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五圣、孔门弟子
曾参(曾子)儒家五圣,二十四孝子,孔门七十二贤
曾参(曾子)儒家五圣,二十四孝子,孔门七十二贤曾子,姓曾,名参(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舆,汉族,春秋末年生于鲁国南武城,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世称曾子,有宗圣之称。
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其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
曾以“忠恕”去应对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编《论语》、著《大学》、写《孝经》、著《曾子十篇》。
同时,他亦为《二十四孝》中“啮指痛心”的主角。
鲁悼公三十二年(前435年),曾子辞世,终年71岁,葬于山东省嘉祥县满硐乡南武山脚下,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
人物简介曾子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夏禹王的后代,是鄫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
父亲曾点(曾皙),母亲上官氏。
生于公元前505年10月12日(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
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颜子(颜回)、子思、孟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
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
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
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孔子弟子和门人
孔子弟子和门人.我们通常说孔子弟子有三千孔门十哲简介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
《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颜回颜回,鲁国人,颜氏,名回,字子渊。
七十二贤之首,十哲之首,儒家五圣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复冉雍圣。
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闵损闵损,鲁国人,闵氏,名损,字子骞,小孔子十五岁。
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孝。
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品格高尚。
冉耕冉耕,鲁国人,字伯牛,以德行著名。
冉雍冉雍,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
孔子以其为有德行,说:“雍也可使南面。
”冉求冉求,鲁国人,字子有,与以上二冉同族。
小孔子二十九岁。
是鲁国权臣季氏之管家。
多才艺,以政事闻名。
仲由仲由,卞人(卞为鲁邑),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九岁。
好勇力,性直爽,多直言。
孔子容而爱之。
以政事闻名。
后死于卫国之乱。
宰予宰予,字子我,鲁国人。
列言语科之优异者。
但因刻苦学习而身体虚弱,被孔子称“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杇”,“孔门十哲”之一。
端木赐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
列言语科之优异者。
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
齐相田常伐鲁,鲁子命之出使救鲁。
子贡于齐国,吴国,越国和晋国之间穿梭外交活动,子贡高超的演说技能和外交能力也在此次外交活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言偃言偃,字子游,吴国人。
小孔子四十五岁。
以文学著名。
卜商卜商,字子夏,卫国人。
小孔子四十四岁。
孔子说“商始可以言《诗》已矣。
”鼓励他要做“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孔子死后,于西河行教。
治学严谨,敢于怀疑经史之谬误。
曾听人说史志曰:“晋师伐秦,三豕渡河。
孔门七十二贤前55479按综合排名
孔门七十二贤(前551-479)按综合排名孔门七十二贤(前551-479)按综合排名羽雪缘1、颜回(前521〜前481 年),春秋末鲁国都城(宁阳鹤山)人,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极富学问,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
因为穷而好学,营养极度不良,而用脑格外过度,导致严重早衰,二十九岁头发白尽,三十一岁就交了公粮本,提前去孔庙占席位等着吃冷猪肉了。
回死,孔子哭之极恸。
复圣2、闵损(前536--前487),春秋末期鲁国(鱼台县大闵村)人,字子骞。
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孝。
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品格很高。
3、冉耕(约前5 4 4〜?),鲁国(肥城县西南冉家庄)人,字伯牛,以德行著名。
曾得恶疾难愈,孔丘说是他命不好?4、冉雍(前522 年-?),春秋末年鲁国(肥城县西南冉家庄)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
其父不肖。
孔子以其为有德行,说雍也可使南面。
5、冉求(前522-前489),鲁国(肥城县西南冉家庄)人,字子有,与以上二冉同族,鲁国权臣季氏之管家,有才艺,以政事闻名。
6、仲由(前542~前480),鲁国卞(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字子路。
性鄙,好勇力,性伉直,曾陵暴孔子。
孔子设礼稍诱之,子路于是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然后来仍多直言,顶撞孔子,是孔门痴儿。
孔子容而爱之。
以政事闻名,死于卫国之乱,被砍作肉浆。
孔子大恸,为之不食肉糜。
7、宰予(前522~前458),鲁国(济宁嘉祥)人,字子我。
口才极好。
因为白天打瞌睡,被孔子骂作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于是闻名百代。
孔丘很不喜欢这位巧舌如簧的门生,每拿话来艮他。
宰予在齐国混了个临淄大夫的官,后来与田常作乱被夷族。
孔子耻之。
8、端木赐(前520——前456年),春秋末期卫国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字子贡。
口才同样极好,可是孔子却对他青眼有加。
齐相田常伐鲁,鲁子命之出使救鲁。
子贡去齐国,吴国,越国和晋国了一圈,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竟做下了桩天大的事业,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一使而动五国之政。
儒家五圣人
儒家五圣人儒家五圣人走在孔孟之乡济宁这片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触到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儒家文化的气息,你便能由此体验到中国人民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理想道德的差异。
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去探究中华民族的个性与品格,都不难发现儒家文化的基因。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儒家文化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
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就是孔子。
如今,他的躯体虽已灰飞烟灭,但他的思想,却潜入每个东方人的心灵。
他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个性和品格。
孔子的形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是华夏文化的代表,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民族凝聚力。
至圣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生,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
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
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孔子551年9月8日生于在鲁国。
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
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
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
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
凡带上一点“束脩”的,都收为学生。
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
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
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
请问孔子弟子有七十二贤都是谁
请问孔子弟子有七十二贤都是谁一十曾参,字子舆,南武城人。
孔子之孙子思的老师,儒家五圣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宗圣。
战国初期政治家,军事家吴起的老师。
公冶长字子长,齐国人。
器量大,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耻辱。
孔子说:“长可妻也”。
把他招作了自己的女婿。
颛孙师字子张,陈国人。
小孔子四十八岁。
为人有容貌姿质,宽冲博接,从容自务,居处不刻意立于仁义之行,门人友之而不敬。
澹台灭明(前502——?)澹台氏,名灭明,字子羽。
春秋末年鲁国武城人。
其年龄“少孔子三十九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作孔子四十九岁)。
相貌丑恶,孔子薄之。
毕业后南游江淮,为人敢与去就,率直重诺,从游弟子达三百人,名闻诸侯。
孔子闻之,叹气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其籍贯,文献没有直接的记载,但从《论语·雍也第六》来看,应是武城(今之山东平邑县南)人。
宓不齐(前521?——?)宓氏,名不齐,字子贱。
春秋末年鲁国人。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少孔子三十岁”。
(《孔子家语》作四十九岁)。
做过单父宰的官,有才智,仁爱,孔子赞他是君子。
原宪(前525——?)原氏,名宪,字子思,通称原思,亦成原思仲,宋国人。
生于公元前525年,卒年不详。
小孔子三十六岁。
”。
(《孙子家语》作四十六岁)。
清静守节,安贫乐道。
孔子死后,退隐草泽中。
一次,子贡高车驷马,拜访原宪。
原宪衣着破烂,出来迎接。
子贡问:“夫子岂病乎?”原宪回答说:“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
若宪,贫也,非病也。
”子贡听后非常羞愧地走了。
南宫适(也作南宫括)南宫氏,名适,字子容,通称南容。
(《史记》作南宫括。
古读“括,适”同音。
)又称南宫韬(《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春秋末年鲁国人。
生卒年不详。
以智自将,世清不废,世浊不污。
孔子曾赞叹道:“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公晳哀公皙氏,名哀,字季次;一说字季沉。
春秋末年齐国人,生卒年不详。
中国古代文人并称
中国古代文人并称中国古代文人并称大全春秋战国(6)孔门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儒家五圣:孔子(至圣)、颜渊(复圣)、曾子(宗圣)、子思(述圣)、孟子(亚圣)孔孟:孔子、孟子老庄:老子、庄子屈宋:屈原、宋玉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两汉(6)班马: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和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崔杜:东汉书法家崔瑗、杜操扬马:汉朝辞赋家扬雄、司马相如枚马:枚乘、司马相如两司马:史学家司马迁、辞赋家司马相如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张衡、班固、扬雄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三国两晋南北朝(25)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四聪: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田畴钟王:三国书法家钟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颜谢:南朝宋诗人颜延之、谢灵运休鲍:南朝宋诗人汤惠休、文学家鲍照徐庾: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北周文学家庾信阴何:南朝文学家阴铿、何逊羊薄:南朝书法家羊欣、薄绍之顾陆: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宋画家陆探微温邢:北魏文学家温子升、北齐文学家邢邵邢魏:北齐文学家邢邵、魏休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二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潘: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二妙:西晋书法家卫瓘、索靖大小阮:阮籍、阮咸大小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朓三隐:陶渊明、周续之、刘遗民三张:张载、张协、张亢潘陆:潘岳、陆机陶谢:陶渊明、谢灵运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竟陵八友:沈约、谢眺、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
东吴八绝:严武、吴范、刘惇、赵达、皇象、曹不兴、宋寿和郑妪唐代(29)王孟:王维、孟浩然高岑:高适、岑参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老小杜:杜甫、杜牧颜柳:颜真卿、柳公权张王:张籍、王建沈宋:沈佺期、宋之问韩孟:韩愈、孟郊韩柳:韩愈、柳宗元刘柳:刘禹锡、柳宗元刘白:刘禹锡、白居易元白:元稹、白居易皮陆:皮日休、陆龟蒙卢奇马怪:卢仝、马异郊寒岛瘦:孟郊、贾岛韩马戴牛:韩滉、戴嵩燕许大手笔: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三罗:罗隐、罗邺、罗虬温李:温庭筠、李商隐骈文三十六体: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薛稷、褚遂良文章四友: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吴中四士: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张旭香山九老:白居易、胡臬、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如满大历十才子: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方外十友:陆馀庆、赵贞固、卢藏用、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毕构、郭袭微、司马承祯、释怀一边塞三王:王昌龄、王之涣、王翰五代十国(3)黄徐:后蜀画家黄筌、五代南唐画家徐熙董巨:南唐画家董源、五代宋画家巨然五代四大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宋代(24)姜张:姜夔、张炎杨刘:杨亿、刘筠苏黄:苏轼、黄庭坚李郭:李成、郭熙米薛:米芾、薛绍彭苏辛:苏轼、辛弃疾欧曾:欧阳修、曾巩周柳:周邦彦、柳永李杜:李韶、杜范二程:程颢、程颐兄弟二姚:姚兕、姚麟三擘: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北宋三大家:画家董源、李成、范宽东南三贤:朱熹、吕祖谦、张栻北宋四大书法家:黄庭坚、蔡襄、苏轼、米芾北宋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南宋四家: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南宋四大家: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江西诗派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永嘉四灵:翁卷、徐玑、徐照、赵师秀济南二安:李清照(号易安)、辛弃疾(字幼安)元代(6)刘卢:刘因、卢挚姚卢:姚燧、卢挚元四家:其一:四大画家黄继、吴镇、倪瓒、王蒙其二: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王世贞《艺苑卮言》) 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明代(87)明代三大才子:解缙、杨慎、徐渭高顾:明东林党领袖高攀龙、顾宪成会稽二肃:唐肃、谢肃(《明史?文苑?王行传》)云间二韩:顾斗英(字仲韩)、莫是龙(字廷韩)(《笔精》) 贵池二妙:吴次尾、刘伯宗江上二沈:沈昆铜、沈寿民娄东二张:张溥、张采山阴二朗:朱士稚、张宗观嘉禾二王:王镛、王钧山阴二王:王谊、王择吴兴二唐:唐率、唐广二朱:朱应登、朱子价鲁藩二宗室:朱健根、朱观枢二袁:袁临、袁贲两司马:王世贞、汪道昆武原双丁:丁嗣征、丁裔沆武原二仲:吴蕃昌、彭孙贻双壁:沈玮、沈琛皇甫四杰:皇甫冲、皇甫涍、皇甫汸、皇甫濂南陈北崔:明末画家陈洪绶、崔子忠三杨:明代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三张:张凤翼、张燕翼、张献翼明初三大古文家:宋濂、刘基、方孝孺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台州三学:张谷(古学)、方孝孺(正学)、王叔英(静学) 吴中三高士:朱用纯、徐枋、杨无咎吴中三铁:钱瘦铁、吴昌硕(苦铁)、王大炘(冰铁)娄东三凤:陆容、张泰、陆釴金陵三俊:陈沂、顾璘、王韦楚中三才:黄承叙、张治、廖道南练川三老: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吴下三高:朱白民、王芥庵、赵凡夫嘉靖三家: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东湖三子:赵焕、吴易、史玄余杭三严:严调御、严武顺、严敕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云间三徐:徐孚远、徐凤彩、徐致远(《华亭志》)江东三才子:顾璘、刘麟、徐祯卿(《静志居诗话》) 浙派三大家:戴进、吴伟、蓝瑛东海三司马:范钦、张时彻、屠大山(《甬上耆旧集》) 明四家: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吴中四杰:杨基、高启、张羽、徐贲广中四杰:孙蕡、王佐、黄哲、李德(《盛明百家诗》) 江北四子:景旸、赵鹤、蒋山卿、朱应登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明州四杰:朱应龙、沈明臣、叶太叔、卢沄苕溪四子:茅维、臧懋循、吴稼竳、吴梦旸锡山四友:施渐、王懋明、姚咨、华察南州四子:刘斯陛、李奇、邓履中、余正垣 [徐巨源《南州四子传》]青溪四子:高近思、马承道、金子坤、金子有 [《金陵琐事》]嘉定四先生:程嘉燧、李流芳、娄坚、唐时升 [《明史?文苑?唐时升传》]江东四大家:陈沂、顾璘、王韦、朱应登明季四公子: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冒襄苕溪五隐:孙一元、刘麟、吴琉、陆昆、龙霓北田五子:何绛、陶璜、梁梿、陈恭尹、何衡〔《广东诗粹》〕云间五子:周立勋、陈子龙、夏允彝等〔《奉贤志》〕东南五才子:王洪、解缙、王偁、王琎、王达〔《静志居诗话》〕南园后五先生:欧大任、黎民表、梁有誉、李时行、吴旦前五子: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宗臣后五子:张佳胤、余日德、张九一、汪道昆、魏裳广五子:卢枏、欧大任、俞允文、吴维岳、李先芳续五子:黎民表、石星、王道行、朱多煃、赵用贤末五子:李维祯、胡应麟、屠龙、魏允中、赵用贤六君子: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几社六子:夏允彝、周立勋、彭宾、徐孚远、陈子龙、杜麟征杨门六学士:张含、杨士云、王廷表、胡廷禄、李元阳、唐锜〔《姚莹识小录》〕杨门七子:张含、杨士云、王廷表、胡廷禄、李元阳、唐锜、吴懋〔《姚莹识小录》〕七才子,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廷相、王九思;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十才子:前七子,去掉王廷相,再加上顾璘、朱应登、陈沂、郑善夫等四人,又号称十才子。
孔子弟子
〈论语〉人物评传》之孔门弟子《论语》人物评传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他设帐授徒,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专业课程,统称“六艺”,编修了《易》、《书》、《诗》、《礼》、《乐》、《春秋》六门教材,传授知识,议论政事,学以致用,拯救颓世,在当时影响很大,“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死后,弟子们作鸟兽散,有的从政,有的经商,有的另立门户,有的遁入江湖。
韩非子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之儒……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后人据此来考证“儒分为八”的学派传承脉络,但基本都没有确切的结论。
相比较而言,真正能继承和发扬儒家学派学术思想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孙氏之儒,“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4]。
”孟子曾受业于“子思之儒”,“子思唱之,孟轲和之[5]”,子思又是孔子的孙子,因此这一支的学派传承脉络比较清楚。
孙氏之儒以荀子为代表,有人对此提出异议,理由是韩非子师从荀子,学生是不应该批评老师的。
孔子在世时,曾根据各人的才情和禀赋,对特优弟子做过简单的分类:“德行:颜渊,闵子蹇,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6]。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在这段话的后面又加上几句:“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在平时的交谈中,孔子对弟子们也做过一些零星的评价,或褒或贬,非常精到。
这里根据弟子们在《论语》书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共计三十一人),每人整理一则小传,并把《论语》书中与之相关的篇章摘录出来,多则多矣,少则少矣。
1、有子《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孔门最得意的十名弟子
孔门最得意的十名弟子孔门最得意的十名弟子1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字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
《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以德行著名,家贫不忧,好学不倦。
孔子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颜回大智若愚,“闻一能知十”,在众多弟子中最能理解孔子,一生追随,不离左右,视师若父。
他评价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白尽,四十一岁英年早逝,孔子哭之极恸,痛如丧子,悲呼:“天丧我矣!天丧我矣!”闵损(前536~前487),字子骞,鲁国人,小孔子十五岁。
以德行著名,深得孔子赞赏。
幼时遭后母虐待,其父怒而欲将后妻赶走,闵损反为后母求情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他因后母生了两个孩子,后母若被赶走了,两个孩子就没人照顾了。
时人咸称其孝,后世二十四孝故事中亦彰其孝行。
闵损守身自爱,“不仕大夫,不贪污君之禄”,品格很高。
季代曾派人去请他出任费邑宰,他却要来人替他婉言推辞,并说,如果你们再来强邀,我就离开鲁国到汶上去。
冉耕(前544~?),字伯牛,鲁国人,小孔子七岁。
以德行著名,与颜回、闵损并称,为人端正,善于待人接物。
因恶疾早逝,患病之时,孔子前去探望,自牖执其手而叹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悲痛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冉雍(前522~前466),字仲弓,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
与冉耕同宗,乃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后。
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
家贫,以牧为业,人称“犁牛氏”。
其父冉离不肖,“贱而恶”。
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
孔门七十二圣贤(前551-479)按综合排名
孔门七十二圣贤(前551-479)按综合排名孔门七十二圣贤(前551-479)按综合排名一、孔子(前551-479)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经典《论语》的主要编者和主角。
孔子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他提倡礼、仁、孝、忠等美德,强调道德和正直的重要性。
二、颜回(前507-420)颜回,名回,字子和,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也是五百年来最受尊敬的儒家学者之一。
他对孔子的教诲和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被誉为“至圣先师之后”。
颜回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传统,将其教导传播至众多学生和后来的学者。
三、子路(前522-489)子路,名路,字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也是孔门七十二圣贤中的重要人物。
他以勤奋著称,钻研学问,对孔子的思想和教诲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传播。
他也是独立积极的人物,努力寻求实践教育,并在政治和社会领域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子夏(前515-429)子夏,名夏,字仲宣,也是孔子的学生之一。
他对孔子的教诲有深刻的理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子夏是一位重视实践的学者,他积极探索教育方法和研究途径,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五、子张(前509-429)子张,名张,字子游,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积极宣传孔子的思想,致力于推广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
子张是一位深思熟虑的学者,他通过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来的学者和学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指导。
六、子贡(前522-429)子贡,名贡,字子上,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也是孔门七十二圣贤中的重要人物。
他对孔子的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积极宣传并传承儒家的价值观。
子贡在政治和社会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努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七、子夏闵恭(前520-412)子夏闵恭,名闵恭,是孔门七十二圣贤中的一员。
他是子夏的后代,继承和发扬了子夏的思想和学说。
儒家五圣
儒家五圣儒家五圣指: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的合称。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被后世尊为“至圣”。
颜子,即颜渊(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
名回,字子渊,孔子得意弟子。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
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曾子(前505~前435),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夏禹王的后代,是鄫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
十六岁拜孔子为师,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
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后世尊为“宗圣”。
子思(前483年~前402年),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
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孔子门下的72个徒弟(孔子贤弟子简介)
孔子门下的72个徒弟(孔子贤弟子简介)孔子的弟子孔子传说有三千弟子,孔子认为“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又一说:贤人七十二。
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人”。
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颜回、闵损、冉耕、冉雍。
在政事方面出众的有:冉求、仲由。
在言语方面出众的有:宰我、端木赐。
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原宪、公冶长、樊须、有若、公西赤。
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这样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贵族垄断的世卿世禄制,为专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体制创造了条件。
孔子讲学图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而且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其中最主要的有:颜回,前521~前481,春秋末鲁国人。
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颜渊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
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孔子的母亲的姓氏也是颜,是巧合还是感情因素使颜回成为孔子最得意弟子呢?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
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
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
”初仕鲁,后事卫。
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
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
孔子七十二贤人姓名名单如下
16 回复:求孔子的徒弟的资料~~~~
原宪 字子思,宋国人。小孔子三十六岁。清静守节,安贫乐道。孔子死后,退隐草泽中。子贡为卫相,摆着大排场去看他,见其衣冠褴缕,耻之,说:“夫子居然乐于过这种生活,真是有病!”原宪答道:“我听说,没钱花是贫穷,辛辛苦苦学了道却不去行道,才是有病。象我,是贫穷,而不是有病。”子贡大惭,为轻易说错了话而后悔了一辈子。
公肩定 字子中(《家语》作子仲)
颜祖 字襄。(《家语》无此人)。
枭阝单 字子家(《家语》无之)。
句井疆 字子疆。
罕父黑 字子索(《家语》作宰父黑,字子黑)。
秦商 字子丕(《家语》作丕兹),鲁国人。其父名堇父,与孔子父叔梁纥俱以勇力闻名。? 申党 字周(《家语》作申续,字子周)。
澹台灭明 字子羽,武城人。小孔子三十九岁(《孔子家语》作四十九岁)。相貌丑恶,孔子薄之。毕业后南游江淮,为人敢与去就,率直重诺,从游弟子达三百人,名闻诸侯。孔子闻之,叹气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宓不齐 字子贱,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孙子家语》作四十九岁)。做过单父宰的官,有才智,仁爱,孔子赞他是君子。
颜之仆 字子叔。)
荣祈 字子祈(《家语》作子祺。)
县成 字子祺(《家语》作子横)。
左人郢 字行(《家语》无之)。
燕(亻及) 字子思。"
郑国 (《家语》作薛邦) 字子徒。
秦 非 字子之。
施之常 字子恒(《家语》作子常)。
颜哙 字子声。/
言偃 字子游,吴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以文学著名。做过武城宰的官,管理得不错。
卜商 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孔子说“商始可以言《诗》已矣。”鼓励他要做“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死后,于西河行教。治学严谨,敢于怀疑经史之谬误。曾听人说史志曰:“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说:“‘三豕’应该是‘己亥’之笔误。”读史志者问诸晋史,果然是“己亥”之误。于是名重天下,卫人以之为圣。魏文侯师事之而谘国政。}
儒家文化五大圣人
儒家文化五大圣人儒家思想是华夏文化的代表,从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便成为汉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民族凝聚力。
后世推崇儒家文化,逐渐形成了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五大圣人。
至圣孔子至圣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
学生遍布天下,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都是较早的一批弟子。
孔子创设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至圣先师”,故而被称为“至圣”。
复圣颜子复圣颜子,颜回,字渊,春秋末期鲁国都城(今山东曲阜)人。
出身贫寒,自幼生活清苦,却能安贫乐道,不慕富贵;性格恬静,聪明过人,长于深思。
听孔子所讲的许多高深道理,都能完全理解,且能“闻一知十”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颜回一生未曾做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论语》一书记录了颜回的只言片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故而后世称其为“复圣”。
宗圣曾子宗圣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
曾子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曾子,又传授给孟子。
因而,曾子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曾参著有《大学》一书,《大学》是四书之首,因此曾子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颇有开宗立派之意,故而被称为“宗圣”。
述圣子思述圣子思,姓孔,名伋,战国初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孔子之孙。
子思师从曾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学说,又传给了孟子,与孟子的学说并称思孟学派,是先秦儒家在孔子和孟子之间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代表人物,《史记》当中记载,子思作《中庸》一书。
儒家五圣
儒家五圣作者:来源:《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16年第04期“儒家五圣”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的合称。
儒家五圣在儒家学派中占重要地位,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zōu yì)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qū fù)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
颜子,即颜渊(颜回),(公元前521-481年)春秋末鲁国人。
名回,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非常尊重老师。
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雍也》)。
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唐太宗尊之为“先师”,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曾子(公元前505-435年),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人,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夏禹王的后代,是鄫(zēng)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
曾子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曾子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为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曾子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曾子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被后世尊为“宗圣”。
子思(公元前483-402年),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孔门28弟子简介
孔门28弟子简介•相关推荐孔门28弟子简介孔门28弟子简介.txt10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的鲜花。
孔门28弟子简介.txt点的'是烟抽的却是寂寞……不是你不笑,一笑粉就掉!人又不聪明,还学别人秃顶。
绑不住我的心就不要说我花心!再牛b的肖邦,也弹不出老子的悲伤!活着的时候开心点,因为我们要死很久。
请你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说英文了,OK?孔门28弟子简介转贴自:红树主人的搜狐博客——粤教版高语学堂孔子门下最杰出的十位弟子依次是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赐、言偃、卜商,合称“孔门十哲”,语出《论语·先进》。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第一文库网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1、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
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
不幸早死。
汉高祖东巡祀孔子时以颜回配享,后历代因之。
唐贞观二年(628年)诏称“先师”。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兖国公”。
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复圣”。
在曲阜城内建有复圣庙,俗称颜庙。
2、闵损(前536~?年)春秋末鲁国人。
字子骞。
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而其孝悌之德尤以为人所称颂。
《先进》赞扬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他物质欲望寡少,仕途观念淡薄。
《雍也》载,当季氏请他当“费宰”时,他断然谢绝,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史记。
孔子的弟子有谁他们对孔子有什么影响
孔子的弟子有谁他们对孔子有什么影响孔子的弟子有谁?他们对孔子有什么影响?孔子被誉为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提出的“仁者爱人”的思想为中国的社会和道德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孔子不仅仅是一位独自创造出这种思想的人,他也有很多有才华、有影响力的弟子。
在孔子的长期教育下,他们一起探讨了许多问题,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孔子的弟子们也是传播了孔子思想的重要人物。
然而,孔子的弟子有很多人,这里所列举的是其中一些名字较为知名的。
第一位是颜回。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他非常聪明,也非常有学问。
孔子曾经说过,“回也非仁者也,勇也”。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颜回虽然并非仁者,手段并不总是很高明,但他有非常勇敢的精神,这也是孔子非常欣赏他的原因之一。
颜回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评价,甚至在孔子的意志书(也就是孔子临终前写下的意念)中,也提到了颜回这位弟子。
第二位是子路。
子路是孔子最忠诚的弟子之一。
他本来是个豪杰,后来投身于孔子的门下。
子路不仅有比较深厚的学问,也有很高尚的品德。
后来,他在孔子的教导下,成为了许多诸侯国家的重要官员。
在孔子去世后,子路辞去了官职,并追随孔子的思想走遍天下,传播孔子思想之。
第三位是颜渊。
颜渊是孔子很敬重的学生之一。
他相当儒雅,非常聪明,也很有道德。
孔子曾经提到过颜渊时说道,“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愧”(《论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常和弟子颜回长谈,也不感到他愚蠢。
颜回离开后也会检验自己,所以颜回的大智多谋和高尚品德都让孔子十分称赞。
第四位是曾子。
曾子是孔子最器重的弟子之一。
他非常聪明,而且还非常谨慎。
据说他对自己的身体伤害极度敏感,常常为健康所烦恼。
曾子不仅有着很高的聪明才智,而且有着很高尚的品德。
通过孔子的教导,他变得更加彬彬有礼,变得更加光明磊落。
他很精通孔子的思想,也非常尊重孔子。
最后一位是子贡。
子贡也是孔子的很得意的学生之一。
他虽然很有才华,但却不怎么喜欢学习文化。
孔子门下的72位弟子名单如下(含28位主要弟子简介)值得收藏了解
孔子门下的72位弟子名单如下(含28位主要弟子简介)值得收藏了解孔子门下的72弟子名单如下颜回鲁国人,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因为穷而好学,营养极度不良,而用脑格外过度,导致严重早衰,二十九岁头发白尽,三十一岁就交了公粮本,提前去孔庙占席位等着吃冷猪肉了。
回死,孔子哭之极恸。
闵损鲁国人,字子骞,小孔子十五岁。
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孝。
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品格很高。
冉耕鲁国人,字伯牛,以德行著名。
曾得恶疾难愈,孔丘说是他命不好。
冉雍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
其父不肖。
孔子以其为有德行,说:“雍也可使南面。
”冉求鲁国人,字子有,与以上二冉同族。
小孔子二十九岁。
是鲁国权臣季氏之管家。
有才艺,以政事闻名。
仲由国藉不详,字子路,小孔子九岁。
性鄙,好勇力,性伉直,曾陵暴孔子。
孔子设礼稍诱之,子路于是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然后来仍多直言,顶撞孔子,是孔门痴儿。
孔子容而爱之。
以政事闻名。
后死于卫国之乱,被砍作肉浆。
孔子大恸,为之不食肉糜。
宰予字子我,鲁国人。
口才极好。
因为白天打瞌睡,被孔子骂作“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于是闻名百代。
孔丘很不喜欢这位巧舌如簧的门生,每拿话来艮他。
宰予在齐国混了个临淄大夫的官,后来与田常作乱被夷族。
孔子耻之。
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
口才同样极好,可是孔子却对他青眼有加。
齐相田常伐鲁,鲁子命之出使救鲁。
子贡去齐国,吴国,越国和晋国转了一圈,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竟做下了桩天大的事业,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一使而动五国之政。
子贡又精通经济,善做生意,银子挣得哗哗的。
每次出使,车仆之盛,拟于王侯,又仗着孔门高徒的名份,与诸侯相抗礼。
儒学之昌盛,子贡大声势大排场的宣传功不可没。
孔子没有白喜欢他。
言偃字子游,吴国人。
小孔子四十五岁。
孔门七十二大师(前551-479)按综合排名
孔门七十二大师(前551-479)按综合排名孔门七十二大师(前551-479)综合排名1. 孔子 (前551-479)孔子是孔门七十二大师中的领袖,被尊称为“圣人”。
他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孔子强调人类的道德修养,并提倡克己奉公、仁爱和谐的思想。
2. 曾参 (前505-435)曾参是孔门七十二大师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是孔子的弟子,为儒家学派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参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理性思考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3. 颜回 (前551-480)颜回是孔门七十二大师中的杰出弟子之一。
他以聪明才智和卓越的理解能力而著称。
颜回在传承和宣扬孔子的思想方面贡献良多,对后世影响深远。
4. 孟子 (前372-289)孟子是孔门七十二大师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了“性善论”和“天命论”,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子思 (前512-490)子思是孔门七十二大师中的著名学者之一。
他对儒家思想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特别强调对自我修养和心性的培养。
子思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6. 仲由 (前516-435)仲由是孔门七十二大师中备受尊敬的学者之一。
他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特别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
7. 字子贡 (前483-402)字子贡是孔门七十二大师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是孔子的学生,对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字子贡在道德修养和教育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 (以此类推)这篇文档按孔门七十二大师的综合排名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大师,每位大师都对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孔子的弟子介绍
孔子的弟子孔子传说有三千弟子,孔子认为“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又一说:贤人七十二。
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人”。
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颜回、闵损、冉耕、冉雍。
在政事方面出众的有:冉求、仲由。
在言语方面出众的有:宰我、端木赐。
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原宪、公冶长、樊须、有若、公西赤。
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这样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贵族垄断的世卿世禄制,为专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体制创造了条件。
孔子讲学图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而且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其中最主要的有:颜回,前521~前481,春秋末鲁国人。
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颜渊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
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孔子的母亲的姓氏也是颜,是巧合还是感情因素使颜回成为孔子最得意弟子呢?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
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
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
”初仕鲁,后事卫。
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
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闵损守身自受,“不仕大夫,不食污君 之禄”。季氏曾派人去请他出任费邑宰, 他却要来人婉言推辞,并说,如果再来 召我的话,那我就渡过汶水出国去了。 闵损是孔门弟子中唯一明确主张不作官 的人。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 之一。
7.冉耕
冉耕姓冉名耕,字伯牛,比孔子小七岁, 鲁国人。以德行著称。后来,冉耕患了 麻风病,不愿意见人。孔子去探望他的 时候,站在窗外面握着他的手。叹息着 说:“如果没有希望的话,这也是天命 啊!这样的好人,竟然会染上这种恶病! 他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
还有五个人,也比较重要,樊须、公西 赤、有若、曾参和颛孙师(子张)。他 们,出现最多,是子张(18次)和曾 参(15次),其次樊须(6次),其 次公西赤(5次),其次有若(4次)。
这十来个人,孔子最爱,还是德行科的学生。 如一期的冉耕、闵损,二期的颜回。三期的 曾参、有若,也属这一类。他们都是道德先 生,老实巴交,少言寡语。
他强记好古,在与鲁哀公论政时,提出“百 姓富足了,国君怎么会不够?百姓贫穷,用 度不够,国君又怎么会够”的“贵民”观点。 他还提出“善事父母和兄长是仁的根本”, “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等主张。丰富了儒 家的学说。因为有若的相貌和孔子长得非常 相像,所以当孔子去世以后,弟子们思念老 师,就把有若当作老师一样的对待。东汉明 帝十五年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唐玄宗开 元二十七(739年)封“汴伯”。宋真宗大 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平阴侯”;度 宗咸谆三年(1267年)以“平阴侯”从祀孔 子。清乾隆三年(1738年)升为十二哲。
6.闵损
闵损姓闵名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 鲁国人。闵损以德行著称,孔子特别表 彰他的孝行,说他顺事父母,友爱兄弟。 汉代刘向《说苑》中曾记载:闵损幼年 时遭后母虐待,他父亲知道以后,非常 愤怒,要把后妻赶走,闵损反而为后母 求情。他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因为后母生了两个孩子,如果后母被赶 走了,那三个孩子就没人照顾了。他的 孝行感动了父母,也深得远近人之赞赏。
8.冉雍
冉雍姓冉,名雍,字仲弓,比孔子小二十九 岁,鲁国人。冉雍出身贫贱,他的父亲行为 不良,有人以此作为攻击冉雍的借口。孔子 驳斥说,一头耕牛,也可以生出献祭用的小 牛来;父亲不好,儿子不一定也不好。冉雍 气量宽宏,沉默后重,深得孔子的器重,认 为冉雍具有人君的容度,可以做地方长官。 冉雍参加做过季氏再,以德行著称,被列为 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战国时期的 荀况很推崇他,把冉雍与孔子并列为大儒。
孔子编《春秋》;整理了《诗经》, 将其中305篇选出,世称“诗三百”; 并且,孔子的弟子记录了孔子的言 行,编纂了《论语》一书。
曾子依照孔子之语,写了《大学》 一书。 另外,他还著作《孝经》。
子思写了《中庸》一书。
孟子将儒学发扬光大,与弟子万章 等一起编写了《孟子》一书。
孔门弟子
一、儒家五圣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颜子、 曾子、子思和孟子的合称。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 “至圣”;
颜子,即颜渊(颜回),孔子弟子,被 后世尊为“复圣”;
曾子,孔子弟子,被后世尊为“宗圣”;
子思,孔子之孙,曾子弟子,被后世尊 为“述圣”;
孟子,曾子之再传弟子,子思弟子,被 后世尊为“亚圣”。
评,但这并未影响他们师生间的关系,
足见师生相知深厚。被列为孔门四科十 哲(政事科)之一。唐朝开元27年 (739年)被追封为“徐侯”。宋大中 祥符两年(1009年)追封为“彭城公” (后改为“徐公”)。
10.端木赐
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 小三十一岁,卫国人。他口才很好,雄 辩滔滔,又能料事。见于《论语》中的 孔门弟子与孔子的问答之言,属他最多, 孔子器重他次于颜回。曾担任鲁国或卫 国之相,最善于搞外交活动,曾在齐、 吴、越、晋诸国间游说,使吴国攻齐, 从而保全了鲁国。孔子对子贡的利口巧 辞,有时也加以劝戒。
5.有子
有若姓有名若,字子有,亦称有子,比 孔子小四十三岁,鲁国人。他尊奉孔子, 认为孔子是出类拔萃的天下第一圣人。 他刻苦学习孔子的思想,发扬“学而不 厌”的精神,以火烙手,以防瞌睡,日 夜攻读。对孔子的思想往往做出符合原 意的解释和理解,根据孔子关于在上位 的人能用浓厚感情对待亲族、老百姓就 会走向仁德的教导,成为有道德孝悌的 人,不会犯上做乱,孝悌是人修养的根 本,孝悌是“仁”之本。因而主张以 “礼”为准绳,以“和”为原则处理事
颜回才29岁,头发就全白了,而且早逝。颜 回死时,孔子哭得很伤心,说道:“自从我
得了颜回以后,弟子们就更加亲和向学
了。”“他发了怒,很快就会消解,从不把
愤怒转移到别人身上;有了错误,马上改正,
决不再犯。可惜他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这
样好学的人了。”由于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 学生,所以至三国魏正始元年(224年)祭 孔时开始以他为配享从祀之例。唐玄宗开元 八年(720年)被封为“亚圣”。明嘉靖九 年(1530年)封为“复圣”。《韩非子。显 学》列为儒家八派之一(颜氏之儒)。
孔子对学生有夸有骂,夸得最多是颜渊, 骂得最多是仲由。仲由挨骂,但忠心耿 耿。他和孔子,有点像李逵和宋大哥。
1.颜回
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比 孔子小三十岁,鲁国人。颜回出身贫贱, 一生没有作官。孔子赞叹说:“颜回真 是难得啊!用一个竹筒吃饭,用一个瓜 瓢喝水,住在陋巷里。要是一般人,一 定忧烦难受,可颜回却安然处之,没有 改变向道好学的乐趣!”颜回敏而好学, 能闻一知十,注重仁德修养,深得孔子 欣赏和喜爱。因此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 (德行科)之一。
9.冉求
冉求姓冉名求,字子有,通称冉有,亦 称有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人。 冉求生性谦退,是孔门弟子中多才多艺 的人,深受孔子称赞。冉求长于政事, 尤其善于理财,曾任季氏宰。他很能带 兵打战,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 任左师统帅,以步兵执长矛的战术打败 了齐国。
趁这次得胜的机会,他说服了季康子迎 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后来由于冉 求帮季康子聚敛民财,受到孔子严厉批
(子思子)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
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
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 又有发展和建树。
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 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 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 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 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营养。曾参是孔子 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 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以 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 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 五大圣人。
他认为人要守信义,一切盟约符合 “仁”、“礼”都要兑现。他主张治理 国家要“无为而治”宓子贱为单父宰, 日夜操劳,事必躬亲。他对宓子贱说, 要学习“舜鼓王弦,歌《南风》之诗而 天下治”的思想。他的孝悌思想对后世 影响深远,汉朝设“孝悌力田”、“举 孝廉”时多以他的话为依据他主张减轻 剥削、寓富于民的思想,成为后世贤卧 规劝帝王的名言。有若为人的易笃行, 是孔子晚年的晚年弟子。
言语科不一样,都是能说会道,善于搞公关 的人,二期的宰予、端沐赐是代表,公西赤 也属这一类(他也是二期的学生)。
政事科,是有治国用兵之术,擅长管人理财 的人。一期的仲由是老大哥,他当过季氏宰。 二期的冉耕和冉求也当过。冉雍,说是德行 好,其实也是政事之材。颛孙师,性格似仲 由,是小子路,也可归入这一类。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 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唐开元 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郕伯”。 宋大中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郕 侯”(一作瑕丘候)。元至顺初年,加 封为“郕国宗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 “宗圣”。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建 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 曾姓后裔均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 祖先。
文学科,好读书,长于经艺,经是经书,艺 是礼乐,三期的卜商、言偃是代表。
孔子死后,五大弟子闹矛盾,道德 高尚派,曾参与有若争正统;多才 多艺派,卜商、言偃、颛孙师比高 下,也反映了孔门内部的矛盾。
孔子的学生,性格不同,形成对照:
如颜回听话,仲由鲁莽。孔子对学生有 偏爱,德与能,他重德;能说会道和少 言寡语,他喜欢少言寡语,而且看上去, 有点傻———当然不能真傻。比如闵损、 冉雍,不爱说话,就都是道德先生。相 反,宰予、端沐赐擅长言语,仲由多嘴, 就不配当道德先生。
11.仲由
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因他曾为季氏的家 臣,又被称作季路,比孔子小九岁,鲁国人。 仲由出身微贱,家境贫寒。他生性豪爽,为 人耿直,有勇力才艺。仲由经常批评孔子, 孔子也常批评他,仲由闻过则喜,能虚心接 受。孔子对他评价很高,说他有才能,千辆 兵车的诸侯国,可以让他掌理军政大事。仲 由作过鲁国的季氏宰;做过卫国大夫孔悝的 邑宰。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政事科)之一。
曾子典故
二十四孝记载了曾子啮指痛心的佳话: 曾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 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 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 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 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 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 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子游
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 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 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 武城宰(县令)。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说:“和颜回相比, 你自认为如何?”子贡谦逊地答道: “我哪里敢和颜回相比?他听到一分, 可以了解出十分;我听到一分,只能领 悟到二分。”子贡与子路一文一武,犹 如孔子的左右手,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 (言语科)之一。子贡很善经商,家境 非常富有,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富商。孔 子死后,子贡守墓六年,师生之情胜过 父子。
子游少孔四十五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 佼者,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 后人往往把他与子夏合称为“游夏”。 子游二十多岁就担任了“武城宰”(治所 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实行孔子关于“君子 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的教诲,孔 子到武城时,“闻弦歌之声”,甚为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