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专题3群体动力心理学0720[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课件三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最全版)PTT文档

组织行为学课件三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最全版)PTT文档
第二节 群体的特征
一、角色 (一)群体角色的种类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自我中心角色 阻碍者
寻求认可者 支配者 逃避者
任务角色 建议者
信息加工者 总结者 评价者
消极作用
群体绩效
积极作用
积极作用
任务角色 建议者
信息加工者 总结者 评价者
群体角色种类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二)群体角色构成的群体类型模型
效 (二)激发群体创新的办法
(一)群体决策中创造性激发的两重性
最佳冲突水平
由停滞导致低绩效
由混乱导致低绩效

冲突水平

第源 (一)沟通因素
坚 持
满 足
竞争型
合作型
(二)结构因素
型对
(三)个人行为因素 (四)消极性群体冲突的常见后果
方 利 益
妥协型
三、减少冲突的策略 (一)设置超级目标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呈现条件
凝聚力高
隔离外界

缺乏评价程序

直接领导

赞成掌权者的压力大

环境复杂多变
群体思维过程
主要特征
无懈可击错觉 集体合理化
毋庸质疑信息 刻板观点 直接压力 自我审查
全体一致错觉 自我任命心理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第四节 群体间的行为
五、群体决策与群体思维
(二)激发群一体、创新冲的办突法的性质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五、规模 (二)激发群体创新的办法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二、群体决策的(概念一与)决策群群体体的规组成模的上限和下限
(二)凝聚力的作用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群体冲突与合作
1
群体冲突
不同群体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以及群体内部的分歧和冲突。
2
合作和协作
群体如何实现合作和协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3
调解和冲突解决
解决群体冲突和分歧的方法和技巧。
3 Key Concepts in
Definition
Group Psychology
Group Psychology
群体心理研究了和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群体心理对于了解群体决 策、集体行动和领导等方 面非常重要。它对组织内 部的合作和协作起着关键 作用。
集体行动的动机和效果
集体行动的动机
了解影响集体行动的动机因素,如共同目标、互相 支持和奖励机制。
集体行动的效果
探讨集体行动对组织绩效和成员满意度的影响。
小组的特征和性质
特征 成员互动 协作和合作 领导和管理
性质 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 小组成员之间的协同努力和共同目标 小组中的领导角色和管理机制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本章介绍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心理与行为。涵盖了群体心理的定义与概述、 群体行为的特征和类型、社会认知和群体决策、群体动力学和领导、集体行 动的动机和效果、小组的特征和性质以及群体冲突与合作。
群体心理的定义与概述
1 Group Psychology 2 Importance of
1
群体决策
2
群体如何作出决策,以及决策中的集体
智慧和偏见。
3
社会认知
群体中的成员如何感知、理解和解释他 人的思想、感受和行为。
社会影响力
群体对个体决策的影响,以及社会规范 对群体决策的影响。
群体动力学和领导

组织行为学群体理论PPT资料(正式版)

组织行为学群体理论PPT资料(正式版)
着更大的权力和影响力,更多的特权,群 体活动,机会。地位低的成员常常感到被 疏远和遗忘。
员也对那些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识时, 这阶段就结束了。

第四阶段:执行阶段, 此时群体的结构发挥着最大作用,
并得到广泛认同, 群体的主要精力从互相了解认识进入到了
完成当前的工作任务上。

第五阶段:解散期, 也叫中止期。此阶段群体被解散或
自动消失。
四 群体的结构
群体的内部组织结构包括角色结构和成员质 量结构两个方面。
X 表示群体的人际关系数目 小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联系。
地位符号可以激励地位低的成员努力奋斗。 成员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N代表群体成员数目 海曼:参照群体和所属群体。
那些人容易成为领导者? 年龄,资历,工资水平,工作类型,工作技能,能力,工作绩效,教育程度,工作条件,工资支付方式。 小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联系。
X=(N2-N)/2 塔克曼认为,群体发展都经历以下阶段,但并不是所有群体都按顺序经历这几个阶段,每个时间群体特征和成员行为是不一样的,管
理者要针对特征不同实行不同管理。 同质群体,即成员在各个方面比较类似的群体,尽量彼此容易相容,但假如缺乏完成任务相应的技能与经验,绩效也可能不高。 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地位符号可以激励地位低的成员努力奋斗。
角色结构由群体成员的数量,每个成员在群 体中的地位,群体领袖的配备,群体成员 间的交往关系等部分组中。
成员质量结构:群体成员的能力,性格,年 龄,知识,专业,信念要素有机结合。
1.群体规模
群体最少有两人组成: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 体心理与行为
群体心理是研究人际关系中的群体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了解群体心理及 其影响因素对于理解个体行为和组织运作至关重要。
群体心理基础概念
群体心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成员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特点。它包括群体形成、 发展、心态、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目标。
群体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1
第一阶段:形成
群体成员相识、相互了解,并形成初步的集体认同。
2
第二阶段:规范
形成群体的规范与价值观念,通过规则和奖惩机制实施。
3
第三阶段:凝聚
群体凝聚力增强,形成共同目标和紧密的团队合作。
4
第四阶段:成熟
群体内部协调和高效运作,达到团队目标。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区别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不同在于,群体心理研究的是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 响,而个体心理研究的是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
群体心理的特点
1 互动性
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和互动。
2 共同目标
群体成员共同追求特定的目标或利益。
3 凝聚力
4 集体意识
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形成共同的认 同感。
群体有自我意识和集体身份,与其他群体有区别。
群体心态对行为的影响
1
集体认同
群体心态可以影响成员的行为,使他们顺应群体期望。
2
群体压力
群体内部的竞争和压力可以激发成员的积极行为。
3
社会规范
群体中的社会规范对成员的行为起指导和规范作用。
群体动力学理论
领导力
领导者的行为对群体的凝聚力和目标达成起到重要 作用。
角色分配
角色的合理分配可以提高群体的效能和工作效率。

群体动力学PPT课件

群体动力学PPT课件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比较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比较
2021
32
双因素理论一直被管理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 采用,在现代工作激励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我国目前的生活水平下,物质和金钱的激励作 用不可忽视。问题是要适当的发放工资和奖金,以发挥 其激励作用,防止其变成保健因素。金钱激励必须与员 工的绩效挂钩,如果两者没有联系,那么花钱再多,对 员工也起不了激励作用。而一旦停发或者少发,则会造 成员工的不满,这时工资和奖金就成了保健因素。
负的工作任务型关系192021正的人际关系赞同和遵从正确的意见耐心宽容202021212021负的人际关系太多的意见分歧喜欢对抗不容忍对方的失222021正的工作任务型行为乐于向别人提供信息真诚地提供有益的见解232021负的工作任务型行为只从自己的意见出发考虑问题242021良好人际关系的意义群体成员间如果能形成一种相互尊重团结合作情谊深厚的的人际关系这对大家的工作成绩和心理健康都是十分有利的
2021
18
(三)群体中成员间相互作用关系(P196—197)
1:正的人际关系 2:负的人际关系 3:正的工作任务型关系 4:负的工作任务型关系
2021
19
正的人际关系
赞同和遵 从正确的 意见,耐 心,宽容

2021
20
2021
21
负的人际关系
太多的意见 分歧,喜欢 对抗,不容 忍对方的失
误等
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渠道畅通,人与人 之间互通有无,互利互惠,可能得到更多的物质享受的幸福。
2021
25
赫兹伯格的 双因素理论
一:双因素理论提出的背景 及创始人
二:双因素理论的内容
1、满意程度的两种因素 和四种状态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简介群体心理与行为是组织行为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研究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群体动力学以及群体决策过程。

了解群体心理与行为对于组织管理者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一个高效的群体能够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生产力。

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指在群体中形成的独特的思想和情感模式。

群体心理可以被看作是群体中个体所共享的价值观、信念、态度和情绪的总和。

群体心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领导风格、组织文化、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等。

群体心理对组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群体心理可以促进群体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协作,从而提高群体绩效。

另一方面,不良的群体心理可能导致冲突和分裂,阻碍组织的正常运行。

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指群体中成员之间的行为互动。

群体行为通常是受到群体目标、规则和规范的约束的。

在群体行为中,领导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激励来引导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 决策的集体性:在群体行为中,决策往往是集体性的。

群体的智慧可以通过集思广益来优化决策结果。

- 角色互补:在群体行为中,不同的成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彼此互补,从而提高整个群体的绩效。

- 影响力和权力:群体行为中成员之间的影响力和权力分配是动态的,会随着群体目标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

- 群体认同性:群体行为中成员会形成群体认同性,这种认同性通过群体规范和价值观的共享得到维持。

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群体心理和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1. 领导风格领导者的风格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领导风格会激发不同的群体行为模式。

一位有效的领导者应该能够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领导风格,以促进群体的凝聚力和绩效。

2.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对群体心理和行为起到重要的塑造作用。

组织文化可以通过价值观、规范和传统等方式对群体成员的行为产生影响。

一个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可以促进群体的合作和协作。

组织行为学专题3:群体动力心理学20140720

组织行为学专题3:群体动力心理学20140720

B.感情的压力
D.暴力的压力
群体行为趋向(1)
从众
只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 保持独立性
从众
从众类型
知觉歪曲
从众原因
寻求行为参照 避免对偏离的恐惧 群体凝聚力
判断歪曲
行为歪曲
群体行为趋向(2)
众从:多数遵从少数
•一致性 •独特性
•意见分歧
•缺乏凝聚力 •不明就里
•权威性
群体行为趋向(3)
服从
群体决策
福利
V S
A. 耗时 A. 决策全面 B. 接受度高 B. 从众 C. 责任分散 D. 少数人控制
群体思维
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 背景条件
高凝聚力 缺乏充分信息 与分析 支配型的领导 决策压力大
症状表现
群体道义 一致同意错觉 集体合理化 异议者支配性压力
分标题三 错误决策 信息搜素不足 选择性偏见 可选方案不完备 未进行充分评估
个体行为
领导
组织文化体动力学
群体行为现象
1 2
宇通
3
4
群体的类型
命令型群体 由组织结构图确定
A
D
友谊型群体 成员具有一个或 几个共同特征而 形成的群体
B
任务型群体
为完成某项工作 而一同工作的个 体组成
C
利益型群体
群体形成的动力
交往
Text in here
相近
交换
Text in here
功能
加工与解释
扩散与传播 支配与引导 协调或干扰
非语言沟通
相互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
权威感和优越感
服从与任人摆布

群体动力学ppt课件

群体动力学ppt课件

定义
最早在文献中使用“群体动力学”这一术语的 ,是其创始人勒温。他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个性 特征和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应用场理论研究群体、群体活动的过程、群体 行为的动力,就叫群体动力学。
场动力理论的提出
勒温采用格式塔心理学观点,将个体行为变化视为在
某一时间与空间内,受内外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他 认为,人是一个场(field),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 或生活空间里发生的。生活空间(1ife space,简称Lsp) 包括个人及其心理环境。一个人的行为(B)取决于个人(P)
群体动力学
主要内容
定 义
五要素
定义
亦称“团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试 图通过对群体现象的动态分析发现其一般规律的理 论。简单的说就是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 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 即群体动力学。
受到其它人的影响。研究群体这种影响作用的理论,
2018/10/30
群体公约动力
卢因40年代曾就公约改变人们行为态度的有效性做
过一系列的试验,如怎样改变美国家庭主妇不喜欢用动物
内脏做菜的习惯。试验结果表明,群体的公约规则,比一 般性的宣传说服,更能改变群体成员的行为
群体多数动力
社会心理学家阿奇(S.E.Asch)于50年代通过多次试验 证明:对于用来做实验的问题,如群体中只有一个成员故 意给出错误答案,就会产生群体压力,被试者接受错误答 案的次数达13.6%;若由3个成员故意答错,被试者接受 错误答案的比率就上升为31.8%。另一些行为科学家在此 基础上还就群体凝聚力和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 指出,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受控于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是 否一致。如果一致,群体凝聚力高固然会使生产率有极大 的提高,但即使群体凝聚力低也能提高生产率;如果不一 致,则群体凝聚力高反而会使生产率下降,群体凝聚力低 则对生产率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 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contents
目录
• 群体心理概述 • 群体行为基础 • 群体互动与沟通 • 群体决策与问题解决 • 群体冲突与解决 • 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应用
01
群体心理概述
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 成的集合体,成员之间存在共同 目标,并通过一定的互动和相互 影响产生群体心理和行为。
群体行为的规律与模式
群体行为的规律是指群体行为发 生和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和
原则。
群体行为的模式是指不同类型群 体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规律

了解和掌握群体行为的规律与模 式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控制群体 行为,提高组织管理的效果和效
率。
03
群体互动与沟通
群体互动的类型与方式
类型
合作、竞争、冲突、联盟
组织文化建设需要从员工入职培训、工作氛围营造、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培养员 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组织凝聚力和竞争力。
组织文化建设需要注重创新和适应性,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 组织发展的需要。
团队建设与管理
团队是组织中基本的协作单位,团队 建设与管理是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内 容。
群体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策略
群体问题解决策略包括头脑风暴法、六顶思考帽法、逆向思考法等。
方法
常用的群体问题解决方法包括SWOT分析、PEST分析、5W1H分析等。
05
群体冲突与解决
群体冲突的定义与类型
总结词
了解群体冲突的定义与类型是解决冲突的基础。
详细描述
群体冲突是指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或群体之间的目标、认识、情感等方面的对立和分歧,导致行为上的 不协调。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群体冲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目标性冲突、认识性冲突、感情性冲 突等。

组织行为学_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_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PPT课件
◆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和成长。
18
凝聚力
1.影响群体的凝聚力的因素 组织成员在一起的时间。(秘书的关系取决于其办公桌
的位置;日久生情) 加入组织的难度。(加入群体越难,则其凝聚力越强。
名校学生的凝聚力较一般学校强。) 性别和婚姻。(女性组织的凝聚力较强,未婚成员较多
的组织凝聚力较强) 组织规模。(规模越大,则凝聚力越弱) 外部威胁。(当组织受到外部威胁时,凝聚力增加) 以前的成功经验。(成功的历史使组织的凝聚力上升) 组织成员的年龄。(年龄越大,可能组织的凝聚力越小。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1
1 群体的概念
群体的定义: 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 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 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特质:一定的规范,行为上互相制约 互相影响、互相依赖,是一个整体 为完成共同的目标,分工协作
2
群体的分类
1)按规模大小分:大、中、小群体。
13
群体互动分析社会测量法(sociometry)
它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 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J. Moreno 在20世纪30年代首创。
1)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s) 是指在一群特定的个体中存在的一系列特 殊联系
2)簇(clusters) 是指存在于社交网络之内的群体。
很强的凝聚力,起存在具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
3
3)按群体的社会性质分:
若将群体分类按三个维度划分,如下图
A
(1)先进集体型
展促




会 发


(2)一般集体型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 群体可以按照成员所具有的技术、知识、人口背景的特点 分成异质性群体和同质性群体。异质性群体是指群体成员 的技术、知识、人口背景不同,而同质性群体则相反。
• 你参加过异质性强的群体吗?有什么值得一说的体会?
第四节 群体行为特征
一、去个性化 •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发生
自我调节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从而表现出一些个 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 为什么会出现去个性化?首先,个体感到“溶化”于群体 中,导致了约束力的降低,认为即使做了不好的事情,别 人也不知道是谁做的。另外,责任的模糊性和分散性。即 使出了问题,个体也不必为群体承担受谴责的压力。 •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修身、慎独,重视道德内化的自我 调节功能。
四、群体冲突解决与管理
• 首先,需要判断群体间矛盾是否属于制度性的矛盾,如果 是,那么需要建立和完善群体间的谈判和协商机制。
• 对于其他的群体间矛盾,有四种常见的策略: (1)引入共同目标。共同目标是指两个群体都追求,但 是仅凭一个群体的努力却不能实现的目标。 (2)鼓励群体间的相互接触。 (3)交叉群体资格。让人们属于不同的群体,而这些群 体类别之间存在交叉也是一种减少群体间偏见的途径。 (4)改变群体认同的显著性。这种策略认为群体之间的 不一致和冲突是始终存在的,因此管理的焦点应该是根 据需要突出不同群体认同的显著性,而不是试图消除这 种不一致。
四、群体规范
• 群体规范是群体对其中的成员应该(或不应该) 表现出的行为的界定。规范约束其中成员的行为 准则,也是群体成员相互期待的基础。
• 群体规范对不同成员的影响程度可能是不一样的 。高地位的成员可能比低地位的成员更大程度地 偏离规范,表现出和约束相对抗的一种独特性。

《组织行为学》标准完整可编辑版-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标准完整可编辑版-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马工程《组织行为学》教案《组织行为学》编写组2020年2月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一、教学目的群体心理与行为有着和个体心理与行为不同的特征和规律。

通过本章的学习,将帮助学生掌握群体心理与行为中的特征和规律,包括群体的定义和类型,群体的发展期,群体的结构,常见的群体行为,以及如何管理群体间的冲突。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2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群体结构中抽象的概念,包括社会类别、角色、地位等。

2.群体行为特征及其理论解释。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第一节介绍群体的两种定义,以及两种不同的划分方式,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最后介绍中国群体本位的文化。

第二节首先介绍群体形成的两个基础,即完成任务和共同命运,然后介绍群体发展的五个阶段:形成期、震荡期、规范化期、执行任务期、中止期。

第三节群体具有结构上的特征,本节介绍一些重要的概念,包括类别和关系、群体中的角色、群体中的地位、群体规范、群体规模和构成。

第四节介绍了一些典型的群体行为,它们包括:去个性化的行为、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惰化作用、从众行为、群体决策中的极化现象。

第五节的群体冲突是指群体和群体之间发生的冲突。

本节首先介绍了社会范畴化和社会身份认同概念,然后介绍了建立在社会范畴化基础上的刻板印象,其次介绍了群体间的冲突以及原因,最后介绍了如何解决群体冲突。

2.基本概念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群体凝聚力、类别、关系、角色、地位、去个性化、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惰化作用、从众行为、群体决策中的极化现象、群体冲突。

3.基本理论(1)社会分类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特纳等人认为社会类别才是认识群体的关键因素。

他们认为群体的心理基础是认同,即人们会把自己划分到某个特定群体中,并把自己看作是和群体的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规范相联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区别了人不同的社会关系,以及这两个群体对人的不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 &
动机
群体特征(条件)
1
明确的成员关系
4 一致的群体意识
2
持续的互动关系
共同行动的能力
3
群体的构成(属性)
角色
B
规模 A
群体属性
C 地位
凝聚力 E
D 规范
群体角色
任务角色
信息加工者 总结者、评价者 建议者
自我中心角色
阻碍者、逃避者 寻求认可者 支配者
维护角色
折中者、协调者 鼓励者 监督者
组织行为学专题3群 体动力心理学0720
群体行为现象
1
2
宇通
3
4
群体的类型
A 命令型群体
由组织结构图确定
D 友谊型群体
成员具有一个或 几个共同特征而 形成的群体
C 利益型群体
B 任务型群体
为完成某项工作 而一同工作的个 体组成
群体形成的动力
交 相近 交换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服从
米尔格尔姆的服从实验
命令者权 威性
情境压力
服从者的 道德水平
服从者的 人格特征
群体社会助长效应
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Triplett,1897)
任务挑 战性
个体认 知风格
竞赛动 机激发
成员熟 悉度
群体社会抑制效应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
责任分散 社会比较 无评价忧虑 分配不均
功能
加工与解释 扩散与传播 支配与引导 协调或干扰
非语言沟通
相互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
权威感和优越感
服从与任人摆布
客观和理智
群体冲突
冲突类型
冲突水平与绩效
绩 效
思想活跃 推进改革
低 一团和气
冲突水平
高 分崩离析与混乱
冲突管理策略
群体压力
A.理智的压力
C.舆论的压力
理论模型
角色构成与群体类型

人际群体
维 护 角 色
无序群体
团体群体 任务群体


任务角色
群体地位
群体地位特点
秩序性
公平性 正式 VS 非正式
群体地位的决定因素
F. 年龄、性别
A. 职位
E.文化技能水平
群体地位
B.工作重要性
D.工作胜任状况
C.个性
群体地位的标志
加入/离开
地位
界限
仪式
标志
报酬
地位与群体行为
原因
成因与对策
明确目标 激发竞争 群体导向 公平分配
对策
去个性化
疯狂对于个体来说是例外,但对群体来说是规律。 ——F∙尼采(F ∙ Nietzche)
去个性化
前提条件
匿名性 责任分散 外部刺激(唤起与分心) 长久理性抑制
内在状态
自我意识减弱 忽视社会评价 内在控制减弱
外显行为
冲动 情绪化 非理智化 反社会暴力
群体沟通
反馈
思想
编码
发送者
信息 传递
接收
译码 接受者
理解
噪音
正式的沟通网络
环式 Y式
链式
轮式
全通道式
非正式的沟通网络
单线型(单串型)
流言型
偶然型(机率型)
集束型
小道消息
信息传输通道的组成部分 簇式传播 良好的贴近性 正式组织信息的补充 小道消息不同于造谣
民意领袖
特点
10%占比 平等非上下级 群体地位 人际关系
群体决策
A. 决策全面 B. 接受度高
VS
福利
A. 耗时 B. 从众 C. 责任分散 D. 少数人控制
群体思维
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
背景条件
高凝聚力 缺乏充分信息与 分析 支配型的领导
决策压力大
症状表现
群体道义 一致同意错觉 集体合理化 异议者支配性压力
错分误标决题三策
信息搜素不足 选择性偏见 可选方案不完备 未进行充分评估
B.感情的压力
D.暴力的压力
群体行为趋向(1)
从众
只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 保持独立性
从众
从众类型
知觉歪曲 判断歪曲 行为歪曲
从众原因
寻求行为参照 避免对偏离的恐惧 群体凝聚力
群体行为趋向(2)
众从:多数遵从少数
•一致性 •独特性 •权威性
•意见分歧 •缺乏凝聚力 •不明就里
群体行为趋向(3)
A. 在公众面前, 群体成员的展示 要与地位相符。
C. 地位越高,偏离群 体越自由
屁股决定脑袋
B. 地位越高,命令越容易 被接受
角色动力学
角色期待
角色认知
角色冲突
角色错位
群体规范
绩效规范 外表规范
资源分配规范 社会安排规范
个体特征(智力) 群体构成、距离 群体任务与绩效
规范的强化
说明规范达成愿望 奖善罚恶 参与规范制定 明确个人贡献
规范的削弱
寻找盟友 明确目标 管控分歧 宣传好处
群体凝聚力
F. 群体小型化
A. 目标一致
E.群体奖励 D.鼓励与其他群体竞争
B.增加相处时间 C.抬升群体地位、提高门槛
群体规模
成员数量、上下限、奇偶数、工作效率
大群体信息渠道广、善于解决复杂问题 小群体决策效率高、执行力强
一般以5-15人为宜,5或7人一定程度上最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