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好_的语法化与主观性[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的语法化与主观性*
李晋霞
提要 本文考察“好”的两种语法化现象: (1)“好”由性质形容词演变为程度副词
“很”; (2)“好”由“容易”、“可以”义的助动词演变为“便于”、“以便”义的关联副词。在这
两种语法化过程中,伴随着“好”的虚化程度的增高,“好”的词义的主观化程度也明显增高。
关键词 “好” 语法化 主观性
一 引言
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好”的用法包括以下几种:
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人; ~事情。
2)容易,可以:那个歌儿~唱;这事不~向别人说。
3)用在形容词、动词前,表示程度深,并带感叹语气:~冷; ~香; ~漂亮。
4)便于,以便:地整平了~种庄稼。
以上四种义项的“好”分别记做:“好1”、“好2”、“好3”、“好4”。其中,“好1”是性质形容词,常
做定语或者谓语;“好2”粗略地讲可以看作是助动词,常用在动词或者动词性成分之前充当
状语,意义大致相当于“容易”、“可以”;①“好3”是程度副词,常用在形容词、动词之前做状
语,意义相当于“很”;“好4”是具有关联作用的副词,常出现在复句后分句的谓语成分之前,
具有连接前、后分句的作用,意义大致相当于“便于”、“以便”。
共时平面上同一形式的不同用法之间往往具有历时上的演变关系。本文主要考察与
“好”的上述四种用法有关的两种虚化现象:
1)好1→好3:“好”由性质形容词演变为程度副词;
2)好2→好4:“好”由助动词演变为关联副词。
下面首先交代“好”的上述用法在历时文献中的使用情况,然后重点讨论触发这两种语
法化现象的句法环境及其虚化机制,同时考察伴随这两种虚化过程的“好”的主观化(sub-
jectisation,详见沈家煊, 2001)程度同步增高的问题。
44
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1期(总第71期)
*感谢《世界汉语教学》匿名审稿专家对拙文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研究工作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的资助(批准号: 04CYY010)。本文语料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网上电子文本、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料库。
谨此一并致谢。二 历时考察
据对“好”的上述用法的历时考察,可将其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汉代以前,“好1”的用
法已广泛存在,其他几种“好”的用法还很少见; 2)唐宋时期,“好2”、“好3”的用法已较多存
在,“好4”的用法露出端倪; 3)明代之后,“好4”的用法广泛存在,并形成了与现代汉语大致
相同的“好1”、“好2”、“好3”、“好4”共存的局面。下面是一些例证。
2. 1汉代之前
笔者考察了《诗经》、《论语》、《史记》、《汉书》、《世说新语》、《国语》,这些文献中“好1”
的用法较多,如:
(1)纠纠葛屦,可

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诗经·魏风
·葛屦》)
(2)譬之宮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论语·子张》)
(3)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产业,而县官有盐铁缗钱之
故,用益饶矣。(《史记·平准书》)
(4)今人往往于地中得马蹄金,金甚精好,而形制巧妙。(《汉书·高帝纪》)
(5)阮光祿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世说新语·德行》)
(6)君若惠顾社稷,不忘先君之好,辱收其逋迁裔胄而建立之。(《国语·晋语二》)
2. 2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除了“好1”外,还出现了“好2”、“好3”。“好4”也已露出端倪。如:
“好2”:
(7)辽阳城兵马下,今年大好经记。(《舜子变》)
(8)有人举似师,师云:“泉州葛布,好造汗衫。”(《祖堂集》)
“好3”:
(9)清秋华发好相似,却把钓竿归去来。(赵嘏:江上逢许逸人)②
以上是唐代的例子。宋代的例子如:
“好2”:
(10)自今后好商量,与你妻女。(《刘知远诸宮调》)
(11)长水江头,正好抛纶掷钓。(《虛堂和尚语录》)
“好3”:
(12)去了俺眼中钉,从今后好快活。(《刘知远诸宮调》)
(13)知远听得道,好惊荒。(《刘知远诸宮调》)
这一时期也有一些“好”可以理解为“便于”的例子,如:
(14)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姪孙湘)
(15)曾想此本新编传,好伏侍您聪明英贤,有头尾结末刘知远。(《刘知远诸宮调》)
这些例子中的“好”可以理解为“便于”,也可理解为“可以”,是介于“好2”与“好4”之间的一
种情形。可见,“好4”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显露。
2. 3明代
根据对《西游记》中“好”的考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好2”、“好3”、“好4”都已经广泛使
45
李晋霞:“好”的语法化与主观性用。如:
“好2”:
(16)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
(17)须是吃得饱了,才好干事。
“好3”:
(18)亢金龙道:“你好重物轻人!既救了你师父就够了,又还寻甚行李?”
(19)老怪大喜道:“好孝顺的儿子。”
“好4”:
(20)那猴欢喜,叫道:“师父,你请走开些,我好出来。莫惊了你。”
(21)二童道:“师父的故人是谁?望说与弟子,好接待。”
因此可以说,明代时已形成了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的“好1”、“好2”、“好3”、“好4”共存使用
的局面。
三 “好”的语法化与主观性
词汇成分的语法化总是由特定语境触发的,下面重点考察触发好1→好3、好2→好4语法
化的特定语境、虚化机制及其与主观化的关系。
3. 1“好1”→“好3”
“好1”→“好3”,即“好”由性质形容词演变为程度副词的过程,前者在意义上指“优点多
的;使人满意的”,后者在意义上相当于“很”


据考察,“好1”→“好3”的虚化过程与“好1+性质形容词+名词”这种性质形容词并列
做定语的结构中,“好1+性质形容词”由并列关系的定语重新分析为偏正关系的定语有关。
这种重新分析的可能性可从下面的例子中看出:
(22)忧虑间,只听得孙大圣从西边吆喝而来,他才欠身迎着道:“哥哥,好大风啊!你从
那里走来?”行者摆手道:“利害,利害,我老孙自为人,不曾见这大风。那老妖使一柄三股钢
叉,来与老孙交战;战到有三十余合,是老孙使一个身外身的本事,把他围打,他甚着急,故弄
出这阵风来,果是凶恶,刮得我站立不住,收了本事,冒风而逃。———哏,好风!哏,好风!老
孙也会呼风,也会唤雨,不曾似这个妖精的风恶!”(《西游记》)
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感,“好大风”应该理解为“很大的风”。但是例(22)中的“好大风”似应
该理解为“好的大的风”,因为这种理解方式能够得到下文语境的支持:下文中分别出现了
“大”和“好”单独做“风”的定语的“大风”和“好风”,这说明,该例中的“好大风”解释为“好
的大的风”是有可能的。《水浒》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
(23)当时那妇人倚门迎接,说道:“客官,歇脚了去。本家有好酒、好肉,要点心时,好大
馒头!”两个公人和武松入到里面,一副柏木桌凳座头上,两个公人倚了棍棒,解下那缠袋,
上下肩坐了。
(24)时当六月中旬,炎天正热。那一日,史进无可消遣,捉个交床,坐在打麦场边柳阴
树下乘凉。对面松林透过风来,史进喝采道:“好凉风!”
例(23)中“好大馒头”与“好酒、好肉”相继出现,可见“好大馒头”中的“好”应与“好酒、好
肉”中的“好”一致,都是“好1”;例(24)中“好凉风”的前文有“炎天正热”、“史进喝采”等词
46
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1期(总第71期)语,说明“好凉风”中的“好”是“史进”对“风”的一种属性评价,因而也是“好1”。
在现代汉语中,“好+性质形容词+名词”中的“好”一般是“好3”,但是在所考察的近代
汉语语料里,“好+性质形容词+名词”中的“好”是“好1”。这种同一结构在近、现代汉语理
解上的不同表明,现代汉语“好3”的形成与近代汉语“好1+性质形容词+名词”中“好1+性
质形容词”由并列结构重新分析为偏正结构有关。如例(22)的“好大风”,本是“好的大的
风”的意思,“好”、“大”对于“风”而言具有同等重要的修饰语地位。但是,当“好大风”用在
凸显说话者主观感受的感叹句中时,“好”、“大”的同等重要的并列定语的地位就会发生动
摇,属性义更为具体的性质形容词“大”成为定语部分的结构和语义的中心,“好”的属性义
弱化从而成为一

个程度副词,“好大风”中的“好大”由并列结构重新分析为偏正结构。《现
代汉语词典》在对“好3”进行释义时指出它“经常用于感叹句中”,这种用法上的习惯性有可
能是对其上述历史来源的一种揭示。③
“好1”是说话者对事物的属性的一种评价,如“好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好3”经常
用于感叹句中,如“好漂亮!”,突出强调说话者对某种属性程度之高的肯定性评价,主观情
绪更显著。可见,“好1”虚化为“好3”,其语义的主观化程度增高了。
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好3”的主观性也大于与其意义相当的程度副词“很”。突出
表现在:“很”具有量级上的可调节性,表现在形式上即“很”可以被“不”否定,表示量级上
的弱化,如“很漂亮———不很漂亮”。而“好3”则通常不具备量级上的可调节性,而只突出强
调说话者对某种抽象属性的强肯定性的主观评价,如“好漂亮!”。④“很”在量级上具有一定
的可调节性,说明它的语义内容还具有一定的客观基础,“好3”则相对而言更强调说话者的
主观态度。因此,虽然“好3”与“很”词汇意义相当,但前者的主观化程度更高。
3. 2“好2”→“好4”
“好2”→“好4”,即“好”由“容易”、“可以”义的助动词演变为“便于”、“以便”义的关联
副词的过程。
根据前文的历时考察,唐宋时期,“好2”的用法较为常见,“好4”的用法还比较少;到了
明代,“好2”、“好4”的用法都比较常见。从时间上看,“好2”→“好4”的虚化方向是正确的。
《西游记》有些例子中的“好”既可以理解为“好2”又可以理解为“好4”,如:
(25)行者道:“且住!莫打死他。留个活的,好去国内见功。”
这种歧义现象进一步说明,“好4”与“好2”具有意义上的直接关联,“好4”是从“好2”虚化而
来的。
从句法位置上看,“好4”是连接前后分句的关联副词,因此当“好2”出现在两个流水句
的后小句时,就为其演变为“好4”提供了句法条件,而说话者主观认定的前后小句之间的
“目的”关系的存在则为“好2”演变为“好4”提供了语义条件。如果把“好2”、“好4”出现的语
境简单表示为“A好B”的话(“A”表示前小句,“B”表示后小句),那么,“A好2B”重在说明
“A”、“B”这两个事件在客观事理上具有某种自然的承接关系,“好2”也具有主观性,但这种
主观性旨在说明说话者对上述这种客观事理在主观上有所认识,如:
(26)“这块玉上尖下圆,好做一箇摩侯罗儿。”(《崔待诏生死冤家》)
“这块玉”“上尖下圆”的形状特征是其“做一箇摩侯罗儿”的客观基础,“好2”所具有的主观
性是:表明说话者对上述这种

客观道理在主观上是承认的。
47
李晋霞:“好”的语法化与主观性具有“便于”、“以便”义的“好4”有所不同,如:
(27)老君道:“孙悟空还去诱他出来,我好收他”。(《西游记》)
“好4”的主观性是:重在揭示说话者所认定的“A”、“B”这两个事件之间存在着一种目的关
系。如上例中,“我好收他”不是“孙悟空还去诱他出来”这种行为在事理上的自然结果,而
是说话者认定的“孙悟空还去诱他出来”这个行为的目的所在。
从辖域(scope)⑤上看,“好2”只管辖其所在的小句,“好4”则控制其前后两个小句,辖域
范围明显大于“好2”。如例(26)中,“好”只管辖“做一箇摩侯罗儿”,而在例(27)中,“好”则
管辖“孙悟空还去诱他出来”、“我收他”两个小句。从逻辑关系上看,“好2”所在的例(26)
中,后小句“好做一箇摩侯罗儿”承接前小句“这块玉上尖下圆”,二者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
可以认为是两个流水句;而“好4”所在的例(27)中,“孙悟空还去诱他出来”与“我好收他”
之间具有一种目的关系,二者之间的联系紧密,是典型的复句。可见,“好2”演变为“好4”,
使得两个关系松散的流水句融合成为一个复句中的关系密切的前后分句,句子间的融合程
度增高了。通过检验某些歧义句,可以感受出“好2”、“好4”在主观化程度上的差异,如:
(28)地整平了好种庄稼
———好2:地整平了可以种庄稼
———好4:地整平了以便种庄稼
若理解为“好2”,例(28)重在叙述某种“种庄稼”的事理;若理解为“好4”,例(28)着重突出
的是说话者的某种主观意图。沈家煊(2002)论证了“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主观处
置”,通过对比“好2”、“好4”与“把”字句共现的自由程度,也可以得出“好4”更为主观的结
论。试比较:
(29)地整平了好种庄稼
———好2:?把地整平了可以种庄稼
———好4:把地整平了以便种庄稼
可见,“好2”前小句添加“把”后句子的自然程度有所降低,“好4”前小句添加“把”后句子仍
很自然。
综上所述,“好2”用于流水句的后小句是“好2”→“好4”这一语法化现象得以产生的具
体语境,而说话者主观认定的目的关系的存在则是“好2”演变为“好4”的语义条件。伴随着
“好2”→“好4”这一虚化过程,其词义的主观化程度同步增高。⑥
四 小结
本文对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好”的四种用法之间的两种历时演变进行了讨论,得出以
下结论:
1)“好1”由性质形容词演变为程度副词“好3”与“好1+性质形容词+名词”这种结构用
于感叹句中从而引发的“好1+性质形容词”的重新分析有一定关系。
2)“好2”用于流水句的后小句是“好2

”→“好4”这一语法化现象得以触发的具体语境,
而说话者主观认定的目的关系的存在则是这一语法化过程得以完成的语义条件。
3)由本文的讨论可以看出,“好”的虚化过程通常伴随着说话者主观因素的渗透或者加
强,“好”的虚化过程同时也是其词义的主观化程度增高的过程。
48
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1期(总第71期)附注
①“容易”、“可以”也可以看作是“好”的两个不同的义项。鉴于这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比较直接、显
豁,这里将其看作一类。
②此例引自江蓝生、曹广顺编著《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
③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唐宋文献中没有找到较多的“好1+性质形容词+名词”的例子。从演变关系
上看,这种例子应该在“好3”出现之前就已经较多地存在。但是,就所考察范围内的语料而言,“好1+性质
形容词+名词”的例子明代相对较多,而“好3”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现。因“好1+性质形容词+名词”大都
是在口语性很强的感叹句中出现的,所以上述矛盾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历史文献中口语语料的缺乏有一定
的关系。同时也应承认,本文所描述的“好3”的产生仅是根据近代汉语中“好1+性质形容词+名词”结构
所做的一种猜测,这种猜测是否属实还需要更多历时材料的证实或证伪。
④“很”可以受“不”修饰,“好3”不能受“不”修饰,这一点邢福义(1995)已经指出。
⑤详见吴福祥(2003)。
⑥本文主要考察“好1”→“好3”、“好2”→“好4”这两种与“好”有关的语法化现象,其实,“好”的语法化
是一个系统的演变过程,本文只是截取其中的两段进行了一些考察。就本文所讨论的“好”的四种意义而
言,除了具有上述这两种语法化关系外,“好1”与“好2”之间也具有演变关系,即:“好1”→“好2”。限于篇幅
这里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演变的可能性: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实用古汉语大词典》把该例中的“好”解释为:副词,“便于、适宜”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则解释为:副
词,用在动词前,表示行为进行时,施事者的态度是高兴、友善的,可译为“高高兴兴地”。
“好2”与“好4”意义比较接近,只是句法功能有所不同。根据本文的观点,上例中的“好”不是连接前后
小句,应当属于“好2”,具有类似“可以”的意思。但是,《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则把这个“好”解释为“高高兴
兴地”,表示“施事者的态度”。这种解释正是系联“好1”→“好2”语法化的纽带,即:
好1人→青春作伴好还乡→那个歌儿好2唱
“好1”是对事物属性的一种肯定性评价,可以充当名词的修饰性成分,当

其用法扩展后,还可以充当动词的
修饰性成分,这时“好”仍然表示一种肯定性的态度,如“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好”,可以理解为“高高兴
兴地”。既然是“高高兴兴地”,这种动作行为实施起来一定是容易的,因此又意义泛化引申出“容易、可
以”义的“好2”。可见,“用在动词前,表示行为进行时,施事者的态度是高兴、友善的”的“好”是“好1”演变
为“好2”的中间环节。因此,如果要全面展示“好1”、“好2”、“好3”、“好4”之间的演变关系,可由下图来表
示:
好1→好2→好4
↘好3
参考文献
何乐士 敖镜浩 王克仲 麦梅翘 王海棻(1985)《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北京出版社。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1998)《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黄 珊(1996)古汉语副词的来源,《中国语文》第3期。
李晋霞 刘 云(2003)从“如果”与“如果说”的差异看“说”的传信义,《语言科学》第3期。
李晋霞 刘 云(2004)“由于”与“既然”的主观性差异,《中国语文》第2期。
李宇明(1997)主观量的成因,《汉语学习》第5期。
刘 坚 江蓝生 白维国 曹广顺(1992)《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
江蓝生 曹广顺编著(1997)《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下转第96页)
49
李晋霞:“好”的语法化与主观性朱 勇 崔华山(2002)留学生阅读中的伴随性词语学习研究,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北京。
de Bot, K., Paribakht, T. andWesche, M. (1997) Towards a lexical processingmodel fo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Evidence from ESL reading.Studies in 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19, 309
-329.
Carton, A. S. (1971) Inferencing: A process in using and learning language. In Pimsleur, P. and Quinn, T.
(eds. ),ThePsychology of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Fraser, C. A. (1999) Lexicalprocessing strategy use and vocabulary learning through reading.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21, 225-241.
Haynes, M. and Baker, I. (1993) American and Chinese readers learning from lexical familiarization in English
text. InHuckin, T., Haynes, M. and Coady, J. (eds. ),SecondLanguageReading and VocabularyLearn-
ing. Norwood, New Jersey: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Kintsch, W andMross, E. F. (1985) Context effects in word identification.Journal ofMemory and language
24, 336-349.
Morrison, L. (1996) Talking aboutwords: A study ofFrench as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lexical inferencing
procedures.The CanadianModern LanguageReview53. 1, 41-75.
Schmitt, N. andMcCarthy, M. (eds. ) (1997)Vocabulary: 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Pedagogy.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作者简介
钱旭菁,女,江苏省苏州市人。1989—1993年在北京语言大学语文系学习。1993—
1996

年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读现代汉语专业硕士课程。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
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习得问题,特别是词汇习得问题。
(上接第49页)
沈家煊(2001)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沈家煊(2002)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中国语文》第5期。
《实用古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1995)《实用古汉语大词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吴福祥(2003)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中
国语文》第1期。
邢福义(1995)南味“好”字句,《语法问题思索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郑怀德(1988)好+动,《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1978)《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Adamson, Sylvia (2000) A lovely little example: Word orderoptions and category shift in the premodifying string.
In Olga Fischer, Anette Rosenbach& Dieter Stein (eds. )Pathways ofchange: grammaticalization in Eng-
lish.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Traugott. Elizabeth C (1995) The Role of the DevelopmentofDiscourseMarkers inA Theory ofGrammaticaliza-
tion. Paper presented at ICHL XLL, Manchester.
作者简介
李晋霞,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博士,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
中心博士后,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通讯地址: 100010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语言文字应用》编辑部)
96
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1期(总第71期) theory ofpreconceivedness sequence of semantic roles
The grammaticalization and subjectivity ofhǎoLI Jinxia, p44…………………………
This papermainly discusses the grammaticalisation ofhǎo(好), including: 1)hǎochan-
ges from an attributive adjective to a degree adverbwhichmeans‘very’; 2)hǎochanges from
an auxiliary verb which means‘be easy to’or‘be permissible to’to a connective adverb
whosemeaning is similar to‘in order that’. W ith the process ofgrammaticalization ofhǎo, the
degree of subjectisation ofhǎoalso increases.
Keywords hǎo grammaticalization subjectivity
Semantic indirectness in Chinese compounds and the discrim ination between
 compounds and phrases ZHU Yan, p50…………………………………………………
In this paper, we employ a new concep:t semantic indirectnesswhich definition is that the
meaning ofan expression cannotbe directly inferred by themeanings of its constituents and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 among them. Semantic indirectness is embodied at the two levels: 1) the
component-integration relation, and 2) the relationsbetween components. Indirectness is a pri-
mary property of the compounds, and also the decisive crit

erion of discriminating compounds
from phrases, and can be demonstrated in observable semantic frames. The paper attempts to
describe the indirectness between themorphemes of compounds, and, by the criterion of indi-
rectness, to distinguish compounds from phrases.
Keywords compound semantic indirectness semantic frame semantic span hier-
archy of typicality
The selection and sequencing ofmeaning item s of the auxiliary wordzhe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LIRui and ZHOU X iaobing, p64……………………
In this paper, the selection and sequencing ofmeaning items of the auxiliary wordzhe
(着)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of the existing teaching syllabus and commonlyused textbooks.
Wemainly focus on the status quo ofhow foreign students learn these items, including how of-
ten (frequency) they use them, how difficult(difficulty level) they find these items are, and
whaterrors they commi.t Meanwhile, we compared these aspectswith those ofnative speakers.
Further on, we have proposed a tentative listof selected and sequencedmeanings ofzhebased
on our own study.
Keywords zhe selection sequencing usage frequency difficulty level
W estern experiential pedagogy in study-abroad Leeann Jones[U. S.A. ], p71…………
As it is the guiding principle in the study-abroad pedagogy, practice is considered to con-
stitute themajor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udy-abroad program and that in theirhome campuses.
This pedagogy sets the students’overseas experience as the essential emphasis of teaching and
integrates itwith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discussed, from the pointofview of the stud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