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选择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

别对于已有变性 的椎间盘 ,可造成进一步损害。 临床表现主要为 :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腰部活动 受 限等 。
治疗方法一般是解除患部肌肉痉挛 ,拉宽椎间 隙 ,降低盘内压力 ,增加盘外压力 ,调节后关节 、松解 粘连、促使受损伤的神经根恢复功能。
本人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时 ,用滚 、点、按、拿 、 拔和侧扳、压腰、旋腿、牵引等手法进行治疗 ,积累了 较多的经验特别是“向后突出”。 1 治 疗方 法 1.1 揉法 治腰部顺行向下至小腿揉摩,以放松身 体 ,舒通经络使气血得 以畅通。
腰椎小关节紊乱于某种意义上讲 ,亦可 以归纳 为急性腰扭伤范畴 ,是腰椎问小关节在不当力作用 下成疾 。病变多为滑脱嵌顿 、小关节囊受损或棘突 偏歪。此法能使椎间隙增宽、纠正棘突方向、整复关 节 ,从 而解除滑膜嵌钝 ,关节囊所受刺激得 以解除 , 而使症状消除或减轻起到治疗效果 。 7 椎管狭窄症
本病发生 的主要原 因有 :① 外伤 :如腰部扭伤 后 ,极易造成纤维环的破裂 ,若扭伤所造成纤维环的 裂缝较大突出的髓核 即可引起急性的坐骨神经痛 。 椎间盘在弯腰活动和受压中可 以变形 、伤后也不易 修复。②受寒 :受寒后使腰脊肌肉痉挛和小血管收 缩 ,影响肩部血液循环 ,进而影响椎问盘的营养 ,特
维普资讯
39
对膝 关节韧 带损伤诊断与治疗 的浅见
梁 玺 军 陕西省宝鸡市曙光路 161号3单元8号 (721000)
膝关节是个负重较大 的关节 。由一个 比较平坦 的胫骨平台和两个弧形股骨相抵接。其膝韧带损伤 在临床上 比较多见 .大多是 由于过度牵拉和扭转形 成的。我经过十几上临床实践 。对于膝韧带损伤诊断 悟 出了 以下浅 见 。
38
《按摩与导引》 2007年 4月第 24卷 第 4期 (总 148期 ) Chinespy.Apr 2007,Vo1.24,No.4

“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

“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

“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发布时间:2023-02-17T07:47:36.06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0月10期作者:黄玉英[导读]“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黄玉英(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四川乐山614000)一起钓鱼的小张最近和我说了件事,单位体检时拍片发现自己有腰间盘膨出,但是医生特别轻松地说“你这病不严重,吃点药就可以了。

”小张开了一堆骨康胶囊和布洛芬,结果回家后越来越疼,一点好转都没有,直到有一天腿也开始疼,从最开始的腰疼到大腿疼,再到小腿疼,最后到市里专门的骨科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查出来是腰椎间盘突出。

一听见是腰椎间盘突出,小张蒙了,都知道腰椎间盘突出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医生连药也没有开,只说让小张慢慢养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什么是腰突,三步八法手法如何进行腰突护理,这篇闲谈也送给小张和广大腰突患者。

腰突是什么?腰椎间盘突出也被简称为腰突症,也被叫做腰椎纤维环破坏症或腰椎椎核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后,遭受外力作用,导致了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出现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了神经根,脊椎或血管等组织,出现了腰疼,伴随着坐骨神经反射书疼痛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出现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自身出现退行性改变,加之某些外因,例如遭受风、寒、湿邪入侵、外伤、慢性劳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腰突?有许多朋友感觉自己的腰腿痛就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按照腰突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出现治疗不当,还耽误了病情。

那到底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才算是腰椎间盘突出呢?首先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腰腿疼的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肾亏和肾虚引起的腰部酸痛,第二种为腰部肌肉受损、肌肉扭伤挫伤、腰部肌肉劳损等导致的疼痛,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说到的坐久了会腰酸背痛。

第三种才是椎间盘突出,压迫了神经根,导致了周围组织出现水肿,神经出现了无菌性炎症所导致的疼痛。

俯卧臀旋式(正山式)推拿法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

俯卧臀旋式(正山式)推拿法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

俯卧臀旋式(正山式)推拿法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摘要】方法和目的笔者根据弯腰、用力造成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力学原理,花了近10年时间研创了一套“俯卧臀旋式(正山式)推拿法”,通过推、旋、抬、拉、压、拍打等方式进行逆向用力,迫使突出的椎间盘移位或部分回缩。

脱离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挤压,缓解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和麻木症状,达到治愈目的。

这也是治愈的标准。

结果本组共治疗了腰椎椎间盘突出症316例,配合活血、抗炎、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治愈310例。

治愈率达98.1%。

与文献报道的其他治疗方式相较,本套推拿法理论更明确,疗效更显著,而且操作简便,有利门诊治疗和推广。

结论“俯卧臀旋式(正山式)推拿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配合药物治疗疗效好。

【关键词】俯卧臀旋式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腰椎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常见多发病。

笔者从2001至2010年间在实践中研创了一套“俯卧臀旋式(正山式)推拿法”,专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疗效比目前文献报道的几种保守治疗方法论理更充分、疗效更明显。

现介绍如下。

1 治疗原理及结果1.1治疗原理俯卧臀旋式(正山式)推拿法是根据病人在劳动和生活中弯腰或弯腰爆发用力而引起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发生的力学原理,采用推、旋、抬、拉、压、拍打等手法进行逆向用力,迫使突出的椎间盘移位或部分回缩,脱离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挤压,缓解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和麻木症状,从而达到治愈目的。

1.2治疗结果近10年来共推拿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316例,配合活血、抗炎、止痛、营养神经的药物口服,治愈310例,治愈率达98.1%。

本组病例中有28例是当场一次推拿就治愈的,以后从未复发。

有9例病人一片药都未吃,有257例病人仅作一次推拿并配合药物治疗后,腰腿疼痛、麻木消失,恢复了劳动。

经半年至一年随访,有5例因重体力劳动后复发,又经几次推拿并服药后治愈,有53例做了2~5次推拿后痊愈,本组病人中有6例因病程均超过一年以上,椎间盘多节段病变,既有突出膨出、椎间盘变性,还兼有慢性胃肠炎,只好住院改用胶原酶溶盘或手术切除。

推拿治疗填空选择题(资料参考)

推拿治疗填空选择题(资料参考)

推拿治疗填空选择题(资料参考)推拿治疗学一、填空题1.推拿又称按摩、按跷。

2.最早的按摩专著是《黄帝岐伯按摩十卷》3.《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记载的正骨八法是: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4.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是: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

5.影响推拿治疗作用的三要素是手法作用的性质和量;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机体的功能状态。

6.推拿治疗的八种基本治法是温、通、补、泻、汗、和、散、清。

7.推拿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治未病;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

8.握拳试验阳性提示_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_。

9.压顶实验阳性提示_颈神经根_损伤。

10.“4”字试验阳性提示_骶髂关节疾病_。

11.半月板损伤最明显的表现是关节弹响和_交锁征_。

12.屈颈试验阳性提示_腰椎间盘突出_。

1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提示_颈部神经根受压_。

14.抽屉试验阳性提示_交叉韧带损伤_。

15.搭肩试验阳性提示_肩关节脱位_。

16.浮髌试验阳性提示_膝关节腔内有积液_。

17.密耳试验阳性提示——网球肘。

18.脊髓型颈椎病常首先出现下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19.肩关节周围炎的主症是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

20.肩周炎又称为“五十肩”、“冻结肩”。

21.正常腰椎运动的角度是前屈可达 80~90度,后伸运动可达30°度,侧弯运动可达20~30度,旋转运动可达 30 度。

22.直腿抬高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有_松解粘连_的作用。

23.冈上肌肌腱炎的压痛常位于_冈上肌肌腱的止点_;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主要在_结节间沟处_有明显压痛;肱二头肌短头腱损伤在__肩关节前内侧喙突部__有明显压痛;肩峰下滑囊炎在肩关节外侧肩峰下和__大结节处__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

24._肱骨外上髁_、_内上髁_和_尺骨鹰嘴_所构成的“肘三角”有无改变,对鉴别脱位和骨折有实际意义。

25.冈上肌起于_起于冈上窝_,止于_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_,冈上肌肌腱炎的压痛点在_位于冈上肌肌腱的止点_,外展试验时出现_60。

推拿学判断题集锦

推拿学判断题集锦

推拿学判断题集锦1、肱骨内上髁炎与肱骨外上髁炎推拿治则不同,手法操作方法也不一样。

(错)2、上肢被动后扳法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是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对)5、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拉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错)6、推拿治疗腰肌劳损,可横擦腰骶部,拍击两侧骶棘肌,以皮肤微红为度。

(对)7、胃脘疼痛剧烈者可选缓解疼痛后辨证施治。

(对)8、失眠的推拿的总则是镇惊安神。

(错)9、捏脊法操作时捏起皮肤多,用力轻则易于操作。

(错)10、小儿推拿穴位不仅有“点”状,还有“线”状及“面”状穴位。

(对)1 、《医宗金鉴》把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

(对)2 、小儿肌性斜颈以头向健侧斜前倾,颜面旋向患侧为特点。

(错)3 、推拿过程中的体位指医患二者的位置两个方面。

(对)4 、推拿一般选择摩擦类手法,以达到“清热”的目的。

(对)5 、拔伸法一般只用手颈项、肩、腕肘等大关节部位。

(错)6 、捏法应用范围甚广,一般来说,除脊柱外,皆可使用。

(错)7 、肩周炎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对)8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主要表现是一侧或两侧的肢体麻木,酸软无力。

颈颤臂抖,甚至表现不同程度的不完全痉挛性瘫痪。

(错)9 、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拉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错)10 、痰热内扰型失眠不可用擦法治疗。

(错)11 、推拿八法中散法的要求是轻快柔和。

(对)12 、掐乳根穴有理气和中的作用。

(对)13 、用手或肢体其它部分,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表操作的方法,称推拿手法。

(对)5 、滚法压力大,接触面也大,适用于肩背等全身各个部位。

(对)6 、运动关节类手法只包括扳法,背法、拔伸法(错)7 、弹法的手法操作要求是:单击力要均匀,频率 120-160 次 / 分。

(对)8 、掌击法常用于头顶,腰臂及四肢部。

(错)10 、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搓摩胁办,揉乳根,揉乳旁五法均能宽胸理气。

(对)。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手法解析与治疗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手法解析与治疗效果

中医骨伤科 由于学 术流派 的特点 ,推拿手法不尽一 致 ,具有不 同 的风格 ,可将 1种代表手 法归纳为 :侧搬法 ;腑搬 法 ;过伸按压法 ; O 垫枕 按压 法 ;牵 引过伸 按压 法 ;旋转复位法 ; a法 ;盘腰法 ;过伸 反
膝 顶法 ; 屈髋屈 下压法 。
注 : 过 伸 类 与旋 转 类相 比 ; 旋 转 类 与屈 曲 类相 比 ;
旋 转 类 与屈 曲类相 比 ;
过 伸 类
2 . 5三种手法治疗脊柱后伸型椎 间盘突 出的效果 屈 曲类 手治疗脊柱 后伸型椎 间盘突 出的有效率 为8 . 0 %,分别 与 O 过伸 类和旋转类相 比,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效果明显 ;过伸类 和旋 转类相 比差异 无统计学意 义 ( )。 表4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7 - 14 (02 2 07 - 2 61 8 9 2 1 )1- 20 0
腰椎间盘 突出症临床分 型有脊柱前屈 型 、脊柱 中间型、脊柱侧弯
型和脊 柱后伸型 ,其治疗关键在 于减压 ,改变 突出组织与神经根 的压 迫 关系 ,推拿是 非手术疗法治疗 本症 的重要手段 。由于 中医骨科 尚存 各家学 术流派 的特 点 ,其手法不尽 一致 。通过 手法 解析与机理分析研 究 ,将 1种代表 手法分为过伸 类、旋转类 过屈 类三大类手法模 式。 0
表4 三种 手法 治疗脊柱 后 伸型 的效果
有 效 :腰腿痛 减轻或消失 ,腰部活动功 能改善 。无效 :经治疗后
症状 、体征无改善 。
2 . 2三种手法治疗脊 柱前屈 型椎问盘突出的效果
注 : 过 伸 类与屈 曲 类相 比 ;
与屈 曲 类 相 比
过 伸 类 与旋 转 类相 比 ;

《推拿学》考试题(6)解析

《推拿学》考试题(6)解析

《推拿学》考试题(6)解析针灸推拿学专业《推拿学》考试题(6)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按摩与导引2、天应穴3、易筋经4、介质5、筋骨整体观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起病或急或缓,头痛连及颈项,伴颈椎活动不利,头晕,在患侧风池穴及上位颈椎关节突关节附近可触及明显的压痛和结节状物。

可诊断为:A、内伤头痛B、偏头痛C、外感头痛D、颈源性头痛2、推拿治疗高血压与失眠,手法不同的是:A、拿头五经B、双手扫散法C、一指禅推眼眶D、轻推桥弓3、胃脘痛的治疗原则是:A、理气止痛B、温阳止痛C、化瘀止痛D、消炎止痛4、症见: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喜热恶冷,腹中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

是便秘中的:B、气秘C、虚秘D、冷秘5、一般在中风后,适宜推拿治疗。

A、2周B、一个月C、三个月D、六个月6、踝关节跖屈内翻损伤时,最容易损伤的韧带是:BA、三角韧带B、腓距前韧带C、腓跟韧带D、腓距后韧带7、肩周炎夜间痛者,可选穴作重点按揉。

A、天宗B、秉风C、肩贞D、肩内陵8、小儿肌性斜颈,一般是指一侧痉挛造成。

A、胸锁乳突肌B、斜方肌C、前斜角肌D、肩胛提肌9、运板门、运内八卦、补脾经、清大肠、揉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治小儿A、伤食泻B、寒湿泻C、脾虚泻10、捏脊配合针刺四横纹治疗小儿A、脱肛B、遗尿C、腹泻D、疳积11、不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是DA、反复出现“落枕”现象B、平时肩胛骨内上角和内侧缘常有酸胀疼痛感C、颈椎X线摄片可见退行性变化D、位置性眩晕12、一般认为X线片上寰齿间距成人大于时说明有寰枢关节脱位和半脱位。

A、1mmB、2mmC、3mmD、5mm13、可以确诊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方法的是:BA、体格检查B、X线检查C、肌电图D、CT或MRI14、腰椎间盘突出是指:CA、腰椎侧弯,椎体突向一侧B、整个椎间盘向一侧突出C、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D、椎间盘向四周膨出15、须坚持做弓步压髋功和爬行功锻炼的是:A、骶髂关节紊乱症面B、退行性腰椎滑脱症C、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D、腰椎间盘突出症16、强直性脊柱炎最早出现于:A、髋关节B、骶髂关节C、腰骶关节D、腰椎小关节17、关于落枕,不正确的是:BA、落枕与枕头的高低有关B、落枕患者一周左右可自愈C、反复多次落枕常提示颈椎病D、可致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痉挛18、推拿治疗颈部扭挫伤,不正确的是:A、先拍X线片,排除骨折B、宜早期用推拿在局部治疗C、2-3周内不宜作颈过屈活动D、手法要轻柔舒适19、急性腰扭伤,最易受损伤的肌肉的是:DA、腰大肌B、腰方肌C、背阔肌D、骶棘肌20、梨状肌综合征,受损伤的神经是:A、股神经B、坐骨神经C、臀上皮神经D、股外侧皮神经质21、肱骨外上髁炎,阳性。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为临床上常见多发病。

统计资料表明,腰痛在轻劳动者中占53%,在重劳动者中占64% ,腰痛患者有35%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

目前认为,本病约占腰痛门诊就医的10%~15%,占因腰痛住院治疗者25%~40%。

本病自1934年被描述至今已有80 多年的历史,对其发生的生物力学基础、病因、病理的认识和诊疗方面已基本清楚。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人群多为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较女性好发,好发于L 4/5 和L 5 /S 1 节段,这与负重有关,也与腰椎下段的后纵韧带变纤细有关,也与下腰部承担主要的弯腰功能有关。

一、腰椎间盘腰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是一个具有流体力学特性的结构,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三部分构成,其中髓核为中央部分,纤维环为周围部分,包绕髓核,软骨板为上、下部分,直接与椎体骨组织相连,整个腰椎间盘的厚度为8mm~10mm。

椎间盘是由10-20层胶原纤维围成的圆盘,我们叫它“纤维环”。

纤维环中间有一种果冻状的东西,我们叫它“髓核”。

上下面还有软骨板将椎间盘固定在骨面上。

二、腰椎间盘有以下作用:(1)连接上下椎体椎间盘连结上下相邻的两个腰椎椎体,并使两个腰椎椎体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度。

(2)保持脊柱腰段的高度正常情况下,所有椎间盘的高度之和占整个脊柱高度的1/5,因此腰椎间盘维持了脊柱腰段的高度。

(3)保持椎间孔孔径、容积大小及关节突关节的间距正常情况下,腰椎间盘高度可使腰椎间孔与其间穿行的脊神经保持良好的空间关系,此时腰椎间孔的孔径通常为脊神经根直径的3〜10倍。

但是一旦产生椎间盘突出或椎间关节失稳等现象时,腰椎间孔的孔径和容积变小,导致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或受刺激而出现腰痛等一系列症状。

另外,腰椎间盘变窄后,关节突关节的间距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并逐渐出现关节突关节的松动和骨质增生。

(4)缓冲减震作用,椎间盘的弹性作用,特别是髓核所具有的形变作用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效应。

大推拿

大推拿

• 四、操作方法 • (一)操作前准备 • 1.准备:按手术需常规术前8小时禁饮食,并 在术前12小时口服番泻叶水以通便。 • 2.做腰部麻醉,通常做硬膜外麻醉。 • 3.腰部牵引,电子牵引床,30分钟,重量为 体重2/3。
大推拿手法
• 1.直腿抬高压足法:此手法只做患肢,若双下肢 都有障碍者,双下肢都要做。中央型突出者不做 此手法。其方法是术者一手握患者的膝部,另一 只手握其足趾端,做下肢直腿抬举,抬举中下肢 应保持膝部伸直位,当患肢抬高至髋部呈90°时, 做足部踝关节的极度背伸,然后放松,这样使踝 关节在内旋、中立、外旋位反复重复上述动作各 10次。然后又极度屈髋屈膝,加压在髋关节内旋、 中立、外旋位各3次。 •
• 通过手法使腰部屈曲后伸,加大了椎间盘 的间隙,从而使间盘内产生负压,能回纳 外层纤维环未破裂的突出物,能缩小部分 突出物。
• 二、适应症: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有神经 根压迫的患者,即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向后左 及后右突出的患者。 • 三、禁忌症: 1、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伴有神经根症状 2、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 3、游离型椎间盘突出者
大推拿特色疗法
昆明市中医医院 江 波
大推拿疗法
• 一、定义:大推拿疗法,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各种麻醉或非 麻醉下,一次性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 种医疗方法。 • 通过大推拿可以纠正脊椎的侧弯和后突畸形, 达到机体的内外平衡,同时也可使周围痉挛 的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得到松驰,位移突 出物,使神经根粘连分离,改善了侧隐窝的 狭窄,使神经通道畅顺。
五、注意事项:
• 1. 绝对平卧硬板床3天,做到定时翻身。术 后卧床时须腰部垫枕4小时取出。 • 2. 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就必须做直腿抬高锻 炼,7天做蹬腿锻炼及腰背操锻炼。 • 3. 三天后方可下地行走。

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

《推拿学》标准试题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下面有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正确,请选出你认为最佳的答案,并将其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书籍是﹝﹞。

A.《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B.《小儿按摩经》 C .《小儿推拿秘诀》D.《按摩经导引经十卷》2.把“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此出自()。

A.《伤科纂要》 B.《圣济总录》 C.《医宗金鉴》 D.《外台备要》3.在我国,按摩医政设置和按摩教学始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 D.宋元时期4.掌按法在临床上常用于()。

A、腰背和腹部B、头面和颈部C、上肢关节D、下肢关节5.《小儿推拿广义》的作者是()。

A、熊应雄B.龚云林C.张振鋆D.夏云集6.()不宜采用扳法。

A.急性腰扭伤B.胸胁屏伤C.椎骨错缝D.腰椎间盘突出中央型7.滚法练习的关键在于()。

A. 沉肩、垂肘、悬腕B. 沉肩、屈肘、前臂旋转C. 沉肩、松腕作屈伸运动D.前臂旋转和腕关节屈伸运动8.缠法的频率要求为()次∕分A.60-120 B.120-160 C.160-220 D.220-2509.以下关于推拿补泻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缓摩为泻,急摩为泻B.掐脾土,曲指左转为补,直推为泻C.运太阳往耳转为泻,往眼转为补D.右转补兮,左转泄10.屈颈试验阳性,常提示﹝﹞受压。

A.颈神经根B.臂丛神经C.腰部神经根D.枕大神经11.﹝﹞试验对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的诊断更具有临床价值。

A.“4”字试验B.直腿抬高试验C.足背屈试验D.跟臀试验12.对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在﹝﹞时期提出来的。

A.明清时期B.宋元时期C.民国时期D.解放后13.以下对于擦法的动作要领哪项是错误的。

﹝﹞A.要求暴露皮肤B.线路要直,腕关节和前臂要成一条直线。

C.摩擦频率快,120-160次∕分D.可不使用摩擦介质。

14.关于扳法的论述,以下()是错误的。

A.扳前一般先要放松B.扳后需再放松 C.先达极限位再扳 D.扳时,用力要稳、准、狠。

推拿学练习题库(附答案)

推拿学练习题库(附答案)

推拿学练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腰部扳法不包括以下哪种( )A、腰部后伸扳法B、直腰旋转扳法C、腰部斜扳法D、腰椎定位旋转扳法E、摇腰法正确答案:E2、小儿推拿中,打马过天河的操作部位在A、颈项部B、胸腹部C、腰背部D、四肢部E、头面部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叙述有误的选项是()。

A、腰椎间盘向后正中突出则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鞍区麻痹B、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为本病的发病基础,与外力造成的损伤无关C、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D、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外伤、感受风寒湿邪、肝肾亏虚等引起E、腰椎间盘向后外侧突出则压迫神经根出现腰痛和一侧下肢疼痛正确答案:B4、捻法应当注意的是(A、不与皮肤摩擦B、力度较深C、移动要快D、不要带动皮下组织E、捻动较慢正确答案:D5、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呼吸不畅等病症的推拿手法为( )A、黄蜂入洞B、运水入土C、开璇玑D、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E、打马过天河正确答案:A6、研磨试验中患者俯卧,健肢伸直,患膝屈曲90°,由助手将大腿固定不使移动,医者握住患足,将小腿向下压,然后旋转小腿。

如产生疼痛提示A、外侧副钿带损伤B、半月板破裂C、内侧副軔带损伤D、以上均不是E、交叉韧带损伤正确答案:B7、麦氏征检查方法中,患者仰卧,健肢伸直,患肢髓、膝关节屈曲成角,医者一手握其足部,另一手压住膝部固定大腿,膝关节伸直角度越大时出现疼痛或响声,提示其损伤部位越近A、半月板前缘B、外侧副韧带C、半月板外侧D、半月板内侧E、内侧副初带正确答案:A8、颈部肘托拔伸时,应注意肘部托住(A、下颌部B、颈部C、后头部D、后项部E、枕部正确答案:A9、旋推法和指揉法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吸定B、选择的操作部位不同C、操作频率不同D、操作者施用的部位不同E、操作方向不同正确答案:A10、中风患者在最后的结束手法中,经常会运用的手法操作是( )A、搓腰背B、搓胸胁C、搓肩井D、搓颈项E、搓四肢正确答案:E11、下列描述擦法操作动作要领正确的是A、距离要短B、透热为度C、压力要大D、速度要慢E、弧线往返正确答案:B12、㨰法操作时腕关节屈伸幅度应达到的角度是(A、90°B、120°C、60°D、140°E、110°正确答案:B13、以下体现推拿治疗补泻作用的正确项是( )A、强重刺激为补B、逆经推拿为补C、向下推行为补D、频率快为补E、向心推拿为补正确答案:E14、骨错缝最少发生的部位是A、胸锁关节B、颈椎小关节C、胸椎小关节D、骶髂关节E、腰椎间关节正确答案:A15、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兼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

推拿习题

推拿习题
( )
A 、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B 、牵拉坐骨神经
C 、改变突出物位置 D 、调节后关节
E 、松解粘连
8 、胃下垂康复时应注意( )
A 、注意饮食合理 B 、调节情志
C 、生活有规律 D 、腹肌锻炼
E 、严重者,应用胃托帮助
9 、下列特定穴中能发汗的是( )
3 、推拿治疗便秘适用于( )
A 、体质虚弱者 B 、津液不足者
C 、脾胃虚弱者 D 、食积火盛者
E 、下腹胀痛者
4 、腕关节扭伤的推拿治疗方法有( )
A 、点按穴位通经止痛 B 、揉伤处周围
C 、拔伸、摇动腕关节 D 、急性损伤肿痛明显者,手法宜轻柔
E 、慢性损伤,肿痛减轻,手法更轻柔
A 、膝关节腔有积液 B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C 、膝关节半月扳损伤 D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E 、以上都不是
7 、振法可用于( )
A 、胸部 B 、腹部 C 、头面部 D 、全身各部
E 、腰背部
8 、肩关节外展 60 ° ~ 120 °疼痛加重的疾病是( )
A 、肩周炎 B 、冈上肌腱炎
A 、清肺经 B 、拿肩井 C 、分椎肩胛骨
D 、拿风池 E 、掐、揉二扇门
10 、对于 L1 或 L4 有棘突偏歪及轻度压痛的实证痛经,治疗方法可用( )
A 、纠正棘突偏歪 B 、直擦背部督脉
C 、绕脐周顶顺时针方向摩腹 D 、横擦腰骶部八 髎 穴
E 、每次月经来潮前治疗两次,连续 3 个月 6 次为一疗程
C 、按摩脾俞、胃俞、足三里 D 、按揉章门、期门、拿血海
E 、横擦前胸部
18 、揉四横纹,推小横纹,揉摩小横纹,掐、揉总筋均能()

腰麻下大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麻下大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次。⑤斜扳 : 一人用两手扶住病人上侧之肩胛部 , 一 们根据 内经“ 不通则痛 , 通则不痛 ” . 的原则 , 药物治 人用两 手扶住病 人上侧 之髂翼 部 ,两人 同时用 力迅 疗上 以温经通 络 为主 ,伴 下肢麻木 掣痛者 ,方加 地 速将上 背部 向前 扳 , 骨盆 向后 扳 , 将 连续作 3 。 次 龙、 全虫 、 川草 乌 、 制 乳没 药 等 , 过 临床 观察 , 效 通 疗
面控制 在 T 8以下 , 监测 患者 血 压 , 麻 醉平 面稳 定 待
的患者 , 在腰 麻推 拿后脊椎 畸形可 顿获 明显 改善 , 腰 腿 痛也 随之 减轻 ,直 腿 抬高 南原 来 2 。3 o 0 ~ 0 显著上 升 到 6  ̄ 7  ̄ 疗 效较 为显 著 , 是 值 得 注 意 的是 , 0~0 , 但
根按 压第 4 5腰椎 处 , 拿约 1 2分钟 。 、 推 、 1 术 后 处理 . 2 推 拿结 束后 , 用推 车护 送病 人至病 室 , 卧于 木板 床 , 部 垫一块 2 3m厚 小棉 枕 , 平 腰 ~c 以
利 于腰椎 生理前 凸 的恢 复 。
111 治 疗 前准备 : 病 人 入院后 , 炼 卧床 小便 ; . . ① 锻
在腰麻 和推拿过 程 中 , 由于 反复更换体 位 , 故必须密
后即可施行 大推拿 手法 。
11 大 推拿手法 和步骤 : .. 3 第一步 : 仰卧位 。① 对抗 牵 引:由医生 和助手 分别 拉病 人两踝 部 及推腋 窝 部 作对抗 牵引 3次 , 次持续 1 每 分钟 。② 直腿抬 高 、 屈
腰 麻 下大推 拿 治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杨潞侠
江苏省无 锡市第 九人 民医院
关键 词

倒悬推拿结合火龙灸和三维牵引配合常规推拿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劣差异

倒悬推拿结合火龙灸和三维牵引配合常规推拿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劣差异

倒悬推拿结合火龙灸和三维牵引配合常规推拿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劣差异腰椎间盘突出症(俗称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主要发生在腰椎的4、5椎间盘和5椎骶椎盘,病因与患者的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而且临床症状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和无力感等。

在传统治疗方法中,推拿和灸疗一直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而近年来出现的倒悬推拿、火龙灸和三维牵引等新型物理治疗方式也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针对这些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比较,探讨其在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优劣差异。

一、倒悬推拿倒悬推拿是一种通过悬挂身体来实现牵拉腰椎和放松腰部肌肉的疗法。

这种方法通过改变体位,使腰椎受力方向改变,减轻了椎间盘的压力,从而缓解了患者腰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同时也有利于改善腰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

优势:倒悬推拿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没有任何副作用和伤害,且操作简单易行,患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也可以进行自我疗法。

在家庭护理中也比较方便。

劣势:倒悬推拿需要专业的指导和设备,不易在家中自行实施,而且对患者的柔韧性和心理素质都有一定要求。

此疗法治疗效果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要求,对于慢性、复杂的疾病疗效不如其他物理疗法。

二、火龙灸火龙灸是一种由草本植物制成特制的灸壶熏灸,通过热能和草本成分的渗透作用来改善疾病症状。

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火龙灸可以有效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加速病变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缓解患者腰痛和下肢症状。

优势:火龙灸对于腰部湿气重、血行不畅等病因引起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同时也对于腰部炎症和肌肉疼痛有很好的效果。

劣势:火龙灸属于外部热疗,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而且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烫伤的发生,疗效也需要一定的重复次数和时间。

三、三维牵引三维牵引是一种新型的腰椎牵引疗法,通过采用特制牵引装置,可以在三个方向(上下、左右、前后)对腰椎进行牵拉和锁定,从而达到牵拉腰椎、减压椎间盘和放松腰部肌肉的效果。

2针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针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注意事项】



1、睡硬板床,睡硬板床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2、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 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3、注意腰部保暖,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不 要长时间在空调下,加强腰背部的保护。 4、平时生活、工作注意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和 过度负重,以免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及加重疼痛。
⑤腰椎斜扳法:病人侧卧,患侧在上,身 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健侧下肢伸直、患 侧下肢屈曲70~90°,医者立于患者胸前, 一侧肘部抵住患者肩前部,另一肘部抵住 患者臀部,将腰椎被动旋转到最大限度后, 医者两上肢同时用力,做相对方向扳动, 此时常可听到腰椎滑动时清脆的弹响声。 此法可纠正小关节错位,改变突出物(与 受压神经根)位置,松解神经根的粘连。

5、 牵引治疗 胸廓--骨盆牵引: 患者仰或俯卧于牵引床上, 胸部和髂嵴部缚好牵引带后,根据患者的 实际情况(如体重、病情、身体状况等) 设定牵引重量,牵引重量可逐渐增大,一 般不超过患者本人体重的50%。每次牵引时 间大约为30min,每日或隔日牵引1次。


6、中药治疗 (1)瘀血犯腰:腰痛如刺,痛有定处,舌 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治宜化瘀 通痹,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2)寒湿阻滞型:腰骶部、下肢串痛麻木, 以痛为主,或有沉重感,腰部僵硬,活动 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紧。治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以独活 寄生汤加味。

⑦抬腰抖动法:患者仰卧,医者双手交叉放于患 者腰部后侧,轻轻将患者腰部抬起,高频率快速 抖动腰部1~2 min。此法可使腰部软组织放松, 有利于调和气血、解除粘连。
⑧下肢摇伸法: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握患者下肢 踝部,另一手扶持膝部,屈髋屈膝,使髋关节做 内、外旋转运动,反复各3次;然后再将患者膝部 分别向腹部的中侧、内侧及外侧深压各3次,同法 用于对侧。此法可拉伸腘绳肌,牵拉背腰肌以增 大腰椎间隙,减轻坐骨神经的刺激症状。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况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况
中者 , 取足太阳膀胱经穴 为主 ; 偏下肢外 侧者 , 取足少 阳胆经 穴位为主 用 指肘按压弹拨 , 以得气为度 , 每穴 0 5 . ~2分钟 , 每次 l 0分钟 , 每天 1次 ,0次 为一疗 程 , ~3疗 程 。4 2例 1 2 5
3 斜搬 法( 又称侧扳法) 侯筱魁等t 应用 电— 7 3 机械测量 法研究 了下腰 部结构在 斜 搬时 发生的运动学变化。结果 显示斜搬是一种复杂的三维 六 自由运动 , 可获得最大 、 最合理的手法效果 可调整神经根窖 积、 松动上下关 节突及粘连 , 改善局部 血液循环 。李祖炳等_ 8 j 用两种侧扳法 . 定点成 角侧 搬和传 统侧搬 , 每天 1次 , 为 5次
3 . %, 0 5 有效率 9 %。 85 2 牵引
9% , 6 平均治疗 次数 1. 次 , 异显著 ( <00 ) 24 差 P .1 。斜搬 法 在临辟使用非常广 泛 , 手法平 穗 , 效好 但在定 位欠准确 , 疗
因斜 扳时脊柱 的支点并不一定在患椎 上。应用时应注意左 右 侧的先后次序 , 用力的大小 、 手法正确需一 定的经验掌握 。

中治愈 1 2例 , 3 % , 艘 2 5例 . 5 . %。有 效 率 7 占 8 显 3 占 99 9 . %。郑万发【 报导 用 循经 推运 , 79 2 点穴 通经 , 、 、 等 揉 捏 扳 法 。取腰 部夹 脊穴位 , 督脉 阳关 , 门。足 太阳膀胱经 和足少 命
阳胆经穴位 , 每穴 1 分钟 , 施术 3 遍 , ~5 每天 1次 .0次 为一 1
维普资讯
中 国骨 伤 20 0 2年 3月 第 1 卷 第 3期 5
[ 越 J 吐 or 科)& T ama Ma 0 2, ru . r 0 2

搬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治疗

搬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治疗

搬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中,腰部的搬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搬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是:改变突出与神经根的位置;松解神经根与椎间盘或周围组织的粘连;整复由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而引起的椎小关节紊乱;松弛肌肉痉挛等。

在极少数的病例中,通过搬法的治疗可使突出的椎间盘部分或全部的回纳。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体会到,搬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必须辨证施治,要根据间盘突出的程度和间盘退变所处的不同阶段,来决定搬法的力量轻重、操作时缓急、活动幅度大小等。

腰部的搬法很多,可分为旋转复位搬法、斜搬法、后搬法等,因其作用机理基本相同,而且常联合应用,因此现不予区分是哪一种搬法。

一般说来椎间盘退变是较为缓慢的过程,而症状出现的轻重缓急与突出的程度不完全成正比,而与由于突出物产生的对脊神经根及窦椎神经的物理和化学性的刺激直接的关系。

依据突出物的大小分为膨出、膨隆、突出、脱出等。

就其临床表现的症状来说,突出物的大小并不标志着症状的轻重,而临床表现对推拿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临床上体会到,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将腰椎间盘分为二大类:急性期、慢性期;其中急性期又可以分成重症、轻症型;慢性期又可以分成轻症型、迁延型、重症型。

此种分法使搬法的应用有法可依。

急性期的患者为突然发病或突然症状加重,轻症型虽然发病较急,但症状较劲轻过短期的治疗(2周内)症状基本缓解;而重症型则为突然发病或1~2日即症状非常严重,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2周以上)症状减轻或基本缓解。

在急性期时,椎间盘是由于突然的突出增大等造成了神经根压迫聚然加剧,导致神经根受损水肿而产生突发腰痛腿病。

此期的搬法治疗主要以解除神经根水肿,防止神经根粘连为主,对于轻症型可产生良好的效果,搬法治疗之后即有症状减轻过半的感觉;而重症型搬法过重,则可增加病人的痛觉,使腰腿病加重,应当先行轻柔的搬法促进水肿的吸收,待症状轻到可耐受搬法时,方可加大搬法的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治疗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选择
骨神经痛的主要病因之一。

自1934年mixter和barr系统地报告此病以来,人类对它的认识已经四十多年了,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丰富经验,约95%以上的病例可以保守治疗(推拿、牵引、理疗等)得到治愈,5%的病例因突出物较大则需要手术治疗。

在保守治疗中推拿最为理想,但在推
拿治疗中能正确地掌握每种手法应用的时机比较困难,笔者就自己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一、基本手法
俯卧位:
1、用揉法施术于腰背部,反复操作,直至皮肤潮红,使软组织放松

2、用拇、中指拿下腰部及第三腰椎横突部位,然后揉按背部,使肌
肉放松。

3、点穴以脾俞及肾俞和腰部痛点,环跳、殷门、委中、昆仑、悬钟等
穴为主,以止痛,然后按压腰部矫正腰弯。

4、一手按在腰部(病变部位),另一手扳肩部,两手相向同时用力,一扳一按(使腰后伸);然后手按腰部(病变部位),另一手扳起下腰,两手同时相向用力,一按一扳,强迫髓核还纳。

5、医生双手握住患者两小腿髁关节上方,提两小腿连续交替作划圆动作,使患者骨盆交替起伏活动,带动腰部运动,然后屈小腿按压使足跟挨近臀部,强迫腰弯前凸压后牵伸下肢。

以上动作连续反复三次。

侧卧位:
6、术者站在病人前面,用一肘放在肩前,另一肘放在髂后,两肘互
相配合同时用一巧力旋转腰部,可以听到响声,腰椎关节可以作被动旋转活动,然后再作另一侧。

7、医生一手握其髁关节,另一手按住腰部病变处,先作被动屈膝屈
髋,此时腰可后突,然后在伸直后拉患者小腿,同时抵腰一手用力,使腰
部后伸,每侧作三次。

8、屈膝屈髋作左右环转使腰部活动,然后伸直下肢结束。

9、坐式旋转复位法:
术者坐在病人背后,助手扶住病人的膝部以防病人的躲避。

术者一
手从腋部穿过搭在颈部,另一手拇指按住腰椎的棘突,这时两手相互配合,一手牵拉颈部使上身向侧方旋转,另一手向反方向推挤棘突,此法也能使之发生响声,并在拇指处感到棘突有轻微的移动感,两手拇指从上至下将棘上韧带理顺,同时松动腰肌。

以上为基本手法,在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加减应用。

二、不同类型及其手法的选择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展阶段和突出的程度不同,所引起的病理改变及临床症状也有区别。

一般可将髓核突出的程度分为隐藏型、突出型和破裂型。

1、隐藏型病变初期常为隐藏型,即纤维环由里向外形成裂隙,髓
核移位或碎裂,但髓核突出不明显,仅在承受压力时可使纤维环向四周膨出,所以应以较温和的治疗手法,如:手法1.2.3.5.7为主,解除肌肉痉挛,使局部组织充血,为纤维环的修复创造一个良好的机会,重点在于止痛。

应避免用重手法,以免加重纤维环的损伤,并应减少对髓核的压
力,特别强调卧床休息,如腰痛重则采取半卧位,坐骨神经痛重则采取屈膝屈髋位。

2、突出型(幼稚型)若纤维环的裂隙进一步增大,髓核则开始由
此向外突出,但纤维环的破裂往往不完全,突出物外面尚有包膜,经休息和一般的治疗仍可还纳。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作性腰及坐骨神经痛,此期治疗应以手法9、3、4、6为主。

首次治疗应作手法9一次,如成功,突出的髓核被还纳,神经根受压基本解除,但还有不同程度的水肿,需配合
应用脱水药、激素等,使水肿消失,防止神经根粘连,一周后加强背肌训练,提高肌力,加强外平衡的作用,使内平衡得到稳定,以减少复发。

3、破裂型(或称成熟型)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可完全破裂,使髓核被挤出囊外而进入椎管并发生嵌顿,不能还纳,以致硬膜外组织和脊髓膜逐渐出现粘连,瘢痕等反应性改变,这时的神经症状较为严
重,除剧烈的根性疼痛外,尚可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

此期,髓核已完全突出,可产生严重的坐骨神经受压症状,有部分突出物与神经根粘连,所以应以牵引为主,减轻对髓核的压力,但有部份腋下型突出的则牵引后症状加重,推拿应按基本手法顺序全部操作,
重点放在旋转,斜板动作,但手法应柔和,循序渐进,逐渐使神经根粘连得到松解,功能恢复,同时应加强背肌锻炼。

如在3个月内不能治愈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