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科学专题复习三 地球的运动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专题复习三 地球的运动教科版

五升六科学专题复习三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有几种可能的解释?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2、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运动认识发展地心说日心说正确运动观点倾斜、自转、公转代表人物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证据昼夜交替、其他天体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其他天体东升西落、傅科摆北极星不动四季更替恒星周年视差缺陷不能解释四季变化、北极星不动。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5、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说明地球在自转。

6、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自西向东)。

9、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10、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11、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12、天空中星星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转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4、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15、在微淘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16、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7、极昼与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8、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9、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运动,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20、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教科版 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教科版   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复习资料第1课时间在流逝复习知识点:1.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数数等。

2.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

心情愉快或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感觉时间过得(快);心情焦急、烦燥或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时,感觉时间过得(慢)。

易错题:时间流逝的速度是()。

A. 白天快、晚上慢B. 白天和晚上一样快C. 白天慢、晚上快答案:B。

第2课太阳钟复习知识点:1.在时钟还没发明之前,人们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现在人们常用的计时单位是(时)、(分)、(秒)。

2.古埃及最早把一天分为(24)小时,其中夜晚(12)小时,白昼(12)小时。

(说明:但夏季实际上大约有8个小时)3.我国古代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

时辰对应的时间十二时辰图子23-1点丑1-3点寅3-5点卯5-7点辰(chén)7-9点巳(sì)9-11点午11-13点未13-15点申15-17点酉(yǒu)17-19点戌19-21点亥21-23点2.(日)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或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而计时的。

第3课用水测量时间1.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泄水型”水钟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即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即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2.在滴漏实验中,滴漏的漏水速度与(滴漏中的水位)、(漏水孔的大小)等有关。

3.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漏水孔大,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水流速度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水流速度会变慢。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热》复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热》复习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复习第1课热起来了复习知识: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为什么它能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但它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来保暖的作用。

复习题:1.填空题。

(1)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起来了,这是因为两只手()产生了()。

(2)当我们觉得有些冷的时候,我们经常采用()、()、()、()等方法让身体热起来。

答案:(1)热、摩擦、热量(2)晒太阳、打开电暖气、吃点热的食物、多穿几件衣服2.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不能使身体热起来的是()。

A.烤火B.跑步C.吹电风扇答案:C。

(2)冬天天气寒冷,小芳睡觉时盖上了厚厚的棉被。

妈妈说盖上棉被才暖和,其中的原理是()。

A.棉被能防止热量散发B.棉被能产生热量C.棉被既能产生热量,又能防止热量散发答案:A。

(3)下列方法都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其中并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的是()。

A.晒太阳B.吃些热的食物C.多穿些衣服答案:C。

3.想一想,下面哪些情况会使衣服热起来?请在括号内画“√”。

(1)放在衣柜里的衣服()(2)穿在身上的衣服()(3)在太阳下晒的衣服()(4)刚熨烫过的衣服()(5)叠好的衣服()(6)洗过的衣服()(7)和棉被放在一起的衣服()(8)压在书本下的衣服()答案:(2)穿在身上的衣服(√)(3)在太阳下晒的衣服(√)(4)刚熨烫过的衣服(√)第2课给冷水加热复习知识:装有热水的塑料袋在冷水盆中是(浮的)。

因为相同重量的热水和冷水相比,热水的体积要大,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冷水的重量要重。

把一袋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这袋冷水先(下沉),然后会(上浮)。

复习题:1.选择题。

(1)相同体积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比较,()。

A. 热水重B. 冷水重C. 两者一样重答案:B解析:50℃的热水 10℃的冷水1050℃的热水,体积会变大,但重量不变,如下图所示,10℃的冷水 50℃的热水对比前后两杯热水,后面这杯10℃的冷水被加热成50℃热水重。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2分)1、潜水艇是用改变自身的()来改变沉浮的。

2、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大的容易(),体积小的容易()。

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叫做排开的水量。

4、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少,受到的浮力就()。

5、水受热后重量(),体积()。

6、水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水的这种变化叫做()。

7、酒厂没有把酒瓶装满,是恐怕酒因受热后()而发生爆炸危险。

8、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达室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

9、像木头,塑料勺等物体是热的(),像铜条、铝片等物体是热的()。

10、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

二、判断题(共20分)1. 沉的材料是不能造船的。

(______)2.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应该保护自己的家园不被破坏。

(______)3. 生态瓶中的水最好是冷却的自来水。

(______)4. 在做一个生态瓶时,制作好的生态瓶应该一直放置在黑暗处。

(______)5.为了增加牛奶产量,牧场应在草原上无限制地增加奶牛。

(______)6.蚯蚓喜欢黑暗、干燥的环境。

(______)7.绿豆芽在生长时可以不需要阳光。

(______)8.种子发芽需要最基本的条件有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______)9. 我们制作的小船可以装上风力推动装置或蒸汽推动装置。

(______)10.做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每一组种子的数量至少要两粒。

(______)三、选择题(共20分)1、夏天,生活在金华的我们常常感觉到很热,是因为此时太阳的直射点在()。

A、赤道B、北回归线C、南回归线4、压入水底正在上升的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A、浮力<重力B、浮力=重力C、浮力>重力3.物体受热体积膨胀了,下面四位同学的分析正确的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资料(含科学实验)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资料(含科学实验)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一、基础知识1、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提出了四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绕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通过实验发现,四种假说都能形成昼夜现象,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第四种假说才是正确的。

2、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3、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地球在运动,并且21小时自转一周。

太阳是不动的,处于宇宙中心。

他的不朽著作叫《天体运行论》。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法国物理学家傅科通过实验发现摆沿顺时针方向发生偏转,证明地球在自鼓。

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傅科摆实验。

5、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比西边早。

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北京先迎来黎明。

6、坐在车中,车向前行驶,两旁的树木就运动。

坐在转椅上,沿顺时针转动转椅,周围的景物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地球相当于一个“大转椅",太阳、月亮有産升西落(顺时针方向)的现象,地球应该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动的。

7、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左个时区。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径,向西180度属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8、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自转一周大约24小时。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9、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却1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

10、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里不动的秘密。

11、极昼和极夜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在自转时,绕太阳公转,地轴倾斜,保持不变,阳光在地球上的直射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移动形成的。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含答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含答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含答案)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含答案)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单元沉和浮物体在水中,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沉浮状况不改变。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都有关。

构成的物体,如果相同,的物体容易沉;如果相同,的物体容易沉。

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

改变物体,物体在水中的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越容易浮,它的也随之增大。

和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

1、和在水中都受到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出浮力的大小。

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越大,受到的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时就;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时就;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重力。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和有关。

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比的水的物体,在水中,比同体积的水的物体,在水中。

的物体,在液体中,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有多种方法可以。

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给人体。

水受热以后,而。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的这种变化叫做。

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到或通过被观察到。

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常见的物体都是由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着。

物体的和有关。

都有的性质,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的,例如和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热是一种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的一端向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热传递主要通过、和三种方式来实现。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陆地生物的特点?A. 鳞片覆盖B. 肺呼吸C.无鳃D. 冷血动物2. 以下哪个是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A. 接枝B. 发芽C. 结实D. 分枝3. 下列哪个不是理石的特性?A. 可燃烧B. 密度大C. 不透明D. 质地硬4. 下列物质不属于生活中的酸性物质的是:A. 醋B. 胃酸C. 尿D. 香蕉5. 下列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的产物的是:A. 金属氧化物B. 沙子C. 氧气D. 水二、填空题6. 答案:陆地生物的特点是___。

7. 如果滤纸上的溶液中有碳酸氢钠,则经过滤的溶液是____。

8. 生活中的常见碱性物质有____、____。

9. 在实验中,铁丢失光泽是__的反应。

10. 化石可以保留动植物的____。

三、问答题11. 什么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一个生活中的化学变化。

12. 请简要描述一种你所了解的植物的繁殖方式。

13. 为什么在实验中金属在酸溶液中浸泡后会失去重量?14. 生活中我们常用的工具里有什么是由木制成的?木是怎么来的?15. 什么是岩石?请简要介绍一种你所熟悉的岩石。

四、综合题16. 通过对比陆地生物和水生生物的特点,你觉得它们各自适应了什么样的生存环境?请以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加以说明。

17.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一些酸性和碱性物质,请列举两种酸性物质和两种碱性物质,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应用场景。

18. 请以自己观察到的事物为例,描述一下物质的三态变化。

19.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化石”这个词,你对化石是什么有什么了解?你觉得化石对我们了解过去的生物有什么帮助?20. 请你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化学物质可以通过什么方式相互作用并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1. B. 肺呼吸2. D. 分枝3. A. 可燃烧4. D. 香蕉5. B. 沙子6. 鳞片覆盖7. 碳酸钠8. 肥皂、苏打粉9. 金属与酸反应10. 形态11.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新的化学反应,生成具有不同特性的物质。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复习试题(填空式)(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复习试题(填空式)(含答案)

第一单元沉与浮第一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2、小石块、回形针、橡皮在水中要( 沉)。

泡沫塑料块、蜡烛、萝卜在水中要( 浮)。

3、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变)。

把橡皮切成小块、把几个回形针穿起来在水中还是要( 沉)到水底,把萝卜切成小块还是( 浮)在水面上。

第二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 质量)和( 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3、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4、同样重量的物体,可以改变它的(体积),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的状态。

5、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沉浮的。

6、潜艇在水中既能上浮也能下沉,当往压载舱里住满海水后,潜艇会(下浮)。

7、轮船从河流驶入海里,轮船会(浮起来)一些,(选填“浮起来”或“沉下去”)第三节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轮船在水中排开水的重量叫做轮船的(排水量)。

2、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或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3、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4、同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它的沉浮状态(不变)。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6、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7、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相同),因为它们排开的水量相同。

第四节造一艘小船1、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我们平时说的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它很容易“跑来跑去”。

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直接传给另一个物体。

2、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了。

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磨擦产生了热。

此外,食物能提供我们能量,太阳能为我们带来热量。

3、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放入冷水中会发生上浮现象。

4、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冷水会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这两个容器中的水温度最终会一样高。

5、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6、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7、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8、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

因此,铁桥通常都是架在滚轴上。

9、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锑和铋。

10、水、空气、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夏天架设电线时,一般要松一些;用水泥浇注路面时,用薄板隔成小块,目的是避免路面因热胀冷缩而损坏。

12、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或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14、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15、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像铝、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被称为热的良导体。

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

16、饭锅的锅身多用铜铁铝制作;锅柄都用塑料或木头来做。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常考题练习(共7课)(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常考题练习(共7课)(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

第四单元热
1温度与水的变化
【判断题】
1.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

( )
2.水沸腾后,如果不持续加热,就不会持续沸腾。

( )
3.当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水中有气泡产生,水面上会产生大量白气,水温持续上升。

( )
4.用酒精灯加热水时,应该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 )
【选择题】
1.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A.80℃
B.90℃
C.100℃
2.下列不是水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水面有白气出现
B.沸腾时没有气泡出现
C.温度计示数不断升高
3.( )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温度
B.容器
C.质量
4.某一天,小萌观察到河水结冰了,那天的温度可能是( )。

A.5℃
B.1℃
C.-4℃
5.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6.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量的多少影响水沸腾时的温度
B.水沸腾时,停止加热,水的沸腾也会停止
C.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会升高
7.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下列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含填空、问答题及实验操作)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含填空、问答题及实验操作)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含填空、问答题及实验操作〕1、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

2、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3、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

4、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我们熟悉的水、冰、蜡烛这些物品在一样的体积下,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沉和浮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一样,〔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一样,〔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排水量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4.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一样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科学〕和〔技术〕严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开展做出了巨大奉献。

伟大创造,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8.造船方案包括:准备、制作、改良和完成。

浮力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4、〔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有的小球是浮的。

他想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A.改变小球的形状B.改变小球的材料C.改变水的温度10.下面哪种情况可以用水钟计时。

()A.在高山上B.在沙漠里C.在海边一、我的填空(每格1分,共20分)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小时,其中夜晚()小时,白昼()小时。

答案:24、12、122.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的作用,方向是(),和重力的方向相反。

答案:浮力、向上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答案:排水体积4.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水钟有()和()两类。

答案:漏壶、漏斗5.()是一种能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答案:天平6.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的部分传向温度()的部分,直到(),这种传热方法叫()。

答案:高、低、平衡、热传导7.不同物体的传热()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一般是()材料制成的。

比如().()等,不容易传热的材料叫(),有()等。

答案:速率、导体、金属、铜、铝、绝缘体、木材、泡沫塑料二、我的判断(每题2分,共20分)1.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一定能浮起来。

(错误)改为:水中溶解的物质会影响马铃薯的浮力,但不一定让它浮起来。

2.毛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衫产生的热量多。

(正确)3.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错误)改为: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逆时针旋转。

4.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没有受到水的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正确)5.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自由沉浮的。

(正确)6.通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错误)改为:观察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可以得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不是所有液体都一定有这种性质。

7.XXX比北京先迎来XXX。

(正确)8.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同样大小的石头要省力。

(正确)9.“XXX”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正确)10.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浮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练习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练习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练习卷一、选择题1.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

A.重量B.大小C.温度2.加热一根涂有蜡的铁丝(如下图所示),蜡融化最快的一点是()。

A.A点B.B点C.C点3.在金属条的中间加热,热传递的方向是()。

A.只向金属条的右端传递B.只向金属条的左端传递C.同时向金属条的两端传递4.电烤箱能把食物烤熟,这利用了()。

A.热对流B.热辐射C.热传导5.用金属勺加热白砂糖时,金属勺柄会变得烫手。

最主要的原因是()。

A.热从勺口传到勺柄B.金属勺柄产生热量C.手指热量无法散失6.热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传递的相同特点是()。

A.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温度高温度低B.都是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C.传热速度都非常快,几乎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7.如果用陶瓷锅和不锈钢锅蒸煮食物,热得比较快的是不锈钢锅。

一段时间后,凉得比较快的是()。

A.陶瓷锅B.不锈钢锅C.一样快8.加热脸盆底大小涂有蜡的圆形铁片。

改变加热点,反复多次实验。

发现热________。

A.一直从铁片一边传到上对称的另一边B.一直从铁片中心向四周传递C.总是从温度高处传向低处9.在同一实验中,如果自己所在小组的实验数据与其他小组不一样,应该()。

A.修改实验数据B.修改实验结论C.采用其他小组的数据D.再次实验,收集证据10.物体间的温度一样时,它们相互接触()发生热传递。

A.会B.不会C.有时会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的良导体比热的不良导体作用大。

B.保温杯能生热,使杯内物体保持原来的温度。

C.保温杯能减缓杯内外的热量传递从而减缓温度变化速度12.在做“比较不同金属的导热能力”实验(如图所示)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根金属棒的大小、粗细要相等B.火柴棒之间的距离要相等C.加热点与三根金属棒的距离要相等D.火柴棒掉落的时间要相等二、填空题13.在生活中,放在热汤中的汤勺、热饭中的饭瓢都会变热,这是________现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一、我会填。

1、把泡沫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水的(浮力)。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排开的水量)。

4、当一个物体静止漂浮在水面时,它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5、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浮力也(不相同)。

6、上浮的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7、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浮)。

8、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9、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反)。

10、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二、我能辩,对的打“√”,错的打“×”。

(√)1、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2、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

(√)3、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4、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是因为死海很浅。

(√)5、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

(×)6、轮船是钢铁制造的它在水中不会沉,所以钢铁在水中是浮的。

(×)7、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8、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9、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相同重量的下列物体中只有一种在水面能够上浮,它最可能是(B)。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一、填空: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 )理论。

他认为,( )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波兰天文学家 ( ),提出了 ( ),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 他认为() 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

法国有一位叫()的物理学家,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2、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因为 ()。

3、地球在()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 ()。

4、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 ( )。

二、判断:( )1、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2、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

( )4、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 )5、摆具有保持摆方向不变的特点。

( )6、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 )7、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

( )8、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 )9、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10、当 2008 年 8 月 8 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在上午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

三、选择:1、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A 、24 小时B 、一个月C 、一年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

3、秋分时,太阳直射在()。

A 、头顶正上方B 、北极星C 、北斗星A 、南极B 、赤道C 、北极4、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

A 、由西向东B 、由东向西C 、由北向南5、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

A 、月亮B 、北斗星C 、北极星6、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 、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C 、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B 、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7、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个时区。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我们平时说的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它很容易“跑来跑去”。

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直接传给另一个物体。

2、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了。

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磨擦产生了热。

此外,食物能提供我们能量,太阳能为我们带来热量。

3、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放入冷水中会发生上浮现象。

4、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冷水会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这两个容器中的水温度最终会一样高。

5、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6、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7、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8、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

因此,铁桥通常都是架在滚轴上。

9、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锑和铋。

10、水、空气、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夏天架设电线时,一般要松一些;用水泥浇注路面时,用薄板隔成小块,目的是避免路面因热胀冷缩而损坏。

12、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或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14、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15、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像铝、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被称为热的良导体。

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

16、饭锅的锅身多用铜铁铝制作;锅柄都用塑料或木头来做。

16、我们用冰块冷藏食物的时候,把冰块放在食物的上面效果好。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综合与测试题 (4)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综合与测试题 (4)

铜条铝条 铁条 C B A D教科版五年级下期末复习综合与测试04小学科学题号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分)做饭时间到了,妈妈一个人在厨房忙着,小明见了就主动过去帮忙,在厨房,小明发现不少有趣的现象,你能帮他解释吗?1.小明发现炒菜时握住手柄并不会烫手,那么在下列材料中,制作锅柄最合适的是( )A .木头B .铜C .铁2.炒菜时,热能够从锅传到菜,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外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 )A .热辐射B .热对流C .热传导3.小明发现妈妈在烧开水时并没有在烧水壶中装满水,原因是…………………………( )A .少装水加热得快一些B .防止水因为沸腾而溢出来C .不需要那么多水4.热能够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但热传递的速度是不同的。

在右图中C 处加热,关于A 、B 、D 三处蜡油融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先D 再B 后A B .先B 再A 后DC .先B 再D 后A暑假的一天,西西和爸爸去参观科技馆,在科技馆里,西西发现了不少有趣的内容。

5. 进入科技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科普演示,下列哪种关于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观点是正确的?…………………………………………………………( )A .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B .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C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也在自转6. 了解到昼夜交替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地球自转一周为……………………………( )A .一天B .一个月C .一年7. 下列哪种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A .潮涨潮落B .冬去春来C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8. 我们总是在黎明迎来东方的曙光,在黄昏送走西方的余晖,这是因为………………()A.地球不停的自北向南自转B.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C.地球不停的自,东南向西北自转9.西西还了解到地球自转是傅科证明的,傅科是通过观察(),从而发现地球自转的A.星星B.摆C.太阳小易在周末帮妈妈洗菜,发现胡萝卜在水中是浮的马铃薯,在水中是沉的,物体的沉浮到底和什么有关呢?她感到十分好奇,打算做实验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填空1. 钟表以()、()、()单位来计量时间。

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单位。

2. 古埃及人把夜晚确定为()小时。

3、设计时钟时要诀在于让()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时钟都是用()控制与齿轮相连的的()运转的。

4.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与“圭表”是根据()制成的计时器。

5. 人类根据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用来计时。

6.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的。

7.通过我们的反复实验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 . ),摆绳越短摆动越()。

8.古代的水钟有()水钟和()水钟。

9、虽然像()、()以及()、()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间。

()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二、判断1、时间的流逝有快慢的。

()2、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计时的精度也越来越高。

()3、中午时,太阳的影子是最长的。

()4、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 )6、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

()7、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8、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小时。

()9、虽然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我们在这一分钟里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10、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摆长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

()三、选择1、摆的快慢与()无关。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的形状2、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日晷B、滴漏C、浑天仪3、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时方法是()。

A、与同学对表B、听广播报时C、自己估测4、在太阳下,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是:上午的影子慢慢变(),下午的影子慢慢变()。

A、短B、长C、居中5、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这是()水钟。

A、受水型B、泄水型6. 用流水来计时主要解决()A 、水流速度 B、水流量 C、水质的处理7. 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无关的。

A 漏水孔的大小B容器的颜色C滴漏中的水位8. 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时辰。

A、 36 B 、24 C、 129、下列计时工具精确度最高的是()A 、日晷B 、机械钟 C、水钟10. 可以用于夜间计时又可以照亮的古代计时器是()A 、日晷 B、蜡烛 C、滴漏四、实验操作:“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

(1)我研究的问题是: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与()有关(2)研究需要的材料有:(3)研究的方法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一、填空: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理论。

他认为,()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

他认为()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

法国有一位叫()的物理学家,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2、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因为()。

3、地球在()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 ( ) 。

4、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 ( ) 。

二、判断:()1、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2、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

()4、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5、摆具有保持摆方向不变的特点。

()6、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7、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

()8、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9、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10、当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在上午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

三、选择:1、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24小时B、一个月C、一年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A、头顶正上方B、北极星C、北斗星3、秋分时,太阳直射在()。

A、南极B、赤道C、北极4、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

A、由西向东B、由东向西C、由北向南5、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

A、月亮B、北斗星C、北极星6、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7、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A、赤道B、纬线C、经线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时区。

A、12B、24 C 、369、傅科是通过观察()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

A、星星B、摆C、水流10、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11、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 )A、太阳B、地球C、地球自转轨道12、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的,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B、一年四季的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13、、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A、赤道B、纬线C、经线14、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A、春季B、夏季C、冬季15、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A、1小时B、12小时C、24小时四、操作和探究:1、如图,A、B代表纽约和北京,北京是中午12点纽约是晚上23点,请在()中填上北京或纽约。

A代表() B代表()2、写出图中北京、上海、重庆、拉萨、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请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检测试题一.我会填:(每格2分,共30分1.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方向都是,即时针。

2.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个小时。

3.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

4.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____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

5.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得,摆长短,摆得。

6.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7.热总是从的一端向的一端传递。

8.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和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9.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二.我会辨:(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2分,共20分)1、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2.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

()4.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5.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6.地球仪做成倾斜的样子是为了好看。

()7.北极星就是我们地轴北极的上空,所以在我们看来是一直不动的,永远在北方。

()8.羽绒服能产生热量,所以冬天大家都穿着它。

()9.传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一定好。

()10.如果在一瓶矿泉水的盖子上戳一个洞,让水慢慢地滴下来,水滴下来的速度是不变的,直至瓶中的水滴完,所以古代有滴漏可以计时。

()三.我会选:(每题2分,共20分)1.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A.重庆 B.杭州 C.乌鲁木齐2.()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A.日晷B.水钟 C.摆钟3.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A.银和水银B.铁和铝 C.锑和铋4.有经验的电工拉电线时,应该是()。

A.冬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B.冬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C.夏天和冬天拉得一样紧5.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的任何深度的地方6.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A.24小时 B.12小时 C.1小时7.“地心说”理论认为()是宇宙的中心。

A.太阳B.地球 C.月球8.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轻重 B.大小 C.体积9.下列物体中传热能力最强的是()。

A.塑料 B.木条C.铝片10.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工具是()。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四.我会认。

(7分)如图,箭头表示太阳光,请在图中用阴影画出是晚上的地区。

图中A、B代表北京和纽约,北京是中午12点,纽约是晚上12点,请在()中填上北京或纽约。

A代表()B代表()五、我会连。

将人物与其贡献用直接连起来。

(8分)托勒密证实了地球在公转哥白尼单摆的等时性傅科地心说伽利略日心说六、我会答。

(每小题5分,共15分。

)1.有一团沉在水里的橡皮泥,要想使它浮在水面上,你有办法吗?2.请将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浓盐水、清水和食用油的按照由轻到重进行排列。

3.用水壶烧开水时,为什么水不能装得太满?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一、1、时、分、秒、天 2、12 3、指针、摆锤、指针 4、光影 5、水钟 6、相等 7、慢、快 8、泄水型、受水型 9、日晷、水钟、燃油钟、沙漏、摆钟二、1、× 2、√ 3、× 4、√ 5、√ 6、√ 7、√ 8、× 9、√ 10、√三、1、C 2、A 3、B 4、A、B 5、B 6、A 7、B 8、C 9、B 10、B四、(1)摆长(2)铁架台、细绳、摆锤、(3)先用一定的绳长栓住摆锤摆动三次,记录每次摆动的次数;再用两倍声场栓住摆锤摆动三次,记录每次摆动的次数;比较记录结果: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一、1、地心说、地球、哥白尼、日心说、太阳、傅科 2、地球自转形成的 3、自转、公转 4、北京时间二、1、× 2、√ 3、√ 4、× 5、√ 6、√ 7、√ 8、× 9、√ 10、√三、1、C 2、B 3、B 4、B 5、C 6、B 7、C 8、B 9、B 10、A11、 B 12、A 13、C 14、C 15、A四、1、A 代表北京 B代表纽约2、(1)上海(2)北京(3)重庆(4)拉萨(5)乌鲁木齐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一.1.自西向东,逆2.12,2 3.北京时间 4.上,泘力5.慢,快6.傅科摆7.热,冷8.方向,长度9.排水量二.1.√ 2.× 3.√ 4.× 5.√6.× 7.√ 8.× 9.× 10.×三.1.B 2.C 3.C 4.B 5.A6.C 7.B 8.A 9.C 10.A四.答:A.(纽约) B.(北京)五.托勒密证实了地球在公转哥白尼单摆的等时性傅科地心说伽利略日心说六.1.(1)捏成碗状;(2)捏成空心球;(3)捏成小船状;(4)借助其他物体等方法2.食用油、塑料块、清水、浓盐水3.避免由于水的热胀冷缩而引起水烧开过程中溢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