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导学案

合集下载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一、导入1. 请同砚们闭上眼睛,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感受一下空气的清新和舒适。

2.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空气中有哪些气体?二、探究空气的成分1. 讲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少许的其他气体。

2. 通过实验,让同砚们观察氧气的性质:燃烧、助燃、增进生物呼吸等。

3. 了解二氧化碳的来源和作用,引导同砚们思考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三、深化进修1. 请同砚们分组讨论空气中其他气体的种类和含量,探究它们的来源和作用。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同砚们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引导他们提出减少污染的方法。

四、知识拓展1. 请同砚们在家里或实验室中进行简单的气体实验,观察不同气体的性质和行为。

2. 鼓励同砚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空气成分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拓展对空气的认识。

五、教室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空气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呼吁同砚们珍惜环境,珍爱空气质量。

2. 鼓励同砚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创造更清洁的空气环境贡献力量。

六、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空气成分的小议论文,分享自己对空气的认识和看法。

2. 收集有关空气污染和环保的新闻报道,做一次主题展示或口头报告。

七、延伸阅读1. 推荐同砚们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空气成分和环境珍爱知识。

2. 鼓励同砚们参与有关环保知识竞争或活动,提升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空气的成分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认识到环境珍爱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故里。

愿我们的空气更清新,我们的未来更美好!。

《空气的成分》 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 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3、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能够区分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4、认识空气成分的发现史,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2、难点(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三、知识链接1、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吸入的气体是什么?呼出的气体又是什么?2、你能列举一些生活中与空气有关的现象吗?四、学习过程(一)空气成分的发现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直到 18 世纪 70 年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 12 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体积差不多减少了 1/5。

他研究了剩余 4/5 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把这部分气体叫做氮气。

通过这个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1/5 的结论。

(二)空气的成分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和实验,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等)、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和杂质。

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 78%,氧气约占 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 003%。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体积分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气体所占空气体积的比例。

(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容器内,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

化学方程式:4P + 5O₂点燃 2P₂O₅2、实验装置(1)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双孔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烧杯。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前导问题:1. 你知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吗?2. 为什么我们呼吸的时候感觉到空气?二、学习目标:1.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比例。

2. 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3. 知道如何保护空气质量,减少污染。

三、学习内容:1. 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等。

2. 空气的作用:提供氧气、维持大气压、调节温度等。

3. 空气污染: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等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 保护空气:减少使用化石燃料、鼓励公共交通、植树造林等方式。

四、学习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空气中的气体的实验引入本课主题。

2. 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析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比例。

3. 延伸:展示有关空气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空气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 总结:让学生总结空气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5. 评价:通过小测验或讨论方式评价学生对空气的了解程度。

五、拓展延伸:1. 请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观察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污染情况,提出改善建议。

3. 带领学生参观环保展览或工厂,了解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笔记,总结空气的成分及作用。

2. 在家中观察并记录空气的变化,如温度变化、气味等。

3. 研究一个环保项目,撰写一份关于如何保护空气的报告。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2. 掌握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作用;3. 能够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检验空气的主要成分。

二、知识点梳理:1. 空气是一种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气体;2. 空气主要成分为氮气(约78%)、氧气(约21%)、二氧化碳等;3. 氮气的性质:稳定、不易燃烧、不支持生命;4. 氧气的性质:能支持燃烧、生命活动必需;5. 二氧化碳的性质:不支持燃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6. 实验方法:燃烧烛炷、吸收二氧化碳。

三、学习过程:1. 导入:通过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空气吗?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一.学习目标:1、认识空气的成分及含量2、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3、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二、学习重点:1、空气的成分2、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空气是我们同学每时每刻都要接触和需要的物质,你知道空气的知识有哪些呢?下面的知识你能知道吗?如果你知道请直接回答,如果不知道请看书回答:1、空气中含有、、、,等,它们各自在空气中占的体积分数是、、、2、工业将空气分离的方法是通过,将空气,然后蒸发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不同,使其在,从而将各种气体分离出来。

3、各成分的用途:A、氧气的用途有:①,②,③;这都是利用氧气具有。

B、氮气的用途有:①,②,原因是③,原因是C、稀有气体(包括、、、、、)。

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这体现出它们都具有性;可被填充在灯泡中,制造,这是因为。

提高认识:物质的决定物质的。

(二)、探究新知重点:活动天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思路】思路1:将其他的气体除去只剩下氧气,测定氧气的体积。

思路2:将氧气除去,然后通过减少的体积测定氧气的体积。

比较这两种思路哪一种更容易达到?2、我们要消耗掉氧气,测出剩余的气体的体积,那么与氧气反应后的产物能否是气体呢?【药品的选择】白磷、铁丝、镁条、蜡烛、木炭、硫磺、铜丝、铜粉这些物质中哪种可以用于空气中氧气的定量测定呢?原因分析:小结论:1、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反应原理: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3、用于定量测定空气成分的物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这种物质必须能与反应。

二、反应的生成物是体【仪器的选择】1、我们既然要通过定量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个反应必须在什么样的仪器中进行?2、注意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将一支具支试管注满水,塞上橡胶塞。

然后打开橡胶塞,将水倒入量筒中,记录水的体积,其目的是。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

2. 掌握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理解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

2.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三、学习难点1. 理解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四、学习过程1. 导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空气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成分?这些成分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 学习过程:(1)空气的成分:介绍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各自的含量约为氮气78%,氧气21%,二氧化碳0.03%。

(2)氮气: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稳定性较强,对生物和环境有重要作用。

(3)氧气:氧气是空气中第二多的气体,绝大多数生物都需要氧气呼吸来进行新陈代谢。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人类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被植物吸收利用。

3. 拓展:可以让学生讨论空气污染对空气成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4. 总结:总结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以及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的性质和作用,强调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空气的成分及其作用,并展示给大家。

同时,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的空气状况,思考如何保护空气环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对空气的成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明白了空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至关重要。

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

2. 掌握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其作用。

3. 能够描述空气的成分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导学内容:空气是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等。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你是否曾经想过,空气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为什么我们可以呼吸空气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今日我们就来进修一下《空气的成分》这一课的内容,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二、观点诠释1. 空气:指地球大气中的气体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等组成。

2. 氮气:占空气中约78%的气体,是最主要的气体成分,对维持地球的大气压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3. 氧气:占空气中约21%的气体,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气体,参与呼吸作用,使生物体细胞产生能量。

4. 二氧化碳:占空气中约0.04%的气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也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5. 氩气:占空气中约0.93%的气体,是稀有气体之一,主要用于氩弧焊、保卫气等工业领域。

三、试验探究1. 试验一:用燃烧棉花试验证明氧气的存在材料:棉花、火柴、玻璃瓶步骤:将一小块棉花点燃后放入玻璃瓶中,迅速将瓶口盖上。

观察瓶内的变化。

结果:棉花燃烧后迅速熄灭,瓶内火焰熄灭,瓶壁上出现水珠。

结论:燃烧棉花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瓶内水珠是水蒸气凝固的结果。

2. 试验二:用吸管试验证明氧气的存在材料:吸管、水、瓶子步骤:将吸管插入水中,用手捏住吸管尾部,将吸管倒立放入瓶内,松开手指。

结果:水被吸入吸管,水位上升,瓶内出现气泡。

结论:吸管内的氧气被消耗,瓶内气压下落,水被压入吸管中。

四、拓展延伸1. 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除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外,空气中还含有少许的氦气、氢气等气体,以及水蒸气和微尘等。

2. 空气的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风险,因此要重视空气净化工作,缩减污染物排放。

3. 空气的运动:空气也会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而产生运动,形成风、气团等大气现象。

五、总结通过进修《空气的成分》,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和性质,知道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及其作用。

同时,我们也进行了试验探究,加深了对空气的熟识。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与预习1. 请同砚回顾一下在平时生活中他们所见到的空气,并简易描述一下空气的特点。

2. 请同砚沉思一下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以及这些成分的比例是怎样的。

二、探究与试验1. 试验一:空气中氧气的检验材料:一根木条、一根蜡烛、一个空瓶子步骤:点燃一根蜡烛,将燃烧的蜡烛插在木条上,然后将空瓶子罩在蜡烛上。

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瓶子内部的状况。

2. 试验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检验材料:一个空瓶子、苏打粉、醋步骤:在空瓶子中放入一些苏打粉,然后倒入适量的醋。

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瓶子内部的状况。

三、总结与归纳1. 请同砚依据试验结果,总结空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并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2. 请同砚沉思一下空气中的成分是否固定不变,以及人类活动对空气成分是否会造成影响。

四、拓展与应用1. 请同砚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一下PM2.5的含义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请同砚设计一个试验,检验不同环境下空气中的湿度变化。

五、作业与评判1. 请同砚完成一份调查报告,了解一下身边人对于空气质量的关注水平。

2. 请同砚撰写一篇关于空气污染及保卫的短文,包括对空气污染的熟识、影响及如何保卫空气的方法。

六、反思与展望1. 请同砚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沉思一下空气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应该如何保卫空气资源。

2. 请同砚展望将来,探究一下新能源对空气环境的改善和影响。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想一想,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东西是什么?答案就在我们四周,就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

那么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2. 激发爱好:今日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空气的成分》,了解一下我们呼吸的空气中都有哪些元素。

二、探究过程1.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请同砚们沉思,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氧气?氧气的作用是什么?2. 除了氧气,空气中还含有什么其他气体?让同砚们自行查找资料,了解一下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等成分。

3. 试验探究:通过试验,观察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不同性质。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是什么,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2. 掌握空气成分的百分比,了解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3. 了解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4.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懂得珍惜并保护好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空气资源。

导学内容:一、空气的成分1. 氮气:氮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占据了空气的大约78%的体积。

氮气对人体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在一些化学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氧气:氧气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气体,占据了空气的21%的体积。

我们呼吸的氧气就来自于空气中的氧气。

3.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另一个重要气体,占据了空气的0.04%的体积。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气体,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二、空气的重要性1. 空气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呼吸,水就无法蒸发,地球就无法变得温暖。

2. 空气保护地球和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为植物提供所需气体,为人类提供氧气,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资源。

3. 空气也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部分,能够保护地球免受宇宙射线的侵害,维持地球温度的稳定。

三、空气污染的危害1. 空气污染是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中最为严重的之一,主要污染源包括工厂排放、机动车尾气等。

2. 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甚至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3. 空气污染还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破坏大气层臭氧层,加剧全球变暖,影响生态平衡。

导学任务: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2. 定期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身体素质;3.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空气污染的产生;4. 和家人朋友分享所学知识,一起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导学案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相信大家对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我们的空气资源,保护好我们的地球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导学案(全)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能设计实验或根据生活经验证明空气的存在;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

(3)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在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3)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2)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 知道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空气的组成
一、复习提问:
1、空气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2、大气污染物有和两大类,其中有害气体主要有、和
二、新课导入?空气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必要基本物质之一,一个人在五个星期内不吃饭或5天内不喝水,尚能维持生命,但超过5分钟不呼吸空气,便会死亡,人体每天需要吸入10-12立方米的空气。

三、授课过程:
(探究一)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
小组讨论:你是通过什么现象感知空气的存在?(青藏高原上,我们呼吸困难)
(探究二)空气的成分
教师引导:
1.你知道空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混合物)
2.据你所知空气中有哪些物质?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3.你是怎么知道空气中有这些成分的,能用事实来说明吗?
①动物进行呼吸作用需要,并放出;
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③煤等燃料燃烧需要消耗并放出;
④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矿泉水,片刻后,矿泉水瓶外
壁就会有水珠凝结;说明空气中看有;
⑤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长间放置会受潮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4.思维延伸:除此之外空气中还有哪些成分呢?
5、原始大气的成分是以、、和等气体为主要成分的。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空气自古以来就是现在这样的吗?你知道它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吗?
(探究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自学后小组讨论设计并进行实验:方法一:想办法把氧气分离出来,直接测其体积方法二:想办法把氧气消耗掉,看气体体积减少量
阅读课本,实验后填写:在的条件下,铜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铜,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是反应(化合、分解)
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中,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为什么上述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3、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除铜以为,还可以用什么药品?该药品满足什么条件?
4、该实验氧气不足五分之一的原因有哪些?
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占氮气占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水蒸气和杂质
(探究四)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自学阅读课本:思考回答问题:
1、空气中氧气的用途:和、
2、空气中其它气体有什么用途?氮气的用途;稀有气体包括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是作用
四、课堂检测
选择题:
1、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

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2、下列对空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 B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C空气是纯净物D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3、小明吃过饼干后忘记密封,几天后他发现剩下的饼干变软了,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4、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秒内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5、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空气
C、氮气、氧气、稀有气体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二、填空题:1.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请将物质写在题后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澄清的石灰水长期置露在空气中,集气瓶壁上会出现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覆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

(4)“妙脆角”等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防腐气体是。

5)“霓虹灯”内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说明空气中含有。

2、桌上放一只“空”玻璃杯,小芳说:“玻璃杯内没任何物质,是空的。

”小明说:“玻璃杯内有物质。

”你同意谁的观点?请用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真空充气包装
......的形如小枕头“蛋黄派”发生了兴趣,如下图所示。

他们查阅资料获知:这种真空充气包装技术,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某种气体,然后封口。

它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

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方法、现象和结论):
(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①;②
③。

第二课时关注空气质量
一、复习提问:
1、组成空气的物质有哪些?各自体积分数是多少
2、空气污染的来源
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二、阅读课本84-85页,回答问题:
1、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项
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时定为哪些?
3、空气污染指数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状况的关系如何?
三:课堂小测:选择题
1、“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表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运载飞船的火箭发动机中使用了液氧,液氧的作用是()
A、支持燃料燃烧
B、冷却发动机
C、作为燃料
D、供给航天员呼吸
2、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C、作为燃料
D、供给航天员呼吸
3、目前很多地区的空气质量已经不容乐观,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
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
C、随意丢弃废电池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液氧 B. 空气C. 氮气 D. 二氧化碳
5. 食品包装内充入氮气用于防腐,主要是因为氮气()
A. 没有颜色
B. 没有气味
C. 不支持燃烧
D. 化学性质稳定
6. 下列有关稀有气体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做保护气
B. 氦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C. 稀有气体用于潜水、登山
D. 氙用于医疗麻醉
8. 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 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C.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始终不变的 D.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二、填空题(39分)1、(4分)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哪种气体:
①很多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 ②利用空气制造氮肥________
③、饼干、瓜子能在空气中变软____________
④澄清石灰水长期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情况中,①燃烧氢气②燃烧烟煤③工业废气的排放④植物光合作用⑤燃放鞭炮⑥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会引起大气污染的是____________。

3. 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将燃着的红磷立即伸入盛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待装置冷却后观察到。

(2)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由本实验可推知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