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光处方原则
第九章 配镜处方的确定原则
第九章配镜处方的确定原则验光和配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验光技术人员须正确测定被检眼的屈光状态、屈光不正的性质和程度,然后在验光取得数据的基础上,各依近视眼、远视眼、散光眼、老视眼眼镜处方的确定原则,结合被检者年龄、职业、用镜要求、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为其确定适宜的眼镜处方。
验光结果决不等于眼镜处方。
当然处方完成后,还需有完善的加工与调整,并指导被检者有关眼镜的配戴方法才能最后完成屈光不正的矫正。
然毋庸置疑,开具正确的处方是其中的一重要关键环节。
(一)关于远视眼配镜处方的确定原则由于远视眼与调节密切联系,一些患有远视的青少年其远视可为调节作用所代偿,视力仍可正常,也可以不出现任何症状,所以并不是所有远视者都要戴镜。
应根据年龄、远近视力情况、远视程度、视疲劳症状及眼位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定。
年龄16岁以下者:调节力强,隐性远视和显性远视在总远视中密度不同,常需作睫状肌麻痹验光(或云雾法)以求得总屈光度。
目前对无斜视儿童常用2%后马托品溶液(Homatropine)散瞳(每隔10分钟两眼各滴一次,共滴4~6次,滴药完毕后两眼休息一小时,待睫状肌麻痹较充分后验光)。
一周后小瞳复查试镜,再开具处方配镜。
6~7岁以下儿童如无视疲劳症状,远近视力正常、查有轻度远视属生理性远视范畴,不必配镜。
16岁以下少儿一旦出现视疲劳症状,即使轻度远视也应配镜矫正。
低于+3.00D者,配镜度数可较检查结果低1/3,以适应睫状肌张力。
并可在近距离阅读情况下戴用,以消除视疲劳。
超过+3.00者,应以显性远视度+1/4隐性远视度作为眼镜处方的度数,并经常戴用。
高度远视如戴镜不适应,初配时可稍减低远视度,但为防止调节性内科视和弱视发生,应于短期内逐增镜度至充分矫正。
青年及成年人:随年龄增长,调节力逐渐减低,隐性远视逐渐变为显性。
一般系作不散瞳验光。
如远近视力正常,而又无任何不适感,不配戴矫正眼镜。
如有视疲劳症状可在看近时戴用,以消除不适。
第六章验光配镜处方原则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六章验光配镜处方原则第一节近视眼镜处方准则一、近视眼及处方特点:近视眼是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情况。
这段差距是不可能通过眼自身的调节作用来弥补的。
因此配镜的目的就是用镜片的屈光能力来弥补这段差距。
二、在近视镜处方时,要充分注意睫状肌调节痉挛的存在。
要知道调节痉挛不仅见于青少年也见于成年人,不仅见于轻度近视,也见于高度近视,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止度数偏高。
三、从未戴过眼镜或一次增加度数较多者要注意睫状肌调节力不足。
要注意查近视力,防止看近困难。
四、青少年学生根据不同情况配0.8—1.0的视力的最低度数。
五、为了减轻调节负担,减轻近视度数发展,青少年学生在不同距离,宜配戴不同度数的眼镜,或者配戴渐进镜。
六、成年人配近视镜,若是近距离工作较多的人,度数应略低一点。
七、高度近视配镜应强调主觉验光,如果视力出入不大,应尽量取低一点,或者先按近视力选择度数。
八、、-8.0D以上的高度近视一般都有较明显的眼底病变存在,常常不能矫正到正常视力(加小孔镜可鉴别)九、高度近视可以取由低到高逐步到位的方法。
十、青少年学生裸眼视力不到0.6者最好经常配戴。
十一、外隐斜的近视度数可以略高一点。
如果是显性外斜视可以试行超强度矫正,一般可增加1D-5D 平均2.5D。
十二、近视镜矫正的一般原则1.浅度近视(AC/A偏低)完全矫正。
2.近视十集合过强(AC/A偏高)低度矫正。
3.近视十集合不足(AC/A偏低)完全矫正。
4.近视十外隐斜(AC/A偏低)强度矫正5.近视十外斜视(AC/A偏低)超强度矫正。
十三、青少年学生近视配镜处方应过5关。
1.一减:减-0.25D2.二加:加-1.5D3.三平:平衡双眼视力4.四问:“问”眼胀否,能否看近。
5.五走:走路时有无不适。
第二节远视眼镜处方准则一、远视眼及处方特点远视眼是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后面的一种情况。
它的特点是可以动用眼自身的调节功能把焦点向前移位。
医学验光配镜处方原则
医学验光配镜处方原则
医学验光时,当用综合验光仪检查完所需要的项目后,需按以下处方原则对被检者进行最后的验光处方确定:①隐内斜与调节强的近视患者,处方验光度低,远视患者处方验光度高。
②隐外斜与调节弱的近视患者.处方验光度高,远视患者处方验光度低。
③集合功能差的远视患者,瞳距略放小,使视轴落在矫正镜片光学中心,利用凸透镜的三棱镜效用,使物像向鼻侧移位。
④测定驭眼单视功能时,需判断出主视眼为右眼,还是左眼,应使配戴矫正镜片前后的主视眼一致。
⑤使用综合验光仪中的红绿二色试验、偏振片或棱镜分离等方法,使戴矫正镜片的双眼调节处于平衡状态。
验光处方原则范文
验光处方原则范文验光(refraction)是指通过对眼睛进行各种光学测试来确定眼镜的度数。
验光处方是验光师根据测试结果为视力不良或有其他视觉问题的人制定的一份文件,该文件详细说明了需要配戴的眼镜的度数和其他特殊要求。
验光处方原则是制定这些处方时所遵循的一套准则和规范,以确保验光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验光处方原则:1.全面而系统的测试:验光师应使用多种测试方法和工具,包括视力检查、干眼测试、眼球运动测试、眼压检测等,以全面评估受检者的视力和眼健康状况。
2.精确的度数测量:度数是决定矫正眼镜度数的关键因素。
验光师应确保使用准确和精密的度数测量设备,如自动折射计和计算机辅助验光系统,以减少测试误差。
3.个性化的眼镜设计:验光师应根据个体的需要和要求,为每个人设计和定制适合其矫正需求的眼镜。
这包括考虑到受检者的年龄、职业、生活方式、视觉要求等因素,以提供最佳的视觉效果和舒适度。
4.综合性的处方:多数人的视力问题并不仅仅是度数不正常,还可能包括散光、老花等其他因素。
验光师应根据测试结果综合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方来解决所有视觉问题,以提供最佳的矫正效果。
5.特殊要求的处理:有些人可能有特殊的视觉要求,如需要配戴渐进多焦点镜片、防辐射镜片或者是其他特殊的镜片设计。
验光师应根据受检者的需要和建议,为其提供相应的特殊要求的处理方案。
6.配镜跟踪和调整:验光师应定期进行配镜跟踪和调整,以确保配戴的眼镜一直保持适合受检者的度数和效果。
这包括定期的视力检查和镜片调节,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视力变化。
7.教育和沟通:验光师应与受检者进行充分的教育和沟通,解释验光结果和处方,并提供正确的佩戴和护理指导。
这有助于受检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视觉问题和矫正需求,并正确使用和保养他们的眼镜。
总体而言,验光处方原则旨在确保通过准确的测试和合理的处方,提供最佳的视力矫正效果和舒适度。
这需要验光师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遵循一定的流程和准则,以确保每个人都可以获得适合他们个体需求的眼镜。
验光处方原则(验光技术课件)
近视的处方确定
基本原则: ➢选用最低度数的负透镜使被检者获得最佳的矫正
视力(MPMVA) ➢选择适当度数负透镜(凹透镜) ➢不同年龄阶段近视被检者配镜处方有所不同
近视的处方确定
假性近视眼:解除调节痉挛,不需要配镜。 真性近视眼:真性近视一但影响视力(影响学习和工作),一般应予
5、中老年(40岁以上) 逐渐出现老视,视近困难,适应能力下降,调节
能力下降;隐性远视逐渐暴露 (1)给予合适阅读附加镜,验配双光镜或渐变焦
远视的处方确定
• 戴镜方式 (1)一般全天配戴,缓解调节紧张的需求,减低视疲劳 (2)儿童长期佩戴,防止弱视和斜视的发生 (3)视近方有症状者,需要考虑验配近用眼镜或抗疲劳眼镜
远视的处方确定
1、婴幼儿时期(0-3岁) (1)大多数人出生时都是远视眼 (2)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高度远视部分矫正;中、
低度远视可能为生理性远视范畴,不予配镜;有内斜视或 弱视可能,以足矫优先,仍需注意正视化影响
2、学龄前儿童(3-6岁) 配镜目的:预防和治疗弱视 (1)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 (2)小于+3.00DS的远视,无需矫正 (3)伴高AC/A,造成内斜视,足矫 (4)中高度远视不存在双眼视异常,可适当欠矫
屈光参差处方原则
青少年配镜原则
• 在适应的情况下,应最大限度地矫正其屈光参差,以便获得最好的双眼视觉。
• 不能马上适应者,首先查出主视眼,完全矫正主视眼的屈光不正,并以此为基 础,以次眼配合主眼融像,在被检者能够适应基础上,尽量提高完全矫正度, 以增加矫正眼的视力。
成年人屈光参差矫正
• 无自觉症状,视物无困难,仍可保持双眼视者可不配镜。 • 如为交替注视,可不配镜。 • 如有视力模糊,视疲劳现象则应配镜,可根据被检者的适应情况决定参差程度。 • 老年人以自觉可接受的参差为准,进行矫正。
眼镜处方的规范书写
眼镜处方的规范书写!验光处方和配镜处方,是验光配镜的最终结论和处理方法。
从严格意义上讲,虽然验光处方并不一定等于配镜处方,但其规范的书写方式应该是一样的。
一、处方内容:处方内容包含眼别(左眼、右眼);瞳距(远用、近用);球镜度(近视度数、远视度数);柱镜度(正柱镜、负柱镜)、轴位;棱镜(用于矫正斜视);基底(棱镜底的朝向);和下加光(近用加光)及视力(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等内容,常用的处方一般只涉及前五项。
二、常用的处方符号:右眼、左眼分别常用R、L表示;瞳距用PD表示,RPD表示右眼单侧瞳距,LPD表示左眼单侧瞳距;球镜度用DS表示;柱镜度用DC表示;柱镜轴位用X表示;棱镜用△表示,基底同时有基底向内、外、上、下四种表示方法,具体为:B1(内)、BO(外)、BU(上)、BD(下),下加光用ADD表示,视力用V表示。
三、远用处方和近用处方:远用处方是指看远用的眼镜处方,常用于40岁以下的人远近兼用的眼镜处方,配镜时主要体现在远用瞳距和光心上移;近用处方一般指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出现老视以后用于看近的处方(读书、写字等),近用处方一般按近用瞳距配镜,在远用处方上加上下加光,眼镜制做时光心下移。
四、处方的书写方式:处方一般又分为单光处方和球柱联合处方。
一般来说,单光处方只有一种书写方式,而复光联合处方可写成三种形式,以下举例说明:(一)单光处方:R:-3.00DS, L:-1.00DS(近视眼)或:R:+3.00DS, L:+1.00DS(近视或老花)R:-1.00DC×180, L:-1.50DC×180(单性散光)(二)球柱联合处方:a :R:-3.00DS-1.00DC×180 L:-2.00DS-1.50DC×180这是一个复性近视散光眼的处方,它可以根据行业中的“翻方”原则改写成另两种形式:(1)R:-4.00DS+1.00DC×90 L:-3.50DS+1.50DC×90(2)-3.00DC×90/-4.00DC×180; L:-2.00DC×90/-3.50DC×180 b:R:+2.00DC-4.00DC×180 L:+1.00DS-2.00DC×180这是一个混合散光的处方,它可以写成以下两种形式:(1)R:-2.00DS+4.00DC×90 L:-1.00DS+2.00DC×90(2)R:+2.00DC×90/-2.00DC×180; L:+1.00DC×90/-1.00DC×180 这个处方无论怎样转换,球镜和柱镜都不能变成相同符号,因此行业上称之为混合散光,混合散光在临床应用中应以规范的负柱镜形式书写和出现,即:R:+2.00DS-4.00DC×180 L:+1.00DS-2.00DC×180C:R:+5.50DS+0.50DC×70 L:+6.50DS+0.50DC×110这是一个复性远视散光的处方,它也可以写成以下两种形式:(1)R:+6.00DS-0.50DC×160; L:+7.00DS-0.50DC×20(2)R:+5.50DC×160/+6.00DC×70; L:+6.50DC×20/+7.00DC×110 其中处方(1),表面一看是一个混合散光的形式,但仔细推敲它是一个真正的复性远视散光处方,在验光配镜工作中,应以规范的初始形式出现,(1)和(2)只是理论上的另外两种形式罢了。
远视的处方原则
远视的处方原则
远视是指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远视的处方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睫状肌麻痹验光:对于初次验光或屈光度数变化较大的患者,睫状肌麻痹验光可以排除调节因素的影响,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
2. 最佳矫正视力:远视患者的矫正目标是获得最佳矫正视力。
验光师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和用眼需求等因素,确定最佳矫正视力。
3. 合理欠矫:对于远视度数较低、视力正常且无症状的患者,可适当欠矫。
欠矫可以减轻视疲劳,提高舒适度。
但对于远视度数较高或有视疲劳症状的患者,应完全矫正。
4. 双眼平衡:在验光过程中,验光师会注意保持双眼的屈光度数平衡,以避免出现屈光参差。
5. 个性化处方: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用眼需求等因素,验光师会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处方。
例如,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处方可能需要考虑近视化的问题;对于老年人,处方可能需要考虑调节力下降的问题。
6. 定期复查:远视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了解屈光度数的变化,及时调整眼镜处方。
总之,远视的处方原则是在获得最佳矫正视力的前提下,考虑患者的年龄、职业、用眼需求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处方。
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眼镜处方。
验光处方原则分析
验光处方原则分析验光处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工作,通过对患者眼睛的检查和测试,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视力问题,并提供最佳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处方。
验光处方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视觉质量,同时保护眼睛健康。
下面我们将对验光处方的原则进行详细的分析。
1.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视觉需求:医生在进行眼睛检查前,应首先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视觉需求,如是否有眼科疾病、手术史、使用眼镜或隐形眼镜的经验等。
这将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视力问题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并为患者提供更合适的处方。
2.对各种验光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验光检查包括测量正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等。
医生应该对这些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患者的眼球和视力状态的全面了解。
通过对检查结果的分析,医生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力问题,从而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处方。
3.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验光处方:根据患者的眼球和视力状态,医生要选择最合适的验光处方。
验光处方的主要内容包括球镜、柱镜、轴位、瞳孔距等指标。
球镜用于纠正近视或远视,柱镜用于纠正散光。
轴位和瞳孔距等指标可以帮助制造或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镜片。
4.确保验光处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医生在进行验光检查时应该保证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医生还应关注患者的眼球稳定性,以确保验光处方的稳定性。
当患者的眼球稳定性不好时,如存在慢性眼部疾病、屈光度改变较快等情况,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如延长处方复查周期、选择更稳定的验光方法等。
5.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医生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验光结果,并让患者理解和接受处方的必要性。
医生还应根据患者的反馈和需求,对处方进行必要的调整。
充分沟通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视力问题、手术风险、使用注意事项等,并增强治疗的合作性和依从性。
6.定期复查和调整处方:视力问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发生变化。
医生应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复查,以及根据需要调整处方。
验光处方原则
混合散光的配镜原则
混合散光的配镜原则
• 混合散光的等效球镜度可能为正、为零或为负,在进行处方的
时候要区别对待 :
• 等效球镜度为负:不可降低正镜度
• 等效球镜度为零:不可降低正镜度 混合散光的配镜原则
• 等效球镜度为正:可考虑降低正镜度,最多降低的量为等效球 镜度,但一般不宜降低超过等效球镜度的一半
(四)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1、视力、双眼视、不等像三方的因素。 2、双眼视应尽量全矫,无双眼视平衡扩大视野。 3、屈光参差较高,高度数眼分批、分期增加,保证双 眼视。 4、屈光参差较高,单眼视力差,年龄小于10岁,应全 矫,并做遮盖;年龄大于10岁,可完全矫正好眼,差 眼只做平衡。 5、特殊情况可单眼视。
(九)低视力的配镜原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配镜屈光矫正 2、助视器 3、远用,望远镜 4、近用,放大镜
(十)眼球震颤的矫正原则
1、增进视力 2、三棱镜消防代偿头位 3、弱视治疗 4、手术
(二)近视眼的配镜原则
1、假性近视无需配镜。 2、真性近视切忌过矫。 3、双眼平衡,主视眼清晰。 4、高度近视分批矫正。 5、近视合并老视,多焦或双光。 6、高度近视高折镜片、小镜框。
(三)散光眼的配镜原则
1、低度散光如不影响视力,可不矫正。 2、1~3D散光,以患者能接受的量来确定。 3、高度散光,球柱等值规则。 4、逆规或斜轴散光,应需全矫。 5、不规则散光,角膜接触镜。 6、原镜散光轴位与现在正确散光轴位的改变。
验光处方原则
验配处方的一般性原则
• • • • • • MPMVA(减少调节) 双眼平衡 根据眼位情况调整 根据生理性远视和弱视进行调整 主视眼优先矫正的原则 根据年龄、职业、个人爱好及个人对视力的需求进行 个性化调整 • 排除原发或并发眼病
医学验光的处方原则
医学验光的处方原则医学验光是指通过各种测试手段来确定患者的眼部状况,从而为患者配备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的过程。
验光的处方原则是根据患者的视力情况、眼部状况和视觉需求来制定配镜处方,以达到矫正患者视觉缺陷和提升视力的目的。
下面是一些医学验光的处方原则。
1.视力矫正视力矫正是医学验光的首要目标。
医生会使用常规的视力测试来确定患者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从而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视力矫正。
如果患者有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力问题,医生会根据视力检查的结果来制定相应的配镜处方。
配镜处方将包括度数、镜片種类(如近视镜、远视镜或散光镜)和镜片特性(如抗眩光、折射率等)。
2.瞳孔距离测量瞳孔距离是指双眼瞳孔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正确测量瞳孔距离对于验光师来说非常关键,因为它决定了镜架的尺寸和镜片的位置,影响配镜的准确性和舒适性。
对于正常的瞳孔距离,一般会在测量过程中考虑到镜架的尺寸和镜片的大小,以确保配镜的质量。
3.散光检查散光是一种屈光不正的情况,会导致光的折射发生偏差,使得人眼无法同时对准不同的焦点,从而使图像模糊或变形。
医生通过进行散光测试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散光问题。
散光的程度和轴向将决定配镜的选择。
对于有散光问题的患者,医生会在处方中添加散光度数和轴向。
4.复视检查复视是指眼睛的对准问题,导致双眼不能同时对准同一物体而产生重影或者眼睛看东西时产生眩晕、头痛等症状。
医生会利用复视测试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复视问题,并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配镜处理。
复视矫正通常采用调整镜片的基底曲率或者额外添加棱镜来修正眼睛的对准问题。
5.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验光中的重要步骤,可以通过观察眼底血管的形态、视盘、黄斑和视网膜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任何眼部疾病。
这些疾病包括青光眼、白内障、老视等。
医生会根据眼底检查的结果来制定配镜处方,并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眼科治疗。
总的来说,医学验光的处方原则是根据患者的视力问题和眼部状况来制定配镜处方。
医生会考虑患者的视力矫正需求、瞳孔距离、散光和复视等问题来进行相应的测试和检查,并最终制定出最佳的配镜处方。
青少年验光配镜的原则
验光工作是配好眼镜的基础,青少年验光配镜更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验光师必须具备眼科和眼视光知识及过硬的验光技能。
准确地验光,科学合理地配镜才能达到让患者获得清晰的视力、舒适地用眼和持久地阅读,并且对眼起到保健作用的目的。
验光和配镜对青少年学生太重要了。
一、验光方法及相关检查验光是检查光线入射眼球后的聚集情况,它以正视眼球状态为标准,测出受检眼与正视眼间聚集差异的程度。
验光有很多方法,从是否让眼球调节静止而言,可分为小瞳验光与扩瞳验光。
扩瞳验光是眼球处于调节静止状态时进行验光,适合于15岁以下的儿童或调节功能过强的成年人。
小瞳验光是在调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适合于扩瞳验光的复查及一般成年人的验光。
从验光方法上分为客观验光和主觉验光。
客观验光指视网膜检影、电脑验光;主觉验光可采用综合验光仪、主觉插片。
青少年近视患者是一个特定的验光群体,由于他们身体正在发育,调节力较强,屈光度变化大,验光就显得非常重要。
对青少年一定要进行扩瞳验光,并且要真正达到静态屈光。
个旧爱尔眼科医院郭基副主任指出:只有在静态屈光下才可准确讨论近视屈光问题。
扩瞳验光的目的主要是准确诊断,明确屈光性质,进行正确矫正和治疗。
近视屈光演变:假性近视→真性近视;低度→中度→高度近视,在这些过程中某些阶段是可逆的,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
因此千万不能让那些假性近视的青少年戴上眼镜,延误可治疗的时期。
青少年在验光前进行一些相关的眼部检查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检查排除眼部可能存在的疾病。
验光方法采用医学验光:即电脑验光+他觉检影+主觉插片+双眼调节平衡+双眼单视+调节状况+屈光状态+集合功能及主视眼的测定等。
医学验光必须采用综合验光仪,具体步骤以客观验光的数据为基础参数,步骤初次单眼MPMVA,初次单眼红绿平衡,交叉圆柱镜精调柱镜的轴向和度数,再次单眼MPMVA,双眼平衡,双眼MPMVA确认最佳矫正视力的屈光度,主次眼的确定,根据眼位、调节力、集合功能来进行处方,只有这样才能给验光者找到合适的镜片。
综合验光仪验光操作方法及流程
综合验光仪验光操作方法及流程裸眼视力标准如下:1.0.1-0.5视标,需要全部辨认。
2.0.6-0.9视标,允许错一个。
3.1.0-1.5视标,允许错两个。
处方原则如下:1.青少年单眼1.0,双眼1.2.2.成年人单眼0.8,双眼1.0.3.老年人(看远)单眼0.6-0.8,双眼0.8-1.0.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如下:1.电脑验光仪打出数据,先右后左,以下验光同样先右后左,测瞳距。
也可直接采用旧眼镜光度数据。
2.调整验光仪瞳距,置入低于验光仪50度的数据或高于原眼镜25度数据,双眼置于O位。
3.双眼雾视,投放0.3视标,双眼同时加+0.25至无法辨认。
4.单眼消雾视,左眼OC位,右眼O位,双眼去除散光度数,投放0.6视标,逐步加度数到能辨认0.6视标。
5.投放三行视标,询问顾客视标有无上弓下弯、歪斜、重影现象,上下再排视标间距是否一样,如有异常,需进一步排查散光。
6.投放射线散光视标,询问线条是否有深浅、粗细之分,颜色深的在几点钟方向X30就是大概轴位。
7.置入散光直至线条深浅粗细一样(散光度数不超过验光单度数)。
8.红绿视标平衡,(红加绿减),直至红绿等清。
9.投放圆点散光视标,精调散光轴位,手轮与轴位重合,翻转追红,进10退5,直到两面清晰度一样。
10.精调散光度数,P点和轴位重合,翻转两面比较清晰度,红加白减,散光+ - 50度球镜- + 25度,红加白减,散光+ - 50度球镜- + 25度,直至两面一样清晰或一样模糊为止。
11.相同方法检测左眼,将右眼置OC,左眼置O位测左眼。
12.双眼平衡测试:右眼置入135偏振片,左眼置入45偏振片,投放偏振视标,比较上下视标的清晰度,清晰的眼降低度数至等清,如果无法等清,让主导眼略清楚一些(也可用棱镜分离法)。
验光配镜的处方原则
验光配镜的处方原则大部分人有配戴眼镜的需求,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的屈光不正、中老年人的老花等。
然而,眼镜处方的确定并不是独立单一的过程,而是需要综合考虑视觉的发育状态、用眼需求等诸多因素。
因此,配镜遵循处方原则很重要。
学龄前儿童配镜需充分考虑视觉发育及屈光度发育的问题;学龄期患者配镜需要考虑近视进展问题;青年人配镜需要考虑用眼需求及舒适度问题;中老年配镜除了考虑用眼需求及舒适度,还需要重点关注视近的清晰舒适持久问题。
关键词:近视、远视、散光、老视、处方原则在人的一生中,眼睛的视力、屈光度、双眼视功能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为了更好的促进配戴者的视觉发育及满足配戴者清晰、舒适、持久的用眼需求,年龄是配镜处方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以下是我考虑年龄因素总结的配镜处方原则。
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的眼睛屈光状态正处于正视化的发展过程中。
所谓正视化【1】,就是出生时人眼几乎都是远视眼,随着眼睛结构的发育,远视度数逐渐下降,直到6到8岁变成正视眼的过程。
我们把学龄前儿童的这种远视度数叫做生理性远视,具体见表1。
在给学龄前儿童下配镜处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生理性远视度数不矫正;生理性远视是正常的屈光状态,不需要远视眼镜矫正。
二、保留生理性远视度数进行矫正;患者的远视度数超过了生理性远视度数,且影响了视力发育,可保留生理性远视度数进行矫正。
三、远视度数全部矫正;远视者为了看清物体,会应用一定的调节;由于调节、集合、缩瞳三联动,大量的调节可能产生过度的集合,从而影响眼位产生内斜症状。
对于远视伴有调节性内斜的患者,需要在充分麻痹睫状肌的情况下,验出全远视的度数并足度矫正即足矫。
表1 年龄与生理性远视度数对应学龄前儿童的视觉功能处于不断发育过程中,特别表现在视力的提升上。
刚出生的婴儿只有手动的视力,只能依稀看到拥抱着他的妈妈的脸轮廓。
在外界物像的不断刺激下,视力得到发育并逐渐提升。
视力的发育见表2。
远视的处方原则
远视的处方原则验光的主要目的是给患者提供一个配镜处方,该处方为戴镜者提供良好的矫正视力,使之拥有舒适的视觉,并能够进行持久的阅读,而不会对眼睛造成任何损害。
任何配镜的处方原则,都必须紧紧围绕这四个配镜目标展开。
经过规范的验光获得了患者准确的验光度数后,跟着就是开具配镜处方。
由于个体对视力的需求和感觉差异很大,准确的验光度数并不一定是患者最合适的配镜处方。
验光师在给予配镜处方时,并没有一个完全固定的公式可以遵循:有了准确验光度数,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视力需求、职业特点、戴镜情况等因素,还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眼部健康情况、双眼视觉情况。
以患者准确的主客观验光结果为基础,结合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和平衡,按照其配镜目的和要求,给每一个患者一个个体化、个性化的配镜处方。
换言之,验光度数(屈光不正度数)完全相同的患者,综合各个因素以后,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分别给出能够满足配镜目的、合乎个体需求,不尽相同度数的眼镜处方。
合格的验光师应当熟悉各个年龄阶段屈光不正的特点,掌握不同屈光状态矫正的侧重点,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对配镜的影响。
只有充分掌握上述的知识点,才能够为患者提供理想的配镜处方。
在开具配镜处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和要求?本章将按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视的大类,讨论各类的配镜处方原则,最后讨论一些特殊情况的配镜处方原则。
远视的处方原则远视眼处方的基本原则是使用凸透镜(正镜)矫正,选用处方的度数标准:使患者获得最佳矫正远视力的最高度数正镜片。
当患者的远视度数较低时,患者可以利用其调节力来增加眼的屈光力,从而获得清晰视力;但频繁并过度使用调节,会导致远视患者出现视疲劳症状。
根据调节与远视的关系,远视可分为显性远视和隐性远视(又称潜伏性远视)。
在日常检查中,能被调节所代偿的那一部分远视,称为隐性远视。
临床上常听到的抱怨“我年轻的时候眼睛好得很,怎么到30多岁时就有远视了?”实际上,患者从小就是远视,正是由于自身调节的弥补,提高了视力,所以并不为其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力不断下降,隐性远视慢慢浮现出来了。
标准验光流程(单光)
(二)操作
①整理通过屈光检查后所得的试镜结果。 ②将整理后的试镜片放于最接近眼镜开头的 试镜架上,球镜应放在试镜架的最后边槽内, 圆柱透镜放在最前边,并再次调整镜架,使 镜架距眼远近适当、两边保持平衡、被检者 双眼瞳孔位于两镜圈中心。 ③若主诉视物不清晰、不舒服,可据情况相 应增减0.25D直至获得清晰舒适感觉。
清晰
模糊
七、球镜检查
①遮盖左眼,使右眼矫正视力达到0.5至0.7, 第一次红绿测试,保证红清楚,开始 测量散光。 ②如果没有散光(散光表均匀),直接加球镜 至MPMVA(或红绿等清)
八、1.0视力
测试最佳矫正视力。 (通常最佳视力1.0或以上)
遮住右眼,左眼重复以上的步骤
九、第二次雾视
1 两眼视力都已经完全矫正后,双眼同时 打开。 2 双眼同时增加+0.75DS雾视
6、嘱被测者双眼同时注视视标,此时应能看到上下 两个分视视标,右眼所见为上方视标,左眼所见为 下方视标,比较其清晰度。
右眼所见
左眼所见 棱镜分视后被测眼所见到的斑点状视标
双眼所见
7、若诉上方视标较下方视标清晰,则将右侧球镜试 片减-0.25D(远视加+0.25D)。 若诉下方视标较上方视标清晰,则将左侧球镜试 片减-0.25D(远视加+0.
1、基础试片已分别单独矫正了双眼的屈光不正。 2、投放斑点状视标。 3、旋转辅片手轮,使双眼视孔置于无镜片或平光镜 片(O或O)状态。
双眼视孔置于无镜片或平光镜片
4、将双侧旋转棱镜转到双视孔位子,并将双侧棱镜 刻度0位旋到水平向,以听到“咔哒”声为准。 5、旋动棱镜底向手轮,使右侧棱镜底向游标对准刻 度盘0位下方两格,左侧棱镜底向游标对准刻度盘0位 上方两格。此时,右侧旋转棱镜显示底向下的3△,左 侧旋转棱镜显示底向上的3△。
验光处方原则
验光处方原则近视眼配镜处方原则(一)1、假性近视眼:解除调节痉挛,不需要配镜2、真性近视眼:应及时想镜纠正视网膜离焦3、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负镜度进行矫正(MPMVA)4、高度近视眼初次配镜常不能接受全部矫正,可分期分批矫正原则(二)1、对于-3.00D以上近视合并老视的患者,应对远近视力进行矫正2、近视矫正为远视力矫正,若用于长期看近,会造成看近时眼睛调节负荷的增加,因此,超过3D的近视矫正应考虑适当降低近视时的负担。
可以使用双光镜、渐进多焦点镜或棱镜组合式透镜二、远视眼配镜处方原则1、考虑年龄因素,生理性远视不应配镜,为眼球正视化发育留下空间2、最佳矫正视力的最高正度数(MPMVA)3、有视觉疲劳症状的轻度远视也要矫正4、内斜视者足矫配镜5、弱视者足矫配镜6、注意假性近视,调节明显者应充分麻痹睫状肌7、远视眼镜应常戴三、散光眼的配镜原则(一)1、轻度顺规模散光,如不影响视力、无视觉疲劳或视觉干扰症状可不矫正:伴有其中一种情况原则上应全矫正2、-1.00~-3.0D散光,尽量全矫正,以患者能接受的多少来确定3、高度散光,可根据球柱等值规则减低散光度数:将原柱镜度数的1/4加在球镜上作为新的球镜,原柱镜度数的1/2作为新的柱镜轴向不变原则(二)1、逆规或斜轴散光,对视力的影响较为明显,一般均需全矫正2、不规则散光最好采用硬性角膜接触镜(RGP)来矫正3、更换眼镜时,注意原有眼镜的散光轴位和度数:患者已习惯原有的错误的轴位和度数;新的正确的度数可带来明显的不适;采用折中的办法分期逐步改正四、屈光参数的配镜原则1、应兼顾视力、双眼视和双眼物像不等所带来的不适三方面的因素2、有双眼视的,应尽量全矫正;无双眼视的,只需平衡以扩大视野3、屈光参差较高时,高度数眼的全矫正,可能引起视觉干拢,应先降低度数,分次增加,并昼保证双眼视4、屈光参差较高,单眼视力差:---年龄小于10岁,应全矫正,并遮盖好眼(每天4小时):也可考虑激光手术后再配镜矫正---年龄大于10岁,可完全矫正好眼,差眼只作平衡5、特殊情况可进行单眼视觉(monovision)验配五、斜视(隐视)的配镜1、远视内斜或内隐斜:正镜足矫2、近视外斜或外隐斜:负镜足矫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配镜处方原则
配镜处方原则配镜目的主要是增进视力,减少症状,解决视力疲劳,解决复视象和斜视等。
一、开配镜处方:要根据病人的年岁、工作性质、有无症状、体质的健壮情况,有无斜视,是否戴过眼镜等作参考。
二、处方的书写:字迹要清楚,标明符号,度数多少,柱镜要标明轴位,远用或近用,若加三棱镜标明底的方向。
三、主观验光所得的结果基本是处方的度数,如需变动应在验光试镜时调整好。
原则:近视眼:在不降低矫正视力的情况开给最低度数。
远视眼:在同样的视力情况给予最高度数。
四、散瞳验光处方:散瞳检查屈光状态在睫状肌麻痹的情况下进行所得的结果是眼实际所需的全部屈光度数。
而配戴眼镜则在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下便用,因此配镜处方就不一定是验光所得的结果,要根据不同情况开给不同的处方。
1、远视眼1)低度数(1-3D)儿童-A、裸眼视力正常,又无症状者可不配镜。
B、有症状或戴镜确能提高视力者应配镜,处方适当降低些度数。
成人-根据:A、年岁-年轻人可戴部份度数,近40岁者尽可能给足度数。
B、工作-近距离工作尽量戴足,远距离作业者可戴部份度数。
C、有症状-应配镜,以能耐受为限。
D、已有眼镜者-根据情况增减度数。
2)中、高度数(3D以上)一般均有症状,或远视力,近视力有不同程度下降,应配镜。
A、视力下降者-应尽量以提高视力为主,配戴部份度数。
B、有症状-在不太影响远视力的情况下,尽量戴足些。
C、视力不能矫正,或视力提高不多。
成人:如无症状,可不戴镜或戴部份矫正度数。
儿童:可给以能耐受较足的度数,进行弱视治疗。
减少度数方法:以每1.00D减少0.25D计算或减少总度数的1/3为基础适当增减。
以双眼视力达到或接近矫正视力为准,若一次不能接受全部度数,而又需要,可分别给以远用,近用二付眼镜,交替使用。
3)斜视A、内斜视-应全部矫正,初次戴镜可略减低度数。
以能耐受为限。
B、外斜视-应戴部份度数。
以矫正视力最佳而度数降低为原则。
3.00D以下者可不配镜3.00D以上或弱视者应戴镜C、已戴过眼镜-内斜不应少于原镜度数。
浅述验光配镜处方应注意的方面及几项原则
浅述验光配镜处方应注意的方面及几项原则————————————————————————————————作者:————————————————————————————————日期:浅述验光配镜处方应注意的方面及几项原则俞铭元验光配镜是矫正眼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使患者配上一副合适的眼镜,验光师必须懂得与验光有关的眼屈光学、眼科学、眼镜光学和隐形眼镜学等知识,还必须掌握验光配镜处方的技巧,在实际的工作中,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我们在验光过程中,切不能将验光试镜结果作为唯一的验光配镜处方,应根据各患者对远、近视力的试镜效果和行动感受及配镜用途等因综合考虑,对球镜、柱镜的增减,使患者配镜后感觉舒适视觉清晰。
一、我们在开写验光配镜处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了解患者的年龄、职业、健康状况,从年龄上我们可以基本判断有否老视现象,从职业上可知其工作学习环境和用眼程度,从健康状况上可以了解影响视功能的疾病(如糖屎病、高血压、眼疾史等),以估计其所需的调节范围和影响视力的发病因素。
2·注意了解患者验光配镜的真实目的与要求、心理状况、生活中用眼习惯,针对患者的配镜目的,是以看远为主,还是以看近为主又有因工作学习之需远近兼顾,还是需配隐形眼镜等,对个别患者担心屈光度增加后,戴镜会越来越深的心理因素,应给予准确的解释与疏导,提出合理建议。
3.注意检查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眼位,检影度数和试镜时矫正视力最佳的屈光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比较分析,以判别其调节紧张度的强弱及睫状肌的张力,估计出所能接受并能长期戴用的屈光度,以免出现配镜后不适现象。
4·注意了解患者的戴镜史和旧镜处方及测量旧镜度数,对原有的眼镜进行比较,如清晰度,满意度,舒适度等,对球柱镜、轴向差异较大的需反复比较,在矫正视力或舒适程度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处方时一定要向患者交待清楚,戴镜后可能出现的一些症状,使之配合克服,患者同意后方能处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光处方原则
近视眼配镜处方
原则(一)
1、假性近视眼:解除调节痉挛,不需要配镜
2、真性近视眼:应及时想镜纠正视网膜离焦
3、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负镜度进行矫正(MPMVA)
4、高度近视眼初次配镜常不能接受全部矫正,可分期分批矫正
原则(二)
1、对于-3.00D以上近视合并老视的患者,应对远近视力进行矫正
2、近视矫正为远视力矫正,若用于长期看近,会造成看近时眼睛调节负荷的增加,因此,超过3D的近视矫正应考虑适当降低近视时的负担。
可以使用双光镜、渐进多焦点镜或棱镜组合式透镜
二、远视眼配镜处方原则
1、考虑年龄因素,生理性远视不应配镜,为眼球正视化发育留下空间
2、最佳矫正视力的最高正度数(MPMVA)
3、有视觉疲劳症状的轻度远视也要矫正
4、内斜视者足矫配镜
5、弱视者足矫配镜
6、注意假性近视,调节明显者应充分麻痹睫状肌
7、远视眼镜应常戴
三、散光眼的配镜
原则(一)
1、轻度顺规模散光,如不影响视力、无视觉疲劳或视觉干扰症状可不矫正:伴有其中一种情况原则上应全矫正
2、-1.00~-3.0D散光,尽量全矫正,以患者能接受的多少来确定
3、高度散光,可根据球柱等值规则减低散光度数:将原柱镜度数的1/4加在球镜上作为新的球镜,原柱镜度数的1/2作为新的柱镜轴向不变
原则(二)
1、逆规或斜轴散光,对视力的影响较为明显,一般均需全矫正
2、不规则散光最好采用硬性角膜接触镜(RGP)来矫正
3、更换眼镜时,注意原有眼镜的散光轴位和度数:患者已习惯原有的错误的轴位和度数;新的正确的度数可带来明显的不适;采用折中的办法分期逐步改正
四、屈光参数的配镜原则
1、应兼顾视力、双眼视和双眼物像不等所带来的不适三方面的因素
2、有双眼视的,应尽量全矫正;无双眼视的,只需平衡以扩大视野
3、屈光参差较高时,高度数眼的全矫正,可能引起视觉干拢,应先降低度数,分次增加,并昼保证双眼视
4、屈光参差较高,单眼视力差:
---年龄小于10岁,应全矫正,并遮盖好眼(每天4小时):也可考虑激光手术后再配镜矫正
---年龄大于10岁,可完全矫正好眼,差眼只作平衡
5、特殊情况可进行单眼视觉(monovision)验配
五、斜视(隐视)的配镜
1、远视内斜或内隐斜:正镜足矫
2、近视外斜或外隐斜:负镜足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