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表示课件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表示课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例1] (1)设集合A={1,2,3},B={1,3,9},若x∈A且x∉B,
则x=( )
A.1
B.2
C.3
D.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不大于 10 的非负偶数组成的集合; ②方程 x2=x 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 ③直线 y=2x+1 与 y 轴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④方程组xx-+yy==-1,1 的解.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描述法
[导入新知]
描述法 (1)定义: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 (2) 具 体 方 法 : 在 花 括 号 内 先 写 上 表 示 这 个 集 合 元 素 的 __一__般__符__号__及_取__值__(或__变__化__)_范__围__,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 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_共__同__特__征___.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类题通法]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步骤 (1)求出集合的元素. (2)把元素一一列举出来,且相同元素只能列举一次. (3)用花括号括起来.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活学活用]
已 知 集 合 A = { - 2 , - 1,0,1,2,3} , 对 任 意 a∈A , 有 |a|∈B,且B中只有4个元素,求集合B.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2)设集合 B=x∈N2+6 x∈N

.

①试判断元素 1,2 与集合 B 的关系;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1章(第2课时)《时间和位移》课件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1章(第2课时)《时间和位移》课件
2R=1.414×50 m=70.7 m,位移的方 向由 A→B,与半径 AO 的夹角为 45°.
答案:235.5 m 70.7 m 方向 A→B
名师点睛:位移与路程的关系 (1)位移与路程永远不可能相同.因为位移是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 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位移的大小与路程有可能相等.例如,物 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 程.
解析: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A、C之间的线段长度,即x =AB+BC=2×3 m+2×5 m=16 m,方向由A指向C;
路 程 是 标 量 , 等 于 两 个 半 圆 曲 线 的 长 度 和 , 即 l = (3π + 5π)m=8π m,故D正确. 答案:D
探究三 对矢量和标量的理解
1.表示方法 (1)矢量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表 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矢量的方向. (2)物理量的正负:表示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可先沿矢 量所在的直线建立直线坐标系,然后用正负数来表示 矢量,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正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 的正方向相同,负号则相反),绝对值表示矢量的大 小.
联系
两个时刻的间隔即为一段时间间隔源自时间间 隔是一系列连续时刻的积累过程.时间间隔 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时
刻可以显示运动的一瞬间,好比一张照片
2.两种分辨方法 (1)根据上下文判断:分析所给的说法,根据题意
去体会和判断.时刻对应的是某一事件或运动的状 态,时间间隔对应的是事件或运动的过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课时 时间和位移
探究一 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与联系
时刻
时间间隔
物理 意义
时刻是事物运动、发展 时间间隔是事物运动、

【教案】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课时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2019)生物高中必修1

【教案】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课时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2019)生物高中必修1

第一章走进细胞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些生物由很多细胞构成。

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具有相似的结构;描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围成的细胞核。

据此,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对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异同点比较,建构正确的结构与功能观(生命观念)。

2.通过比较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模式图,归纳出两类细胞的区别和联系,得出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科学思维)。

3.通过探究水华和赤潮发生的原因,解决水华和赤潮的防治问题,发菜的保护,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加强资源保护的责任意识(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二、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为人教版2019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有利于构建自然界中的生物在细胞层次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为本册大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高一新生由初中刚升入高中,在情感上具有“好奇心强,渴望求知”;在知识方面“对细胞有一定了解”;在能力上具有“有较强的学习和探究能力”;这些为学好本节教学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1.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判断。

三、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几种细胞图片,指导比较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再通过比较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模式图,归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建构学生对“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概念体系。

学习 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导入 新课导入新课1.展示多种细胞图,引导学生观察细胞形态。

提问1:通过你的观察,这些细胞在形态上具有 特性。

2.展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图。

提问2:你能说出这2种细胞的主要结构吗?结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 结构, 体现不同细胞具有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课时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课时教案

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星球。

二、行星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这可以从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进行分析。

通过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结构图可以进行分析地球在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都是适中的,与太阳的相对位置也是适中的。

活动三:八大行星的运动共性
展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1)从距日远近和自身体积分析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共性。

(2)从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公转轨道分析它们的共性。

总结八大行星饶日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2、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是八大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活动四:地球的特殊性
(1)地球所处的位置对地球的温度有何影响?
(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对地球上存在大气有何影响?
(3)地球上存在大量的液态水与地球所处位置有何关系?
答:(1)地球距离太阳间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上的温度适宜。

(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得地球的引力适中,气体在表面形成厚厚的大气层,随着地球的演变慢慢形成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并且大气层还能缩小昼夜温差。

(3)液态水的存在和距日远近存在很大的关系,距离太阳过近,温度高,水会以气态形式存在;距离太阳过远,温度过低,水会以固态形式存在。

无论固态还是气态水都难以孕育出生命。

同事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这也有利于地球形成生命: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正处于壮年期,提供的光热资源比较稳定。

延伸提问:除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
人们不断是研制新的工具加强对宇宙的观测。

第一章 1.1 第2课时

第一章 1.1 第2课时

新教材第2课时集合的表示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2.会用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表示一些简单集合.知识点一列举法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知识点二描述法一般地,设A是一个集合,把集合A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P(x)的元素x所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A|P(x)},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思考不等式x-2<3的解集中的元素有什么共同特征?答案元素的共同特征为x∈R,且x<5.1.由1,1,2,3组成的集合可用列举法表示为{1,1,2,3}.(×)2.集合{(1,2)}中的元素是1和2.(×)3.集合A={x|x-1=0}与集合B={1}表示同一个集合.(√)4.{x|x>1}与{y|y>1}是不同的集合.(×)一、列举法表示集合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x2=2x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3)直线y=2x+1与y轴的交点所组成的集合;(4)由所有正整数构成的集合.解(1)因为不大于10是指小于或等于10,非负是大于或等于0的意思,所以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集是{0,2,4,6,8,10}.(2)方程x2=2x的解是x=0或x=2,所以方程的解组成的集合为{0,2}.(3)将x=0代入y=2x+1,得y=1,即交点是(0,1),故交点组成的集合是{(0,1)}.(4)正整数有1,2,3,…,所求集合为{1,2,3,…}.反思感悟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应注意的两点(1)应先弄清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是数还是点,还是其他元素;(2)若集合中的元素是点时,则应将有序实数对用小括号括起来表示一个元素.跟踪训练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给定的集合:(1)大于1且小于6的整数组成的集合A ;(2)方程x 2-9=0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B ;(3)一次函数y =x +2与y =-2x +5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D .解 (1)因为大于1且小于6的整数包括2,3,4,5,所以A ={2,3,4,5}.(2)方程x 2-9=0的实数根为-3,3,所以B ={-3,3}.(3)由⎩⎪⎨⎪⎧ y =x +2,y =-2x +5,得⎩⎪⎨⎪⎧x =1,y =3,所以一次函数y =x +2与y =-2x +5的交点为(1,3),所以D ={(1,3)}.二、描述法表示集合例2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正偶数集;(2)被3除余2的正整数集合;(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组成的集合.解 (1)偶数可用式子x =2n ,n ∈Z 表示,但此题要求为正偶数,故限定n ∈N *,所以正偶数集可表示为{x |x =2n ,n ∈N *}.(2)设被3除余2的数为x ,则x =3n +2,n ∈Z ,但元素为正整数,故n ∈N ,所以被3除余2的正整数集合可表示为{x |x =3n +2,n ∈N }.(3)坐标轴上的点(x ,y )的特点是横、纵坐标中至少有一个为0,即xy =0,故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的集合可表示为{(x ,y )|xy =0}.反思感悟 利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应关注五点(1)写清楚该集合代表元素的符号.例如,集合{x ∈R |x <1}不能写成{x <1}.(2)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花括号内.例如,{x ∈Z |x =2k },k ∈Z ,这种表达方式就不符合要求,需将k ∈Z 也写进花括号内,即{x ∈Z |x =2k ,k ∈Z }.(3)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4)在通常情况下,集合中竖线左侧元素的所属范围为实数集时可以省略不写.例如,方程x2-2x+1=0的实数解集可表示为{x∈R|x2-2x+1=0},也可写成{x|x2-2x+1=0}.跟踪训练2下列三个集合:①A={x|y=x2+1};②B={y|y=x2+1};③C={(x,y)|y=x2+1}.(1)它们是不是相同的集合?(2)它们各自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解(1)不相同.(2)集合A={x|y=x2+1}的代表元素是x,且x∈R,所以{x|y=x2+1}=R,即A=R;集合B ={y|y=x2+1}的代表元素是y,满足条件y=x2+1的y的取值范围是y≥1,所以{y|y=x2+1}={y|y≥1}.集合C={(x,y)|y=x2+1}的代表元素是(x,y),是满足y=x2+1的数对.可以认为集合C是由坐标平面内满足y=x2+1的点(x,y)构成的.三、集合表示法的综合应用例3集合A={x|kx2-8x+16=0},若集合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k的值组成的集合.解(1)当k=0时,方程kx2-8x+16=0变为-8x+16=0,解得x=2,满足题意;(2)当k≠0时,要使集合A={x|kx2-8x+16=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方程kx2-8x+16=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Δ=64-64k=0,解得k=1,此时集合A={4},满足题意.综上所述,k=0或k=1,故实数k的值组成的集合为{0,1}.延伸探究1.本例若将条件“只有一个元素”改为“有两个元素”,其他条件不变,求实数k的值组成的集合.解由题意可知,方程kx2-8x+16=0有两个不等实根,故k≠0,且Δ=64-64k>0,即k<1,且k≠0.所以实数k组成的集合为{k|k<1,且k≠0}.2.本例若将条件“只有一个元素”改为“至少有一个元素”,其他条件不变,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可知,方程kx2-8x+16=0至少有一个实数根.①当k=0时,由-8x+16=0得x=2,符合题意;②当k≠0时,要使方程kx2-8x+16=0至少有一个实数根,则Δ=64-64k≥0,即k≤1,且k≠0.综合①②可知,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k|k≤1}.反思感悟(1)若已知集合是用描述法给出的,读懂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其属性是解题的关键,如例3集合A中的元素就是所给方程的根,由此便把集合的元素个数问题转化为方程的根的个数问题.(2)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数学素养的培养,如本例中用到了等价转化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x|x2-2x-3=0}为()A.{-1,3} B.{(-1,3)}C.{x=1} D.{x2-2x-3=0}答案 A2.一次函数y=x-3与y=-2x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是()A.{1,-2} B.{x=1,y=-2}C.{(-2,1)} D.{(1,-2)}答案 D3.设A={x∈N|1≤x<6},则下列正确的是()A.6∈A B.0∈A C.3∉A D.3.5∉A答案 D4.第一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A.{(x,y)|xy>0} B.{(x,y)|xy≥0}C.{(x,y)|x>0且y>0} D.{(x,y)|x>0或y>0}答案 C5.下列集合不等于由所有奇数构成的集合的是()A.{x|x=4k-1,k∈Z}B.{x|x=2k-1,k∈Z}C.{x|x=2k+1,k∈Z}D.{x|x=2k+3,k∈Z}答案 A1.知识清单:(1)描述法表示集合的理解.(2)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3)两种表示法的综合应用.2.方法归纳:等价转化、分类讨论.3.常见误区:点集与数集的区别.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x|x2-2x+1=0}为()A.{1,1} B.{1}C.{x=1} D.{x2-2x+1=0}答案 B解析方程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1,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知B正确.2.已知集合A={x|x(x-1)=0},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0∈A B.1∉A C.-1∈A D.0∉A答案 A解析∵A={x|x(x-1)=0}={0,1},∴0∈A.3.如果A={x|x>-1},那么()A.-2∈A B.{0}∈A C.-3∈A D.0∈A答案 D解析∵0>-1,故0∈A,选D.4.下列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集合的是()A.{x|x=1} B.{x|x2=1}C.{1} D.{y|(y-1)2=0}答案 B解析{x|x2=1}={-1,1},另外三个集合都是{1},故选B.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集合{x∈R|x2=1}中有两个元素B.集合{0}中没有元素C.13∈{x|x<23}D.{1,2}与{2,1}是不同的集合答案 A解析{x∈R|x2=1}={1,-1};集合{0}是单元素集,有一个元素,这个元素是0;{x|x<23}={x|x<12},13>12,13∉{x|x<23};根据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可知{1,2}与{2,1}是同一个集合.6.能被2整除的正整数的集合,用描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x|x=2n,n∈N*}解析正整数中所有的偶数均能被2整除.7.已知集合A={x|2x+a>0},且1∉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a|a≤-2}解析∵1∉{x|2x+a>0},∴2×1+a≤0,即a≤-2.8.已知-5∈{x|x2-ax-5=0},则集合{x|x2-4x-a=0}中所有元素之和为________.答案 2解析由-5∈{x|x2-ax-5=0},得(-5)2-a×(-5)-5=0,所以a=-4,所以{x|x2-4x+4=0}={2},所以集合中所有元素之和为2.9.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一年中有31天的月份的全体;(2)大于-3.5小于12.8的整数的全体;(3)梯形的全体构成的集合;(4)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的集合;(5)方程(x-1)(x-2)=0的解集;(6)不等式2x-1>5的解集.解(1){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2){-3,-2,-1,0,1,2,3,4,5,6,7,8,9,10,11,12}.(3){a|a是梯形}或{梯形}.(4){x|x=3n,n∈Z}.(5){1,2}.(6){x|x>3}.10.已知集合A={a+3,(a+1)2,a2+2a+2},若1∈A,求实数a的值.解①若a+3=1,则a=-2,此时A={1,1,2},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②若(a+1)2=1,则a=0或a=-2.当a=0时,A={3,1,2},满足题意;当a=-2时,由①知不符合条件,故舍去.③若a2+2a+2=1,则a=-1,此时A={2,0,1},满足题意.综上所述,实数a的值为-1或0.11.设集合A={1,2,3},B={4,5},M={x|x=a+b,a∈A,b∈B},则M中元素的个数为() A.3 B.4 C.5 D.6答案 B解析1,2,3与4,5分别相加可得5,6,6,7,7,8,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得集合M中有4个元素.12.已知A={1,2,3},B={2,4},定义集合A,B间的运算A*B={x|x∈A且x∉B},则集合A*B 等于()A.{1,2,3} B.{2,4} C.{1,3} D.{2}答案 C解析因为属于集合A的元素是1,2,3,但2属于集合B,所以A*B={1,3}.13.已知集合A={-1,0,1},集合B={y|y=|x|,x∈A},则B=________.答案{0,1}解析∵x∈A,∴当x=-1时,y=|x|=1;当x=0时,y=|x|=0;当x=1时,y=|x|=1.∴B ={0,1}.14.若一数集的任一元素的倒数仍在该集合中,则称该数集为可倒数集,则集合A ={-1,1,2}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可倒数集.试写出一个含三个元素的可倒数集________.(答案不唯一)答案 不是 ⎩⎨⎧⎭⎬⎫1,2,12 解析 由于2的倒数12不在集合A 中,故集合A 不是可倒数集.若一个元素a ∈A ,则1a∈A .若集合中有三个元素,故必有一个元素a =1a ,即a =±1,故可取的集合有⎩⎨⎧⎭⎬⎫1,2,12,⎩⎨⎧⎭⎬⎫-1,3,13等.15.设集合A ={0,1,2},则集合B ={x -y |x ∈A ,y ∈A }中元素的个数是( )A .1B .3C .5D .9答案 C解析 因为A ={0,1,2},又集合B 中元素为x -y 且x ∈A ,y ∈A ,所以x 的可能取值为0,1,2;y 的可能取值为0,1,2.当x =0时,y =0或1或2,此时对应的x -y 的值为0,-1,-2.当x =1时,y =0或1或2,此时对应的x -y 的值为1,0,-1.当x =2时,y =0或1或2,此时对应的x -y 的值为2,1,0.综上可知,集合B ={-2,-1,0,1,2},所以集合B 中的元素的个数为5.16.设集合B =⎩⎪⎨⎪⎧⎭⎪⎬⎪⎫x ∈N ⎪⎪ 62+x ∈N . (1)试判断元素1和2与集合B 的关系;(2)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解 (1)当x =1时,62+1=2∈N ;当x =2时,62+2=32∉N , 所以1∈B,2∉B .(2)因为62+x∈N ,x ∈N , 所以2+x 只能取2,3,6, 所以x 只能取0,1,4, 所以B ={0,1,4}.。

《成才之路》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章 第1节 第2课时作业及解析

《成才之路》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章 第1节 第2课时作业及解析

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1.在萃取和分液实验里,下列玻璃仪器中肯定不需要的是导学号89940033() A.分液漏斗B.玻璃棒C.烧杯D.温度计【解析】在萃取和分液实验里,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这都是必需的仪器。

但有的分液漏斗上口较小,为了不使液体流出,需要用玻璃棒引流。

温度计是肯定用不着的。

【答案】 D2.(2016·海南省国兴中学)下列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导学号89940034() A.酒精和水B.食盐和水C.酱油和汽油D.芝麻和黄豆【解析】A.互溶的液体混合物,用蒸馏;B.食盐和水分离用蒸发;C.酱油和汽油分离,用分液的方法;D.芝麻和黄豆可以类似过滤的方法分离。

【答案】 C3.(2016·海南省国兴中学)小伶想调查一下国兴中学污水排放的情况,她于是从下水道中提取了一瓶水样,静置后发现取得的水样出现分层,上层为油状物,下层悬浮着各种固体杂质。

你认为最先进行的两步处理应该是导学号89940035()A.蒸发、结晶B.过滤、分液C.过滤、蒸馏D.萃取、分液【解析】分上下两层,则需要进行分液,下层有固体杂质,需要进行过滤操作,所以选B。

【答案】 B4.(2016·湖南省衡阳一中)下列四种化学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是导学号89940036()A.过滤、蒸发、蒸馏、分液B.过滤、蒸馏、蒸发、分液C.蒸发、蒸馏、过滤、分液D.分液、蒸馏、蒸发、过滤【解析】熟悉装置特点及常用仪器便可知其操作名称。

【答案】 A5.(2016·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下列有关萃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导学号89940037()A.萃取在香料、药物的提取中应用广泛B.用乙醇作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时,下层溶液呈紫色D.萃取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时,要使用分液漏斗【解析】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萃取和分液》说课讲稿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萃取和分液》说课讲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1-1(第二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萃取和分液说课稿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第一中学廖玲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的萃取和分液。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展PPT-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确定一个详细且针对性强的目标是上好每堂课的第一步。

我是沿着这样的思路来确定目标的:一、教学背景分析分析课标要求:(PPT-3)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并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教材分析:萃取与分液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分离和提纯操作,它是对溶解性规律的一个应用,其原理也在今后卤族元素和有机物的学习中多次体现,在生活中也有多方面的应用。

也是高中阶段的两个基本实验操作,学生对于相关内容及部分仪器还比较陌生,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其操作及过程,学习主要仪器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并进一步丰富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和手段。

学情分析:我校属于山西省示范高中,学生基础较好,主动性较强,探究积极。

展示ppt-4已有知识:初中已经学过了有关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在上节课他们已经熟悉了过滤和蒸发及蒸馏这三种分离方法;已具备能力:学生具备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能够合作完成实验探究;但缺乏:对分离和提纯方法的进一步认识,实验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基于教材的重要地位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为本节课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展示ppt-5二、实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掌握萃取和分液的原理及操作;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体验实验室较正规的萃取和分液的操作法;学会对混合物采取合理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喜悦。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D.CO2的摩尔质量是44 E.1molH2SO4的质量是98g/mol
(四)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纽带或桥梁。
表达式:
M
m
M
宏观物体的质量
n
NA N
NA
纽带或桥梁
微观粒子的个数
m
M= n
m= n M
m
n=
M
练习
2、0.1molNaOH能电离出__6_.0_2____1_0_22__个Na+, __6_._0_2____1_0_22_个OH-
思 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X1023个粒子, 考 那么这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
1mol物质的质量
粒子符号 物质的 每个粒子的质量 式量 (g/个)
第三节
物质的量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
引入:
一瓶纯净水,它的体积和质量都可以测量。 水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这瓶纯净水中含有多 少个水分子呢?
这就需要建立起宏观物质(可称量)水与 微观粒子(难以称量)水分子之间关系。
纯净水 500ml
再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
2 H2 + O2 点2燃H2O
国际上规定,1 mo日l粒卒阿子于佛都集加灵合德市体罗。所在含化学的上粒的子重数大约贡献
为6.02×10²³ 。
是建立分子学说。
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1摩数尔叫粒阿子伏的加粒德子罗数常已数被,测定 符号为NA , 通常用6.02为×61.002²³2m14o0l-71表6×示1。0²³,为了纪念阿
消耗500千克,可供全世界人用500万年。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课件2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课件2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2
第17页
系列丛书
探究点一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定义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形成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
原因 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 与化学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
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 键强弱 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
高中化学3·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2
第13页
系列丛书
【提示】 ①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热。 ②放热反应的 ΔH<0,吸热反应的 ΔH>0。 ③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ΔH>0。
【提示】 断裂反应物的化学键需吸收能量(Q1),体系总能量增大;形 成新化学键释放能量(Q2),体系总能量又减小。
高中化学3·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2
第26页
系列丛书
【例 1】 (双选)化学反应 A2+B2===2AB 的能量变化如图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
高中化学3·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2
第27页
系列丛书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断裂 1 mol A—A 键和 1 mol B—B 键能放出 x kJ 能量 C.形成 2 mol A—B 键需要放出 y kJ 的能量 D.2 mol AB 的总能量高于 1 mol A2 和 1 mol B2 的总能量 点拨:判断反应吸热还是放热时,只需比较始态和终态的 能量高低,始态能量高于终态能量,反应放热,反之吸热。图 中最高处并不是反应结束,而是反应的过渡阶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蒸馏和萃取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蒸馏和萃取

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 滴入几滴AgNO3(硝酸银)溶液 和几滴稀硝酸。
现2、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 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按图1- 烧瓶内自来水沸腾, 4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 锥形瓶内收集到纯净 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 的液体 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 10mL液体,停止加热。
第二课时 蒸馏和萃取 1、蒸馏:
思考: (1)什么是蒸馏? (2)蒸馏原理是什么? (3)蒸馏是化学变化吗? (4)如何得到蒸馏水?
(1)蒸馏: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利 用加热和冷凝的方法把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过 程。 (2)蒸馏原理:利用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 同,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 杂质。
(3)蒸馏属于物理变化
(4)蒸馏水的制备:
主要仪器: 铁架台(带铁夹和铁圈)、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 、单孔橡皮塞、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装置
圆底烧瓶
温度计
冷凝管 牛角管(尾接管) 锥形瓶
蒸馏实验的注意事项: a.温度计水银球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沿相平; b.蒸馏烧瓶中加沸石(碎瓷片)防暴沸。 c.冷凝管中即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D.溶液体积占蒸馏烧瓶容积的1/3-2/3,不可将 溶液蒸干; e.蒸馏装置的安装:由下到上、从左到右 f.蒸馏烧瓶不可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
(2)萃取分层后的上下两种液体分别如何转移到其它 容器中?
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 口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 慢流出。上层液体要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3)实验现象有哪些?
①加四氯化碳时,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大,在下层; ②用力振荡的目的是使水与四氯化碳充分混合; ③静置后四氯化碳层变紫色,水层黄色变浅或接近无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实验逐渐溶解而减少, 食盐水略显浑浊。
不容物留在滤纸上,液体渗 过滤纸,沿漏斗颈流入另一 个烧杯中。
⑶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 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 棒不断搅拌,待出现较多固体时 停止加热。
水分蒸发,逐渐析出固体。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一)实验基本操作—溶解、过滤和蒸发
①过滤的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先溶解,然后过滤,最后蒸发
3、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
可以使用的方法( D )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再加适 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再加适 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再加适 量硝酸
(重新得到 NaCl晶体)
请填写书本P6的表格并回答,注意文字表达
请动手填写书本P6的表格,注意文字表达
步骤
现象
⑴溶解:称取约4g粗盐加到约 12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 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 为止。
⑵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 璃棒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器中 的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 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
结论:存在氯离子。 注意排除CO32-离子的干扰!
总结
常见离子的检验
原理: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或 化学性质(生成气体、沉淀等特殊现象)进行离子鉴定的过程。
离子
试剂
现象
Cl- AgNO3溶液和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先用盐酸酸化,无沉淀、气体,再加
沉淀法 SO42- 稀盐酸和BaCl2溶液
►4.NaOH → Na2CO3 → BaCl2 →HCl
1、只要 Na2CO3 加在BaCl2之后便合理 2、最后加入的盐酸只能适量
1、分离下列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
顺序进行的是( B )
A、氧化铜、木炭 B、碳酸钙、氯化钠 C、硝酸钾、氯化钠 D、乙醇、水
2、实验室里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制取氧气,请问如何把反应后剩下 的物质分离开?
• 物理法: 如过滤、蒸发结晶、蒸馏或分馏、 萃取、分液、升华等。
• 化学法:
如沉淀法、吸收法、转化法。
实验1-1:阅读教材P5最后一段
请设计粗盐提纯aCl2、MgCl2、硫酸盐、不溶 性杂质]
实验方案:(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逐步设计实验)
溶解 —过滤 — 蒸发、结晶
各步目的:(杂将质不除溶 去性 )
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
②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 ③进行过滤操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贴、二低、三靠)
过滤操作
仪器: 漏斗、烧杯、玻棒、滤纸,带铁圈的 铁架台等
• “一贴” : 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不留有气 泡(操作时要用手压住,用水润湿)
• “二低”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里 的液体低于滤纸的边缘
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 少量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质.提纯的 对象中分主体物质和杂质.
1.提纯的原则:
不增: 不增加新的物质 不减: 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易分: 杂质转换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除去
如:(1)如何除去KCl中混有的K2SO4? (2)如何除去CO气体中混有的CO2气体?
2、物质分离和提纯的一般方法
• “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紧靠玻璃 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烧杯内壁。
• 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蒸发操作
①蒸发的目的是什么? 获得溶液中的溶质(分离溶剂和溶质) ②蒸发操作需要哪些仪器? ③蒸发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加入的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蒸发过程中要用玻棒不断搅拌(以 防溶液因局部过热而造成液滴飞溅)。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课时)
[与你一起交流]
你知道沙里淘金吗? 利用沙和金不同的 比重进行分离
你还知道如何把砂子和铁粉分离吗? 那么如何把食盐中混有的碳酸钠除去?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思考]分离和提纯有什么不同,分离出 的杂质都是有害和无用的吗,请举例说明?
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 中的几种物质分开,分别得到原状态的 纯净物.分离的对象中不分主体物质和 杂质(如石油分离)
如何检验得到实验中含有硫酸盐?
(二)物质的检验
1、原理: 根据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 或化学性质(生成气体、沉淀等的特殊现象)
2、注意:
(1)选择合理的试剂(操作简单、反应灵敏、现 象明显的试剂)
(2)不能在待测物质中直接加入试剂;固体一般 先配成溶液。
(3)操作时应注意某些共有现象的干扰。即其他 离子的干扰。
*加热至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 利用余温使滤液蒸干。
*热的蒸发皿不可直接放在实验桌上, 要垫上石棉网。
粗盐的提纯过程(注意观察) 粗盐
溶解
悬浊液(泥沙、NaCl、MgCl2、CaCl2、硫酸盐) 过滤
不溶性杂质
NaCl、MgCl2、CaCl2、硫 酸盐的溶液 蒸发
纯净的NaCl
NaCl、MgCl2、CaCl2、硫酸盐的晶体
SO42-的检验方法:
操作:先加入稀HCl (HNO3)酸化,再加 入可溶性钡盐(BaCl2)溶液。
现象:出现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BaSO4)。
结论:存在硫酸根离子。 注意排除CO32-等离子的干扰!
表述时应说明: 取样→选用什么试剂→ 出现什么现象→ 得出 什么结论
Cl-的检验方法:
操作:先加入稀HNO3酸化,再加入几滴 AgNO3溶液。 现象: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
选择要加入
的除杂试剂:
Na2CO3 NaOH BaCl2
为了能完全除去杂质离子,加入的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引入了新 的离子:
CO3 2- OH - Ba 2+
HCl
BaCO3↓
讨加入论试:剂加顺序入除杂试剂的顺序:
►1.BaCl2→NaOH →Na2CO3 →HCl ►2. BaCl2→ Na2CO3 → NaOH →HCl ►3. NaOH →BaCl2→ Na2CO3 →HCl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除杂
除杂原则: *不增(尽量少引入新杂质) *不减(不损耗样品) *易分(容易分离——生成完全不溶物) *复原(除去各种过量杂质,还原到目标产物)
注意:除杂试剂要适当过量;设计所加试 剂的先后顺序!
如何除去NaCl中的可溶性杂质
要除去可溶 杂质离子是:
Ca2+ Mg2+ SO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