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高考文言文单元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文言词语总复习PPT (共46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词语总复习PPT (共46张PPT)

3、词义转移
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
事物。如“涕”,古代指眼泪, 现在指鼻涕。“穷”古代表示 “困窘”义,现在指贫穷。
4、感情色彩 变化
“爪牙之士”中的“爪牙”古代是褒
义词,是“得力助手”之义,现在 则比喻坏人的党羽,变为贬义词。 “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是 指地位低下,“鄙”是指见识浅陋, 是表谦虚的中性词,今天的“卑鄙” 则指品质恶劣,是贬义词。
眄庭柯以怡颜
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 不同的一项( C)
A.完璧归赵 B.宁许以负秦曲 C.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毕礼而归之
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 项是( D)
A.园日涉以成趣。
B.
C.臣具以表闻。 D.临帝子之长洲 。
.对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D)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沛公军霸上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范增数目项王
二月草已芽
(2)名词作状语
吾得兄事之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天下云集响应 卒庭见相如 常以身翼蔽沛公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
越国以鄙远
1、词义扩大
如“江”,古代专指长江,
“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 指一切大的河流。
2、词义缩小
如“让”在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
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 后一个意思不用了。 “臭”字,古代泛指各种气味, 《易经》上说“同心之言,其臭如 兰”,这个“臭”就是指香味。现 在“臭“只指臭味了。
文言词语总复习
一、怎样推断实词在句中的 正确含义

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ppt(共373张)

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ppt(共373张)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 交代传主曾公亮的名字 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 籍贯
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 主体:
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 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 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
知会稽县:立斗门, 治水灾
之果然
知郑州:有使丢失物品,
2020/7/28
结尾:一般为对传主的册封奖赏,或死后所
作的“盖棺论定”(有时会有补叙)
3 .语言特点——凝练简洁
传记的语言通常凝练简洁,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 其是对传主的评价或用“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得几 个字词点到为止。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要细读,不要放过 每一个字。
传记中惯常出现的词语有国名、朝代名、人名、地 名、官名、官职名、庙号、年号、谥号及重要的典籍名 称。对于这些词语,一方面平时要积累一些常用语,尤 其是官职方面的,另一方面,在阅读时这些文字一般都 是“死字”,不必拆开。
6.《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 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语句是: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
7.《阿房宫赋》中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 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六王毕, 四海一;蜀山兀 ,阿房出 。
8.《阿房宫赋》中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 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 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 心也。 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
2020/7/28
整体阅读方略
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选文是人物 传记,这是多年没有改变的命题习惯。因而 高考文言文阅读,实质上是古代浅易的人物 传记阅读。从古代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入 手,寻找阅读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ppt(9份打包)7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ppt(9份打包)7

5大比对角度、 10个命题设误点分类例析 角度一:比对人物
误解
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 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即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 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
命题
设误
形象 张冠 李戴
比对
方法
要围绕“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 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比对,要着重比对选项在 这几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
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分析: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 孝之名”错,根据原文可知,作者最初并不知道李台州与其母亲 的事,直到李台州死后,在与丞相京公交谈中才知道李台州母子 之间的故事,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名。 [参考译文] 宗质在乾道庚寅年担任洪州副郡守,当时我做奉新县的县 令,多次拜谒他,不知道他们母子间的事情。第二年,我到京师 做官,宗质入朝,被授予台州知府。朝中人士说:“李台州,是 曾觌的姻亲。曾觌没有儿子,把台州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 我见他一次,(从此)不敢再去见他,也不知道他的孝顺。 十七年后,台州已经去世,我与丞相京公一同为宰相属 官。谈论间,京公给我说了李台州母子的事。我出生八年,母 亲去世,终身遗憾。听说了李台州母子的事,哭泣不止,被感 动并为他作传。
提升解题技能(四)
题目怎么命——洞悉3大特点 1.四个选项基本按行文顺序设 置,用现代汉语表述,且内容 属于文章主要部分。按顺序设 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 进行文题比对。 2 .每个选项均是先用一个或 两个四字格式短语对人物进行 概括,然后举事例印证分析。 3.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 误,且该项错误也非全错,而 是错一点,往往是“概括”无 错,“分析”有瑕。 故在比对时可重点关注分析印 证的部分文字。

《高三语文文言文总复习》精品PPT

《高三语文文言文总复习》精品PPT

例二:王 怒而疏
屈平。
主语
宾语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疏远)
D,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具有了谓语所具有的性 质,特点(谓语有了使令性)。就是 主语使宾语动。
主语
谓语
使
宾语
例:(其声)
泣 孤舟之嫠妇
使
E,意动用法:
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谓语的性质特
点。即: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表
示主语把宾语当作“谁”或“什么”的一种用
3、词类活用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是指词 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实词 (也有个别虚词)在一定的条件下 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的语法功 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识别词 类活用主要根据上下文,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A,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就文言文而言,常用名词、 代词充当。
山东省
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诸 侯
词语
古义
今义
例句
指示
指出, 给人看。
为指导工作而 发出的品头或 璧有瑕,请指示王 书面意见
行为
行,品行; 举动 为,作为
以为
认为 把…当做
可以
能够
可以…凭
从而 从,跟随;而, 连词
而且。
祖父
爷爷 祖辈和父辈。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以为神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吾从而师之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斩荆棘
“使宾语怎么 名词 样”的意思。 的使动用法 它是用动宾结
形容词 的
构 表达使令 式的内容。
使动
名词 活用为
使动
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 或事物。 格式:名+宾=使+宾+为+名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高考文言文单元复习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单元复习PPT课件
10
练习一:1、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 药,未曾废离为愚者,莫我若也。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 者乎。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 列传》
7、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
3、 补(增)——补充省略
句中一些省略的成分,有时需要补出。
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你们看廉将军比秦王谁(厉害)? 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 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年长体弱的却活下来了呢?(我)不 能认为(这)是真实的啊!以(之)为
7
4、删(略)—— 删掉衬词 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
14
“你不聪明,太过分了” (主谓倒装) “惟……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定语后置 9
6、贯——前后连贯 文言句中带修辞色彩的说法,用典用事 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如:A、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北——元军,口舌——言语
B、“(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
尚——“崇尚”
5
B、换成今语——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 义词、通假字,替换成现代汉语与之相 应的词语。
如: “祖父——祖父和父亲” “妻子——妻子儿女” “受业——教授学业” “尺寸之地”中的“尺寸”译为“一
点点”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使——让,其——他们的,管——钥匙 6
文言文单元复习 ——文言文翻译
1
一、文言翻译的标准
译文做到“信”“达”“雅”
“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 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加意思;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课件(共19张PPT)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课件(共19张PPT)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阅读指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 快速通读,厘清层次 节选文段大体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节选文段按照文言人物传记的一般行文思路,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第一句,介绍传主姓名、籍 贯等基本情况;第二层,中间主体部分,叙述传主生平主要事迹;第三层,最后两句,交代传主去世及其原因。
《晋书·鲁芝传》 《后汉书·王涣传》 《宋史·范纯礼传》 《宋书·谢弘微传》 《后汉书·赵憙传》
《宋史·许将传》
体裁 史传 史传 史传 史传 史传 史传 史传 史传 史传
[备考指导] 1.题型稳中有变。分析综合题、翻译题,自 2009 年一直沿用至今,没 有变化。2014 年起全国新课标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试题有了微调,删去 2013 年及以前的信息筛选题,增设了断句题,而且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 2014 年及以前均设有一道考查文言实词的单选题,至 2015 年后替换为一道 文化知识题,仍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2016 年与 2017 年各题题型及其针 对的考点保持一致。2018 年全国新课标卷Ⅰ、Ⅱ、Ⅲ第 10 题仍旧是断句题。 2018《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出现了实词考查单选题,说明这个考点依然要重 点复习。 2.“内”“外”兼顾,以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为主。选文是课本外的, 但答案却能在课本内找到。断句题、翻译题,甚至分析综合题,皆体现出这 一特点。 3.始终坚持“浅易”原则。“浅易”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选文基 本上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2007 年至 2018 年,全国卷中《宋史》 选文 9 篇、《明史》选文 6 篇、《旧唐书》选文 2 篇、《新唐书》选文 1 篇、《北 史》选文 2 篇、《宋书》选文 3 篇、《后汉书》选文 3 篇、《新五代史》选文 1 篇、《晋书》选文 1 篇);第二,文章用词均为常用词;第三,文章均采用常 见句式;第四,文章可在脱离写作背景的情况下读懂;第五,文章是典范的 文言文作品。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篇 PPT课件 (共8个文件)7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篇 PPT课件 (共8个文件)7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休的表决心或者哀怨不断,做别人茶余饭后的笑点。

19、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样画上完美的感叹号,但我们可以歌咏最感人的诗篇;即使不能阻挡暴风雨的肆虐,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即使无法预料失败的打击,
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成功的一个个驿站。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20、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源。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要想得到,就得学会付出和坚持。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
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PPT课件
典型的实词意义要及时积累、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
❖ 例: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
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谓为信然。《隆中对》
(确实、的确)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 7、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带—腰,佩带)
❖ 8、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幼—冲,年幼)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 四、语法分析法: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 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 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介宾短 语充当等。
❖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顾”通“雇”,雇佣)
❖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翼”通“翌”,第二天)
试 ❖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趣”通“促”,催促) 一 ❖ 4、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 (“蚤”通“早”,早点)
试 ❖ 5、复之以掌
(“复”通“覆”,覆盖)
❖ 6、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通“猝”,突然)
❖ 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固,形作名,险固的地势
坚、锐,形作名,坚硬 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判断下列句中红字解释的正误:
1、自放驴,取 樵炊爨。 樵:打柴。 (2000年全国)
“樵”作动词“取”的宾语,当为名词,“柴禾”。
2、鸣鹤在阴,其子 和之 和:和睦 (2004湖南)
实词的考查形式:
❖ 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和 错误的一项;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课件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课件

科举制度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
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 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 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 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 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今如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既出塞出东道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介词凭介词凭介词把介词把副词恰逢正赶上副词恰逢正赶上副词恰逢正赶副词已经以后副词已经以后副词已经以连词不论连词不论连词不论连词不论4注意特殊情况文言虚词中的特殊情况主要指以下几类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
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 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科举制度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
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 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 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 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 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 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 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 “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 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 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 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实词 复习课件(共53张PPT)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实词 复习课件(共53张PPT)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 点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 含义的理解能力; 第二,考查范围是“常见文 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在文言文中出 现的频率较高,使用比较普遍,绝大部分在中 学教材中出现过; 第三,考查的目标是理解文 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理解“在文中 的含义”,一方面要把握文言实词本身所具有 的意义;另一方面要把握语境对其含义的“影 响”,也就是说要结合语境来判定文言实词的 含义,考生要重点考虑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 禹之王 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自己”“自身”
(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性命”
2. 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 终不肯夜泊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 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 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 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锻炼”,古代除 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 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谤”古义为 议论、批评别人的过错,中性词,现在表示诽 谤,贬义词。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3.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5.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6.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古义:跑。今义:行走。
4.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 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 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 怨、责备。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七教材文言文复习ppt课件(必修1)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七教材文言文复习ppt课件(必修1)

(3)越国以鄙远: 名__词作动词,_把……__当__作边邑。____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动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 _使___…__…__侵___损。
__ _
_ ,
_,
_。
((56)邻)因之人厚,之君力之薄而也敝:之形:__容____词_____作_____动____词_____ ___变_____雄____厚_____ ___变_____薄___弱 _(7_)又欲肆其西封: 名词作状语,向西。
__________________
(8)樊於期乃前曰: 名__词__作动__动词__的词使__, 动上__用__前法。,__使__ ……受伤害。
(9)使使以闻大王:
动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 ,
__使__…__…__听__到_。 __
_
(10)皆白衣冠以送之:
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 ,
_穿_ __白__衣__,__戴__白__帽___。
__
(11)乃朝服: 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穿__上__朝__服_。__ _
(12)函封之: 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 _用__匣__子__。_ __
(13)太子迟之: 意动用法,以……为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介__词__
_替____
(7)吾属今为之虏矣:

介__词__
__被___
(8)何辞为: 句末语气词,_ 常用在疑问介句词里,因_ 为
四、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高考复习文言文必备基础知识课件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必备基础知识课件PPT

• 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 赧(因羞愧而脸红) • 竟(结束、完) • 坐(因……而犯罪、因为) • 甫(才) 寻(不久) • 造(造访)
••• 交遽 尤((通急罪(速过交、过就错错、、相恐指惧责通)归)罪) •• 老先(大祖(先年、已龄经大死去)的长辈)
• 过(拜访、责备) • 弑(子杀父、臣杀君)古今异义 • 用(财用、因为)
高考复习文言文必备基础知识课件PPT 【PPT 实用课 件】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高考复习文言文必备基础知识课件PPT 【PPT 实用课 件】
高考复习文言文必备基础知识课件PPT 【PPT 实用课 件】
•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 • 课(督促劝说) • 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 •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 对(回答或对话) • 如(到、往) • 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 工(工匠、精巧、擅长) • 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 • 容(宽容、或许、许可) • 贷(借出借入,宽容) • 狱(官司、案件、监牢) • 白(告诉) • 与(赞扬) 多(赞扬) • 遽(急速、就、恐惧) • 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 •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
•• 间狱((官参司与、)案件、监牢) ••• 控白 与(((告赞拉诉扬))) 多(赞扬)
•• 景遽(急大速、、日就光、)恐惧) ••• 略尤 先(((罪祖夺过先取过、)错已、经指死责去归的罪长) 辈)

【高考语文】高考复习文言专项复习ppt

【高考语文】高考复习文言专项复习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 若能以吴越之从与中国抗衡 很、大 (副词)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余叩所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非常
1、缘故 (名词)
所以 2、表原因的虚词 3、用来,靠它来 绝境
表示因果关系
的关联词
与外界隔绝
没有出路
词语
古义
更不必说 处处 思想意识 的活动 鱼和肉
函谷关以西
词语
古义
虽、尽管; 然,尽管如此
今义
例句
虽然 故事
用于让步复句 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 的关联词 梯,必取宋
真实的或虚构的 有人物有情节的 事情
先例、 旧事 面向南而坐, 即称帝 1、可爱 2、值得同情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南面 可怜 中间
于是
南边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规律一: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 列、偏正、修饰关系,其中一个名词 活用为动词
1、晋军 函岭,秦军氾南。 2、大楚兴,陈胜 王。 3、何以王 齐国,子万民乎?
(3)词义转移。 涕——古:指眼泪, 今:指鼻涕; 偷——古: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 今:偷窃。
(4)词义弱化 怨——古:仇恨、怀恨, 今:表示埋怨,责备。
(5)词义强化 恨——古:表示遗憾、不满意, 今:表示仇恨、怀恨之意。 (6)感情色彩变化 卑鄙——古: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没有贬义, 今: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 (7)名称说法改变 目——眼睛 寡——少
3、迭韵通假,即借字和本字韵母相同,声母相近。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再如:信—伸 还—旋 齐—剂
判断是否是通假字要特别注意:
1、通假有固定,不能随意与某个音同音近字通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单元复习 ——文言文翻译
1
一、文言翻译的标准
译文做到“信”“达”“雅”
“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 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加意思;
“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畅,符合 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就是要求译文的用词造句比较 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 富有表现力。
“不若与人。”——《庄暴见孟子》
11
练习二:翻译下文 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
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 共鉴。愿陛下矜憨愚诚,听臣微志。
12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13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3、 补(增)——补充省略
句中一些省将军比秦王谁(厉害)? 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 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年长体弱的却活下来了呢?(我)不 能认为(这)是真实的啊!以(之)为
7
4、删(略)—— 删掉衬词 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14
“你不聪明,太过分了” (主谓倒装) “惟……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定语后置 9
6、贯——前后连贯 文言句中带修辞色彩的说法,用典用事 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如:A、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北——元军,口舌——言语
B、“(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A、夫水,智者乐也。 B、张良曰:"谨诺。"(《赤壁之战》) 句中的"谨"表谦称,也可删去不译。
8
5、 调——调整语序
一些文言句式的词序,有时必须改变。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 构后置等,译时需颠倒过来。 如:“甚矣,汝之不惠!”
“惟兄嫂是依”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0
练习一:1、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 药,未曾废离。
2、其信然邪? 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3、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 者乎。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 列传》
7、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
2
二、 文言文翻译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 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 表达方法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 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 同的表达方法。
3
三、文言翻译的方法
1、留—— 保留不译 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
词:人名、地名、国名、年号、朝代、官 职、典章制度、物品名称、度量衡等。
A、任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下。 B、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 不甘与忤视。
4
2、替(换)——A、对照翻译 B、换成今语
A、对照翻译——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 汉语双音词或多音节词。
如:“商君佐之”——商君辅佐他。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
尚——“崇尚”
5
B、换成今语——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 义词、通假字,替换成现代汉语与之相 应的词语。
如: “祖父——祖父和父亲” “妻子——妻子儿女” “受业——教授学业” “尺寸之地”中的“尺寸”译为“一
点点”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使——让,其——他们的,管——钥匙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