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老师讲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何一部脉,都用五行的这个关系来进行升降体会。春弦,木曰曲直,阳气欲升而未升,这里面春三月的脉象又都不一样,初春时候,弦细而缓,然后是仲春,在春季的三个月,弦脉由弱渐强,由小渐大,这是木气逐渐升长的过程。到了春季一二月以后,弦进之象,脉由沉弦慢慢进入浮沉之间,这时候的脉象弦缓而略带条达之象。而暮春这时候的脉象,弦长,已经略显夏季之象了,这是春三月的脉象。进一步呢,夏洪,脉象由弦渐于浮的位置,这时的脉象弦大,慢慢的有扩大之象。然后紧跟着有浮象,这时显示洪象。到了夏末以后,这个脉象就像波涛一样,整个泛滥于外,洪而缓大之象,这是夏三月的脉。然后是秋三月,秋三月缓大了以后,就像波涛一样,打到顶点了,开始回落,这是什么现象?无力!这时候的脉象是无力的,大家可以体验整个波涛之势,然后由底部升到峰部的时候,然后再回落的时候,在底部的时候,他的力量是最弱的。虽然有势,但力是最弱的,这时古人用一句秋毛,因为毛轻,那个时候感觉内在的力量很小,然而它有势,到了最高点开始收了,这是秋毛一种宣散,然后收藏,一种很轻柔的感觉,这是秋毛。冬石呢,到了冬三月以后,脉气闭藏于下,这时冬三月的脉象又一一各有不同。我们根据冬三月的脉象,就可以在沉取这个脉象中,不断的把精气收藏的现象分成几个部分,冬天沉石之脉,脉沉下来以后也是无力的,这个无力,和在上的毛脉的无力是有类似之处的,一个毛在上,宣散,一个是沉石于下,阴中含一点真阳。这个真阳是什么呢?大家不要以为,阴中含一点真阳,这个真阳必须有力,不是,这点真阳,就好象初生的一个嫩芽一样,虽然有很高的势,有无穷的这个势,因为已经收到极点,闭到极点了,开始发了,势非常强,但力非常弱,就像小嫩芽,非常容易受到夭折,但是生长之势,生命是非常充沛的。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冬石的概念。在临床上有很多人,说冬石是个牢脉,其实不是,牢脉是弦石,石、大、弦、长,沉而实大,这是牢脉。而石脉呢,就像一个石头,安安静静呆在底下。这是四时脉象。四时五行参与其中了,我为什么没讲土呢?土居中宫,我们讲,因为升降浮沉于中,土气运化,这就是不把中土单独拿出来说。升降浮沉,不离其中,已经是土蕴藏的表现,土气一衰败了以后,就会出现升降浮沉的有余不足的变化。
内经上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夫脉者,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所以我们要讨论脉法的次第,从哪个角度领会脉法,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来认识。首先从阴阳始,从阴阳来讨论这个脉法的浮沉,然后是散敛这种状况,然后从五行角度来类比诸多的脉。我们怎么样从五行的角度来类比呢?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是升降浮沉,土运其中,用黄元御先生的思想来说就是,四象枢土,土气运于四象之中。就像我所说的,土寄四时,然后木火金水四象游于四周。这时候我们合于四季来考虑的话,每一季春夏秋冬,而季又潜移默化地运于其中。所以说在于脉象中来看,察脉的时候,一定要把握胃气。所谓胃神根这几个东西是什么?这几个东西就是说,胃神根它指的全部是先后天之气的这种状况,只是先天元气所处的部位不同,胃气偏于后天之气,就是中土的柔和之气,而神气,根气全都是指的元气的盛衰,根气没有了人体就无根了。脉象无神就是元气亏败了。这两种还有细微的差别,将来我会给大家一一的讲一下。大家既然搭脉,病人两个手一伸,我们摸他的脉象,体会到脉搏浮沉这种现象,我们怎么去归纳这些现象,然后体会出来这个病人的病情呢?不谈纯理论,我们今天就要谈实践,从实践的角度讲,第一点,我们平常观人待物,有的人性格比较急躁,我们从他的动作,从他的言语,以至于动静之间,我们就能感觉出来他带的所谓的气象,中医呢,取类比象,就类比这个象,怎么类比呢?拿什么类比呢,拿阴阳类比。怎么取象,拿五行来对比,这样产生出来的象,就是我们需要的。脉象也一样,当然讲五行就是纯理论化了,理论化了也是一样,就是我们这种最质朴最直观的这种感受,可以用阴阳五行分成大类。而在我们摸脉的时候,对于脉象,经过长时间的体验以后,有的病人你根本就不需要取象,你一搭脉,是寒是热,是缓是急,是敛还是散,这你都要有这种体会,如果有了这种体会的的话,证明你搭脉就有感觉了,这个时候总算是入门了,如果不然,你一搭脉,脑子里都是脉书,脉经,脉学的某种条文,一条一条地对,这都属于典型的初学,很容易犯错的,因为你感觉还没有出来,这个时候,给病人看病的时候你很累,第一你很生疏啊,第二感觉容易出现偏差。所以说,黄帝内经,我们的老师、先圣们讲,持脉有道,虚静为宝。先有一颗恬淡质朴的心境,心态,然后去体会脉法的升降浮沉,这样就会很容易一些。所以说搭脉,要有一定的静坐功夫,既使没有静坐的功夫,也要平常接人待物之中,要养成一种恬淡精虚的这种心态,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不但观察事物会很模糊,对脉法想要有进一步的体会也不可能。我对脉法的体会,第一步首先要有这种虚静的行动,达到状态以后,才有入门的资格,不然的话,没用。古人难道不想把脉法脉经这么好的东西传下来吗,但是有的东西理解不对,没到达状态,只能理解的非常牵强,那个时候不但是对古人所写的脉要精微、脉经的扭曲,而且还会对后代学医者造成更大的障碍。大家看一看脉是怎么来的,我们讲究是独取寸口脉,寸口是什么?是太阴脉,是手太阴脉动。以手太阴脉动,候一身五脏六腑寒热虚实,十二经络太过不及之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寸口脉法。也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但对于个别病人会出现反脉,脉搏从尺部外合于手阳明经,或者从关部内合于手厥阴心包经,这是反关和内斜两种脉象。这两种脉象各有它不同之处,也有它们的特点,天生具有的这两种脉象,禀赋就会不一样的,但是这两种脉象不是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具体情况只能讲,这两种情况即然不行中道,就有偏于阳,偏于阴两种变象,所以这两种人就有偏于阳有偏于阴的性格跟体质,在心态上也有不同。合于手厥阴心包经的,手厥阴心包之气就会郁而不行,,容易阳化,但是气不容易敛,这是从大象上来说。至于具体的病人产生具体的病症,两种脉象也是有意义的。需要大家根据具体的临床情况具体的去分析。
行者老师讲课录音整理文稿:通谈脉法2009-03-27 16:06今天晚上有空跟大家讨论一下中医脉法。中医的脉法在中医诊疗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尤其对于一些急症,和一些儿科、妇科的病,特殊情况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脉法又能从一个侧面很好地反应出来中医的取类比象这种观念。我今天只是把脉法和大家粗略地概括性地谈一下,然后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互相讨论,这样也有助于提高。
第二个,就是为什么寸口脉法以手太阴脉这三部能够候一身五脏六腑十二经络这种变化呢?在《难经》上他是这么讲的,脉会太渊,一身十二经络气血,周游全身以后,一日一夜过于手太阴,所以说手太阴之气,本来就是总汇一身十二经络之气血的,所以以此来候十二经络之气,太过不及,有先至有后至,种种现象。然后又根据六部之间的肌肤的荣枯,隆起,陷下,看局部的脏腑的虚实不同的变化,这是关于尺肤脉和两手寸口观察皮肤的变化,也是附助的一个诊法。按照《难经》里说的,脉者,气之鼓也。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人身,气如橐龠,血似波澜,气在里面鼓动,然后引起血气奔腾,形成循环往复的现象。所以脉搏是靠一身之气而鼓荡,然后产生的这种一盈一缩的这种变化,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而这一身之气的鼓荡源于什么?肺主气,而源于胃,脉博跳动的力度,扩大的势象,源于什么呢?源于胃气。五脏六腑之气,皆因于胃气而聚于手太阴,那么胃气不足了以后,五脏六腑之气厥,则现真藏脉,这时是五脏之气不能敛了,就会出现真藏脉。而我们摸着脉,一个方面气之鼓也,第二个方面营之居也,营血居于脉内,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这是内经上讲的。脉者,壅遏营气,令无所避,营血行于脉中,而营是什么?发于肝而源于脾,所以,脉形细弱,细小,脉动见涩,就说脉管里没东西,东西少,这就是血不足,这要归结于脾气,就是脾精的不足,脾气不足了,无法化生营气,直接导致肝气不藏,然后是贼风四起,这种现象。脉营周不息,五十而大会于手太阴。以太渊为关,关前呢,鱼际为寸,关后呢,经渠为尺,而这个关呢,我们现在讲的是,腕后高骨来定关,关前有太渊、鱼际两穴,关后有经渠列缺诸穴。按照“难经”里的说法,关前阳出九分,所以定为是寸;关后阴动于尺,所以叫尺脉。关前是一寸,一寸里面取的是九分,这是阳之治也,所以定为寸。关后是一尺,一尺里面取的是一寸,天一生水,名为尺。而这一寸九分呢,就是我们讲寸口脉法要候的这一段。关前取三分,关后取三分,和为六分,这个取的是关部。然后由此而定寸关尺三部的距离。定关呢,以同身寸,以每个人同身来定的,我以前在脉法中讲过腕后高骨,以腕后高骨来定关,这是古人脉法中经常讲的,然后单关,就是关前、关后,关的部位,三部即定的话,每一部又各有所司,就是每一部又有所主,我们今天所讲的脉象所主呢,这不是主要的,我们只大概讲一下“内经”里面讲的,然后结合我们所学黄元御先生的理论,把他阐释一下。大家一搭寸部脉就要想到,寸部以上的事情,阳呀,头面,额角,首先两寸部是什么?心胸,然后心胸往上,头、五官、额角等等,两关想到什么?肝脾两脏,然后是膈中,膈以内胃腑,胆腑。两尺呢,是下部,就是脐以下部位,大家可以考虑了,就是说脐周及脐以下,肝气郁于下的时候,包括肾,再就腰腿部所主。对于两尺,我们平常讲的左尺部,他主要是候的肾水,右尺部,候的肾阳,为什么这么讲呢?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左路是由阴出阳,所以说左尺,阴中有一点真阳,左尺太过亏乏,就没阴气,本身阴气就亏乏。阴气亏乏,阴气不足,自然生一点真阳的升意不足,右手呢,右路为阳气敛藏,阳气敛到右尺的话,如果是沉、迟,或沉弦,这时考虑阳气过于闭藏,闭藏太过,这就是由于元阳不足,而使之沉弱。如果浮呢,就显示出来三阳之气不得敛降,元阳外露,不得藏,所以左右两尺,一升一敛,这是黄元御对脉法的真正理解。这要理解错了,临床上很多疾病就治错了。把握住脉象,我们可以对病情一目了然地进行观察。对于不同种的疾病来说,用药不同,效如桴鼓的效验就出来了。
问:寸脉沉是什么意思?
答:寸为阳,左寸是什么?夫心者,其华在面。脉沉会出现什么现象?脸色就会晦暗,五脏精华之气呈现于面。右寸脉主肺,肺脉沉的话,敛气不足,中气不足。往往左寸脉沉的话,也会带着右寸脉。为什么?这才叫一气周流呢。一气无以开达,这就是夏气逆长,而奉收者少。心气不足以开达,到了秋天,收敛什么呀?大家看脉的时候,不要看分别,先要看浮沉,看阴阳,“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从五行阴阳的角度来入手。
既然要讲六部脉法,分脉象的变化,内经有内经六脉,有伤寒十脉,以至于后来的二十四脉、二十七脉、二十八脉,这个我都不讲。我要给大家讲的是我理解的脉法。我是这么理解,我是这么认识,我是这么用的。这个脉法是从五行,从阴阳五行里结合于脉法六部,产生的这种脉象。这个跟难经还是比较类似的。
首先脉分阴阳,取一部脉,有浮沉、迟数、大小等等的差别。这是从阴阳的角度来理解的,可以从阴阳出发化分成很多脉象,再参合于胃气,胃气和缓之气,可以分别很多的脉象,这是一种方法。我是从五行的角度来讲。我们看脉象的时候,象内经里讲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而缓居其中,这是五行来论脉的,这个讲的比较细致一些。
问:生脉饮适于何种脉象?
答:不要问这样的问题,这种问题没有任何意义。我么们就是学怎么样搭脉,怎么样理解脉象的含意,怎么样去解读这个脉象,如何代表着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气血是如何升降,一气是如何周流的,出现什么太过和不及。搭脉的时候必须知道他的禀赋是什么样,然后现在又会出什么问题,主要是了解这个。而不是说什什么脉象适合什么什么证,这搞出来就太令人失望了。
问:外感时左右手三部全浮弦,分别说明什么?
答:不能这么说。外感时三部脉,全浮弦,为什么呢?因为弦脉什么样,紧脉是什么样,你要分清楚。如果略带紧的话,紧脉是多数,这是紧脉。而弦脉呢有条达之象,有扩达之象,又是阳气欲伸而不得伸,所以两者还是有不同之处。三脉,就是每一部脉,皆浮弦,这种脉少,据我的临床经验来看,左三部脉,可以出现浮紧,太阳伤寒。而右部呢,右关部脉也可以出现弦,这是因为外有风寒,内在呢,胃中有饮,他也可以出现弦。而右尺部脉和右寸部脉呢,不一定会出现弦,如果同时出现弦的话,这个问题就很复杂了。
现在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穿插着问一下。给大家解释一下,然后再往下讲。
问:左手侯心肝肾 右手侯肺脾命,又说脉气一气周流如何理解?
答:左手心肝肾,心属火,火曰炎上,肝属木,木曰曲直,肾属水,水曰闭藏。你看,这左路的心肝肾,是种什么现象?由闭藏而曲直,升达,再往上以成炎上之势,就好象一个苗一样,由根到茎,然后开达于外,到末梢,这种现象是不是一气周行呢?同样,右手肺脾命门,肺为一身之华盖,肺,金曰从革,什么叫从革?“革”就是开始降了,开始有收伐之气了,脾属土,土曰稼穑,生长万物,积蓄而使万物含藏。土藏万物,土是什么概念?大家知道,我们中国人属土,所以我们中国人就能含藏万物,什么东西进来了,与中国文化整合以后,他们就消失了,它是能含藏万物的,也有收敛之象。肺脾命,命门是整个一身元阳收藏。元气升达上去了,又敛藏下来了,这是不是一元之气周流的现象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