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散文诗两首》荷叶
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
仔细阅读本文,探究一下本文与《金色花》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都是通过具体的意象来表达母爱。诗人把自己对母亲的爱寄托到金色花或荷叶上。
不同点:
①感情基调不同:《金色花》天真、欢快、充满童稚的乐趣,享受母爱;《荷叶·母亲》温馨、呵护、关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母爱。
②同是写母爱的文章,可是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5、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6、“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这段话将母亲比成荷叶,将自己比成红莲,意在说明只有母亲才是保护自己渡过人生路上坎坷和磨难的人。“除了你”强调母爱的伟大,表达作者对母爱的依恋和赞美。
检测小结
巩固训练
【总结反思】
精读诗歌,品味诗情
1、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荷叶”和“母亲”之间的相似之处。
“荷叶”和“母亲”有什么相似点?从文中找依据。
2、你从哪里读出“红莲”是在风雨中的?从文中找出来,并朗读。
3、你从哪里读出“我”心中是有“雨点”的?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
4.文章表面是写荷叶对荷花的庇护,其实是写母亲对“我”的呵护,可以这样理解的理由是什么?
【学习过程】《荷叶·母亲》
环节
内容·方法·手段
创境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从中感受到了一个沐浴着母爱的孩子的快乐。而受泰戈尔影响很大的我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又将让我们感受怎样的母爱呢?一起来学习《荷叶·母亲》。
自主学习
自学导学
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引导学生听读诗歌,圈出生字词,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意象,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第5节中:“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初中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母亲》
文学常识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 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 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 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 文性细节。 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 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 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 文其形,诗意其质”。
一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二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躲到你的怀里。
三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四 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 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风打雨摆 的荷花,而母亲是替荷花挡风雨的荷叶 的境界。
文章为什么写白莲,字里行间 流露出对白莲怎样的情绪?
写白莲是为了和红莲形成 对比,突出有母亲荫蔽的“我” 是多么幸运;在描写中透露出 对白莲的怜惜哀叹之情。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 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泰戈尔
泰戈尔(1861~ 1941):
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 家。
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 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代表作:
诗集:《新月集》、 《园丁集》、《飞鸟集》、 《吉檀迦利》。
1913年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生
匿(nì)笑 :偷偷地笑。
字 祷告 : 向神祈求保佑。 词
4散文诗两首——荷叶 母亲
5.你认为这篇篇幅简短散文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探究的美点?
五、拓展延伸。
荷叶护侍红莲,不求些许回报;母亲养育儿女,不存半点私心。这难道不是人间最纯洁、最美丽的真爱吗?同学们,我们自己的母亲是怎样关心我们、爱我们呢?母亲给了我们这么多,你想不想对母亲说点什么呢?请表达你对母亲的爱,用“母爱如(),为你()”或是“母爱是()让你()”的句式说话。
六、作业。
1.课外阅读《繁星》《春水》,并摘录精美诗篇。
2.《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这两首散文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抒发对父母亲的爱。
1.
1.作者在开头写道“我们院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是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暗示了什么?
2.“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中.“无力的水珠”、“心中的雨点”分别象征什么?“勇敢慈怜”写出了荷叶什么样的品质?
3.冰心用细腻的笔调描写了雨中看红莲——初雨时的亭亭玉立、大雨中的左右欹斜、荷叶母亲保护下的不动摇,这些生动的场景,其作用是什么?
执教时间年月日设计审核累计节
课题
4荷叶母亲
课型
新授
导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母爱。
3.体验人间至善至美的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感受母爱,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悟诗歌的美,感受至真母爱。
教学难点
感受至真母爱,并表达出来。
1.播放朗读录音,学生静听,注意朗读节奏、重音与情感。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荷叶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以亲情为主题,写出了亲情的丰富与多样。
鲁迅先生的《风筝》洋溢着浓浓的手足同胞之情;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描述了子女与父母的冲突;《散步》勾勒了一个和美的家庭;《荷叶母亲》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着爱的光辉,是难得的幸福与欢乐(正如红莲);远离或失去母亲,思母之情是何等深切,自己是何等孤单与无助(如同白莲)。
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真挚的情感去跟作者、跟母亲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去分享与珍惜真挚美好的亲情。
在教学中,先由听歌引起学生共鸣——母爱,引出课文,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料介绍作者、听读课文、欣赏诗画、聆听音乐等,融入学生朗读、师生探讨交流、小组合作、师生练笔等形式,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把听、说、读、练、思、赏、搜等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借此提高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学情分析有人说,九零后的孩子是自私的一代,他们相当部分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关爱,在享受的同时而忽视了父母付出,本节课的设计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基础上,品位浓浓的母爱,学会感恩,学会体贴父母。
我面对的是一群正需要用感情去感化的农村孩子,他们对语文的整体感知能力还是比较弱的。
因此,要上好这节课,教师就要做好引导,要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文中去,不能为学课文而学课文,而要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散文诗的感情,品味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散文诗两首》荷叶
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以自己最喜爱的方式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注意把握作者 的思想感情。 的思想感情。 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听一听, 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听一听, 对方读得好不好。 对方读得好不好。
·
听读, 听读,注意她的停 顿和语气、语调的处理。 顿和语气、语调的处理。
文中写了几次看红莲, 文中写了几次看红莲,当时的 环境、心情、红莲的样子? 环境、心情、红莲的样子?
荷叶 母亲
冰心
(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人,我 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 诗集《繁星》、《春水》,她的诗以抒写纯真 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名人对冰心的评价
我们喜欢冰心,跟着她爱星星,爱大海, 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温暖, 找到失去的母爱。 ——巴金 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 想的纯洁,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她)对父母之爱,对小弟兄小朋友之爱,以 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同病者之爱,使她的笔 有爱有一切 ——-冰心 底有了像温泉水似的柔情。 ————郁达夫
(小 组 讨 论
合 作 探
二写看红莲 一写看红莲
心情
烦闷
环境
繁杂的雨 浓阴的天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
开满 亭亭
不适意 徘徊
左右攲斜 无依无靠。
三写看红莲 不宁的心绪
散尽 感动
雨肆意地下着
在大荷叶的覆 盖下 不动摇
找出诗中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 欢的一个语段,分析体会其中的 欢的一个语段, 情感 !
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 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例如:母亲啊!您是_________, 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散文诗两首 荷叶母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
中间立着”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
衬红,更突出红莲的幸运。
师:对,朗读这些语句时,要读出作者的惋惜与惊喜!
一起试一试。
C 师:同学们读得很仔细,请继续谈。
3/8
word
生 3:这是一朵承受风雨的红莲。这是一朵痛苦的红
莲。这是一朵无助的红莲。
我是从“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并蒂(dì ) 姊妹( zǐ )莲蓬( péng )菡萏( h
àn dàn )徘徊(pái huái )
攲斜( qī)荫蔽(bì ) 白瓣儿(bàn)
⑶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散文诗向我们展现了怎
样的一幅图画呢?(提示:在听读过程中,你印象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
深的画面是怎样的?)
朗读文章,勾画出具
四、探究思考
读到这里,我突然发现,诗人用了很多的笔墨来描
写红莲和我内心的感受,描写荷叶和母亲的句子却很
少,显然文不对题。我们将题目修改一下,可以吗?
生:红莲的美丽,幸运。幸福都源于荷叶,没有荷叶
就没有红莲的一切。诗中描写红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
5/8
word
表现荷叶。 生:她是故意的,她把红莲写得越美,越幸福反衬荷 叶越伟大。 师:荷叶的平凡正是她的伟大的最高体现。这正是母 亲的形象的写照。让我们一同吟诵作者对母亲的真挚 的赞颂: 学生齐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 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什么是“心中的雨点”? 生:人生的风风雨雨 师:想到这些人生的坎坎坷坷、风风雨,我又记起了 作者心底的一种声音,请看: 母亲呵!
生:坚定,自豪,幸福
师:让我们抬起头,挺起胸,面对风雨用幸福的语气
4/8
小学语文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4《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读、研读、赏读、延读相结合,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的感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有自己独立的理解能力,以及独特的生活体验,再加上这篇文章歌颂母爱,文字质朴,情感真挚,极易引起学生共鸣。
因此我抓住母爱这个主题,让学生通过听读、自读、研读、赏读,来领悟本文的主题思想,了解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并以此为契机,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的感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2.教学难点学习托物抒情的写法,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歌曲《鲁冰花》(一)导入新课1、课前我们听了一首歌,谁知道,这首歌是唱给谁的?2、指名说。
3、教师导入: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灵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
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去感受那深深的母爱。
(板书课题作者:荷叶·母亲冰心)2【讲授】了解作者1、说到作家冰心,你有哪些了解?(原名、作品、作品的内容等。
)2、指名学生说。
教师出示幻灯片: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ppt
05
附录与参考文献
相关评论与研究论文
论文1
这篇论文对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这两首散文诗进行了深入的分 析,从文学角度探讨了它们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思想内 涵。
论文2
该论文对泰戈尔的散文诗进行了整体研究,分析了泰戈尔散 文诗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和社会意义。
相关诗歌原文与注解
金色花
该诗歌原文及注解可在此处添加。
02
《金色花》分析
主题思想
表达母子之间深厚 的情感
传达感恩和敬爱母 亲的情感
展现对母亲无私付 出的赞美
艺术特色
运用想象和联想,将自然与人 文元素相结合
以金色花为象征,表现母爱的 光辉与伟大
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对 母亲的感激之情
价值意义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激发人们对母爱的珍视和感恩之心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生境界
03
《荷叶母亲》分析
主题思想
母爱
这篇散文诗通过荷叶与红莲的比喻,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崇 高。在作者看来,母爱是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即使在红 莲凋零的时刻,荷叶也会毫不犹豫地保护红莲,就像母亲无 条件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感恩
文章中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对母爱的回报和敬 意。通过把荷叶比作母亲,不仅突显了母的伟大,也暗示 了我们应该像荷叶一样去感恩母亲的养育之恩。
对后世的影响与传承
《金色花》
泰戈尔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美妙的艺术魅力,影响了无数读者。它所表达 的母爱和对儿童的热爱,成为印度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遗产,代代相传。
《荷叶母亲》
冰心的《荷叶母亲》作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经典之作,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传承的典范。它所传递的母爱和对家庭的 珍视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继续影响着现代读者。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荷叶母亲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课文词语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课文词语
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课文词语汇总(人教版)第4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15个
1、匿(nì):隐藏、躲藏。
2、蒂(dì):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接的部分。
3、梗(gěng):植物的枝或茎。
4、摇摆(yáobǎi):摇动,摆动。
5、沐浴(mùyù):洗澡,洗浴。
6、祷告(dǎogào):向神祈求保佑。
是主动和超自然的力量沟通来赞美、祈求、忏悔或者仅仅是表达自己
的思想或愿望。
7、阴影(yīnyǐng):阴暗的影子,也比喻生活中不愉快不顺利的事情。
8、姊妹(zǐmèi):姐妹。
9、繁杂(fánzá):事情多而且杂乱。
也形容雨点的“繁”、“密”、“多”。
10、烦闷(fánmèn):烦躁、厌烦而郁闷,心情不畅快。
、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12、遮蔽(zhēbì):遮挡,遮住;挡住某物不易显
露。
、覆盖(fùgài):遮盖;掩盖。
、心绪(xīnxù):心思,心情。
、荫蔽(yīnbì)::①(枝叶)遮蔽。
②隐蔽。
散文诗两首之《荷花·母亲》
冰心
学习目标
• 1.让我们一起识记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力争 能够独立的拼读、默写、运用,达到100%正 确。 • 2.让我们一起领会课文大意,概括出各段大 意,并能够准确的复述文章的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大意。
第一层:(1—3)自然段 介绍荷花的背景。 第二层:(4—7)自然段 描绘雨中荷花。 第三层:(8—9)自然段 赞颂荷花,赞送母亲。 2、为什么文中会说“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 荷叶能够在风雨中保护红莲,而母亲能够在各种 困难与挫折中保护她的女儿我。前者与后者在本 质上有相同之处。
课堂小结
请归纳本文的主旨。
答题模式:通过 (大意),表达了作者 感情,或者表达了 (物) (特点),荷叶雨中保护红莲的事情,来赞颂 母爱。
作业
• 1、完成题案。 • 2、预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本课结束,感谢各位同学 的积极参与!
第4课散文诗两首课后习题答案
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是因为他 想悄悄的看妈妈工作,在妈妈休息时送来 花香,在妈妈工作时能遮蔽阳光。
初开三蒂莲时,“我”很欢喜;半夜下雨时, “我”觉得有些烦闷;雷声大雨时,“我” 心绪不宁;当荷叶覆盖在红莲上面时,“我” 深深的受了感动。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精选教学文档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荷叶﹒母亲》冰心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hàn )萏(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qī)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冰心
☆导入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在《泰戈 尔来华》中说冰心是“最有名神形毕肖 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下面,我们一 起来学习冰心的《荷叶 母亲》,感悟她 所受到的泰戈尔的影响。
作者简介
注音注解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lián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烦闷: 心情不畅快。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 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 舒适。 徘徊: 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欹斜: qī 倾斜,歪斜。 遮拦: zhē 遮挡,阻挡。 荫蔽: 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思考:
课文的重点是写 红莲。文章三次写 看到红莲,当时的 环境是怎样的? 红 莲的形态如何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怎 样的?
环境
红莲
开满 亭亭的立 着 左右攲斜
无依无靠。
心情
烦闷
一写看红莲
二写看红莲
繁杂的雨 浓荫的天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不适意 徘徊
三写看红莲
雨势并不减 退,肆意的 下着
在大荷叶的覆
“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作者要表达 情是: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
颂
温馨提示: 这首散文诗是借助一种具体 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你也 可以用这种手法写一句话表达对 母亲的爱
同学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 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 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 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 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 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第24课《散文诗两首》(荷叶)ppt课件2(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表现“我”对故乡生活的印象深刻,“不但… ..., 还有… …”的递进句式表达作者对故乡莲花的喜爱 之情,情感深挚.
(2)、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表现出荷叶的伟大,表现出母爱的伟大力量,含 着对母爱的深深赞美之情 。
(3)、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 水面。 描写凋谢后白莲飘零水上的情形,显得那样凄清、冷 落,这是明显的沉浸着作者怜惜情感的,以此作为与 红莲的对比,形象之中蕴涵着些许怅惘。 (4)、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 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小小的“修饰花瓣飘零之后的莲蓬,表现出作者的怜 惜和伤感情绪,更显出其缺失母爱的无助、孤独; “亭亭”描写看满的红莲,表现它独特的美。
谢 谢 !
等。
读一读,记一记
姊 zǐ 妹 花瑞 ruì
梗 gěng
qī 斜 荫蔽 bì
菡萏 hàndàn 徘徊 páihuái
朗读课文
• 1、听读课文; 注意朗读节奏、重音与情感。
•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
分类 环境 描写 红莲 情态 一看 红莲 繁杂的 雨声浓 阴的天 开满、 亭亭
荷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母亲
冰心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者的主要 作品;学习以物喻人的写 法; 2、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 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3、体验人间挚爱亲情,感 受美的熏陶,培养审美能 力。
冰心(1900—1999),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
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
人教七上第4课《金色花》《荷叶母亲》
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
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
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文题背景 【创作背景】 《荷叶·母亲》,冰心的作品被称为“爱的哲 学”,其中很大一部分为歌颂圣洁的母爱的佳作。 冰心在法国的三年中,由于远离母亲,常常沉浸在 对母亲的怀念中。所以,为母爱放歌,占了她这一 时期作品的很大篇幅,使冰心成为世界文学中抒 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
研读《荷花·母亲》
(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2.为什么4~6自然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 化呼应着? 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烦闷”是因为半夜的雨让白莲凋谢了,白瓣儿像小船一样 飘散在水面上,开得正艳的红莲会不会遭遇白莲的命运呢? “不适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 “我”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散尽”是因为母亲唤“我”回屋的同时,红莲 旁边的大荷叶正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 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花本无情 人有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 那么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 美之情。
研读《荷花·母亲》
(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3.文章结尾段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一段在全文中起 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 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 情感。
拓展延伸
《荷叶·母亲》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 示例1: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
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的炙烤。
(3)我要变作一股清风抚摸着妈妈;我要变作水中的涟漪,当 妈妈沐浴时,把妈妈吻了又吻。
散文诗二首内容概括
散文诗二首内容概括
《散文诗两首》分别是《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让读者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暱,那么一种亲热。
“我”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
爱是交流的,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荷叶母亲》是一篇礼赞母爱的美文,作者却从荷叶写出。
写荷始终没有忘记写人,朋友送莲,是友情;外乡思莲,是乡情;祖父说莲,是亲情,祖孙情。
雷雨打莲花,冷酷无情;母亲唤孩子,舔犊深情。
回首观望,孺子着实可爱;侧身覆盖,荷叶通达人心。
把荷叶之护与亲情之爱,交叉渲染,最后热情礼赞浓情美艳又亲切自然。
题目“荷叶母亲”,到底是把“荷叶”比作母亲,还是把“母亲”比作荷叶,已没有分清的必要了,都一样地美丽。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 核心素养教案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核心素养教案《散文诗两首教案》一、原文1. 《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2. 《荷叶母亲》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
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 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用了比喻的修辞,“心中的雨点”暗指人 生路上的风雨、坎坷、磨难。意思是只有 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 的人。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自然界的雨点 是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涉及面极广、 内容纷繁。谁来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高 潮。
荷叶 ——————母亲
联
护 ————————爱
借 景 抒 情
赞 美 母 爱
红莲 ———————儿女
想
冰 心
荷 叶 母 亲
谢婉莹 作家 诗人 《寄小读者》 《繁星》 《春水》
检查预习
花瑞 (ruì ) 花带来的好兆头 菡萏 (hàn dàn) 荷花的别称,此指含
苞未放
攲斜 (qī)
:倾斜、歪斜
荫蔽(yīn):遮蔽
送)莲(1段)— (忆)莲(2、3 (
段)—(看)莲(4—7段)— ( 悟 )莲 (8、9段)
作者重点描写了雨中观荷的情景: “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心情
一写看红莲 烦闷
环境
繁杂的雨 浓阴的天
红莲情态
开满 亭亭
二写看红莲
不适意 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 散尽
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左右攲斜 无依无靠
在大荷叶的覆盖 下不摇动了
”, 触景生情,联想到母亲呵护子女,为 子女遮风挡雨,作者被深深触动,表 达了对母爱由衷的歌咏和赞美。这是 借景抒情(以物喻人)的写法。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__母亲》
注音注解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瑞,吉祥。 莲蓬:lián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烦闷:心情不畅快。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舒适。 徘徊: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欹斜:qī 倾斜,歪斜。 遮拦:zhē 遮挡,阻挡。 荫蔽: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思念母亲 纸船 2、作者借助
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把看不到,摸不着的情感寄托在 具体的形象上面,可以委婉地把作者 的感情表达出来。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 那么母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 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 神圣、最仁慈、最伟大!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 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 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 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 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 你认为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这篇
散文诗?
——喜悦、舒缓、温馨、深情, 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
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泰戈尔(印 度)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作家、诗人、社会 活动家。 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 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代表作: 诗集《新月集》、 《园丁集》、《飞鸟 集》、《吉檀迦利》。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大荷叶的覆 盖下 不摇动
寻找感动 文中的“我”感动于哪一个情景?
“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 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 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 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荷叶的“勇敢慈怜”让“我”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 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 我在无遮拦天 空下的荫蔽?
作者简介
•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 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爱,歌颂一切美 好的东西,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
• 1.作者为什么由写荷叶写到了母亲? • 2.“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1.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2. 请你结合你对自己母亲的观察谈谈对 这句话的理解。
借物抒情
借物抒情,就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 的思想感情。
物
寄托
情
写“物”的特点,是要根据文章的需要,从抒发感 情出发,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请同学们以自己最喜爱的 方式朗读课文,在朗读中 注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
文中写了几次看红莲?当时的自然环境、 红莲的情形、作者的心情怎样?
心情 一写看红莲
烦闷
环境
繁杂的雨 浓阴的天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
开满 亭亭
二写看红莲
不适意
左右攲斜 无依无靠。
三写看红莲 不宁的心绪
散尽 感动
雨肆意地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