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精讲多练”
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
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
“精讲多练”是一种教学原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点的深入讲解和反复练习,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
以下是关于“精讲多练”教学原则的详细解释:
精讲: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注重深入剖析、详细解释,确保学生理解每一个细节和概念。
精讲时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例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或难以理解的概念。
多练:在知识点讲解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包括课堂练习、作业练习和自主练习等。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和应用:教师要鼓励学生不仅仅死记硬背知识,更要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应用场景。
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错题分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错题分析和讲解。
这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个性化指导: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启发思考:教师在讲解和练习过程中,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创新能力。
反馈机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问题,以便调整学习策略。
通过“精讲多练”教学原则,学生可以在系统、深入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问题解决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精讲多练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精讲多练〞[内容提要]:现在的中学课堂,教学方法真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许多课在“精彩〞之后却缺少了实效。
一堂课45分钟,如果不能好好利用,好好的安排,只能是浪费时间。
在平时的上课中,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
一堂课下来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既要抓字词,训练篇章,还要拓展训练。
忙的很,最后只能蜻蜓点水,面面具到的结果却是什么知识点都训练不到,效果差的可怜。
我们平时总会担忧学生这样不懂,那样不懂,一节课都是教师在讲,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很少。
总之最后是教师讲的辛苦,学生听的辛苦,却没有效果。
因此,教师的“教〞应着眼于学生能独立地去“学〞。
在语文教学中,精讲多练,多给学生提供练的时机,让学生充分实践,是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精讲多练一、教师“精讲〞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少而精〞是正确处理教学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数量与质量关系的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学原那么。
也是现代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少〞与“精〞是对立的统一,“精〞是矛盾的主导方面,“少〞是为了“精〞,“精〞又要以“少〞为条件。
没有“少〞,就很难做到“精〞;没有“精〞就丧失了“少〞的价值。
既“少〞而又“精〞,实质上就是既控制和确定了数量,又能保证和提高质量,真正的做到又少、又精、又好。
所以“少而精〞的原那么,也就是教学时间要花得少,而教学效果也要好的原那么。
〔一〕、要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精讲〞的重点所谓重点就是课文里最主要最关键性的东西。
怎样确定重点?根本问题在于吃透两头,即吃透教学大纲、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
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习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在各年级的具体安排。
我们教每篇课文不可能面面俱到的都讲,而要按教学的具体要求进展取舍,确定一、二个“精讲〞的重点,讲清一、二个问题。
如教材中为学生提供的有关记叙建筑物X例。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多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必须做到精讲多练,以精讲为多练赢得时间,以精讲为多练指导方法,结合我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一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多练”。
一、教师在课堂上怎样进行“精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进行“精讲”。
1.选择重点讲要保证精讲中的“精”,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去枝取干,从而选择教学重点。
2.选择难点讲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这是讲解围绕难懂句子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学生顺利地理解这一关键句子的内涵,对其内容的理解也深刻了,就能取得“省时高效”的效果。
3.选择疑点讲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择比较精当,有些课文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有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不同的疑问,这样就要求语文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找到课文中学生的疑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能力。
二、怎样把“多练”真正落实到阅读教学中1.练口这里的练口专门指读书,尤其强调读好以下内容:一是重点段落要多读,从读中概括主要内容;二是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深读,抓住关键词语深入读,体会句子暗含的意义;三是感情强烈的句段和总结句段要齐读,从齐读中唤起学生与文章情感的共鸣;四是课文巧妙的构思、感人的情节、优美的词句要通读,加深理解,体会作者的用心,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五是人物行为要细读,了解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特点;六是文道相融的句段要研读,让学生学业品德双丰收。
2.练手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3.练笔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予以适当拓展,给学生练笔的机会,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精讲”与“多练”:小学体育课的核心追求
“精讲”与“多练”:小学体育课的核心追求
小学体育课的核心追求是让学生通过“精讲”和“多练”来培养良好的体育素养。
精
讲和多练是体育课教学的两个关键环节,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方法。
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缺一不可的。
“精讲”是指给学生认真解说动作技术和相关规则等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用言语、手势、示范等各种方式精心细致地讲解体育动作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的
操作要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素质。
例如,在跑步训练中,“精讲”可以包括整体运动的要领、步频和步幅的配合、呼吸方法的正确
操作等;在攀岩训练中,“精讲”可以包括岩壁攀登技巧、安全操作规范等。
“多练”是指让学生反复实践、多次练习,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
课堂之外,学生需
要在休息时间、课余时间、假期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通过反复实践,不断修正、提高
自己的体育技能水平,从而在游泳、篮球、足球等体育运动中表现出色。
例如,在篮球训
练中,“多练”可以包括各种投篮姿势的练习、盘球和跑动的配合、转身和突破等;在游
泳训练中,“多练”可以包括蛙泳、仰泳、自由泳、蝶泳等各种泳姿的练习。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有序地安排“精讲”和“多练”的时间和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得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体验体育运动的魅力。
通过“精讲”和“多练”的方式,小学体育课将会让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从而形
成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良好的人生态度。
“精讲”与“多练”:小学体育课的核心追求
“精讲”与“多练”:小学体育课的核心追求小学体育课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精讲”与“多练”作为小学体育课的核心追求,对学生的体育素养与体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来看看“精讲”与“多练”在小学体育课中分别代表着什么。
在体育课上,“精讲”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体育知识、技能和规则进行系统的讲解和解析,让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动作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而“多练”则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和训练,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提高技能水平和运动能力,并且在锻炼中培养自信心和毅力。
在小学体育课中,正是通过“精讲”与“多练”这两大核心追求,促进学生全面的身心素质发展。
对于“精讲”来说,教师在体育课上深入浅出地讲解体育运动的动作要领、技能要点、比赛规则等,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更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体育的兴趣和对健康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运动的情感投入,培养学生运动的意志和素质。
而对于“多练”来说,学生通过大量的体育锻炼和训练,可以巩固所学的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运动训练,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运动意志和毅力,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爱和持之以恒的坚持。
事实上,“精讲”与“多练”在小学体育课中的核心追求,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精讲体育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了解更多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通过多练体育运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体育意志和毅力,增强自己的体质素质,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而这些都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培养。
“精讲”与“多练”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一条有效路径。
通过精讲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通过多练体育运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质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素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精讲多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精讲多练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现状,指出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老师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堂时间,老师讲的多时间,学生可利用的时间少,从而提出“精讲多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并粗浅的阐述了对精讲多练的看法以及做到精讲多练的一点方法。
关键词:精讲多练从语文教学的客观的情况看,虽然在教改的大潮推动下,语文教学有了长足的改观,但课堂效率较低,靠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双休日的辅导补课,大作业量来获得高分数,“课内损失课外补”这种本末倒置的不良状况却仍然随处可见,这不仅耗费学生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为课业而拼命,而且严重损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同时,教师自己也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不能深入进行教学的研究和教法的改革,局限了自身发展,形成教学的恶性循环。
因此,如何改变语文课堂的“少费差慢”的状况,取得“多快好省”的高效益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在提高课堂效益方面,我国老一辈的教育家一直都是极为重视,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如霍懋征老师提出了“数量要多、速度要快、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效益观,并指出:学生的认识总是受认识规律的制约的,总是在以知的基础上逐步的少知到多知的。
要在短短的一两节课让学生全面掌握课文的全部内容及形式是办不到的,要提高质量而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就要在课堂精讲、多练上下功夫。
斯霞老师也提出“语文是学习和从事工作的基础工具,学生必须熟练的掌握。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关键。
”可见,精讲多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有效的途径,而目前课堂教学中妨碍效益提高重要原因之一恰恰就是老师或者想把大量的知识一口气灌输给学生,或者一个问题担心学生不掌握反复强调,或者语言重复拖沓,占用的大量时间多,学生利用的时间少,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我觉得探究如何通过“精讲多练”达到提高教学效益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此,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浅谈精讲多练与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浅谈精讲多练与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摘要】精讲多练是一种教学理念,重要性在于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精讲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知识,加深学生理解;而多练则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如注重教学资源的更新、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等。
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善于应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积极参与精讲多练,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精讲多练对英语教学水平提高至关重要,而未来它将会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精讲多练、英语教学水平、教学理念、教学效果、学习方法、教学策略、教师角色、学生作用、重要意义、未来应用前景1. 引言1.1 概述精讲多练的教学理念精讲多练是一种教学理念,强调通过深度学习和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在英语教学中,精讲多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和大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精讲指的是对知识点进行透彻的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则;而多练则强调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精讲多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精讲多练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精讲多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注重知识的递进和融会贯通,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提高语言能力,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种教学理念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显著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1.2 探讨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性而对于教师而言,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增强教师的职业竞争力和专业声誉。
教师的英语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的传达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只有具备较高水平的英语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多练”-最新教育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多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必须做到精讲多练,以精讲为多练赢得时间,以精讲为多练指导方法,结合我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一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多练”。
一、教师在课堂上怎样进行“精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进行“精讲”。
1.选择重点讲
要保证精讲中的“精”,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去枝取干,从而选择教学重点。
2.选择难点讲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这是讲解围绕难懂句子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学生顺利地理解这一关键句子的内涵,对其内容的理解也深刻了,就能取得“省时高效”的效果。
3.选择疑点讲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择比较精当,有些课文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有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不同的疑问,这样就要求语文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找到课文中学生的疑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能力。
二、怎样把“多练”真正落实到阅读教学中
1.练口
2.练手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3.练笔
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予以适当拓展,给学生练笔的机会,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精讲”是有目的地讲,“精练”是有针对性地练,留下一部分时间一是让学生质疑问难,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精讲多练教学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其中,“多练精讲”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教师则负责精讲,帮助学生梳理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以下是我对“多练精讲”教学模式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多练精讲教学模式的优点1. 提高学习效率“多练精讲”教学模式将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精讲和练习。
在精讲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在练习阶段,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多练精讲”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角色。
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学会如何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这种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3. 优化课堂氛围“多练精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这种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多练精讲”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素养。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实施多练精讲教学模式的策略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实施“多练精讲”教学模式时,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精讲阶段掌握基本知识,为练习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阶段有所收获。
2.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为了让学生在练习阶段更好地投入,教师应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意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议课堂教学中精讲多练
再议课堂教学中的精讲多练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
教师就是通过这一节节课,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启迪思想,进行教育的。
只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正确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认真做到精讲多练,使每一堂课都有成效,当堂基本解决问题,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教师的教是转化的条件,学生的学是转化的根据。
教师的教是起主导作用的,是极其重要的,但并不等于说教师的教就要讲得很多才能起作用,有的学校要求教师要在讲台上站着讲课,讲得越投入越多越好,像作报告般地授课,这其实违背了教学原则。
需要的是讲得精,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讲为学创造条件。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必须启发学生自己动脑筋去努力学习,再通过练习,学会运用知识,逐步形成技能。
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认识、理解、运用巩固到不断加深的过程,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顺序是先懂后会再熟。
懂,就是学生能真正透彻地理解教材的内容,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会,就是学生通过练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正确灵活地运用知识。
只有懂得透彻,才能用得灵活。
只有多用才能熟练。
教学工作中,解决学生懂知识的问题,主要是靠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解决会用,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练习;只有多练,才能达到熟练程度,切实掌握基本技能。
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就是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讲和练这两个基本环节,实行精讲多练。
精讲多练的基本精神,是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放在教好学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上,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教师讲课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让学生在初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在课内进行相应的必要的练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基本上做到当堂理解和掌握巩固,当堂消化和运用。
浅谈化学课堂中的精讲多练
浅谈化学课堂中的精讲多练绥化太平川中学池贵彬一节课45分钟,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仍是摆在教改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化学教学中,我的体会是优化课堂教学一定要坚持“精讲多练”这个原则,我认为所谓“精讲”就要讲得精当,“多练”就要练到好处,而不能用少来衡量精,把多练视为笔练。
我的看法如下:一、精讲“精讲”不是少讲或者不讲,这不能用讲课的时间长短来度量,主要在于教学中是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否讲在关键处,讲在点子上。
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在备课时狠下功夫,吃透教材中哪些是基础知识,明确各类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经分析研究掌握规律,抓住重点和难点,才能做到讲得精当,练到好处。
比如“化合价”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难以接受,照本宜科是不够的,要抓住概念本质剖析出来。
上课时我抓住化合价实质进行分析,化合价就是体现元素的一种能力,是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别的元素的原子化合时的一种能力,也就是在形成化合物时得失一定数目电子的能力,可见化合价是一个数值,数值与得失电子数目有关。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接受了,难点突破了。
所以该讲的还是要讲,只以“少”来衡量精是不恰当的。
“讲”还要体现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又要教给学生正确思路,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怎样去学,这才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宗旨。
总之,教法不是千篇一律的,应由教师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而定,要做到既符合教学要求,又适合学生认知规律。
此外,还要求讲课语言简练,化学术语确切。
二、多练“多练”不是片面的笔练,是针对性的,有重点的练,决不是指毫无目的“滥练”。
“多练”也必须练得得体,练得适度。
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何练呢?我的体会是既练口头也练笔头,课堂上我更多地采用问答式的练。
比如在讲解某种计算时,不仅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笔算,更重要的是要讲述解题思路。
例如在比较(Fe2O3,FeO,Fe3O4)含铁质量分数大小时,学生提出不同解法。
有一学生是这样做的:把它们转化为(3Fe2O3,6FeO,2Fe3O),从而找到FeO的含铁质量分数最大,我让他讲述判断依据,他说使分子中Fe元素质量相同,如果分母中氧原子个数越多分母就越大,分母越大数值就越小。
在“精讲”上下功夫 在“多练”上做文章
在“精讲”上下功夫在“多练”上做文章在日常的体育课中,体育教师传授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共同完成的。
那么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广大体育教师必须:一、在“精讲”上下功夫“精讲”就是要求教师从完成课的内容出发,运用最精练的语言,花最少的时间,抓住本质讲深、讲透。
教师应对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充分估算,通过何种方式的讲解取得经济又实用的效果,同时,抓住技术动作的主要环节和特点,配上简明扼要、形象生动的讲解,这是精讲的要求。
在上课之中,要求老师严格遵循体育教学原则,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在“精讲”中要能抓住重点,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在示范的过程中,动作要要求准确、协调、优美、生动、形象。
讲解是指教师用形象、生动、精练的语言讲述体育技术动作、技战术配合方法,使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通过实践逐步形成技、战术概念。
要求讲解层次清晰,语言精炼,重点突出,通俗易懂。
“精讲”可以运用形象的比喻,这种方法讲解课程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能够有效加深印象;可以运用体育教学口诀,这种方法具有简练准确、富有韵律的特点,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牢,用得上,有利于快速掌握基本动作要领;还可以运用直观教学,直观教学形式很多,有小人图、多媒体演示图等,可以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动作的静态空间姿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
“精讲”不能理解为“少讲”,而是要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动作的要领和学生的学练方法,做到言简意明、详略得当。
二、在“多练”上做文章“多练”就是给学生较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在体育教学中,语言精练的同时,多练也必不可少,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器材如跑道、台阶、楼梯、墙壁等各种已有的条件,因陋就简、自制器材;在场地器材充足的情况下,应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器材练习;而在人多器材少的情况下,采用分组轮换教学也是增加学生练习密度的有效措施;分组轮换即根据学生身体情况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分成若干组,在组长的协助下,各小组练习不同内容,并按照预定的时间和顺序依次轮换;通过这样的分组进行练习,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这种互帮互助,互相影响进行自我教育和身心的发展,还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心境及个性心理品质,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个体社会化程度;可以运用循环练习法,循环练习是把几个动作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学生依照顺序进行练习。
浅议“精讲多练”高效课堂
浅议“精讲多练”高效课堂“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果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
在我校倡导的“精读多练”高效课堂改革下,我们如何真正理解和实现高效课堂?一、明确“精讲”与“多练”“强化教学”和“多实践”是非常古老的话题,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再次提出这一话题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一)、精讲在我看来,无论是关于知识、规律和方法,还是个人的经验,我们都应该在“本质”这个词上下功夫。
那么,如何做好演讲呢?我认为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要从教材的全局出发,明确和掌握具体课文在教学上的要求,抓住主干,带动枝叶,确定好教学的重点。
2.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顺序。
3、要研究哪些内容该重点精讲,哪些内容该略讲或不讲,如何讲才能更富有启发性,花时少,效果好。
这样讲得精当,讲得精彩,恰到好处,学生才爱听。
4.谈论学生不理解但必须掌握的知识。
一般来说,精读既不太详细,也不太少,但内容简洁,语言简洁,关键词枯燥,切中要害;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善于指出和引导学生自己消化教材的精髓。
(二)、多练“多练习”指的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使用嘴、手和大脑。
比如倾听;练习的方法有很多:口头和书面,回答和实践,个人和集体,模仿和创造,等等。
“练”指巩固应用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练习、复习、在课课堂上的指导性、半独立性和独立性练习以及课外作业都是练习。
在课堂上多练习可以减轻课外作业的负担,提高课外作业的效果。
多元化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提高技能素质,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实践应具有典型性,形式多样。
实践的安排应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最能反映知识运用和学习策略训练的典型练习,但越多越好,练习量适中。
实践形式也应多样化,而不是单一化,并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二、如何做到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1、时间要用在重点上教师必须尽最大努力提高课堂上40分钟的利用率。
谈数学教学中的精讲多练
谈数学教学中的精讲多练学校工作要以教学工作为重点,教学工作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因为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和基本方式。
因此,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实行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精讲多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从而挤出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多练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运用知识获得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精讲精讲,就是教师根据数学教学的具体任务和学生认识特点,按照教材的系统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讲得“少而精”,即讲得又少、又精、又好。
精讲,必须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为依据。
讲解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让学生能透彻理解所学知识、认识本质、掌握规律。
课要讲得“少而精”就必须精备。
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基础,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准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及其各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以较短的时间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是给“少”提供条件。
只有讲的精,才能用较短的时间讲清问题,达到教学目标。
这就是要求教师要在点子上,点到要害处,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精通。
还要有启发性,把思考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出重点、实行“精讲”,不是片面地只要“少”而不照顾全面。
如果只要重点,不要一般,就会把重点边成孤立的点,只样“少”就不能“精”。
“精讲”还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要精炼、准确、完整、生动、形象。
二、多练“多练”是指要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就是在精讲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内有一定的时间自己去理解和消化教材,思考问题,并通过必要的练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使课堂成为基本技能训练的主要阵地。
练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每个练习和每次练习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学生要练些什么,为什么练,怎样才算符合要求,教师把这些问题搞的清清楚楚,然后去指导学生,练习才能收到好到效果。
精讲多练浅谈
精讲多练浅谈一、如何实施“精讲”?老师在授课前应根据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然后精选内容进行备课。
例如我所担任班级的数学教学,平时讲授应该考试的重点、难点。
课上,老师除了要对知识点进行解释外,还要通过丰富的板书形式将知识点呈现在黑板上,通过不同颜色的粉笔,结合适当的图画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最终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精讲”主要体现在老师的讲解上,因此教师要做到高效、充分、科学的备课,有针对性地传授给学生各种知识,并让他们牢记各类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这个问题首先由一位学习心理学的教授给出了详细而完整的答案:孩子的思维是跳跃性的,但对知识的储存却具有“聚集”性,因此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地将他们以前的思维模式与新的信息进行比较,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由此可见,知识是存储在孩子的大脑里的,关键在于老师怎样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动,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
在“精讲多练”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各类解题技巧和方法,使他们树立“不懂就问”的意识,增强孩子们的上进心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反馈”的教学方法,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有利于教师查漏补缺,更有利于学生积累错题。
“精讲多练”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把他们以前的思维模式融入到现在的学习中去,也就是说,孩子们必须从原来接受式学习方式变成现在的发现式学习方式,这样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心理。
二、如何实施“多练”?只有从“精讲”转化为“多练”,让孩子们真正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孩子们才能拥有成功的人生。
因此,教师在传授给孩子们知识点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在每节课开始时,老师都要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黑板上板书,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清楚的知道本节课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因为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很多,因此一定要抓住重点和难点。
再谈“精讲多练”
谈“精讲多练”一、“精讲多练”的时代背景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这一口号,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由于当时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于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因此,当时的教育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出大批具有健壮体格、灵巧双手和简单技能(包括运算技能),从而能够胜任简单机械劳动的未来劳动力.这样,教育体制在整体上就必然表现出重(具体)技能和抹杀个性的特征.人们习惯于认为,知识是不依赖于人脑而独立存在的具体实体,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即是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师讲,学生听”当仁不让地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因而一讲到底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法流行于课堂.但实践表明,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并未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是,许多教育学家思考如何将知识技能更有效的传授给学生,在注入过程中如何适当关注学生的实际状况.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了“讲授法”、“谈话法”、“演练法”等教学法,而流行于我国的“5环节教学法”:“复习---导入—讲解—巩固---小结”就起源于凯洛夫.这种教学模式比起“满堂灌”当然进步很大,而且与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相悖,因而很快在我国风行开来,影响至今.而在具体环节的展开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提出了“精讲多练”等具体的教学方法.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理解“精讲多练”?二、“精讲多练”的利弊分析1.关于“精讲”数学教学倡导“启发式”,废止“注入式”.因此,有些老师上课不敢“讲”,他们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讲授”和“灌输”是等价的,一提讲授,似乎观念就落后了.一些简单的问题,教者往往“三过家门而不入”,反复兜圈子,就是不肯直接进入主题.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位老师教对数换底公式,他是这样导入的:T:同学们,你们家烧开水吗?S:(异口同声地)烧!T:用什么烧呢?S:大铁锅.T:有用其它东西烧的吗?(学生的回答不符老师的期望,开始“诱骗”.)S:有啊,水壶.T:(老师面露喜色.)水壶被烧坏了怎么办?S:重买一个呗.T:(没说换底,师不悦,面露愠色.)要是钱不够怎么办?S:那就换底啊.T:(终于诱骗成功!激动地.)对啊,同学们,我们今天就讲换底公式!这个故事有点夸张,但这种做法却不足为奇.笔者曾真切地听到,有老师提问:“这是平行什么形?”还能是什么形啊?平行四边形呗!“伪启发式”.讲授法具有易于控制节奏,信息传输量大等明显优点,是课堂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 “精讲”不能以简单的时间多少来判断,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一些陈述性知识,以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作用不大的问题,可以采用直接讲授的方式,不必羞羞答答.2.关于“多练”多练出成绩,在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经验,更有“熟能生巧”的古训.如,苏步青和杨乐曾介绍,他们在学生时代就“多练”,效果不错.王羲之的书法和郎平的“铁榔头”也是靠“多练”练出来的,等等.(1)何为“多练”苏步青和和杨乐在学生时代都做了不少题,杨乐曾说过,他从初二到高三5年做了一万道题.笔者作了计算,一年以300天计,杨乐在这5年间平均每天做了约7道题,这个作业量远低于现在中学生的,更何况他们的学习时间肯定超过300天.当然,在当时,这个作业量想必是多的.其实,训练量应因人而异.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人的智力至少包括逻辑—数学、身体—运动、音乐—节奏等九种智能,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上述9种智力潜能,每一种智能通过恰当的教育和训练,都可以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智能上的差异,并因人而练.如果让钱钟书先生像苏步青先生一样大量做数学题,他考清华大学时,数学可能不至于考15分,但他的国文和历史也不一定能考满分,也就不会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如果让丁俊辉过去也象他的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坐在教室里,而不是在台球桌上“多练”,那么,年仅18岁的他就不可能以9:5的成绩,战胜了曾经获得7次世界冠军,被媒体称为“台球皇帝”的苏格兰选手亨德利,并夺得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的冠军.(2)练习的“质”和“量”马登(F.Marton)的“现象图式学”提出了关于学习活动的如下见解:学习就是鉴别,而鉴别依赖于对差异的认识.那么,主体所能同时经验到的关于对象的各个方面的变异的维数,就直接决定了可能的学习空间.进而,教师应当通过变异维数的扩展,引导学生更好地去认识对象的各个方面. 与重复练习的数量相比,在教学中应当更加关注练习中所包含的变异的性质.实践也证明,在数学练习中,简单的量的累积未必能导致质的提升.做1000道有理数的计算题,解题能力未必比做100道的强.笔者早在1992年,曾设计了这样一道期中试题:计算:[-24+(-2)3×52+(-0.36)3÷(-3)3][ 49-(-23)2]笔者抽取了某校两个班共113份试卷作了统计,只有12人直接计算49-(-23)2=0,其他的都选择了按“运算顺序”进行繁杂的计算,且正确率很高.看来,有时“多练”能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但对提高思维能力帮助不大.(3)训练的螺旋上升“多练”往往能迅速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和速度.其实,有时不必如此急功近利,我们可以采取螺旋上升的训练策略.如有理数的计算,学生刚开始总是失误,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没有掌握有理数的计算法则,只是不熟练而已,我们可以在后继学习中逐渐渗透训练.数学思想方法、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等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那种试图通过“讲深讲透”,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4)“多练”的弊端李士锜老师曾指出,过度训练的一个严重弊病是,它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机会.重复操练除了能熟悉过程、法则外,主要是训练逻辑推理.Wertheimer认为,逻辑(演绎)推理固然重要,但用创造性的标准衡量,一系列正确的逻辑推理运算不一定形成有意义的连贯思维. 阿达玛也认为“传统逻辑本身似乎不产生创造性思维”.要加强练习,又要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可以通过加强课堂练习.这一对矛盾实在不易解决.新课程要求我们,教“活动”的数学,必须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其实,为了通过“多练”以获取好的分数,早就有人把课内外训练一体化了.笔者曾听过一课,讲的是“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三种题型,15分钟内“精讲”结束.不谈为什么要换元,为什么这样换元.不谈整体思想,不谈转化的方法,剩下的时间便是“多练”.下课前的小测验表明,正确率很高.笔者却满腹狐疑,下课后找了一个好一点的学生,请他解方程:2215112x x ++=+,一会就解好了.问他能不能不检验,他很坚决地说:不能.问他为什么,回答:这是分式方程,分式方程都要检验的.再问:为什么分式方程都要检验?回答:老师和书上都是这样要求的啊.事实上,在整个解题过程中,并没有“在方程两边乘以一个可能为零的式子”,解的范围始终没有扩大,也没有缩小,可以不检验.“精讲多练”的心理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说”.该学说认为,给予学生的刺激越强,学生的反应就越大,就越有效.其根据是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和人的心理测量实验.问题是这些实验不能解释稍微复杂一些的数学学习现象,因为他们都只关注了人的外部行为,没有深入到人的内部思维过程.事实上,文1提到,王羲之练书法,写了三缸水,郎平的“铁榔头”也是“多练”而来的. 笔者以为,这如同欧阳修在《卖油翁》一文中提到的,陈康肃公的善射和卖油翁那种“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绝技一样,是反复强化刺激的结果,属于技能层面的“熟能生巧”,不能适用于能力层面,我们不能教学生“木匠数学”!“精讲多练”强调“精讲”---讲深讲透,强调“多练”-----加大学生练习的分量,认为“熟能生巧”.但教师的“精讲”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学生变成了忠实的“听众”;“多练”过度,未必能“生巧”,“熟能生笨”、“熟能生厌”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样造成部分学生套用题型、方法,虽然能够解决大量的常规数学问题,但缺乏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数学应用能力差,“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21世纪的劳动力将是较少体力型而更多智力型的,较少机械的而更多电子的,较少稳定的而更多变化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我们应与时俱进,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让学生体验变异,才能为未来的变异作好准备.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再谈“精讲多练”
谈精讲多练一、精讲多练的时代背景上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这一口号,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 由于当时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于大规模的机器生产. 因此,当时的教育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出大批具有健壮体格、灵巧双手和简单技能(包括运算技能),从而能够胜任简单机械劳动的未来劳动力. 这样,教育体制在整体上就必然表现出重(具体)技能和抹杀个性的特征. 人们习惯于认为,知识是不依赖于人脑而独立存在的具体实体,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即是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师讲,学生听当仁不让地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 因而一讲到底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法流行于课堂. 但实践表明,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并未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于是,许多教育学家思考如何将知识技能更有效的传授给学生,在注入过程中如何适当关注学生的实际状况.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了讲授法、谈话法、演练法等教学法,而流行于我国的5 环节教学法:
复习---导入讲解巩固---小结就起源于凯洛夫. 这种教学模式比起满堂灌当然进步很大,而且与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相悖,因而很快在我国风行开来,影响至今. 而在具体环节的展开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提出了精讲多练等
1/ 7
具体的教学方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理解精讲多练?二、精讲多练的利弊分析 1. 关于精讲数学教学倡导启发式,废止注入式 . 因此,有些老师上课不敢讲,他们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讲授和灌输是等价的,一提讲授,似乎观念就落后了. 一些简单的问题,教者往往三过家门而不入,反复兜圈子,就是不肯直接进入主题. 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位老师教对数换底公式,他是这样导入的:
T:
同学们,你们家烧开水吗? S:
(异口同声地)烧! T:
用什么烧呢? S:
大铁锅. T:
有用其它东西烧的吗?(学生的回答不符老师的期望,开始诱骗 . ) S:
有啊,水壶. T:
(老师面露喜色. )水壶被烧坏了怎么办? S:
重买一个呗. T:
(没说换底,师不悦,面露愠色. )要是钱不够怎么办? S:那就换底啊. T:
(终于诱骗成功!激动地. )对啊,同学们,我们今天就讲
---------------------------------------------------------------最新资料推荐------------------------------------------------------
换底公式!这个故事有点夸张,但这种做法却不足为奇. 笔者曾真切地听到,有老师提问:
这是平行什么形?还能是什么形啊?平行四边形呗!伪启发式 . 讲授法具有易于控制节奏,信息传输量大等明显优点,是课堂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 精讲不能以简单的时间多少来判断,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对一些陈述性知识,以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作用不大的问题,可以采用直接讲授的方式,不必羞羞答答.
2. 关于多练多练出成绩,在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经验,更有熟能生巧的古训. 如,苏步青和杨乐曾介绍,他们在学生时代就多练,效果不错. 王羲之的书法和郎平的铁榔头也是靠多练练出来的,等等. (1)何为多练苏步青和和杨乐在学生时代都做了不少题,杨乐曾说过,他从初二到高三 5 年做了一万道题. 笔者作了计算,一年以 300 天计,杨乐在这 5 年间平均每天做了约 7 道题,这个作业量远低于现在中学生的,更何况他们的学习时间肯定超过 300 天. 当然,在当时,这个作业量想必是多的. 其实,训练量应因人而异.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人的智力至少包括逻辑数学、身体运动、音乐节奏等九种智能,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上述 9 种智力潜能,每一种智能通过恰当的教育和训练,都可以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智能上的差异,并因人而练. 如果让钱钟书先生像苏步青先生一样大量做数学题,他考清华大学时,数学可能不至于考 15 分,但他的国文和历史也
3/ 7
不一定能考满分, 也就不会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如果让丁俊辉过去也象他的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坐在教室里,而不是在台球桌上多练,那么,年仅 18 岁的他就不可能以9:
5的成绩,战胜了曾经获得7次世界冠军,被媒体称为台球皇帝的苏格兰选手亨德利,并夺得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的冠军. (2)练习的质和量马登(F. Marton)的现象图式学提出了关于学习活动的如下见解:
学习就是鉴别,而鉴别依赖于对差异的认识. 那么,主体所能同时经验到的关于对象的各个方面的变异的维数,就直接决定了可能的学习空间. 进而,教师应当通过变异维数的扩展,引导学生更好地去认识对象的各个方面. 与重复练习的数量相比,在教学中应当更加关注练习中所包含的变异的性质. 实践也证明,在数学练习中,简单的量的累积未必能导致质的提升. 做 1000 道有理数的计算题,解题能力未必比做 100 道的强. 笔者早在 1992 年,曾设计了这样一道期中试题:
计算:
[-24+(-2)352+(-0. 36)3(-3)3][ 49-(-23)2] 笔者抽取了某校两个班共 113 份试卷作了统计,只有 12 人直接计算49-(-23)2=0,其他的都选择了按运算顺序进行繁杂的计算,且正确率很高. 看来,有时多练能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但对提高思维能力帮助不大. (3)训练的螺旋上升多练往往能迅速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其实,有时不必如此急功近利,我们可以采取螺
---------------------------------------------------------------最新资料推荐------------------------------------------------------
旋上升的训练策略. 如有理数的计算,学生刚开始总是失误,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没有掌握有理数的计算法则,只是不熟练而已,我们可以在后继学习中逐渐渗透训练. 数学思想方法、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等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那种试图通过讲深讲透,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 (4)多练的弊端李士锜老师曾指出,过度训练的一个严重弊病是,它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机会. 重复操练除了能熟悉过程、法则外,主要是训练逻辑推理. Wertheimer 认为,逻辑(演绎)推理固然重要,但用创造性的标准衡量,一系列正确的逻辑推理运算不一定形成有意义的连贯思维. 阿达玛也认为传统逻辑本身似乎不产生创造性思维 . 要加强练习,又要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可以通过加强课堂练习.这一对矛盾实在不易解决. 新课程要求我们,教活动的数学,必须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其实,为了通过多练以获取好的分数,早就有人把课内外训练一体化了. 笔者曾听过一课,讲的是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三种题型, 15 分钟内精讲结束. 不谈为什么要换元,为什么这样换元. 不谈整体思想,不谈转化的方法,剩下的时间便是多练 . 下课前的小测验表明,正确率很高. 笔者却满腹狐疑,下课后找了一个好一点的学生,请他解方程:
2215112xx++ =+,一会就解好了. 问他能不能不检验,他很坚
5/ 7
决地说:
不能. 问他为什么,回答:
这是分式方程,分式方程都要检验的. 再问:
为什么分式方程都要检验?回答:
老师和书上都是这样要求的啊. 事实上,在整个解题过程中,并没有在方程两边乘以一个可能为零的式子,解的范围始终没有扩大,也没有缩小,可以不检验. 精讲多练的心理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说 . 该学说认为,给予学生的刺激越强,学生的反应就越大,就越有效. 其根据是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和人的心理测量实验.问题是这些实验不能解释稍微复杂一些的数学学习现象,因为他们都只关注了人的外部行为,没有深入到人的内部思维过程. 事实上,文 1 提到,王羲之练书法,写了三缸水,郎平的铁榔头也是多练而来的. 笔者以为,这如同欧阳修在《卖油翁》一文中提到的,陈康肃公的善射和卖油翁那种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绝技一样,是反复强化刺激的结果,属于技能层面的熟能生巧,不能适用于能力层面,我们不能教学生木匠数学!精讲多练强调精讲 ---讲深讲透,强调多练 -----加大学生练习的分量,认为熟能生巧 . 但教师的精讲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学生变成了忠实的听众;多练过度,未必能生巧,熟能生笨、熟能生厌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样造成部分学生套用题型、方法,虽然能够解决大量的常规数学问题,但缺乏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数学应用能力差,高分低能现象普遍
---------------------------------------------------------------最新资料推荐------------------------------------------------------ 存在. 21 世纪的劳动力将是较少体力型而更多智力型的,较少机械的而更多电子的,较少稳定的而更多变化的.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我们应与时俱进,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让学生体验变异,才能为未来的变异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