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1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格心理学人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人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135e61cc22bcd127ff0ce2.png)
二、奥尔波特的特质论体系 (一)人格的概念 •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一个真实的人”;“个体
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 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1937) 。后改为“个体 内部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行为和思想 的独特性”(1961)。 1、心身系统:人格既不完全是心理的,也不完全是 身体的,这个组织需要身心共同操作,不可分割地 融入到一个人的整体中。 2、动力组织:人格不是某种固定的东西,是正在形 成的东西。人格是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是动力性 的。 3、决定倾向:人格不是虚构的,它是由大量的决定 倾向所构成,人的行为就产生于人内部的这些倾向。 4、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人所有的行为和思想,不 管是否与适应环境有关第12,页/共都70体页 现人的独特性。
4.实际的现实知觉:实事求是而不是以自己的希望去 观察事物。
5.自我客观化: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能意识到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
6.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能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而且是高水平地工 作。
7.统一的人生哲学:“第遵22页照/共和70页沿着某个或几个经过选
(二)人格结构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特质 (trait)
1.特质的定义:个人特有的、一般的、现实焦点的 神经生理结构。
• 特有: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环境和经验不同,人 就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特质。在同样刺激下,特质 不同,反应不同。
• 一般:对具体的一个人而言,许多情景中有类似 反应。如自卑或自信。
第一节 人格的类型理论
一、单一类型理论 (一)C型人格 也称C型性格、癌症性格 起源:古罗马医生盖伦;《外科正宗》“忧郁郁结” 主要特点:对不幸之事内心体验深刻,把愤怒藏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与心理学课件讲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与心理学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cf34856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c.png)
Company Logo
人格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 ❖稳定性 ❖独特性 ❖社会性
Company Logo
人格的基本特性
人格的整体性
❖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是密切 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
❖ 各部分协调一致朝向一定的目标,为一个整体而 动作。
❖ 心理的完整性是人格健康的表征。(精神分裂症 就是丧失心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Company Logo
❖ 课堂讨论: ❖ 不同类型气质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要怎样扬长避
短?
❖ 气质问卷
Company Logo
三、性格与人格
1、什么是性格
❖ 源于希腊语,意为雕刻的痕迹或戳记的痕迹。 ❖ 中国心理学界认为,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
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Company Logo
2.性格特征和性格类型
Company Logo
❖ (三)了解气质特征的意义
❖ 我们通过气质问卷可以测量出每个人的气质,了 解到自己和他人的气质特征,对自己的心理健康、 职业选择、学业进步以及人际交往都有意义。比 如,气质不同的人,在说话、走路、与别人交往、 学习、工作、休息以及怎样表现自己的痛苦和欢 乐、怎样对不同的事情做出反应等方面都会有不 同的特点。了解这一点,对于同学间加深理解、 容器相处,有很大的好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 要注意学会观察、分析周围同学中的气质特征, 采取合适的交往方法。
B型性格
悠闲自得 ,不爱紧 张
C型性 格
癌症倾向 性格
Company Logo
A型性格
❖ 主要特征:(1)对时间有紧迫感,感到时间不够 (2)长期的亢奋紧张(3)争强好胜(4)遇到 挫折变得敌意和攻击,对人有戒心,缺乏耐心和 容忍。
人格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 ❖稳定性 ❖独特性 ❖社会性
Company Logo
人格的基本特性
人格的整体性
❖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是密切 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
❖ 各部分协调一致朝向一定的目标,为一个整体而 动作。
❖ 心理的完整性是人格健康的表征。(精神分裂症 就是丧失心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Company Logo
❖ 课堂讨论: ❖ 不同类型气质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要怎样扬长避
短?
❖ 气质问卷
Company Logo
三、性格与人格
1、什么是性格
❖ 源于希腊语,意为雕刻的痕迹或戳记的痕迹。 ❖ 中国心理学界认为,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
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Company Logo
2.性格特征和性格类型
Company Logo
❖ (三)了解气质特征的意义
❖ 我们通过气质问卷可以测量出每个人的气质,了 解到自己和他人的气质特征,对自己的心理健康、 职业选择、学业进步以及人际交往都有意义。比 如,气质不同的人,在说话、走路、与别人交往、 学习、工作、休息以及怎样表现自己的痛苦和欢 乐、怎样对不同的事情做出反应等方面都会有不 同的特点。了解这一点,对于同学间加深理解、 容器相处,有很大的好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 要注意学会观察、分析周围同学中的气质特征, 采取合适的交往方法。
B型性格
悠闲自得 ,不爱紧 张
C型性 格
癌症倾向 性格
Company Logo
A型性格
❖ 主要特征:(1)对时间有紧迫感,感到时间不够 (2)长期的亢奋紧张(3)争强好胜(4)遇到 挫折变得敌意和攻击,对人有戒心,缺乏耐心和 容忍。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概论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bb8df276a20029bd642d5f.png)
三、活跃期(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从20世纪30年代以社会精神分析学派人格 理论的产生和人格测量的兴起为标志,直到20 世纪50年代被称为人格研究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如下: 1.发展速度快 2.研究范围广 3.理论纷争激烈 四、平稳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 受系统科学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后, 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开始进入平稳阶段,学派间 的纷争趋于缓和。 这一时期的特点表现为: 1.人格研究的综合化趋势 2.强调自我研究 3.当前人格研究的几大趋势: A. 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B.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C. 人格认知理论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 (一)人性论与人格心理学 (二)人格心理学思想 1、儒家人格心理学思想 2、道家人格心理学思想 3、佛家人格心理学思想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发展 一、孕育期(公元前5世纪——19世纪中期) 1.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 性善论: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 性恶论:奥古斯丁、霍布斯 白板说:亚里士多德 2.关于人格结构 柏拉图:理性、意志、欲望三因素合成说 亚里士多德:营养的灵魂、 感觉的灵魂、 理性 的灵魂
教学课题:第一章 概论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格心理学起源、 历史,研究方法;理解人格的概念、对象,掌握 人格理论模式及其要点。 教学材料: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2007第二版, 张海钟主编《人性人格人生—现当代心理学视野 的理论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教学难点:人格心理学起源、历史 教学重点:人格理论模式 教学形式和方法:采用班级上课制下的师生互动、 讲解讲演、相互问答、自学讨论等形式方法。 教学时间和安排:共计安排5学时,每学时一节。 第一节讲解讲演人格心理学对象任务;第二节讲 解讲演中国人格心理学;相互问答西方人格心理 学历史;第三节讲解讲演人格心理学理论;第四 节五节师生互动人格心理学方法并简单介绍老师 看法。
现代人格心理学 【第1章】 总论 教学PPT课件
![现代人格心理学 【第1章】 总论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4582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c.png)
(四) 人格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人的社会性和生物性、遗传和环境、先天和后天的关系问题历来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 心的重要问题。
我国古代哲学家和教育家孟轲提出性善说,认为人的本性是天赋的,人天生就是善良的。 墨翟则重视环境的作用,他用染丝作为例子来说明个性受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他说:“染于 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所染》。 列昂节夫等人认为,人格只能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人格只能包括由社会关系带来的特性,而 不能包括由生物性所制约的个人特征。 鲁宾斯坦等人则认为,人格既包括在个体发展中由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社会特性, 还包括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生物特性。
叶奕乾 / 编著
主讲人
XXX
01 第一节 人格概述 02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意义 03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04 第四节 西方人格心理学概况 05 第五节 苏联人格心理学概况 06 第六节 中国人格心理学概况
一、 人格的含义
人格是个体独特而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写道:“人格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统一体,又称 个性。” “人格”和“个性”从字源上讲都来源于英语的“personality”,而“personality”一词 又来源于拉丁语“person ”。该词最初指演员的面具,即一个人的外部表现,现在不仅指一 个人的外部表现,而且指一个人的内在特征。 人格可以说明一个人的全部内外部特征。我国古语有云:“蕴蓄于中,形诸于外”,可以作 为人格的最好概括。
人格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它较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 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人格倾向性的各个成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第一讲人格心理学概述PPT课件
![第一讲人格心理学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48ca48aeaad1f347933f44.png)
29
• 6.认知流派 • (1)人们是否抑郁,取决于他们如何解
释自己控制环境的这种 “无能”。 • 有些人把缺乏控制能力解释为暂时的经
济困难;有些人则认为是由于个人能力不 够,那么前者就不像后者那样容易出现抑 郁。
30
• (2)另一些学者认为,容易抑郁的人总 是用最可能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周围世 界。他们很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体验,遇 到事情总是往消极方面想,总是看不到自 己的优点等。
36
• 5.理论结构: • 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释梦理论
、性本能理论和自我防御机制理论等。 • 6.关键词: • 无意识、泛性论、防御机制、梦的解析
37
• (二)新精神分析范型(荣格、阿德勒和艾里 克森)
• 1.突出特点:突出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自我能够一边应对内在的情绪和驱力,一 边满足外在他人的要求。
部过程。 • 稳定性:跨时间性、跨情境性的一致性。 • 内部过程:由内心发生,影响人行为、感
觉 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5
• (三)人格的个体差异表现
6
• --有人交朋友不费吹灰之力,有的 人却形单影。
• --有人容易陷入抑郁之中,有的人 却总能轻松应对一切。
• --有些同学老是习惯性地注意别人 的优点,同时也习惯性地关注自己的缺 点。
第一讲 人格心理学概述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一、什么是人格
• (一)引子: • 活动: • 贴名牌
3
• 疑问:
• 为什么在同样的情境下,人们的行为会有 所不同?
• 6.认知流派 • (1)人们是否抑郁,取决于他们如何解
释自己控制环境的这种 “无能”。 • 有些人把缺乏控制能力解释为暂时的经
济困难;有些人则认为是由于个人能力不 够,那么前者就不像后者那样容易出现抑 郁。
30
• (2)另一些学者认为,容易抑郁的人总 是用最可能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周围世 界。他们很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体验,遇 到事情总是往消极方面想,总是看不到自 己的优点等。
36
• 5.理论结构: • 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释梦理论
、性本能理论和自我防御机制理论等。 • 6.关键词: • 无意识、泛性论、防御机制、梦的解析
37
• (二)新精神分析范型(荣格、阿德勒和艾里 克森)
• 1.突出特点:突出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自我能够一边应对内在的情绪和驱力,一 边满足外在他人的要求。
部过程。 • 稳定性:跨时间性、跨情境性的一致性。 • 内部过程:由内心发生,影响人行为、感
觉 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5
• (三)人格的个体差异表现
6
• --有人交朋友不费吹灰之力,有的 人却形单影。
• --有人容易陷入抑郁之中,有的人 却总能轻松应对一切。
• --有些同学老是习惯性地注意别人 的优点,同时也习惯性地关注自己的缺 点。
第一讲 人格心理学概述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一、什么是人格
• (一)引子: • 活动: • 贴名牌
3
• 疑问:
• 为什么在同样的情境下,人们的行为会有 所不同?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d7c36fbb4cf7ec4bfed095.png)
编辑版ppt
12
理想人格的心理特征--《周易》
(1)天人合一的主客观念。 (11)与人和同的待人态度。
(2)奋发有为的积极态度。 (12)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
(3)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13)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4)仁义礼智的完整道德。 (14)刚柔并济的处事方法。
(5)谦虚逊让的美好德行。 (15)胜不骄、败不馁的正
(6)诚信不欺的正直精神。 确态度。
(7)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16)趋时守中的处世原则。
(8)自我节制的调控能力。 (9)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
(17)革新创造的变革精神。 (18)特立独行的完善人格。
(10)与人和乐的积极情感。
编辑版ppt
13
2.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发展
●苏格拉底不关心自然的知识,而重视人类 本身及社会道德的研究。他教人要“认识 自己”,也就是说人要认识“真正的我”。 这个“我”是指“我的灵魂”,也就是心 灵或理智。
人格心理学
编辑版ppt
1
第一章:人格是什么?
常识性理解? 文学作品中的人格?
编辑版ppt
2
人格心理学所探讨的问题?
●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还是非善非恶 的?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还是有某种控制 不了的原因所决定的?人的性格是一成不 变的,还是可以改变的?人的行为是主动, 还是被动的;以及什么是健康人格、怎样 测量人格、怎样改变异常行为等等。
• (4)表示一个人的尊严和优越。
编辑版ppt
4
哲学家的定义
• 沃尔夫强调自我意识和记忆是人格的重要标准; • 而莱布尼兹把人格定义为“赋有理解的实体”; • 洛克则更加强调自我意识的属性,他说:“人格
是一个会思考的聪明的存在物,有推理和反省并 能考虑自我本身。”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bc75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c.png)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
01
用于评估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点,包含多个临床量表和
效度量表。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02
测量16种基本人格特质,广泛应用于职业咨询、教育等领域。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03
测量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人格维度,适用于不同年龄
段人群。
投射测验法
01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健康人格
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尊 重
培养孩子积极应对挫折的 能力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 决策
注重孩子情感教育和人际 交往能力的培养
社会变革中如何适应和塑造良好心态
01
积极面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
02 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03
寻求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缓解心理压力
04
治疗方法
03
综合治疗为主,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社会技能
训练等,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感。
边缘型人格障碍
主要特征
情绪不稳定,自我形象模糊,行为冲动,人 际关系不稳定。
诊断依据
长期存在上述表现,且不符合其他精神疾病的诊断 标准。
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心理治疗如辩证 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药物治疗主要 针对情绪不稳定和冲动行为。
心理类型 内倾型和外倾型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
人格结构
生活风格、追求优越感、自卑感
心理动力
社会兴趣
心理发展
童年经历对人格的影响
治疗理念
鼓励患者认识并改变自己的生活风格,培养社会兴趣,追求优越感。
卡特尔特质因素理论
人格特质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人格心理学PPT精品课件
![人格心理学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00e62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9.png)
自然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 其言谈举止、表情动作等。
参与观察
研究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深入了解其行 为表现。
个案研究
对某一特定个体或群体进行长期、深入的观察和 研究,收集详细资料。
访谈法了解内心世界和动机
结构化访谈
按照预定的问题和程序进行访谈,收集标准化的信息。
半结构化访谈
社会规范
不同文化中的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思维方式的塑造 有所不同。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教育方式、习俗等也会对个体的人 格发展产生影响。
自我认知在人格发展中作用
自我观察
个体通过观察自身行为、情感等来认识自己, 形成自我概念。
自我评价
个体对自身能力、价值等方面的评价,影响自 尊、自信等人格特质的发展。
性。
综合分析法确定诊断结果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 分类和编码。
诊断判定
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对 个体的人格特征进行诊断 判定。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 描述和推断,揭示数据背 后的规律和联系。
结果解释
对诊断结果进行解释和说 明,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 治疗方案。
PART 06
人格心理学在现实生活应 用
REPORTING
教育领域: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通过人格心理学理论,教师可以 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 能力和学习风格,从而制定针对 性的教学方案。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如情绪困扰、学 习压力等。
培养学生的积极品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传播正能量和积极信息,营造积极向上、和 谐友爱的社会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 其言谈举止、表情动作等。
参与观察
研究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深入了解其行 为表现。
个案研究
对某一特定个体或群体进行长期、深入的观察和 研究,收集详细资料。
访谈法了解内心世界和动机
结构化访谈
按照预定的问题和程序进行访谈,收集标准化的信息。
半结构化访谈
社会规范
不同文化中的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思维方式的塑造 有所不同。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教育方式、习俗等也会对个体的人 格发展产生影响。
自我认知在人格发展中作用
自我观察
个体通过观察自身行为、情感等来认识自己, 形成自我概念。
自我评价
个体对自身能力、价值等方面的评价,影响自 尊、自信等人格特质的发展。
性。
综合分析法确定诊断结果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 分类和编码。
诊断判定
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对 个体的人格特征进行诊断 判定。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 描述和推断,揭示数据背 后的规律和联系。
结果解释
对诊断结果进行解释和说 明,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 治疗方案。
PART 06
人格心理学在现实生活应 用
REPORTING
教育领域: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通过人格心理学理论,教师可以 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 能力和学习风格,从而制定针对 性的教学方案。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如情绪困扰、学 习压力等。
培养学生的积极品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传播正能量和积极信息,营造积极向上、和 谐友爱的社会氛围。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e391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3.png)
人格特点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心理学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人格及其结 构、动力、发展与适应等方面。
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
人格结构与发展阶段
人格结构
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原始欲望的体现,自我是现实原则的代表, 超我是道德规范的象征。
发展阶段
情境测验
模拟特定情境,观察被试 者的反应和表现,以评估 其人格特质。
投射法测量潜意识动机
罗夏墨迹测验
通过向被试者呈现标准化的墨迹 图形,让其自由描述所看到的内 容,从而了解其潜意识中的动机、
情感和认知方式。
主题统觉测验
给被试者呈现一系列模糊的场景 或人物描述,让其根据自己的理 解和想象进行故事编写,以揭示 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冲突和防御
费斯廷格提出,探讨个体 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以减 少失调。
信息加工理论
关注个体如何处理信息、 形成记忆和解决问题。
归因理论
探讨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 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 释对人格的影响。
人本主义流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01
提出人类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五种基
本需求。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
和能力。
引导价值观念
教育引导个体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
培养良好习惯
促进心理健康
教育通过规范行为,培 养个体良好的学习和生
活习惯。
教育关注个体心理健康,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差异
01
02
03
04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我、 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存在差异。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心理学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人格及其结 构、动力、发展与适应等方面。
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
人格结构与发展阶段
人格结构
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原始欲望的体现,自我是现实原则的代表, 超我是道德规范的象征。
发展阶段
情境测验
模拟特定情境,观察被试 者的反应和表现,以评估 其人格特质。
投射法测量潜意识动机
罗夏墨迹测验
通过向被试者呈现标准化的墨迹 图形,让其自由描述所看到的内 容,从而了解其潜意识中的动机、
情感和认知方式。
主题统觉测验
给被试者呈现一系列模糊的场景 或人物描述,让其根据自己的理 解和想象进行故事编写,以揭示 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冲突和防御
费斯廷格提出,探讨个体 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以减 少失调。
信息加工理论
关注个体如何处理信息、 形成记忆和解决问题。
归因理论
探讨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 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 释对人格的影响。
人本主义流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01
提出人类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五种基
本需求。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
和能力。
引导价值观念
教育引导个体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
培养良好习惯
促进心理健康
教育通过规范行为,培 养个体良好的学习和生
活习惯。
教育关注个体心理健康,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差异
01
02
03
04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我、 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