子系统的自身发展与系统差异之间联结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些子系统中,伊扎德认为认知过程引起比较和辨别活动,是知识的学习、记忆、符号操作、思维和言语过程.情绪具有动力性,它组织并驱动认知与行为,为认知和行为提供活动线索.因此,情绪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这是伊扎德理论的重要观点.伊扎德(1991,1995)还提出,情绪包含着神经生理、神经肌肉的表情行为、情感体验等三个子系统,它们相互作用、联结,并与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其中,情绪活动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包括脑干中央灰质、丘脑、杏仁核、下丘脑、前额皮层等神经结构.表情行为包括神经肌肉的活动和感觉反馈活动两部分,表现在脸部、言语、躯体姿势、手势等活动.神经化学活动通过一些内在的程序、激活脸部和躯体的活动模式,这些活动的反馈信号进入意识状态,形成情感体验.情绪体验可以进入认知系统,接受认知系统的调节.关于情绪的激活与调节,伊扎德提出了四个基本过程:生物基因——神经内分泌激活过程、感觉反馈激活过程、情感激活过程和认知激活过程.第五节情绪的调节一、情绪调节的含义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个体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情绪调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具体情绪的调节情绪调节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例如快乐、兴趣、悲伤、愤怒、恐惧、抑郁、焦虑等.(二)唤醒水平的调节情绪调节是个体对自己情绪的唤醒水平的调节,不仅包括对过高的唤醒水平和强烈的情感体验的调节,也包括对一些较低的情绪体验的调节.既包括抑制、削弱和掩盖等过程,也包括维持和增强的过程.(三)情绪成分的调节情绪系统的调节主要是指调节情绪的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如情绪紧张或焦虑时,控制血压和脉搏;体验痛苦时,离开情境使自己开心一点;过分高兴时掩饰和控制自己的表情动作等.此外还有情绪格调的调节、动力性的调节等,如调节情绪的强度、范围、不稳定性、潜伏期、发动时间、情绪的恢复和坚持等.情绪调节的机制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制,不需要个体的努力和有意识地进行操作.二、情绪调节的基本类型(一)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从情绪调节过程的来源分类,可以分为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内部调节来源于个体内部,如个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调节;外部调节来源于个体以外的环境,如人际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的等方面的调节.(二)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根据情绪的不同特点可分为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修正主要指对负性情绪的调整和修正,维持主要指主动维持对自己有益的正情绪,增强指对情绪进行积极的干预.(三)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原因调节是针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调整,包括对情境的选择、修改,调整注意以及改变认知策略等,通过改变自己的注意来改变情绪,对诱发情绪的情境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等.反应调节发生在情绪激活或诱发之后,是指通过增强、减少,延长或缩短反应等策略对情绪进行调整.(四)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当情绪调节使情绪、认知和行为达到协调时,这种调节叫良好调节.相反,当调节使个体失去对情绪的主动控制,使心理功能受到损害,阻碍认知活动,并导致作业成绩下降时,这种调节就是不良调节.三、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一)生理调节情绪的生理调节是以一定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生理反应变化模式.生理唤醒是典型的情绪生理反应.情绪生理成分的调节是系统性的,这种调节将改变或降低处于高唤醒水平的烦恼和痛苦.(二)情绪体验调节当体验过于强烈时,个体会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不同情绪体验有着不同的情绪调节过程,可采用不同的策略.如,在愤怒时人们采取问题解决的策略;悲伤时采取寻求帮助策略;忽视可以比较有效地降低厌恶感等.(三)行为调节行为调节是个体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的.通常采用两种调节方式:一是抑制和掩盖不适当的情绪表达;二是呈现适当的交流信号.如一个人在向他人表示请求时,即使感到失望或愤怒,也要管理或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影响信息的表达和交流.(四)认知调节良好的认知调节包含以下步骤:知觉或再认唤醒需要调节的情绪;解释情绪唤醒的原因和认识改变情绪的方式和途径;做出改变情绪的决定和设定目标;产生。
情绪心理学复习大纲
情绪⼼理学复习⼤纲情绪⼼理学复习第⼀章情绪研究的⼀些基本问题1.情绪的功能(动机、组织、信号、适应)—掌握此题从情绪研究的理论意义来作答1)情绪是适应的⼿段——情绪的适应功能;从物种起源和⼈类进化的⾓度来看待情绪。
积极情绪、如愉快的适应意义?⼈类婴⼉的发育是⼈类种族进化的重复。
⼈类婴⼉来到世界上出现的第⼀种⼼理活动就是——情绪。
2)情绪是⾏为的组织者——情绪的组织功能促进功能◆良好的情绪能促进认知加⼯的质量。
◆耶尔克斯--道森定律,倒“U”理论。
⽡解功能不良情绪对认知活动的⽡解和破坏。
如考试焦虑;悲哀导致注意⼒分散;惧怕。
3)情绪是激发⾏为的动机——情绪的动机功能;◆激励作⽤情绪能以动机的⽅式激发和引导⾏为。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推动⼈们的⼯作。
◆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4)情绪是⼈际通讯交流的⼿段——情绪的信号功能。
◆情绪是⼈际通讯交流的⼿段◆情绪交流有助于引起他⼈的补充性和互惠性情绪。
◆表情传递信息。
有助于个体了解他⼈的情绪、信念和意向,从⽽快速地调整个体间的社会相互作⽤。
2.基本情绪(恐惧、愤怒、厌恶、愉快)进化意义——掌握◆愉快—1) 提⽰环境中⽆危险威胁,放松。
2) 与他⼈建⽴亲密、合作关系,共同防御侵犯,创造、获取⽣存资源。
◆恐惧—逃避威胁,⾃我保护,物种延续。
◆厌恶—适应⾷物选择。
社会厌恶。
◆愤怒—保护领地和资源不被侵犯。
3.Ekman的基本情绪理论——掌握A.Ekman情绪理论的基本性体现在:1)强调进化对于形成情绪表达、乃⾄情绪功能中的特有的、和共同的特征中起着重要作⽤。
2)由⼀些因素可以说明情绪之间的共性和差异B.基本情绪理论Ekman的证据:1)⾯部表情没有跨⽂化的差异(实验)2)⼀些基本情绪在动物(类⼈猿)上也可以观察得到,⽽不仅仅是⼈类。
(当然⼀些情绪只有⼈类所独有)3)每种基本情绪尤其特定的⽣理唤醒模式。
(例如、愤怒、厌恶、悲伤)相关实验阐述:1.Ekman的实验1向来⾃5种⽂化背景的⼈展⽰了表情图⽚。
心理学期末复习大全
一.名词解释1.人格:人格是个体的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它赋予个人在适应环境时独特的模式。
2.性格:我国心理学界倾向于把性格定义为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3.发展:在心理学中,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发展是指有机体从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生理和心理变化的顺序。
狭义上的发展是指从出生到青春期的的身心变化顺序。
4.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实现特定目标所需要的组织和执行行为能力的信念,或者说,是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内的能力或有效性的信念。
5.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6.记忆: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记忆、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7.批判性思维:就是个体有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分析和评价所接受的信息,并决定采取合理行动的思维过程。
8.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式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指将少数人召集在一起以会议的的形式,对某一问一进行自由地思考和联想,提出各自的设想和提案,主持人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
9.智力:就是个体顺利完成某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的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
10.情绪智力:就是准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清晰表达自己情绪和调节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11.动机: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是激发行为,驱使个体趋近目标的动力过程。
12.兴趣: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动机,是个人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13.情绪:是某种刺激(机体外部刺激或内部刺激)所引起的个体自觉的心理体验。
14.挫折感: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因客观或主观的原因,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内心冲突与不平衡状态。
二:问答1.简述健全人格者的主要特征。
(1)对世界抱开放态度,乐于学习和工作,不断吸取新经验。
(2)以正面的眼光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
103.华师《情绪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
《情绪心理学》期末复习单项选择题1、()是觉知和表达情绪、利用情绪促进思维、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以及有效调控情绪并促进情绪认知成长的能力。
答案:情绪智力2、预期后悔理论、预期失望理论以及主观预期愉悦理论都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答案:期望效用理论3、考察生理唤醒对情绪产生的作用,研究者们更多选择了对()的研究。
答案:疾病患者4、()的发病率在人群中达20%以上。
答案:抑郁障碍5、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对()的研究是情绪研究的核心主题。
答案:动作表情。
6、()不仅会受到效价强度和唤醒度的影响,而且这个一般规则会随着年龄发生变化。
答案:情绪记忆7、认知智力的主要三个方面的能力中不包括()。
答案:数量推理能力8、()进一步揭示了不同应激的共同致病机制,提出GAS综合症学说,将应激分为良性应激与不良应激,不良应激会导致疾病。
答案:塞里9、()时期是神经生理机制与认知方面的重要发展阶段。
答案:老年10、“我们是因为先发抖后害怕的”,这种情绪观点是()。
答案:身体知觉观11、高唤醒的情绪材料更容易被记住,是与什么有关。
答案:注意12、情绪功能老年化的表现不包括()。
答案:情绪表达老年化13、()能提高情绪记忆的成绩。
答案:唤醒度14、人类的情绪体验看成输出,输出的情绪体验不包括:答案:客观认知15、孩子在母亲离开时反应平淡,母亲出现也不会特别的高兴依赖,这种依恋类型为。
答案:回避型依恋16、愤怒和悲伤对()而言最难识别。
答案:老年人17、学业情绪的测量目前主要采用()。
答案:问卷法18、()是恐惧学习发生的重要条件。
答案:杏仁核19、道德认知观点是以()为代表。
答案:科尔伯格20、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里程碑是:答案:三岁21、以下关于最后通牒博弈中决策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是群体决策22、著名的身心二元论出自:答案:Descartes23、小王的手机在二手市场不过卖300,但是他丢了手机,感觉比丢了300元痛苦多了,这是什么效应。
心理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通过研究人类的认知、情感、动机、人格等方面的内容,揭示心理的规律和原理。
心理学的知识点众多而复杂,本篇心理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将从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学科。
以下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认知发展理论:- 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包括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应着儿童认知能力的不同水平。
- Lev Vygotsky的社会情境理论: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例如通过合作活动和社会化教学来促进儿童思维发展。
2. 认知过程:- 知觉:研究人类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过程,包括感知的注意、选择、组织和解释等过程。
- 学习与记忆:研究人类的学习过程和记忆能力,包括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等。
- 概念与思维:研究人类的概念和思维能力,包括概念的形成和思维的逻辑推理等。
3. 注意与意识:- 注意的类型:包括选择性注意、分配注意和维持注意等类型。
- 意识的级别:研究人类意识的不同级别,包括清醒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等。
4. 言语和语言:- 语言的认知机制:研究人类语言的认知机制,包括语言的习得和理解等过程。
- 语言的处理:研究人类对不同语言信息的处理方式,包括语音、词汇和句法等。
二、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差异和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学科。
以下是人格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人格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人格的潜意识冲突和动机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格是由稳定的个体差异和特质组成,如五个因素模型(外向性、神经质、责任心、宜人性和开放性)。
2. 测量人格:- 人格测量方法:包括自陈式、观察、问卷调查和项目性测验等方法。
(完整word版)情绪心理学复习题
情绪心理学复习题第一章1.情绪的传统的研究方法损伤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2.自我报告法(了解)自我报告只是搜集简单的数据,不需要解释。
在这个方法中,研究者只是要求人们描述他们当前的、过去的或典型的情绪。
1.自我报告不可能是精确的,因为每个人的标准是不同的。
2.研究者的自我报告的有效性有时也值得怀疑。
3.研究婴儿、脑损伤病人、动物和其他不能说话者的情绪,对于说不同语言的人,语言翻译有时候是不确定的,尤其是对于细微的差异。
如果研究者对情绪随时间的变化,或者对不同情绪的相关体验感兴趣,那么自我报告就可能是有效的。
3.伊扎德编制了两个的量表:一个是测量各情绪维量的等级量表,另一个是测量各情绪成分的分化情绪等级量表。
第二章1.詹姆斯—兰格的外周理论对于刺激的事物的知觉立即引起身体上的变化,而正当这些变化发生时候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
坎农-巴德的丘脑学说坎农的丘脑学说比詹姆斯- 兰格的情绪论前进了一步,强调了中枢神经系统在情绪活动中的作用.他认为丘脑是情绪活动的中枢.对某种刺激习得的情绪反应是通过皮质实现的,刺激先传到大脑皮质,根据记忆被认识,然后解除了对丘脑的情绪机制的抑制,使之发动情绪反应。
沙赫特—辛格理论与詹姆斯-兰格理论不同,沙赫特-辛格理论主要论及了如何把人的一种情绪同另一种情绪区分开来。
他认为,作为任何情绪一部分的唤起和其他行为对于决定该情绪的强烈程度是很关键的,但是,它们不会识别情绪。
一种情绪和另一种情绪之间的差异在于认知评估方面,不在感受方面。
2.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及其程度。
次评价是初评价的继续,经常发生在面对威胁或挑战时,用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反应行为,在作出反应之前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做出合适的反应。
次评价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也就是一种控制和判断。
再评价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评价。
北体大情绪心理学期末资料
1.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
2.情感:具有稳定而深刻社会含义的感情性反映,它标示感情的内容。
3.情绪在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的论据:1)情绪作为适应的手段,起着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作用,成为支配有机体随意或不随意的,本能或认知的行为的重要心理能力。
2)情绪作为一种状态,经常存在于闹得活动过程中。
3)情绪作为一种特质,为构筑人格的框架增添重要的成分。
4)情绪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为一时提供最初的来源。
4.情绪的功能: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2)情绪是唤起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
3)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4)情绪是人际通讯交流的手段5.情绪系统:基本情绪的相互作用,情绪与内驱力的相互结合,情绪与认知,以及与认知结构等多种形式的结合,构成情绪系统。
6.情绪在神经学上的划分:一类水平:反射性感情反应二类水平:一级情绪三类水平:高级情感7.脑的最初情绪系统:寻找期望系统狂暴系统恐惧系统育幼系统痛苦系统愉快系统8.情绪体验就是达到意识觉知水平的脑的感受状态。
9.情绪体验的性质:1)情绪体验是脑的感受状态2)情绪体验具有监测功能3)情绪体验具有不变性10.艾克曼的面部活动编码系统,伊扎德的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
11.情绪与认知P9312.基本情绪:快乐、痛苦与悲伤、愤怒、恐惧13.快乐的调节机制:1)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是思维的功能,也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必然需求。
对于生活没有明晰的观念和意向就不会有快乐。
2)设定目标的策略。
首先设定较低的目标,集中在短期目标。
较低的期盼和短期的目的给人带来新鲜感。
没有目的的愉快感不是真正的快乐。
3)个人自我效能感。
行动中为了抓住机会和控制结果,良好的身心状态导致的效能感在每一时刻均起关键作用。
4)个人条件与客观标准之间的差距。
个人条件与客观标准之间的协调一致,所得的成就才能为社会和他人所承认和接受,这才是得到快乐的切实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情绪的特性:情绪是多成分的复合过程(情绪成分包括:内在体验、外显表情和生理激活)、情绪具有多维量结构、情绪是生理和心理多水平整合的产物。
2、情绪的定义: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
3、情绪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原因:情绪作为适应的手段,起着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作用,成为支配有机体随意或不随意的,本能或认知的行为的重要心理能力;情绪作为一种状态,经常存在于脑的活动过程中。
给有机体提供注意保持的力量,使有机体专注于外界一定事物,成为有机体认知加工时有利或不利的脑的背景;情绪作为一种特质,为构筑人格的框架增添重要的成分;情绪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为意识提供最初的来源。
4、情绪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行为经济学提出,领导要注重员工的情绪;某些特定的活动领域存在着特殊的情绪问题;艺术形式中角色的塑造典型的再现了生活中人的感情体验;人生发展个阶段必会经历各种感情波澜;精神疾病给人带来痛苦。
5、情绪的性质和功能: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是唤起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是人际通讯交流的手段。
6、达尔文、詹姆士、弗洛伊德三位伟大的学者是生物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开创者,也是情绪心理学的创始人。
7、最早的情绪理论是詹姆士-兰格情绪外周学说,其中詹姆士首先提出了情绪的发生与身体变化相联系的论点。
8、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被誉为第二代情绪学说,知觉和认知是刺激事件与发生情绪反应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物。
她认为情绪的整个神经通路是大脑皮层兴奋的作用和结果。
她的理论被标定为“情绪评价-兴奋理论”,它实际上包含着环境的、认知的、行为的和生理的多种因素。
他把环境影响引向认知,把生理激活从自主系统推向大脑皮层。
9、初评价有三种类型:无关、有益、紧张。
10、情绪体验的性质:情绪体验是脑的感受状态;情绪体验具有检测功能;情绪体验具有不变性。
11、情绪内在体验与外显表情关系:情绪体验和外显表情的先天一致性;内在体验与外显表情在社会交往中整合:(表情是情绪信息的携带者、体验由环境影响通过表情动作的复合内导刺激所引起,体验在情绪系统中起核心作用,是情绪的心理实体、体验的自我觉知使人脑内的感情性信息与认知的高级功能相联系。
这种联系是情绪受环境,文化因素制约从而实现情绪社会化的机制);
12、人际交往中的情绪通讯可以有三种表现形式:可直接受个体的需要和愿望所驱使;可溶合于人格结构之中;在个体情景与社会情境之间,可能有一定的差距或发生冲突。
13、基本情绪面部表情—先天的程序化模式:先天盲婴的案例证明,先天盲婴可以显露同正常视觉婴儿同样的面部表情;跨文化的研究证明前文化民族同文化民族的基本情绪表情是一致的;婴儿前语言发育阶段的基本情绪表情是不学而能的。
14、面部表情的社会化:面部表情的复杂性、随意性、文化差异影响情绪表达。
15、情绪在认知加工中的影响:(一)情绪对信息加工的整体影响:1、情绪影响信息加工的发动干扰和结束2、情绪影响信息的选择性加工3、充予情绪图式的形成(二)情绪与注意:1、信息加工的选择性与注意2、情绪与注意(三)情绪与记忆:1、记忆的不准确性2、影响记忆准确性的条件:情绪的影响、事件独特性的影响、心境的影响(四)情绪与决策:1、正性情绪与认知加工2、正性情绪与问题解决的灵活性16、情绪在儿童生存和生长中的意义:a、情绪是早期儿童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b、情绪儿童应对社会生活情境的能力来源c、情绪是组织儿童认知活动的心理激发者
17、人类婴儿具有6种基本情绪:快乐、兴趣、厌恶、恐惧、痛苦(悲伤)和愤怒
18、婴儿兴趣的早期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先天反射性反映阶段(0~3个月)(2)相似性再认知觉阶段(4~9个月)(3)新异性探索阶段(9个月以后)
19、从笑的发展中反映出快乐的不同阶段:自发性的笑(0~5周)、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5周至3个月)、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个月以后)
20、大量研究表明,导致儿童痛苦的第一个诱因是与亲近的人的分离;第二个原因是失败;第三个是遗弃
21、移情和同情的产生及发展:(移情和同情是伴随儿童理解他人情绪的水平提高而发展的)最初发展阶段、自我中心性的移情水平、对他人感受的移情水平、对他人境遇的移情水平
22、幼儿情绪交往技能的发展包括多方面情绪能力的提高:a、对自己情绪状态的意识b、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意识c、对所处文化环境的情境概念和语言理解d、对他人痛苦情绪的移情反应e、对表达情绪策略的认知
23、儿童-影响情绪调节的因素:气质和一脸类型
24、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基本过程:a、无分化社会性反应阶段(出生至2个月)b、分化性社会化能力发展阶段(1~2个月至6~7个月)c、依恋特定对象的持久感情联结发展阶段(7~24个月)d、伙伴关系发展阶段(24~30个月以后)
25、社会性参照的概念:社会性参照的特异性是指成人发出的情绪信号成为儿童理解和行动的参照系。
26、鲍尔拜其后的研究发现,6~8个月的婴儿和母亲通过抚育已经开始建立依恋连结
27、安斯沃斯(1978年)提出依恋的意义:依恋给儿童提供一种安全感,儿童将依恋对象视为“安全基地”依恋安全感对儿童人格完善有着重要作用。
28、母婴依恋大致分为三种类型:a、安全型依恋,属于这种依恋的儿童约占70% b、不安全-反抗型依恋,约占10%的婴儿c、不安全-回避型依恋,约占20%
29、情绪分化理论,以伊扎德为代表,从情绪的适应性出发,把神经系统和脑的进化、骨骼肌肉系统的进化和分化以及情绪的进化和分化联系起来。
30、愉快和快乐的源泉:a、本能和感觉水平上的愉快b、真正的快乐来源
31、快乐的功能:快乐增进人际间的社会联结b、快乐增强人的自信c、快乐使人在紧张中得到松弛
32、快乐的表情辨认和体验意识:a快乐表情辨认b快乐的体验意识(1)快乐在体验里呈现为有信心和有意义的意识状态,使人能自觉处理问题和享受生活乐趣(2)快乐伴随着满足感,使人更容易理解周围世界中让人紧张和满意的各种问题,在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时也就更容易些(3)快乐人体验到自身与外界和他人的联系,并产生一种亲切感(4)快乐体验中还具有一种超越感和自由感,使人觉得在现实中的存在是轻快的、活跃的和主动的,似乎自身处在最优的、摆脱束缚的状态中。
33、快乐的调节机制:设定目标、设定目标的策略、个人自我效能感、个人条件与客观标准之间的差距、社会供给。
34、痛苦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负性情绪35、痛苦的诱因:分离、失败
36、痛苦的功能:a、痛苦表情能引发他人的同情和帮助b、痛苦是一种可以忍受的情绪c、痛苦有利于群体的联结37、情绪社会化的过程:a、婴儿的工具性模仿b、幼儿的情绪变式c社会情境关系的内化
38、情绪社会化的途径:直接教导、间接教导、期望交流
39、情绪社会化发展模型:惟我型、行为型、社交中心型40、爱分为激情爱和陪伴爱
41、激情爱的发生条件:失去安全感、失去自尊感、焦虑、剥夺
42、陪伴爱的方式:母婴陪伴爱、夫妻间的伴侣爱、陪伴爱的升华
43、焦虑与恐惧的联系与区别:联系-焦虑是人处于负性情境中的消极适应现象,这种消极适应现象不但体现在人的心理和行为上,而且发生在人的体验感受中;焦虑属于情绪范畴,焦虑与恐惧都是人受到威胁和处于危险情境中的退缩或逃避的体验和行为。
区别-a、恐惧是进化中形成的、单一的基本情绪,焦虑则是社会化复合情绪;尽管恐惧在个体发展中也进入社会化过程;b、恐惧的产生有可确定的引发刺激源,焦虑则常常是“前刺激”现象,如对威胁刺激的预期;依次,恐惧可被称为“后刺激”现象,即被某个具体的恐惧刺激所引起的;c、恐惧的更重要的症结点在于:恐惧与应付行为相联系,特别是与逃避或回避行为相联系
44、导致焦虑的情境条件:创伤刺激、潜在的恐怖情境、恐慌刺激
45、情绪调节:是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46、格鲁斯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a情境选择b情境修正c注意分配d认知改变e反应调整
47、在情绪调节的形式中,最常用和有价值的降低情绪反应的策略有两种:认知重评(认知改变)和表达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