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7社会群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初级群体成员间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 导致了人们之 间丰富的感情交流。因此,初级群体中人与人的关系有浓 厚的感情色彩;
初级群体内成员间互动所遵循的规范不是很严格的,一般 来说不是明文规定的;
在初级群体的活动中,个人能够表现出自己个性的各个方 面以及深厚的感情和复杂的情绪;
在初级群体中,人们之间不仅是角色关系, 而且还有强烈 的情感联系,所以初级群体的成员一般是不可替代的。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又叫首属群体,指的是由面对面互动 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次级群体指的是人类有目的、有组织的按照一 定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
初级群体的特点
初级群体的形成一般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它不是基于某种 社会需求、按照一定的社会契约而人为地建立的;
初级群体内成员之间的互动是经常的、直接的,甚至是面 对面进行的;
群体凝聚力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强内聚力+积极诱导 弱内聚力+积极诱导 对照组
弱内聚力+消极诱导 强内聚力+消极诱导
• 影响群体凝聚力因素 • 成员的地位和相似性 • 进入群体所付出的努力和激励机制 • 外界的威胁和激烈竞争 • 群体规模
第三节 群体中的社会比较
• 概念:
• 个体把自己的处境和地位和自身状况等与他人进 行比较的过程。表现在认源自文库、情感、行为等多层
参照群体理论的两项著名经验研究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T.纽科姆1939年起历时四年完成 的有关女生的学院经验与其社会政治态度关系的调 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托夫等人对美国士兵的调查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那些为了达成有组织任务、有明确关联 的特定目的,以及执行组织的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 的组织机构。一般来说,正式群体是由正式文件明文 规定,其成员有固定的正式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 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人们活动的联合体。
• 1、任务明确,单独评价 • 2、提高责任心 • 3、提高任务的重要性和价值 • 4、确保个人贡献的独特价值(以某名字命名)
三、群体决策中的现象
• 群体决策的形成:
• 多数获胜原则 • 追求真理原则 • 先入为主原则
• 群体极化:
• 群体决策可能使个人更加冒险或者更加保守。容易促 使人走极端。
• 群体思维:
面心理反应。
• 类型:
• 平行比较(相似性与相关属性) • 上行比较 • 下行比较 • 建构性社会比较(主观性比较)
• 社会比较的动机:
• 自我评价 • 自我完善 • 自我满足 • 比较的负面效果
• 社会比较策略:
• 回避比较 • 选择新的比较维度 • 降低社会比较的水平和数量 • 降低比较维度的重要性 • 天才效应——夸大他人能力,提升比较目标 • 乞丐不会妒忌国王的富有
群体压力是一步步升级的,它使得坚持自己意见的少 数者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
第二节 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
一、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特点
它是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或曰互动过程中发生的, 也就是说这种关系虽不同等于社会关系,但并没有 脱离人们现实的社会关系;
它是在人们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人们 可以实际地感受其存在;
第四节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影响
• 一、社会助长(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 • 他人在场导致个体活动效率提高或降低的
现象。观众效应、结伴效应 • 作用机制: • 驱动理论(提高动机水平) • 评价顾虑说 • 分心——冲突理论
二、社会惰化
• 许多人在一起工作,会降低个人活动积极性的 现象。三个和尚没水喝
• 减少社会惰化的途径
群体规范的作用
维系群体的作用。
认知的标准化作用。
行为的定向作用。
惰性作用。
设想如果没有群体的规范,这样拥 挤的人群在地铁站会发生什么问题?
群体压力
含义: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 它使群体内每一个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 数人的一致性,这个力量就是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与权威命令不同,它不是由上而下明文规定 的,也不强制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而是通过多数人 一致的意见,形成压力去影响个人的行为。群体压力 虽然不具有强制的性质。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的群体大多 数是以直接的、即时的接触为主
次级群体
大群体和小群体
凡是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间的、面对 面的接触和联系的,就是小群体;而在大群体 中,成员之间只是以间接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小群体的特点:人数不多;成员之间有直接的 个人交往和接触;成员是由共同的社会活动结 合在一起的;成员之间具有浓厚的感情关系; 他们的行为受群体中形成的规范所调节。
意识形态规范是指社会中的法律观念、道德标准、宗教信 仰、政治观点等。这些观念对于社会制度的发展变化有较 大的作用。它们虽然也可以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但是就 个人行为而言,其影响作用都是间接的,其作用需要通过 具体的群体才能发挥出来。而群体规范则是直接制约着成 员行为的准则。
经过群体规范,这些商 人在着装上都趋向统一
怎样的规模算是大群体, 怎样的规模算是小群体?
内群体和外群体
威廉·G.萨姆纳:群体成员将他们自己的群体称 为“内群体”,对它怀有特殊的忠诚感;同时, 他们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其他其他群体,将其视 为“外群体”,并认为它没有自己的群体这样有 价值。
群体的成员资格是通过群体界线给予定义的。 有些群体界线是有形的,并能够为符号和礼仪 习俗所强化。
非正式群体则是人们在交往中自发地组织起来的。人 们在交往过程中,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观点、 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目标等等而自愿结合在一起,就 自然形成了非正式群体。
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这些标准为 群体每个成员所公认,而且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
群体规范与社会意识形态的规范不同:
• 高内聚力的群体中个体坚信群体的决策绝对没错,为 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所有成员都必须坚定不移 的支持群体的决定,与此不一致的信息则被忽视,即 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
群体与个体
• 群体概述 • 群体中的社会比较 •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第一节社会群体及其分类
社会群体: 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
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体,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 位。 群体结构: 群体的成员结构可以分为如下方面:年龄结构、性别 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籍贯结构、 宗教信仰结构、党派结构等等。所谓群体结构就是指 这些成份的有机结合。
它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 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
三、群体凝聚力
• 概念: • 指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
织目标的心理结合力。表现为成员在群体 中的心理感受:认同感、归属感和有力感。 • 作用: • 增强群体稳定性 • 提高群体成员的自尊感、自信心与安全感 • 影响群体工作效率
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隶属群体即个体所实际参加或隶属的群体,又 可译成“成员群体”,比如,家庭、游戏群体、 团伙或学校;
参照群体是指这样一种个人或群体,它或者为 个人树立或维持各种标准,或者当作个人与之 进行比较的一种比较框架。
参照群体的两种功能:比较功能和规范功能。 前一种功能在于建立一定的行为标准并迫使个 体遵从这一标准;后一种功能在于,它是个体 借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比较标准和出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