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分析
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的处方分析
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的处方分析目的探讨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的处方情况。
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12月消化科疾病用药处方3152张,并对其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疾病中共计11种类型,其中以胃炎患者居多,占30.11%。
3152张处方中存在234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7.42%,主要表现为配伍不合理和同时使用同类药物。
结论通过分析门诊消化系统疾病处方,归纳总结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以指导合理用药。
标签:消化系统;处方分析;不合理用药消化系统疾病包括口腔、肠、胃、食管、胆、肝等脏器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药物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然而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消化疾病用药品种的日益增多,治疗效果良莠不齐,各个医院均有不同程度的药物滥用或误用现象,不仅降低药物疗效,且易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影响治疗效果[1]。
为进一步了解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情况,本文通过对我院门诊消化科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提高认识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门诊消化系统处方3152张,回顾性分析其用药情况。
按消化系统疾病类型对处方进行分类分析,并将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纳总结。
1.2 分类标准及统计方法分类及不合理用药评价参考《新编药物学》、《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及临床相关用药指南。
采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类型及用药处方分析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疾病共计11种类型,其中以胃炎患者居多,占30.11%。
3152张处方中存在234张不合理处方,占7.42%(见表1)。
2.2 不合理处方分析对234张不合理处方进行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有:配伍不合理、同时使用同类药物、药物作用拮抗、用药剂量不合理、用药时间间隔不合理和用法不当,配伍不合理和同时使用同类药物占主要原因(见表2)。
3 讨论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疾病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将其原因总结归纳为6类,分析讨论如下。
基层医院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用药选择及效果分析
基层医院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用药选择及效果分析林世勇【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17(033)035【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用药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肠炎处方226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急性胃炎67例中,使用阿莫西林33例(49.2%),使用法莫替丁21例(31.3%),使用三九胃泰13例(19.5%);慢性胃炎89中,使用阿莫西林27例(30.3%),使用甲硝唑62例(69.7%);急性肠炎70中,使用诺氟沙星40例(57.1%),使用左氧氟沙星30例(42.9%);急性胃炎67例中,使用多潘立酮25例(37.3%),使用颠茄片8例(11.9%),使用阿托品16例(23.9%),使用多酶片8例(11.9%),使用元胡止痛片2例(30.%);慢性胃炎89中,使用多潘立酮22例(24.7%),使用颠茄片33例(37.1%),使用多酶片34例(38.2%);急性肠炎70例中,使用多潘立酮10例(14.3%),使用颠茄片40例(57.1%),使用阿托品10例(14.3%),使用元胡止痛片10例(14.3%).226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显效195例,有效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8.2%.结论:基层医院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药物的选择比较合理,而且疗效显著.【总页数】2页(P18-19)【作者】林世勇【作者单位】623000 四川省汶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某基层医院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分析 [J], 刘萌;陈杰2.某基层医院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分析 [J], 刘萌; 陈杰3.牛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 [J], 倪美;郑玮4.牛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 [J], 刘学梅5.牛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 [J], 初元芳;邵芹;刘艳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概述
【不良反应】 丙谷胺不良反应比较轻,偶有腹 胀、口干、腹泻、便秘、失眠及白细胞减少等。
三、胃黏膜保护药
硫糖铝(Sucralfate,胃溃宁)
【药理作用及应用】 硫糖铝为蔗糖硫酸酯的碱式铝盐,能够在胃酸的酸 性环境下,聚合成胶状体,覆盖于胃黏膜与溃疡部位的表面,形成保 护层,抵御胃酸、胃蛋白酶及胆汁的侵蚀,同时与胃蛋白酶络合抑制 其活性,与胃黏膜的蛋白质络合形成保护膜覆盖于溃疡面,有利于黏 膜的再生和溃疡的愈合。治疗剂量时,胃蛋白酶活性可下降30%。常 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道炎。
【不良反应】 奥美拉唑常见不良反应是恶心、
呕吐、口干、腹痛、胃肠胀气及便秘等消 化系统反应。头痛、眩晕、嗜睡、失眠等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 (ALT,AST)增高、皮疹、外周神经炎、白 细胞减少等。不宜久服。
(四)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丙谷胺(Proglumide,二丙谷酰胺) 【药理作用及用途】 丙谷胺系氨基酸的衍生物,
助消化药
稀盐酸(Dilute hydrochloric acid) 稀盐酸为10%的盐酸溶液,口服给药时,能够 增加胃内酸度,进而增强胃蛋白酶的活性,为 胃蛋白酶提供发挥消化作用的酸性环境。进入 十二指肠后,可以促进胰液、胆汁的分泌,有 助于钙、铁的吸收。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 胃酸缺乏症如胃炎、恶性贫血以及消化不良等。 常用量一次0.5~2ml,于饭前或饭中用水稀释后 服用,常与胃蛋白酶同服,使胃黏膜免受刺激。
多潘立酮(Domperidone) 【药理作用】 多潘立酮系多巴胺受体阻断剂,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主要在外周发挥作用。多潘立酮能阻断胃肠壁的多巴胺受体, 加速胃肠蠕动、促进胃的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其作 为一种促动力药,能增加消化道的动力,防止食物反流。 【临床用途】 多潘立酮可用于进食后胃排空延缓、胃食道返流、 食道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症,诸如嗳气、胃肠胀气、恶心、呕吐 等功能性、器质性、感染性、饮食性、放射性治疗或者化疗所 引起的恶心、呕吐。 【不良反应】 多潘立酮可见口干、皮疹、头痛、腹泻、神经过敏、 倦怠、嗜睡、头晕等,偶见暂时性、轻度腹部痉挛。有时血清 泌乳素水平会升高,但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中枢不良反应较 少。婴幼儿及孕妇慎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消化内科临床30例案例分析
消化内科临床30例案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2013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30例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中药使用陈皮等水煎分服;西药使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
结果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2周后,28例溃疡愈合,总效率为93.5%,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临床实践证明,我院采取的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消化内科;胃溃疡;胃镜消化性溃疡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些年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这种消化性溃疡复发率较高,如何提高其治愈质量成为了很多业内人士不断探讨的问题、而我院自2012年――2013年治疗的30例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于2012年――2013年间收治的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3岁,病程2个月――20年。
其中胃溃疡9例,十二指肠溃疡20例,吻合口溃疡1例。
30例患者经胃镜诊断黏膜缺损呈圆形、线形、不规则形,且边缘平坦,底部整齐,为白苔覆盖,或为一片充血粘膜上散在小白苔,形如霜斑,并由尿素酶法测定Hp为阳性。
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表现为:恶心、泛酸、呕吐;病程迁延,起病较缓慢,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长期性反复发生的周期性、节律性的慢性中上腹疼痛,可有神经功能症候群。
1.2治疗方法对Hp感染者采取根除Hp的治疗方法,行联合用药,奥美拉唑20mg每日两次,餐前服用,替硝唑500mg每日2次,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以上三种药物连续服用7日。
而对于抑制胃酸分泌则实行莫替丁20mg每日2次,中药予制陈皮10g、半夏10g、海螵蛸17g、紫苏梗15g、煅牡蛎10g、煅枳壳12g、瓦楞子15g、佛手13g。
水煎分服,每日1剂。
以上几种药物均在饭前30min服用,连服3周[1]。
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用药分析
1 孙 忠实, 朱珠 . 药 物代谢性 相互作用研 究进 展[ J ] . 药物不 良反应杂志 , 2 0 0 0 , 2 ( 1 ): 6—
1 4.
( 1 . 2 %) , 处 方合 格 率 9 8 . 8 %, 其 中质子 泵抑 制 剂 占主 导 地 位 。
关键词
理 用 药
患者的用药现状 , 为门诊患者的临床药学 工作开展确 立方 向 , 随 机抽查 1 4 7 1份 消 化科病历 , 现分析如下 。
资 料 与 方 法 收集 2 0 1 0年 1 ~1 2月 门诊 消 化 系 统 用药处方 , 采 取每 个月 抽取 7天 , 每 天抽 取2 O一 3 0张处方 , 共计 1 4 7 1张进行统计 分析。 方法 : 采用 医院 H I S系统并运用随机
但是 , 我院消化 系统 门诊 处方 中仍有
处 方 分 析 消 化 系统 药 物 合
较典 型 的不合 理 用药 现 象。2 0 0 7年 , 世
界卫生组织调 查显示 , 在 有 的 发 展 中 国 家 约 1 / 3病例死 亡原 因是 由不 合理 用药 所
消化 系 统疾 病 是 一 类 常见 病 、 多 发
由统计结果 可见 , 抑制 胃酸 分 泌药 、 抗 酸药在消化 系统疾 病 治疗过 程 中 占据 主导地位 。而在抑制 胃酸分 泌药中 , 质 子 泵抑 制剂又是运用最多 的药物种类 , 其具 有较 强的抗酸和止痛效果 , 高愈合率和耐
枸 橼酸莫沙必 利片合 用有 一定 的协 同作 用。但该处 方中 ,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其疗 效 优于雷尼替丁 、 法莫替 丁和西 咪替 丁等
广, 效 果显 著, 不 良反 应 小 , 适 应 证 较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消化内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之一,由于消化系统涉及人体消化、吸收、排泄等多个方面,因此,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且病情复杂。
为了治疗这些疾病,医生经常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然而,由于一些原因,有些病人用药效果不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甚至药物依赖等情况。
本文将对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临床建议。
1、抗菌药物滥用据调查,消化内科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远高于其他科室,这主要是由于消化内科患者多数存在细菌感染或者继发感染的情况。
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很多患者出现了耐药性,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
2、质量不合格药品大量的数据表明,我国消化内科的药品质量不合格率较高。
这些不合格药品使用后常导致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
3、禁忌症药物使用部分患者由于禁忌症、药物过敏,长期被推迟或者受阻付出真正的治疗效果。
4、用药不规范消化内科治疗疾病要坚持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原则,但是现在许多医生并不能做到严格按照指南来进行治疗,所以用药不规范、不严格仍是常见问题之一。
二、消化内科主要疾病与药品应用分析1、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治疗时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及激素药物,并合理应用保胃药和抗酸药,舒缓患者的不适症状,并加强自我管理。
2、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多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治疗时应避免使用激素等药物,应选用质量可靠、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抗溃疡药,减少出现胃肠道反应。
3、功能性消化不良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应限制摄入辛辣食品、油腻食物等,同时使用胃肠动力药和抗酸药,以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4、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可以用抗酸药、促进胃排空的药物、增加食管下段压力的药物等多种药物治疗,疗效卓越,药物使用安全可靠。
三、临床建议1、对于患者服用抗菌药物应慎重,尽量避免滥用,遵循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
2、消化内科医生不能盲从药品生产厂家,对选择的药品必须认真审查,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药学监护案例分析
消化系统用药
消化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包括抗消化性溃疡药、消化功能调节药和利胆药等。
一.抗消化性溃疡药:消化性溃疡是主要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的常见慢性疾病,具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在治疗上特别是强调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使绝大部分消化性溃疡可望得到根治,从而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进入了新的纪元。
治疗原则是:①抑制攻击因子;②增强已减弱的防御因子;③恢复胃和十二指肠正常形态和功能。
治疗目标是:促进溃疡愈合和维持缓解。
抗酸分泌治疗1.抗酸药(1)常用抗酸剂组成成分:抗酸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可作为缓解症状的药物,但不能使病变愈合,由于新的抑制胃酸药不断涌现,可能将被淘汰。
现国际上通用是难吸收的抗酸药组成复方制剂,一般由下列成分组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和三硅酸镁。
(2)抗酸剂的合理应用:一般剂量的抗酸剂,仅有止痛作用,对溃疡愈合率与安慰剂无明显差别。
抗酸剂于餐后服用的效果比餐前服用为佳,因其排空延缓,可有更多的缓冲作用。
液体或凝胶制剂比片剂为佳,因为有的片剂崩解度差,影响效果。
另外,抗酸剂在溃疡愈合后维持服用,有预防和减少溃疡复发的作用。
所以,如能合理应用抗酸剂,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2.抑制胃酸分泌药(1)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细胞表面有3种受体,分别为:组织胺2型受体(H2受体),乙酰胆碱受体和胃泌素受体。
H2受体拮抗药能选择性阻离内源性或外源性组胺与其受体的结合,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
目前已上市的共有5种,但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异。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商品名:泰胃美)药理作用与机制显著抑制胃酸分泌,能明显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分泌,也能抑制由组胺、五肽胃泌素、胰岛素和试餐等所刺激的泌酸作用。
对实验性胃粘膜出血也有止血作用。
西咪替丁还具有轻度抑制胃蛋白酶分泌,保护胃粘膜细胞和增加胃粘膜血流量的作用。
临床应用及评价对消化性溃疡效果肯定,大剂量(1.6-2.4g/d)对胃泌素瘤所致的顽固性溃疡也有效。
专题17 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尽管目前的治疗方法很多,但药物治疗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基本手段,且贯穿疾病治疗的全过程。
因胃肠道是药物的主要给药途径,而肝脏又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故消化道本身的疾病使得药物在体内分布、结合及解离等一系列药动学的变化更趋复杂,因此更需注重药物的选用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本专题主要介绍了消化性清疡、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和胆道疾病的临床用药,重点介绍了抑酸药、胃黏膜保护药、促胃动力药、氨基水杨酸类以及利胆排石药的临床应用与评价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新药层出不穷,尤其是生物制药、基因工程药物的发展,使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也发生重大的变化。
第1节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用药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自身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约10%~20%。
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较多见,且好发于青壮年,胃溃疡的发病年龄较迟,平均晚十年。
消化性溃疡的发作有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之交比夏季常见。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避免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在不同患者病因不尽相同,发病机制亦各异,所以对每一病例应分析其可能涉及的致病因素及病理生理,给予适当的处理。
自1910年Schiwatz提出“无酸,便无溃疡”观点以来,抗酸或抑酸成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治疗措施。
20世纪80年代初期,H2-受体拮抗剂的问世,被称为消化性溃疡治疗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随后,质子泵抑制剂的问世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而近年倡导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治疗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一、抗酸分泌的药物治疗根据消化性溃疡的定义,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这一概念在“Hp 时代”仍未改变。
降低胃内酸度的药物包括抗酸药和抑酸药,其中抗酸药为无机弱碱类,能直接中和胃酸,缓解消化性溃疡的疼痛症状;抑酸药,即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
基层医院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的分析
基层医院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的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而基层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消化系统常见病的临床用药也成为其必须掌握的课题之一。
本文将对基层医院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进行分析。
一、消化系统疾病概述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发生在消化器官内的各种疾病,包括食道疾病、胃病、肠病等。
常见疾病有胃炎、肠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二、常见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1. 抗酸药抗酸药是用于有酸度反流症状的疾病,其作用是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酸反流症状。
常用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
2. 抗生素抗生素常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肠道感染等消化系统疾病。
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
3. 抗炎药抗炎药通常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常用药物有苯扎氯铵、胃泰等。
4. 消化道动力药消化道动力药是指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不但能改善消化功能,还能增强食欲。
常用药物有多潘立酮、甲磺酸莫沙必利等。
5. 抗腐生素抗腐生素是指能够抑制肠道菌群生长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细菌性肠炎、防治感染性腹泻等。
常用药物有肠宁乳杆菌、双歧杆菌等。
三、药物副作用及注意事项1. 抗酸药抗酸药使用时间过长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贫血、骨质疏松等副作用,且长期使用还会影响胃肠道对细菌的防御能力。
因此应适当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
2. 抗生素抗生素使用不当容易诱发药物耐药性,而且有肠道症状、过敏反应等副作用。
使用抗生素需遵医嘱,按照规定剂量和时间服药,并注意配合益生菌使用以保护肠道健康。
3. 抗炎药抗炎药使用不当容易导致胃黏膜炎、心脏麻痹等副作用。
因此应遵医嘱,正确选择药物,并注意剂量和时间的掌控。
4. 消化道动力药消化道动力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副作用,并且对胃肠道的刺激较为明显。
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正常使用,避免使用时间过长或剂量超标。
5. 抗腐生素抗腐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导致微生态失调,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
研究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的临床用药分析
研究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的临床用药分析【摘要】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大多表现有腹痛,腹胀,腹泻,反酸,呕吐等症状。
研究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的临床用药分析,以多发病常见病为出发点,选取急性口炎.急性胃炎,急性腹泻(肠炎)为观察点,随机选取处方280张,通过我院医师用药与对症处理分析,归纳出消化系统常见病用药指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帮助,规范合理用药。
儿科消化系统合理用药应从基层医院起步。
【关键词】儿科消化系统:合理用药:用药分析社区儿科消化系统疾病多见于消化系统感染,如急性El炎,急性胃炎,急性肠炎等。
急性口炎主要表现在口腔黏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主要是病毒与真菌感染所致的口炎较常见;急性胃炎主要是指由于感染,休克,缺氧缺血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应激反应。
临床指征表现在左中上腹胀痛,反酸,呕吐。
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急性腹泻(肠炎)表现在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等等。
主要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
其中细菌性腹泻最常见,主要是致病性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引起腹泻,给病员生活工作带来不便。
对病毒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多用抗病毒药,如阿糖腺苷;由细菌感染引起胃肠炎,对因治疗上多采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克肟等抗生素;对症治疗以减轻病痛为主,如阿托品,山莨菪碱,多潘立酮,多酶片等。
1方法与结果现根据临床诊断随机抽取处方280张,按急性口炎,急性胃炎,急性肠炎用药分类统计,结果见表l,表2,表3。
注:统计中百分比是各用药除以总用药的百分比。
2讨论小儿口炎是口腔粘膜的炎症,可波及口腔粘膜、舌、齿龈、上腭等处。
在小儿时期较多见,尤其是婴幼儿,引起口炎的主要有细菌、病毒及真菌。
细菌引起的口炎少见,主要是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组,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等引起。
真菌性口炎可单纯发病,也可继发于营养不良、急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全身性疾病时,也可由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致菌群失调引起。
基层医院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分析
基层医院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分析摘要】目的:对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抽取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门诊2012年6月-2014年6月的药物处方298张,分析总结其常见病临床用药情况。
结果: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为急性口腔炎、急性胃炎、肠炎等,常用的药物为抗生素、抗病毒药等。
结论:分析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的临床用药情况,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促进儿童用药安全。
【关键词】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分析【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6-0292-02在基层医院,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为感染,一般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比如急性口腔炎、急性胃炎、肠炎等。
急性胃炎通常由应激性反应引起,患儿表现为呕吐、反酸以及左上腹胀痛等,急性肠炎通常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患儿表现为腹泻、腹痛、稀便等。
临床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常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等,并辅以对症治疗,以缓解或解除患儿的不适症状。
1 资料方法抽取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门诊2012年6月-2014年6月的药物处方298张,其中男145张,女153张,年龄1-13岁,平均年龄(8.1±2.3)岁。
分析总结其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用药情况。
2 结果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为急性口腔炎症、急性胃炎、肠炎等,常用的药物为抗生素、抗病毒药等。
具体结果见表1,2,3。
表1 常见的药物对因治疗注:合计中的百分比是指各类药物在总药物中所占的比例3 讨论消化系统疾病在儿科临床上比较常见,尤其是小儿胃肠炎和口腔炎,多由细菌或病毒引起,临床治疗主要以抗菌及抗病毒为主。
急性口腔炎好发于婴幼儿,感染病菌主要为细菌、病毒和真菌,其中以病毒和真菌为主,常波及患儿的舌、上颚、口腔黏膜、齿龈等。
真菌性口腔炎的常见致病原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等,在治疗时一般使用碳酸氢钠溶液(2%)或制菌霉素(10万-20万U/mL,2-3次/d)清洁口腔,也可使用用肠道微生态制剂。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消化系统疾病用药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第二节 胃黏膜保护剂胃黏膜保护剂可防治胃黏膜损伤,促进组织修复和溃疡愈合。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胃黏膜保护剂进入胃肠道后可迅速与黏膜度选择性,尤其是与受损黏膜部位结合后形成薄膜,覆盖在黏膜表面,使之不再受到各种有害物质(消化液、药物等)的侵袭。
(二)典型不良反应胃黏膜保护剂均可引起便秘。
由于其铋剂的不溶性和局部作用的特点,服药期间口中可能带有氨味,并可使舌、大便变黑,牙齿短暂变色,停药后能自行消失。
硫糖铝服后吸收较少,故不良反应较少,可能出现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三)禁忌证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妇女禁用铋剂。
(四)药物相互作用1.硫糖铝及铋剂在酸性环境中产生保护胃、十二指肠黏膜作用,故不宜与碱性药物合用。
2.H2 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剂使胃酸分泌减少,可干扰硫糖铝及铋剂的吸收,故不宜合用。
3.为防止铋中毒,两种铋剂不宜联用。
4.替普瑞酮对盐酸、阿司匹林、酒精等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H2 受体与阻断剂合用可促进溃疡的愈合。
二、用药监护(一)选择适宜的服用时间(1)胃黏膜保护剂避免与抑酸剂、酸性药或含鞣酸的药物同服。
(2)硫糖铝须空腹或餐前 0.5~1h 服用,不宜与牛奶、抗酸剂同服;(3)果胶铋应在餐前 0.5~1h 服用或睡前服用,以达最佳疗效。
三、主要药品枸橼酸铋钾])医保(][典][基[ 乙【适应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Hp 感染的根除治疗。
【注意事项】(1)正处于急性胃黏膜病时患者,不推荐使用。
(2)不得服用其他铋剂,连续用药不宜超过 2 个月胶体果胶铋])医保(][典][基[ 乙【适应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Hp 感染的根除治疗。
基层医院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分析
基层医院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分析发布时间:2022-10-14T06:55:10.08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3期作者:游起来[导读] 目的:对基层医院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进行分析。
方法: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儿科消化门诊224名患儿的疾病情况和药物处方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其合理性。
结果:224名患儿中游起来重庆市大足区珠溪中心卫生院 402372[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进行分析。
方法: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儿科消化门诊224名患儿的疾病情况和药物处方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其合理性。
结果:224名患儿中,位于儿科消化系统前三的分别是婴幼儿腹泻(30.63%)、胃肠型感冒(29.46%)和急性胃肠炎(22.77%)。
224张处方中,用药排名前三的药物分别是阿莫西林颗粒(59.82%)、双歧杆菌(50.89%)和蒙脱石散(32.14%)。
结论:基层医院的儿科消化门诊在面对儿童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时所选择的药物是比较合理的,临床医务人员可以结合以上药物使用情况合理对患儿配药,以此来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关键词:儿科;消化系统;基层医院;用药选择Analysis of clinical medication for common diseases of pediatric digestive system in grass-roots hospitals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of common diseases of pediatric digestive system in grass-roots hospitals. Methods: the disease conditions and drug prescriptions of 224 children in the pediatric digestive clinic of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2 were sorted and analyzed to judge their rationality. Results: among the 224 children, the first three in the pediatric digestive system were infantile diarrhea (30.63%), gastrointestinal cold (29.46%) and bronchopneumonia (22.77%). Among the 224 prescriptions, the top three drugs were amoxicillin granules (59.82%), Bifidobacterium (50.89%) and montmorillonite powder (32.14%). Conclusion: the drugs selected by pediatric digestive clinics in grass-roots hospitals in the face of common diseases of children's digestive system are reasonable. Clinical medical staff can reasonably dispense drugs to childre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use of the above drugs, so as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children.Key words: Pediatrics; digestive system; Primary hospitals; Medication selection消化系统疾病是婴儿期和幼儿期儿童住院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大的影响,如不能及时治愈,将会迁延到学龄青少年期并发展为慢性疾病[1]。
2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24页】
利胆药
利胆药为促进胆汁分泌或促进胆囊排空的药物。 去氢胆酸(dehydrocholic acid) [作用] 增加胆汁的分泌,使胆汁变稀。对脂肪的
消化吸收也有促进作用。 [应用] 临床用于胆囊及胆道功能失调,胆汁淤滞,
止吐药
延脑的呕吐中枢,可接受来自催吐化学感受区 (CTZ)、前庭器官、内脏等传入冲动而引发呕吐。 已知CTZ含有丰富的多巴胺、组胺、胆碱受体,前 庭器官有胆碱能、组胺能神经纤维与呕吐中
枢相联。5-羟色胺的5-HT3亚型受体通过外周、中枢 部位如孤束核也与呕吐有关。M胆碱受体阻断药东 莨菪碱、组胺H1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等抗晕动病呕 吐已在有关章节中叙述。这里主要介绍某些多巴胺 受体阻断药和5-HT3受体阻断药的止吐作用。
倾向等。
同类药物吡沙可啶(bisacodyl,双醋苯啶) 用于便秘或X线,内窥镜检查或术前排空肠内 容。
2. 蒽醌类(anthroquinones)大黄、番泻 叶和芦荟等植物,含有蒽醌甙类,
[作用与应用] 口服后被大肠内细菌分解为蒽醌,
能增加结肠推进性蠕动。用药后6-8小时 排便,常用于急、慢性便秘。
止泻药
1、阿片:用于严重的非细菌感染性腹泻。 2、收敛剂和吸附剂:鞣酸蛋白在肠中与肠黏膜
上蛋白质形成沉淀,附着在黏膜上,减少对 肠黏膜的刺激,起到收敛止泻的作用。药用炭 能吸附肠内的细菌及气体,防止毒物的吸收而 止泻。 3、苯乙哌啶(地芬诺酯):为哌替啶的衍生物, 无镇痛作用,有提高肠道张力和减少肠蠕动作 用。治疗急慢性腹泻。大剂量可成瘾。
泻药应用注意事项
1.治疗便秘,尤其是习惯性便秘,首先应从调节 饮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着手。多吃蔬菜水果 等常能收到良好效果。
消化内科常用药个人小总结范本
消化内科常用药个人小总结范本消化内科是指对消化系统相关疾病进行诊治的专科。
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种类繁多,具体使用要根据疾病类型、临床症状和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来判断。
下面是我个人对常用消化内科药物的小总结。
一、抗溃疡药物1. H2受体阻滞剂:常见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适用于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胃酸反流、溃疡等症状。
2.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作用于胃黏膜细胞的质子泵,抑制胃酸的分泌。
适用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3. 抗胃酸药:如铝碳酸镁片、正硫砂扑等。
具有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二、消化道动力药物1. 胃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
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肠道排空,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门梗阻等。
2. 肠道促动药:如硫酸镁、硫酸泮托拉唑等。
刺激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适用于便秘等症状。
三、胆道系统药物1. 胆石溶解药:如异咦酮胺、乌珠酸等。
能够溶解胆结石,适用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等。
2. 双氢胆酸制剂:如双氢芨尼酸、乳胆酸等。
作用于肝脏释放胆汁,促进胆汁排泄,适用于胆囊炎、胆汁淤积等。
四、肝病药物1. 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恩替卡韦等。
用于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
2. 肝保护剂:如丙酮衍酸、氨基酚等。
能够保护肝细胞,促进肝脏修复,适用于肝功能异常、肝炎等。
五、胃肠道功能调节药物1. 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健康。
2. 肠道黏膜保护剂:如多聚磷酸酰胺、曲普罗坦等。
增加黏液层厚度,保护肠道黏膜,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本文仅列举了部分消化内科常用药物,不同疾病需要使用的药物种类和用法也会有所不同。
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嘱托,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疑问,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同时,注意饮食调理、生活规律等也是促进消化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分析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系列器官和组织协同工作的系统,它负责将食
物分解、吸收和排泄。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消
化系统的问题,如胃肠炎、溃疡、肝病等。
为了治疗这些常见的消化
系统疾病,医生通常会采用一定的药物治疗。
本文将对消化系统常见
病的临床用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胃炎和胃溃疡
胃炎和胃溃疡是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胃痛、酸痛、恶心等。
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主要有抗酸药、抗生素和胃粘膜保护药。
1.抗酸药
抗酸药主要用于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部疼痛。
常用的抗酸药包括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缓
解疼痛。
2.抗生素
对于胃部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和胃溃疡,抗生素是必不可少的药物。
常用的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它们可杀灭导致感染的细菌,帮助胃部组织恢复。
3.胃粘膜保护药
胃粘膜保护药主要通过增加胃黏液的分泌和修复胃黏膜损伤,达到保护胃黏膜的目的。
常用的胃粘膜保护药有枸橼酸铋钾、胆酸和胎盘素等。
这些药物可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黏液,在胃幽门部位形成屏障,防止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
二、肠道感染
肠道感染是指肠道内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
治疗肠道感染的药物主要有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
1.抗菌药物
肠道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因此抗菌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和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
这些药物可杀灭感染的细菌,减轻肠道的炎症反应。
2.抗病毒药物
某些肠道感染由病毒引起,抗病毒药物是治疗这类感染的选择。
例如,诺福韦和阿昔洛韦是治疗感染性腹泻的常用药物,它们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生长,减轻症状。
三、肝病
肝病是指肝脏发生病理性改变的一类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等。
肝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肝保护剂和改善肝功能的药物。
1.抗病毒治疗
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的肝病,抗病毒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的病毒类型,可以选择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作为抗病毒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生长,减轻病毒对肝脏的损害。
2.肝保护剂
肝保护剂主要通过增加肝细胞代谢活性,减轻肝脏损伤。
常用的肝保护剂有水飞蓟素、甘草酸和丹参等。
这些药物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保护肝脏功能。
3.改善肝功能药物
肝病导致肝功能下降,因此改善肝功能是治疗肝病的重要目标。
常用的改善肝功能药物如谷胱甘肽、丙硫氧嘧啶和乳腺酸等,它们通过调节肝细胞的代谢途径,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总之,消化系统常见病的临床用药分析对于正确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在使用药物时,我们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用药指导进行用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消化系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