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吟的创作与红楼梦
葬花吟(歌曲)
音乐在表达主题中的作用
情感传递
通过悲伤的旋律和哀怨的音色,将歌曲中表达的情感传递给听众 ,引起共鸣。
形象塑造
通过音乐元素的运用,塑造出歌曲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情感状态, 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主题深化
音乐作为艺术形式之一,能够深化歌曲主题的表达,使听众更加深 入地理解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咬字吐字
歌曲中有一些复杂的词汇和句子, 要求演唱者咬字清晰、吐字圆润, 让观众能够听清每一个字词。
现场演出效果呈现
舞台布置
现场演出时,舞台布置以简约、 清雅为主,营造出一种幽静、唯 美的氛围,与歌曲主题相契合。
灯光效果
灯光运用得当,能够营造出不同 的情感氛围。在演唱高潮部分时 ,灯光会变得更加明亮、炫目,
描绘了一幅落英缤纷的凄美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美好事物
的深深怀念和无奈。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02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春天里柳絮飘飞、落花轻沾绣帘
的动人画面。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03
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岁月无歌曲所表达情感与意境
时,旋律中的某些音程和和弦运用也增加了歌曲的紧张度和戏剧性。
03
歌词意境深远
歌曲的歌词紧密贴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通过
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将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以音乐的形式呈
现在听众面前,意境深远。
02
歌词解析与意境描绘
歌词逐句解读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01
05
社会影响与文化传承
歌曲在《红楼梦》文化传播中的地位
作为《红楼梦》中经典插曲,广泛传唱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葬花吟》便作为小说中的经典插曲,被广大读者和观众所喜爱 和传唱,成为《红楼梦》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黛玉《葬花吟》的感悟
阅读黛玉《葬花吟》的感悟《葬花吟》是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一首诗,由贾宝玉为了纪念林黛玉而写的。
这首诗以黛玉的离世为背景,表达了贾宝玉对黛玉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通过阅读《葬花吟》,我深刻感受到了诗人对生命的短暂与无奈的思考,也引发了我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悟。
诗中渲染出了生命的短暂。
贾宝玉用“百花丛中最鲜艳”的描写,把黛玉的美貌和才情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美丽的黛玉却像一朵盛开的花朵,虽然美好而短暂。
通过将黛玉与花相比,诗人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人的一生无论如何长久,都难逃於花朝月夕,如花朝月夕般脆弱悄然会逝去。
黛玉短暂的一生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也引发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而这对于我而言,更让我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不因琐碎的事物而浪费时光,而要好好把握每一天。
诗中表达了对黛玉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诗人用“花开花落”来形容黛玉的一生,黛玉的离世就像一朵娇艳的花被风吹落一般令人心碎。
诗人笔下的贾宝玉用心陪伴黛玉和依恋黛玉的情感通过花朵来表达,可见他对黛玉的思念之深。
而这种深沉的思念和哀悼不仅仅是对黛玉个人的,更是对美好事物离去带来的哀悼。
在我们的生命中,人们像花朵一样绽放,如花朝月夕般出现又逝去,而他们的离去也引发了我们对美好事物流失的感伤。
对于我而言,诗中对黛玉的思念也勾起了我对亲友离世的思念,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诗中提到“近水楼台先得月”,显示出对黛玉一生憧憬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最终只能“将辞镜前月,对镜贴花黄”。
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黛玉生命的无奈和遗憾,也暗示了生活中种种不尽人意的结果。
诗人表达的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却无法实现。
这种遗憾和无奈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人生中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即使我们千方百计去追求,去努力,但有时生活的安排会让我们失望,不如意也是正常的。
这对我的感悟是,要学会适应生活的变幻,不抱怨,不沉溺于不如意的事情,而要通过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
林黛玉葬花吟原文及鉴赏
林黛玉葬花吟原文及鉴赏
摘要:
1.《葬花吟》的背景和意义
2.《葬花吟》原文及赏析
3.林黛玉葬花吟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正文:
《葬花吟》是《红楼梦》一书中最为人所称道,也是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诗篇之一,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
这首诗体现出林黛玉对生命的悲悯,对自然的热爱,对命运的叩问,凝聚了林黛玉全部的精气神。
《葬花吟》原文如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这首诗描绘了林黛玉在春天时节,看到满天飞舞的花瓣,不禁感慨万千。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瓣飘落的景象,同时借花喻人,表达了自己身世的凄苦和无奈。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出了林黛玉的敏感和才情。
林黛玉葬花吟的文学价值和影响深远。
这首诗不仅是《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
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花瓣飘落的景
象,展现了林黛玉的敏感和才情,同时也寄托了她对生命的悲悯和对自然的热爱。
《葬花吟》的文学价值和影响不仅在于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更在于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它表达了林黛玉对命运的叩问和对生命的悲悯,同时也展现了她对自然的热爱和敏感的才情。
葬花吟
• • • •
(等到)有一天春天已尽,美丽的少女老去;(那时)花儿凋落、人儿逝去, 都无从得知!
•
花儿凋谢飘飞,飞舞满天;鲜红的颜色消褪,芳香的气息散去,有谁怜惜(它)? 飘游的柳丝柔软地系在一 黛玉葬花
•
• • • • • •
起,舞动在春日的台榭前;飞落的柳絮轻轻地沾在一处,扑向绣花的门帘。【注: 总是无法确定这两句是不是对偶,应该是对偶吧。“系”有两个意思,一是做动词, 系在一起;一是作名词,丝线状物。“软系”对“轻沾”,我查了一下,“沾”没 有用作名词的先例,所以“系”只能是动词。】 闺阁中的少女怜惜晚春,惆怅的思绪萦满心怀,没有排遣的地方。
《葬花吟》是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小 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 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之中林黛玉所吟 诵出来的一首古体诗。全诗共五十二句, 三百六十八字。《葬花吟》是《红楼梦》 一书中历来最为人所称道、艺术上最为成 功的诗篇之一。此诗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 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 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 重要作品。《葬花吟》与第七十八回中的 《芙蓉女儿诔》,一诗一文,堪称《红楼 梦》一书中诗文作品的巨制双璧。
• • • • • • • • •
青荧的油灯照映着墙壁,我刚刚睡下;冰冷的雨滴敲打着窗户,(我的) 被子还没有温暖。 责怪我为了什么事倍加伤心?一半是因为怜惜春光,一半是因为嗔怪春光。 怜惜春光忽然来到,嗔怪它忽然离去;来到的时候又默默无言,离去的时候 (我也)无法听闻。 昨天晚上(我听到)庭院外有悲伤的歌响起,不知那是花儿的魂魄,还是鸟 儿的魂魄? 花儿的魂魄、鸟儿的魂魄总是难以留驻,鸟儿自是沉默不语,花儿自是含着 娇羞。 (我)希望我的胁下生长出一双羽翼,随着落花飞到天际的尽头。 天际的尽头,什么地方有芳香的土丘? 不如(用)锦缎做的囊袋,收起(落花的)清艳遗骨;用一捧干净的泥土, 掩埋这绝代风流。 (花儿的)品质本来洁净,(如今仍旧)回归洁净;不让(它)污浊肮脏地 陷落在水渠泥沟里。 (落花)你今天死去,我来收殓埋葬;(我却)不能预知我自己何时丧亡。 我今日埋葬花朵,人们笑我痴情;他年埋葬我的怎知是谁? 请看罢,春光逝去花儿渐渐凋落(的时候),便是美丽的少女衰老、死去的时 候。
葬花词赏析
葬花吟赏析《葬花吟》是曹雪芹创作的章回小说《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诗。
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
全诗血泪怨怒凝聚,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
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黑暗社会恶势力。
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
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
《葬花吟》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是为其思想价值。
此诗另一价值在于它为后人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
甲戌本上脂砚斋的批语指出:没有看过“宝玉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
所谓“后文”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
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
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
为落花缝锦囊,为落花埋香冢;还要悲哭,还要作诗。
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荒唐”举动,唯有痴情如宝黛者方能理解,也唯有发生在宝黛身上方能为世人所理解。
和曹雪芹同时期的富察·明义《题红楼梦》绝句说:“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
葬花吟
有人说“没有林黛玉就没有《红楼梦》 ”,我认为“没有《葬花吟》就没有林黛 玉”。 作者曹雪芹借《葬花词》塑造黛 玉多愁多泪的艺术形象,表现其多情多感 的性格特点。而黛玉借《葬花吟》感叹自 己悲戚无奈的生活和命运。 黛玉本身就是一个悲剧,《红楼梦》 开篇就提到她是为流泪而来的。虽然其身 为千金小姐,但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 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满足不 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大观园的热闹生活 不能让她从根本上得到感情慰藉,而虽有 宝玉的心心相印,仍旧对未来没有把握和 信心,感到迷茫与怅惘……《葬花吟》是 林黛玉在百花凋落的暮春时节咏的,借花 喻人,倾吐自己满怀的愁绪和无可名状的 悲愤。
闺 中 女 儿 惜 春 暮 , 愁 绪 满 怀 无 释 处 。
游 丝 软 系 飘 春 榭 , 落 絮 轻 沾 扑 绣 帘 。
花 谢 花 飞 飞 满 天 , 红 消 香 断 有 谁 怜 ?
!
?
怜 春 忽 至 恼 忽 去 , 至 又 无 言 去 不 闻 。
怪 奴 底 事 倍 伤 神 ? 半 为 怜 春 半 恼 春 。
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 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 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是林 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全诗抒情淋漓 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 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 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葬花吟》写 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 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是为其思想价值。
赏析 原文
也 明 三 桃 倾 年 月 李 。 花 香 明 发 巢 年 虽 已 能 可 垒 再 啄 成 发 , , , 却 梁 明 不 间 年 道 燕 闺 人 子 中 去 太 知 梁 无 有 空 情 谁 巢
葬花吟的赏析
葬花吟的赏析葬花吟的原文《葬花吟》是曹雪芹创作的章回小说《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诗。
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
全诗血泪怨怒凝聚,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
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黑暗社会恶势力。
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
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
《葬花吟》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是为其思想价值。
此诗另一价值在于它为后人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
甲戌本上脂砚斋的批语指出:没有看过“宝玉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
所谓“后文”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
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
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
为落花缝锦囊,为落花埋香冢;还要悲哭,还要作诗。
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荒唐”举动,唯有痴情如宝黛者方能理解,也唯有发生在宝黛身上方能为世人所理解。
和曹雪芹同时期的富察明义《题红楼梦》绝句说:“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
林黛玉葬花吟原文及鉴赏
林黛玉葬花吟原文及鉴赏
摘要:
一、林黛玉葬花吟原文
二、林黛玉葬花吟鉴赏
三、葬花吟背后的意义
正文:
一、林黛玉葬花吟原文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历来最为人所称道,也是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诗篇。
这首诗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
以下是《葬花吟》的原文: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二、林黛玉葬花吟鉴赏
《葬花吟》展现了林黛玉的才情与哀愁。
诗中描绘了黛玉葬花的情景,寓意着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诗中以花喻人,表达了黛玉对生命短暂和身世遭遇的感慨。
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在于,它不仅表达了黛玉的个体情感,也反映了整个人类的生命困境。
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三、葬花吟背后的意义
《葬花吟》是林黛玉对生命和命运的叩问。
在她眼中,落花虽美,却注定要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表达了黛玉对生命的悲悯,对自然的热爱,对命运的反思。
同时,《葬花吟》也是黛玉对自己身世的哀叹。
她出身名门,却命运多舛,这首诗是她对自己命运的诉说,对生活的哀叹。
赏析葬花吟
赏析葬花吟
《葬花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
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
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全诗共五十二句,三百六十八字,黛玉以花自喻,葬花时的凄凉悲惨情景和她的内心独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黛玉的多愁善感和对生命的悲叹。
诗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拟人、象征等,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它不仅是黛玉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珍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葬花吟原文翻译及赏析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葬花吟原文翻译及赏析《葬花吟》是我国文学史上非常出彩的作品,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
一、葬花吟简介《葬花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
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
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二、葬花吟原文(程高通行本)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三、葬花吟翻译花儿已经枯萎凋残,风儿吹得它漫天旋转。
退尽了鲜红颜色,消失了芳香,有谁对它同情哀怜?柔软的蛛丝儿似断似连,飘荡在春天的树间。
漫天飘散的柳絮随风扑来,沾满了绣花的门帘。
闺房中的少女,面对着残春的景色多么惋惜。
满怀忧郁惆怅,没有地方寄托愁绪。
手拿着锄花的铁锄,挑开门帘走到园里。
园里花儿飘了一地,我怎忍心踏着花儿走来走去?轻佻的柳絮,浅薄的榆钱,只知道显耀自己的芳菲。
林黛玉葬花吟原文及鉴赏
林黛玉葬花吟原文及鉴赏
摘要:
1.《葬花吟》的背景和意义
2.《葬花吟》原文及赏析
3.林黛玉葬花吟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正文:
《葬花吟》是《红楼梦》一书中最为人所称道,也是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诗篇之一,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
这首诗体现出林黛玉对生命的悲悯,对自然的热爱,对命运的叩问,凝聚了林黛玉全部的精气神。
《葬花吟》原文如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这首诗描绘了林黛玉在春天时节,看到满天飞舞的花瓣,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悲悯之情。
在诗中,林黛玉把自己比喻为落花,寓意着她身世的不幸和命运的无常。
林黛玉葬花吟的文学价值和影响深远。
这首诗不仅是《红楼梦》中最经典的场景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优美的诗篇之一。
它以细腻的笔触,深刻的情感,描绘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深思考和感悟。
《葬花吟》的文学价值和影响,不仅在于它的艺术成就,更在于它对人生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揭示。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葬花吟诗词鉴赏
葬花吟诗词鉴赏《葬花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吟诵的一首诗,出自小说第二十七回。
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
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作品原文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⑴,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⑵。
手把花锄出绣帘⑶,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⑷。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⑸?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⑹?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⑺。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注释⑴榭(xiè):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的建筑,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或景区休憩建筑。
⑵无释处:没有排遣的地方。
⑶把:拿。
香丘:是根据佛教名词“香山”新造的词,意思是香气缭绕的小山丘,比喻有一小方受佛教庇护,可以安居乐业的土地。
不奢求香气缭绕的蓬莱仙境。
⑷洒上花枝见血痕:此句与两个传说有关:一、娥皇、女英在湘江哭舜,泣血染竹枝成斑。
黛玉号“潇湘妃子”即用此典。
葬花吟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编辑本段诗歌注释
1.榭——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的建筑。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或景区休憩建筑.。
2.“洒上”句——与两个传说有关:一、湘妃哭舜,泣血染竹枝成斑。所以黛玉号“潇湘妃子”。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又说愿侬此日生双翼),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又作一堆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又作不教污淖陷渠沟)
编辑本段葬花历史
“葬花”之举始于明代中叶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寅。 唐寅的牡丹花
原文解析(二)
花儿凋谢飘飞,飞舞满天;鲜红的颜色消褪,芳香的气息散去,有谁怜惜(它)?
飘游的柳丝柔软地系在一起,舞动在春日的台榭前;飞落的柳絮轻轻地沾在一处,扑向绣花的门帘。【注:总是无法确定这两句是不是对偶,应该是对偶吧。“系”有两个意思,一是做动词,系在一起;一是作名词,丝线状物。“软系”对“轻沾”,我查了一下,“沾”没有用作名词的先例,所以“系”只能是动词。】 闺阁中的少女怜惜晚春,惆怅的思绪萦满心怀,没有排遣的地方。 (我)手中拿着用来埋葬落花的锄头,走出绣花的门帘,怎么忍心践踏着落花走来又走去? 柳条和榆荚钱自顾自地芳香繁茂,哪里管得了桃花与李花的飘落纷飞! 【注:柳条与榆荚钱都是既不芳香又不鲜艳的植物,却如此繁茂,美丽芬芳的桃花李花却要凋零,体现作者的抑郁不平之气。】 桃花与李花明年都能再次开放,(但)明年的闺阁中,怎能知道还有谁呢? 三月的时候,散发着花瓣香气的燕巢刚刚筑成,梁间的燕子太过无情!【注:刚筑成燕巢便迁徙,弃香巢于不顾,所以说燕子无情。】 明年花儿(再次)开放,即使可以啄下(筑巢);却不知道人已离去,房梁已空,燕巢已倾落! 花儿开放(的时候)容易看见,凋落时(却)难以找寻;台阶前伤心坏了(我这个)埋葬落花的人儿。 (我)手里拿着葬花的锄头,泪水暗暗洒落,洒上空空的枝头(便)现出血痕。 杜鹃不再啼鸣,(此时)正是黄昏;(我)背负着葬花的锄头回到房中,掩上一重重朱门。 青荧的油灯照映着墙壁,我刚刚睡下;冰冷的雨滴敲打着窗户,(我的)被子还没有温暖。 责怪我为了什么事倍加伤心?一半是因为怜惜春光,一半是因为嗔怪春光。 怜惜春光忽然来到,嗔怪它忽然离去;来到的时候又默默无言,离去的时候(我也)无法听闻。 昨天晚上(我听到)庭院外有悲伤的歌响起,不知那是花儿的魂魄,还是鸟儿的魂魄? 花儿的魂魄、鸟儿的魂魄总是难以留驻,鸟儿自是沉默不语,花儿自是含着娇羞。 (我)希望我的胁下生长出一双羽翼,随着落花飞到天际的尽头。 天际的尽头,什么地方有芳香的土丘? 不如(用)锦缎做的囊袋,收起(落花的)清艳遗骨;用一捧干净的泥土,掩埋这绝代风流。 (花儿的)品质本来洁净,(如今仍旧)回归洁净;不让(它)污浊肮脏地陷落在水渠泥沟里。 (落花)你今天死去,我来收殓埋葬;(我却)不能预知我自己何时丧亡。 我今日埋葬花朵,人们笑我痴情;他年埋葬我的怎知是谁? 请看罢,春光逝去花儿渐渐凋落(的时候),便是美丽的少女衰老、死去的时候。 (等到)有一天春天已尽,美丽的少女老去;(那时)花儿凋落、人儿逝去,都无从得知!
葬花吟赏析是什么
葬花吟赏析是什么?赏析:《葬花吟》是曹雪芹创作的章回小说《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诗。
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
全诗血泪怨怒凝聚,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
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黑暗社会恶势力。
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
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
《葬花吟》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是为其思想价值。
此诗另一价值在于它为后人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
甲戌本上脂砚斋的批语指出:没有看过“宝玉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
所谓“后文”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
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
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
为落花缝锦囊,为落花埋香冢;还要悲哭,还要作诗。
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荒唐”举动,唯有痴情如宝黛者方能理解,也唯有发生在宝黛身上方能为世人所理解。
和曹雪芹同时期的富察·明义《题红楼梦》绝句说:“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
林黛玉葬花吟原文及鉴赏
林黛玉葬花吟原文及鉴赏
【最新版】
目录
1.《葬花吟》的背景和意义
2.《葬花吟》原文及赏析
3.林黛玉葬花吟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正文
《葬花吟》是《红楼梦》一书中最为人所称道,也是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诗篇之一,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
这首诗体现出林黛玉对生命的悲悯,对自然的热爱,对命运的叩问,凝聚了林黛玉全部的精气神。
《葬花吟》原文如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花开后的凋零景象,表达了林黛玉对落花的怜悯之情。
诗中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开篇,描绘出落花满天的景象,引出对落花的怜悯之情。
诗中“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描绘出春天的柔和景象,与落花的凄美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是林黛玉自我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她对命运的哀叹。
诗中以“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结尾,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残酷。
林黛玉葬花吟的文学价值和影响深远。
这首诗不仅在《红楼梦》中具有重要的情节作用,也是林黛玉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
它以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林黛玉的复杂性格和悲惨命运,使读者对她的遭遇深感同情。
_葬花吟_的创作与_红楼梦_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而情之至者 , 则莫过于悲剧。一曲 葬花吟 , 可谓音画的完美结合, 全面的展示着林黛玉的悲剧 形象和凄美的心灵世界。黛玉是曹雪芹笔下最喜欢的人物之 一 , 这个人物被赋予了冰清玉洁的节操、 独立不阿的人格和圣 洁的灵魂。 葬花吟 作为林黛玉的代表作 , 恰恰是她的这些 高贵品质的一次艺术化展示 , 葬花的这段情节 , 是黛玉的个性 体现的焦点所在。她的自尊、 自怜以及其自尊、 自怜的背后所 隐藏的对封 建礼教的反叛与抗争 在她的 葬 花词 中 袒露无 遗 : 花谢花飞飞满天 , 红消香断有谁怜 ?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 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 见落难寻, 阶前愁煞葬花人 , 独把花锄偷洒泪, 洒上 空枝见血 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 , 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 ! 何处有香 丘 ? 未若锦囊收艳骨 , 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 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 , 未卜侬身何日丧 ? 侬今葬 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 , 便是红颜老死 时。一朝春尽红颜老 , 花落人亡两不知。 作为作品悲剧人物 林黛玉是一个具有女性意识的艺术形象 , 作者以孤 独为视觉 点 , 以爱情为主线 , 使黛玉的凄美形象跃然纸上 , 使 无数痴情 男女落泪伤感 , 使读者感受到黛玉悲剧命运的艺术魅力, 在感 受其悲剧的同时我们亦能感受到黛玉不屈的精神力量。 林黛玉出生于一个世袭侯爵中 支庶不胜的 书香之族 , 官僚的父亲从小教她读书识字 , 使黛玉有着一段娇 惯不受约 束的童年生活。母亲早丧 , 先天体质纤弱 , 使得黛玉在其性格 中有着一种驱散不了的淡淡的忧郁。这一切为以后黛玉命运 做了一个好的铺垫。在此家庭中长大的黛玉对于荣国府错综 复杂的人事关系不善应付 , 因而在进入贾府后 , 她只能步步留 心 , 时时在意, 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 多行一步路 , 唯恐被人耻 笑。她虽出生名门之后, 却被父亲视为 掌上明珠 虽投靠外 祖母来到贾 府, 确 使祖 母万般 怜爱 , 千金 之躯 使她 孤 傲自 许 , 然而黛玉毕竟是寄人篱下 , 生活际遇的变迁不能使她成 为一个永远清高的人 , 自尊和自卑总是相伴而生 , 于是她生出 了如此的感叹 所悲者 , 父母早逝 , 虽有铭心刻骨之意 , 无人为 我主张 (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 我们从这看到了黛玉命运的凄 惨 , 听到她哭泣的悲恸 , 寂寞凄凉万般无奈。 黛玉的这种性格也渗透到她的爱 情悲剧中 , 并 催化了她 的爱情悲剧。黛玉原本不是人 , 她本是 受天地之精华 , 复得 甘露滋养, 遂脱了草木之胎 , 换得人形 的绛珠仙草。尽管得 了人形 , 却未脱其仙草性情, 因而处处郁郁寡欢乖张离群。有 着盖世美貌而无好命相随 , 令黛玉怎不叹苦。她的 秀美绝伦 惊艳了贾府 , 自然也使自小生长脂粉堆 , 美人丛的宝玉一见便 心驰神往。然而 在这个封 建大家庭 中, 无 论从门 第, 性 格而 言 , 贾府都绝不会赞成宝黛之爱 , 注定她们之间的爱情会成为 悲剧, 有生死盟约 , 无姻缘之分, 令黛玉怎脱生死之恨? 而 葬花吟 便是这样一首充满诗情哀音的长 歌行, 全曲 以高潮的旋律为前奏 , 在乐队 的激情演 绎间, 悲 情的基 调已 现。短暂展示后 , 二胡饮 泣的音调 为人声 的进付少武 : 义 著 论 黛 玉葬 花 在 红 楼 梦 整体 结 构 中的 意 , 原载 红楼梦 学刊 , 2 005年第 3期 。 [ 2 ] 朱光潜著 : 西方 美学史 ; 人民文 学出版社。 [ 3 ] 陈文新、 余来 明著 : 社 , 20 02年版。 [ 4 ] 亚里士多德著 : 诗学 ; 人民文学 出版社 , 1962年 版。 红 楼梦 : 悲 剧人 生 ; 武 汉大 学出 版
红楼梦与诗词品味曹雪芹的葬花吟
红楼梦与诗词品味曹雪芹的葬花吟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之一,而其中曹雪芹创作的《葬花吟》更是被誉为不朽的诗词佳作。
这首诗以古典优美的语言,婉约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对生命脆弱短暂的深深感慨,也折射出了红楼梦主题之一的富贵荣华的虚幻与脆弱。
在深入品味这首诗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曹雪芹这位文学巨匠。
曹雪芹,字悲鸿,号茜雪,是清代文学家、政治家,更是《红楼梦》的作者。
他生于一位文化世家,家教严谨。
而《红楼梦》也被视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曹雪芹的文学造诣深厚,尤其在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情感方面独树一帜,其文笔娴熟细腻。
而《葬花吟》则是曹雪芹创作的一首短词,融汇了他对人世间荣华富贵的看法,彰显了他对生命短暂脆弱的感叹。
《葬花吟》以描写春天的花谢为背景,悼念逝去的美丽与生命的有限。
诗中描绘了花朵凋谢的景象,并以此寄托了人生离别之苦。
诗词的开篇“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以一个宴会上美好的景象引起人们的瞩目,然而眼看昨夜热闹的洞房现在空空荡荡,如同人事一样短暂。
这个景象暗喻了人生的短暂和荣华的虚无。
接下来,曹雪芹用“省得人间清浊事,混似天上鸿雁舞。
”这两句诗以对比的方式将人间琐碎与天地间的高鸟对照,揭示了人事纷繁与天地之间宁静的反差。
曹雪芹以此借花喻人,贴切地表达了人生的真实状态。
诗词的后半部分”如今难再得乌鹊,当时年少亦如此。
“从脆弱的生命中直面人生的无常,诗中的乌鹊象征着离人之时的忧伤,暗示了曾经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的美好时光也会消逝得如此迅疾。
《葬花吟》总共只有四句诗,但是曹雪芹巧妙地运用意象、比喻等手法,将红楼梦的主题以及人生的真实写的淋漓尽致。
通过描绘花谢人离的景象,曹雪芹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短暂的深深感慨,着重强调了富贵荣华乃虚幻之物。
对于《红楼梦》这样一部充满文化底蕴的文学之作,我们要多方位的思考和探索,不仅要欣赏其结构精妙,情节跌宕起伏,更需深入理解作者曹雪芹对生命与命运的思考与探索。
《葬花吟》作为曹雪芹所著的一首诗词,虽然字数不多,却蕴含了作者的大智慧。
出自红楼梦葬花吟诗句
出自红楼梦葬花吟诗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在这部小说中,葬花吟是其中一首著名的诗句,更是被后人传颂不衰的经典之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出自《红楼梦》的葬花吟诗句吧。
在《红楼梦》中,葬花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景,它出现在小说的第四十五回。
故事发生在冬天,林黛玉得知自己未婚夫宝玉的生母因为宝玉和黛玉之前的误会而病重,决定去宝玉家探望。
在宝玉家中,她遇到了宝玉和他的生母贾母,贾母身边有一盆早已凋谢的花,这时林黛玉便吟诗道:“待折无花空折枝,随风化作泪眼儿。
不解痴儿爷意思,夜来空把树为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美的意境,表达了黛玉心中的伤感和无奈。
葬花吟这首诗句的意境非常深刻,它通过对花的凋谢和落叶的描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又以“泪眼儿”、“知”等婉约的词语,将人物内心的悲痛和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首诗句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花与人的对应,将主人公的心情与自然景物相结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葬花吟这首诗句不仅在《红楼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也被后人广泛传颂。
这首诗句以其优美的词藻、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蕴,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爱情的痛苦,还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复杂。
无论是在文学还是在人生中,葬花吟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葬花吟这首诗句作为《红楼梦》中的经典之作,不仅是文学创作上的杰出成就,更是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它带有浓烈的婉约风格和深沉的悲伤情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也表达了作者对情感的挣扎和痛苦。
这首诗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观和感悟,也唤起了我们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爱情的深思。
愿我们在阅读和品味这首诗句的过程中,能够领悟其中的真谛,也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本段共652字】以上便是关于《红楼梦》中葬花吟诗句的文章,通过对这首诗句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和情感,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葬花吟
明 媚 鲜 妍 能 几 时 , 一 朝 飘 泊 难 寻 觅 .
一 年 三 百 六 十 日 , 风 刀 霜 剑 严 相 逼 ,
明 年 花 发 虽 可 啄 , 却 不 道 人 去 梁 空 巢 倾
三 月 香 巢 已 垒 成 , 梁 间 燕 子 太 无 情 !
年 桃 柳 手 游 花 能 门李 丝 把 丝 谢 再 .明 榆 花 软 花 发 杜 荚 锄 系 飞 , 鹃 自 出 飘 花 明 无 芳 绣 春 满 年 语 菲 闺 榭 天 闺 正 , , , , 中 黄 不 忍 落 红 知 昏 管 踏 絮 消 有 , 桃 落 轻 香 谁 荷 飘 花 沾 断 ? 锄 与 来 扑 有 归 李 复 绣 谁 去 飞 去 帘 怜 掩 . . . ? 重
主旨
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黛玉热烈而执着追求 自己的幸福爱情,希望能挣脱封建枷锁的禁锢。 全诗充满了一种生命的悲哀,既有感时惜春的叹 惋,也有对自己青春年少﹑红颜薄 花 锄 泪 暗 洒 , 洒 上 空 枝 见 血 痕
花 开 易 见 落 难 寻 , 阶 前 闷 杀 葬 花 人 ,
未 若 锦 囊 收 艳 骨 , 一 え 净 土 掩 风 流 .
天 尽 头 , 何 处 有 香 丘 ?
愿 奴 胁 下 生 双 翼 , 随 花 飞 到 天 尽 头 .
花 魂 鸟 魂 总 难 留 , 鸟 自 无 言 花 自 羞 .
昨 宵 庭 外 悲 歌 发 , 知 是 花 魂 与 鸟 魂 ?
怜 春 忽 至 恼 忽 去 , 至 又 无 言 去 不 闻 .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第五节写花之境遇。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花枝见血痕。 第六节写葬花之人。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第七节转而写景。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第九节写幻境。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第八节是黛玉的自问自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5葬花吟的创作与 红楼梦张 俊 赵志安摘 要:本文以章法简约天成红楼花魂;形式婀娜梦就红楼花容;风格如泣饮缕铭红楼花殇三个角度,论述了电视剧 红楼梦 葬花吟乐章的天才性再造。
关键词:红楼梦;葬花吟;乐章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08)5-185-02作 者:张俊,中南大学艺术学院副主任;湖南,长沙,410083/赵志安,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副教授;北京,100024葬花吟出自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是黛玉的自怜身世,感花伤己的悲吟之作。
全诗遣词浅显流畅,音节回环复叠,抒情淋漓酣畅。
有人说, 葬花吟虽然是黛玉的应景之作,却有如诗谶,暗示了她以后的悲惨命运。
实际上,黛玉葬花作为 红楼梦这部巨著中的主体故事,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描写黛玉的借花伤己,还潜在地预言了大观园有始必有终、有盛必有衰的惨淡结局,表达了人生无常、转瞬即逝的虚无感受。
可见 葬花吟在整部著作中的戏份很重。
同样,在整部电视作品中, 葬花吟音乐的创作也变得举足轻重,写得好则能给全剧添彩,写得不好则会破坏原作的精神,造成剧情发展在情节上的残缺,在结构上的缺乏张力。
面对这样的压力,作者不负厚望,交了一份不俗的答卷。
该曲如黛玉的 葬花吟一诗般质朴、唯美,从形式与内容上完成了对原诗精神的一次完美的音乐再造。
一 章法简约天成红楼花魂原诗 葬花吟仿效初唐歌行体,全诗52句,大约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段从!花谢花飞花满天∀始,至!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止,抒发葬花人的春愁;!一年三百六十日∀至!知是花魂与鸟魂∀止是第二段,叙写落花的飘泊与葬花人被挑起的悲痛情绪;!花魂鸟魂总难留∀到!花落人亡两不知∀为末段,诗人以落花自喻,为自己的悲剧命运作谶语、写挽歌。
面对这样一首长篇抒情诗,曲作者面临了歌词选择上的难题。
我们知道,歌曲有它自身结构上的规律,如果按照原诗的长度与顺序来谱曲,音乐必流于庸长,结构上也会显得拖沓,甚至于散乱。
在此,作者必是经过了痛苦思索的,既要最大可能地保持诗的原貌,又要在歌词的安排上做到凝练,符合音乐创作的规律,便于记忆和传唱。
另,鉴于电视音乐将要面对的是全国的电视观众,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在忠实于原剧,充分考虑其艺术品位与价值的同时,还要力求雅俗共赏,这其中的度也是相当难以把握的。
在此,作曲家根据自己对原剧的细心研读、揣摩,将诗中集中体现黛玉葬花情节、表现黛玉形象的27个句子勾画出来,依据音乐作品的结构要求进行了合理的组织。
全曲根据原诗的结构,亦分为三段,每段皆用起、承、转、合的形式写成。
前奏之后是女声合唱,在此相当于歌曲的引子或序曲,第一段为女声独唱,第二段是男女声合唱,第三段包涵女声独唱与男女声合唱两种形式,是全曲的高潮。
经过简短的间奏,音乐再次从女声独唱开始。
进入反复后,音乐结构更为紧凑,从女声独唱段直接进入第三段的高潮。
高潮的后半段合唱部分,音乐在保留原来性格的前提下,做了旋律的发展,最后,音乐在女声独唱飘逸的高声部长音中渐行渐远。
音乐的结构是音乐!情节∀与!精神∀的容器,结构的确立是音乐创作的第一步。
用简单的三段体结构完成了 葬花吟这一长篇抒情诗的音乐再现,王立平先生是成功的。
27个句子通过结构上的安排,与音乐的发展丝丝相扣,整首作品从头至尾一气而就,浑然天成。
二 形式婀娜梦就红楼花容我们知道,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种声音是在一定时间中展开至终止,也就是说,音乐也是时间的艺术。
于是,要在时间的流逝中让听者记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就必须在音乐材料的选择上做到凝练,而且,为了让听众对音乐记忆深刻,作曲家需要将音乐中的一些主体性材料,或重要的线索做不断的重复或者变化重复。
在做到这一点的同时,又要考虑作品音响上的动力性发展,否则歌曲势必流入单调。
听了 葬花吟之后,我们深感作者对上述问题是经过了认真思索的,这种思索除了表现在材料的组织和结构驾驭上之外,更集中体现在作品在演唱形式的选择上。
立足于黛玉葬花的情节,这首作品以女声独唱的的形式来演绎是最合适的,这是每一位音乐创作者面对这首 葬花吟时的一般性的、共性的认识。
而王立平先生在处理作品时,有更恰当的考虑,他在立足于以女声独唱为主的基础上,加入了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女混声合唱,这种女声独唱与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女混声合唱交错进行的模式,使作品层次更加丰满,更具了欣赏性。
对于原诗来说,这样的设计将黛玉葬花时的悲情咏叹进行了主观与客观的多层面展示,使这一段红楼梦中的主体故事在再现时,既有主观角度的倾诉,亦有客观视角的品读。
从音乐的角度来看,独唱与合唱的混合使用求得了音色的对比,使音乐在保持其凝练的素材与紧凑的结构的前提下,呈现出音响的动态与多层次,从而造成了音乐中的!画面切换∀。
随着音乐的进行,画面时远时近,错落流畅,时而是女主人公在咏叹(独唱),时而是旁白或画外音(合唱)。
正是这些设计,使这首 葬花吟百听不厌。
三 风格泣饮缕铭红楼花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之至者,则莫过于悲剧。
一曲 葬花吟,可谓音画的完美结合,全面的展示着林黛玉的悲剧形象和凄美的心灵世界。
黛玉是曹雪芹笔下最喜欢的人物之一,这个人物被赋予了冰清玉洁的节操、独立不阿的人格和圣洁的灵魂。
葬花吟作为林黛玉的代表作,恰恰是她的这些高贵品质的一次艺术化展示,葬花的这段情节,是黛玉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
她的自尊、自怜以及其自尊、自怜的背后所隐藏的对封建礼教的反叛与抗争在她的 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作为作品悲剧人物林黛玉是一个具有女性意识的艺术形象,作者以孤独为视觉点,以爱情为主线,使黛玉的凄美形象跃然纸上,使无数痴情男女落泪伤感,使读者感受到黛玉悲剧命运的艺术魅力,在感受其悲剧的同时我们亦能感受到黛玉不屈的精神力量。
林黛玉出生于一个世袭侯爵中支庶不胜的!书香之族∀,官僚的父亲从小教她读书识字,使黛玉有着一段娇惯不受约束的童年生活。
母亲早丧,先天体质纤弱,使得黛玉在其性格中有着一种驱散不了的淡淡的忧郁。
这一切为以后黛玉命运做了一个好的铺垫。
在此家庭中长大的黛玉对于荣国府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不善应付,因而在进入贾府后,她只能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
她虽出生名门之后,却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虽投靠外祖母来到贾府,确使祖母万般怜爱,千金之躯使她!孤傲自许∀,然而黛玉毕竟是寄人篱下,生活际遇的变迁不能使她成为一个永远清高的人,自尊和自卑总是相伴而生,于是她生出了如此的感叹!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意,无人为我主张∀(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我们从这看到了黛玉命运的凄惨,听到她哭泣的悲恸,寂寞凄凉万般无奈。
黛玉的这种性格也渗透到她的爱情悲剧中,并催化了她的爱情悲剧。
黛玉原本不是人,她本是!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的绛珠仙草。
尽管得了人形,却未脱其仙草性情,因而处处郁郁寡欢乖张离群。
有着盖世美貌而无好命相随,令黛玉怎不叹苦。
她的秀美绝伦惊艳了贾府,自然也使自小生长脂粉堆,美人丛的宝玉一见便心驰神往。
然而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无论从门第,性格而言,贾府都绝不会赞成宝黛之爱,注定她们之间的爱情会成为悲剧,有生死盟约,无姻缘之分,令黛玉怎脱生死之恨?而 葬花吟便是这样一首充满诗情哀音的长歌行,全曲以高潮的旋律为前奏,在乐队的激情演绎间,悲情的基调已现。
短暂展示后,二胡饮泣的音调为人声的进入做出准备。
此后,二胡如泣如诉的音调被作为音乐形象的重要表征贯穿始终,或与人声问答,或作为歌曲旋律的补充。
女声独唱起处正是黛玉登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此时,音乐中的附点节奏流露着迟疑,旋律在起、伏、起的句法安排下步履阑珊,踏着这样的节奏,黛玉一步三叹。
此段音乐小桥流水般婉转流畅,更兼演唱者将曲中的小装饰演绎得非恻缠绵,恍惚间,愁绪满怀的娇弱林妹妹伸手可触。
听到这里,不需费力去解读黛玉的悲切命运,音乐中的伤情已将你丝丝浸泡。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至此,镜头从黛玉深锁的眉间移开,男女声合唱将音乐送到更空灵处旁观,此时,黛玉或正抽搐着瘦弱的双肩饮泣。
第三段,有如黛玉的率性,音乐从最低音突然大跳十度而起高潮,这是全曲在低吟浅尝中的第一次反叛。
同样的旋律,同样的歌词,音乐重复强调了黛玉的天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用最隆重的笔法来刻画 葬花吟中最沉甸甸的句子,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将情绪宣泄,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黛玉的高洁和不向世俗低头的品质,面对黛玉的一连串追问,天地哑然∃∃。
无奈间,音乐仍归于平静###!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如此的字字血,声声泪,让戏里的的宝玉!不觉恸倒∀,让戏外的听者亦禁不住热泪盈眶。
所有人伤的不仅仅是落花,更是黛玉的心。
其哀怜形象令人不忍猝看,其忧伤之情令人不堪回首。
亚里士多德在 诗学中曾经说过!悲剧所模仿的行动,不但要完整,而且要能引起恐惧与怜悯之情∀,一曲 葬花吟留给我们的正是这样的悲剧美的体验。
以上可见,作者在创作中赋予了作品诸多美学上的思考。
我们知道,黛玉葬花的故事之所以让人为之着迷,是因为其间的花已被人化,黛玉与花已彼此相通。
可以说,此时的花已是美的具体表征和隐喻,花之易逝意味着美之无常,花落的过程正映照了美的无情流逝。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黛玉葬花实际上是其感受美凭吊美过程的象征性展开,此种展开既内涵着她对落花对美的日常性体验和感知,又升华着她与花与美之间的精神性对话,直至传达出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死亡预言。
立足于上述思考,立足于对黛玉这一主体人物所具有的悲剧性特征的把握,作品与!黛玉葬花∀达成了精神层面的共识。
参考文献:[1]付少武: 著!论黛玉葬花在%红楼梦&整体结构中的意义∀,原载 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3期。
[2]朱光潜著: 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3]陈文新、余来明著: 红楼梦:悲剧人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亚里士多德著: 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责任编辑:群 喜)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