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血液保护和合理输血57页PPT
合集下载
围术期血液保护ppt课件

重组活化Ⅶ因子
• rFⅦa可与组织损伤部位或破损血管壁的组织因 子结合,产生凝血酶并活化血小板,启动凝血系 统。 • rFⅦa主要用于CPB、肝移植和其他大手术困难止 血,急性颅内出血等。
成分输血
• 优点
1.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小 2.容量小,浓度高和纯度高,治疗效果好 3.相对安全,不良反应小 4.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5.便于保存,使用方便 6。综合利用节约血资源
负压吸引 手 术 野 过滤
抗凝剂 储存
浓缩红细胞 离心分离 清洗
回输
凝块,异物
破碎红细胞。抗凝剂 血小板游离血红蛋白等
ICS的适应症
• • • • 预期出血量>1000ml或>20%估计血容量 。 患者低Hb或有出血高风险 。 患者体内存在多种抗体或为稀有血型 。 患者拒绝接受同种异体输血。
血液稀释技术
禁忌症
• 缺乏必要监护 • 氧传输明显降低:严重贫血,低心排综合征,严 重肺疾病 • 严重或急性心、脑、肾疾病 • 心内分流
主动脉内球囊阻断术
经股动脉置入球囊导管的腹主动脉内球囊阻 断技术,对骨盆、盆腔、骶尾部、脊柱下段 和下肢上段等部位手术出血进行了有效的控 制。
优点:
1.减少术中出血 2.缩短手术时间 3.提供清晰无血术野 4.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5.不增加手术切口,灵活掌握阻断时间 6.监测双足趾SPO2的方法简单、安全
A.自体输血措施
• 术前自体血储备(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PABD)
•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Intraoperative Cell Salvage, ICS) • 血液稀释(Hemodilution)
《血液保护与输血》课件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同时,改进手术技巧和止血方法,也是减 少失血和输血的有效方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输血
输血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输入到患者体内,以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等。
重要性
输血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如手术、创伤、大出血等情况下,输血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措施。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血液保护与输血的关系
血液保护对输血的影响
01
02
03
减少输血需求
通过血液保护措施,如控 制失血、使用血液保护药 物和设备,可以显著减少 临床对输血的需求。
提高输血安全性
血液保护措施有助于减少 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提 高输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如何平衡血液保护和输血的关系
1 2
加强血液保护宣传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血液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促进血液保护措施的推广和应用。
制定科学的输血标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输血标准,规范 输血指征和操作流程,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3
研发新的血液保护技术和方法
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新的血液保护技 术和方法,提高血液保护效果和安全性。
新的血液保护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 临床实践,特别是在手术、创伤和危 重病等领域。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 减少输血量,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 疗质量。
输血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输血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输血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新型输血设备、输血方法和输血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能够 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围术期血液管理PPT课件

血液稀释
优点
缺点
经济
可获得含所有血液成 分的新鲜全血
红细胞容积短时间内
显著下降
急性血液稀释的生理 效应
减少手术中血液有形 成分的丢失
降低血液粘滞度,改
善微循环
自体输血
贮存式自体输血
术前自体采血贮存
回收式自体输血
术中和术后血液回收
稀释式自体输血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
意义:
减少术中失血
避免或减少同种异体输血
节约血源 防治输血并发症
血液稀释的理论基础
心输出量增加
血液粘滞度下降,外周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增加,心 输出量增加,机体运氧能力不变
血液粘滞度、外周阻力下降
血液流速增加 组织灌注和氧合改善 红细胞利用率增加 机体氧摄取率增加
氧离曲线右移
围术期血液保护
完善的术前评估
手术患者术前贫血的诊断和治疗
术前合并心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和改善
凝血功能异常的监测和纠正
围术期血液保护
具体血液保护措施的计划和安排
在围术期的各个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或联合使用 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血液质和量的保护,减少血液的 丢失和对异体血的需求
相关科室的协作和衔接
5.7% vs 13.0%
对于APACHE II ≤ 20和年龄< 55岁 的病人,输血增加死亡率
Herbert PC, et al. NEJM 1999
CRIT Study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科学合理用血PPT课件

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三:成分输血
讨论成分输血的几种说法 1、病人什么都需要,所以要输全血 街头采血,送到病人前>24h,凝血因子↓,PT↓ PT治疗量为2000ml分离的血小板,输全血能达到吗? 输WBC要求1000ml血分离的白细胞×5天,输全血能达到吗? WBC风险:HLA-发热反应 T-GVHD 传播疾病
.
①手术前储存式自体采血以及促红细胞生成 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一:自身输血 素和铁剂的应用
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一:自身输血
②麻醉手术中: 合理的血液稀释 手术野自体血的回收
.
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一:自身输血 ③手术后体腔或切口引流血的处理回收
术后体腔或引流血液的回收、处理再回输对大手术后的病人也很重要,可明显减 少异体血的用量,主张一般仅收集术后6小时之内的引流血液。
大量急性出血的三项抢救措施是:1.恢复血容量,1.止血,2.输血 良好的外科止血仍是减少手术病人失血的关键。 无论采取何种血液保护措施,都不应轻视手术止血的重要性,更不可 忽视长时间手术的创面广泛渗血,否则往往低估实际的失血量。 提高手术技巧,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多开展“无创”或微创手术对减 少手术失血有重要意义。 根据手术的部位合理调整手术体位也是减少手术失血的简便有效方法 但多不被重视。 外科止血也包括局部止血药物的应用,目前常用的有纤维蛋白胶、凝 血酶、凝胶海绵、可吸收纤维素沙布及血小板胶等。
讨论成分输血的几种说法 3、虽然全血中某些成分达不到治疗量,输进去反正没坏 处有坏处! WBC→HLA免疫(发热,破坏PT) 病毒存在于WBC中 PT→HLA、HPA免疫 血浆→过敏 传播疾病风险(窗口期)
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三:成分输血
讨论成分输血的几种说法 4、病人衰弱,输点血补充营养 每天最低需要蛋白质30~45g 血浆蛋白质7g/100ml 每天输1000ml全血(500ml血浆) 补充蛋白质合算吗?
围术期血液管理指南ppt课件

LOGO
三、围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4)注意事项: A.不能依赖输注红细胞来替代容量治疗; B.少白红细胞适用于产生白细胞抗体患者; C.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和对血
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D.对于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建议输注少白红
细胞; E.高原地区酌情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和放宽输
纤维蛋白原等,必要时应进行床旁实时凝血功能监测,如血栓弹力 图(TEG)、Sonoclot等;
LOGO
三、围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4)监测原则
A. 除常规监测外,术中出血患者应在血细胞比
容、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的监测下指导成分 输血; B. 围术期应维持患者前负荷,但要避免全身血 容量过高。严重出血时,应考虑动态评估液体反 应性和无创心排血量的监测,不应将中心静脉压 和肺动脉楔压作为判断血容量的唯一标准; C. 出现急性出血时,建议反复测量血细胞比容、 血红蛋白、血清乳酸水平及酸碱平衡情况,以了 解组织灌注、组织氧合及出血的动态变化。
LOGO
三、围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2)以下情况应考虑输注冷沉淀: A.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
150mg/dl; B.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
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时,将输注冷沉淀作为辅 助治疗措施; C.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 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凝血因子Ⅷ缺乏症患者; D.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F.纤维蛋白原水平<100mg/dl的患者,当进 行高出血风险的有创操作或手术前,考虑预防性 使用冷沉淀。
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乙肝和丙肝相关检查、梅 毒抗体以及HIV抗体等;
9. 术前重要脏器功能评估,确定可能影响红细胞最终输注需 求(例如血红蛋白水平)的器官缺血(例如心肺疾病)的危 险因素;
围手术期输血管理ppt课件

编辑课件
7
术前评估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是 近年来广为使用的用于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出 血风险和筛查各种凝血异常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无出血临床表现且不存在围手术期出血风险相 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或有创操作前 并不需要常规进行凝血功能检查。
编辑课件
8
术前评估
抗栓治疗明显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抗栓治疗 包括溶栓、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若患者围术 期使用抗栓治疗,术前需要了解抗栓治疗的原 因与必要性、使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是否合 并出血的临床表现、是否停药及停药时间、是 否有替代治疗方法与出血时快速逆转方法。
编辑课件
6
术前评估
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PT)、部分活化凝血酶 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 hromboplastin T ime,APTT)和血小板计数。PT与AP T T受 多种因素影响,为进一步评价凝血功能,还可 进行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WF 、Ⅱ 、Ⅴ 、 Ⅶ 、Ⅷ 、Ⅸ 、Ⅹ 、Ⅺ ) 、血小板功能等检 查。
编辑课件
2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异体输血存在明显的风险,如急性溶血反应、 免疫抑制、感染等,其中相当一部分不良反应 是无法避免或难以根除的。因此,贫血是有害 的,输血也是有害的。为减少异体输血的风险, 对于部分患者,可采用自体输血的方式以减少 或避免异体输血。
编辑课件
22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自体输血是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回 输给自己,包括术前预储自体输血、术前血液 稀释自体输血(包括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及急 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和术中血液收集自体输血 三种方法。
编辑课件
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 ppt课件

ppt课件 11. Herzog CA, et al. J Card Fail, 2004, 10(6): 467-472.
10
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浓度越低,术后功能恢复越差
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5793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主要终点:出院时远处行走能力,双变量分 析发现:高的术后血红蛋白(Hb)是出院时远处行走英尺的独立相关因素(p<0.001)12。
贫血
11
患者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出院时实际行走英尺数
ppt课件 12. Lawrence VA, et al. Transfusion, 2003, 43(12):1717-1722.
11
小结
• •
贫血在围术期的发生率高发 围手术期贫血,会造成更高的死亡率,更差的术后恢复, 更差的
预后
ppt课件
12
ppt课件
20
21
目录
贫血和失血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危害
输血 – 是围术期贫血和失血的首选治疗方案吗?
患者血液管理 – 基于患者安全的多学科协作模式
患者血液管理 – 全球实践结果的组成模块16
第1方面 第2方面 第3方面
优化红
细胞量
最小化 失血和 出血
利用和 优化贫血 的生理储 备
ppt课件 14. Marik PE, et al. Crit Care Med, 2008, 36(9): 2667-2674.
开放性输血策略的患者死亡率和感染率更高15
一项研究分析了19项研究中共6264例患者的资料 限制性输血策略降低了患者接受RBC输血39%的 风险 限制性输血策略较开放性输血策略降低了23%的 住院死亡率 采取限制性输血策略降低了19%的感染率 1项研究显示,与开放性输血策略相比,采取限 制性输血策略患者再出血的风险显著降低
围术期输血与血液保护优秀课件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
在术前短时间内快速输入一定量的胶 体液,使血管内容量高于正常,因而 使手术时实际出血相对减少的方法。。
注意
▲ 估计术中失血量在40 %以下 ▲ 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正常 ▲ 有CVP、BP、HR、ECG等监测
具体方法:
于手术开始前25min内快速输入胶体液1520ml/kg,使血容量增加20 %左右,必要 时可给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术中用胶 体及晶体液保持超容,若Hct 降到25 %以 下时则输浓缩红细胞,术毕适当利尿。
只要红细胞压积不低于20~30%,术 前无凝血障碍及肝功不良者,血液稀 释不会对凝血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经研究,目前用于血液稀释的新一代 明胶液体,大量输入也不会对凝血系 统产生明显影响。
4、对各重要器官的 影响
只要红细胞压积不低于20~30%,由 于血液稀释后血流改变,对心脑、肾、 肺等循环均有一定的良性作用。
采血量=病人血容量×(稀释前Hct一稀释 后Hct)/稀释前后Hct平均值。
稀释后Hct一般以20~30%为宜。
晶体液与胶体液的优劣之争
晶体液的支持者强调其费用低廉、只 要量足效果就好、肾功能保护、过量 后再分布快等优点。
胶体液的支持者则强调若要保持有效 容量需大量晶体液,易导致软组织及 肺水肿,而胶体液则有扩容性能高、 可在血管内滞留较久等优点。
目前较有说服力的观点也许是 一般情况下
可用价格低廉的晶体液 而大手术时或快速血液稀释时 可使用扩容持续时间长、效果好的
胶体液
当失血量超过500—1000 ml以上时, 可部分间断输入浓缩红细胞,使Hct 维持在20~30 %左右。当出血较多的 手术步骤完成后,再适量补给混悬红 细胞,血浆部分则以胶体液代之,如 此可尽量减少全血对机体免疫功能的 影响。
围手术期临床输血课件

05
输血前准备:准备输血床旁,进行输血前准备工作,如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等
06
输血过程
评估患者输血需求:根据患者病情、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评估
申请输血:医生开具输血申请单,护士审核并签字
输血前准备:核对患者信息、输血器材、血液制品等
输血操作:连接输血器、输血袋,进行输血
输血过程中观察:观察患者反应、生命体征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或红细胞压积低于25%
01
急性失血: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20%
02
慢性失血: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10%
03
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
04
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05
严重创伤:如严重骨折、大面积烧伤等
06
手术治疗:如心脏手术、器官移植等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重要性
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原则
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操作流程
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并发症及处理
1
输血在围手术期的作用
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血压和循环功能
改善组织氧供:提高组织氧供,改善组织缺氧
纠正贫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
促进伤口愈合: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输血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输血安全与风险
输血安全:确保输血过程中无感染、无过敏反应等风险
输血风险: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染、过敏反应等风险
输血安全措施:采取严格的输血前检查、输血过程中监测等措施,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风险管理:制定输血风险管理计划,预防和应对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输血前准备:准备输血床旁,进行输血前准备工作,如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等
06
输血过程
评估患者输血需求:根据患者病情、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评估
申请输血:医生开具输血申请单,护士审核并签字
输血前准备:核对患者信息、输血器材、血液制品等
输血操作:连接输血器、输血袋,进行输血
输血过程中观察:观察患者反应、生命体征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或红细胞压积低于25%
01
急性失血: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20%
02
慢性失血: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10%
03
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
04
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05
严重创伤:如严重骨折、大面积烧伤等
06
手术治疗:如心脏手术、器官移植等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重要性
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原则
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操作流程
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并发症及处理
1
输血在围手术期的作用
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血压和循环功能
改善组织氧供:提高组织氧供,改善组织缺氧
纠正贫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
促进伤口愈合: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输血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输血安全与风险
输血安全:确保输血过程中无感染、无过敏反应等风险
输血风险: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染、过敏反应等风险
输血安全措施:采取严格的输血前检查、输血过程中监测等措施,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风险管理:制定输血风险管理计划,预防和应对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围术期血液保护和合理输血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围术期血液保护和合理输血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