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4课后练习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选修4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教材第6页,学思之窗,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虽大大增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但严刑酷法,计划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秦朝因此灭亡。

教材第7页,本课测评1、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统一要具备三个客观条件,社会基础、人民需要、秦国的实力。本课测评2、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中央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太夫;在地方,废分封制,设郡县两级,在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但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学习延伸2、如果我是客卿,我会留在秦国为秦王赢政效力,因为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人民渴望统一,具备统一的条件。秦王赢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教材第9页,学思之窗,前者有利于封建帝王明确,要更为有效地治理国家,必须选拔最为适当的官员去完成各项施政措施,皇帝事必躬亲未必能够高效、全面地完成各项治理国家的事务。作为一国之君,最应具备的是把握统治策略,制定统治大政方针的能力和知人善任的本领。后者则提示封建帝王,必须多方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而偏听则往往带来判断的失误,滋生帝王的娇纵思想。

第二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教材第12页,本课测评1、唐太宗时期能够汲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舒缓刑罚的政策,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延揽人才,因而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其表现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国泰民安。本课测评2、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他统治时期,能够汲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舒缓刑罚的政策,文德治国,大大完善科举制,对

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唐王朝带来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国泰民安的生平景象,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开元盛世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特别是其晚年的反省和总结,也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富有借鉴意义的思想。因此,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对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学习延伸2、赞同后者意见。因为,前者将突厥视为寇盗,并强调其危害性,这种看法充斥着对突厥的蔑视和不平等,只站在大国胜利者的立场解决问题。而后者却是把突厥人看成与中原百姓一样的人民,具有平等、大度、宽容、仁爱的态度,并提出以突厥首领治理突厥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以德治国的政策非常有利于对突厥人的管理,能够更好地稳固唐朝的统治。

第三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教材第17页,本课测评1、(1)平定三藩之乱和准葛尔贵族葛尔丹的叛乱(2)降服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3)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4)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学习延伸,康熙认为,国家的统治、边境的稳固,最重要者在于“修德安民”,假如统治者以德治民,则国家的根基稳固,边境自然安全。清朝施恩于漠北蒙古,使那里的人民为清朝所用,用民心和老百姓的力量去建立一种无形的长城。这样就可以众治成城,不用修长城了。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

第一课

教材第21页,学思之窗,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春秋时期,孔子针对当时“礼乐崩坏”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通过恢复周礼,宣传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教材第23页,学思之窗,孔子对君子的人格规范包括:君子要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地

统一起来,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有治国的本领。孔子的价值是;要做一个有为的人,做一个讲求仁和礼的人。

教材第25页,本课测评1、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礼乐的一生,为了实现恢复礼治社会的理想,他学过礼、从过政、整理过文化典籍、献身教育事业。本课测评2、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恢复礼乐制度,恢复一个天下有道的社会。要恢复这种社会,就应该把他人当人看,即实行仁政,爱护他人。而且礼与仁是不可分开的,要用一种仁爱的精神来讲礼乐,以便礼乐具有爱人的精神内涵。本课测评3、孔子的教育思想包括:不论贵贱,都应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成人和君子,应该采用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多种教育方法,教学内容是孔子整理过的六经。学习延伸,1、政治方面,我国先阶段提出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等,都受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道德规范方面,如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诚信、礼貌、尊敬等道德规范都被现阶段中国人民继承下来。教育方面,孔子通过他的长期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出不少有益的教育方法,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如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可以从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方面学习知识,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知识,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思与学相结合等教育思想。2、百家争鸣,在封建社会,由于孔子的仁政和礼治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因而得到统治者的推崇,儒家思想得到独尊的地位。新文化运动时期,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逆流,妄图恢复封建帝制,因而遭到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强烈反对,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反对周恩来总理解放老干部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的努力,借批林批孔来影射周总理。

第三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教材第33页,学思之窗,因为大前提是否定的,小前提是肯定的,结论必是否定的。

教材第34页,学思之窗,两者均强调恰倒好处,反对两极。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与其政治观、认识论是一体的。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中庸之道是一种美德,是对激情的控制和支配,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