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合集下载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全国各地教育教学工作掀起了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语文教学表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行为都有重大的突破。

不过,当我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新观点、新方法,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通过查阅各类工具书,让我对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了一些肤浅的理解。

一、语文的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实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语文的人文性《辞海》中“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粗浅地说,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注重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工具是基础,是载体,是表现方式和传承的基本途径;人文则是深层次的内蕴,是潜能,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观点、扩大视野、净化思想境界、完善心理结构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的统一体。

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有,也无法存有。

反过来,没有语法规则的,没有语言规律的人文性也是不可靠的,是没有依附性的。

四、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要想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还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生活情况等多个方面来考虑。

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否则,就会走入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误区。

人的一生的几个学习阶段的教育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比重是有所不同的。

小学阶段应以“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

《浅谈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浅谈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浅谈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毛泽东同志说:“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么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

”叶圣陶先生也说:“语言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言教学才算对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责任。

”以上这些精辟的论述说明了一个极其浅显的道理,那就是:语文是工具,而且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基础工具。

学好语文,为我们学好其它科提供了一个极为坚实的基础。

可见,学好语文科与学好其它学科的紧密联系,决定了语文教学工具性这个本质属性。

但语文科的教材选用的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和今人佳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且语文教学又不能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语文科的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热爱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教会学生做人。

综上所述,人文性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

所以,语文教学就要把语文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而怎样在语文教育中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和相互作用呢?一、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语文基础知识是字、词、句、段、修辞手法等等,语文基础知识好比一座房子的地基,没有地基,就无法建起高楼大厦。

同样道理,不学好基础知识,就无法学好语文。

那么如何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呢?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要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实行思想情感的教育,比如教学生写字,老师先板出端正优美的字来,再告诉大家,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块字,美丽大方,我国的书法是世界上仅有的一块瑰宝,几千年来,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赞美。

这样之后,写字就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技能训练了,而是充满高尚思想的书法练笔了。

再次,要让学生学会使用。

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训练和掌握上,而应让学生学会使用,以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除了专业知识外,教师还必须有丰富的人文素质,注重人文性的培养,同时还需要掌握科学的教学工具,注重工具性的运用。

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这一角度,探讨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进行统一的问题。

引言语文,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

需要教师注重课程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是通过感性认识起步的,因此,课程教学中必须注重人文性的培养。

首先,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展现人文关怀,培养包容和尊重不同观念和文化背景的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语文教学还需要配备科学的教学工具,例如编写教案、设计活动等。

教师还需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

同时,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思考教学工具与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必须实现的。

成功的教学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工具,还需要师生之间情感的融洽和认同感。

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工具设计和课程安排时,注重学生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注,让学生在教育中得到更多的自我认识体验。

教师还需要注意教学计划的连贯性,让小学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建立与语言学习相关的感情,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性的要素,例如文学、诗歌、散文等文本,以引导学生更全面更规范地掌握语文知识。

结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是必须实现的。

人文性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科学的教学工具是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手段。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和认同感,让学生在教育中感受到真正的关爱和认同。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篇1一、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1.工具性学生学习语文就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达到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目的,这就是学习语文最根本的目的。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这说明了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工作的基础工具的特征,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

2.人文性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一般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息、品德、情操等方面。

具体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工具性与人文性既性质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

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为用、相互促进,这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个性。

三、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1.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言语行为及其结果是个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愿望、要求、观念等。

即使仅仅是表述客观的事实、规律和真理,也无法避开表述者的认识和态度。

就整体而言,言语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

言语和语言同思维、认识不但不可分割,而且还决定了人的思维、情感、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

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注重提升他们语文应用能力的理念。

本文首先探讨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了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具体方法,包括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培养学生语文工具性的能力。

接着介绍了如何在实践中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强调了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时的关键作用。

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发展方向,呼吁教育者不断探索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和讨论,为教学实践提供可行的方向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人文性、工具性、统一、含义、关系、提高、培养、能力、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两个重要而又相互关联的方面。

人文性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人文精神的力量;工具性指的是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思维表达和沟通交流。

这两者之间并非是割裂的,而是应该统一起来,使教学既能够传授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语言运用能力。

2. 正文2.1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含义和关系人文性与工具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方面,它们之间密切相关,但又有着各自独特的含义和作用。

人文性指的是教学内容的人文情怀和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表达,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品质。

而工具性则是指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规范和运用语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相辅相成,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和技能,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审美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就是由人类文化传统中所孕育的工具性知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既需要理解和欣赏人文性的内涵,也需要使用和掌握工具性的技能。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内涵人文性指的是语文学科所涉及的人类文化和艺术成就,包括文学作品、历史典籍、语言文字等等。

这些文化和艺术成就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对于这些文化和艺术成就的理解和欣赏。

与此同时,语文学科也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即它是一个使用语言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的学科。

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说、听等方面的能力。

这些技能不仅是学生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学生在各个学科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

二、如何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文本阅读的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的文本阅读不仅是一种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声音、情感渲染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感受文本的情感、思想和艺术性。

通过体验文本的情感内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表达。

2.注重融合语言技能的文本教学。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文本为基础进行的,而文本也是语言技能的实践场。

教师可以在文本教学中融合朗读、听说、写作等各种语言技能,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实践性。

例如,可以通过课文朗读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听书、看图说话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写作任务来促进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

3.注重文本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语文学科不仅是一种语言技能的学科,还包含了传统文化的要素。

教师可以通过融合传统文化,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

(1)单就语文课程的本身考察,工具性指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就个体而言,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

第二,就人际而言,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

语言不仅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吸收信息的工具。

第三,就人类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

(2)就整个课程系统而言,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还将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获得陶冶和培养,逐步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二、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必要性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第一,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目标时,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

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仅是了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解读与剖析。

第二,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

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

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我们知道,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

第二,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自成体系,所以人文性教育不能以简单说教、抽象说理、机械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浅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13-01教研论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就是说,语文具有工具性,其工具性是语文的“基础”;语文又具有人文性,其人文性又是语文的“核心”。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凸显这两方面的功能。

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常常脱离了人文精神,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这样语言文字就会沦为简单的排列组合文字的游戏。

有的语文教学却没有语言文字的运用,即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是“看上去很美”罢了。

那么,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转变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得以统一语文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即真正贯彻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

这种对人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相媲美的。

用教师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

”它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实处,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凸显出来。

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并落实好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目标。

二、语文教学实践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统一起来1.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所以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

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浅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非常让人遗憾 。
明 文 、 论 文 、 叙 文 、 文 、 文 等 文 体 的 写 作 训 练 , 记 议 记 散 杂 忘 了 应 用 文 是 生 活 中使 用 最 普 遍 的 文 体 。在 平 时 作 文 训 练 和 考 试 中 ,虽 然 文 体 不 限 , 但 绝 大 多 数 学 生 选 择 的 是 议 论 文 体 , 师 也 重 点 训 练 学 生 写 作 议 论 文 , 于 应 用 文 的 写 作 相 教 对 对 少 得 多 。但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 用 文 随 处 可 见 , 时 可 能 用 应 随 上 . 果 语 文 教 师 不 去 引 导 学 生 了解 、 习 , 至 不 教 不 学 。 如 练 甚 这 样 , 单 的 应 用 文 反 而 就 变 成 学 生 的 一 个 写 作 弱 项 。 有 简 我 次 规 定 学 生 练 习 写 一 篇 书 信 , 多 学 生 的不 符 合 规 范 。 很 长 此 以往 , 们 为 了考试 不 又 陷 入 了“ 试教 育 ” 模 式 么 ? 我 应 的 2 1年 的高考语文 卷 . 有 了以往 的字音 字形 两类题 型 . 00 没 结 果 很 多老 师 直 接 就 不 再 让 学 生 做 这 类 的 训 练 ,学 生 更 是 对 这 种 题 不 屑 一 顾 。他 们 的 观 点 就 是 : 考 就 不 用 学 。如果 说 不 出来 的话 尽是 读音 错误 , 出来 的字 总是别 字 、 字满 篇 , 写 错 语 文也算 学得好 么 ?如果这样 的人 做 了教育者 , 了领导 , 做 站 在 讲 台 上 , 对 众 多 的 人 群 , 错 字 , 错 音 , 么 岂不 是 面 读 发 那 要 贻笑大 方? 高 考 的确 是 教 学 的一 个 目标 ,但 这 个 目标 只 是 一 个 大 方 向 . 能 让 我们 丢 弃 最 本 质 的 东 西 。语 文 就 是 “ 文 嚼 字 ” 就 不 咬 . 是 “ 文弄墨”就是“ 舞 , 能说 会道 ” 。它 是 我 们 生 活 的一 个 工 具 , 它是 丰 富精 神 世 界 的 关 键 , 一 点 毋 庸 置 疑 。 这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语文是我们与世界交流、思考、表达的工具,它既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又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性内涵。

它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这种有机统一使得语文成为了人类文明的载体和传承者。

下面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文的工具性除了工具性之外,语文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它还承载着人类文化的精髓,是一种传承和表达人类精神的方式。

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道德、美学等人文知识,这些知识在语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经典著作,它们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我们可以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语文还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增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美的感受。

优美的诗歌、文章、文学作品等都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们我们能够领略到艺术之美、人文之美,增添了生活的情趣,陶冶了情操。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学生应该掌握语文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更应该通过语文学习,增强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培养积极的人文情怀。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游刃有余,做一个真正有思想、有情怀的人。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也应该更加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我们不仅要注重语言的传播和应用,还要注重语文对文化传承和人类精神的传达。

只有让语文发挥出其丰富的人文性内涵,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只有让语文既成为一种强大的交流工具,又成为一种载体丰富人文价值观念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是我们组织语文教学的纲。

在教学中,既让学生积累语言、学会表达,又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这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的佳境。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清楚什么地方体现了人文性,什么地方体现了工具性。

大多是“跟着感觉走”、“跟着经验跑”,这也就导致了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1.紧扣文本细解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

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

”当前,老师们都重视了对文本的解读,鼓励学生有一双“慧眼”,探寻到文章里的精彩语句,咬文嚼字。

然而,细解文本并不是死抠一字一词,更不是脱离了教材文本的“脚踩西瓜皮”似的悟到什么就是什么。

譬如一教师在执教《黄河颂》一文时,没有引领学生对诗歌中表现黄河波澜壮阔气势的语句加以分析、揣摩,而是分析到了“黄河为什么这样黄?”的问题。

这种脱离文本的解读,学生既不会体验到诗歌的语言魅力,更不会感受到黄河作为民族精神的意义,以及自己作为英雄的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荡然无存,于文本无效,于学生无益。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认真揣摩、品味文中的精彩之处或者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悟出深邃之意,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引领学生品析文中写山水的语句:“水皆缥碧”---颜色---视觉;“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清澈---以游鱼衬托水之静---动静结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夸张手法---以弓箭、奔马显现水之急速。

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解读,紧扣住了文本,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推敲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把握教材,感受到富春江秀丽的风光,体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爱慕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文5篇)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文5篇)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文5篇)第一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

但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或过于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人文性。

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

那么,究竟如何将二者做到有效的统一呢?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和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所得,我有以下几方面粗浅的认识。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语文就像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人,人文性就是这个人的思想、情感、气质、品味、修养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工具性就是这个人的高矮、胖瘦、体质等具有生物性特性的身体,它们当然有机融合在一个生命体之中的。

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这篇课文,老师就可以通过对课文中环境描写和桑娜心理描写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尽而感受到渔夫夫妇的善良,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二、多层次的读与悟彼此促进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例如我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来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谈谈语文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谈谈语文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谈谈语文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水坝小学:刘薇
语文教学过程要作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统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养成崇尚真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主动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从繁琐、枯燥、机械的“训练”中解放出来,释放他们的潜在能量。

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更加注重关爱、宽容、理解、尊重和信任,更加强调知识、能力和学生精神世界的血肉联系,以及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相互沟通。

当前的语文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对语文教学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即语文和社会的沟通和生活的联系以及跨学科渗透,让语文走进儿童生活,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也让语文走向社会,开掘语文学习的广阔资源。

还要树立“语文整体观”。

语文水平的提高,不只是单项能力的提高,应着眼于整体把握,综合提高。

试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试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试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摘要:语文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人文。

本文将探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阐述这种统一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了解世界、表达自我、建立价值观的重要工具。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属性,这两者相辅相成,构成语文教学的核心。

语文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其作为语言文字的载体,是学生进行思维、学习和表达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的读写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语交际等。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语言文字,从而获取知识,进行思想交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语文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语文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载体,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能够了解并体验人类的文化成果,包括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

同时,语文也承载着学生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了解并体验人类文化成果,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两者的统一。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培养出既具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又具有人文素养的学生。

摘要: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基础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想感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具有双重性质,即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课程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基础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征文【内容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教学要实现二者的融合、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这就把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完整地阐述了出来——“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特点;“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特点。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经过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总结出来并加以证实了的。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一、在朗读中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能够激发学生美感,感受作品的人文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准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水平,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实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的写作意图贯穿在全篇课文的字里行间,有明确的,有含蓄的。

只有通过老师的入情入境的朗读指导,才能悟出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产生情感共鸣,受到教育。

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无视的重要环节,是语文课实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美读得其法,不但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兴味方面还是感受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指导学生使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对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很容易产生共鸣,能深深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作者描写了很多自然美景,如《桂林山水》的隽美,《五彩池》的神奇,《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绮丽,《海底世界》的奇异,《小池》的幽静等,作者也描写了很多人工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和观赏意义的建筑物和场所,如《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人民大会堂》的壮观,北京《颐和园》的绝妙。

在教学时,指导学生对一些好词佳句反复吟诵,仔细体味;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

浅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浅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浅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对此深有感触,下面就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谈谈我的理解。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

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

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

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

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

这些都属于交流。

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

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

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

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

”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

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

但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或过于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人文性。

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

那么,究竟如何将二者做到有效的统一呢?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和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所得,我有以下几方面粗浅的认识。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语文就像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人,人文性就是这个人的思想、情感、气质、品味、修养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工具性就是这个人的高矮、胖瘦、体质等具有生物性特性的身体,它们当然有机融合在一个生命体之中的。

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这篇课文,老师就可以通过对课文中环境描写和桑娜心理描写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尽而感受到渔夫夫妇的善良,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二、多层次的读与悟彼此促进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例如我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来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滁州第三小学冒涛
作者简介:冒涛滁州市第三小学教师,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4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经参加过因特尔未来教育的国家级课题研究并成功结题,论文多次获奖。

摘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要求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融合感悟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定性阐释中和了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一种艰难抉择,是语文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那么,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本文就此谈点认识。

一、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

l、克服对“工具性”的片面理解,重塑语文学科的科学精神。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从科学技术一面讲,它是语文科学又是教育科学,是语言科学又是思维科学,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技术和能力,它就是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掌握语文这门工具性学科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的基础工具,是学习生活和将来工作最重要的工具。

工具论尊重科学的一面本没有错,它的正面效应还是主要的,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语文知识,把握运用语文的科学规律和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诸方面的成绩不应抹杀。

但是,正如科学上升为科学主义一样,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把工具性抬高到至上甚至唯一的极端,片面强调经验实证性和“功利性”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结果是高分低能,这是狭隘功利主义科学观酿成的苦果。

科学都有工具价值,但是科学还有道德价值、人道价值等。

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核心因素之一,语文教育需要重塑当代科学精神。

2、克服对“人文性”的偏见和误解,重建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

倡导语文学科“人文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颇,对人文精神作了片面的理解。

一是过分强化非理性精神,以这取代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中一度出现理性化的教学,课堂上条分理析,过分追求科学化。

这种理性化教学发展到理性主义,就会带来人性结构的内部失衡,造成非理性的失落和人性的扭曲。

二是把人文精神曲解为伦理精神。

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偏重政治思想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忽视语文知识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

三是以为人文精神就是文人精神。

文人精神历来是捍卫知识分子人格和尊严的武器,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是现在有些知识分子出于对人文精神特别敏感,大胆参与了对语文教育的审视与批判,而对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缺乏了解,以文人精神取代人文精
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与最高境界。

语文学科弘扬人文精神是防止语文教育失衡与异化的根本举措。

在语文学科中重建人文精神,要超越工具性与入文性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摆脱对人文精神的偏见和误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来探索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建设。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的要求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科学精神和入文精神都是语文教育固有属性决定的,是不可缺少的内在组成部分。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具有内在的相通性。

编入语文教材的文章,虽然涉及历史、地理、社会、自然等学科方面的语言内容,但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做语文教材。

所应着眼的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章法的摄取。

”这就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

语文课程教学的着眼点是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

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综观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两种不良倾向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一是片面强调语言形式的训练,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的训练。

二是片面强调语言内容的感悟,忽视在感悟过程中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表达法则。

这两种语文教学的模式,是赞成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根本原因。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构建适合学生母语学习的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先从形式入手把握内容,再从内容的理解中领悟形式;另一种是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先从内容入手把把形式,再运用形式去深入理解内容,这两种学习模式都体现了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现象的领悟过程,这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可以把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总之,语文教育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最终要落到师生双方在教与学过程中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自觉行动上。

参考文献:
1、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高教出版社1996年版。

2、王松泉等主编:《语文教学概论》,高教出版社1999年版。

3、王显槐著:《现代语文教学论》,江西高校出版社1997年版。

4、陈宗祥《新课程:德育的人文土壤》,《教育文汇》02年第11期。

摘要:
把“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要求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融合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